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格力电器之后,又一家老牌家电企业海信集团也在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12月24日晚间,海信集团旗下2家A股上市公司海信视像、海信家电同时公告,接到间接控股股东海信电子控股通知,经过青岛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和竞争性谈判,确定青岛新丰为本次成功征集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海信电子控股已与青岛新丰签署《增资协议》,同意后者以37.5亿元对海信电子控股进行增资,认缴其新增注册资本4150万股,约占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总股本的17.2%。由此,青岛新丰持有海信电子控股5877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24.36%,与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海丰合计持股比例为27%。 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海信电子控股不再符合国有实际控制股东界定条件,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的实际控制人将由青岛市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海信集团与海信电子控股书面承诺,混改后无一致行动安排,不是一致行动人。 脱离国资控股企业身份的海信将迎来人事上的巨大变动。公告显示,混改后,由青岛市委组织部任命的海信集团现任董事、高管,以及海信集团向海信电子控股委派的代表国有股东的现任董事,将不再保留代表国有股东的市管干部身份,将不在海信集团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再是海信集团的员工,均为职业经理人任职于海信电子控股,均不再代表国有股东。 同时,海信集团的董事、监事、高管与其委派至海信电子控股的董事、监事不重合。海信集团只存在按照其直接持股比例委派董事、监事的情形。具体而言,海信电子控股本次混改后首届董事会的4名董事候选人,将由现任董事会3名成员、华通集团推荐的2名董事候选人、战略投资者推荐的2名董事候选人组成筹备组;再由筹备组四分之三以上通过从现任经营管理骨干优秀成员中推选4名作为董事候选人,提交海信电子控股股东大会选举。 国资让权后,“底线”问题如何保证?据披露,市属国有资本股东对非国有股东提出私有化控制海信电子控股的决策仍拥有一票否决权。 回溯海信此次“混改”全程,去年8月,海信被列入青岛市国资委发布的“混改”招商项目书的名单。今年5月28日,青岛市国资委关于海信集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获批。根据该方案,此次混改将以海信电子控股为主体,通过在青岛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增资扩股,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能助力海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投资者,以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方案明确,原战略投资者亦有权参与增发。 同时,根据青岛市国资委通知要求,海信电子控股成功征集战投并完成增资扩股后,海信集团100%国有股权将无偿划转给华通集团持有。华通集团为国有独资的青岛市直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公司。 10月23日至12月17日期间,海信电子控股公开招募的信息在青岛产权交易所发布。从当时“张榜”的条件来看,意向战略投资者应为单一法律主体,且在国内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时间不少于3年;需缴纳保证金8亿元;增资完成后6年内不转让本次投资的公司股份,锁定期满后,对外转让股份后不能导致任何单一股东或一致行动人持股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 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下,青岛新丰脱颖而出。公开资料显示,青岛新丰实控人为杨绍鹏。杨绍鹏同时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海丰国际、上海海丰及其关联方合称“海丰”的实际控制人,控制海丰国际51.74%的权益。 据悉,海丰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以亚洲区为主的航运物流企业,目前共经营70条贸易航线,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主要港口,在9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物流及生产企业或者港口、码头设施经营者合作设立超过35家合资公司。 公告表示,海丰在国际航运、仓储、物流服务方面的资源能够助力海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帮助海信处理好当地的公共关系,以及引进海外技术、产品和人才,开拓海外的政府市场和企业客户市场,具有很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海丰作为海信电子控股的长期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海信电子控股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改善董事会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促使海信电子控股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策和运作更加市场化。将为公司引入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激发公司活力、提升效率,借助与战略投资者的产业协同效应,加速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12月24日晚间,ST科迪发布公告称,公司12月22日收到控股股东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迪集团”)转发的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债权人魏均平以科迪集团“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书。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魏均平的申请。 《民事裁定书》中提到,从科迪集团的经营范围及企业性质看,该公司加工生产的产品属于社会生活的需求品,生产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潜力,且科迪集团经营范围内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根据科迪集团的资产状况、技术工艺、生产销售、行业前景等因素,基本能够认定科迪集团具备重整价值以及拯救可能性,科迪集团获得重整成功具有一定可行性。 ST科迪表示,科迪集团破产重整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科迪集团如果成功实施破产重整,将有利于改善控股股东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为科迪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也有利于公司稳定健康发展。 公告同时称,ST科迪控股股东的破产重整申请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正常。公司积极督促控股股东归还占用资金。 2020年前三季度,ST科迪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37.65%;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万元,同比减少96.85%。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175.15万元至1751.48万元。
图片来源:微摄 2021年1月25-26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意大利主持召开了G20财政与央行副手会视频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席并发言。会议讨论了2021年G20财金渠道工作重点,计划围绕加强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推动经济复苏这一主要目标,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监测、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可持续金融、基础设施投资、国际税收等议题上加强合作。
记者从天津市金融局获悉,近日,泰达产发集团出资设立的天津经开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缴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为做好审批服务,天津市金融局注重强化“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思维意识,把促进优质企业落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倾力释放“放管服”改革成效,并会同滨海新区金融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贴项目特点,充分考量当前疫情防控形式要求,科学运用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等多重手段,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严密统筹考察、审核、会商等各个环节,力求让信息多流转、企业少跑腿,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确保企业快速提交要件、快速通过研判、快速取得批复。 据悉,泰达产发集团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合优势资产资源整合重组的四大国有集团公司之一,注册资本金23亿元人民币,管控资产总规模733亿元,共有产业园20个,厂房130栋,入住企业1092家,直接服务的产业人口约50万人。此次商业保理项目落地,可以借助泰达产发集团在经开区的优质信息资源及客户资源开展业务,在整合区域各类资源、延伸政府服务、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互联网巨头抢滩社区团购一事引发热议。不可否认的是,“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并未被百分百满足。近日,安徽农垦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董建平率团到访上海电商“四小龙”之一的梦饷集团考察调研,就新电商、新零售如何助力农产品上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双方就合作达成共识。董建平为作为“安徽农垦名优农产品上行合作基地”的梦饷集团旗下品牌特卖平台饷店挂牌,并授予梦饷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敏“皖垦品牌饷店代言人”称号。 对此,王敏对记者表示,“不仅是上海市民,全国消费者都可以借此对安徽农垦和安徽农产品有着更好的认知。作为有着200余万店主的去中心化电商平台,我们能在半小时让产品快速触达消费者。梦饷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与安徽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当地的就业以及去产能提供优质的平台,实现了共融共进的发展。” 据悉,安徽农垦集团是目前安徽省属企业中唯一以农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也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集团。集团公司资产总额364.62亿元,净资产265.92亿元,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集团现有省内农(茶、果)场20个,分布在9个地级市、19个县市区。此次的挂牌仪式也是安徽农垦集团与梦饷集团在今年12月初战略签约后的线下合作首秀。值得注意的是,梦饷集团也是首家被授予“安徽农垦名优农产品上行合作基地”的电商平台。 为何安徽农垦集团会对梦饷集团青睐有加呢?董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集团作为省内最大的农业国企,长期以来只关注种植生产环节。目前,集团提出了“用工业理念办农业”的方针,开始延长产业链,例如推出了糯米粉、速冻食品等深加工食品,不过目前,尚未在市场上打响名气。 事实上,本次合作,并非安徽省农垦集团首次电商化尝试。董建平告诉记者,集团从今年4月正式开启了线上销售的模式,目前已经在天猫、京东等知名平台开设了专卖店,日常的运维暂时由第三方负责,运输流通则由集团亲自上阵。 在董建平看来,梦饷集团集团最大的优势在于“裂变速度”,与传统平台相比,梦饷集团模式更新颖。目前,集团品牌度不够高,天猫、京东等线上店的销售额并不算高,而梦饷集团背后有200万的店主,将会给集团带去更多的流量以及潜在的客源。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梦饷集团参与了浙江舟山的开渔节,目前,已为数十个省市自治区,销售各类农产品近百万斤。其中,湖北夷陵区血橙、陕西阎良甜瓜、广西百色芒果等产品销量突出。 梦饷集团选择与安徽农垦集团合作以及加码生鲜食品背后有什么考量呢?对此,梦饷集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结盟安徽农垦集团,首先是扩展平台品类的需求,农产品、食品是目前的热门品类之一;其次,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选择大型国企更有信誉背书与信用保障;然后,安徽农垦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事实上对很多农户进行了帮扶,本次合作也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海口12月14日讯 13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四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此次共签约75个重点项目,包括外资项目14个,内资项目61个,协议投资总额约390亿元。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南方航空(行情600029,诊股)集团、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铁路物资集团、南开大学等知名外企、央企、高校与海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产业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涵盖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融资租赁、国际清算、金融科技、智能物流、珠宝加工等领域。 据了解,今年以来,海南省共签约项目314个,其中144个项目入驻重点园区,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
万达集团董事长 王健林 曾树佳 发自上海 关于“万达海外地产布局彻底落下帷幕”的论调,还余音未散,但王健林已在思量着下一步棋。 近日,上海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万达文化”)的股东发生变更,它由原来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连万达集团”)100%持有,转为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万达地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王健林起家于地产,但2017年,万达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公司通过出售部分资产回笼资金、降低负债。与此同时,新一轮转型也在蓄势。 隔年,万达集团迅速完成了架构调整,旗下四大业务集团,正式糅合为商管、文化、地产、金融。其中,文化业务的主体公司,为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万达文化”);地产业务的主体公司,则为万达地产集团。 此次股权变更,万达并没有把隶属于文化版图的上海万达文化,划入北京万达文化,而是腾挪到地产集团麾下。这一则不起眼的股权转换,似乎透露出更为耐人寻味的深意。 酝酿“上市”局? 敲响上市的钟声,向来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只有顺利“加冠”,接受呼啸而来密集资本的灌溉,才能踏上不一样的发展台阶。 王健林必然也懂得这个道理,因此,调配资产、推动各个业务平台上市,他未曾停留。 去年7月,万达体育正式登陆美股市场,迈出了分板块独立上市的第一步。该年内,万达电影历经3年多的资产重组方案,也终于获批,在A股市场恢复交易。 加上港股的万达酒店发展,万达已手握3个上市平台。除此之外,万达地产集团的境外上市筹谋也正在持续,搭建境外股权架构就是一个影子。 2019年7月29日,万达地产集团由大连万达集团100%控股,变为大连万达集团和富泰(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后者持股比例为5%,万达地产集团由此变更为中外合资有限公司。 一个月后,深圳迪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迪讯)取代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万达地产控股股东。而深圳迪讯由香港公司万达百货集团100%控股。至此,万达地产集团变为外资控股企业。 若从类似的上市出发点考虑,上海万达文化的股权转入万达地产集团,会不会也是王健林在进行优质资产的辗转腾挪,借此更好搭上资本上市的快车? IP 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也许万达认为万达文化和万达地产一方面联动性较强,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比如万达文化的很多项目都是万达地产的租户。 另一方面,万达地产为了增厚业绩以利于上市,把上海万达文化改由万达地产控股以后,就可以将万达文化的部分营收和业绩,合并到万达地产的报表之内。 工商信息显示,上海万达文化目前注册资本为1亿元,有4家对外投资企业,分别是南昌万达城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南昌万达城文旅”)、万达武汉电影科技娱乐有限公司(简称“万达武汉电影”)、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双版纳旅管”)、北京华夏沃伦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夏沃伦传媒”)。 其中,除了华夏沃伦传媒之外,另外的三家公司都由上海万达文化全资持有,它们之间,埋着万达腾挪资产的草灰蛇线。 查阅获悉,2015年4月27日,上海万达文化注册成立。它起初的名称为“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没有携带 “上海”的区域前缀;或许其成立的使命,就是为了充当重组的主体。 该年度的5月8日至12日,短短几天之内,上述三家子公司,以及它的历史投资企业——北京华夏时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北京万达旅业投资有限公司等,都陆续从北京万达文化旗下,转至它的旗下。 由此,上海万达文化俨然成为了万达文化版图下,另一个重要的统筹业务的公司。 万达文化版图 伴随着股权转移,上海万达文化的高管成员也发生了大换血。除了法人由齐界变更为张霖之外,公司的监事也由韩旭变更为高茜。 今年7月6日,原万达地产集团总裁吕正韬正式提出辞职,接替者是原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张霖。他是万达为数不多的核心高管之一,20年来历任万达多个项目公司总经理,也在万达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集团担任过职务。 而高茜,也是万达体系中颇有资历的女将。她于1996年1月进入万达,2009年12月起担任万达商业地产监事会主席,自2013年9月起同时担任万达集团审计中心总经理。据说,她雷厉风行的作风,深具王健林的个人气质。 在王健林眼中,文化产业有着足够的发展前景。 他曾说:“绝大多数行业都有天花板,唯独文化产业是没有天花板的行业。首先,品牌影响没有天花板,一部作品可能影响非常深远;其次,利润没有天花板。” 2012年6月18日,大连万达集团把文化企业资源重新整合,在京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打造统一的万达文化品牌,业务涉及文化旅游城、电影产业、舞台演艺、电影娱乐科技、主题公园、连锁儿童娱乐等。 目前,从上海万达文化旗下4家对外投资公司中,也能具象地管窥集团文化产业的业务形态。 南昌万达城,起初被定义为超大型文旅商综合项目,海洋馆、主题乐园、万达茂等六业态首次聚集,叫板迪斯尼。不过,后来它转到了融创旗下。眼下的南昌万达城文旅,主要为项目提供策划管理服务。 万达武汉电影对应的项目为“万达电影乐园”,是世界唯一室内电影主题乐园,投资量级达到35亿元,且项目开业后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0亿元。 西双版纳旅管对应的则为“西双版纳万达主题乐园”,也号称“中国西南方首座国际级水陆二栖综合性主题乐园”。另外,上海万达文化虽只持有华夏沃伦传媒10%股权,但也代表着万达文化产业投资延伸的方向。 去年年底,万达商管集团完成了房地产业务剥离,其剩余的房地产业务,全部交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负责。 如今,万达地产集团接纳了上海万达文化的股权,对接文化“轨道”,它将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后续王健林是否会把其他文化板块公司并入其中?还有待时间验证。 交流爆料:34263151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