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倩 ○编辑 陈羽 最近几日,很多深圳居民被政府派发的2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砸中”,大呼“幸运”和“新奇”。这是国庆长假之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开展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引发各界强烈关注。从网络上披露的各种实践体验来看,使用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区别不大,甚至有商户表示“比第三方支付还好”。 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市场还是有不少疑虑,担心数字货币会冲击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有第三方支付市场。 就记者采访情况看,这样的担心有些过度解读。数字货币对于公众而言,其实是相当于多了一种支付工具,可进一步减少现金的使用。与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微信支付(两者占移动支付市场份额90%以上)相比,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有多个优势:从法权上,效力和安全性最好;能应付极端情况,无需网络就能支付;可控匿名等。 要理解上述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根据监管部门权威人士解释,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英文简称“DC/EP”),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重点是替代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就是你我手里的现钞和硬币。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就是人民银行用新技术将纸钞数字化。在现实中,尽管有各种电子支付,但M0体量仍然非常庞大。根据人民银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8.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5181亿元。 在投放中,人民银行坚持中心化管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开户,人民银行按照100%准备金制度将数字货币兑换给指定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数字货币兑换给普通公众。 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M0,因此不计利息,兑换也不需要服务费。为了避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等,人民银行在数字货币的设计上,还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像此次深圳试点,数字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每日交易限额5000元,每年交易限额5万元。 搞清楚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自然也明白数字人民币不会冲击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有支付市场了。 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看来,在货币支付环节中,第三方支付简单来说就是个“跑腿”传递转账指令的角色,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已占据了相当大的“跑腿”份额,使用便捷,用户行为习惯已经形成。现在推出的数字货币支付,相当于多了一类转账指令需要“跑腿”传递。增加一个货币形态,并不会意味着“跑腿”市场的行业格局就一定会有什么重大变化。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他认为,在第三方支付如此便捷的当下,现金使用的绝对规模仍然相对较大,充分说明数字化的法币推广可以填补市场空白,而并非一定是抢占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 事实上,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就明确表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对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位置不会产生影响。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胡捷认为,目前大家对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的认知其实有些不准确。它的影响大致相当于新加坡把纸币换成塑料材质,对于整个货币体系谈不到任何本质上的冲突,完全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
从10月12日18时发放,至10月18日24时收回,全民关注的“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正式收官:超3000家商户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参与充值消费,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试点可以说是超预期完成,后续,此模式或将遍地开花。根据政策规划,将率先由深圳、成都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积累经验足够充分后,视情况扩大到其他地区。 数字钱包仍可正常使用 “我收到信息了解到,10月18日是数字人民币红包有效期最后一天,正好回深圳,赶紧查询能够使用的商家,去享受了罗湖区的福利。” 作为中签“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的“锦鲤”之一,消费者罗明(化名)在红包有效期内赶了个“晚集”。 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消费过程来看,与目前第三方支付没有太大体验上的区别,而且签约的商家明显感觉多了很多。在他看来,数字人民币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商户,都新增了一类非常好的支付方式。 “非常感谢深圳市政府通过发行数字人民币拉动内需消费。”北京商报记者另从商户处了解到,试点期间这几日,有非常多的消费者主动提出要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明显感受到了此次试点中,大众对数字人民币的热情满满。 10月19日,深圳发布官方披露,截至2020年10月18日24时,共有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交易金额876.4万元。数据显示,部分中签个人还对本人数字钱包进行了充值,充值消费金额90.1万元。 此次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千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既是深圳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开展的创新实践,也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尽管试点活动结束,但中签个人的数字钱包仍可正常使用和充值;同时,参加本次活动的3000余家商户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活动结束后仍可以正常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从多个数据来看,“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可以说是超预期完成。“尽管试点结束但数字钱包仍可正常使用,或透露了相关部门希望以试代用、以试促用到最终常态化使用起来,因此这一设置也标志着测试的常态化开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指出。 6700多个试点场景落地 事实上,针对数字人民币试点,早在8月14日,商务部便曾印发的《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指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先由深圳、成都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况扩大到其他地区。 针对试点进展,相关监管人士也透露了最新数据。据媒体报道,10月初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介绍,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打造了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并实现多种安全便利的支付功能。 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共落地试点场景6700多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1.33万个、对公钱包8859个,交易笔数312多万笔,交易金额超过11亿元,支持条码支付、刷脸支付和碰一碰等多元支付方式。 刘峰评价道:“多方试点成功落地,一方面将推进本地区和行业的常态化测试,另一方面也将加速更多地域和场景的测试,这也意味着,央行对数字人民币技术、运维、风控等各个落地必备要素把握得更全面。” 模式或将“遍地开花” “如今,在充分吸收试点经验,以及进行较为健全的数字人民币改造之后,数字红包就好像数字人民币的一个前哨一样提醒着大众,属于我们自己的数字人民币真的要到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在“4+1”试点积累经验足够充分以后,试点范围的扩大是必然的。 “比如,天津、广州、杭州等地区,我认为都具备数字人民币推行的充分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商品贸易较为发达,是可以列入下一步试点城市范围的城市群体。”盘和林称。 刘峰同样认为,深圳试点非常成功,后续这类试点或将扩围到其他热点城市,如上海、北京、成都等地,数字人民币将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使用,并通过零售场景不断向外延伸。 “深圳公测目的为促进当地消费、拉动内需,预约者个人信息由当地政府与人行共享,当地政府活动主办方负责客户服务,形式简约。”在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看来,此模式后续或将遍地开花。 试点加速下,对于后续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及落地挑战,宋嘉吉团队进一步谈道,目前主要挑战在于数字人民币不计息,使用还有各类限制(例如期限限制),如果不靠行政力量强制使用或者像此次活动中有政府补贴,那么相比于其他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优势有限,用户使用动机可能不足,这会导致商户也没有动机使用。 展望后续,宋嘉吉团队指出,接下来将更加关注数字人民币对支付产业链的影响。一方面在账户侧,还有哪些商业银行可以有数字人民币开户权限,另一方面在清算侧,数字人民币如何清算,是由深圳试点活动中承担清算角色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还是银联、网联负责。此外,商户侧支付产业链上的企业是否需要向用户让利以推动用户使用、收单服务商又如何参与、ATM/POS/SIM卡如何改造等,都值得关注。
资料显示,Filmora是一款风靡全球的视频剪辑神器,在全球积累过亿用户,跻身世界主流视频剪辑软件行列,在全球视频爱好者中积累良好口碑。2017年,Filmora登陆国内市场,推出中文版“万兴喵影”。万兴喵影在国内市场新生代群体中获得广泛认可。近日,万兴喵影也进行了版本升级,全新上线的5.0版本涵盖4大亮点功能,包括语音转字幕、音频闪避、关键帧、颜色匹配,并累计上线上万特效资源,万兴科技的数字创意实力不断提升。 据悉,推出FilmoraX、万兴喵影等产品的万兴科技,是一家聚焦数字创意软件的A股上市公司,被视为是“中国的Adobe”。当前,万兴科技业务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京、温哥华、深圳、长沙等地都设有运营中心,公司表示,将持续深耕以视频为主的数字创意软件领域,致力于让世界更有创意,持续为新生代创作者进行数字创意赋能。(舒娅疆)
陕西广告第一股三人行日前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快报。今年前三季度,三人行共实现营收18.37亿元,同比增长66.40%;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21.7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32.67%。 对于今年的业绩增长,三人行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自身的跨媒体资源整合能力,数字营销业务收入规模及占比继续提高。2020年前三季度,客户通过公司在字节跳动、腾讯、新浪微博、爱奇艺等互联网媒体的投放金额大幅提升。同时,在服务现有运营商、银行、快消品等行业客户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汽车客户,继年初新增一汽大众后,三季度又增加一汽奔腾,预计后续将开展更多汽车类广告主客户。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广告投放和营销活动都向线上渠道转移,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现在营销环境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世界里,层出不穷的数字化技术给广告营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帮助企业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客户,丰富了营销模式。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营销在企业的推广策划中占比会越来越大。”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料显示,三人行凭校园营销服务起步,顺应时代的转变,进军互联网营销领域。2015年成立数字营销事业部,打造“校园+互联网”的双引擎核心竞争力,随后加入4A广告协会,正式进入中国广告行业第一集群,被评为“数字营销类一级广告企业”。公司获得多项业内权威奖项,成功布局全国25个省市近900所高校,是专业从事整合营销服务的综合型广告传媒企业。 “数字营销的发展也会带动线下营销模式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有着融合资源的企业会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融合发展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张鸿称。 三人行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数字营销业务的协同作用,积极拓展新业务,线下业务的相应收入、利润规模取得了同比增长。 银河证券研报称,截至2019年年末,三人行校园媒体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0余所高校,前景十分乐观。随着国内情况的好转,线下场景活动也正逐渐复苏,将大幅拉动场景活动服务需求,从而让公司受益。此外,公司渠道资源及大型活动策划服务能力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竞争优势及优质广告主增量,为长期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三人行9月份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并定下两年实现业绩翻倍的目标,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一家机构的投资顾问对记者表示,三人行渠道营销布局完善,客户资源优质,线上营销持续景气,线下营销复苏,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在中国央行有序推进DCEP落地的同时, 欧洲各国也在考虑加快数字货币的研究进程。欧洲央行本周就发布报告称,计划于2021年年中,针对启动数字欧元项目与否做出决定。报告指出,数字欧元可能给欧元区公民提供一种安全的货币形式。报告进一步指出,当现金这一支付手段作用显著下降,数字欧元有望成为有效应对手段,有利于支持欧洲经济数字化和欧盟战略独立性。同时,数字欧元还可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常规支付服务风险,提升欧元国际地位,改善货币和支付系统总成本等。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人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越来越数字化。监管当局将确保人们信任欧元,使其适应数字时代。“如果需要,我们应准备发行数字欧元。”据悉,欧洲央行将于10月12日启动公共咨询,为评估相关需求,听取公众、学者、金融机构、公共部门对数字欧元项目的意见。相关内部测试也将同步进行。此前路透社曾报道称,两份欧盟内部文件显示,欧盟将在2024年前制定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新规,促进在国际转账中使用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欧盟委员会报告的目标包括希望增加数据获取和金融活动的可用性,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希望提高效率。文件指出,欧盟官员将提出一项法律草案,预计会修订现有规则和制定新规,以适用于加密数字货币资产。其中,到2024年,欧盟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框架,使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加密资产能够在金融领域得到应用。它还应该解决与这些技术相关的风险。欧盟近期也表示了他们对“稳定币”的担忧。这是一种由传统资产支持的加密数字货币,不少稳定币与美元等法币挂钩,例如USDT。去年当Facebook披露其数字货币Libra计划时,稳定币随即被纳入决策者的议程。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称其面临“一系列法律和监管方面的核心挑战”,包括如何将其与一篮子基础资产挂钩。目前Libra已经披露了白皮书2.0,对Libra的初始设计做了四项重大修改。其中一项就是,将提供由单一货币支持的“稳定币”,每种单一货币稳定币将由储备金以1:1的比例支持,包括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及以该货币计价非常短期的政府债券。尽管“由多种本国货币支持的加密货币”这一最初设计重点仍然存在,但重要性将下降。其组织架构也多次调整。PayPal、Visa、万事达、eBay、Stripe、Booking等公司公司先后宣布退出Libra的创始成员名单,官网消息显示,淡马锡、Paradigm、Slow Ventures、Blockchain Capital则在2020年先后加入。不过,BBC曾报道,Libra预计将于2020年秋天启动,比最初计划的时间晚了几个月。但如今,距2021年还有不到3个月,Libra仍未如期推出。(雷锋网)
红包开道,屡试不爽。五年前的春节,微信推出「微信红包」与春节联欢晚会互动,小小的红包甚至不小心抢了春晚的风头。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成功打破支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几乎瓜分了整个移动支付市场。五年后的国庆节,深圳市罗湖区政府也推出「数字红包」,为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宣传造势。而这次,它把矛头指向了谁?1000万红包试水,数字人民币“箭在弦上”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向5万在深个人发放2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图片来源:雷锋网员工中签截图但是此次的红包,有其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的限制。中签的幸运儿只可以在10月12日至10月18日,在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进行消费。而且,红包不能转给他人或兑回至本人银行账户,超过有效期未使用将被收回。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与真正的人民币现金有所不同,类似于消费券,只有消费而没有储存、转账、提现等功能。在此之前,央行也进行过多次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2020年4月,雄安新区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DCEP)试点推介会,包括麦当劳、星巴克、菜鸟驿站、京东无人超市等19家单位参加。2020年5月,苏州市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通过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形式发放50%的交通补贴2020年8月,商务部将其试点范围扩大到28个省市。其后央行主管的金融杂志《中国金融》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具备落地条件,应加快发行。相比此前DCEP只是在部分企业或者机构内部进行试点,本次数字货币首次向公众开放,不仅是央行DCEP试点以来的一个新场景,而且在用户范围层面实现了量级飞跃(面向全体深圳市民)。争夺数字霸权,四大经济体“角力”世界四大经济体分别是美、中、日、欧。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三大经济体近期也动作频频,积极推动数字货币的进程。2020年10月2日,欧洲发布了首份数字欧元报告。日本紧随其后,于10月9日发布数字日元报告。而美联储早在数字货币领域布局多时。美联储联合6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于10月9日,共同发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基本准则与核心特征》报告(下称“报告”),以促进数字货币发展和推进跨国支付。报告指出,根据BIS调查,80%的中央银行已进入数字货币研发,其中过半已进入研究实验与实行阶段。为协调与巩固在数字货币中的努力,7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国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银行)连同BIS发布此份报告以表明其共同立场,同时阐明对数字货币的预期。美国克利夫兰联储银行行长梅斯特尔也表示,美联储正研究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梅斯特尔表示,疫情大流行期间紧急支付的经验,使得央行越来越关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立法者建议,每个美国人在美联储建立一个帐户,可以将数字美元以联储债务形式存入该帐户,并可用于紧急支付。Libra,一个让各国央行“震动”的组织美联储联合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究竟有多大成效还未可知。但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项目Libra,一诞生便震惊全球。2019年6月,Facebook联合全球26家企业发布Libra白皮书,Libra在白皮书的第一句话介绍了它的使命: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Facebook想要创建“全球货币”的野心,直接挑战了各国央行(货币主权)的“权威”,欧美各国央行震动,法国德国等欧盟五国联手抵制Libra,并试图将其扼杀在萌芽中。近一年来,Libra先后遭遇了美国国会以及美联储、欧盟等各国政府的轮番质询拷问,众多合作伙伴顶不住压力纷纷逃离,可谓是伤痕累累、满目萧条。受此一役,被现实打醒的Libra进行战略撤退。2020年4月Libra发布白皮书2.0。相比第一版本的白皮书,Libra不再提“无国界货币”,不再直接挑战货币主权,而是锚定单一法币(美元)。Libra的这次战略撤退,实际上是希望与美联储结盟,希望在其庇护下顺利发行数字货币。虽然Libra开局不利,但是它依然是各国央行最为警惕和重视的对手之一。目前除了Facebook之外,淡马锡、Blockchain Capital、Shopify等30家大机构都参与到Libra数字货币项目中,未来计划吸引100个成员加入。而且Facebook本身拥有26亿月活用户(占全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六成),一旦正式推广,其推广速度将不亚于微信春晚摇红包的速度。这会对现有的货币格局产生非常大的颠覆。而一旦Libra与数字美元“强强联手”,势必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主权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得数字货币者,得金融无论是中日欧等央行,还是拥有全球半数网民的Facebook,它们大力研发数字货币背后最主要原因还是希望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下获得更多的金融“控制权”。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将美元直接锚定“权力”,即国家实力,通过美元对世界进行金融控制。而美元如何能精准的控制和影响一家企业、一个国家?其背后,隐藏着一张无处不在的货币结算网络——SWIFT。这才是美元霸权的技术支撑和实现基础。目前,SWIFT系统连接超过1万家金融机构,覆盖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只要切断SWIFT网路,不管你是一家跨国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会因此形成数据孤岛。比如朝鲜被美国踢出SWIFT,这使得朝鲜几乎无法与其他国家的银行进行金融往来。此外伊朗、俄罗斯、利比亚也曾受过SWIFT制裁,使得外汇储备不能使用。而数字货币的出现,让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对全球金融的统治地位,有了一丝丝的动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会冲击SWIFT系统。央行数字货币相比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是巨大改进。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在跨境结算领域,将现有SWIFT结算时间由几天提升至秒级,大幅提高了结算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跨境转账的成本。“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是无法通过政治干预压制的。因此,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大规模应用于跨境结算,将会对SWIFT系统带来较大冲击。”郝毅说道。当然中国对固有世界金融格局的挑战,是一个早就发生、正在进行、未来还将继续的事情。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技术变量”,将加快改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金融地位。数字美元、数字欧元、数字人民币都已准装待发,这一金融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刚刚拉开帷幕。(雷锋网雷锋网)
近日,深圳在公测中向个人发放1000万元的央行数字货币红包,引来近两百万人参与,再次把央行数字货币推上新闻头条。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不少人畅想其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甚至为两大支付巨头捏一把汗,这就是典型的想多了。中国支付结算体系效率高、全球领先,根本不需要借助此类国之重器来重塑,从定位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并非着眼于现在的战术修补,而是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战略布局。对国内支付结算格局影响有限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于M0替代,意在逐步取代现金的使用。同时,作为法定支付工具,央行数字货币借助新技术在支付体验上有了跨越,如双离线支付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账户松耦合降低了认证门槛等,对移动支付市场格局似乎也有重大影响。事实上,央行数字货币意不在此。它通过定位于不支付利息的现金,自我限定了其对现有支付市场格局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无意与银行存款竞争。一方面因为不计利息,不可能对银行存款等生息资产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其双层投放机制,仍然由银行作为代理投放机构与用户接触,不会对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带来冲击,也没有动银行用户的奶酪。相比之下,美国的数字美元方案曾提到由美联储直接向居民发放货币,绕开金融机构,央行直接下场,这才是重磅炸弹。正因为影响太大,我估计也只是这么一说,真要做,也会限定在很小的试点范围内,从全球范围内看,双层运营机制才是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主流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也无意与移动支付竞争。借助法定货币的强大渗透力,央行数字货币很容易实现对用户数和支付场景的广泛覆盖,必然让一众手机银行APP羡慕不已。但现金的定位,从根本上限定了央行数字货币在国内支付领域的渗透率。现金定位下,银行不会对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利息,居民自然不愿意大量持有,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带有很强的“零钱”属性,每个人都会有几百块,也仅此而已。居民持有数量的限制,从根本上限定了其对支付场景的渗透能力。相比之下,无论是银行活期存款、实时交易额度受限的货币基金,还是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信用支付工具,都允许用户享受实时交易的灵活性和资产计息的收益性的双重红利,只有这类工具才深合用户之心,能代表主流支付趋势。央行数字货币有意取代现金,但现金一直有顽强的生命力。相比其他支付工具,现金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对场景没有门槛,对使用者也没有门槛,不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还具有匿名性的特点。所以,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会在一些场景中有效降低现金的使用,但也只能在特定场景中实现这种替代,现金交易的需求仍会一直存在。在特定领域显身手国内支付体系已经非常发达,效率性和普惠性都很高,央行推广数字货币,并非要对现有体系动手术,而是借助数字货币在技术层面的差异化优势,补足现有金融体系的一些短板,聚焦在特定领域显身手。1、物联网支付。早在二维码支付勃兴之初,很多从业者就开始畅想物联网支付的美好前景了。如空气净化器自动购买滤网,冰箱自动下单买生鲜,抽油烟机自动订购清洁服务等,现在看,这些畅想还只是畅想,实现起来似乎遥遥无期,但央行数字货币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让我们看到落地的希望。数字货币之前,支付账户的实名认证和隐私安全性是物联网支付面临的一大障碍。其中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便是,仅仅为了冰箱自动下单,用户会放心在物联网账户中绑定自己的信用卡吗?大概率是不会的。有了央行数字货币,一切就简单多了。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不支付利息,定位于零钱属性,账户里也就几百块钱,安全性隐患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具有账户松耦合特征,任何代表个人身份唯一标识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开通数字钱包,用户可绕开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进行身份绑定,也能缓解安全隐患。可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推行,给物联网支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区块链应用内支付。当前,国内严禁各类虚拟代币发行,也不承认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类代币的支付属性,导致很多区块链应用大多只能在信息流上做文章,难以从资金流切入,无法在链上形成交易闭环。从技术特征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为区块链应用提供法定支付工具,补全交易短板,助力区块链在商业领域的继续渗透和应用创新。3、现金交易可视化,助力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与现金交易的匿名性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可控匿名,对交易对手是匿名的,对央行则是透明的,既满足了普通用户日常交易过程中的隐私需求,也对洗钱、逃税、恐怖融资等形成有效威慑。更重要的是,由于交易记录对央行透明,央行能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中M0的流通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感知社会消费情绪、测算货币流通速度,为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打开了空间。征途是星辰大海相比国内市场,央行数字货币更大的想象空间在货币跨境支付领域,有望成为重塑国际货币格局的重要牵引力。疫情期间,美联储再次打开水龙头,放水速度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催生了“疫情不止、股市大涨”的奇观,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又无可奈何。同时,近年来美国不断挥舞货币大棒,对相关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成为货币霸权主义的重要特征。如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凡是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清算环节最终要走到美国,因此它肯定可以利用这种优势观察到你,同时可以对你进行制裁。另外,美国也在用不同的手段对其它的全球交易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它借助了强势的地位,也有这个能力,也有其它科技手段进行监控。”一直以来,国际社会都在想方设法削弱美元这种单货币寡头的货币霸权问题。2009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提议要更好地发挥SDR的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事后看,SDR没有替代美元,这固然体现了美元难以撼动的强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也与缺乏一套不与美元挂钩的跨境清结算体系有关。所谓“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要削弱美元霸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扭曲,与其对现有跨境清结算体系修修补补,不如新建一套更加中立、去中心化的体系。Libra2.0有意去填补这个缺口,但其去央行化的特征很难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支持;相比之下,多国央行基于互通的法定数字货币框架搭建新的跨境货币结算体系,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其中过半进入研究实验或实行阶段。随着多国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实践,为后续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一套新的、去中心化、中立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有望落地。随着国际货币支付步入数字货币时代,跨境支付的效率和透明度大大提升,必然会削弱美元的货币中介地位。届时,各国货币的地位将成为该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真实映射,美元影响力随美国经济下台阶,人民币国际化随中国经济上台阶。从这个角度看,央行数字货币不必过度着眼国内支付格局,它的征途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