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9日讯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近日发布关于对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监管函(中小板监管函【2020】第168号)。2020年12月12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002506.SZ)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股份的进展暨补充公告》显示,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协鑫集成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未按相关规定提前十五个交易日披露减持预披露公告的情况下,于2020年12月7日至8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协鑫集成股份1564万股,占协鑫集成总股本的0.31%,成交金额约6912万元。 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条、第2.3条、第3.1.8条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请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提醒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规定,诚实守信,规范运作,认真和及时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天眼查APP显示,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26日,公司前身为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研究、开发、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包括太阳能材料、设备及相关产品;新能源发电系统、新能源发电设备、分布式能源及其配套产品的研究、设计、咨询、运维及承包建设等。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12%。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1.26%。 2020年12月12日,协鑫集成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股份的进展暨补充公告。协鑫集成于2020年11月14日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拟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0-100),因经营及资金相关安排,控股股东协鑫集团有限公司拟于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协鑫集成股份不超过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近日,公司收到协鑫集团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补充说明及减持进展告知函》,获悉协鑫集团于2020年12月8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8%。协鑫集团之一致行动人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口其印”)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于2020年12月7日至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5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31%。协鑫集团拟增加其一致行动人营口其印作为本次减持计划的减持主体,减持计划其他内容不变,即协鑫集团和营口其印拟于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0-100)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协鑫集成股份合计不超过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 《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条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等自然人、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以及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规则和本所发布的细则、指引、通知、办法、备忘录等相关规定。 《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2.3条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积极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告知上市公司已发生或者拟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严格履行其所作出的承诺。 《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3.1.8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股东买卖本公司股份应当遵守《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和本所相关规定及公司章程。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内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 以下为原文: 关于对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监管函 中小板监管函【2020】第168号 营口其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12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股份的进展暨补充公告》显示,你公司作为协鑫集成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未按相关规定提前十五个交易日披露减持预披露公告的情况下,于2020年12月7日至8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协鑫集成股份1564万股,占协鑫集成总股本的0.31%,成交金额约6912万元。 你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4条、第2.3条、第3.1.8条和本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请你公司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提醒你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规定,诚实守信,规范运作,认真和及时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函告 中小板公司管理部 2020年12月28日
“碳达峰、碳中和”成热搜词,光伏牛市行情蔓延至下游领域 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碳达峰、碳中和”这些专业的概念一时间便成为了全社会热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而在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被再次强调。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为今后我国能源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也安排了更加务实而长远的举措,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路径的能见度和确定性再次得到提升。此外,国家能源局提出“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称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 其中,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拥有领先优势且即将全面迈入平价时代的光伏行业,必然是我国能源革命和升级转型的主角之一。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亦持续吸引众多长期投资者和著名投资基金快步入场,卡位赛道的优势位置。 市场人士指出,光伏大牛市仍在纵深发展之中,行业的持续景气最终或全面惠及国内的光伏的整条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中游制造的大行情已经启动,下游光伏电站或光伏服务行业的行情正逐步酝酿当中。 受近期A股光伏行情的带动,12月23日盘中,港股协鑫新能源(0451.HK)一度大涨超40%,引领香港资本市场光伏板块的持续火热。据统计,该公司的股价自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约为83%,而近三个月以来更大幅上升147%。 持续公布多个利好,协鑫新能源再次迎来破局时刻 12月23日收市后,协鑫新能源与关联控股公司保利协鑫发布了一则联合公告,该公告涉及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重组计划。 按联合公告所述,协鑫新能源开始要约交换至少为现有票据未偿付本金的最低接纳金额,在进行交换要约的同时,正邀请合资格持有人提交妥为签署的重组支持协议加入契约,以支持该重组计划。若交换要约未能获得成功,将可能透过百慕达计划进行重组。 简单而言,协鑫新能源现正进行的交换要约,若成行后债券持有人将获得重组收益,主要包括现金代价、本金总额为950美元的新票据,以及任何应计利息,而该要约交换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为符合现有票据的最低接纳金额4.5亿美元,即现有票据未偿付本金额的90%以上。作为合格的票据持有人,在交换要约成功的基础上,将会变成持有票息提高且期限定在2024年到期的新票据,利息依然是每半年一付,另外还会获得支持该次重组计划的现金收益和所持份额应计利息。相对以往条件,对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因此,在该联合公告发布后,协鑫新能源存续的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交易报价更随之而大涨,至截稿时间,最新报价72.800美元,较昨日报收的67.636美元大幅上涨5.256pt,在当日中资美元债交易市场排于涨幅榜首位。 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信心较为显著,协鑫新能源的要约交换重组计划或已赢得场内投资者的首肯。 对公司而言,则利好更为明显,该延期到期债务的重组计划可有助改善整体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的管理。协鑫新能源在债券到期前提请重组计划,主动应对财务风险,除了可体现出公司对债务人和股东负责到底的明确态度,更可体现出公司的降杠杆降负债及混改战略正加速推进,稳步前行,以期最终实现既定的转型目标。实际上,到期票据重组计划的出现,成为了协鑫新能源降杠杆战略落地的重要转折时刻。 站在资本市场交易的层面去理解,于中资美元债券市场,协鑫新能源的2021年到期、票息7.1%的优先票据,其价格走势呈现探底回升,重组计划公告之后,更直接升穿今年价格最高位,充分反映出市场和投资者对协鑫新能源在偿付能力方面的信心,这样的预期同样也是创下了今年以来最优的水平。一方面跟光伏产业链的景气度大幅回升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公司本身正大力推动地全面推动的降负债举措密切相关。 其中,我们看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协鑫新能源陆续公告的与中国华能集团订立的第二批、第三批购股协议,据公告所称,后续更多的合作仍在进行当中;及至11月份,续与徐州国投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订立第二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又与国有企业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附属公司出售光伏电站资产;12月份协鑫新能源成功与国家电投集团旗下附属公司订立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出售4座已营运光伏电站。 综合来看,今年下半年,公司延续降负债和混改战略,并有加速的势头,多批出售光伏电站资产的计划确保了持续现金流入和债务的有序安排,公司基本面也获得修复,因而在多个利好支撑下首度迎来“股债齐涨”的良好局面,是顺理成章的,也为明年进一步的反转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异质结与颗粒硅点燃预期 光伏业迎来技术切换拐点)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岁末的光伏行业有多火?在碳中和及“十四五”目标逐步明确的情况下,上下游几乎是忙作一团。一家光伏电池供应商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天合、阿斯特每天都坐在我们会议室里等,让我们安排发货。”而另一名从业人士谈到,碳碳复合材料、埚帮等单晶炉配件更是“一筒难求”,单晶厂采购人员都选择驻厂发货。今年以来,光伏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扩产,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是,在不少人看来,未来更需要关注的是,光伏行业即将面临技术赛道的切换。正如过去七八年中,单晶技术打败多晶一样,在对光伏度电成本下降的不懈追求中,各环节都在尝试新的技术。实际上,光伏行业的新技术变革贯穿全年,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充分映射。年初的异质结电池(HJT)异军突起,山煤国际等个股表现强势;年末的颗粒硅受到追捧,3个多月时间,港股保利协鑫能源股价暴涨超过300%。而瞄准新技术,二线厂商也正期待弯道超车。颗粒硅引爆市场预期今年9月以来,保利协鑫启动了多个颗粒硅项目的建设。9月8日,公司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该项目也是全球单体最大规模的颗粒硅项目。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宣布正式开工建设。12月10日晚间,保利协鑫公告称,预期至2020年底,公司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的有效产能将由目前6000吨提升至10000吨。入主颗粒硅并非一朝一夕那么简单,早在六七年前,市场就曾预计保利协鑫颗粒硅将实现万吨级量产。为何早已存在的产品在六七年后又火了呢?保利协鑫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技术基础上,叠加2017年收购的美国SunEdison, Inc.旗下的FBR技术团队和专有技术设备,颗粒硅生产工艺终于得到重大技术突破。该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目前已经完全掌握成熟的可复制的颗粒硅规模化生产技术,其产品在市场接受度上已得到客户的广泛验证和认可。此外,现有颗粒硅产能已实现连续稳产、商业化量产和市场化销售,产品质量上得到了数量级的优化和提升。除保利协鑫以外,陕西天宏也是颗粒硅市场的供应商,公司引进美国REC Silicon FBR-B(第二代流化床)技术生产粒状多晶硅,并宣称是国内唯一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粒状硅生产企业。针对这一情况,保利协鑫向记者回应,公司是唯一具有规模化低成本高质量生产颗粒硅的企业。“相比于别的企业,我们有着与之完全不同的硅烷技术工艺和生产路线,在金属杂质控制上,我们的纯度在数量级上具有领先优势。”保利协鑫提供给证券时报记者的颗粒硅产能规划路径显示,公司徐州基地项目2021年第三季度产能达到3万吨,2022年第一季度末产能有望达到5.4万吨;乐山项目产能规划以4+2+2的模式展开。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意向性城市。记者从业内获得的数据显示,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占全球硅料市场的份额达到95%左右,相比之下,颗粒硅产能规模目前还不足以撼动多晶硅的市场地位。颗粒硅的出现之所以能引爆市场,在于其生产成本、环保工艺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硅料环节的降本可积极带动光伏终端度电成本的下降。保利协鑫向记者表示,FBR颗粒硅与西门子法棒状硅相比,具有投资强度更低、生产能耗更低、项目人员需求更少等优势。且颗粒硅产品形似球状,流动性好,更好满足复投料尺寸要求,无需破碎工序,避免损耗和降低破碎成本,并消除破碎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风险。保利协鑫披露的数据显示,相比传统工艺,FBR工艺生产技术流程更短,能够使投资强度下降30%,生产电耗降低约65%,项目人员需求降低30%。上述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说,在生产成本上,保利协鑫的颗粒硅与一线棒状硅相比成本下降30%左右,而且未来仍有下降空间。受颗粒硅投建及量产等一系列消息影响,保利协鑫近期股价表现强势,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达到347.6%,期间最高涨幅超过400%。下游应用决定前景“我们研究过颗粒硅,但是认为应该跑不出来,成熟的、稳定的技术路线还是改良西门子法。”谈到对颗粒硅的看法,一家主流棒状多晶硅企业人士向记者指出,颗粒硅还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量产,至于厂商能不能把它推向更大规模,发挥所展望的品质与成本优势还有待跟踪。“我们认为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这个阶段无法证实或者证伪,我们也没法否定别人。”从公开调研纪要来看,以颗粒硅为源头来生产N型电池还存在一定壁垒,这也是部分企业对颗粒硅仍然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例如,上述多晶硅企业人士就指出,光伏行业未来一定是更加的高效化,一个方向就是光伏电池要由P型向N型过渡。“但是,N型电池对于硅料的纯度要求非常高,现在看来,颗粒硅只能达到多晶硅中的菜花料水平,距离致密料还差好几个等级。”该人士认为,颗粒硅厂商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未来的技术路线图是怎样的,“未来大的趋势是产品高效化带动产品成本降低,进而刺激市场需求,如果颗粒硅厂商对该产品的展望这么好,应该有更激进的扩产规模,来抢占市场份额。”保利协鑫告诉记者,目前,颗粒硅的下游应用主要是中环和协鑫两家公司,晶澳、隆基、晶科等数家企业在批量试用。“下游市场对颗粒硅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明年在粉和氢方面突破后,上机、隆基、晶科、晶澳都乐意迅速切换使用颗粒硅。”证券时报记者从中环股份了解到,公司2019年开始就在使用颗粒硅,据称使用效果“还不错”。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颗粒硅的产能有了,但是产量还没起来,其成本优势取决于上量之后的实际变化,“颗粒硅的成本具有优势,给我的价格具有优势,我才更愿意大批量使用。”安信证券在最近的研报中指出,当前,保利协鑫颗粒硅出货较少,主要供给中环以及自用,其他主流硅片企业态度中性、部分偏谨慎,反馈的主要问题是氢跳、粉尘以及金属等问题。判断颗粒硅能否大规模替代的关键是下游大规模应用的边际趋势能否形成,需密切跟踪下游除中环和协鑫以外的大规模应用。针对市场质疑颗粒硅只能掺杂使用或者不兼容N型电池的问题,保利协鑫向记者称,各家使用过程中均是单炉纯投验证,验证合格后再小批量使用,未来的市场份额主要取决于颗粒硅产能是否能匹配上多晶硅需求产能。此外,保利协鑫表示,云南宇泽已使用颗粒硅做N型硅片,产出的质量与韩国多晶硅企业OCI相当,略低于德国企业瓦克,好于国内所有多晶硅企业。光伏电池进入技术切换期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电池技术的更迭或许将成为下一个爆点。就在近期,光伏电池领域也取得了不少进展。12月初,中来股份宣布,控股子公司泰州中来在N型单晶电池量产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泰州中来生产的TOPCon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了24.5%,公司称,下一步将实现转换效率25%的目标以及产能扩张。一周后,在异质结电池领域耕耘多年的爱康科技宣布,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长兴基地的第一片异质结电池试样生产正式下线。该电池片为G1尺寸,叠加MBB技术,电池效率达24.59%。这一转换效率仅比中来股份几天前公布的高了0.09%,但电池企业的明争暗斗已显而易见。“目前这个节点对于下一阶段哪种新技术能跑出来的争论比较激烈。”一家A股专门从事光伏电池制造的厂商人士告诉记者,光伏行业里,三年就会出现一个大的更替,“PERC电池是2017年出来的,现在眼看着PERC即将面临下一个新技术替代的时间节点。”该人士进一步指出,PERC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要想实现大的突破只能依靠新技术。谈到最近电池转换效率上的突破,该人士称,“我们很乐意看到这种结果,因为别人做了这个技术并验证可行,而我们又有相应技术储备,可以沿着他们的路往前走,这比单纯理论上的争论更有意义。另外,如果他们的验证结果不成功,我们也有其他路线储备。”山煤国际是在异质结电池领域投入较大的一家企业,目前,公司已启动10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一期3GW项目。截至10月末,一期项目建设用地已摘牌,并完成了项目单位建设环评工作。证券时报记者从爱旭股份了解到,交叉背接触电池(IBC)可以与异质结电池(HJT)形成新的组合,也可以与TOPCon形成新的组合,因此,公司对电池技术演进的核心观点是,“既然IBC可以和HJT结合,也可以和TOPCon结合,我们觉得IBC会更保险一些,可以两头都兼具。”据了解,到今年底,爱旭股份将拥有36GW的PERC电池产能,明年一季度将经历产能的爬坡。在公司的新增PERC电池产能中,公司采用了大硅片技术,而针对明年的新增产能情况,公司人士称,未来将不再采用PERC技术了,而是其他技术路线。虽然PERC电池的生命周期还不会很快结束,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今明两年电池企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 针对光伏电池环节的技术切换,中信建投电新首席分析师王革指出,光伏行业的上一个七八年时间是单晶打败多晶的周期,未来七八年也会有新的机会,就是电池技术从P型向N型转换,“我们判断会有新的N型电池公司出现。”王革认为,在原有P型电池赛道里面,PERC电池受益于硅片大尺寸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电池企业,单瓦成本更低,从而实现更高利润;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逻辑就是电池从P型向N型切换,“现在来看,N型异质结电池会接替P型PERC电池后面的任务,PERC能够实现23%的转换效率,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做到25%,后面就需要异质结来担负起这个使命了。”
2月2日晚间,光伏圈一下子冒出两笔重大合同,总金额达到370亿元人民币,涉及A股、H股三家上市公司。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尽管两笔合同签署时间相隔一天,相关上市公司却“默契”地选择在同一天官宣,并且个别公司的股价提前异动,飙涨三成多。继机构抱团后,上市公司抱团来临? “默契”下的玄机 2月2日下午4点多,隆基股份(601012)(601012)公告称,2月1日,公司7家子公司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9.14万吨。据了解,江苏中能为港股上市公司多晶硅供应商保利协鑫能源(下称保利协鑫)的全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 同日晚7点多,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环股份(002129)(002129)公告亦显示,公司向保利协鑫采购多晶硅料,预计35万吨,合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作为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披露协议的共同销售方,保利协鑫也在收盘后发布了两份公告,分别是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签署了重大销售合同。 让市场疑惑的是,隆基股份和保利协鑫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月1日,中环股份和保利协鑫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月2日,那三家公司为何集中在2月2日收盘后披露?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保利协鑫单日股价涨幅高达35.75%。 据此,有圈内人士质疑:在投资机构抱团盛行的当下,作为资产方,上市公司的巨头们是否也学会了抱团? 记者注意到,2月1日太阳能光伏运营商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价值5亿美元票息7.1%的债券违约。该公司是保利协鑫的控股子公司,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称,这一事件将触发其他金融债务的交叉违约。不过,中环股份最新公告中称“保利协鑫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履约能力”,隆基股份也在公告中称保利协鑫是“全球重要多晶硅供应商”,双双为其背书。 二级市场波澜不惊 昨日,隆基股份证券部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该采购合同确实是在2月1日签订,交易双方约定在2月2日盘后披露。至于为何推后一天披露,其表示“重大合同只要在签订两天之内披露,都不违规。”对于保利协鑫蹊跷的股价异动,他坚称公司方面并没有消息泄露,“具体的情况应该问协鑫能源。”昨日,记者未能联系上协鑫能源了解相关情况。 按照隆基股份公告,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月27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9.06万元/吨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73.28亿元人民币(不含税),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31.33%。虽然中环股份没有公布采购金额,但根据隆基股份采购数量为9.14万吨、预计金额为73.28亿元,中环股份采购数量达35万吨,接近隆基股份采购量的4倍,以此估算,采购金额约300亿元量级。 对于这两笔合同总金额达到37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昨日二级市场倒是波澜不惊。中环股份早盘一度高开逾4%,但尾盘跌1.1%,报27.98元。隆基股份同样高开3个多点,尾盘微跌0.17%,报108.82元。保利协鑫高开后尾盘下跌2.67%,报2.92港元。 “这只是个采购合同,未来充满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股价如此走也正常。”隆基股份内部人士解释。 “硅料争夺战”如火如荼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大单频出,背后是日趋激烈的“硅料争夺战”。去年硅料价格一路走高,机构普遍预计,2021年硅料供需仍将偏紧。目前,头部光伏企业纷纷加快绑定自己的硅料来源。以隆基股份为例,截至目前,其已与通威股份(600438)、特变电工(600089)、亚洲硅业和保利协鑫四家企业签订硅料采购长单,合同金额近400亿元。 隆基股份日前的机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称:行业各环节产能释放可能会受到硅料、玻璃供给的制约,担心上游硅料不足导致硅片环节紧缺,所以2021年一季度的硅片供需比以往年份更加紧张。 中环股份在最新的电话会议中则透露,“关于硅料底气很足,与协鑫合作关系很好。任何硅料狙击的想法都是不合逻辑、不切实际的,今年硅料去年就已经锁定,所以现在签的长协从明年开始。” 据国信证券2月2日统计,以2020年五家头部企业41.8吨硅料产能测算,2021年57%-60%的硅料产能已被长单锁定。这也意味,在行业扩张同时,光伏供应链战争也将如影随形,巨头发展亦充满变数。
2月3日,记者获悉,港股光伏龙头保利协鑫能源宣布,其旗下担纲颗粒硅(FBR)研发与制造主体——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有效产能由此前的6000吨提升至10000吨,正式迈入万吨级产能规模。 当日,江苏中能颗粒硅新产能的第一批颗粒硅产品正式下线。保利协鑫能源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出席了投产仪式,下游多家客户现场对保利协鑫颗粒硅产品进行实时认证。 保利协鑫能源方面向记者介绍,此次颗粒硅产能的顺利提升表明保利协鑫已完全掌握颗粒硅的各项成熟工艺和量产技术。通过万吨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保利协鑫已在项目的规划建设、核心装备的人工智能化运营、产品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管控、产品质量的体系化验证等各方面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的可复制能力。 据了解,近几年,保利协鑫在产品试验和认证过程中,通过使用百分之百颗粒硅纯投,使客户已经生产出了完美的单晶产品。在已获得客户验证和认可的情况下,市场前景可期。保利协鑫将继续执行既定的颗粒硅产能提升计划。 对于保利协鑫颗粒硅(FBR)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上述活动介绍:FBR法颗粒硅可达到电子级标准,满足光伏级N型高效要求;生产成本更低,同等条件下,颗粒硅比棒状硅生产成本低30%左右;下游配套增益明显,颗粒硅有助于客户提高工艺智能化水平;客户产品增益,FBR法颗粒硅可显著降低下游客户单晶产品生产成本;制造全过程完全植入“碳循环”体系,发力碳中和,实现碳减排。 某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记者介绍,保利协鑫FBR颗粒硅产品客户认可度和市场信赖度不断走高,下游客户验证持续推进,产能长单覆盖率与日俱增。全球主要下游厂商均已全面通过颗粒硅拉晶测试,颗粒硅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单晶工艺提升和绿色智造要求。 在当日活动中,中环股份副总经理张长旭、晶澳科技助理总裁靳军淼、弘元新材料总经理杨昊以客户代表的身份,高度肯定了颗粒硅产品高质量的认证结果。 另据计算,每公斤颗粒硅的生产比传统西门子法节省45度左右的电能以及三分之二左右的热能。 此前的2月2日,保利协鑫就签订多晶硅采购协议的业务发展最新情况,发布两份公告——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7家附属公司签署多晶硅采购协议书。根据多晶硅采购协议书,江苏中能将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向隆基股份及其7家附属公司销售合共不少于9.14万吨多晶硅。为满足客户对颗粒硅的期待,多晶硅供应量之中将包括颗粒硅产品。隆基及其附属公司将按月根据其需求签订采购多晶硅的订单,订单价格由双方根据市场行情商议。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附属公司天津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多晶硅采购协议。根据多晶硅采购协议,江苏中能将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天津环睿销售合共35万吨多晶硅。为满足客户对颗粒硅的期待,每年多晶硅供应量之中将包括较大比例保利协鑫附属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颗粒硅产能的实际产量。天津环睿将按月根据其需求订立个别订单采购多晶硅,定价模型遵循“一年一议”的定价机制原则,由双方随行就市协商确定。本协议期限届满后,双方将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将以本次协议相关条款为基准,继续执行1-2个周期。
记者获悉,12月9日,由A股上市公司协鑫集成下属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工程公司”)承接EPC总包的宁夏电投太阳山光伏电站100MWp复合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为该地区32个竞价集中光伏项目中,首个并网发电项目。 在此基础上,四季度以来,协鑫集成EPC业务持续发力,能源工程公司在建光伏工程EPC项目陆续并网发电。而太阳山项目的成功并网,可视其为协鑫集成EPC业务集中发力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上述宁夏电投太阳山光伏电站100MWp复合项目由宁夏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境内,总建设规模为100兆瓦,总投资约4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85亿千瓦时。 “太阳山EPC项目是对公司实力的考验”,能源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太阳山工程于今年9月8日正式开工,工期紧、任务重,而且进入冬季施工条件非常恶劣,通过与业主方宁夏电投新能源公司的紧密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仅用92天时间就顺利完成并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经受住了考验并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 今年以来,上半年因受疫情影响国内EPC项目取得核准备案晚于往年,能源工程公司EPC业务中标规模及开工情况均受到影响,但协鑫积极开辟新路径以多种方式拉动EPC业务增长,除了开发传统光伏EPC项目外,还积极推进风光储能、多能互补、军用、海外等多种项目。 今年下半年,能源工程公司EPC中标量大幅回升,目前能源工程公司EPC开工在建的海内外项目超过400MW,协鑫集成四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显著增长。 协鑫能源工程公司目前拥有三承资质五级升四级证书,风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工程设计专业乙级资质证书,取得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证书、CMA检验检测机构认证证书,并获评2019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迄今已累计承接国内光伏电站EPC项目超过3GW,电站运维项目超过1GW。
一则公告再度引爆了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的股价,根据公司12月10日晚间披露的信息,预期至2020年底,硅烷流化床法(FBR)颗粒硅的有效产能将由目前6000吨提升至1万吨。11日早盘,保利协鑫能源股价一度大涨28.12%,当日收盘涨14.58%。 无论是目前最常用的多晶硅还是热门的颗粒硅,都可以作为硅片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颗粒硅虽然宣称生产过程中电耗较低,但能否大规模应用还取决于下游的实际验证效果。 记者对此采访了多家硅料及硅片厂商,其中一家硅片供应商已展开对颗粒硅的验证,在硅片生产的投料过程中掺杂使用颗粒硅。而另外一家硅片供应商则向记者表示,颗粒硅的情况还在试验过程中,目前还不成熟,能否大规模量产以及时间点还确定不下来。 一家头部硅料供应商则向记者表示,颗粒硅宣称生产成本能够达到3.5万元/吨,而该公司多晶硅新产能的实际成本已接近这一水平,未来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至3万元/吨的水平。目前,该公司也没有转向颗粒硅的考虑。 股价一个月暴涨超两倍 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以来,保利协鑫启动了多个颗粒硅项目的建设。先是在9月8日,公司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而该项目也是全球单体最大规模的颗粒硅项目。 据悉,首期项目规划占地600亩,总投资47亿元,计划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于2021年6月年产能扩至3万吨,第二阶段是到2021年底年产能扩至5.4万吨。 保利协鑫能源表示,该项目采用公司独创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产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根据公司所宣称的情况,高品质、低成本的颗粒硅目前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记者采访产业链企业了解到,相比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颗粒硅的优势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电耗很低。保利协鑫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传统工艺,FBR工艺生产技术流程更短、后处理工序更少,能够使投资强度下降30%,生产电耗降低约65%,项目人员需求降低30%。 同时,颗粒硅形似球状,流动性好,更好满足复投料尺寸要求,无需破碎避免损耗和降低破碎成本,并消除破碎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风险。保利协鑫称,此次扩产中,在江苏中能已有颗粒硅年产能0.9万吨基础上提档扩容升级,投产后将缓解单晶市场复投料需求日益激增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后,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颗粒硅项目宣布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同样采用FBR工艺批量生产颗粒硅。 关于颗粒硅量产取得新进展的情况,保利协鑫能源表示,通过十余年多晶硅运营管理经验积累,研发和创新,公司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技术基础上,叠加2017年收购的美国SunEdison旗下的FBR技术团队和专有技术设备,颗粒硅生产工艺得到了重大技术突破。 公司宣称,目前已经完全掌握成熟的可复制的颗粒硅规模化生产技术,其产品在市场接受度上已得到客户的广泛验证和认可。在颗粒硅万吨级产能提升之际,公司又一次走在光伏行业材料端产业革命的前列。 相比于已经十分成熟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颗粒硅无疑还是这个市场的新手,市占率也很低。但是,颗粒硅的拥护者宣称最多的就是其电耗成本极低,关于其市场前景,正如一位受访者向记者所说的,“目前市场对颗粒硅的看法处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阶段”。 或许由于这种朦胧的预期,保利协鑫能源股价近期暴涨逾2倍。以10月30日0.355港元/股的收盘价为基础,截至12月11日,其盘中最高价为1.23港元/股,期间内最高涨幅达到246.5%。12月11日早盘,保利协鑫能源股价一度大涨28.12%,当日收盘涨14.58%。 已有硅片制造商 展开生产验证 保利协鑫能源的光伏产品主要包括硅料和硅片两大类,硅料方面,包括FBR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和GCL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硅片方面,包括鑫多晶S4系列、鑫多晶TS+系列、鑫单晶G4铸锭单晶系列以及直拉单晶系列,涉及的硅片尺寸有156mm、158mm、166mm。 保利协鑫能源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1.59亿元,毛利18.04亿元,同比分别减少了28.4%和23.4%;净利润亏损19.96亿元,亏损数额同比有所扩大。 关于硅料及硅片两大产品线的情况,保利协鑫能源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多晶硅价格下踩至历史低点。但是,二季度末起,由于下游硅片企业新产能释放,多晶硅价格出现了一波快速拉升。公司旗下江苏中能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全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关于硅片的情况,公司提到,除了维持此前在宁夏基地以及中环四期的市场份额之外,根据市场需求,正在谋求新的单晶产能,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单晶硅片。预计至2020年底,公司将拥有10GW以上单晶硅片产能。 国泰君安证券在9月底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上半年,保利协鑫能源亏损急剧攀升的原因包括材料均价下滑导致相关销售收入下跌、资产减值损失上升、以美元计值债务中美元兑人民币升值产生的汇兑亏损等。 该机构认为,保利协鑫能源的前景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光伏材料板块的盈利能力的弱化以及公司当前庞大的债务。彼时,该机构给出的目标价为0.25港元/股。 关于保利协鑫能源这一轮股价的暴涨,市场多认为是与颗粒硅量产等因素有关。除了上述有关信息以外,保利协鑫能源也多次提到颗粒硅的情况,例如,公司称,颗粒硅质量获得了下游单晶客户的验证和充分认可。 事实上,通过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已经占据了目前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颗粒硅能否崛起有赖于实际应用效果的考验。 记者对此也采访了多家硅料及硅片厂商,其中一家硅片供应商已展开对颗粒硅的验证,在硅片生产的投料过程中掺杂使用颗粒硅。而另外一家硅片供应商则向记者表示,颗粒硅的情况还在试验过程中,目前还不成熟,能否大规模量产以及时间点还确定不下来,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未来颗粒硅的定位主要还是作为掺杂投料使用,而不会成为主投料。 记者也采访了一家多晶硅料的头部供应商,谈及对颗粒硅的看法,该公司人士表示,颗粒硅宣称生产成本能够达到3.5万元/吨,而该公司多晶硅新产能的实际成本已接近这一水平,未来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至3万元/吨的水平。虽然公开调研既要显示该公司对颗粒硅也有技术投入,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公司目前仍以改良西门子法的多晶硅为主,没有转向颗粒硅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