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提出的“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中国银保监会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办法》贯彻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健相结合、提供便利金融服务和有效防范风险相结合、坚持审慎监管底线和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坚持框架性、包容性和原则性的导向,为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全面指引。 《办法》共五章三十八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突发事件定义、应对基本原则和组织管理制度安排。《办法》注重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衔接,明确规定仅适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将法律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法定授权部门发布的有关决定、命令以及监管要求作为触发条件。明确了常态管理、及时处置、最小影响和社会责任等四条基本应对原则。明确了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管理制度,要求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等制度有效结合,强调了职责分工、预案演练、协调配合、信息报告等基本要求。 二是既要求做好基本金融服务,又鼓励提供金融支持措施。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保证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包括公告营业变更、采取多种服务形式、提供金融便民服务和应急处置金融服务、为受影响借款人提供灵活支持等内容。保险公司应当开发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增加业务供给,积极发挥保险的风险防范作用。同时,进一步倡导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分别规定了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可以主动提供的具体金融支持措施,明确应重点支持的领域。 三是强调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的同时要守住风险底线。强调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防范客户不正当获取、使用融资便利或优惠条件,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防止挪用融资等行为。要求及时进行业务回溯和后评估,严格防范侵害客户合法权利的行为,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和应对。 四是规定有针对性地调整监管方式和要求。要求保持监管工作连续性、有效性、灵活性,对银行保险机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行动和效果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规定监管部门可以调整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现场调查等工作安排,以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办法》特别规定银保监会可以主动调整监管指标,可以临时性对银行保险机构豁免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强调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借机进行分红、分配或提高“董监高”的薪酬待遇。 据了解,2020年7月16日至8月15日,银保监会就《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给予了广泛关注。银保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认真研究,对合理科学的建议予以了采纳吸收。
为落实好《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近日,农业银行出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该方案从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创新服务能力、提升综合营销服务水平、提供差异化支持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工作措施。 根据方案,农业银行将积极做好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落实好资本项目便利化改革要求,加快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积极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和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稳步推进跨境资产业务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从业务资源、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积极开展信贷支持科创企业政策制度创新试点,为科创企业提供“投”“贷”“服”综合金融服务;抢抓湾区内部双向互流的机遇,为湾区企业和居民做好跨境投资、支付便利化等金融服务,满足湾区企业和居民兴业、消费等金融需求;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做好金融赋能,助推湾区创新中心建设。 近年来,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企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新经济新产业等领域的金融需求,为湾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澎湃金融动力。 据介绍,农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同业中始终处于第一梯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贷投放增速多年来都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已将湾区1340个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库进行管理,并将235户新经济重点客户纳入名单配置差异化政策予以重点支持。
记者昨日获悉,银保监会日前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为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特殊时期金融服务提供监管指引和行为规则。 近年来,自然灾害、大范围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的风险对全球金融机构持续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形成挑战,相关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为指导金融机构应对突发事件,普遍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规则。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了保障实体经济稳定的支持措施,并调整监管安排,加强对对特定风险的关注。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就应对疫情发布了针对性政策措施,保障基本金融服务不中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尽快恢复发展。 历年来,银保监会制定了一系列业务连续性监管规则和突发事件管理制度,但已有的规则、制度对在突发事件状况下保持金融服务、提供金融支持、调整监管要求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要求和安排。银保监会针对历次突发事件发布的政策文件,具有较强的特定性和阶段性,对于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经验,有必要及时总结提炼。 办法既补齐制度短板,有效衔接和完善现有规定;又总结有效经验、提升立法层级,提供完善的应对工具箱和充分监管授权。 办法明确了突发事件定义、应对基本原则和组织管理制度安排。办法注重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衔接,明确规定仅适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将法律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法定授权部门发布的有关决定、命令以及监管要求作为触发条件。 办法既要求做好基本金融服务,又鼓励提供金融支持措施。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保证金融服务的持续性,包括公告营业变更、采取多种服务形式、提供金融便民服务和应急处置金融服务、为受影响借款人提供灵活支持等内容。保险公司应当开发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增加业务供给,积极发挥保险的风险防范作用。同时,进一步倡导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分别规定了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可以主动提供的具体金融支持措施,明确应重点支持的领域。 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的同时要守住风险底线。办法强调,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防范客户不正当获取、使用融资便利或优惠条件,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防止挪用融资等行为。要求及时进行业务回溯和后评估,严格防范侵害客户合法权利的行为,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和应对。 办法特别规定,银保监会可以主动调整监管指标,可以临时性对银行保险机构豁免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强调银行保险机构不得借机进行分红、分配或提高“董监高”的薪酬待遇。
9月13日下午,中国银行举行“服务自贸港 共享全球化”《中国银行海南自贸港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暨银政企签约仪式。 中国银行在活动现场发布了上述方案。方案共提出30条措施,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支持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构建跨境、银发金融、教育、体育等特色服务场景,深化与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全面合作,将全行机制体制改革、金融科技应用、产品创新研发等成果优先在海南试点,推动金融开放创新,服务智慧海南建设,从机制、人才、科技、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大工作保障力度,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发布会期间,中国银行还介绍了《中国银行海南自贸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和《中国银行海南自贸港康养金融服务方案》。 在银政企签约仪式上,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分别与省发改委、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签署了服务海南自贸港合作备忘录,与海口江东新区等6家自贸港重点园区,以及海南发控等4家重点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副省长沈丹阳出席会议并致辞。
9月14日,光大银行举办了一场全国性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会,在北京正式发布“阳光本草”系列金融服务方案暨“岐黄计划”。2020年以来,光大银行不断加大中医药行业信贷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光大银行中医药行业对公贷款增速达20.86%,高于全行同期对公贷款平均增速9.81个百分点。 据介绍,“阳光本草”系列金融服务方案暨“岐黄计划”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由八大类别、十二个金融服务子方案组成,是光大银行“打造中医药领域特色银行”战略决策的最新成果。 发布仪式上,光大银行与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中医药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通过“线下+线上”方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为中医行业特聘首席专家,并向到场嘉宾赠送了光大银行“岐黄信用卡”礼盒。 下一步,光大银行将通过贷款定价与成本优惠、锚定重点客户集中营销、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强化基础性研究和产品服务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和业务宣传五大举措,竭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为中医药服务的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资料显示,拉卡拉是首批获央行颁发牌照的支付机构,并取得了国家外管局批准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资格,2018年至今,已与VISA、MasterCard、Discover、American Express四大国际卡组织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加强境外收付汇的渠道建设,已经打通境内商户在北美以及欧洲地区电商平台的收款业务。 目前,拉卡拉已推出全球跨境收单产品,帮助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实现资金结算,为更多中小企业在海外展业赋能。据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已实现跨境交易接近百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40%。 值得一提的是,拉卡拉云小店于今年8月正式入选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应用名单,该产品可打通线上线下经营场景,并根据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服务,全面帮助商户扩大交易半径、打通进销存通路,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据了解,今年服贸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聚焦新技术在服务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服务机器人”“5G通信信息服务”等专题将集中亮相。其中,金融服务专题展作为本届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以“新金融、新开放、新发展”为主题,将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未来金融与金融创新”“国际金融”“金融扶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服务。 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科技在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赋能金融机构,激发经济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与科技融合,也是此次服贸会金融服务展的重要话题。
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将于9月4日在京举行。2日下午,记者抢先探营金融服务专题展,“科技感”便是这场展会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姐姐,你可以跟我说说话哦。”一走进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就迎了上来,科技感、未来感、互动感扑面而来。 这个机器人是工商银行推出的“小融”,可以向客户提供引导、咨询、聊天、供水等服务。 10米开外,则是建设银行的仿真机器人大堂经理“小龙女”。在“她”的引导下,客户可以通过数字可视化大屏、VR数字化展厅等体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变革。 金融服务专题展作为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以“新金融、新开放、新发展”为主题,展览面积达6555平方米,共有近150家金融机构参加线上线下展览,覆盖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比利时、阿联酋、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金融服务专题展将展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最新成果,推动全球金融服务贸易新生态加速形成。据他介绍,金融科技创新激发经济活力,北京安全、可控、先进、高效的金融科技应用体系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孕育壮大,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形成。 记者了解到,在金融服务专题展上,围绕金融科技创新领域,京东数科、蚂蚁集团、腾讯金融、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首创金融,以及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组织度小满、拉卡拉支付、北京字节跳动、旷视科技、民生银行、第四范式等企业,将展示机器人、智能风控、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并推广线下零售、电子商务、医疗教育、消费金融、资产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金融科技场景的应用。 包括5G、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运用,已经成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前沿趋势,这也是本次金融服务专题展的一大亮点。 例如,建设银行依托数字化金融工具,为外贸外资企业提供跨境撮合、数字会展、大数据融资等服务,支持外贸新业态和国际货运发展,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工商银行搭建了首个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贸易区块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单据流转慢、虚假贸易背景难甄别、信息不对称等业务痛点,实现物流、银行、企业等多方数据共享和互信互认,全流程监控跨境贸易,改写陆铁贸易金融属性。 服贸会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的综合性展会,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同进博会、广交会一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全面发展、进口潜力和出口优势共同展现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促进体系。本届服贸会也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北京市的首场线下重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