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产设备领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希盟科技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嘉和与方广投资联合投资。 希盟科技2009年创建于昆山清华科技园,专注于半导体级高速点胶、高精度运动控制以及智能CCD定位、检测的研发和应用。希盟具有在精密流体、运动控制、CCD、UV四大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将四项核心技术叠加于大尺寸面板、燃料电池、汽车面板及芯片制造行业,产品涵盖点胶机系列、平显行业设备、SMT及组件设备以及燃料电池设备等。客户群体囊括京东方、华星、比亚迪(002594)、信利、天马、JDI、维信诺(002387)、通达等众多知名企业。 国科嘉和基金董事总经理陆佳清表示:“一方面,我们重点看好希盟创始人林少渊对于战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团队的组建格局的把握和分享精神,从中可以看到突出的企业家潜质;另一方面,希盟在面板行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望充分抓住进口替代机遇,在市占率上大幅挤压韩国等该领域曾经的领先者的地位;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已经持续3年保持翻番以上增长,这在高端装备领域属于非常亮眼的财务表现,有望快速拥抱资本市场。”
近日,光启技术顺德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完成封顶,预计每年新增48000公斤超材料产能。作为超材料领域的国家队,光启技术将顺德基地定位为中国新一代超材料制作基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超材料领域世界第一梯队的绝对位置,有效加宽其产业护城河,引领中国尖端科技技术在全球实现战略及战术突围。 该基地从2019年4月份对外公告开始筹建,共规划分2期建设,1期、2期建设各36个月,共使用14亿募集资金,此次封顶为顺德基地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2月份投产,届时该基地将成为可进行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检测的全链条系统,为公司每年新增超材料国防装备40000公斤的产能。随着该基地顺利投产,将有望帮助公司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形成大规模、批量化的超材料产品生产能力。 此前,光启技术最大的生产基地为银星基地,经今年5月扩建完成后,产能提升为8000公斤,但仍无法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及订单需求。据了解,光启技术2020年上半年在超材料业务方面的订单将近2亿元,全年预计达到10亿元左右;目前银星基地与顺德基地一期项目的年产能共计为48000公斤。 目前,超材料在尖端装备领域的应用范围最广也最为成熟。从光启技术此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已经深度布局了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单兵AI装备等端装备领域。 超材料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启技术作为行业内率先完成由0到1产业化体系建设的高科技公司,提前备战我国超材料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有望加快开拓超材料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医疗等应用领域的制造市场和产品市场,全面实现超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为超材料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应用提供有效途径。 据市场情报公司LuxResearch发布的报告“超材料市场预测”认为,到2030年,超材料市场规模将飙升至约107亿美元。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7月17日,由钛媒体、链得得联合六脉数字科技、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联盟共同举办的“T-EDGE X 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在大兴圆满落幕。本次峰会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柴洪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单志广等重磅嘉宾,更有中国移动、中国银联、中钞信用卡集团、蚂蚁集团、腾讯云、百度、恒生电子、京东数科、微众银行、中国信通院、网易等知名产业与科技巨头共论产业区块链的落地范式和行业前景。作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高科技、创新型银行,微众银行在AI(人工智能)、 BlockChain(区块链技术)、C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等金融科技领域,践行全面开源的开放银行战略,成功打造了多个国际和行业领先的创新性技术及应用,多项成果走在行业前列。微众银行于2015年开展联盟链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一揽子开源技术方案为核心,全面构建了满足分布式商业发展要求的金融级区块链基础设施,并以此孵化区块链上的应用生态。微众银行与腾讯等多家金链盟成员单位共同组建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协作打造了一套国产安全可控的企业级金融联盟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FISCO BCOS于2017年正式对外开源,并积极构建开源社区。截止2020年5月,金链盟成员单位已超150家,开源社区内汇聚了超1000家企业及机构、逾万名社区成员参与共建共治,数百个应用项目基于FISCO BCOS底层平台研发,超80个已在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发展成为最大最活跃的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以下是微众银行区块链负责人范瑞彬在“T-EDGE X 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上的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微众银行在技术、应用、生态上的三大实践。演讲内容经链得得编辑、删减后发布:非常高兴参加由钛媒体和链得得举办的T-EDGE X全球产业区块链峰会,我是范瑞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微众银行在区块链领域的三大实践》。先简单介绍一下微众银行,微众银行是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银行,也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我们的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0%,我们也是国内首家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商业银行。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微众银行区块链。我们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建了最大的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金链盟,从应用落地以及成员还有开发者数量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应用在生产环境运行:80+;金链盟成员单位:150+;生态圈内机构/企业:1000+;生态圈内个人开发者:10000+;机构间对账平台交易笔数:1亿+;司法存证平台联合合作伙伴存证量:10亿+;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投票平台表决待清退资金:400亿+)。这几年我们在区块链领域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就是技术、应用和生态。技术方面,我们这几年打造了从底层到中间件层再到应用层完整的开源体系,同时也参与了多项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应用方面,整个开源生态圈里已经有大量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成熟应用的落地。生态其实是我们非常关键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条发展路径,后面会详细给大家介绍。我们先看第一部分,标杆应用。我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跟大家作一个分享,第一个就是版权领域。版权领域里面长久以来一直有着确权难、维权难还有交易难三大问题。所以我们跟人民网一起合作推出“人民版权-区块链版权保护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在版权生态里面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版权确权、监测、侵权取证、诉讼的全流程线上化和自动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在监管领域。2019年,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下,深圳市互金协会联合微众银行推出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投票平台。我相信很多人也知道,网贷机构退出存在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个网贷平台涉及到的债权人非常多,而且分布在各地,涉众决策非常难。我们运用人脸识别、数字证书技术实现用户实名认证,通过搭建投票联盟链,保证投票结果真实可信,从而确保整个退出的良性和有序。截止2020年初,已在全市(深圳)30家网贷机构投入应用,服务投票人数40余万人,覆盖待清退资金400多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还有一个案例,在区块链+智慧城市领域,这个应用现在非常热,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领域。政务领域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做好既能打通数据孤岛又能保护好数据隐私,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恰恰这个场景里面是区块链技术能够发挥用武之地的。所以我们和澳门政府合作用区块链驱动他们构建智慧城市,既打通各个政府单位之间的数据孤岛,同时做好隐私保护,真正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便利。我们构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实体身份标识”及“可信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WeIdentity,利用这个解决方案达到的这样一个成果。下面分享一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为我们本身也是一家金融机构,所以我们肯定也会考虑怎么把区块链应用到金融领域里面。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其实在区块链没有诞生之前,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以往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说这个供应链一般比较长,怎么能够让这个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核心企业、一级供应商以及链路企业将关键的交易以及关键的应付账款等等上链,从而做到把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区块链实现流转,从一级、二级一直流转到末端,从而支撑末端企业的金融需求。一方面能够让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能够享受金融服务,同时对核心企业来说可以帮助它把整个供应链运行的更加健康。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以往做不了的场景和业务,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典型案例。同时我们在司法领域也是比较早的就涉足。2017年,我们就推出了司法+区块链,而且我们是当时首个在模式上真正把司法机构纳入到链上的。我们觉得只有把司法机构纳入到链上才形成了整个领域的价值闭环,这几年下来我们已经联合合作伙伴存证超10亿条。通过这个数据其实想说明,区块链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提升,已经能够比较好的支撑一些规模较大的业务,也是希望让整个行业的信心更加增强。再分享一个是我们最近比较关注的在隐私保护领域的解决方案——WeDPR。其实业界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就是喜欢去提一些通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这里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就是我们更倾向于把隐私保护的很多技术去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在隐私保护方案上的主要思路。所以我们主要是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而且我们觉得是区块链能够发挥用武之地的典型场景抽象出来,对这些场景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说隐匿支付、匿名投票、匿名竞拍、选择性披露等等。我们最近还推出了一个非常创新、非常有意思的业务案例,就是如何把区块链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今年6月5日,微众银行联合北京环交所、北京绿普惠科技公司共同搭建绿色碳交易积分区块链,上线“绿色出行普惠平台”。这里是将环保领域的众多角色、众多单位用区块链的方式以及用市场化的手段将他们连接起来给市民提供一个绿色出行的平台。同时能够结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我们做这个案例背后有一个逻辑,我们一直认为区块链技术其实在社会治理领域是大有可为的。早在去年9月份,微众银行就已经在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区块链优化社会治理框架“善度”,随后我们发布了善度的白皮书和相关应用案例,绿色出行的案例也是结合这个框架的实际落地。前面介绍的是我们参与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不管是做应用、做项目、做案例,我觉得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开源技术。微众银行提供一揽子开源区块链解决方案支持业务应用。从最底层的,我们在2017年就联合金链盟开源工作组共同推出了国产的开源联盟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推出这个平台之后我们又进一步推出了一个中间件平台Webase;在中间件平台之上,我们后来又推出了一些典型的应用组件,比如说通用跨链、身份标识、消息协作。通过底层、中间件、应用层三层的开源技术,让开发者在这三层之上快速构建自己的应用,从而真正让他们能够以最低的门槛、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构建他所需要的业务落地项目,这个我觉得是技术给业务、行业带来的重要价值。我们觉得对于开源能够非常好的消除大家的技术门槛以及心理门槛。最后我是想介绍一下我们比较独特的一条发展路线:开源生态。很多人问过我们为什么要做开源生态。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这样,如果真正希望把这个开源项目、开源技术让它有生命力,我们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合众多伙伴一起共建一个开源的生态圈,让各种角色的伙伴在这个里面,一方面他们能贡献自己独特的价值,另外一方面能让他们在里面收获价值,这样的话这个开源技术、开源项目才会真正有生命力,才会被大家真正所了解、被大家所认可、被大家使用,甚至被大家回馈,所以这个是我们做开源生态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还有一个出发点我们也是经过蛮多思考,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科技史上,国内(公司)其实有的时候在一些领域最终丢掉市场,或者在这个市场里面我们没有占据一定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技不如人,有的时候我们在某些领域技术积累也是不错的,但是最后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企业没有在这个里面拿下相应的市场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以往很多时候是靠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产品去和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链、产业生态做竞争,这种情况下面很多时候是毫无胜算。这句话在现在这个时点来说的时候相信蛮多人会有共鸣和感触的。所以我们觉得生态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而且又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发展起来的,它需要花很长时间、花精力共同的培育。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做开源的时候就考虑我们走的是建开源生态的这条路线。虽然这条路线很难,但是几年下来我觉得还是有蛮多心得、蛮多收获的。这几年下来我们和很多咨询公司,SI公司、云平台、媒体、培训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等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一起构建了一个最大的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同时这个里面也有大量的各个领域的应用落地。因为开源生态最终很重要的一个体现点就是体现在到底是不是真正有应用落地,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这几年下来我们也是和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做了大量的开源社区、开源生态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去帮助社区的良性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使用开源社区的开源技术。所以我们做了30+的全国巡回Meet up以及50+的线上公开课。同时我们也组织举办了多项区块链大赛,我们希望让这个行业里面优秀的个人、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发声和曝光机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举办大赛的重要出发点。我们也能看到这个赛事在区块链领域质量也是越来越高,这个也体现行业在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我们也在国际上面在区块链领域发力。2019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临微众银行展区,详细了解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系列开源成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培育。我们把区块链看成是一个中长期事业,一个中长期的事业里面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个短时间是看不到成果的,但是中长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和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共同编制了《区块链产业人才岗位能力标准》,我们也和国内、国际上的很多高校开展课题以及课程的共建,以及和计算机学会、人民网等等很多合作伙伴在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这些是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一些主要内容。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去和更多的开发者以及各类单位机构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合作,一起推动这个产业健康发展,谢谢大家!(本文原发布于链得得,授权钛媒体App发布,作者:仇杨涛)
日前,金石亚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7月15日与江西聚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仁堂”)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聚仁堂100%股权,其股权预估值暂定为9300万元。 金石亚药表示,此次拟通过对聚仁堂股权收购丰富公司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产品线,提高公司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财通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张文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化学仿制药企业在国内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目前这些制剂企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与原料药企业之间并购与合作,加大原料药的话语权;二是原料药业务并购成熟能接新项目的商业团队和企业,可承接CMO和制剂出口等业务;三是仿制药企业依靠自身现金流积累发展创新药研发。” 资料显示,聚仁堂成立于2001年12月26日,公司经营范围为口服溶液剂、煎膏剂、露剂等化学制剂的生产。记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到,江西聚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已获批产品有82个。 金石亚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药制剂生产方面,聚仁堂拥有现代化的药业生产基地,配置技术领先的中西药制药生产、研发、检测设施设备。具备完整的生产系统、多样的产品和医药制剂生产的丰富经验对金石亚药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产品扩展和盈利能力提升均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据悉,2017年8月,金石亚药斥资21亿元跨界收购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洲制药”)100%股权,正式进入医药大健康领域,形成以医药健康和专用设备技术研发及制造两大主营业务板块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重组后亚洲制药业绩稳健增长,2016年至2018年三年累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58亿元,超额完成了三年业绩承诺。 记者还注意到,金石亚药2019年在高端医药健康领域动作频频。2019年11月,金石亚药以1.5亿元现金完成对杭州领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8.96%股权的收购,持续深化在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同年12月,金石亚药引入医药行业高管魏宝康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强化医药战略布局,促进公司逐渐朝着医药大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年报显示,2019年金石亚药在医药健康领域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9.23%。 此次金石亚药拟收购聚仁堂100%股权,有意再度加码医药大健康领域。该负责人表示,“金石亚药具有长期积累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结合聚仁堂多样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并购之后对金石亚药的产品管线进行有效互补,在医药大健康领域有利于发挥更好的相互促进和产业协同效应。”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目前化学制剂行业景气度处于下降状态的背景下,受仿制药集采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制剂行业面临收购整合的趋势,而具有生产规模化、品种多元化、非集采领域优秀的营销团队等优势的制剂药企相对会发展的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据金石亚药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5月26日期间,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高雅萍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415.15万股,增持股份比例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这表明了股东对金石亚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看好。
7月12日晚间,健康元披露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消息一出,健康元股价现连续两日涨停,截至7月14日收盘报价20.21元/股。 公告显示,健康元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69亿股,发行价格12.83元/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21.73亿元。高瓴资本拟以其管理的“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通过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并成为健康元持股8%的股东。 健康元表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与高瓴资本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在业务创新、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据悉,作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已累计投资160家企业,包括本土企业100家,覆盖连锁药店、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AI等领域。仅A股市场上,高瓴就已投资了爱尔眼科、泰格医药、金域医学等上市医企。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实际上,无论是否有疫情发生,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一直广受重视,在政策层面是不断倒逼国内药企转型做高端仿制药与创新药,在资本层面便是股权投资机构对医药企业的青睐有加,纷纷投资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次披露的定增预案来看,健康元与高瓴资本的合作重点将在于呼吸吸入制剂药品领域。 预案显示,高瓴资本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将协助健康元引入重点治疗领域的在研创新药产品,以及高水平研发技术平台,如吸入制剂、微球技术等。其次,高瓴旗下高济医疗控股并运营的连锁药店平台,则可以与公司在呼吸产品等慢性病用药和OTC产品渠道上发挥协同效应。此外,就已上市和将在双方战略合作期间上市的呼吸领域产品,高济医疗将与健康元合作推出慢病管理方案,提高健康元在呼吸领域的品牌效应。 “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公司能够快速拓展呼吸吸入制剂的市场空间,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实现公司成为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制药企业集团。”健康元在公告中表示。 高瓴资本为何会协助公司拓展呼吸类药品领域?有观点认为,高瓴看中的不仅有该类药品背后的广阔市场,更因为健康元已经在该领域进入收获期。 易观医疗高级分析师陈乔姗向记者表示:“数据显示,中国呼吸疾病患者较多但治疗率低,其中哮喘与慢阻肺患者数量就约有1.5亿,所以呼吸吸入制剂药品市场空间是有的。去年,慢阻肺药品首次进入医保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未来该类药品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再加上,当前呼吸吸入制剂药品在国内市场的供给仍以外资药企为主,占比或达九成。那么,以现在国家倡导仿制药的现状来说,拥有获批仿制药的药企就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陈乔姗进一步表示。 资料显示,健康元主营产品涵盖化学药制剂、处方药、诊断试剂等。近年来,呼吸类药品是健康元重点布局的产品领域,并已开始进入收获期。截至2019年底,健康元已组建呼吸产品管线的医学及市场团队,两个新产品获得注册批件,市场准入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共完成21个省的招标挂网,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共完成14个省的招标挂网。 2019年,由于吸入制剂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健康元当期的研发投入增长明显,总额为10.66亿元,同比增长24.89%,占营收总额8.9%。 在5月29日召开的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健康元董秘赵凤光曾表示:“自2013年开始,公司持续布局呼吸类制剂。接近八年努力,公司的吸入制剂业务逐渐进入收获期,将加速吸入制剂的国产替代。”据其介绍,除了已获批上市的两个产品外,健康元的重点产品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预计将在2020年6月份以后上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已进行了上市申报。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称,除了市场需求大,吸入制剂研发壁垒高,药物粒径、吸入装置均对药效有较大影响;而健康元已在吸入制剂领域步入收获期,有望成为国内吸入制剂龙头:“我们对公司呼吸板块的重点产品进行了市场空间测算,预计到2025年公司呼吸板块产品收入将超过50亿元,净利润有望超过12亿元,利润体量堪比目前的健康元。” 去年,健康元实现营业收入119.8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27.87%。 相应的是,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健康元获得高瓴的认可,也相当于为其吸入制剂研发平台背书,提升投资者对于健康元布局吸入制剂板块的信心。此外,引入高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将有望借助战投方的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康辰药业(603590)7月13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10.56亿元,将用于KC1036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收购特立帕肽商业运营权项目。发行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锡娟及战略投资者CBC投资。 据了解,康辰药业是一家立足于中国本土,用全球新的标准致力于创新药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临床需求,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创新药企业。 CBC投资为康桥资本控制的康桥四期美元基金的全资孙公司。 康桥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20亿美元。康桥资本专业深耕生物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控股及参股了上述领域内的多家龙头、创新企业,产业背景深厚、产业资源丰富。 康辰药业与CBC投资、康桥资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康辰药业通过本次非公开引入康桥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依托康桥资本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厚的产业资源、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顾问团队,双方在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层面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康桥资本将通过对接产业资源、技术导入和合作研发、共同寻找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标的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等方式为公司药品研发提供助力、协助公司拓宽销售渠道、为公司管理运营提供咨询和指导以及协助公司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外延发展,以增厚公司核心竞争力。 康辰药业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KC1036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及收购特立帕肽商业运营权项目。KC1036是公司大力主导的肿瘤领域研发产品,通过投入KC1036创新药研发项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肿瘤创新药领域研发实力、拓展在该领域的市场空间。同时,通过收购特立帕肽商业运营权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在骨科用药市场的战略布局,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要点: 1.公司主要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已成为保障我国民航业安全运行的核心软件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Sabre、Jeppesen等国外软件厂商在我国民航信息化安全运行领域的可靠替代者; 2.公司先后并购三赢伟业和智能航空两家公司,减少外部竞争,进一步提高在民航业信息化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提升了针对民航业的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能力; 3.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93.29万元和2,263.56万元,均不低于1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48%和12.00%,均不低于8%,达到精选层进层标准; 3.公司持续结合民航业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化需求,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先导性的研发,打造围绕民航业智慧化为核心的新一代IT产品,并与阿里云、腾讯云合作,布局航空云计算。 受益于民航运输需求增长,推动智慧民航服务升级 民航业是高科技综合运用的集中领域,对国计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正在加速同民航业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将全面实现行业安全、服务、运营和保障等的智慧化运行,民航运输系统将由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提升转变。 恒拓开源是由Redhat&JBoss世界创新奖的首位华人获奖者马越先生在2007年回国后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开源技术为南方航空开发的统一客户资料和行为管理系统(CBD-SVC)使公司成功进入到民航信息化服务领域。2019年公司对航空行业客户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98%,服务客户包括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国内49家运输航空公司(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0家),公司向上述客户提供IT信息化服务,其中有35家航空公司长期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班运行控制(FOC)系列产品。此外,公司客户群还包括国内多个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大型机场,中国航油、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中国民航大学等民航保障企业及科研院所。 目前,公司在民航领域开发运行的IT系统每日最多为国内12,000架次的航班提供运行控制及保障服务;每年最多为3,000万人次旅客提供购票和旅行服务。为中国航油提供的智慧加油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国内160余个机场。图1:2013-201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变化 在近年GDP增速持续放缓的大环境下,行业客运量仍保持高速稳步增长,体现了较强的需求韧性,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因私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民航运输需求将维持较快增速,航空运输业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和我国航空运输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要求下,未来我国航空运输业IT投资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为我国智慧民航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品实现民航IT国产替代,加大研发顺应新技术趋势 中国民航业的信息化综合水平曾长期落后于欧美发达地区,其中仅飞行计划系统就曾有Sabre、Jeppesen、Sita等国际软件信息公司长期占据国内航空公司相关市场。随着我国对于信息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行业内民族企业技术力量的不断提升下,以恒拓开源为代表的国内软件厂商,正逐步实现对国外垄断民航核心IT系统的技术突破,推动关键领域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双软认证”,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新分销能力(NDC)三级认证,也是国内率先获得全单(ONEOrder)认证的IT供应商。公司拥有166项软件著作权,通过了ISO9001、ISO20000、ISO27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在全国十余个重点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了完善、高效的营销服务及产品交付体系,拥有超过六百名各类IT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具有全时多区域的敏捷交付能力。 在民用航空信息化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分为智慧航空公司系列产品和智慧机场系列产品两大类,如下所示:图2:公司民航业务系列产品 其中,公司核心产品——航班运行控制(FOC)管理解决方案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外软件厂商,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地域优势,在保证产品技术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符合我国国情和个性需求的前提下,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公司建立了全国性的客户服务体系,具备全时快速响应、多区域同步交付的能力。目前,公司在全国重点城市设有10余个分支机构、8个交付中心,较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既有利于公司维护已有客户的稳定,又有利于区域性业务的开拓,多区域覆盖的战略布局为公司业务拓展和服务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产品类型划分,公司业务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运维服务三类,其中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占有绝大部分的收入比重。软件行业作为具有技术换代周期短的高科技行业,需要企业不断进行研发投入。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稳步增加,分别为744.31万元、1,111.43万元、1,158.06万元,主要是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研发能力改进,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 公司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微服务架构,逐步建立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形成覆盖航空公司整体业务、以数据为基础的智慧民航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敏捷化和智能化,为我国民航业的安全发展和数字化提升保驾护航。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开始布局航空云计算领域,已与阿里云、腾讯云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打造应用平台,非航空业务围绕重点行业积累知名客户 公司除了为航空公司、机场及民航保障企业提供安全自主可控的软件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为政务、电信、汽车、制造业及医药健康等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及政府单位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积累了如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移动、长安汽车、联想、美的、欧派家居、华润三九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及政府客户。 从2017年开始,公司公司已逐步将业务向智慧航空业务和智慧机场业务聚焦,对非航空客户相关业务及组织结构进行了收缩调整,到2019年,非航空业务仍为公司贡献5,855.85万元收入,占总营收的21.02%。 对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来说,实现同类软件功能的底层技术原理往往都是相似的,公司主要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针对客户行业特性和业务场景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都是基于Java、Javascript、HTML5、.Net、C/C++等基础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公司的部分核心技术可应用在航空与非航空领域具有相似功能模块的IT系统上,例如运用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可以实现IOS、Andriod等多平台一次性开发和运行,基于此技术开发实施了南航移动运行网、海航移动营销平台等航空领域项目,以及长安汽车移动协同办公平台、无限极移动OA平台等非航领域项目;运用微服务应用与管理技术,可实现开发与运维一体化集中管理监控和治理,提供全面微服务开发基础能力和系统服务运维管控和预警能力,广泛应用在软件开发和系统服务运维管理。 目前,公司以民航信息化为核心领域,其他行业为拓展领域,非航空板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主要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沉淀技术打造平台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将基于已实施交付的项目经验,继续深化与长安汽车、联想、欧派家居、华润三九、无限极等大型客户的长期合作,深耕制造业、医药健康等重点行业,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公司基于沉淀对重点行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业务经验,运用新技术赋能,努力尝试打造成熟化平台和精品化应用。 借力新三板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恒拓开源对客户需求进行不断挖掘,树立公司品牌、开拓市场知名度需要完善营销体系,增加市场推广费用。公司仅靠自有资金难以充分满足日益扩大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需求,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公司于2015年12月份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公众公司,产生了较好的品牌效应,获得通畅的融资渠道较。挂牌以来,公司实施了4次非公开发行,累计实际募资净额为1.92亿元,其中两次增发目的为购买资产:通过分阶段对三赢伟业、智能航空的收购,公司将服务范围拓宽至智慧机场领域,进一步提高在民航业信息化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有利于公司实现聚焦民航业信息化服务的战略规划。 完成收购后,恒拓开源得以进一步扩大在航空信息化领域的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并打造“恒赢智航”这一综合性品牌,形成各方成功实施案例、市场渠道、售后服务体系的彻底打通,提高在领域内的品牌影响力,进而实现业绩的新一轮增长,公司2019年收入金额、客户数量和订单数量较2018年均有所增加。 通过定增,公司还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战略合作伙伴,在资金、业务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进一步完善。截至公开发行说明书签署日,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亚邦伟业和西藏智航间接持有公司30.05%股份。通过与其他自然人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公司实际控制人马越合计控制公司40.30%的股份,对于公司控制权保持稳定。 随着近年来深化新三板改革措施落地,公司进一步跟进改革步伐:2018年5月份成功入选创新层,2020年2月份进入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的辅导期,辅导期结束后,5月份正式申报精选层挂牌。6月30日,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14次审议会议,公司精选层挂牌获通过,将发行不超过3856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拟募集资金30696.11万元。 公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基于中台架构的航班运行控制(FOC)系列产品升级项目、航空行业专属智能云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三个方面。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通过产品的研发升级和加大客户拓展,将实现建设期年均7,396.67万元,建成后第一年13,980万元的新增营业收入,据此计算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使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加。(怀新投资)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