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赫芬顿邮报》和舆观调查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对比世界其他地区,美国人对于本国处理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观点越来越悲观。 46%的受访者称,美国对疫情的处理不如其他国家,2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对疫情的应对与其他国家一样,仅19%的人认为美国处理得更好。 调查显示,今年人们对于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信心不断下降。根据今年三月的民调,当时仅有2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应对疫情比其他国家更糟糕,而五月的民调中,这一数字上升为36%。 尽管美国两党都对政府有不满情绪,但两党对于政府应对疫情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分歧。71%的民主党受访者认为,美国在抗击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做法特别差,这一数字高于今年三月的49%;而在共和党受访者中,仅有19%的人认同这一判断,在三月这一数字仅为2%。目前,约38%的共和党受访者和8%的民主党受访者认为美国应对疫情的表现要比其他大多数国家更好;对比三月,当时有62%的共和党人和12%的民主党人认为美国表现更出色。 7月28日至30日,《赫芬顿邮报》和舆观调查公司对1000名美国成年人完成了这次民调。
根据美联社和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26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有八成受访美国民众认为国家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的最高比例。4个月前,认为国家走在正确方向上的受访者还有42%,现在就只剩20%。 相比之下,只有32%的人支持美国政府的抗疫举措,较3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也达到了新低。只有36%的美国人肯定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政策,而他在经济方面的支持率也降低了不少,只有38%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经济状况良好,与1月的67%相比骤降近3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只有38%的人认可他的执政表现。 媒体人士认为,美国正同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受到冲击、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危机,该民调透露出美国民众对政府抗疫举措以及经济发展前景等的质疑。 美国《纽约时报》26日刊文指出,特朗普试图淡化新冠肺炎危害程度的做法,已经遇到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的病例数不断增加、死亡人数持续上升、重症监护病房不堪重负的现实。 而在疫情肆虐下,美国还经历着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等危机。除了反种族歧视抗议之外,多个城市的民众也在声援被联邦执法人员镇压的波特兰示威者。《纽约时报》表示,在西雅图、奥克兰等地出现的混乱场面,不禁让人想起“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最初爆发时那种“易燃易爆”的状态。
市场分歧加大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7月28日,期债现券双双走弱,国债期货全线下跌。本周以来,沪指反弹,债市连跌。尽管市场人士对债市走势的判断分歧加大,但不少机构认为,下半年债市前景并不悲观。 基本面平稳复苏 上周五,A股下跌,债市上涨。本周一和周二,股市反弹,债市下跌。28日,国债期货全线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33%,5年期主力合约跌0.21%,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至5个基点。 自7月中旬以来,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累计上涨约1%,10年期国债活跃券200006也从3.1%的高点下探至2.9%附近,甚至一度位于2.9%下方。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认为,当前月末资金面边际收紧,外部风险因素短期降温,8月后地方债和一般国债供给压力将回升,而基本面仍在平稳复苏。 此外,前期交易盘存在获利回吐需求,在股市韧性较强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存在一定下跌风险。 国泰君安覃汉团队指出,近期外部因素不太可能改变债市自身演绎逻辑,更多是在短期内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 多空因素交织 近期,内外部环境变化较大,多空因素交织,市场人士对于债市后续走势分歧较大。 屈庆认为,下半年债市前景并不悲观。外部因素仍存在变数,风险偏好面临降温。基本面改善边际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对经济缓慢复苏的反应也将逐步钝化。目前,债市收益率仍处在相对高位,配置需求仍将持续释放,上行空间已较有限。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为实现降成本,贷款利率仍需下行,8月和9月利率债供给压力再起,货币政策操作料难收紧。而且,近期二季度经济数据超出市场人士预期,债市表现仍然较强,表明市场对后续相关政策预期有分歧。 中金公司陈健恒团队认为,今年5月至9月债券收益率走势,可能是去年4月至8月的“翻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大类资产轮动风口正慢慢回到中国债券这边。 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认为,年内利率低点已出现,利率底部已抬升。此外,近期同业存单利率再次明显提价,中长期利率下行空间将受抑制。利率债供给压力会对利率下行产生约束。 记者 罗晗
近日,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云端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开幕。大会第二天,五位顶尖金融科技专家高屋建瓴,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在大会上,诺奖得主、AI顶会主席、知名企业家们观点鲜明、金句频出:AI金融是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的AI技术,不止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互补。「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以亚当·斯密的理论为切口,详细讲解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两种技术如何大大减少当代贸易的壁垒;「IJCAI理事会前主席」迈克尔·伍尔德里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最让人兴奋的应用,并列举了机器学习之外,两个可能会对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此,雷锋网整理了这五位顶尖专家的演讲,以飨读者:托马斯·萨金特: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不是竞争而是互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萨金特以“2020年及未来技术展望为主题”发表演讲。托马斯·萨金特主要针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两个问题展开了探讨。他在大会上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进行对比,认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互补。托马斯提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其认为贸易壁垒的增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商人在进行贸易活动时会遇到小偷和强盗,这是一种贸易壁垒;买卖双方很难彼此信任,很难保证按时交付,而这种缺失的信任和大量的沟通成本也是一种贸易壁垒。贸易壁垒越大,成本就越高。托马斯认为减少贸易壁垒就是增加经济价值,就会有更多价值被创造出来。而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两种技术大大减少了当代贸易的壁垒和成本。以区块链为例,它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不可篡改、可以追溯等特点。而这些特征可以有效降低贸易的沟通成本。而相比区块链,托马斯认为人工智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工智能由一组算法组成,对不知道的事实进行猜测,随着更多数据的输入,人工智能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人工智能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世界,而区块链使用的是与之不同的角度和工具。托马斯表示,区块链的目的,是成为一种交易技术。现在占主导地位的交易技术是银行,在网络的中心只有一个受信任的中介便是银行。银行作为一个中介,不管是转账还是交易,都要付出很高昂的手续费。垄断意味着收费且金额很大,而且跨国转账常常需要两三天甚至一周。区块链的目标是消除受信任的第三方中介,缩短交易时间,降低成本。记住亚当·斯密的格言,如果你能降低成本,你就可以增加贸易。最后,托马斯总结道:“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互补。这两项技术,都能够帮助我们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迈克尔·伍尔德里奇:AI金融是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是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前主席,现担任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还曾参与开发阿尔法围棋机器人(AlphaGo)项目,是著名智能体理论研究学者,在其二十年的研究生涯里,他几乎当选了人工智能相关学会的所有Fellow。迈克尔·伍尔德里奇这一次的演讲主题是「让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挥作用的风险和机遇」。伍尔德里奇相信AI金融是人工智能目前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他认为,人工智能不只是一种技术,人工智能是由一系列技术构成的。我们对当代的人工智能如此兴奋的原因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过去的15年里,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深度学习,我们现在可以用人工智能做那些在几十年前看来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搜索和战略推理。伍尔德里奇所说的搜索指的是,能够找到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搜索是人工智能中规划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技术。如何将这个世界的初始配置转换成期望的最终配置?如何把现状变成你想成为的样子?这就是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意义所在。战略推理,是设身处地地考虑如果我是你,你会怎么做?战略推理,是目前AI金融的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年里,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玩扑克的游戏。伍尔德里奇认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机器学习,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在金融领域发挥着作用。接着,伍尔德里奇讲述了两类不同的人工智能在金融界的应用,即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和办公室后台的应用程序。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指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与客户交互;而后台的人工智能应用指的是,在你的业务后台中应用人工智能,但不是直接与消费者互动,而是间接互动。随后,伍尔德里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应用:个人财务软件助理。伍尔德里奇认为人工智能在面向客户方面最明显的应用、最激动人心的应用之一是面向客户的软件助理。比如我们随身携带的Siri、Alexa、Cortana等都是软件助理。而软件助理和金融之间的联系,核心在于个人财务管理助理。他解释道:“就像医疗保健中的人工智能,可以全天候监控我们的健康状况一样。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财务助理也可以为人们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下一代的应用是使用这些个人财务助理来理解我们的消费习惯。”伍尔德里奇认为人工智能在观察数据、发现趋势分类,并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方面非常强大。而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金融系统,能够相对轻松地完成这些事情。同时,他也承认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人们开发了一个软件可以控制客户的银行账户,软件被黑了怎么办?如果软件被其他软件所误导或利用怎么办?只要我们要使用人工智能,这些问题就无法避免而且必须解决,因为它控制我们的财政。”伍尔德里奇说。廖理:细数金融科技十年发展历程廖理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现任《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此次在大会上分享的主题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廖理认为在本世纪的前20年,以支付科技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金融科技在中国几乎是有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势头。对此,廖理总结了金融科技对于经济生活的发展做出的三个贡献。 第一是推动传统金融的转型,提高传统金融的效率; 第二是大量创业公司和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出现,提高了整个社会范围内资产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三是填补了传统金融所没有覆盖的洼地或者盲区,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廖理还把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新创企业分成4个大类:企业贷款、企业支付、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员工管理。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的平台,廖理将之分为两类,一类就是电商平台,像国内的京东、苏宁、唯品会都开始为自己平台上的商家提供贷款服务,包括美国的亚马逊等等。还有一类是支付平台提供的贷款服务,包括美国的square等,这些支付平台通过对支付数据的信用分析和判断,为商家提供信贷服务。他还介绍了过去十年比较引人瞩目的两类贷款平台:第三方的贷款平台和网贷平台。廖理认为过去十年,面向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产业生态逐渐发展起来。不管是电商平台、支付平台,第三方平台还是包括市场借贷的平台,他们的风控逻辑和传统的风控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风控逻辑是以资产为主,而新的风控逻辑是以信用为主。 廖理对每一个平台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贷前的审核、贷后的持续的风险监测上的一些方法也进行了慷慨的分享。最后,廖理还分享了自己所在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孵化成功的一个高科技企业——道口金科玉律,详细描述了道口金科玉律在技术和商业上覆盖的面积和获得的突出成果。陈青山:数字化是金融业务AI化的必经之路合合信息联合创始人、启信宝CEO陈青山,在本次大会上以「AI大数据,共创金融新生态」为主题,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一些体会。从事AI大数据的合合信息,研发产品化的历程始于2009年,从最开始的AI感知技术,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文本识别、场景识别,一直到高阶层的认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在这个领域合合信息已深耕十余年。陈青山认为数字化技术,特别是以AI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会将物理世界的物质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数字,比如财报、图像、声音、视频还有场景等。而文本识别、语音识别、视频识别、产品识别等技术,还有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将使得我们的物理世界转化为另外一个孪生的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都是有数据构成的。陈青山将「AI平台」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图像处理; 第二个阶段是文本识别,包括结构化、数据化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文本或者文档理解的阶段,这个阶段要对识别出来的数据,进行提取、自动分类,甚至感情标注;最后,要对场景进行应用,比如应用在保险、银行或者物流、地产等一系列的产品中间。目前所看到的金融产品或者业务上,比如合同、保单、票据、财报,都是AI平台所要处理的数字化对象。他认为AI技术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巨大,做到了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解决了人类解决不了的难题。以文本识别准确度为例,如果是人工录入一份文件上的文字,准确率约90%,但如果是以合合平台的文本机器人来做,准确率可以超过99%,它可以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情。合合信息还致力于将AI能力模块化、标准化。通过把AI平台私有化到客户的内网环境中,使之具备底层的AI技术能力。他认为实现AI的三个要素,一是算力,二是算法,三是数据。合合信息要做的工作是要把这些数据清洗、挖掘、融合、汇聚,使之变成一个知识库,从而方便数据的计算、关系的挖掘和属性的归类。“企业内部的知识库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地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不能用,就是一堆废品。”陈青山说。合合信息会用300多个标签去对2.3亿家企业进行全景式画像,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资质情况、经营情况、风险的情况以及商业社会相关联的一些情况。画像之后,以一套科学有效的指标来计算一家企业的信用、实力和风险,比如通过6个维度的数据打分来衡量一家企业,包括资本背景、经营质量、知识产权、风险情况、成长性、企业规模。在演讲的末尾,陈青山分享了自己在产业链金融上的一些心得和感悟。目前合合信息已经研究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上游有云计算基础设施;中游包括人脸识别技术、文字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下游则是智能机器人、智能零售、智能家居等。他认为这些产业链,一定也会沿着长三角经济带一直往中部延伸,出现从东向西、逐步发展的态势。肖京:金融+科技,实现双轮驱动肖京是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他的分享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金融领域的发展、贡献和成果。肖京首先介绍了自己所任职的公司平安集团。平安集团成立于1988年,如今已经成为一家科技型的综合金融集团。平安集团现在有180万员工,在世界保险行业品牌中位列第一,市值超过1万亿,年收入超过1万亿,税收和利润都超过1000亿,主要的战略方向包括金融和医疗两个重要的核心领域。肖京详细介绍了平安为什么对金融科技十分重视。平安集团每年把收入的1%投入到科研,1万多亿收入会投入100多亿的资本到科研上。从08年到18年,平安集团的战略方向就是金融+科技,以科技和金融并重,用科技驱动金融的发展,并且是双轮驱动,一起推动整个集团向前发展。肖京以Facebook为例,指出科技对利润增长的重要性。平安每年有一万三千亿左右的收入,10%左右的利润,Facebook每年虽然是700亿美元的收入,19年却有200亿美元的利润,利润接近30%。肖京认为金融最核心的4个场景是获客、风控、服务和运营。肖京认为金融最核心的领域是风控。他认为如今欺诈的种类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一些漏洞没有被发现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形,可以用科技力量。一个单据是不是存在欺诈的情况,很难辨别,但是当我们积累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用科技自动分析单据是否有问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风险、提高我们的风控的能力。如何用科技把金融做得更好,肖京认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平安可以把很多线下的业务线上化,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户的体验。但是,互联网虽然解决了渠道触达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生产质量的问题。 肖京列举了“地沟油快餐外卖”的例子,虽然外卖可以很快的送到家,但是快餐的味道和健康等级还是那样,我们还是吃的还是地沟油快餐,不是高质量的食品。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京认为,需要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公司的产品和流程实现智能化。而只有具备4个要素才能够真正的完成智能化的建设,肖京认为这四个要素分别是数据、算法、专家、场景。有意思的是,肖京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人工智能应用。比如牲畜的识别。肖京解释道,农险业务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比如一个养殖场养了1万头猪,农场主就要买猪的保险,所以平安在农险业务上也做到了科技赋能。最后,肖京介绍了平安如何通过科技助力解决疫情期间的一些社会难题。一是通过语音机器人帮助客服人员回答基础性、简单的问题;二是,平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15秒的速度、98%以上正确率识别出新官肺炎的症状,并且监控它的变化。
目前经济总体稳定恢复,根据工业增加值以及投资状况,二季度GDP经济数据或可达到2%以上甚至更高。但目前服务业内需偏弱,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弱,就业状况较为严峻。同时企业利润降幅较大,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资金拖欠情况有所增加。综合来看,我认为未来政策对策应主要强调内循环,扩大对两轻一重行业的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补短板投资,并同时通过放松一些城市对限号、加强老旧机动车淘汰管理、家电以旧换新等方面促进消费。还应设立就业相关专项资金,帮助提升职业技能,改善就业问题。 近期利率上涨较快,但DR007升至2.2%属于围绕利率中枢波动的情况,因此不会触发逆回购操作。在股市强势上涨的情况下,央行是否继续通过逆回购给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权衡的。另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反映了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债券收益率上升反映的是股债翘翘板的情况。 我认为央行的判断是金融表现强于实体,且当前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较大。因此,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力度,不要留下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央行现在主要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降利率和调结构。央行将持续释放LPR改革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通过压缩LPR加点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引导银行向企业让利。同时利用再贷款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提供可直达实体的资金支持。货币政策的变化跟基本面的变化是一致的,若经济持续改善并达到预期,央行实施降准的概率会很小。在目前看来,短期之内看不到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货币政策相对而言比较谨慎。 维护股市的稳定和发展是证监会最为重要的任务。股市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基本面,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大幅上涨后或有的下跌,以免对股市造成太大的冲击是合理的。在资本市场的改革背景下,积极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科创板会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和尝试,同时,再融资政策和新证券法也需要尽快落实。 近期美国疫情加剧,特朗普选情压力空前大,美国三季度经济压力加大。我认为特朗普或将加强对中国银行业的制裁,可能会再次要求中国加强对农产品的进口,同时,不排除美国于大选之前在中国台湾做一些擦边动作,届时中方必将实施反制措施。若中美关系不能保持良好态势,或将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一 二季度经济基本状况 目前经济总体稳定恢复,根据工业增加值以及投资状况,我认为二季度GDP经济数据或可达到2%以上甚至更高。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近期农业、工业与服务业总体恢复情况良好。农业方面,夏粮或将迎来丰收。虽然南方水灾很严重,但是截止到6月10日麦收的进度已经将近七成半,产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目前,问题出在副食品上,一是南美疫情使得玉米和大豆可能会出现问题。二是国内疫情防控对食品加工和新鲜食品物流有影响。三是今年南方的天气可能会导致一些农产品的供应出现问题,价格可能会推高。工业方面,5月工业增加值已经回升到4.4%,工业产量稳步增长,利润下降的速度进一步放缓。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首次转正,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服务业方面,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较4月提升5.5个百分点,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稳定增长。线上医疗、远程办公、智慧城市、网络购物发展非常快。服务业的问题是内需偏弱,尤其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弱。6月份北京的疫情使得住宿、餐饮和文旅服务消费恢复进一步放缓,尤其是接触型消费。我认为北京的应急响应级别或将在一周之内会下调到三级。总体而言,服务业在缓慢向好。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投资、消费与出口状况明显改善。投资方面最好的是房地产。近期房地产销售火热,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3%。总体价格较为稳定,部分城市房价地价上升比较明显,其中深圳最为突出。北京、深圳、南京、成都有些地价拍出了新高。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值基本已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市场预期有一些变化。资金进入房地产的冲动比较强烈,当前房地产的调控依然偏紧,目前看还没有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情况。住建部依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手段,不放松、不加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由于资金要流入房地产市场,所以要尽量建立起金融和房地产的隔离机制,对这些流入房地产的资金进行全口径统计、全覆盖管理。消费方面,汽车消费强劲回升的因素是累计效应。在汽车消费与房地产销售增长的带动下,消费降幅明显收窄,生活性消费有所恢复。据民航局统计显示,民航单日运送旅客量已恢复到60%左右。出口超预期实现连续正增长,防疫物资出口大幅增长,4月防疫物资出口金额从月初每天10亿人民币增加至30亿人民币以上。我认为星期一公布的6月进出口数据都会双双为正。进口额的正增长更多是反映了工业品需求的增加。 近期CPI的涨幅有所回落,调查失业率小幅度下调。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且就业不充分。5月1.2%的人员虽在职但仍处于非就业状态,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就业状况依然严峻。失业反映了企业的需求问题,市场订单不足导致企业复工后减产。居民消费低迷,尤其是服务于终端消费者的服务业。实体店零售同比下降,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9%,住宿和餐饮指数同比下降21.7%。企业利润降幅较大,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导致利润下降,存货周期变长,资金拖欠情况有所增加。尤其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受制于流动性的影响。利润降幅较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PPI持续走低,6月环比虽有所好转但依然为负。 政策对策主要强调内循环。关于外资外贸,虽然当前的外贸状况不错,但在海外疫情严重、美国持续施压的情况下,我们能出口的不多。从内循环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两轻一重,如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一体化大数据等。还有公共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市政公路设施建设都是投资的重点。二是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县级城市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三是补短板投资,主要是公共卫生方面。如传染病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口岸卫生检疫检验、应急物资储备、城市污水垃圾,以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技术。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一是汽车消费,有些城市应适当放松限号、加强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管理等。二是公共交通方面应推动新能源汽车,建立充电桩。另外家电的以旧换新以及互联网+消费的模式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还应设立就业相关的专项资金,帮助提升专业职业技能,以保改善就业问题。 二 关于当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态度是比较清晰的,目前采取的是从应急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转变。 现在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是利率的问题。近期利率上涨得比较快,DR007已经到2.2%,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到3.1%。我认为人民银行在这一点上的容忍度很高,人民银行不会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太多手段。DR007升至2.2%是围绕利率中枢波动的情况,并不是一个特别不可以接受的事,因此,不存在DR007到2.2%会立刻导致逆回购。在股市这么强的情况下,是否通过逆回购给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权衡的。另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到3.1%反映了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债券收益率上升反映的是股债翘翘板的情况。股市好,大家赎回理财产品买股票或者股票型的基金,也是很正常的变化。 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我认为央行的判断是金融表现强于实体,而且现在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比较大。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是也要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力度,不要留下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央行现在主要的工作重点依然是以下两方面。 第一,降利率。央行降利率是总体上要求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怎么降低呢?用央行的话说要持续释放LPR改革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LPR改革实际上建立了LPR加点的形式,不能总是指望MLF和LPR下降,还要通过压缩LPR加点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引导银行向企业让利,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实体的融资成本。当前资金市场的利率水平不宜长期持续过低,如果长期过低就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甚至抑制消费,导致加杠杆套利资金空转的问题。我认为央行有承受利率适当上行的能力。利率适当上行,影响因素非常多,不能说央行现在稍微调整一下就是货币政策收紧。目前货币政策并不紧,宏观经济在持续改善,通胀状况适中,我们看不出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 第二,调结构。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好处是直达实体,而且现在1万亿还没有用完,一方面可以直达实体,一方面也可以达到降利率的效果。我认为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 货币政策的变化跟基本面的变化是一致的。从理论上来说,假如我们的经济持续改善,达到预期的话,央行实施降准的概率会很小。现在有很多投资、补偿性的消费,但是到三季度会不会这样我们另说,届时货币政策会相机抉择。在目前看来,短期之内看不到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相反,货币政策相对而言比较谨慎,这种现象是比较明确的。 三 从宏观的角度看股市 我认为,股市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基本面,是一个渐进的健康牛,这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所以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如果股市能够持续稳定上涨,当然是一个好事,不存在有人想要把股市压下来。 大家可能比较担心大幅度上涨以后会大幅度下跌,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对股市造成太大的冲击,我认为是合理的。比如,现在一些国家队基金已经开始进行适当的减持,利用这个机会多进行一些IPO,以及放松对董监高减持的监管等。 维护股市的稳定和发展是证监会最为重要的任务,也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一点,这对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较大意义。在资本市场的改革背景下,直接融资市场必然要发展得更好,如果靠间接融资的话,杠杆率会很大。我认为,科创板会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和尝试,同时,再融资政策和之前说到的新证券法也需要尽快落实。前段时间肖钢主席提到,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视资本市场,这是非常中肯的,目前许多措施和目的也都是为了健康牛,这也与当前的基本面一致。这是我对当前股市的一些个人理解和思考。 四 关于中美关系 股市其中的一个风险来自于中美关系。尤其是美国现在的疫情比较严重,特朗普选情的压力空前大,这严重影响美国三季度经济的状况。面对这种比较被动的状况,特朗普可能会主动挑起一些议题应对。有一种说法美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银行业的制裁,如四大行,这个概率是存在的。如果美国这么做,中国必然会反击。 第二,我认为美国可能会再次要求中国加强对农产品的进口,因为这一阶段协议执行得还是很好的,唯一问题是农产品采购不足,所以我们有可能跟美国再进行一次电话的会谈,进一步采购美国的农产品。 第三,不排除美国在大选之前,9月份左右,在中国台湾做一些擦边动作。如果美国这么做就是逼中国出招,中国必须要反应,没有选择,但这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大选之前,可能中美不会完全太平,这是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因为这也可能会对我们的资本市场,甚至对国内经济产生一些影响,这是未来的风险点。除此以外,从国内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从当前资本来说,我认为大体上是可控的,这一点我们比较有信心的。 五 提问环节 提问1:您刚才提到央行不希望刺激利率长期过低,是以现在逆回购的2.2%来评价,还是本身逆回购2.2%的政策利率已经是比较低呢? 颜色:以前3、4月份的100个BP以下肯定是过低,随着经济基本面向好,股市表现强劲,我认为对于“过低”的标准会逐步提高。总体来说,掉到2.0%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再进一步往下低,可能就比较难。 从结果上来看,如果过高或者过低,会采取一些行动。现在2.2%左右央行觉得还可以,所以我认为对于“过低”的容忍度是在提高。对于“过低”很难给一个数值,因为它在不断变化。我不认为2.2%会因为过低导致往上提,这个信号发出来太强势了,这是概率非常小的事件。 另外,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往上升一点,有一些波动,这是复杂因素导致的,不会引起央行直接的干预。目前十年期特别国债的收益率在2.9%左右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最开始发十年期特别国债的收益率是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所以综合起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是在比较合适的水平。 提问2:现在央行要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五年期的企业债已经接近LPR利率,这种情况下通过什么手段去刺激企业贷款呢?央行对于长端利率有没有价位?针对这种信用债,十年国债有没有一个合理的利率? 颜色: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降实体融资成本,降贷款利率。央行最主要的方法还是通过直达的工具——再贷款,还有银行让利。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同时还需要实现降低贷款利率,现在的办法主要还是央行让利,降低费率、大力做再贷款。 第二个央行对于长期的长端利率,包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肯定要参考,但没有意图直接干预。如果到3%,央行也至少不会有太多的反应,因为总体基本面的好转。 提问3:刚才您提到的大家希望看到一个慢牛、健康牛,但是从我们的感受来看,中国市场其实很容易因为散户进场导致快牛或者疯牛出现。从央行角度来看,会不会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导致货币资金利率进一步提升? 颜色:首先我是同意你观点的,如果真的持续大幅度上涨,会不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控制我认为是相机抉择的。目前看来整体而言,杠杆率较低,总体的风险可控,如果想要进一步做一些反应,主要责任还是在证监会。 如果A股出现大幅度下跌,央行可能会采取手段释放一些流动性。在股价到3、4的状况,央行要做温和调控的空间很小,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少做逆回购,其他关于股市微观的精准调控,可能主要的执行者都是证监会。
截至7月9日16:30收盘,美元/人民币报6.988附近;截至记者发稿,离岸人民币是6.9856。人民币又重回“6时代”。 在股市的高涨气氛带动下,近期人民币汇率节节攀升,本周大涨近800点。7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上证综指当日上涨1.39%至3450点;北上资金当日净流入79.51亿元,年初至今总计净流入已达1810.6亿元。 “基本上6.8-7.2是人民币的交易大区间,下一步可以观察人民币是否有望冲击6.8的区间下限。”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其实,在2020年初,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测普遍趋于乐观,但疫情等因素一度打乱了这一预判。 法国巴黎银行外汇、利率策略师季天鹤在2月底曾发布《山雨欲来:人民币汇率剑指6.80》的报告,文中表达了对人民币的积极看法。但此后出现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致使人民币汇率一度达到7.20的水平。 季天鹤对记者表示,当前仍维持人民币今年将会达到6.8的预测。季天鹤认为,在大环境趋于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见的其他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总体上比较积极。 渣打则认为,今年中国经常账户有望重回顺差。一季度虽然出现340亿美元逆差,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对生产和出口交付造成一定的干扰,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但随着工厂陆续复工复产,自3月以来出口状况已经改善。因此,渣打将2020和2021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的预测,由此前的0.5%和0%分别上调至1.0%和0.4%。 此外,也多次报道各大国际投行机构看跌美元的共识。 例如,渣打全球研究主管罗伯逊(Eric Robertsen)此前对记者表示,美元将中长期走弱,即使过程中或有反复。 当前,人民币再度回升,将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呢?一般而言,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兑损益所体现的直接影响;二是汇率波动影响企业成本及产品销售,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而产品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将面临汇兑损失和产品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 受人民币升值利好的行业主要分为两大类——房地产、航空、石油开采等外债类比较多的行业,另一类则是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 就航空业而言,航企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左右,美元负债占比普遍比较高,人民币升值后,人民币计价的美元债务成本有望下降。 中金公司认为,航空需求低点已过,下半年国内需求复苏持续,国际需求或将在2021年下半年恢复到2019年水平,预计二季度各航司仍将出现大额亏损,盈利见底。 该机构也认为,当前估值较低,悲观情绪反应充分,H股优于A股,国有航司优于民营航司。 尽管人民币升值被认为不利于科技、消费电子等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但这是一种相关性的看法,并非绝对。市场上有观点认为,盈利更具确定性的科技优质龙头企业今年仍将占有优势。此外,受益于复工、周期拐点的消费电子行业公司,也将有不错的表现。
沪深两市6日成交额超1.5万亿元,创近5年新高——A股牛气十足 资金跑步入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7月6日,A股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创近5年新高,北向资金净流入约160亿元。从今年上半年走势看,A股对比其他市场,可谓“牛气”十足。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上证综指编制调整,再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出台,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发酵,是助推市场持续飘红的重要原因。 7月份以来,A股主要股指连续拉出大阳线,市场交易投资情绪活跃,“牛市”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截至7月6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5.71%,创出今年单日最大涨幅,报收3332.88点;深证成指上涨4.09%,报收12941.72点;创业板指涨2.72%,报收2529.49点;上证50指数涨近7%。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创近5年新高,北向资金净流入约160亿元。两市逾200股涨停(含ST股)。 A股“牛市”真的来了吗?强势板块为何上涨?投资者该如何防控风险?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市场表现强势 7月1日,即7月份首个A股交易日,大盘成功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大盘连克3100点、3200点、3300点整数关口,市场做多气氛浓厚。 分行业看,近4个交易日内A股表现最好的并非上半年涨幅不错的科技、医药和消费等,而是曾落后大盘的房地产、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特别是券商、保险股升幅显著。 目前,公募偏股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轻工制造、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等3个板块被公募基金主动大幅加仓,而食品饮料、建材等行业逐渐减持。 房地产和券商板块上涨的逻辑是什么?诺亚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认为,房地产板块表现好并不意外。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按月上涨0.53%,升幅较上月扩大0.22个百分点。其中,77个城市按月上涨。如果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再现反复,房地产板块有望迎来更强劲的反弹。 大金融板块表现突出与板块自身的估值处于近10年来低位有关。比如,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0.7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催化剂”:一是货币宽松预期,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目的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市场人士认为宽松政策更加有利于金融等板块;二是改革红利预期,包括近期传闻监管机构计划向银行发出券商牌照,以及监管部门表态,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等。 牛市是否真来了 从今年上半年走势看,A股对比其他市场,可谓“牛气”十足。横向对比看,2020年上半年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数涨幅为正的有4个,其中,有3个都与A股有关。排名首位的是中国创业板指数,涨幅35.6%;第二位的是深证成指的15%;第四位的是沪深300指数的1.6%;而第三名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0%。 从7月份以来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券商研报、资金动向以及开户数等指标看,市场交易投资确实很活跃,颇有牛市味道。但仍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本轮上涨行情仅仅是蓝筹股估值修复引领的市场反弹行情,各方目前对“真假”牛市的判断仍存在争议。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曾万平认为,“券商股大涨预见牛市”的观点缺乏证据,券商股不是上证指数的领涨指标。从过去的历史看,除了极少数牛市之外,券商股是滞后指标。 “目前只能说A股在2020年3月底以来的市场表现是‘真牛’,后续这轮行情能维持多久仍有不确定性。”夏春认为,目前的A股市场走势是经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最佳组合,但A股部分板块的估值仍有调整压力,估计1个月之内会面临比较明显的外部压力。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一轮A股上涨行情的主要推手是流动性。从历史来看,任何一轮牛市,背后都是由流动性驱动的,先决条件是处于信用宽松的周期里,有了信用宽松周期,至少有一个结构性行情。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信用宽松向实体的传导效应偏弱,货币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淤积”现象。这些钱最终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流入股票市场等领域,这也是今年“爆款”基金频出的原因——复工不畅或看不清楚实体投资的方向,很多投资者选择购买基金、理财产品。同期,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让投资者发现固定收益产品也会亏钱,既然如此,不如转投权益类产品。 外部因素则是,美元流动性供给比较充裕,“北上资金”大规模流入。今年上半年北上资金大幅流入1100多亿元,这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风格。一方面,具有确定基本面优势的行业,如白酒、消费、医药等标的连创新高,并导致机构投资者扎堆;另一方面,科技领域表现好的是部分细分领域的龙头,与过去部分资金单纯“炒概念”的情况有本质区别。 “除去市场外部因素之外,资本市场自身改革开放迸发出市场活力,也是股市走强的原因之一。”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今年以来,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上证综指编制调整,再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出台,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发酵,成为助推市场持续飘红的重要因素。 投资仍需理性 未来A股走势将会如何?李奇霖认为,站在当前的时点,看好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市场交投情绪大概率还能将A股市场向上“推一把”。但是,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资金量进行理性投资,注意防控风险。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认为,站在更长远视角来看,虽然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但两个大趋势没有改变,一是实体领域大部分行业都在经历供给出清,市场资源会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二是外部博弈长期化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国内企业产业升级有望提速。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各个领域企业将深刻意识到有稳定供货能力的产业链最具有价值,国内优质企业有望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获得新业务增量。 展望下半年,方磊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叠加低利率的宏观环境下,科技、消费、周期性板块等各个类别中投资机会有望多点开花。随着经济加快复苏,消费、周期类别里同样有相当一部分优质企业通过规模扩张、优秀管理或者独特的经营模式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下半年,沿着产业升级、行业集中、经济复苏、流动性宽松四条主线,各个类别都有值得挖掘的优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