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同比增长4倍!在A股几大上市险企净利润均遭遇下滑的同时,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06060.HK)8月26日发布的半年报无疑超越了市场预期。 根据众安在线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其在健康及生活消费生态高增长的驱动下实现总保费67.665亿元,同比增长14.7%。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亿元,同比猛增418.8%。 净利润猛增的原因,主要由承保亏损收窄带来。数据显示,众安在线上半年综合成本率为103.5%,同比改善4.8个百分点。众安在线CEO姜兴在8月26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力争在年内达到承保盈亏平衡。 净利增4倍,力争年内承保盈亏平衡 7月初,众安在线曾发布盈利预喜公告,预告其上半年净利润将获得不低于100%的增长,彼时已有行业分析师表示“超出预期”。 然而,26日众安在线最终发布的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大大超过100%,达到418.8%至4.905亿元。 从净利润的分部组成来看,其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保险板块净利润的大幅提升。半年报数据显示,众安在线保险板块实现盈利6.2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4.6%。 保险板块盈利的大幅提高则来源于综合成本率的改善和投资收益率的稳定贡献。 根据半年报,受益于坚持有质量地增长以及科技驱动的降本增效,众安在线综合成本率从2019年上半年的108.3%改善至今年上半年的103.5%,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赔付率为56.6%,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费用率则为46.9%,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其承保亏损收窄至2.632亿元,相比2019年上半年的承保亏损4.922亿元,减亏2.290亿元。 事实上,何时能够实现承保盈利这个问题在众安在线上市初期就一直围绕在其左右。从近年数据来看,众安在线综合成本率维持下降的态势,离承保盈利仅“一步之遥”。 姜兴表示,将努力实现今年承保打平的目标。在实现路径上,一方面将继续追求有质量地增长策略,在五大生态中,占比最高的健康和生活消费两个生态拥有不错的利润率,将继续成为增长驱动因素;消费金融生态下半年将继续保持风险审慎的策略,持续优化赔付率。另一方面,随着持续的降本增效、科技赋能,以及保费进一步增长,规模效应会越发显著,将促使后台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健康生态再爆发,紧锣密鼓为车险费改做准备 在众安在线的五大生态布局中,健康生态是众安在线的支柱业务,不仅是目前五大生态中规模最大的,更是增长最快的生态。数据显示,众安在线的健康生态上半年实现总保费30.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6%,总保费占比上升至45.1%。 业内人士认为,这当中有疫情加快了用户提升健康保障意识的原因,也有众安积极布局互联网医院,形成“互联网健康险+互联网医院”的服务闭环所致。 国信证券认为,资本正在追逐互联网“保险+医院”这个赛道,而众安在线是为数不多的黑马之一。 而从2015年众安在线获得车险牌照之后,车险也一直是外界关注众安的焦点之一。不过目前其车险业务规模并不大,在五大生态总保费中占7%,仅高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航旅业务。不过,最近车险综合改革的逐步落地让众安看到了车险业务新的可能性。 “众安进入车险领域就是看到了费改在中国推广的机会,尽管目前车险综合改革还没落地,但我们的准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姜兴表示。 对于即将到来的车险综合改革,姜兴认为,短期会对整个市场的规模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利用公司自身累积的驾驶行为、车辆信息等大数据应用于定价中,让投保用户能真正体验到风险的差异化定价,并促进车主更主动地管理风险,将有机会在费改中获得全新的机会。 在此次车险综合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首次被写入,而UBI也被行业内认为是未来车险行业的发展趋势。据姜兴介绍,众安在线在海外布局中已有关于UBI车险的产品和技术输出,目前也在和国内的整车厂探索基于OBD数据(车载自诊断系统,可以看到车辆运行状况多项信息)的定价应用。
如今,这样的时势,确实能造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 当前,百家争鸣的局面,谁能率先突围,脱颖而出? 谁能云淡风轻?谁又是谁的梦寐以求? 少年郎,都是少年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是为题记。 "行业普遍认为医疗科技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宽的跑道",这样的观点,今年已经不止一位业内大佬提到过。 疫情发生后,医疗科技公司快速完成了产品的普及和认知,以及使用习惯的培养,用户群体迅速形成,再叠加政策的不断加磅,医疗科技的春天,绝对来得比其他行业要早。 这一阿里、平安等巨头纷纷躬身入局的行业——医疗科技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唯有躬身入局,方可窥探一清二楚,投资莫不如是,大抵如此。 1、互联网医疗科技的春天已来,行业开启加速跑模式 今年一场突起来的新冠疫情,成为黑天鹅事件,为全球宏观经济蒙上一层阴影,资本市场也一度遭遇震荡。然而一年过半,如若要问港股市场什么板块涨幅最好?答案无疑指向的是大健康板块。 尽管在疫情爆发的二三月份,港股市场一度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但随着行情企稳,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很快走出了一条近乎45度角的增长线,而同一时间,恒生指数则仍然还趴在地上,直到近日才开始有所表现。 医疗板块大涨的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受到疫情刺激,相关主题概念股炒作甚嚣尘上,从医疗防护到基因检测等,翻倍股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这一行业本身就是投资人心中的朝阳产业,代表着未来的趋势,而疫情加大了大众对医疗健康更多的关注,由此也吸引到了更多资金加码布局。 然而抛却市场炒作因素,从细分领域来看,驱动板块表现的一个重要因子在于互联网医疗科技。而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港股市场的三大医疗科技巨头——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以及众安在线。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阿里健康(0241.HK)年内涨幅已经高达160%,平安好医生(1833.HK)年内同样实现翻倍,涨幅逼近120%,众安在线(6060.HK)年内涨幅亦达到了90%。疫情期间这些医疗科技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着实相当喜人,倘若再拉长时间线,资本对于这类医疗科技公司的追捧亦是常态。 股价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当下市场愿意给出医疗科技板块高估值,其核心的因素在于行业庞大的市场前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医疗科技市场规模将达到2026年的1980亿,是2016年的18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 在投资领域,高手往往喜欢用滚雪球理论告诫投资新手,强调投资首要做的是具备最基本的大局观,先去选对行业、选好赛道,找到巴菲特所言的"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在好行业、好赛道中再选好的公司,往往这样的公司成长空间也更大,确定性高,长期收益也较乐观。显然,医疗科技这一领域满足这样的滚雪球理论。 2、港股三大医疗科技巨头,殊途同归还是同途异路? 由赛道回归到公司本身,港股市场三大医疗科技巨头究竟有何异同? 首先从共性说起,三者均布局的是医疗科技这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致力于医疗"普惠化",将优质医疗服务透过科技赋能惠及到普罗大众。 不过从实现路径来看,三者则不尽相同。 平安好医生从在线医疗切入至消费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业务;阿里健康,借助阿里的电商基因,透过医药电商切入健康管理等业务,而众安则是透过互联网健康险,延伸至在线医疗、健康管理等业务。 尽管切入方式不一致,但三家公司的用户规模均达到了可观的体量,其中众安在线总用户数最高,约为4.86亿,其次阿里健康也超过了4亿,平安好医生则在3.15亿。 互联网时代,流量的本质是用户运营,而规模庞大的用户规模则意味着巨大的变现前景。不过从三者的切入点来看,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更关注的是医疗本身,但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平时并非能够用得到,而众安注重的是医疗之上的健康保障,透过一些科技互动模式在用户活跃度上更具优势,诸如透过步步保、睡眠检测等,能够有效激活平台的活跃度,并获得海量的有价值的数据。从这一点而言,其用户的价值和可挖掘机会更具前景。 其次,再从业务增长态势来看,众安的在线健康生态业务保费收入由2017年的12.04亿增长到2019年的48.06亿,复合增长率为108%。而平安好医生收入从2017年的8.96亿增长到2019年的29.02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80%。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从2017/2018财年的21.49亿增长到2019/2020财年的81.34亿,年复合增长率约95%。三者核心业务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速,而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整个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整体来看,三者竞争实力大体上是不分伯仲的,但反映在资本市场其之间的估值差异则较为悬殊,首先表现在市值上,当前众安不过792亿港元,而平安好医生达到了1323亿港元,阿里健康更是高达3050亿港元。 再具体到估值指标,当前众安的市销率在4.2倍,好医生为18倍,阿里健康也达到了16倍。而市净率方面,众安为4.5倍,好医生约为12倍,阿里健康则是高达51倍。 不难看到,众安在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之间,估值显然是较低的,作为同样是医疗科技赛道里面一个体量可观、成长性优秀的企业,市场为何没能给到众安应有的行业估值水平? 3、众安医疗科技独角兽的本色 答案不难寻见,市场出现如此悬殊的估值差异,很大程度在于,市场并未真正理解众安是一家真正的医疗科技巨头。 为什么众安能被称作医疗科技巨头?不妨围绕公司的业务布局来具体探讨。 诞生之初,众安在线的业务发展,依托的是科技的互联网服务。从退货运费险,航延险开始,所有的创新都是围绕提升用户的互联网服务和体验。 而随着2016年众安率先推出尊享e生,公司便在健康生态上拉开布局序幕,大举投入到医疗科技这一蓝海市场。而借助健康险的切入,公司逐渐形成一个融合了保险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大数据、生命科技等领域的完整闭环生态,构筑了其在医疗科技业务的内核。 从下面三个重要的板块的发展也足以窥见公司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布局蓝图。 首先是科技驱动的健康保障。公司围绕科技赋能传统保险行业的新模式,将保险深度渗透到健康领域,打造了一系列现象级爆款产品。不论是尊享e生经历了15次迭代实现了越来越个性化,亦或是步步保、点滴保这类具有科技特色,紧贴新兴行业、关注健康普惠的产品,都体现了公司以科技赋能全面健康保障的理念和初心。 其次,从互联网医疗服务来看,众安于2019年8月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并于年末正式上线,在今年疫情期间更是推出了在线诊疗,送药上门以及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服务,种种动作之下,众安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布局也进一步深化,而这一板块更是可以直接对标平安好医生。借助互联网医疗服务众安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其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和大数据整合、分析能力在线上线下医疗生态打开更宽阔的成长边界。 最后再来看医疗大数据——暖哇科技。对于健康险科技领域来说,数据是核心要素, 众安孵化的暖哇科技将保险和医疗场景进行深度融合,打通医疗数据信息壁垒,为保险行业和互联网平台提供健康险相关的风控、理赔、系统等解决方案。同时在用户信息充分、合法授权的基础上,其实现医疗数据线上直连,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价值挖掘,将数据价值反哺于医疗健康行业各方参与者,以驱动医疗、健康机构智能化运营。暖哇科技其一端连接政府主导的信息平台以及医院,另外一端为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险科技服务,覆盖健康险产品、销售、风控、运营、系统、健康管理等各环节,实现了真正的服务闭环。而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其就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和龙湖资本等两轮融资,商业模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同,并逐步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径。 由上种种,不难看到众安依托上述三大板块,成功实现了C端消费者、B端医疗保险、G端政府信息平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而借助自身科技力量的赋能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医疗科技生态闭。环环相扣之下,众安跑通了在医疗科技领域的业模式,打造了一个极具前景的医疗健康生态,由此也构筑了强大的护城河。 4、众安的重估时刻,专业机构的认可仅是一个开始 从今年二级市场三大医疗科技巨头的表现来看,尽管众安年内实现了超90%的涨幅,但这一表现可以说基本是在近半个月内时间实现的。而在这之前,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在上半年早已经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走势,并已在涨幅高位盘踞已久。 那么,众安在线缘何此时才突然"发威"? 答案在于——市场的估值逻辑变了,市场挖掘了众安作为一家医疗科技股背后的估值重构。 过去市场一直低估了众安在线在医疗科技这一赛道的价值,而在疫情催化之下叠加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公司的赛道逻辑变得愈发清晰,众安这颗被埋没的明珠也终于在资本市场迎来了发光发亮的时刻。 具体而言,医疗科技这一赛道受到疫情催化,加速进入到平常百姓家,由此我们看到疫情期间,许多人学会了网上问诊,体验了线上开药,而这直接驱动的是互联网医疗平台进入到流量爆发期。疫情期间众安互联网医院等持续发力,令市场看到了众安在医疗科技领域明晰的布局蓝图,对其发展模式也愈发认可,由此,市场也开始不断给予其医疗科技行业的估值,进而驱动了股价迎来强劲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外资行瑞穗以及国内券商中信建投和国信证券的首次覆盖中,纷纷都给与公司"买入"评级,认为疫情的发生使得在线的医疗健康的在线需求不断提升,而众安健康生态的布局将会持续受益。 近期,国泰君安国际发表研究报告,上调众安在线的目标价至58.03港元,维持 "强于大市"评级。报告指出,众安在线于7月6日发布公告称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预计增长将不低于100%,分析师认为公司布局的大健康生态等盈利业务在上半年维持高速增长,同时驱动综合成本率改善,预计公司在2020年全年实现承保盈利,即综合成本率低于100%。 从大行报告的目标价以及评级的提升,可以看到众安在线的投资价值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可,股价持续走俏的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在医疗科技布局上的认知正不断加深和认可。 古诗有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众安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源于市场对于公司价值的重新认知,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对于众安而言是具有意义的,从长远来看,众安在医疗科技赛道已经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完成了健康生态的布局,这也令其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在医疗科技的蓝海里,一直硕大无比的巨鲸已经浮出水面。 着名的三重境界有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后还是看山是山,看水还是水。如若要问涨了这么多的众安现在还值不值得买,我想到了巴菲特的那句:"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不得不说,当下投资者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众安这个医疗科技巨头了…
记者获悉,众安在线(06060.HK)发布公告称,预期截至2020年上半年未经审核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将较 2019年同期约9453.8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净利润,录得不低于100%的增长。 众安在线表示,公司业绩改善主要由于,在实现总保费稳健增长的同时,综合成本率进一步改善,从而承保亏损收窄。 此前,众安在线公布了今年前5个月的保费收入规模。公告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5月30日,众安在线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53.49亿元,同比增长16.6%。 36氪制图;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保险业务是众安在线唯一盈利的业务。众安在线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至146.3亿元,净利润7600万元,而科技和其他业务板块共计亏损6.49亿元。 中信建投在此前的研报中表示,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线上健康险销售逆势增长。但疫情对车险、航旅业务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电商相关业务在春节期间为淡季,叠加疫情期,对同比增速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二季度将有所恢复。另外,疫情使消费金融类业务收缩,但全年来看,公司业务发展向好。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彭博跟踪的20位分析师中,12位予众安在线“买入”评级,3位予“持有”评级,5位予“卖出”评级,平均目标价33.66港元。 7月3日港股收盘,众安在线收涨15.99%,报47.15港元,总市值达693.02亿港元,年初至今,众安在线股价的累计涨幅已达67.79%。
互联网保险的多年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大众的保障需求,保险数字化转型已成行业共识。6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在细化保险线上销售规范的同时,也明确了未来保险科技的应用将成为行业良性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实现创新与合规并行驱动,加码保险科技对行业的赋能,也成为当下焦点。作为国内领先的保险科技公司,众安科技已提早布局,在聚焦前沿技术革新保险全价值链的同时,已持续向行业输出包含智能营销平台、数字化保险中台、视频可视化回溯系统等保险科技技术产品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保险数字化转型护航。 《通知》对保险的线上化销售做了进一步规范指引,恰是基于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碎片化、小额化的互联网保险已广泛触达各类消费者。自2013年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以来已经迈入第七年,2019年我国互联网财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6%,而未来发展仍将处于快速通道。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5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短期健康险、车险、意外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此外,国家发改委也在同期向行业发出数字化转型伙伴倡议,号召国内领先科技企业成为助力中小微数字化转型伙伴,加快打造数字化企业。 在政策持续加码的同时,如何让创新与合规有效并行驱动也成为了关注焦点。实际上,客诉问题凸显也是可回溯系管理需要强化的重要背景。业内人士认为,在保险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唯有进一步加深保险科技的应用,才可实现行业在创新中稳健发展。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好行业发展助推器,成为中国保险科技企业的发力点。在线上保险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下,未来保险行业竞争将是技术竞争”,作为首批数字化转型伙伴,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在2016年即成立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 众安科技CEO刘海姣认为,2020年保险行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众安科技借助前沿的研发体系以及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助力合作伙伴开展快速、高效、稳定、合规的线上保险业务。 基于众安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技术沉淀,众安科技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市场认可。据悉,其打造的保险中台面向业务后端,实现应对最高32000tps出单峰值的高并发在线业务,快速链接1000+渠道,3天内产品快速上架,满足用户在线快速报价、保费计算、自动核保、在线理赔、订单管理等互联网业务所需技术支撑。 针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众安科技已对外发布系列保险线上化解决方案,包含保险中台、智能营销平台X-Man、视频可视化回溯系统等产品服务,赋能线上保险业务创新及安全合规的双重能力。 据众安最新财报,2019年众安科技输出业务收入同步比增长140%,众安科技共实现国内外签约客户近260家,保险行业存续客户占2018年的73%。 众安科技表示,将继续精进科技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索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最大化释放生态协同价值,成为全球保险行业数字化升级战略伙伴。
原标题:互联网保险战役再起:国寿、平安拟设互联网寿险、众安在线入局互助 互联网保险江湖风云再起。 近日,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纷纷拟设互联网寿险公司,各项筹备均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另据界面新闻独家获悉,众安在线投资互助平台轻松筹也已进入中后期阶段。 170万的营销队伍、年保费5000亿元的大树庇荫,如果中国人寿的互联网寿险公司落地,给行业带来的震撼和想象无以言喻。 据了解,国寿互联网寿险公司筹备组由詹忠任筹备组组长,杨翠莲任筹备组专职副组长。 公开资料显示,詹忠一直深耕保险业,一线经验丰富,曾主持分公司、集团个险及营销工作。与詹忠搭档的杨翠莲,亦是由一线地、省、总三级公司一路进入集团。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人寿今年动作频频,除了筹备多家新子公司外,还在产品策略上有所调整。据界面新闻多方了解,多元化、新生代成为中国人寿保险产品供给方面的关键词。 中国人寿一位内部人士评价,“国寿这两年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传统业务之外,也在探寻新路。行业来看,产品、渠道瓶颈待破,银保之后,国寿亦在寻求可以承接大规模保费的板块。” 国寿之前,更早未雨绸缪的是中国平安。 半年之前,中国平安为互联网寿险公司选将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从全球招聘高管,到最终选拔来自平安集团、平安财险、平安寿险三名高管组成的互联网寿险公司核心班子。和国寿类似,平安的互联网寿险公司也暂挂平安寿险旗下。 据界面新闻了解,平安互联网寿险遴选的三位核心高管分别是毛伟标、王国平以及秦旭辉,分别来自集团、财险、寿险公司。 履历上,三人均经验丰富。38岁的平安人寿副董事长毛伟标2016年加入平安,此后一路历任要职。值得关注的是,原平安产险副总经理王国平在2019年3季度出现在平安人寿高管名单中,职务副总经理,职责“共同负责寿险互联网业务”,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秦旭辉,职责亦是“协助分管寿险互联网业务”。 中国平安的基础夯实得更早,在平安的寿险以及产险板块之下,均有互联网中心的设置。平安曾锻造的PA18、倾集团之力打造的平安电销车险均成为保险圈的史话。平安的互联网寿险公司能否再创奇迹? 据平安集团一位高管分析,“大保险公司的互联网寿险布局是因时而立。互联网保险刚崛起时,条件还不成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渐渐齐备了。” 另一个坐不住的是众安。 半年前,曾有众安内部人士透露,众安可能会参与互助市场,做投保、带病人群的互助,如今众安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加入更广阔的战队。 据界面新闻独家获悉,众安在线投资轻松筹亦已进入中后期阶段,虽最终结果仍未可知,但众安想要拓宽赛道的心思溢于言表。 从2017年头戴光环赴港上市,到如今光环逐渐褪色,众安亦开始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众安创造了保险圈的许多神话,保费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2014年,众安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保费就达到8亿元,随后几年保费复合增长率9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众安的保费更是破百亿元,成为位居行业第十三位的财险公司。 全国互联网牌照是众安拿下的助攻武器之一,深谙与此的众安在互助赛道上亦不容落后。科技、国际业务之外,众安还在寻求第三个落点,互助或许能给众安突围带来一线生机。 据上述众安内部人士分析,“若此次众安能如愿入股轻松筹,未来将会成为其互助版图上的重要一角。” 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轻松筹亦动作不断。腾讯投资的轻松筹刚刚过完自己的五岁生日,同时轻松筹宣布更名轻松集团,此前传闻一直要加入轻松筹的张科落定,担任轻松集团CEO。 成立于2014年的轻松集团和水滴目前是国内互助领域的两大巨头。轻松筹先后推出了轻松互助、轻松保、轻松健康三大事前预防板块。数据显示,轻松保目前的投保用户超过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