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 一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7.7%,比上季提高8.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其中,45.6%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53.4%认为“正常”,1.0%认为“偏热”。 二 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 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为48.1%,比上季提高4.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11.8%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季“上升”,72.6%认为“持平”,15.6%认为“下降”。 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为58.6%,比上季提高5.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23.2%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上升”,70.8%认为“持平”,6.0%认为“下降”。 三 出口订单指数和国内订单指数 出口订单指数为43.6%,比上季提高1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其中,19.7%的企业家认为出口订单比上季“增加”,47.8%认为“持平”,32.5%认为“减少”。 国内订单指数为53.0%,比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26.3%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国内订单比上季“增加”,53.4%认为“持平”,20.4%认为“减少”。 四 资金周转指数和销货款回笼指数 资金周转指数为56.1%,比上季提高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其中,29.2%的企业家认为本季资金周转状况“良好”,53.9%认为“一般”,16.9%认为“困难”。 销货款回笼指数为58.3%,比上季提高4.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其中,28.6%的企业家认为本季销货款回笼状况“良好”,59.4%认为“一般”,12.0%认为“困难”。 五 经营景气指数和盈利指数 经营景气指数为49.4%,比上季提高6.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4.0个百分点。其中,17.2%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企业经营状况“较好”,64.3%认为“一般”,18.5%认为“较差”。 盈利指数为57.0%,比上季提高7.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39.2%的企业家认为比上季“增盈或减亏”,35.5%认为“盈亏不变”,25.3%认为“增亏或减盈”。 编制说明: 企业家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除西藏外)的5000多户工业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总体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状况、市场需求状况、资金状况、成本效益状况、投资状况和其他等七个方面。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即计算各选项占比 ,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 (赋予“好/增长”选项权重为1, 赋予“一般/不变”选项权重为0.5, 赋予“差/下降”选项权重为0),将各项的占比乘以相应的权重,再相加得出最终的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主要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反映企业家对本季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经济形势“偏热”与“正常”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2.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反映企业家对企业本季产品销售价格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季“上升”与“持平”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3.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反映企业家对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较上季“上升”与“持平”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4.国内订单指数:反映企业家对企业本季产品国内订货水平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国内产品订单比上季“增加”与“持平”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5、出口订单指数:反映企业家对企业本季出口产品订单比上季变化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区分出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之后在所有出口企业中,分别计算认为本季出口订单比上季“增加”与“持平”的占比,最后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6.资金周转指数:反映企业家对本企业本季资金周转情况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企业资金周转“良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7.销货款回笼指数:反映企业家认为本季本企业销货款回笼状况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企业家认为销货款回笼状况“良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8.经营景气指数:反映企业家对本企业本季总体经营状况判断的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较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9.盈利指数:反映企业家认为企业本季盈利与上季相比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调查的企业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企业盈利“增盈/减亏”与“盈亏不变”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刘慧欣 9月17日,"2020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暨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雅居乐集团人力行政中心总经理张咏在活动现场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人力变化做出以下表示: 第一点,他认为原来在房地产行业,人力成本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大概是2%左右,所以之前大家对人力成本并不重视。但自2019年以来,大家都在讲人均效能、元均效能、组织效能,可以看到整个房地产行业,大家都在转变,已经不再是简单粗暴的大开大合的组织管理,而是更加精细化的组织效能的提升。 第二点,对于人力来说,他认为是要推动组织的创新。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进入到存量市场,或者是双循环等等,未来这样在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他认为创新能力一定是组织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三点,要关注的是领导力。之前他觉得房地产行业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很多时候并没有关注到员工真正的需求和他们的内心。所以他认为未来整个房地产行业,领导力的培训、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疫情、国际贸易环境、金融冲击等因素影响下,波动和上行成为上半年全球股市的关键词。近日,随着全球股市转跌,A股也冲高回落,9月两市表现预期如何? 海通证券认为,中长期上升空间已打开,为迎新一轮牛市行情奠定了市场基础。具体到9月,其认为,在成交萎缩接近前高的背景下,市场仍有可能反复。 最近10年中,两大股指9月份涨多跌少,表现较佳,2017年以来更是逐渐走好,涨幅较大,跌幅较小,这使得市场对接下来的9月充满了期待。 对此,海通证券指出,中小创短期压力较大,主板量能不足,中小创局部估值过高,预计9月仍将振荡消化,市场上涨的延续性存疑。 从8月以来的市场走势看,指数虽然维持横盘震荡,但市场活跃度却逐渐降温。目前两市成交金额万亿左右,延续前期缩量态势,并在8月28日创下7月以来新低。 海通证券认为,8月的调整不改9月行情趋势。冲击前高3587点需要权重搭台,而结构性牛市延续,部分指数已超越过去高点。 下一阶段哪些板块需要重点关注?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多元金融(13.6%)、食品、饮料与烟草(13.1%)和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10.2%);净利润增速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46.6%)、技术硬件与设备(41.3%)和食品、饮料与烟草(34.9%)。 截止8月31日,沪深两市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的500家公司,有175家预喜,占比35%。预喜数量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化工(53家)、医药生物(48家)和机械设备(38家),电气设备、电子和医药生物的预喜率表现最优,分别为59.38%、57.58%和50.00%。 长期看来,国际贸易环境仍是焦点,国内经济复苏态势及美联储信号意义重大,企业改善状况、疫苗上市都将对市场产生影响。
工行于8月31日在京召开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全球电话会议,境内外知名投研机构的逾200名投资经理和银行业分析师参加了会议。管理层及14个部门负责人以回应自由提问的方式解读中期业绩,缓释了投资者分析师担忧。 目前资本市场12家知名券商对工行投资建议积极正面,给予工行“增持”或“买入”评级,认为半年报符合市场预期,核心要素稳定,经营质态稳健。 未来息差压力有望减小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总资产331120.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025.74亿元,增长10.0%。 对于工行资产增速情况,中信证券表示,前两季度工行总资产单季增幅均为近年同期最好水平,其中信贷、投资和同业资产均有积极增长;华泰证券表示,工行总资产增速在大型银行中居于前列;汇丰认为,工行资产增速高于同业,部分反映了工行在贷款储备、资本资源和存款渠道方面的优势。 二季度工行营收增速回升。中信证券指出,工行营业收入增速转正,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3.6%升至上半年的同比上升1.3%,主要是当季其他业务收入恢复性增长。 国泰君安表示,营收增速环比上升4.9%至1.3%,主要是因为2019年同期高基数效应逐步消除及子公司保费收入恢复。 半年报显示,工行净利息收益率为2.13%,同比下降16个基点。对此,国泰君安认为,息差因素压力可控,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的同时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考虑到下半年来市场利率企稳回升及存款监管推进,工行作为资金净融出行和存款强行,息差压力或将边际降低。 中信建投认为,工行积极调整贷款结构,对公中长期贷款及零售贷款中的经营贷款占比提升,有利于减缓净息差缩窄压力。汇丰认为,因为GDP增速好于预期,目前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下降,下半年净息差收窄的速度将会放缓。 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工行半年报还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2699.61 亿元,增加297.74 亿元;不良贷款率1.50%,上升0.07个百分点。同时该行持续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上半年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1254.56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贷款减值损失1117.05亿元,增长21.6%。 国泰君安认为,不良率环比上行源于认定收紧,逾期90天以上偏离度较年初大幅下降至0.62%,逾期率较年初下降23BP至1.37%。 券商普遍认为工行加大不良认定和拨备计提,做实资产质量,潜在风险下降。 中信证券指出,该行广义质量指标向好,关注和逾期两项指标“双降”体现公司严格认定与加大处置的并行效果。摩根大通表示,工行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有向好的趋势。摩根士丹利认为,加大不良认定、信用成本提前增加或有利于四季度的利润增长。 资本和拨备稳定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拨备覆盖率182.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47%, 一级资本充足率11.61%,资本充足率14.21%。 中信建投和汇丰认为,工行资本充足率尽管下降,但仍保持行业较高水平。美银证券和野村证券指出,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保持在安全区间,资本水平维持稳定。 华泰证券提到,工行资本补充在即,已获准发行300亿元优先股和1300亿元二级资本债,有望提升资本充足率0.81%。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国信证券、摩根大通、美银证券、花旗、摩根士丹利、里昂证券等9家券商均指出上半年工行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新冠疫情、中美关系恶化、全球经济衰退、脱钩压力上升,以及美国科技出口限制收紧等。此外,今年中国的杠杆率也可能大幅上升。那么,投资者为什么还要关注和投资中国呢? …但同样存在很多机遇和亮点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有望持续保持较快速的增长、国内消费市场体量和发展潜力巨大、技术不断升级、数字化提速、改革开放推进,以及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有充足的政策储备和空间可以应对外部冲击和债务风险,这些都是国际投资者不可忽视中国的理由。 需要关注的风险 我们认为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大幅升温,对华科技限制大幅收紧或者脱钩压力明显增加等。不过,我们认为更需要关注的应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和战略。只要中国继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促进国内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继续扩大开放以加强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吸引外商投资、培育国内竞争,那么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应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新冠疫情、中美关系恶化、全球经济衰退、脱钩压力上升,以及美国科技出口限制收紧等。此外,今年中国的杠杆率也可能大幅上升。那么,投资者为什么还要关注和投资中国呢?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有望持续保持较快速的增长、国内消费市场体量和发展潜力巨大、技术不断升级、数字化提速、改革开放推进,以及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有充足的政策储备和空间可以应对外部冲击和债务风险,这些都是国际投资者不可忽视中国的理由。 中国的经济增速料将超过其他大部分主要经济体 中国最早走出疫情影响。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大幅下跌后强势反弹,除零售和部分服务业领域外的经济活动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中国供应链韧性较强、防疫物资出口强劲,以及电子产品需求增加,中国出口的表现也强于预期。我们预计随着经济活动进一步恢复常态,以及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三至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继续反弹至5.5-6%(图表1)。虽然经济的环比反弹势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如果疫情能继续得到控制,那么受益于低基数,明年GDP增速有望达到7.6%。 未来几年,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中国可能仍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经济体。在未来十年中,我们预计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逐步放缓至4.5%(尽管2021年可能大幅反弹),但这仍意味着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会超过30%,正如同过去十年。支撑中国这一潜在经济增速的主要因素包括:1)虽然劳动年龄人口在下降,但我们认为劳动力将持续向生产效率更高的领域转移,而且劳动力的受教育和技能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2)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和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发达经济体仍处在较低的水平,我们认为国内的高储蓄将继续支持投资增长,推动人均资本存量提升。当然,相比以往,未来挖掘有投资潜力领域的难度可能更大,因此创新和改革也尤为重要,而投资和GDP增速可能会放缓。 美国对华科技限制拖累增长,但中国2030年GDP总量仍有望达到26-28万美元。如果美国对华科技限制进一步收紧、中美脱钩压力继续上升,我们估算这会拖累中国2021-2030年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每年0.3个百分点至4.5%。即便如此,到2030年中国的GDP总量仍有望较目前翻番、达到28万亿美元。取决于科技限制严格程度和波及范围、以及中国如何应对,在悲观情形下,科技限制的实际拖累可能还会再增加至多0.5个百分点;如果未来十年中国实际GDP增速平均为4%、平均通胀2%,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变,2030年中国GDP总量也可以达到26.5万亿美元。 中国消费及国内市场的崛起 过去十年,中国对全球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的贡献最大…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推进将经济从出口和投资主导转向由内需和消费拉动,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消费和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图表4),整体消费市场的规模从2009年的2.6万亿美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8万亿美元,增幅略超美国(图表5)。 …未来十年也料将如此。近期政府大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这是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将内需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这需要国内继续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整体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提高生产率、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提振消费。到2030年,我们预计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规模将增长8-9万亿美元至17万亿美元。 中产阶级的壮大有望为服务中国市场的企业带来更多消费需求。虽然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约有6亿人的月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于1000元(即年度可支配收入1650美元),但年度可支配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或家庭可支配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上)的人数已从2009年的1.3亿增加到了2019年的6.2亿。我们预计到2030年,该人数将进一步增加至9亿人。同时,我们预计年度可支配收入在10000美元或以上(家庭可支配收入在3万美元以上)的人数也将从2018年的2.8亿人增加至6.8亿人(图表6)。 部分消费趋势加速形成、新趋势浮现。UBS Evidence Lab最新一期中国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数据链接):1)消费者更愿意增加服务类消费,尤其是与健康、自我提升(如运动健身、教育)和体验相关的服务;2)即便疫情影响之下,消费升级趋势仍在延续;3)数字化提速,网购、线上娱乐和其他服务类消费大幅增加。此外,瑞银360团队认为中国面临一场“新零售”革命,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来扩大自己的线下生态,而传统的线下零售商业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以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 数字化和科技升级 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正在提速。UBS Evidence Lab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线上商品和服务消费显著增加,即使在疫情受控、出行限制放宽之后,这一趋势仍得以延续。瑞银互联网团队预计中国线上零售额和在线消费渗透率将进一步增长,2022年线上零售额有望达17.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5%,2024年在线消费渗透率可能进一步增长至40%左右。UBS Evidence Lab最新一期全球个人电脑购买意向调查(数据链接)显示,近几个月里,中国家庭已经升级了家中的电子产品系统,65%的受访者打算在未来6个月购买新的个人电脑。这都表明中国家庭正在配备更好的硬件产品,以适应疫情期间及之后的居家办公、远程学习和在线休闲娱乐。 随着消费者行为演变,企业也正在结合数字化服务转变其商业模式——如新零售、智慧教育、自动化餐厅和生物识别支付等。我们认为消费趋势的加速转变或将带动企业对人工智能、5G 和物联网技术的需求和依赖,如果得以顺利施行,“新基建”也能进一步助力企业运营转型和消费行为升级。譬如,5G技术传输速率更快、延时更短,可以促进电子健康、物联网服务和工厂自动化等产业的加速转型。中国计划从2020年起扩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我们估算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新基建”投资总额今年或将达到1万亿元。 在中国技术升级的过程中,自动化、产能升级和产品精细化可以说尤为重要。在过去的20年里,通过积累资本(机械和设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融入全球市场竞争,中国已逐步提升了制造业价值链。受此影响,中国产能不断扩大,高端制造业出口份额也有所提升(图10)。在自动化方面,中国也正迎头赶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安装了15.4万台机器人,而同期日本和美国分别仅安装了5.52和4.04万台。中国作为工业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瑞银预计2020年年底,中国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里17%会来自国内供应商。不仅在工业应用,餐馆、医疗保健和物流领域的自动化应用也快速发展。朝前看,中国研发支出与日俱增(图11),坐拥大量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研发人员和毕业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STEM毕业生有440万人);并且非常重要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使得这些科技进步及创新更易于商业化,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可以支撑未来中国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美国对华科技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也将带动国内增加相关投资。美国已将许多中国公司列入了“实体名单”、包括科技巨头华为,并收紧了对华技术出口的限制。未来数年,中国可能越来越难以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获得先进技术,这可能将阻碍部分产品的生产,并拖累中国的生产率和GDP增长。不过,我们认为限制收紧也可能带动中国增加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投资。虽然这些投资在初期可能不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果、并且可能产生高额费用,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投资有望提升国内生产能力、并推动技术持续升级。中国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人才储备,还在不断增加科技领域的投资、放松监管环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因素也都有助于中国应对外部挑战。 宏观政策和改革开放 相比其他多数主要经济体,中国仍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未来可能受到的冲击。由于担心过度的刺激会带来副作用,疫情以来政府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将政策重心主要放在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上,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规模相对温和,尤其是和本次美国的政策宽松以及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大规模刺激相比(图表12-13)。尽管近几年持续上升,2019年整体政府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73%(包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020年政府为应对疫情影响又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宽松措施,不过我们预计今年整体政府部门杠杆率仅略高于80%,仍基本可控。货币政策方面,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也更为温和,且仍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目前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2.5%)。鉴于国内利率水平较零利率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央行仍可通过降准和其他流动性操作来确保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并且也可以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来鼓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或直接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图表14-15)。 今年中国杠杆率可能明显上升,但短期内系统性风险较低。我们估算今年中国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上升25个百分点(参见《中国热点问题解析》),加上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明显高于其他大部分主要新兴经济体,许多投资者对中国债务问题的担忧重现。不过,如我们此前所述,我们认为短期内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概率依然较低,原因包括:1)中国经济反弹可以遏制杠杆率上升的势头,实际上,我们预计2021年宏观杠杆率将大致企稳;2)中国的储蓄率依然较高,且大部分债务属于国内债务;3)资本外流的管控依然存在,且国内外利差可观、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应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带来更多流动性;4)银行的国有化程度较高,且政府对主要银行和债务人有较强的影响力,有助于帮助企业与银行有序开展债务重组,减少违约的大规模爆发、并防止负面连锁反应。长期来看,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得以释放、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将依然可控。 中国已经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预计未来将继续推进。虽然中美关系趋紧和疫情爆发带来了不少挑战(参见《如何看待供应链转移和脱钩的影响?》),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包括颁布了新版《外商投资法》,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QFII和RQFII的额度限制,以及加强股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等。我们相信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二季度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入600亿美元以上)。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国内市场准入,吸引资金流入,有助于支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偏强(参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此外,即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中国也不会对在华美国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结构性改革将支撑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最近中国更加注重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包括放松大城市落户政策、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通过并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等。户籍和土地改革,以及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能为农村人口和农民工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就业环境,进而增加劳动力供给、提振消费活动。如果进一步的国企改革措施能得以落实,这将有助于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营造更为公平的营商环境。我们认为推进上述改革将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打破相关既得利益者的固有市场格局、增强市场竞争和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风险与挑战 未来几年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尤其是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趋紧以来,美国已经上调了关税、收紧了对华贸易政策、加强了对华科技限制,这使得部分在华/来华投资受限、脱钩压力上升。总体而言,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上升可能会打击市场情绪,拖累企业投资。地缘政治风险,尤其是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可能不仅会冲击中国金融市场,也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过,我们认为地缘政治冲突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很低。 脱钩压力上升可能加速供应链转移。近年来全球化的步伐已有所放缓,为适应国内经营成本的上升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企业已将部分产能搬离中国,供应链转移已经开始(详见《如何看待供应链转移和脱钩的影响?》)。UBS Evidence Lab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的压力。短期来看,我们估计供应链转移和企业推迟在华资本支出对中国制造业投资的直接拖累可能为2个百分点(瑞银预计今年制造业投资下跌5%),再考虑到对相关行业的溢出效应,实际影响可能更大。不过,我们认为,依托中国市场巨大的体量和发展潜力,一些企业也会将生产迁入中国。此外,我们认为供应链转移对就业的整体影响相对有限,服务内需的行业增长有望抵消部分拖累。 科技脱钩可能拖累中国潜在经济增速放缓。对部分关键行业的零部件和资本品而言,中国确实依赖于从美国及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如果被迫脱钩,我们相信中国可能最终会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并实现进口替代。但是,如果无法顺畅地获得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设备,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生产率增长放缓、潜在经济增长率降低。在悲观情形下,脱钩(尤其科技领域的脱钩)可能会额外拖累未来几年潜在经济增长率每年0.5个百分点。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脱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中国自身的政策应对和科技创新,还将取决于美国盟国对脱钩的参与程度。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其竞争力,并利用巨大的市场体量和发展潜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说到底,尽管面临外部风险,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国内战略。只要中国继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国内生产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继续扩大开放以加强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吸引外商投资、培育国内竞争,那么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应不会改变。 来源: 政府网站, 瑞银证券
报道,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这项调查对美国、加拿大、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14个发达经济体的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其中不少国家还是美国的传统盟友。 调查发现,在受访者是否认为本国政府的疫情应对政策比较到位的问题上,英国和美国的排名最靠后。两个国家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应对有力的比例分别为46%和47%,是所有14个国家中仅有的认同度没有过半的两个国家。 调查还发现,不同党派受访者对政府疫情应对的认同度也较为分化。就美国而言,76%共和党人和倾向于共和党的独立派人士认为,政府在疫情应对上做得好;仅有25%的民主党人和倾向于民主党的独立派人士认同这一观点。 此外,美国人相比其他受访国家的公民更认为国家现在比疫情更为分裂。调查显示,认为国家现在更加团结的美国受访者的比例仅有18%,高达77%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社会比过去分裂。并且,这一比例要大大超出其他国家。 新冠疫情也对经济带来了致命影响。根据该调查,认为自己国家目前经济状况良好的受访者也比较倾向于认同政府抗疫有力。例如,78%的美国人认为,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良好,政府应对疫情也表现良好;34%的美国人认为,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差,但政府应对疫情表现良好。
市场仍在消化上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释放的信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宣读了美联储政策框架改革的结果——盯住平均通胀(AIT),即把2%的通胀目标变为长期平均2%的目标,未来也不会根据就业市场来决定加息与否。 华尔街将此解读为一场“偷梁换柱”的货币革命。美联储悄无声息地修改了国会赋予其的双重使命——保持价格稳定(实现2%的通胀目标)、充分就业。当政策锚发生变化,资产配置的依据也将发生巨变,市场无法再通过简单的通胀、就业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 “股票似乎对美联储暗示的将利率长期保持低位的承诺感到满意,但长端美债的大跌则似乎意味着债市对鲍威尔很少提及资产购买、收益率水平预期或延长资产购买久期感到失望。在通胀预期和实际收益率同步上升的带动下,名义收益率上升,美债收益率曲线则因远端提升而变陡,”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Eric Robertsen)对记者表示,但美联储不会对收益率的持续上涨感到满意,这会加大债务付息压力。市场正在等待美联储在9月16日的FOMC议息会议上给出更多细节。 低利率、资产购买将成长期组合 根据美银美林的测算,如果PCE通胀率保持在2.1%的水平,则可能需要美联储维持42年的低利率水平不变。 主流机构认为,这一政策框架的变化,意味着低利率、资产购买将成较长期政策组合。因为,要提升通胀并非易事,且挑战正不断加剧。 “考虑到实际通胀与美联储2%的目标之间差距巨大,因此要实现通胀超调,就需要美联储加倍努力。美联储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未成功实现通胀目标,唯有2012年和2018年两个短暂时期,核心PCE增长超过2%。即使在2018年极端例外情况下,核心PCE也只是在几个月里维持2.2%的水平。如今增长前景愈发艰难。”罗伯逊表示。 另一个挑战是,全球通胀前景仍同样黯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占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二,但该地区的通胀率仍极低。对于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而言,通缩是比通胀更为直接的风险。这些都为美联储提升通胀构成挑战。 “美联储宣布了AIT,但没有承诺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或收益率上限来控制长端收益率,这表明长端利率可能会随着通胀预期而上升。”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表示。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举从0.6%附近跳升至0.78%附近。 虽然通胀预期已经较今年3月低点提高了125个基点(BP),但要维持,就需要美联储兑现承诺,“我们认为,美联储的新承诺意味着它将把政策利率维持在0,并继续扩大资产负债表,直到通胀至少达到2%,”罗伯逊称,“我们认为美联储正在努力完成新的平均通胀目标,并希望在未来两周内制定计划。" 低实际收益率利空美元、利多周期股和黄金 通胀的变化固然重要,而实际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对投资决策更关键,因为实际收益率水平将对股、债、汇产生重大影响。 美联储会否因为这一目标而允许大幅提高债券收益率是另一个关键,但多数观点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做会导致不断攀升的债务产生的利息费用迅速增加,这将成为提升通胀的另一副作用。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从疫情危机中的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宽松的金融状况,这意味着需要将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利差变窄,也意味着抵押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渣打认为,考虑到公司和政府发行人的债券发行量显著增加,这点显得尤为重要,预计2020年美债净发行量将达到约4万亿美元,美国投资级债券达2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希望长期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以支持经济,则可能需要扩大其资产购买。 因此,罗伯逊认为,美联储需要维持平衡,既要提高市场隐含的通胀预期,也要降低实际收益率,从而保持名义收益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意味着更多资产购买和前瞻指引。而实际负收益将使美元继续承压,并支持宽松的财务状况。 就汇市而言,弱美元大概率持续。美元指数上周五收盘于当周低点和2020年的最低水平92附近,可见,外汇市场似乎更加相信美联储对更高通胀率的承诺将施压实际收益,而非引发收益率飙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欧元、澳元和英镑似乎都在延续升势。澳元对美元上周收于两年高点,欧元对美元升破1.20则是其两年高点,英镑对美元已逼近8个月高点。美元从3月23日高点下跌的幅度现已超10%,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下行空间,预计将再贬值至少5%至2018年的低点。”罗伯逊称,尽管亚洲货币并未对美元有太多升值,但趋势开始扩大,例如人民币经过短暂的盘整之后,美元/人民币已经逼近6.8,而美元/印度卢比在上周下降了约2%至74以下。 对实际收益率下行而非上行的判断意味着黄金仍有机会。近期,黄金在2000美元/盎司下方陷入宽幅震荡,但机构认为1900美元/盎司仍是坚实的支撑位,预计黄金将恢复升势。 就股市而言,外界目前并不认为受科技股带动而创新高的美股会受过多扰动。同时,摩根士丹利认为,例如银行这类早周期的板块将迎来机会。由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如此之低,此前银行股跑输理所当然,但跑输的幅度已远超银行股和美债的相关性。摩根士丹利利率策略团队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1年6月将为1.3%,若以当前的相关性衡量,那么银行股的表现变化将会从当前的-40%到明年6月的+30%。尽管如果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可能导致银行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但事实上,银行的监管并未在特朗普任下出现太多实质性的放松。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继续背道而驰 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将持续背道而驰。 上一轮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出现在2015年,但走向和现在正好相反。2015年初,中美利差逼近200BP的高位,当时美联储处于金融危机以来降息至零后筹划加息的阶段(同年12月首次加息),而中国央行则因股市巨震、汇改波动而开启了宽松周期,随后中美利差于2016年末收窄至仅50BP。 今年以来,中美利差快速拉升至250BP附近,反映出两国基本面差异。在经历了5、6月的去杠杆后,7月以来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操作在数量和价格方面均较谨慎。近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仍趋于上行,债券交易员普遍对记者表示,目前资金面偏紧,“债熊”的意味似乎越来越浓。8月25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突破3%,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跌0.44%报97.935元,创1月9日以来新低。目前市场的另一个关注点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债发行,如果国债供给不降甚至反增,二级市场将承压。 此外,中国央行持续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引发市场对央行收短放长、抬高综合资金成本、变相“加息”的担忧。不过,机构认为,当前未到货币政策出现大幅转向的时点,央行持续大额流动性投放逐步缓解资金压力,月末资金利率从高点回落后可能扭转市场的“加息”预期和担忧,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在3%~3.2%附近区间震荡。 A股将以其较高的收益率而持续受到外资追捧、向好格局持续,但机构认为,需关注流动性预期的变化、IPO数量增加造成的扰动,未来业绩将成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