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但仍在荣枯线上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 综合PMI产出指数持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0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0年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当前,我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2020年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与上月持平。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但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81.2%的企业已达正常生产水平的八成以上,制造业PMI虽比上月小幅回落,但继续保持在临界点以上。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制造业生产持续恢复。生产指数为53.2%,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改善。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石油加工、专用设备、汽车等14个制造业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7个制造业低于临界点。 二是新订单有所增长。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与生产指数差值有所缩小。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新订单指数高于上月,其中造纸印刷、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钢铁等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显示国内相关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三是价格指数出现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6%和48.7%,比上月回升9.1和6.5个百分点,均为近4个月以来高点,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企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有所上涨。从行业情况看,钢铁、有色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回升明显,高于55.0%。 四是企业信心改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达到57.9%。从行业情况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石油加工、专用设备、汽车等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于60.0%,相关企业对未来三个月行业发展趋势总体看好。 五是进出口指数仍处于低位。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外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本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35.3%和45.3%,虽比上月回升1.8和1.4个百分点,但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建筑业升幅较大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回升幅度较大。 建筑业加快回暖。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8%,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从市场需求看,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4.8个百分点,达58.0%,建筑企业新签订的工程合同量继续回升。从劳动力需求和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8.8%和67.5%,比上月上升1.7和2.1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扩大居民消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叠加“五一”假日消费效应,消费市场继续回暖。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0.0%。其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电信、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均高于上月,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但是,文化体育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仅为44.5%,继续处于低位。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与上月持平 5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与上月持平,表明企业生产运营稳步改善。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2%和53.6%,较上月一降一升。 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 回落0.2个百分点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8%和50.8%,比上月回落1.4和0.2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3.2%,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改善。 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9.4%,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低于上月。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8%,高于上月1.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零售业、餐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45.0%以下。 新订单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8.0%,高于上月4.8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1.7%,略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60.0%,比上月上升1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6%,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之上。 销售价格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3.2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降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4.7%,高于上月4.5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6%,比上月回升3.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5%,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8.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9%,比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继续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5%,高于上月2.1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与上月持平,表明我国企业生产运营稳步改善。
据国家统计局31日消息,当前,我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2020年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与上月持平。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8%和50.8%,比上月回落1.4和0.2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3.2%,虽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改善。 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9.4%,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低于上月。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 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8%,高于上月1.1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零售业、餐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文化体育娱乐业、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45.0%以下。 新订单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8.0%,高于上月4.8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1.7%,略低于上月0.2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60.0%,比上月上升1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6%,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之上。 销售价格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3.2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降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4.7%,高于上月4.5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6%,比上月回升3.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5%,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8.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9%,比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继续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5%,高于上月2.1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 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5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与上月持平,表明我国企业生产运营稳步改善。
图片来源:微摄 中国金融网讯 5月18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1.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请问这对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影响如何? 答: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但境外疫情蔓延扩散趋势仍在上升,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萧条的可能增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外部输入性风险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大外需下降压力,外贸企业出现出口订单推迟、取消、减少等情况,1-4月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有可能加剧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和相关贷款质量劣变概率。二是海外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部分原料、零部件等较为依赖海外供应的行业受影响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受到拖累,生产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上升,未来也有可能反映在银行资产质量上。三是海外金融市场震荡加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均一度出现大幅下跌,相关风险通过投资者信心、资本流动等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股市、债市、汇市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总体可控。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疫情发展、经济金融走势还有很大不确定性,银保监会将按照“六稳”和“六保”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一是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降低不良贷款上升等负面影响,为服务实体经济奠定更好的基础。二是通过紧抓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四点发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助力脱贫攻坚等切实举措,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三是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安全、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务。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15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308亿美元,升幅为1%。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国采取了强有力应对措施,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市场主体行为理性有序。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会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变,目前国内逆周期调控逐渐发力,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复工复产逐渐完全,经济出现积极改善,对外汇储备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形势下,人民币资产价格相对稳定,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国际资本流入有助于促进跨境资金平衡。
2019年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79亿美元,较去年11月上升123亿美元,升幅0.4%;较去年年初上升352亿美元,升幅1.1%。从全年环比来看,有8个月回升,4个月回落,整体呈现稳中上升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解释了2019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原因:“去年12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受全球贸易局势、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立场、英国大选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下跌。还有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估值变动对去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回升起到一定作用。 从主要汇率变动上看,美元指数贬值,从去年11月末的98.3贬至去年12月末的96.4,贬值幅度达1.9%。我国外汇储备中以非美元货币计价部分折算成美元计价后形成估值增加。 从债券收益率和价格上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去年11月末的1.78%升至1.92%,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小幅下跌0.2%,导致我国持有的主要债券价格下降,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减少,抵消掉一部分估值增加后,预计估值因素整体对2019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起到正向影响。 温彬认为,贸易对去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回升形成了贡献。12月我国领先指标新出口订单PMI和进口PMI环比都有所回升,新出口订单PMI从48.8%回升至50.3%,18个月之后重回荣枯线以上;进口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9%,达到2019年最高水平,已接近荣枯线,说明贸易有所好转。 王春英表示,2019年全年,面对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增长动力持续转换。在此基础上,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2020年我国外储规模仍将有所增长,增长原因可能主要来自汇率折算,“预计欧美货币宽松政策将告一段落。如果今年经济增长好于去年,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债券价格预计维持稳定。而今年美元汇率有可能出现回落,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王春英强调,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大。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并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将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招商银行资产质量前瞻指标暗藏隐忧 部分行业不良贷款飙升 | 上市银行盈利榜 该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和生成额同比双双上升。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率高达2.85%,较去年末上升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为41.46亿元,较去年末的5.76亿元暴增6.2倍 《投资时报》研究员 田文会 零售业务领先的招商银行(600036.SH)今年上半年交出的业绩答卷表现尚佳,不过其中透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近期,《投资时报》携手标点财经研究院对50家在A股和港股的上市银行2019年中报进行了统计,并制作出《上市银行盈利增速榜》。数据显示,招商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506.12亿元,同比增长13.08%,增速在50家银行中排名第20,在股份制上市银行中居第四。 该行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23%,较去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其上半年不良贷款生成率和生成额同比双双上升,与2018年这两项数据皆下降,形成较为明显的反差。 虽然招行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较2018年末上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率更是上升2.39个百分点至2.85%,不良贷款金额较去年末暴增6.2倍。 数据同时显示,上半年,招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上升16个基点。不过,二季度净利息收益率较一季度低3个基点;该行报告期活期存款年日均余额占客户存款年日均余额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招行称,息差下降系二季度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使然,市场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近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普遍认为流动性较此前将更宽松。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上半年末,招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有四家房地产公司,合计贷款金额为386.21亿元,较2018年末这一数据大增50.32%。这与当前多数银行收紧房地产企业贷款的方向,颇为不同。 不良贷款生成率上升 不良贷款率似乎习惯上成了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值得注意,即不良贷款生成率。 中报显示,招行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230.59亿元,较2018年上半年增加71.42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年化)1.20%,较2018年上半年上升0.28个百分点。 这两个指标反映出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 从年报来看,招行贷款不良生成率、生成额双降。2018年该行新生成不良贷款352.78亿元,较2017年下降3.45%;不良贷款生成率1.01%,较2017年下降0.15 个百分点。 据招行披露,上半年,从业务大类看,该行公司贷款、信用卡不良生成额、不良生成率同比有所上升;从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不良生成额、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从客群看,大型、中型企业不良生成额、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 另外,虽然上半年末招行整体不良率下降,但部分业务的不良风险却值得警惕。 其中,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3%,较去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招行称是受共债风险等外部因素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率更高达2.85%,较去年末大幅上升2.3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金额为41.46亿元,较去年末5.76亿元暴增6.2倍。 招行称,受宏观经济下行、个别对公大户不良生成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部分行业的不良率有所上升。 上半年末,招行次级类贷款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额度为172.64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37.38亿元,增长27.64%。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招行信用减值损失330.64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金融投资减值损失为17.37亿元,同比大增37.97%,表外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更是出现暴增,由2018年同期的-1.66亿元转为上半年的17.4亿元。 十大单一借款人现四房企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强调银行要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 招行在半年报中也表示,该行积极应对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强化对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响应国家房地产等政策导向,动态调整内部信贷政策。 不过,上半年末,该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有四家房地产公司,多于2018年末的三家;合计贷款金额为386.21亿元,较2018年末大增50.32%;占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的34.18%,较2018年末高出8.93个百分点;占贷款总额的0.9%,高于2018年末的0.66%。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境内公司房地产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4919.71亿元,较去年末增加74.24亿元,其中,境内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2743.11亿元,较去年末增加291.90亿元。 报告期末,该行境内公司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良好,不良贷款率0.38%,较去年末下降0.71个百分点。不过,招行未披露其公司房地产贷款不良贷款生成率这一动态指标。 招行称,由于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信托和债券等融资渠道有所收窄,且近期相关政策有进一步收紧态势,可能会对部分中小房企和高杠杆房企带来一定资金压力。招行表示,该行将持续对房地产客户及区域资产结构进行调整,预计在宏观环境及产业政策无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该行房地产领域资产质量将保持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