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2月11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财达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已被接收。 根据中证协官网数据,财达证券2018年营业收入为14.48亿元,排名第51位。目前公司有分公司14家,营业部110家。 根据财达证券2018年年报,截至2018年底,财达证券共有股东27家,前5大股东分别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邯郸市鹏博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国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超过70%,其中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占比最多,为38.35%。 财达证券拥有证券经纪、证券自营、信用交易、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其中经纪业务和信用交易为财达证券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为5.63亿元,收入占比38.9%;信用交易实现营收5.42亿元,占比37.46%。
原标题:庞大集团重整易主,投资人“输血”17亿 以原控股股东让渡全部股份为条件,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破产重整案最终落地。 *ST庞大(维权)(601258.SH)于12月10日晚间对外发布公告称:“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庞大集团重整计划》并终止庞大集团重整程序。”随后,庞大集团对外披露了关于破产重整的具体方案和计划。 据该计划披露,庞大集团的重整投资人为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组成的联合体。三者将提供 7亿元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务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并引入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庞大集团提供不超过 10 亿元的共益债务融资,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同时承诺从2020到2022年的三年,庞大集团的净利润达到35亿元。庞大集团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自然人无偿让渡其所持的 210,624.17 万股股票,由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有条件受让。未来,庞大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将由庞庆华变为深商控股、元维资产和国民运力组成的联合体。 将获17亿资金输血 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经销商集团,庞大集团在2018年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唐山中院根据债权人冀东丰公司的申请,于 2019 年 9 月 5 日依法作出(2019)冀 02 破申 5 号之二《民事裁定书》, 裁定受理庞大集团重整一案。 最终,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及元维资产组成的联合体确认为重整投资人。公开资料显示,深商集团全称为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79家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从事金融服务类、大型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与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国民运力全称维深圳国民运力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为城市实现绿色交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进行投资营运的公司。 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以重整受理日即 2019 年 9 月 5 日为评估基准日,庞大集团有关资产包含以下三大块:一是庞大集团本部账面资产,总额为 3,020,757.01万元,按照市场价值法进行评估,评估价值总额为 976,602.28万元;按照清算价值法进行评估,评估价值总额为 501,726.76 万元;二是庞大集团子公司资产中,为庞大集团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担保物按照市场价值评估值为346,986.04万元;三是债权类资产,庞大集团债权人中,融资租赁类债权人共有 11 家,对应融资租赁物的回购价值合计为 45,719.14 万元。 截至重整受理日,庞大集团的债务情况包括:经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并经唐山中院裁定确认的债权,总额为 1,697,103.39 万元,其中,财产担保债权为 568,289.65 万元,税款债权为314.65 万元,普通债权为 1,128,499.09 万元。 二是已申报债权中,已经管理人审查确认,尚需提交债权人会议核查并经法院裁定确认的债权总额为 50,580.52 万元, 其中,税款债权为 281.04 万元,普通债权为 50,299.48 万元。 三是职工债权总额约 5,636.16 万元,。此外,还包括债权人已申报债权,但截至重整计划提交之日因涉及诉讼等原因尚未经管理人审查确认的暂缓确认债权共计 717,325.05 万元,以及庞大集团账面有记载,未向管理人申报但可能受法律保护的债权金额约 257,410.23万元的预计债权。 也就是说,目前,庞大集团确认和预计债务累计总额达到了272.8亿元,庞大集团的本部账面资产虽然有302.07亿元,但市场评估价值仅为97.66亿元,其所有评估的资产,市场价值评估值约为137亿元。 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偿债能力分析报告》,庞大集团的普通债权受偿率约为 11.20%甚至更低。庞大集团虽然账面资产大于负债,但以资产评估结果来看,实际已严重资不抵债,经营和财务状况均已陷入困境。如果庞大集团进行破产清算,现有资产在清偿各类债权后已无剩余财产向出资人分配。为挽救庞大集团,避免其破产清算,出资人和债权人需共同做出努力,共同分担实现公司重生的成本。因此,重整计划中同时安排对庞大集团出资人的权益进行调整。 按照方案,以庞大集团现有总股本 653,847.84 万股为基数,按每 10 股转增 5.641598 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约 368,874.67 万股股票。转增后庞大集团总股本将由 653,847.84 万股增至 1,022,722.50 万股。上述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分配,其中,70,000 万股由重整投资人及其引进的财务投资人受让,并提供 7亿元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务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剩余约 298,874.67 万股用于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清偿债务。 重整投资人自受让转增股票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向关联方以外的第三方转让其所持有的庞大集团股票; 其他受让转增股票的主体自受让转增股票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庞大集团股票。 未来三年要盈利35亿元 为庞大集团的经营亏损承担主要责任,庞大集团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自然人无偿让渡其所持的 210,624.17 万股股票,由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有条件受让。而作为条件之一,重整投资人承诺庞大集团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 亿元、11 亿 元、17 亿元,未来三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达到 35 亿元。 重整完成后, 投资人将引入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庞大集团提供不超过 10 亿元的共益债务融资,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此外,庞大集团还将根据资产闲置状况,因地制宜地通过出租、出 售、合作开发等不同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提升资产流动性及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品牌及经营网络结构等。 传统的业务之外,由于新的重整方的进入,庞大集团也将加速对新业务的布局。比如在计划中表示,庞大集团将依托重整投资人之一的国民运力,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市场展开合作,推动城市交通电动化和智能化建设。 庞大集团将获得新能源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的收益,下一步将依托公司在所拓展城市建立的充电场站,拓展充电服务的商业化。 在获得唐山中院裁定批准之后,庞大集团应当争取于 2019年12月31日前将计划执行完毕。虽然重整计划有了实质性推进,但新的方案能否带领庞大在短期内走出困局,还有待观察。*ST庞大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20.34亿元,同比下降40.37%;净利润为亏损61.55亿元,同比暴跌3003.23%。今年上半年,*ST庞大实现营收约102.56亿元,同比下降62.17%;实现净利润亏损11.99亿元,同比下降563.66%。
东方希望集团法定代表人刘永行卸任 身价远超弟弟刘永好 东方希望集团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刘永行卸任了。 12月9日,新京报记者自工商信息获悉,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希望”)法定代表人出现变更,此前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永行,目前已变更为张轮大。此外,张轮大也是东方希望的董事长。 12月9日,新京报记者致电东方希望,电话未能接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刘永行近期仍以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身份公开露面。东方希望集团官网显示,11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州长金之镇率队到访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与刘永行董事长就集团准东项目发展规划深入交流和探讨。 官方消息显示,董事长说,近年来,集团重化工项目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到东方希望招商,希望引进东方希望绿色循环集群模式,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保水平高、竞争力强的项目可以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张轮大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张轮大曾以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监察部总经理、集团总经理的身份公开出现。 工商资料显示,东方希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东方希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张轮大。东方希望旗下子公司东方希望铝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也为张轮大。 东方希望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21日,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铝锭、铝材、多晶硅、光伏材料的批发和进出口,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投资管理。从股权结构来看,目前东方希望的股东分别为ORIENSSPESLIMITED、成都习术贸易有限公司、东方希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9%、0.99%、0.01%,认缴出资额分别为9.9亿元、990万元、10万元。 东方希望实力雄厚。 官网介绍,东方希望是由民营企业家刘永行于1982年创立,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民营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重化工业等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重化工业涉足电力、有色金属、生物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矿山和建材等,现有企业150余家,员工24000人,年产值近700亿元。 相比于弟弟刘永好,刘永行较为低调,不过,长期专注铝电等重工业的他取得了更为巨大的财富。 上世纪80年代,刘永行与其另外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开始养鹌鹑和鸡,之后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饲料。等“希望”饲料试验成功后,1991年,刘氏兄弟组建成都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 在关于之后怎样发展的问题上,排行老二的刘永行最先提出了“分家”,当时,其他几个兄弟都觉得稍微早了些。但刘永行意识到,家族企业产权一定要分清,否则以后会很麻烦。一个企业有多个中心是不妥的。刘永行提出后,一个晚上就定出了方案。通过分家,刘家的家族企业规模的产权制度被规范,之后并陆续建立了“希望系”企业。 按照弟弟刘永好的说法,“永行是个管理高手,管理很严谨,很认真。”1995年,刘永行搬至上海,他旗下的东方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公司之一,同时还拥有铝冶炼厂。 报道称,在当时东方希望的产业布局中,第一主业仍是饲料,刘永行计划3至5年内在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分别再建50家饲料工厂。第二主业是重化工,第三主业是投资,东方希望参股了民生银行、民生保险、光大银行、光明乳业等企业。 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大陆100位首富企业家排行榜,刘永行兄弟就曾以83亿财富位列榜首。 2018胡润百富榜中,东方希望的刘永行家族以63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9名,而新希望的刘永好家族则以380亿元财富在全国排名第62名。 如今,刘永行在上海极具声望,其担任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咨询委员,上海市四川商会名誉会长。 东方希望在官网称,刘永行是典型的实业家,管理以稳健、务实、精益见长。他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打造东方希望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他“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和“既好,又快;还要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的投资理念,指导着东方希望持续健康发展。
力高集团合肥地产项目被曝违规 超亿元资金疑非法回流 原本两家公司合作拿地,一起开发项目,但是随着利益出现,天枰的另一端开始倾斜,随之而来的是一番争夺。 近日,财联社记者接到举报材料称,港交所上市公司力高集团(01622 HK)在2017年5月与安徽前城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城股份”)就肥东县两地产项目进行合作过程中,力高集团采取虚构项目资金需求手段,将来自于交行安徽分行1.01亿元贷款回流到集团。此外,举报材料还显示,力高集团涉嫌与项目子公司向前城股份变相转贷并以起诉方式索要高额利息。 针对上述举报,财联社记者11月26日采访了力高集团合肥公司工作人员,对方称合作以来项目子公司由力高集团方面主导,承诺贷款专款专用。不过,当记者希望对方提供贷款专款专用的相关材料时,对方却并未提供。 合作开发两处地产 力高集团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综合性房地产发展商,于2014年1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此次引起双方矛盾的项目是2017年5月,前城股份与力高集团子公司合肥力泉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力泉置业”)和合肥市伟力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伟力地产”)在肥东县两地产项目合作:力高·澜湖前城和力高前城·天悦府。分别位于肥东县燎原路与长江东路,两地块共计114亩地产开发项目(力高·澜湖前城)及肥东县撮镇镇店忠西侧,102亩地产开发项目(力高前城·天悦府)。在合作方式上,双方就力高·澜湖前城项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合肥力城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力城置业”)及其全资项目公司合肥磐瑞置业和合肥智越置业。力城置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力高集团通过子公司力泉置业和力蓝宏泰持股70%,前城股份持股30%。 在力高前城·天悦府项目上,双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合肥力宏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力宏置业”),力高集团通过伟力地产持有60%股份,前城股份持股40%。力宏置业下设全资项目公司合肥同铸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同铸置业)。 根据双方补充协议约定,天悦府项目由伟力地产负责主导项目公司运营及项目地块开发建设,前城股份派员参与管理运营,澜湖前城项目合资公司及两家项目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由力泉置业负责组建,双方按照持股比例对项目公司承担义务和分享收益。 11月28日,财联社记者来到力高集团和前城股份在肥东县的合作开发的两处地产项目。力高·澜湖前城位于肥东县燎原路与长江东路交口处,周边新开和在建楼盘密集。从现场情况来看,澜湖前城的楼体已基本施工完成,目前在建主要为商业、配套用房及地库等工程,施工牌显示竣工日期为2020年4月。 对于销售情况,有置业顾问向记者介绍称,该小区为限价楼盘,政府指导价每平米不高于10500元,因此尽管澜湖前城为在建期房,不过从2017年开始销售至今,房源已基本售罄,目前仅剩一套一楼临街户型在售,整体交付时间预计为明年上半年。 随后财联社记者来到位于肥东县撮镇路的力高前城·天悦府地块。该地块目前一期施工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2020年底实现交付,二期工程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工交付。该楼盘出售时间较澜湖前城较晚,不过由于同样为限价楼盘,置业顾问称目前三分之一房源已售。 管理混乱产生矛盾 如果按合同进行,双方的合作将非常顺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举报材料称,双方合作之后,力高集团方面长期控制项目公司,故意筹划抬高工程造价和人力费用等项目成本,使得利润大大降低。 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介绍称,“正常情况下,我们合作房地产项目销售成本在2%左右,但是我们项目销售成本达到11%。我们的人员提出过质疑,但是根本没有被重视。” 更意想不到的局面随之而来。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称,在去年11月份,在没有一点征兆的情况下,力高集团把共管的公章偷走了,在报案后达成一个和解,前城股份同意公章可以给力高集团管理,但是用章必须经过双方同意,“一开始用章是正常的,但是后来用章就不正常了,不再和我们说了。就出现了项目施工招标、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举报人对记者表示,“在今年7月份,我们谈到了股东借款,作为股东借款我们是给项目公司利息的,是拿利润来还的。但是到了8月,他们发起了诉讼,要求偿还借款。”此时,双方已无继续合作的基础了。 随后,力高集团要求前城股份人员退出公司,并且停止给前城股份员工发放工资,“他们不但把我们的人赶走了,还把银行发给我们的信息都停了。两个楼盘五十几个账号,我现在都收不到信息,他们如何转账、转账记录我们都不知道了,这个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超亿元贷款疑被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双方拿地资金来自信托计划,后面的项目开发资金则是来自开发贷,“信托资金的钱,也是通过项目贷款偿还的。项目贷资金应该专款专用,但是没有真正的用到项目上去。”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同铸置业于2018年8月28日与交行安徽分行签订《固定资产贷款合同》,约定交通银行向同铸置业提供人民币5亿元的贷款用作御景前城项目(即力高·前城天悦府项目)开发建设。贷款期限为三年,至2021年8月28日。 “这5个亿的资金是专款专用,根据进度向交通银行申请资金。”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举报材料显示,2018年9月,力高集团方面与宏渠建设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并以支付项目工程款为由向交行安徽分行申请放款1.5亿元。根据《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交易明细单》,交行安徽分行于2018年9月20日向同铸置业支付了1.5亿元贷款。 对于该笔资金用途,力高集团合肥城市公司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解释称,该部分贷款资金由银行直接委托支付并定向使用。就是按照现场施工进度和施工节点,贷款由银行付给施工单位,目前这款项已经付到位,现场施工正常。 不过,从举报材料上看该笔资金被指并未实际用作工程款支付,同铸置业先是与宏渠建设签订工程施工合同以申请银行支付贷款,之后却通过借贷关系将资金转到了力高集团内部。收款回单显示,2018年9月27日至10月24日期间,宏渠建设以“还款”名义先后分批次将该笔资金转账给力宏置业,单笔金额从4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共计1.01亿元。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对于这笔资金使用情况,在前城股份向银监会举报后,力高集团要求双方谈判,但是截至到目前并未进行过实质性谈判。 对此,律师吴昊对财联社记者说,“开发贷要专款专用,如果开发商在这个过程中回流资金,或者没有将资金用在项目于开发上,那么存在涉嫌违规转移资金,严重的就涉嫌违法了。” 涉嫌变相转贷49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1.5亿元的项目贷中1.01亿元疑被回流到力高集团内部,还有4900万元去哪了? 举报材料显示,2018年9月25日,宏渠建设就剩余4900万元出具《承诺书》,承诺于2018年11月30日前清偿4900万元欠款本金及年利率12%的利息,如未及时还款将承担利率将提升至18%,并将其对前城股份等企业享有的债权转移给同铸置业。 2019年1月7日,力宏置业、同铸置业、宏渠建设和前城股份签订《亳州项目施工及债务和解协议》,该协议约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宏渠建设以其对前城股份享有的债权清偿与力宏置业之间的4900万借款。通过此项协议,力宏置业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将剩余4900万元还贷义务转移给了前城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了满足一定条件。对此,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重组协议中约定的宏渠建设将4900万债务转给前城股份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亳州亿都置业将项目土地解封且在建工程转移给其子公司,但是这条件并没有真正达成,所以这个条件并没有满足。 “现在等于是项目我们没有赚到钱,反而是要承担这笔资金和高额的利息费用。”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说。 对此,力高集团合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关于4900万元的问题,因为我们之前是在项目施工现场跟相关的合作单位有一个4900万元的原债务关系,但是因为前城在亳州项目当时有个投资,涉及到后续资金的使用,我们当时有一个叫执行债务,签了一个重组协议。如果这个项目债权债务重组成功的话,这个4900万元就是定向使用,包括后续进度,如果这个项目没有成功,前城公司是要对4900万元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此外,力高集团合肥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对财联社记者说,“这个协议里面是有明确约定和几方盖章,因为前城公司之前运作这个项目没有成功,导致后续协议没办法履行。所以从合同的角度来讲,他要承担担保责任。我们4900万元也已经向相关的法院提起了诉讼,诉讼情况现在已经在合肥市中院已经立案,目前还在处理当中。” 不过,财联社记者希望力高方面提供相关材料时,对方却并未能提供任何材料。 针对力高集团的回应,举报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亳州项目由前城股份和亳州亿都置业合作开发,因债务问题一直无法将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但是宏渠建设作为该项目总包方,施工合同是与亳州亿都置业签的,与前城股份没有关系,所以宏渠建设将4900万债务转移给前城股份本就是没有根据的。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在今年8月7日,同铸置业起诉至合肥市中院,要求前城股份偿还4900万借款并按照年利率18%支付752.15万元的利息。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
艾比森:拟以3200万至6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13元/股。 联创股份:子公司“1.6万吨/年新型氟碳化学品产业链项目”获准立项,项目投资总额2.5亿元。 捷佳伟创: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与通威股份下属子公司近一年内签订经营合同额达9.7亿元,占公司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9%;同时公司拟推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 深纺织A:锦江集团对公司子公司盛波光电2018年度业绩承诺补偿履行完毕。 要闻汇总: 阿根廷对铝制散热器反倾销调查终裁征税 商务部消息,11月22日,阿根廷生产和劳工部发布2019年1283号决议,决定结束对原产于中国的铝制散热器的反倾销调查,征收87%的反倾销,有效期5年。此外,11月22日,阿根廷生产和劳工部发布2019年1282号决议,决定结束对原产于中国的油浸式三相变压器的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继续征收54%的反倾销,有效期5年。 消费税立法提速 征求意见稿最快年内公布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消费税法征求意见稿有望在年底前公布,公开征求大众意见。专家认为,目前包括增值税在内的多部税种立法都遵循着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收负担水平总体不变原则,因此消费税立法也将遵循这一原则。消费税是针对特殊消费品征税,目的是抑制这类商品消费,并筹集财政收入。从目前消费税15个税目来看,征税的商品主要是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商品、奢侈品、不可再生资源、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等。 农业农村部:本周猪肉批发价格环比下降6.5%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11月22日-11月28日),猪肉批发价格为42.82元一公斤,环比下降6.5%,连续三周批发价格下降。 央行金融研究局:应吸取发达国家片面依赖量化宽松的教训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在2019中国金融年度论坛暨金融街金融市场峰会上演讲中表示,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我们国家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片面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教训,珍惜我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协调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前三季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同比增长超30%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贾舒颖29日在“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表示,跨境电商推动我国外贸提质升级,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零售进口平台监测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同比增长超过30%,促进了贸易进口,并助力国产品牌“出海”。 雄安新区首个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 11月28日,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在雄安新区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在雄安新区建立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将为新区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推出“科创企业上市贷”企业服务方案 12家银行现场授信44.7亿元 上海市举办贯彻“浦江之光”行动发布“科创企业上市贷”企业服务方案仪式。会上,12家商业银行向首批12家科创企业现场签约授信44.7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市场、引进和培育人才、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等方面,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生态环境部: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以来,全国关停涉重金属行业企业1300余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00多个,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工信部官员:希望奶业20强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11月27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军在2019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上表示,希望中国奶业20强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创新发展中高端特色乳制品,促进产品差异化竞争;继续抓好自有奶源基地建设,提升优质原料供应保障水平;不断完善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试点范围,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 三峡集团在广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11月29日,三峡集团在广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三峡集团广东阳江“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一期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海域,风电场离岸距离约28公里,场址面积50平方公里。 我国大力推进5G等信息技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记者29日从工信部获悉,我国将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服务业渗透应用,培育智慧交通等新模式新业态,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时隔三年半 日韩将于12月举行贸易管理局长级对话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29日报道,日韩两国已经决定,将于12月的第3个工作周在日本东京举行有关两国贸易管理的局长级政策对话,这将是双方时隔3年半首次进行此项对话。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内容,此次会谈将在12月16日至20日之间择期举行。
茅台电商公司挖出一堆蛀虫 中高管已3人被捕 茅台集团试水新零售的电商平台爆雷不断。 11月28日,微信公众号铜仁检察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贵州省铜仁检察机关依法对王静决定逮捕。王静是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茅台电商公司)系列酒事业部原负责人。 王静已是今年以来,茅台电商公司“倒下”的第3个中高管。 据铜仁检察消息,王静涉嫌受贿罪一案,由铜仁市德江县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铜仁市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静决定逮捕。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电商公司员工内外勾结,利益输送 早在去年,茅台电商公司内部的腐败问题便露出端倪。去年11月19日,茅台电商公司曾召开干部员工大会,陈华被茅台集团党委任命为电商公司工作组组长,撤销聂永电商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同时,茅台酒销售公司党委免去聂永电商公司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委员职务。 随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长期以来,茅台电商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建基础薄弱,公司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突出。二是廉洁风险管控不足,存在违纪违规甚至违法问题,员工内外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关联交易、泄露商业信息等问题普遍大量存在,管理层对此熟视无睹。三是内控机制松散,内部管理混乱,不按制度、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维护企业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四风”蔓延,严重影响了茅台的品牌形象,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 该通报还表示称,向茅台电商公司派出工作组并进行干部调整,是茅台集团党委在第二轮巡察工作中多次听取专项整治工作汇报后作出的重要决定。 今年,随着调查的深入,茅台电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陆续被依法逮捕。 今年5月25日,茅台电商公司原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聂永涉嫌受贿罪,被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检察依法逮捕。8月30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向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 今年10月,茅台电商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华伟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铜仁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茅台电商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1亿元,是茅台集团唯一的官方电商运营商,由茅台集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茅台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是销售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习酒公司、技术开发公司、保健酒业公司、葡萄酒公司等茅台集团酒类生产子公司的主要产品。 据了解,该电商公司所运营的电商平台包括茅台商城、天猫茅台官方旗舰店、国酒茅台阿里巴巴旗舰店、工行融E购国酒茅台官方旗舰店、建行善融商城国酒茅台官方旗舰店、京东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1号店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国美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中信商城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招商银行茅台旗舰店、茅台云商等。 但随着反腐不断升级,茅台电商公司至今没有整顿完毕。从今年9月18日12点起,该电商平台在茅台商城、茅台云商、天猫的官方旗舰店称因系统升级暂停销售,也缺席今年双十一促销大战。 明年继续营销改革,重组电商公司 本月22日,茅台集团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茅台酒和酱香系列酒营销工作汇报后,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保芳说:“未来,茅台酒销售工作要建立一个新的健全的营销体系,就是要加强市场统筹,优化市场机制,推动集团营销体系形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基本形成运转高效、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市场营销新体系。”他在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市场的调控能力,注重计划的统筹调度,切实解决供需矛盾,稳定消费价值。 针对茅台酒明年的销售工作计划,李保芳指出,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二要保持“亲商”的一贯性,要切实维护经销商的利益,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虽然茅台电商公司原系列酒事业部负责人刚被抓,但李保芳提出,集团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系列酒的发展,要像抓茅台酒一样的抓系列酒,树立系列酒经销商的信心,推动“双轮驱动”格局加速形成。 不增加新的茅台酒经销商,取缔违规经销商,机场、高铁、旅游景点卖茅台酒,在华润、大润发、苏宁、天猫等实体连锁大型商超卖场和全国综合类电商卖平价茅台等。今年的一系列茅台营销新政伴随着茅台酒价格从高至2700—2800已回落至市场价2100-2200元。 22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传递的信息是2020年,茅台将持续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在保障经销商的利益的同时,强化市场管理,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茅台酒营销环境持续向好。同时,茅台集团要加快组建电商公司,推动定制酒、海外市场健康发展并做好今年经销商大会的筹备工作。
茅台被“虫”蛀了?茅台电商平台爆雷:中高管已3人被捕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茅台集团试水新零售的电商平台爆雷不断。 11月28日,微信公众号铜仁检察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贵州省铜仁检察机关依法对王静决定逮捕。王静是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茅台电商公司)系列酒事业部原负责人。 王静已是今年以来,茅台电商公司“倒下”的第3个中高管。 据铜仁检察消息,王静涉嫌受贿罪一案,由铜仁市德江县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铜仁市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静决定逮捕。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电商公司员工内外勾结,利益输送 早在去年,茅台电商公司内部的腐败问题便露出端倪。去年11月19日,茅台电商公司曾召开干部员工大会,陈华被茅台集团党委任命为电商公司工作组组长,撤销聂永电商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同时,茅台酒销售公司党委免去聂永电商公司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委员职务。 随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长期以来,茅台电商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建基础薄弱,公司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突出。二是廉洁风险管控不足,存在违纪违规甚至违法问题,员工内外勾结、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关联交易、泄露商业信息等问题普遍大量存在,管理层对此熟视无睹。三是内控机制松散,内部管理混乱,不按制度、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维护企业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四风”蔓延,严重影响了茅台的品牌形象,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 该通报还表示称,向茅台电商公司派出工作组并进行干部调整,是茅台集团党委在第二轮巡察工作中多次听取专项整治工作汇报后作出的重要决定。 今年,随着调查的深入,茅台电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陆续被依法逮捕。 今年5月25日,茅台电商公司原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聂永涉嫌受贿罪,被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检察依法逮捕。8月30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以涉嫌受贿罪向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 今年10月,茅台电商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华伟涉嫌受贿一案,由贵州省铜仁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茅台电商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1亿元,是茅台集团唯一的官方电商运营商,由茅台集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茅台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是销售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习酒公司、技术开发公司、保健酒业公司、葡萄酒公司等茅台集团酒类生产子公司的主要产品。 据了解,该电商公司所运营的电商平台包括茅台商城、天猫茅台官方旗舰店、国酒茅台阿里巴巴旗舰店、工行融E购国酒茅台官方旗舰店、建行善融商城国酒茅台官方旗舰店、京东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1号店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国美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中信商城茅台商城官方旗舰店、招商银行茅台旗舰店、茅台云商等。 但随着反腐不断升级,茅台电商公司至今没有整顿完毕。从今年9月18日12点起,该电商平台在茅台商城、茅台云商、天猫的官方旗舰店称因系统升级暂停销售,也缺席今年双十一促销大战。 明年继续营销改革,重组电商公司 本月22日,茅台集团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茅台酒和酱香系列酒营销工作汇报后,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李保芳说:“未来,茅台酒销售工作要建立一个新的健全的营销体系,就是要加强市场统筹,优化市场机制,推动集团营销体系形成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基本形成运转高效、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市场营销新体系。”他在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市场的调控能力,注重计划的统筹调度,切实解决供需矛盾,稳定消费价值。 针对茅台酒明年的销售工作计划,李保芳指出,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二要保持“亲商”的一贯性,要切实维护经销商的利益,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虽然茅台电商公司原系列酒事业部负责人刚被抓,但李保芳提出,集团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系列酒的发展,要像抓茅台酒一样的抓系列酒,树立系列酒经销商的信心,推动“双轮驱动”格局加速形成。 不增加新的茅台酒经销商,取缔违规经销商,机场、高铁、旅游景点卖茅台酒,在华润、大润发、苏宁、天猫等实体连锁大型商超卖场和全国综合类电商卖平价茅台等。今年的一系列茅台营销新政伴随着茅台酒价格从高至2700—2800已回落至市场价2100-2200元。 22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传递的信息是2020年,茅台将持续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在保障经销商的利益的同时,强化市场管理,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茅台酒营销环境持续向好。同时,茅台集团要加快组建电商公司,推动定制酒、海外市场健康发展并做好今年经销商大会的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