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消费电子护窗玻璃龙头蓝思科技公告,公司以25.44元/股向长沙领新产业投资、中金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诺德基金、朱雀基金等14家机构发行5.8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50亿元。 蓝思科技董秘钟臻卓对记者表示:“本次定增的成功发行,不但使得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同时增加,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资产结构更加稳定健康,公司整体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而且,也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持续高效扩张产能,加速向下游渗透,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巩固公司在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 获国内外重磅机构认购 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14家定增对象中,中金公司、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华融资管加上湖南财信精进股权投资、长沙领新产业投资,5家国资企业合计揽下了近90亿元的定增份额,占本次定增总额的60%。 长沙本地国资长沙领新产业投资是本次蓝思科技定增的鼎力支持者,其认购了1.97亿股,获配金额近50亿元。天眼查App显示,长沙领新产业投资成立于2020年12月16日,注册资本20亿元,实控人为长沙市国资委。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认购份额紧随其后,获配5503.14万股合计金额约14亿元;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配5227.99万股合计金额13.30亿元;GICPrivate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获配5149.37万股合计金额13.10亿元。 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ofSingaporeInvestmentCorp,简称GIC)子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新加坡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对本次定增热情高涨,份额竞争亦是相当激烈。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共计获得211名意向投资者询价,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期货公司、QFII、其他机构投资者、自然人等。在有效报价中,不少机构还屡次提升报价。 抢滩5G历史机遇电子汽车双轮驱动 定增方案显示,蓝思科技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长沙(二)园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5G通信技术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启了大规模的商用落地,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市场即将出现一轮新周期的升级换代需求,5G设备的更新换代必然导致市场对相关部件的需求大幅增长。”钟臻卓表示,公司的定增落地将有利于公司抢滩5G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凭借多年来在行业内的深耕和积淀,蓝思科技不仅稳坐消费电子护窗玻璃头把交椅,还成功开启了消费电子领域的垂直整合。 钟臻卓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蓝思科技是最早成功整合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两大业务板块的行业公司之一。通过近几年的积极布局,目前已围绕智能驾驶舱研发及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结构与功能零部件及组装)、仪表盘组件、B柱、车载装饰件、车身结构件、后视镜、导航仪等诸多种类的产品。 据了解,公司已与特斯拉、宾利、保时捷、宝马等众多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国际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特斯拉全球一级核心供应商,公司已向其大批量供货超两年,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配合其新车型做工艺技术创新,目前公司在向其提供的产品服务类别中已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已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此次定增落地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影响力,伴随着规模效应的深化,公司业绩有望迈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今日,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亚科技”,688510.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开盘报35.00元,涨328.40%,盘中最高报45.50元,最低报30.60元。截至今日收盘,航亚科技报37.18元,涨355.08%,成交额17.24亿元,振幅182.37%,换手率98.96%。 航亚科技是一家专业的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领域的高性能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转动件及结构件(整体叶盘、盘环件、机匣、整流器等)、医疗骨科植入锻件(髋臼杯、髋柄及胫骨平台等精锻件)等高性能零部件。 航亚科技本次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6460万股,发行价格为8.17元/股,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光大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吕雪岩、林剑云;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唐逸凡、刘惠萍。航亚科技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5.2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74亿元。 航亚科技最终募集资金比原计划少1.98亿元。航亚科技12月9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6.72亿元,其中,5.78亿元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产能扩大项目,9378.03万元用于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航亚科技本次上市发行费用为5346.99万元,其中保荐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3781.57万元,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获得审计验资费用600.00万元,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获得律师费用471.70万元。 参与本次发行的战略投资者共3名,分别为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富尊”)、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创新”)、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参与本次战略配售设立的华泰航亚科技家园1号科创板员工持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航亚科技员工资管计划”)。其中,光大富尊获配股数323万股,获配金额2638.91万元,限售期为24个月;华泰创新获配股数323万股,获配金额2638.91万元,限售期为24个月;航亚科技员工资管计划获配股数646万股,获配金额5277.82万元,限售期为12个月。 过去三年一期,航亚科技收到的现金不敌营业收入。2017年至2020年1-6月,航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755.32万元、1.61亿元、2.58亿元、1.55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8648.94万元、1.27亿元、2.37亿元、9014.60万元。 上述同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32.06万元、1398.70万元、4218.55万元、2924.74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09.40万元、915.49万元、3956.76万元、2903.4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2.40万元、3837.88万元、5749.49万元、-260.81万元。 据公司在新三板期间披露的财报,2014年至2017年,航亚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9万元、-1845.6万元、-1767万元、-732万元。 也就是说,航亚科技在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2018年净利润跳涨至1398.70万元,2019年净利润跳涨至4218.55万元。 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航亚科技资产总计分别为3.20亿元、5.34亿元、6.28亿元、6.7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分别为7917.63万元、7826.18万元、7431.76万元、5842.15万元。 上述同期,航亚科技负债合计分别为1.39亿元、1.68亿元、2.21亿元、2.3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分别为2200万元、2000万元、2330万元、4586.29万元。 2020年1-9月,航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8.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44.14万元,同比增长14.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30.45万元,同比增长14.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84.73万元,同比下降14.29%。 2020年全年,航亚科技预计可以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预计同比增加22.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800万元,预计同比增加46.58%。 航亚科技转板前夕管理层变动频繁。据华夏时报报道,2013年1月,储文光、黄勤、齐向华三人共同出资设立航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彼时,公司现任大股东严奇尚未出现在公司的高管名单中。 2016年12月16日,航亚科技挂牌新三板;2019年7月,航亚科技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等议案,为转板做准备;2019年8月16日,公司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2019年2月,公司的两位原始出资人储文光、齐向华“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董事,并不再担任公司的其他职务。 除原始股东外,公司财务总监一职在转战科创板之际也是几经更迭。 2018年7月27日,航亚科技董事会免去黄勤财务总监职务,聘任黄勤为副总经理,同时聘任虞惠萍为财务总监,原因为公司分工调整。任免公告中还明确了任期,黄勤任职副总经理和虞惠萍担任财务总监的期限均为7个月,自2018年7月27日起至2019年2月27日。 黄勤是航亚科技创始人之一,当时任公司董秘和财务总监,被免去财务总监职务后,还担任航亚科技副总经理和董秘职务;虞惠萍则是从外部聘请。 2019年2月21日,虞惠萍因“个人原因”辞职,在新财务总监到任之前,由黄勤代为履行财务总监相关职责。直到今年3月5日,才由曾是斯莱克财务负责人的高杰贞任职航亚科技财务总监职务。 航亚科技招股书披露信息与新三板年报不一致,且关联交易存疑。据华夏时报报道,根据航亚科技在新三板披露的2018年年报,无锡市泛亚精工有限公司(下称“泛亚精工”)为公司第五大供应商,年采购占比为3.94%。前四大供应商分别为维斯伯·蒂锐(北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维斯伯·蒂锐”)、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而在公司2020年提交的招股书申报稿中,2018年的五大供应商新增无锡世贸通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无锡世贸通”),为公司第三大供应商,泛亚精工则被顺延排除在公司前五供应商之列。 对此,航亚科技的解释为,公司2017年之前的业务,是通过无锡世贸通向维斯伯·蒂锐进行采购。在2018年,双方业务进行规范,所以将无锡世贸通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的采购份额独立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泛亚精工为航亚科技业务关联方。泛亚精工除是公司的供货商之外,还参与到公司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粗加工、等离子喷涂等领域。2017年至2019年,泛亚精工连续三年进入航亚科技的前五位外协加工厂商名单中。 泛亚精工的股东沈稚辉,持有该公司30.10%的股权。同时,沈稚辉直接持有航亚科技3.87%股权,并且是公司实控人严奇的一致行动人之一。从2016年9月开始,泛亚精工曾经连续三年为航亚科技提供担保,最高时曾经担保3000万元。
2021年1月8日,旗天科技(300061.sz)发布公告,由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无法如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控股股东为了不影响上市公司新年开局,不影响上市公司制订新一年战略和经营计划等工作,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经审慎研究决定,解除与盐城城南建设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变更公司控制权。 2020年9月30日,旗天科技与盐城城南建设签署协议,拟将公司13.90%股份和15.10%投票表决权转让给后者。截至目前,事项推进较为缓慢,交易各方经过多次的深入探讨仍未就旗天科技未来战略合作具体规划形成一致意见。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企业战略和未来3到5年的规划亟待确定。根据约定,若在签署协议后90天内,受让方未能就本次交易事项取得江苏省国资委同意的批复,则任何一方均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 旗天科技方面表示,为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利益,也为更好推进公司新战略实施,经审慎研究,控股股东决定终止本次转让。本次交易事项终止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和财务情况,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司管理层对企业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将继续带领企业优化业务结构,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持续推进战略落地和长远发展。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今日,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玄科技”,688608.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开盘价报391.00元,涨幅141.25%。截至今日收盘,恒玄科技报362.00元,涨幅123.36%,成交额59.41亿元,总市值434.40亿元,换手率68.82%。 截至2020年9月30日,恒玄科技资产总额达到7.90亿元,2019年底为6.31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25.28%。2020年1-9月,公司营收达到6.69亿元,同比增长40.4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65.39%;扣非净利润9982.63万元,同比增长137.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亿元,同比增长8045.66%。 公司预计2020年度营收为9.80亿元至10.60亿元,变动情况为51.04%至63.37%;归母净利润1.70亿元至1.90亿元,变动情况为152.32%至182.01%;扣非净利润1.40亿元至1.60亿元,变动情况为155.55%至192.05%。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恒玄科技营收分别达到8456.57万元、3.30亿元、6.49亿元、3.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44亿元、177.04万元、6737.88万元、4887.55万元。 公司现金流连续2年为负。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75.08万元、-1541.14万元、5637.39万元、3176.92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8664.62万元、3.48亿元、7.12亿元、3.56亿元;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2838.48万元、4587.89万元、7753.20万元、5875.52万元。 公司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货币资金分别为6221.47万元、6756.62万元、4.18亿元、4.41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322.81万元、2446.37万元、1021.76万元、612.44万元。 恒玄科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分别为2935.03万元、8746.81万元、8042.39万元、1.20亿元;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539.49万元、996.76万元、1673.98万元、1116.56万元;负债合计分别达到5576.79万元、1.02亿元、1.09亿元、1.38亿元。 恒玄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为客户提供AIoT场景下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边缘智能主控平台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蓝牙耳机、Type-C耳机、智能音箱等低功耗智能音频终端。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已进入的主要终端品牌厂商包括华为、三星、OPPO、小米等手机品牌及哈曼、SONY、Skullcandy等专业音频厂商。此外,公司产品目前亦在漫步者、万魔等专业音频厂商及谷歌、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音频产品中得到应用。 公司因自称行业内"第一梯队"曾遭监管问询。公司于4月22发布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恒玄科技共有三大业务板块,包括普通蓝牙音频芯片、智能蓝牙音频芯片和Type-C音频芯片。招股书中,恒玄科技已将自己称为“国际领先的智能音频SoC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并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而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就要求恒玄科技结合与“第一梯队”中其他公司的收入和市场规模、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的比较情况,说明认定“第一梯队”的依据是否充分、客观。 针对上交所质疑公司自称行业内"第一梯队"的依据,恒玄科技回复称,在蓝牙音频芯片领域,其与高通、联发科相比其他独立芯片厂商,具有技术领先及品牌客户优势,同属第一梯队;而在Type-C音频芯片领域,其与主要竞争对手Synaptics(新突思)及CirrusLogic(凌云)在技术指标方面差异不大,同属第一梯队。 不过,恒玄科技称为谨慎描述公司技术先进性及市场地位等,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删除了原“第一梯队”的定性描述。 恒玄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美国籍。公司12月9日发布的招股书显示,LiangZhang、赵国光及汤晓冬为一致行动人,其中LiangZhang及汤晓冬为夫妻关系。三人直接持有恒玄科技34.08%的股份,同时赵国光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千碧富、宁波百碧富及宁波亿碧富)持有恒玄科技11.08%的股份。因此,LiangZhang、赵国光及汤晓冬合计控制公司45.16%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为恒玄科技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中LiangZhang为恒玄科技的董事长、总经理,为美国国籍。 恒玄科技本次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3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62.07元/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董军峰、贾兴华。恒玄科技募集资金总额为48.6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7.59亿元。 恒玄科技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27.59亿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20.00亿元,分别用于智能蓝牙音频芯片升级项目、智能WiFi音频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Type-C音频芯片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发展与科技储备项目。 恒玄科技本次上市发行费用为1.03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8642.93万元。 本次发行参与跟投的战略配售对象为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获配数量61.70万股,获配金额9999.99万元,配售期限24个月。
广汽集团日前发布公告称,同意合营公司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汽蔚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方案并签署相关协议,共计增资约24.05亿元。其中,广汽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约4.82亿元,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投智能”)作为战略投资者增资约19.23亿元。 成立于2018年4月的广汽蔚来,创办之初由广汽集团、广汽新能源、蔚来基金、蔚来汽车及创始团队共同持股,其中广汽系和蔚来系分别持股45%,创始团队持股10%。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广汽集团及广汽埃安合计持有广汽蔚来25%股权。 公告显示,公司与广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江投管”)、广东元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元知科技”)举行战略合作暨智能汽车等项目签约活动。此次增资扩股的广汽蔚来便是该智能汽车项目的载体,首期合作预计投入30亿元,后续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天眼查显示,珠投智能为珠江投管的全资孙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朱一航。珠江投管是国内最早从事大型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总资产超600亿元。近年来,公司向新基建、新能源、智能科技领域转型,为智能汽车项目提供应用场景与保障基础。 朱一航最为外界熟知的两个身份,分别是国内老牌电竞战队EDG的老板和合生创展实际控制人朱孟依的长子。合作签约的当天,朱孟依以元知科技战略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出席。元知科技则是珠江投管旗下的智能科技板块平台,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伟航是朱孟依的次子、朱一航的弟弟,主营业务以大数据应用、AI技术等为主。 广汽集团表示,此次合作旨在聚合双方资源,做大做强广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具体来说,广汽集团将提供整车研发、供应配套、智能制造方面的资源;朱伟航控制的元知科技将利用其在AI技术、车路协同、物联网、智能驾驶、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优势,在技术、资本、市场、销售和人才五大方面为广汽蔚来注入资源;朱一航除了通过珠投智能出资入股广汽蔚来外,其创办的EDG电竞俱乐部也将为广汽蔚来的精准营销提供帮助。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浩丰科技(300419.SZ)今日跌17.80%,收报8.22元。 12月9日,浩丰科技发布关于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问询函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0月21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对北京浩丰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创业板许可类重组问询函〔2020〕第34号)(以下简称“《重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重组问询函》所涉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并在2020年10月28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 浩丰科技称,公司预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复工作,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分别于2020年10月28日、11月4日、11月11日、11月18日、11月25日、12月2日披露了《关于延期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组问询函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93、2020-094、2020-097、2020-098、2020-100、2020-101)。截至目前,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再次申请延期回复,预计将延期至2020年12月16日前回复上述《重组问询函》。 截至发稿,浩丰科技尚未披露《重组问询函》相关回复公告。 截至三季度末,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明汯价值成长1期私募投资基金为浩丰科技的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其持股数量为310.9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845%。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明汯价值成长1期成立于2017年8月30日,截至其最新净值披露日2020年12月11日,该基金的最新净值为2.329元,今年来收益率为45.44%,成立来收益率为132.90%。 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总经理为裘慧明,此前在美国长期从事量化投资策略,事件驱动和宏观套利的投资工作,历任对冲基金HAPCapital高级投资经理,Millennium投资经理,还曾在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投资银行、瑞银投资银行的自营量化交易部门担任投资经理。其也是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60%。解环宇在2018年加入明汯投资担任合伙人、投资总监,持股40%。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和晶科技(300279.SZ)今日股价跌10.73%,收报5.91元。 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上银基金资管计划以及上海春山新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私募基金均现身和晶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上银基金-浦发银行-上银基金和晶科技1号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量为447.2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018%,是和晶科技第六大流通股股东。 上海春山新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春山新棠事件驱动型私募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41.4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549%,是和晶科技第九大流通股股东。 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明汯价值成长1期私募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190.7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434%,是和晶科技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资料显示,上海春山新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15日,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股东为易伟、杨锐,持股比例分别为70%、30%。 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总经理为裘慧明,此前在美国长期从事量化投资策略,事件驱动和宏观套利的投资工作,历任对冲基金HAPCapital高级投资经理,Millennium投资经理,还曾在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投资银行、瑞银投资银行的自营量化交易部门担任投资经理。其也是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60%。解环宇在2018年加入明汯投资担任合伙人、投资总监,持股40%。 明汯价值成长1期成立于2017年8月30日,截至其最新净值披露日2020年12月11日,该基金的最新净值为2.329元,今年来收益率为45.44%,成立来收益率为1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