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提问,美国在与各国的贸易中,尤其是在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和某些小国家的贸易可能有顺差,但是整体上,与几个贸易大国之间,却一直存在着逆差,这究竟是为什么? 对此,我们认为,美国对外整体贸易出现逆差是很正常的,如果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出现顺差那才是不正常的呢?当然,我是指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而像一些微小国家,也不排除美国与其贸易过程中产生顺差的可能性,但这是极少数。 那么,美国为什么在与多数国家进行贸易中,都不会产生顺差,而是逆差呢? 首先,自从中国加入到WTO之后,世界开始出现大分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而美国把中低端制造业分离出去,主攻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 这就意味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要源源不断的向美国输送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无法从美国那里换回同等价值的商品,美国对外贸易长期出现逆差,这也是不难理解的。 再者,美国人口虽然只有3.4亿,却是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因为美国人不仅是热爱消费,而且还要透支消费。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要消费,就要大量进口商品,满足市场需求,而美国社会的商品主要是靠进口,才能达到物美价廉,如果中低端商品都是在美国自产自销的话,恐怕美国现在日用品的物价比现在昂贵很多。 虽然,历届美国总统都在喊制造业回归,但由于美国的人工成本太高,中低端制造不可能回去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在日用商品上严重依赖于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口,所以,美国的对外贸易是不可能出现顺差的。 再次,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可以缩小,但绝不可能到顺差的程度。之前,美国一直在叫嚷着中美要缩小贸易顺差。但是中国人把大量廉价商品供应美国,却无法换来美国的高科技、高端制造的商品。实际上,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美国是不会出售技术和商品的。 无奈之下,中美双方只能签下收购美国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协议,中国答应进口美国猪肉、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即使是这样,也只能缩小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美国与几个贸易伙伴之间的逆差形势很难改变,因为美国无法向贸易伙伴提供等值的,别人需要的商品。 最后,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美联储可以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人能拿着花花绿绿的美钞,到全球去购买商品。相对来说,美国人花美元是较为容易,而其他的国家的人是要用商品出口来交换美国钞票。现在不仅是结算领域主要使用的是美钞,就在国际大宗商品计价上面,也要用美元来计价。 这意味着,美元指数起伏可以控制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美国人能拿印出来的钞票,直接到国际市场上去消费,购进大量所需商品。美国的对外贸易当然不可能是出现顺差,而是长期逆差才对。 美国与其几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贸易大幅逆差的关系,而且这种情况只能改善,不可能终结。这主要是国际间分工造成的,中国为代表发展中国家成为了加工厂,要向美国提供大量的廉价商品。同时,美国又是第一大消费国,消费势头强势,只有大量进口商品。 更关键的是,别的国家拿了美钞,不知道买点什么回去才好,美国可供购买的商品并不多。此外,还有美元印刷出来后,可以直接到世界各地去消费,正因为美元全球通用,美国人可以拿钞票购买大量商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外贸易要想出现顺差几乎是不可能的。
随着2020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招标启动,《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也于近期出台,我国化肥商业储备实现了“有章可循”。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对化肥商业储备的规模、时间、承储企业基本条件等做出了规定。《管理办法》明确,钾肥实行全年储备,布局重点向交通便利地区或粮棉主产区倾斜;救灾肥、春耕肥储备期均为半年,其中救灾肥布局重点向灾害易发地区和重要粮食主产区倾斜,春耕肥布局综合考虑各地农业用肥量、化肥生产运输能力等情况研究确定。所有承储企业均需通过招标方式确定。 化肥储备的运作方式方面,《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统筹管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在实际运行中遵循企业承储、政府补助、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基本原则,储备任务由企业自愿承担并自负盈亏,所需资金可申请贷款解决,中央财政给予资金补助。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在40%以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钾肥资源依然紧缺,氮肥、磷肥常年均衡生产、季节集中使用且产销地之间长距离调运的矛盾仍然存在,农业主产区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频发,国家保持一定数量的化肥储备是十分必要的。 在《管理办法》出台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于7月31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原“中央救灾化肥储备”“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国家钾肥储备”统一整合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等三项规定废止。 “针对原有化肥储备制度分设、行政和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将原有三项储备整合为一项,具体分为钾肥、救灾肥、春耕肥三部分,统一承储企业招标程序和储备任务下达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招标已于近期启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8月3日公布了《2020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招标公告》,上述公告显示,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的委托,对2020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通过此次公开招标,将确定150万吨钾肥和45万吨救灾肥储备承储企业、805万吨春耕肥储备承储企业,其中钾肥储备中进口肥占比不低于80%、春耕肥储备全部为国产肥。 据了解,本次化肥商业储备项目招标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对化肥整体需求、化肥市场价格起到了支撑、推涨作用。以尿素为例,生意社数据显示,尿素现货价格8月11日报1763.33元/吨,较月初上涨7.3%。截至8月11日下午收盘,国内期市尿素主力合约月涨幅超过4%。 华东某化肥贸易商对表示,国内化肥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秋季是传统的化肥需求淡季,化肥商业储备能有效调节市场供需,有利于化肥产业链上下游健康运作。 中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化肥商业储备落地,利好化肥生产与流通企业长期发展。例如,《管理办法》对补贴模式进行细化,对钾肥承储企业给予固定金额补助,对救灾肥、春耕肥承储企业给予贴息补助,且考虑了最低报价、承储货值、承储时间等多个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化肥商储保驾护航,真正发挥商业储备的“蓄水池”作用。
一批高新区率先实现正增长 多地园区打造创新共同体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高新区迎来升级发展新契机。《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我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2.3%,今年以来,一大批国家高新区率先破“疫”复苏实现正增长。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加速勾勒。 高新区“中考”成绩亮眼 7月29日,西安高新区举行阿里巴巴中国智能骨干网核心节点暨高新区系列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约70亿元的九个项目正式开工。 今年以来,不少园区破“疫”复苏,一大批国家高新区“中考”成绩亮眼。1至5月,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翻红”,同比增长2.5%,达到2.2万亿元,增幅由负转正;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191.4亿元,同比增长7.0%;贵阳高新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60%的进度;1至6月,昆山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突破16万户,累计市场主体为411573户,占比昆山市59%。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7月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高新区显现逆势增长势头,凭借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今年5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增产值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上缴税费1.9万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税收收入的1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国家高新区吸纳了一大批高质量人才,为国家未来创新发展储备了力量。高新区通常具有典型的产业特征,有助于国家针对性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高新区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创新高地,是经济体创新能力的保证和体现。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共同体 当前,不少高新区走上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之路。7月31日,在四川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战略联盟。6月2日,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荣昌高新区四个国家高新区发起,联合大足、铜梁、潼南、涪陵、合川、长寿、綦江七个市级高新区共同成立。 按照《意见》要求,国家高新区要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方向,突出创新和产业化;既强调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作用,更强调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坚持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为重点;强化总体布局,通过整合或托管,打造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坚持分类指导,差异化发展,建立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涌现了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出光伏、风电、现代能源汽车等多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到2019年底,国家高新区聚集了8.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35.9%。 “打造高新区,就是要让高新区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不是‘单打独斗’,是全产业链的共同创新升级,需要上下游协同形成创新合力。”盘和林表示,打造创新共同体,一要企业横向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二要产业链纵向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全产业链创新水平;三要各主体合作,政府要为企业充当“守夜人”,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扶持;四要区域合作,各区域间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流动,达成优势互补,连点成片。 进一步深化改革号角吹响 根据《意见》,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家表示,《意见》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全面部署国家高新区工作的系统性文件,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针对高新区目前仍然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布局不够完善等,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盘和林说。 “国家高新区30多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效,就是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也成为高新区重要的职责。”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 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专家表示,除了政策扶持外,转变发展理念也尤为重要。“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日前在第十九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上表示,国家高新区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要从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向整个高新区创业者、创新者之间的共享共治共管转变,打造生态共同体。同时,国家高新区要紧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加强创新创业的平台化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的交易制度变革和新型教育,持续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发挥领跑的作用。
>>我国化肥商业储备实现“有章可循” 随着2020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招标启动,《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也于近期出台,我国化肥商业储备实现了“有章可循”。 >>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加速勾勒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高新区迎来升级发展新契机。《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我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2.3%,今年以来,一大批国家高新区率先破“疫”复苏实现正增长。 >>新基建开路 智慧能源建设掀热潮 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构建智慧能源网……今年以来,新基建为能源产业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密集部署、各方积极响应,企业主动布局,智慧能源建设掀起一轮热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智慧能源发展方面,依然存在技术、人才、标准等问题待解决。 >>首部资源税法实施在即 地方版税率密集敲定 作为我国首部资源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近日,包括广东、山西、青海等多地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明确了当地资源税税目税率、计征方式和优惠政策具体办法,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同步施行。 >>“互联网+中医药”迎加速发展期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数字化推进,中医药互联网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从诊前防未病,到诊中治疗,从诊后康复到医药零售,从院内到院外,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中医药产品及服务,传统中医药正在焕发新活力。
从上海调研回来没多久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告诉记者,此次调研了解到,长三角地区由于外向型经济占比较大,所以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恢复的速度很快。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王军:长三角地区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地,它的恢复是比较快的,这证明我们全年的形势会越来越好,我们心里有底气,发展更有信心。 区域经济逐渐展现活力,是当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个缩影。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支持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在王军看来,如何让市场主体更快享受到政策红利,关键是落实要快。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王军:我们深知经此一疫,企业非常盼望国家政策的支持。政策一公布,我们就把政策征管办法都镶嵌在新调整的信息系统的软件之中,然后就直达基层税务局,尽快让政策落地。6月末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新增的减税降费总额有15045亿元,这个力度是相当大的。 按照全年预计2.5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规模来看,上半年已经实现了1.5万亿元,超过目标的一半以上。那么这些减下去的税费,起到的效果怎么样?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王军:二季度全国办理过涉税事项的新增市场主体,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同比增长7.1%。有33万户企业充分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项税收优惠政策,购买先进设备和服务的增速达22.3%,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支撑力。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王军表示,增值税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票数据具有独特的优势,更能直观反映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情况。增值税发票金额到5月11日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然后稳步提升。 中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要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王军表示,要努力做好下半年税收工作,形势再难、压力再大,都要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严禁以任何形式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王军:下半年收支矛盾比较大,特别是基层的财政收支矛盾比较大。所以我们各级税务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缓的缓,该退的退,都要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全力地服务好“六稳” “六保”这个大局,宁可在操作上税务部门自己困难一些,也要让市场主体在发展上更顺利一些,让纳税人更满意一些,让我们中国经济能够走得更稳、更好一些。 (总台央视记者 肖璞 张勤 周旋 王善涛 李慧斌 庄胜春 杜雷鸣 张勇 董羽 于潭 邓倩)
美国的盟友现在遍及全世界,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发达国家,而反观俄罗斯,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就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盟友。现在,与俄罗斯走得比较近的,也就是和他一起受美国经济制裁的伊朗、古巴以及委内瑞拉。普京在一次讲话时强调过“俄罗斯从未有过帮手,以后也永远不会”。 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盟友,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形成的: 第一,二战之后,欧洲经济千疮百孔,为了重振欧洲经济,美国当时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就是美国把本国的过剩的产能输送到欧洲国家,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并且向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这导致了欧洲国家快速恢复经济,并成为发达国家。为了感谢美国在二战后对欧洲重建的支持,欧洲国家都与美国的关系不错。虽然近年来各自看法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盟友关系没有终结。 第二,俄罗斯是领土扩张型国家,所以其土地面积才是全球第一。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如今又占据着日本的北方四岛,世界各国都不会喜欢领土扩张型国家。而美国获得的领土的方式,除了购买就是租借。而对于殖民者来说,当年被美国抢去的这些土地都是殖民地,失去了也不可惜。所以,美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与很多国家有领土争端。 第三,美国的综合国力世界第一,2019年美国GDP达到了21.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同时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家。世界各国都想趁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来使本国分得一点好处。而俄罗斯去年GDP总量达到世界第11位,只比次于它的韩国高出了270美元。俄罗斯是现在是政治方面的巨人,经济方面的矮子,谁都知道跟着俄罗斯没什么好处可拿。 第四,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2020年美国的军费开支高达7000亿美元,军费开支是榜单上第二名至第十名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美国拥有十一艘航空母舰,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有的国家畏惧美国的军力与美国交好,有的国家想向美国购买先进武器与美国交好,还有的国家自己想让美军长期驻扎在他们本国,作为保护伞,比如德国、韩国、日本等国。 第五,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也使美国的盟友长期跟随。因为,美元不仅是国际结算货币,计价货币,还是储备货币。很多国家储备货币除了美元,就是黄金。更何况,美元与国际大宗商品挂钩,美元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国际大宗交易市场货物的涨跌。此外,各国都把本国的大量黄金寄存在美国的金库里面,并且购买大量美债,多数国家当然不愿意得罪美国。 第六,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体制是一样的,都是民选制,以及设立国会,意识形态也差不多。一直以来,美国始终被很多国家认为是,让大家争相效仿的最民主国家的典范。美国之所以与印度关系比较和睦,因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既想拉拢印度,又想把先进武器出售给印度人,从中牟利。 美国的盟友世界各大洲都有,而俄罗斯的盟友却乏善可陈。这其中除了美国对欧洲国家在二战后有扶持之恩。而且,美国富有,俄罗斯贫穷,还有美国的科技和军事力量的先进,以及消费市场的广阔。即使是现在的俄罗斯,也是希望与美国关系搞好,让美国解除制裁,但美国总是以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为理由,始终不愿意放弃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贸易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