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影响,家电业持续承压,相关企业也在加速转型布局。近日,主营冰箱压缩机业务长虹华意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0年1月份-12月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至1.35亿元,同比增长242.84%至340.80%。 对于净利润上涨原因,长虹华意方面表示,全年压缩机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冰压主业经营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目前长虹华意在巩固冰压主业基础上,正在加快多元化脚步,加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清洁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布局。 据了解,去年1月份-6月份,长虹华意整体实现冰箱压缩机销量2545万台,略微增长1%。然而在此背景之下,长虹华意为何可以实现全年业绩大幅增长? 多方因素促业绩暴增 众所周知,压缩机被视为是冰箱的“心脏”,作为冰箱制造产业链上游配套的重要环节,压缩机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冰箱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冰箱产业的需求由放缓到恢复再到上涨,冰箱压缩机的销量在2020年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去年一季度,国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外疫情却开始大规模爆发,造成冰箱、冷柜用压缩机出口量大幅度下滑,5月份更是下降至近年来的最低点,不过这一情况在6月份开始回升,第二季度,国内冰箱、冷柜产量呈上升趋势,但上半年压缩机总销量同比还是有所下降。进入第三季度,国内冰箱和冷柜销售延续上升趋势。由于冰箱、冷柜出口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尽管压缩机出口仍不能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第三季度整体需求出现较好增长,全年压缩机总量总体保持一定增长。 长虹华意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全表示,疫情带来的凶险只是暂时的,冰箱压缩机产业终归要回到正常轨道。经此一“疫”,长虹华意的四大生产基地(景德镇、嘉兴、荆州、西班牙巴塞罗那)协同能力更强,市场反应速度更快。公司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供应链、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整合力度,在疫情管控期间,一方面强调订单保障、技术支持的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抓现场管控、工艺能力以提升产品质量。 长虹华意方面表示,公司坚持“由大向强”的战略目标,做强做优做大冰压主业。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情况,公司统筹安排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组织生产复工,优先抢夺市场资源,全年压缩机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冰压主业经营盈利水平有效提升。 同时,公司称,所属子公司华意巴塞罗那2019年启动业务重组计划,涉及安置员工支出、整合等费用,减少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1万元,本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无此相关费用。 大股东加速整合全球资源 协同效应凸显 长虹华意的表现,揭开了长虹产业龙头身份的冰山一角,就2020年公司整体逆势成长的良好表现进行挖掘,其大股东四川长虹也是功不可没。 “十三五”期间,长虹持续强化海外研发、制造、市场、品牌等,全球化提速。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长虹全球化底蕴和优势得以释放。2020年1月份-11月份,长虹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长虹海外家电业务同比增长30%,尤其是品牌业务同比增长70%。在欧洲,长虹品牌业务同比增长3倍以上;在澳洲、印尼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而这也进一步带动压缩机需求的上涨。 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的布局在去年出现了变化,中国正在逐步整合海外的龙头品牌以及中国本土市场,整合全球产业链。另外,中国在资本、技术、代加工等多渠道输出也逐渐增长。这为中国家电企业打开新一轮发展和想象空间。” 据了解,疫情之下,长虹加速渠道转型与优化,海外电商业务高速发展。2020年,长虹全面进入主流电商平台亚马逊、Lazada等,在电商年度销售同比增长3倍以上。长虹海外配套服务趋势完善,成为海外销量快速增长的保障。 长虹相关人士表示,过去一年,长虹将全球资源进一步进行了整合,实现黑电白电的有效协同,并提升海外工厂的效率。疫情期间的长虹欧洲工厂对防疫防控做得及时到位,从而保证了欧洲工厂正常运转,保障了渠道供货更加及时。同时,国内出口基地进一步发挥配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日,长虹生产的智能家电搭乘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驶向波兰罗兹。而时隔不到一周,6日,满载41节车厢“四川造”美菱冰箱的中欧长虹专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站,预计1月2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共建后驶出的首列中欧长虹专列。 “海外企业缺乏中国庞大的市场,人民币全球化布局又给中国家电企业降低了汇兑风险,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规模较强,这些都是中国家电企业拥有的绝对竞争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中国家电企业搭顺风车,一方面会带动相关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同时也会扩展相关的产业边界,企业多元化的机会更强。”周锡冰表示。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接受采访时认为:“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究会从市场中逐渐从出局。改善产品、调整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才是家电企业在出口市场中保持长期优势的必经之路。不过,企业也要注意持续提升自身的抗风险和制造研发能力。”
1月28日,鲍斯股份(300441.SZ)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5至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主营业务压缩机增长势头强劲,燃料电池降本将进一步推动空压机国产替代;真空泵、精密刀具则将持续受益于下游光伏以及军工行业高景气度,为公司贡献长期增长动力。 鲍斯股份业务围绕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展开,产品主要包括压缩机、真空泵、液压泵、高效精密切削刀具、精密传动部件等机械产品,是国内主要的螺杆压缩机主机供应商和螺杆压缩机整机制造商。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压缩机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刀具产品进入航空航天、军工等新的业务领域,压缩机、真空泵、液压泵、刀具等产品的进口替代明显提速,促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毛利率、净利润同比均出现明显增长。 此外,由于公司收购的部分子公司因业务调整以及受新冠疫情影响,业绩未达到预期,公司对收购过程中形成的商誉预计减值1.2亿元左右。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公司2020年预计实现净利润2.15至2.4亿元,基本面改善势头强劲。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干式真空泵开始向隆基股份等光伏制造龙头企业批量供货,产品进入龙头供应链有望持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在光伏设备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应用于锂电池及半导体生产领域的真空泵也开始少量生产,后续将加速推进应用于锂电池及半导体行业的真空泵的研发和生产。真空泵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领域增长空间巨大。 在燃料电池领域,为降低系统成本,在空气压缩机等配套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对此,公司于2019年成立车载研究所,对应用于氢燃料电池中的空气压缩机和氢循环泵进行研发。同年12月24日,公司与雄韬股份、华熵能源签订《战略合作三方协议》,未来三方将在全国范围内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及供应链等多方面展开深度股权合作和产业合作。凭借公司在空压机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在新能源氢循环泵和氢燃料电池压缩机等相关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成长性。 其他业务方面,子公司阿诺在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是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兵器的刀具品牌供应商,主要提供加工航空、航天发动机,飞机结构件,兵器器械的金属切削刀具。子公司威克斯液压专业提供液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拥有6条世界领先的叶片泵生产检测流水线。年产叶片泵8万多台,节能伺服系统1万多套,是叶片泵行业标准修订主持单位。公司产品销往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为国内二百多家主机厂配套,并成为欧、美、日多家世界一流液压品牌OEM企业。 业务布局多点开花,伴随下游行业高速发展,公司有望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以恒立液压为模板,成长为工业配套国产替代龙头企业。公司表示,未来将以做强做大一机二泵(压缩机、真空泵、液压泵),做精做专精密切削刀具、精密传动部件为目标,同时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培育打造工业品新零售公司的产业互联平台,赋能产业链工厂。
全球每四台冰箱压缩机,就有一台产自东贝。 12月25日,东贝集团将正式登陆A股。从提交东贝B转A的方案到成功上市,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其是继东电B股、新城B股、阳晨B股之后,国内第四个纯B股转A股成功案例,也是年内首例B股成功转A股企业。 近日,记者前往湖北省有着100多年工业发展史的黄石市,来到东贝集团总部,专访公司总裁朱金明,探寻东贝集团发展轨迹。 踏上A股新征程 进入东贝集团,明净且繁忙的厂区、身着整齐划一的蓝色工装的员工正忙碌着。进入总裁办公室,“厚德载福”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朱金明着蓝色工作服,左胸口挂着“共产党员”的铭牌,他彬彬有礼地招呼记者落座,静待记者调试好采访设备。低调谦和是记者对朱金明的第一印象。 东贝集团作为国内冰压行业领头羊,与国内冰箱冷柜行业的发展同步。1999年,东贝集团控股子公司东贝电器便登陆B股市场,是国内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且功率跨度大的压缩机生产厂家。 时隔20余年,东贝集团为何在B股上市21年后,选择转向“A股”?朱金明对记者坦言:“东贝电器登陆B股市场21年,但是随着2003年A股向境外投资者放开,B股融资功能丧失了,逐渐边缘化。近20年来,除了首发募集的2200万美元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直接融资,这几年东贝集团的发展资金来源完全依赖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很高,长期下去对公司发展不利。” 东贝B股拥有东贝集团压缩机核心资产,上市以来,东贝B股依靠银行贷款和自身积累,克服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制冷压缩机制造商。上市以来,公司一直保持盈利状态。2019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6.68亿元,同比增长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4.31%。 今年5月15日,东贝B股发布了控股股东东贝集团筹划向除东贝集团以外的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东贝B股事宜的相关公告,东贝集团就本次合并将发行2.11亿股A股股票,全部用于换股吸收合并东贝B股。12月25日,东贝集团正式登陆A股市场。 本次东贝B股转A股,其实质是IPO加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此次上市主体东贝集团是以研发、生产制冷压缩机、商用制冷机械、各类铸件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东贝集团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亿元、45.35亿元及49.29亿元,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复合增长率为10.54%。但截至2019年末,东贝集团总资产59.88亿元,总负债42.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0.35%。 “东贝集团成为A股上市公司后,将具备多种融资渠道,可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财务费用,提升经营业绩。”朱金明对记者表示。 创新引领单品 销量全球第一 制冷压缩机被喻为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的心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冰箱、冰柜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东贝集团与冰箱、冰柜的发展同步,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冰压行业的空白。 1982年,东贝的第一台好乐牌冷饮机走向市场,填补了我国制冷行业空白。当时国内冷柜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只有1万台左右,并且机型陈旧,质量难以与国际水平相提并论,而大规格压缩机更是被国外产品所垄断。要生产出与国外名牌相抗衡的产品,就必须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和技术。1987年12月,公司从意大利阿斯贝拉公司引进年产80万台制冷压缩机生产线及技术软件的合同在北京签署。不料,外方一口回绝了公司用意方品牌的要求,无奈之下,新出产的压缩机只得使用汉语缩写,取名“东贝”。这件事深深地扎在东贝人的心里,“掌握核心技术、创立自己创品牌”从此开始。 “压缩机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企业的持续发展既需要一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从最初的引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到掌握制冷核心技术独立研发,一切都靠技术创新。”朱金明说。 朱金明回忆起东贝发展历程十分感慨。2008年公司开发的L系列产品获得国内科技技术进步奖,该系列压缩机现有重量7.5千克,比普通型号压缩机减轻了3.5千克,体积缩小了20%,实现节材31.8%,各项性能优越,能效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高COP值达2.1,产品噪声值小于35dB(A),比国家标准低6.4dB(A)。新品研发成功后,公司每年新增环保节能压缩机产能500万台,新增利税1.5亿元,降低用电量6.57亿度,减少CO2排放24.7万吨。 “当时我们自己已经具备独立研发的能力,同时由于人口红利,制造成本低的优势,逐步取代国外的压缩机,但是和国外公司比在基础研发综合技术实力有差距,我们不能始终落在别人后面,要做行业领先者。”朱金明说。 2015年东贝集团在巴西设立了研发中心,2017年,借助国家授予的压缩机中国制造国家实验平台,东贝集团引进30多位全球顶尖技术专家,开始研发设计中小型变频压缩机。2018年12月,东贝集团成功推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适用于小容积冰箱的VDU系列变频压缩机产品。 “逐步取代国外压缩机后,要持续发展,就看你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研发投入逐年增加,技术人才不断国际化,以及东贝巴西研发中心的设立,增强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这几年研发技术力量增强,我们跟国外公司技术比肩,甚至有些产品技术领先于国外。”说到这里,朱金明颇为自豪。 2017年至2019年东贝集团研发投入2.65亿元。 B股上市之初,东贝压缩机产销量仅为70多万台,21年后,销售压缩机3372万台,增长47倍。如今东贝牌压缩机位列行业单个品牌产销量全球第一,是国内外一线品牌著名冰箱、冷柜制造企业的主要压缩机供应商。东贝除了自身性能的不断完善外,其研究与开发围绕环保和节能两大主题一直在进行着不断创新。 东贝集团出台企业自己的“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年均增长15.12%,年产压缩机5400万台。 机器换人助力提质增效 已经连续8年,东贝冰箱压缩机稳居全球销量冠军,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销售收入骤降35.6%,被业内巨头美芝和加西贝拉超越。经过努力,据中国家电协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起,东贝压缩机销量重回全球第一。 “我们今年两大重点工作,一是B股转A股,另一个就是推动智能制造,今年将开是启东贝智能制造的‘元年’。”朱金明说。 他进一步解释,随着客户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贝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是重点,未来“十四五”期间尽快把现有的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相融合,最终走向智能化,这是一个趋势。 “我们已经在实施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今年以来投入6000余万元,减少工人10%。”朱金明介绍,自动化改造将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实现减员18%目标。 在已完成改造的压缩机装备四线,记者看到,每个工位上方,都有一排“红绿灯”,用来提示设备运行状态。不同颜色分别提示故障、异常和正常,红灯亮起时设备将自动停机。一旁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每个工位的零件合格率和相关指标。 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后,管理将更加精细。朱金明表示,集团公司正打造MES生产管理系统,打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信息孤岛,将生产、检测、管理和产品追溯等各环节串联起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为了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东贝还将打造工业互联网,实现客户平台下单、计划部门发单、供应部门采购原料、生产线装配,全程二维码赋码。 随着全球制冷压缩机行业向中国转移,高效、变频、智能将是制冷压缩机发展的主流,东贝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业务覆盖压缩机铸件、压缩机电机、压缩机和商业制冷设备等板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实现战略性有机协同。 “未来,东贝集团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力推变频和商用产品,拓展内外销空白市场,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东贝集团亦将拓展除湿机、车载直流、饮水机、制冰机等新领域,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积极回报股东。”朱金明表示。
在上交所,敲一次上市锣已属不易,杨百昌很幸运,敲了两次。 12月25日,吸收合并东贝B从而实现整体上市的东贝集团登陆A股,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第四个、华中地区首个“纯B转A”方案正式完成。对资本市场而言,这是解决B股问题迈出的又一步;对于东贝集团来说,这是成长中的一大步。 “上了A股,我们的责任更大了。前面30年,我们求生存;未来,我们谋发展。”上市前,东贝集团董事长杨百昌做客上海证券报与约珥传媒打造的《直面掌门人》节目,回首往昔峥嵘岁月,描绘上市后精彩蓝图。 赌一口气做到世界第一 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有多难?东贝集团的答案是,死磕压缩机30年。只是,这一征程的开始有些随意。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想引进冰箱压缩机生产线,当时负责审批的主管部门看了我们的计划,认为全国已经引进了好几条冰箱压缩机生产线,说你们还是做冰柜吧。”杨百昌回忆道,当时也没有选择的机会,就按照批示引进了冰柜压缩机。 很快,靠着银行贷款,东贝集团从意大利阿斯贝拉公司引进年产80万台冷柜压缩机生产线和相关技术。当时,想将产品名取为“东方·阿斯贝拉”,即“来自东方的阿斯贝拉”之意。不料,外方经理一口回绝,认为中国制造不达标,不配使用阿斯贝拉。新出产的压缩机只得使用汉语缩写,取名“东贝”。 这件事深深地扎在杨百昌的心里,也使他悟出一个道理:设备可以买来,品牌是不能借到的,做企业要靠自己。他立下宏愿:自己创品牌,一定要把“东贝”打造成中国名牌、世界品牌。 赌一口气,东贝集团就这样起步了。在东贝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重视质量的员工不能成为东贝员工,不重视质量的干部不能当东贝干部。”压缩机是冰箱的“心脏”,“东贝”产品的质量决定着冰箱的质量。靠压缩机“品质高、质量好”的口碑,东贝迅速成为行业翘楚。 2003年,东贝压缩机在国内市场产销量达到230万台,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2018年开始,“东贝”牌压缩机产销量连续3年位列全球首位。 用创新为碳中和作贡献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被再次强调。 在杨百昌看来,碳中和目标对压缩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缩机是冰箱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能效高低,直接决定了冰箱节能环保的能效高低。过去传统压缩机是定频的,随着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变频压缩机开始大量使用,并有望在市场中的占比份额越来越高。” 搞创新是东贝集团的一贯传统。由于部件大、市场小,东贝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的冰柜压缩机生产线一开始就遇到了销售不畅。为了应对危机,公司从消化吸收进口技术入手,艰苦地进行自主创新,把大的压缩机做得更小、更安静。经过多年积累,东贝已练就了一身绝技,不仅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了下来,一举成为行业翘楚,还成为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公司。 “靠打价格战是无法在市场中生存的,要想活下来、活得好,就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优化,持续走在市场的前列,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性能越来越优,这样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杨百昌告诉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东贝集团压缩机产量达到1050万台,同比增长19.7%,同期销量更是高达1087万台,同比增长32%,明显供不应求。杨百昌解释称,今年销售猛增主要是因为国外受疫情影响,整体复工率不高。而东贝集团在3月份就开始复工复产,全力生产,6月份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会比过去做得更好” “对我们来说,B转A是公司再发展的重大机遇,过去很多想做的事情,借助这次资本跨越都有希望实现。”杨百昌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登陆A股的东贝集团将持续发力压缩机主业,同时利用发展压缩机过程中的技术优势,持续发力相关产业,利用科创实力提供更多的产品。 杨百昌举例称,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助推、居民消费提升等因素影响下,冷链物流产业持续高速发展,这恰是东贝集团的优势所在。公司根据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提供符合需求的优质产品,解决冷藏冷链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业务持续拓展的同时,东贝集团也在苦练“内功”。据介绍,公司正在持续推进智能化制造。首先实现生产智能化,对零部件加工进行在线监测,然后将数据上到平台,经过分析处理后,再指导生产经营过程,把人为干扰的因素降到最低;其次实现产品智能化,出来的产品有二维码,里面不仅提供基本参数,还有零部件的参数,为后端的智能冰箱、智能冰柜提供数据支持;再次实现管理智能化,与上下游实现互联互通,利用5G等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过去我们在比较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次登陆A股市场,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比过去做得更好,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展望未来,杨百昌信心满满。
日前,天银机电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根据公告,2020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实现营收3.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6.6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3.16%、33.19%。 对于2020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天银机电董事会秘书陈钊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复工延迟、物流受阻,各项业务开展进度放缓,但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有效实施,冰箱行业产量和公司第二季度营收都呈现好转迹象。上半年公司实现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营收2.74亿元,虽较去年同期下降22%,但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收窄。” 家电冰箱行业增速放缓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冰箱行业开局遇冷。但随着各地政府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的有效实施,冰箱行业在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累计产量达1373.1万台,同比下降25.24%;2020年上半年,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累计产量达3759.3万台,同比下降11.55%,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收窄。 报告期内,天银机电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其中,公司冰箱压缩机起动器、保护器类产品的销售量为2028.85万只,同比下降14.14%;消音器类产品的销售量为1861万只,同比下降14.95%;变频控制器的销售量为138.89万只,同比下降27.22%。 “今年上半年,家电冰箱行业生产和销售均受到较大的冲击,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冰箱产业链各企业复工复产,冰箱行业正在恢复。”陈钊敏向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冰箱行业增长放缓。但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升级,使得冰箱市场需求风向有所转变,变频、大容量、智能化、风冷等产品比例均有所增长,为冰箱压缩机行业带来了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另外,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2015版和2019版中国家用电冰箱产业技术路线图中,明确制订了2020年变频压缩机使用占比达到30%、2025年达到50%、2030年达到60%的行业目标。在冰箱压缩机领域,提出了变频压缩机、高效小型化压缩机、新型压缩机、R290压缩机等重点项目,陈钊敏向记者表示:“这为冰箱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家电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龙头企业已占据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将会面临着市场利润不断压缩,产业价格竞争加剧的局面。”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表示:“冰箱产业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说,已经全面从原先的成长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在产业成熟阶段整个冰箱产业都是处于相对较为稳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价格战相对较为明显的状态,所以未来长期平稳波动将会是家电行业的长期趋势。” “近几年,家电冰箱炫技型技术和设计甚嚣尘上,对冰箱销售的拉动力度已经‘日薄西山’,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家电智能化,特别是对于智能冰箱场景体验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某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王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与保鲜在技术应用层面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冰箱整体保鲜水平,如果在这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就会开辟智能家电和智能冰箱的新蓝海。” 抢抓军工电子发展机遇 天银机电主营家电零配件+军工电子。在军工电子板块,子公司华清瑞达、天银星际、工大雷信以及孙公司讯析科技深耕雷达与电子战技术、空间技术等专业领域,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2020年上半年,公司军工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616.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36%。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子公司华清瑞达和孙公司讯析科技获得多个项目中标,如ATE装备、宽频带射频与激光半实物仿真系统、射频阵列及馈电设备、电子战无人机、有源数字相控阵多任务测试系统等等。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复工延迟,但各军工子公司合理调整研发生产安排,及时交付产品并确认收入。因此保证了公司军工电子业务持续增长。”陈钊敏向记者说道。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预算,2020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6.6%,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对此,陈钊敏向记者表示:“我国向来重视国家安全,多年来国防支出预算均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核心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在国家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具有核心技术的军工上游企业充分受益。” 谈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陈钊敏向记者表示:“将继续深化‘家电零配件+军工电子’产业战略布局。冰箱压缩机领域,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凭借国内市场良好口碑和国际体系认证优势,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同时,做精做大做强军工电子业务,抓住军队信息化重要发展机遇,依托长期从事军工电子领域的技术储备,向民用测试测量领域拓展新市场等。”
日前,天银机电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显示,2020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实现营收3.7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6.63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3.16%、33.19%。 对于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天银机电董事会秘书陈钊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复工延迟、物流受阻,各项业务开展进度放缓,但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有效实施,冰箱行业产量和公司二季度营收都呈现好转迹象。上半年公司实现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营收2.74亿元,虽较去年同期下降22%,但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收窄。” 家电冰箱行业增速放缓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冰箱行业开局遇冷。但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渐向好以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的有效实施,冰箱行业在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累计产量达1373.1万台,同比下降25.24%;2020年上半年,家用电冰箱(家用冷冻冷藏箱)累计产量达3759.3万台,同比下降11.55%,下降幅度比一季度收窄。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天银机电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其中,公司冰箱压缩机起动器、保护器类产品的销售量为2028.85万只,同比下降14.14%;消音器类产品的销售量为1861万只,同比下降14.95%;变频控制器的销售量为138.89万只,同比下降27.22%。 “今年上半年,家电冰箱行业生产和销售均受到较大的冲击,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冰箱产业链各企业复工复产,冰箱行业正在恢复。”陈钊敏向记者表示,“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升级,使得冰箱市场需求风向有所转变,变频、大容量、智能化、风冷等产品比例均有所增长,为冰箱压缩机行业带来了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2015版和2019版中国家用电冰箱产业技术路线图中,明确制定了2020年变频压缩机使用占比达到30%、2025年达到50%、2030年达到60%的行业目标。在冰箱压缩机领域,提出了变频压缩机、高效小型化压缩机、新型压缩机、R290压缩机等重点项目。陈钊敏向记者表示:“这为冰箱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家电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经过多年的充分竞争,龙头企业已占据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将会面临着市场利润不断压缩、价格竞争加剧的局面。”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表示:“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说,冰箱产业已经全面从原先的成长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整个产业都相对较为稳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价格战相对较为明显,所以未来平稳波动将会是家电行业的长期趋势。” “近几年,家电冰箱炫技型技术和设计甚嚣尘上,对冰箱销售的拉动力度已经‘日薄西山’,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家电智能化,特别是对于智能冰箱场景体验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某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王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与保鲜在技术应用层面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冰箱整体保鲜水平,如果在这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就会开辟智能家电和智能冰箱的新蓝海。” 抢抓军工电子发展机遇 天银机电主营家电零配件及军工电子。在军工电子板块,子公司华清瑞达、天银星际、工大雷信以及孙公司讯析科技深耕雷达与电子战技术、空间技术等专业领域,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2020年上半年,公司军工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616.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36%。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子公司华清瑞达和孙公司讯析科技获得多个项目中标,如ATE装备、宽频带射频与激光半实物仿真系统、射频阵列及馈电设备、电子战无人机、有源数字相控阵多任务测试系统等。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复工延迟,但各军工子公司合理调整研发生产安排,及时交付产品并确认收入。因此保证了公司军工电子业务持续增长。”陈钊敏向记者说道。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和批准的预算,2020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6.6%,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对此,陈钊敏向记者表示:“我国向来重视国家安全,多年来国防支出预算均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核心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在国家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具有核心技术的军工上游企业充分受益。” 谈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陈钊敏向记者表示:“将继续深化‘家电零配件+军工电子’的产业战略布局。在冰箱压缩机领域,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凭借国内市场良好口碑和国际体系认证优势,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同时,做精做大做强军工电子业务,抓住军队信息化重要发展机遇,依托长期从事军工电子领域的技术储备,向民用测试测量领域拓展新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