7日,央行官网发布数据,2020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报32165.22亿美元,环比增加380.3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此解读称,12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及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均有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增加,加上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王春英指出,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冲击导致的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外汇市场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均衡运行,外汇储备规模也将总体稳定。
(董湘依) 7日,央行官网显示,2020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报32165.22亿美元,环比增加380.32亿美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视会议上介绍,2020年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1万亿美元左右。 温彬指出,“整体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从月度变动情况上看,2020年有4个月环比回落,有8个月环比上升,全年外汇储备规模增加1086亿美元,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具有较为坚实的稳定基础。”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温彬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估值变动是导致2020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从主要汇率变动上看,12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1%收于89.9;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整体上涨,欧元上涨2.4%,英镑上涨2.6%,日元上涨1%。从资产价格变动上看,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整体上涨,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3%;标普500指数上涨3.7%,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7%,日经225指数上涨3.8%。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效应,本月外汇储备形成估值增加。 另外,真实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对2020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形成贡献。海外主要经济体整体呈现复苏态势,12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PMI指数升至60.7%,创下2018年9月以来的新高;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5.2%,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日本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0%,继20个月以来重新升至荣枯线。海外经济景气的回升,有助于带动外需增加,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资本市场整体向好,跨境资金呈流入态势。12月,北向资金净流入572.4亿元。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入预计对12月外汇储备规模形成贡献。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 一方面,我国经济复苏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宏观调控、外汇管理等政策审时度势,2020年以来通过淡出使用“逆周期调节因子”、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参数、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引导市场预期,预计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双向波动,维护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与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为外汇储备规模的保持稳定提供保障。
99.8亿美元!亚投行2020年投资规模翻番,金立群称五年内实现气候融资占比过半 郑青亭 在亚投行成立五周年之际,金立群认为,基础设施发展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 1月1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亚投行去年的放贷额增长较快,而今年的放贷规模预计也将达到去年的水平。 “我可以这么简单地讲,去年,我们的贷款规模增长得比较快,主要是因为通过新冠危机恢复基金发放了70.7亿美元,剩下的一部分是常规的基础设施项目。”金立群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亚投行获悉,亚投行在2020年批准的投资额达到99.8亿美元,比2019年45.4亿美元的两倍还要多。截至去年年底,亚投行累计提供了220.2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从我们现在的贷款规模来看,我估计2021年的数字(放贷额)可能会差不多。”金立群指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之前累积下来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有些还在照常进行;二是亚投行可能会在危机恢复基金下继续增加投入。 去年4月,亚投行宣布推出50亿美元危机恢复基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在未来至少18个月内为成员申请的合格项目提供资金,后又将基金规模扩大至130亿美元。 亚投行由中国倡建,总部位于北京,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业。目前,亚投行成员已由开业时的57个增至103个,代表了全球约79%的人口和65%的GDP。金立群于去年获得连任,第二任期从2021年1月16日开始,为时五年。 在亚投行成立五周年之际,金立群认为,基础设施发展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基础设施产业需先应对疫情和全球经济危机的短期挑战;另一方面,还将基于中长期的驱动因素如人口变化、气候变化和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作出适当调整。 站在新的起点,金立群给亚投行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包括:到2025年,实现气候融资在批准融资中的占比达到50%;到2030年,占半数的项目将由私营部门主导;跨境互联互通项目占所有项目的比例达到25%至30%。 为了满足后疫情时代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金立群表示,多边开发银行的当务之急是继续与私营部门合作,以动员急需的投资,刺激复苏和减低公共债务。他指出,亚投行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私营部门融资在批准融资中的占比从当前的25%提高到50%。 此外,金立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为了满足成员的需求,亚投行虽然以美元为主要货币(来发放贷款),但也在努力提升本币融资能力。举例来说,去年,亚投行向中国政府提供主权担保贷款24.85亿元, 以加强北京和重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而这笔资金就是通过亚投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亿元首笔熊猫债支付的。 展望未来,金立群表示,美元依然将是亚投行放贷使用的一个主要币种,但也将根据成员需求,通过发行当地货币的债券来给它们提供本币融资。据本报记者从亚投行了解,目前,该行的放贷货币主要有美元、人民币和欧元。 五年内实现气候融资占比过半 在努力抗击疫情之际,推动绿色经济复苏正在成为新的全球共识。金立群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亚投行将优先考虑绿色基础设施,并支持成员实现其环境和相关的发展目标,为改善当地环境的项目提供融资,并对气候行动进行投资。 “虽然近期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趋势不错,但实际投资额仍远低于理想目标。”金立群指出,“亚投行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气候融资在批准融资的占比达到或超过50%。” 在全球抗击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金立群指出,新冠疫情令全球加速探讨病毒和其他疾病与未来生态灾难的关联性,“要让全球经济重启,将要求我们不再孤立地应对挑战,而是加强横向研究。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环境智慧型、生态智慧型的新发展模式。” 哪些清洁能源项目将受到亚投行的青睐?金立群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指出,“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我们注重的是安全的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电,还要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我们并不考虑参与核电项目的建设。”近日,金立群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亚投行将不会对煤电项目或涉煤项目提供融资。 过去五年,亚投行已经陆续支持了多个清洁能源项目,以帮助成员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在亚投行的支持下,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项目于2020年9月实现首批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中亚地区最大容量的风电项目正式开始对外输出绿色能源。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发电量3.5亿千瓦时,为哈萨克斯坦能源体系实现“去碳化”发挥示范作用。 推进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 “近年来,亚洲区域合作一直非常强劲,这非常令人感到振奋。”金立群向本报记者强调,去年底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亚投行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能进一步促进亚洲国家的互联互通,从而加强它们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也会带来一些很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可能将会提交给我们来考虑”。 此外,金立群还提到了去年底宣布完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称该协定让中欧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是我们的成员,所以这是往前走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他指出,中国加强同欧洲的合作将为亚洲和其他地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领域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我想强调的是,亚洲国家并不是仅仅向内看,而是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金立群说,“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对亚洲来说,进一步改善同拉美、非洲、欧洲等其他地区的联系至关重要。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良好的趋势。” 据本报记者从亚投行获悉,在过去五年,在域内地区,亚投行累计向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东亚分别提供87.1亿美元、35.3亿美元、34.8亿美元、18.7亿美元和12.3亿美元投资;而在域外地区,向东欧、北非、大洋洲、南美洲提供8亿美元、6.6亿美元、0.7亿美元和0.5亿美元投资。 扩大医疗卫生及教育投资 “显然,对许多遭受疫情冲击的经济体而言,复苏可能非常缓慢,前进的道路将是艰巨而波折的。直到安全有效的疫苗问世并被普遍接种,这场疫情的拐点才会出现。”金立群指出,近期,很多国家陆续宣布有关疫苗研发的好消息,这也证明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金立群指出,今年,全球对疫苗将有巨大的需求。中国、美国和欧洲的疫苗生产能力将会很快提高,“可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能满足本国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有足够多的疫苗来支持不能生产疫苗的低收入国家,亚投行将准备一部分资金来支持这些国家。 除了亚投行之外,其他国际开发机构也宣布支持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计划。亚洲开发银行启动了一项价值90亿美元的疫苗计划——“亚太疫苗获取机制(APVAX)”。世界银行则批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0亿美元资金,用于资助其购买和分发新冠疫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治疗等。 同时,金立群认为,新冠疫情暴露出众多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不足。根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的估计,2019 年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额从 190 亿美元下降至不到 30 亿美元。 “如果危机能够带来任何好处的话,我认为,就是让人们普遍意识到,迫切需要以一种平衡的方法推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视,特别是对医疗卫生的关注。”金立群表示,亚投行将逐渐扩大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和作用。 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指数显示,全球48%的受访国家倾向于加大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倾向于投资传统经济基础设施的占32%。鉴于社会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共支出有限,加上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吸引私人资本流向公共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医疗卫生,金立群指出,社会基础设施还包括教育。“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做任何教育方面的项目,但其实我们也在考虑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性。”金立群说,“如果我们将来要投资教育的话,不是普通的教育,而是能让下一代具备新技能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比如职业培训。”
1月11日,针对携程计划今年上半年香港上市的传闻,携程对搜狐财经表示,不予置评。 今日下午,据路透社旗下媒体报道,携程计划今年上半年在港二次上市,募资最少10亿美元,中金、高盛、摩根大通为承销行。 早前2019年底、2020年7月均有消息传出携程计划从纳斯达克退市,携程均否认了这一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携程创立于1999年,2003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是早期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之一。 此前携程披露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显示,其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减少48%,净利润达到16亿元人民币,实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首季度盈利。
今日消息称,滴滴计划于2021年上市,上市地或将选择香港,目标估值约为600-800亿美元,目前正在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 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滴滴所在的母公司小桔科技的股东中,创始人程维占据49.19%的股权,天使投资人王刚持股48.23%,首席技术官兼自动驾驶新公司CEO张博持有1.55%,联合创始人吴睿持股0.72%,另一高管陈汀持股0.31%。 01 中国出行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滴滴出行将自己定位为“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交通创新,解决全球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目前来看,滴滴旗下出行业务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拼车、单车、顺风车、代驾、公交车、货运、车生活、租/买车、跑腿、导航等一系列服务,几乎囊括出行相关所有板块。已为超过5.5亿用户提供出行生态多元化的服务。 作为出行平台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了。 2016年8月1日,滴滴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至此,中国网约车市场如火如荼的补贴大战终于告一段落,滴滴以超9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绝对的老大。 按照滴滴的规划,2016年网约车市场竞争已经结束,2017年开始修炼内功,2018年即可全面出击准备上市。当时有消息称,滴滴计划最快于当年IPO,估值最高800亿美元,且滴滴正在就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首次公开招股(IPO)事宜与银行家展开磋商。后因为迎合安全监管方面的要求,上市计划才暂时被搁置。 经历了2019年的沉淀和形象重塑期,2020年的滴滴启动了“暴走模式”,2月底上线新品牌花小猪,4月宣布青桔单车获得10亿美元融资,9月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发力社区团购,日前滴滴又发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一系列动作都在预示着,今年滴滴将再次全面出击。 自2012年成立起至今的8年中,滴滴已经完成了19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200亿美元,被称为中国市场融资轮次最多的公司。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其中,滴滴确认了软银集团参加了本轮融资,此外还包括“若干国内国际的投资者”。 而最近一次融资则在2019年7月,彼时滴滴估值已达600亿美元,丰田汽车与其成立合资公司,融资额达6亿美元。 2020年8月4日,胡润独角兽榜数据则显示,滴滴价值约为530亿美元,较此前有所缩水,也不及此前被传IPO时的800亿美元目标估值。 为了冲刺上市,今年二季度滴滴出行CEO程维就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内部命名为“0188”: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滴滴多条业务线一齐发力,其中四轮车承担其中5000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4000万和1000余万单。据了解,滴滴网约车(含花小猪)实现了同比近30%的增长,日订单超3000万;青桔单车11月峰值突破2300万;国际化日订单超500万。2020年初,滴滴每月服务用户3亿人,10月已达4亿。 02 一路过关斩将的辉煌成长 2012年6月份,程维正式从阿里巴巴辞职,成立了小桔科技,三个月之后,一款叫做“滴滴打车”的软件正式上线。当时网约车的形式十分新颖,同时成功地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使得滴滴打车迅速在市场走红,到了当年11月份,滴滴就完成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然而,滴滴的模式很快被复制,一路出现了三十多家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滴滴后期的劲敌“快的”及全球网约车巨头Ube。各大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展开了一场规模竞速,最终滴滴在这场烧钱大战中笑到了最后,2015年初将快的招入麾下;同时凭借资本加持和高速成长,滴滴也最终战胜了Uber,并且于2016年收购了Uber中国业务,一举奠定了行业地位。 此后滴滴不仅收购了Uber中国,还投资了几乎全球所有的网约车对手,如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中东的Careem、欧洲的Taxify。 数据显示,2015年合并快的后,滴滴市场份额高达99.8%;2018年9月,滴滴市场份额仍高达91%。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滴滴出行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据网上数据显示,2020年6月滴滴在网约车出行的市占率回落已跌至84.87%。在去年5月滴滴总裁柳青宣布,滴滴的国内网约车业务活跃人数5439.48万人,平均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前的60%~70%水平。 03 为何选择当前上市 虽然滴滴此次上市的具体细节还有待公布,但选择这个时候上市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较为不明朗,但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改革方面却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体现在上市制度方面相对更加开放包容,让更多的企业有了上市融资发展契机。 包括A股的科创板上市、新三板改革、以及注册制的全面推行,都昭示着大力改革的决心。 港股方面,随着近两年港股实施上市新规以来,已有超过110家新经济登陆港股市场,包括阿里、美团、京东、小米等都陆续以不同方式成功登陆,不但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发展平台,并享受到了巨大的估值回报。 前不久,另一家出行领域的对手嘀嗒出行已经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准备在香港上市。虽然相对其在顺风车业务方面处于行业龙头,滴滴来说体量也不足为惧,但或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滴滴上市的诉求。 参考Uber美股上市后市值从不到300亿美元的低点,反弹至900亿美元以上,市值得到巨大提升的背后,说明市场对网约车共享出行领域模式的认可。如果滴滴能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力量,不但能更好地巩固其护城河,抵御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估值上也有望会得到更多的提升。 04 加速布局无人驾驶 除了滴滴上市的消息外,近期关于滴滴造车及在无人驾驶上的布局也持续引发的市场关注。 在2020年11月16日,滴滴发布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将首先在长沙试运营,陆续推广到全国。 这是滴滴出行和比亚迪花了三年的时间,从定义共享汽车、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开始,打造的全新物种。 据介绍,这款车由滴滴联合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首次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了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由于更着重于智能化和共享化,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诸多定制化设计,使乘客接受共享车比私家车更好的观念。 据相关消息称滴滴将在今年完成一万辆,明年计划10万辆高度定制化产品的投放。 此外,近两年滴滴出行在无人驾驶方面也不断有新的进展,在2020年中旬,滴滴Robotaxi就已经开始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依靠滴滴海量的出行数据和先进的算法迭代,再借助庞大的出行网络+混合派单,滴滴有望在无人驾驶布局方面有了比很多同行更加先发的优势。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预测,到2025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他还表示,到2030年,希望滴滴共享汽车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各位早~早报君先带大家来回顾一下上周的行情: A股方面,上周三大指数震荡上行创阶段新高,沪指涨2.25%,创业板大涨4.42%。农业、有色、航运、券商、军工、汽车等板块持续强势。上周北向资金主要流入东方财富、隆基股份、贵州茅台、京东方A、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等个股。整体看,资金年末大幅流出导致抱团瓦解情况没有出现,依然在主流热点板块来回转移。预计新一年资金有望继续流入。 港股方面,上周恒指按周上涨3.2%,国企指数涨2.9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48%。软件、军工、汽车、半导体、航运等持续上涨,餐饮零售、钢铁、生物科技等走弱。南下资金净流入272.68亿港元,主要流入腾讯、美团、中芯国际、中海油、吉利汽车、小米等。整体看,市场资金依然集中在新能源车、科技等板块,但需注意美国将剔除三大运营商对市场的影响。 美股方面,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周涨1.35%,标普500涨1.43%,纳指周涨0.65%创2009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光伏、新能源车、金融等继续维持上涨,地产、油气能源、物流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继续回落。分析认为,随着疫苗分发、财政宽松政策明朗化,资讯科技、医疗保健、工业板块被继续看好。 中概股方面,上周明星股走势明显分化。按周看,阿里巴巴跌9.15%,拼多多涨26.68%,台积电涨5%,京东涨2.86%,贝壳跌9.46%,蔚来涨3.68%,网易涨3.45%,百度涨11.83%,小鹏汽车跌2.2%,理想汽车跌5.66%,好未来涨3.85%,新东方涨8.38%,哔哩哔哩涨3.55%。 昨日至今早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1. 1传11+33!大连疫情出现超级传播现象 大连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通报:本次疫情特点包括(1)传播速度快。从袁某12月11日引入,到12月21日实行重点区域封闭管控,大连疫情曾10天传播4代出现26例,播散速度快于“7.22”疫情;(2)传播力强。出现超级传播现象,金某通过一次家庭聚会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后又传播到所居住的楼道单元住户及其他社会接触人员,造成33人感染。 2. 比特币一度涨至34800美元 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突破9000亿美元 比特币3日盘中一度涨至34800美元/枚,再创历史新高。Coingecko行情显示,当前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已突破9000亿美元,约为9012.74亿美元。比特币总市值突破6400亿美元,约为6424.06亿美元,约占总市值的71.04%。 3. 证监会回应纽交所摘牌中国3家电信运营商:严重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 中国证监会就纽交所启动中国三家电信运营商摘牌程序事宜答记者问:坚决支持三家公司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相信他们能够妥善应对行政命令和摘牌措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希望美方尊重市场、尊重法治,多做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有益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事。 今日,中国移动在港公告,公司尚未收到纽约证交所就上述将本公司美国存托股票下市之决定之通知。 4. 戴志坚1月1日起出任港交所代理集团行政总裁 港交所公告,戴志坚接替李小加职务,于2021年1月1日起出任香港交易所代理集团行政总裁。根据其委任函的条款,戴志坚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年薪 700万港元,还有资格收取由薪酬委员会建议并经董事会批准的酌情表现花红及股份奖授。此外,港交所前任行政总裁李小加已获委任为董事会高级顾问,自2021年1月1日起,为期6个月。 5. 华为要收缩企业业务 任正非:华为不可能简单学阿里、亚马逊 任正非指出,华为企业业务要继续做减法,收缩企业业务做战线,“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向亚马逊、微软学习的同时,也要将本身30年的网络积累做成云服务市场独有的优势,构建差异化特色。我们不可能简单采取阿里、亚马逊一样的道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他们有用不完的美国股市的钱。” 6. 爱尔眼科: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爱尔眼科今日公布关于艾芬女士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称,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爱尔眼科表示,目前,我们希望竭尽所能帮助艾芬女士解决眼部疾病问题。对于我们的自查,或许有主观因素,我们希望与艾芬女士一道申请医学会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和鉴定,给艾芬女士一个更加客观和公正的答复。 7. 蔚来12月交付量突破7000台 全年累计交付43728台 1月3日,蔚来公布2020年12月及全年交付数。数据显示,蔚来12月共交付新车7007台,环比增长32.4%,连续第五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同比增长121.0%,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九个月实现同比翻番。至此,蔚来2020年全年交付量达43728台,同比增长112.6%。 8. 2020年美国科技七巨头总市值增3.4万亿美元 美国市值最高的七家科技公司——苹果、微软、亚马逊、字母表、脸书、特斯拉以及英伟达,在2020年赚得盆满钵满,总市值增加了3.4万亿美元。其中,苹果股价飙升81%,市值增加近1万亿美元。亚马逊紧随其后,市值增加7100亿美元。 9. ST金刚:公司存在被强制退市风险 ST金刚(豫金刚石)3日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公司存在被强制退市的风险。证监会通报显示:豫金刚石涉嫌重大财务造假,2016年至2019年财务信息披露严重不实。一是连续三年累计虚增利润数亿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合计40亿余元。调查还发现,在上述期间,实际控制人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3亿余元。 10. 茅台自营:2021元旦春节加大茅台酒投放量 “在元旦春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加大茅台酒投放量,尽量满足终端消费购酒需求,提升购酒体验和消费满意度。”这是2020年12月31日贵州茅台酒销售公司自营系统“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销售的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消息。据悉,此举是为在2021年元旦春节茅台酒传统消费旺季时,切实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价格,有效满足终端消费需求。 1. 贺铿:特别国债明年应该不会再发 隐性债务应该尽快显性化 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表示,“不转急弯”主要是指财政与货币政策不能转急弯,要保持稳健,专项债肯定还要发一些,特别国债明年应该不会再发,隐性债务应该尽快显性化,以便厘清债务人,落实监管责任。 2. 元旦后银行房贷额度不松反紧 部分银行或已超限 一位大中型银行支行行长估计,今年该行的房贷额度不会宽松。2020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的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通知,各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最高不能超过32.5%,规模越小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上限越低。 1. 2021元旦档电影票房超12亿 超3000万人次观影 国家电影专资办“中国电影票房”APP显示,截至1月3日17时29分,2021年元旦档(1月1日-3日)电影票房已超12亿,超3000万人次观影。其中,元旦当日票房超6亿,刷新同档期影史纪录。 2.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中国农科院调研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3. 生活用纸涨价潮持续蔓延 纸企表示原材料涨价驱动 2020年12月以来,生活用纸涨价潮持续蔓延。陕西、河北、山西、浙江等地的企业陆续发出涨价函,普遍上调200元/吨。多家受访纸企均表示,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木浆等造纸原料价格上涨。此外,2020年上半年,纸价大幅下滑,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目前涨价也有回调因素,预计仍有涨价空间。
美元在全球外储中占比连降两个季度至60.4%。据路透中文网25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四公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元在向其报告的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从第二季度的61.2%降至60.4%。 在全球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最大份额。一年前,美元在全球外储中的占比达61.5%,这一份额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IMF数据还显示,全球外汇储备第三季度升至创纪录的12.254万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12.012万亿美元。第三季度,美元外汇储备总额为6.937万亿美元,占已配置外汇储备的60.4%;第二季度美元储备为6.899万亿美元,占61.2%。 报道指出,一些分析师对美元能否保持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质疑,因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力量正在减弱,债务负担沉重,以及替代货币的出现。 Rosenberg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兼策略师David Rosenberg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的确,美元总有一天会失去其地位,就像之前的所有全球储备货币一样,但这种情况在我们有生之年发生的机率极低。” 他补充说,“美元的主导地位是压倒性的,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也没有显示出立即消失的迹象。” 今年以来,美元汇率已下跌6.4%,为2017年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Rosenberg认为,美元目前处于周期性熊市,而没有到崩溃边缘。 另据IMF数据,第三季度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稳定在20.5%,而第二季度为20.1%。在2009年的峰值时期,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为28%。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