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药业拟斥资1.2亿至1.6亿元回购股份 常山药业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2,000万元且不超过16,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0元/股。回购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唐人神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环比上升41.7% 唐人神公告,公司2020年7月生猪销量8.21万头,环比上升41.3%,同比上升2.9%;销售收入合计23,021万元,同比上升113.7%,环比上升41.7%。2020年1-7月累计商品猪销量36.24万头,同比下降38.4%;销售收入115,330万元,同比上升82.6%。 阳谷华泰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 阳谷华泰公告,公司于2020年8月4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议案》,鉴于近期证券市场及公司股价的积极变化,为保障公司回购股份事项的顺利实施,并基于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市值等方面的信心,同意将回购股份的价格由不超过10元/股调整为不超过13.60元/股。
7月3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上述《报告》显示,今年年初以来,银行业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仍存在上升压力。 《报告》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不良资产上升的压力,尤其是将重点管控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等重点领域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称,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为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了支持,通过核销、现金清收、市场化处置等手段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2万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口径管理。理财、表外和信托等业务进一步规范发展,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三年来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 潘光伟表示,下一步,银行业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实利润、提足拨备、多措并举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7月31日在京举行。《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良资产上升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以及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等潜在风险和挑战依然较大。 报告显示,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总体稳定。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内外部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银行业不良资产逐渐增长。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以来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仍存在上升压力。”报告称。 报告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不良资产上升的压力,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尤其是将重点管控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等重点领域风险。 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突出位置,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流动性将总体保持合理充裕。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大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报告预计,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紧跟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业务倾斜力度,支持区域经济战略发展。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拓宽风险处置和资本补充资金来源,全方位、多渠道补充资本,强化资本基础。对接LPR利率机制改革,推动存量贷款换“锚”,有助于更大力度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缓解企业经营负担,更好帮扶企业发展。
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 新华社柏林7月27日电(记者朱晟 张雨花)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7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6.3点升至90.5点,为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 数据显示,当月德国商业景气指数中,制造业、服务业、贸易和建筑业指数四项指标均环比上升。其中,制造业指标指数环比上升超过10个点。 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受访德国企业对行业经营现状满意度显著提升,对今后发展预期持“谨慎乐观”态度,“德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 伊弗商业景气指数被认为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观察德国经济形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投中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共计188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同比上升31.47%,环比下降18.26%,募资总额2354.6亿元,同比上升85.43%,环比下降39.16%;整体看来,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全球市场IPO大体呈波动下降的态势,6月开始显现回暖迹象。 从A股方面来看,共计118家中国企业在沪深两市IPO,同比上升84.38%;IPO募资金额共计1387.12亿元,同比上升1.3倍,创近五年同期新高。自2019年下半年科创板开市以来,A股市场的IPO数量及规模均有了显著提升,2020上半年科创板优势持续,共计4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IPO数量占比39%,募资金额共计501.95亿元,IPO规模占比36%。 2020年6月份,共计25家中国企业在沪深两市IPO,为上半年IPO数量最多月份,环比上升38.89%,同比上升1.5倍,募资规模260.56亿元,环比上升63.13%。 得益于大额募资项目京沪高铁的助力,上半年1月份IPO募资规模最大,此后IPO数量规模均绕平均值小幅波动。综合来看,虽然新冠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A股市场表现较为稳定。新证券法的推出、科创板申报的持续加速、以及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践操作的有序推进,对A股市场IPO的整体表现均呈现利好。 2020年上半年,A股市场IPO募资规模的前五均集中在上交所,行业及地区分布较为分散,较去年有所差异;IPO募资规模均超过30亿元,相较之下,2019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规模前五中超过30亿元的仅有2家。
“当前不良贷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较大上升压力。”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11日答记者问表示。 7月11日,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在疫情冲击下,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季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做好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受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运行遇到一定困难,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大。截至6月末,各机构报告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年初有所上升。 此前,监管出台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而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市场普遍认为,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不良资产变化情况,银保监会一直密切关注,秉持客观、专业精神认真分析和应对。一些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巨大,还款能力下降。虽然银保监会采取了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借新还旧、展期、修改贷款合同等对冲政策措施,但经营不善的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今后仍然面临较大违约风险。一些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饰和隐瞒。 对当前不良资产状况,银保监会将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化解风险?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 具体而言,一要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严格区分受疫情影响出现困难的企业和本身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对于后者,严格按规定确定资产分类,符合不良标准的必须划为不良,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表内外资产也应执行分类标准;二要继续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不良资产处置金额要在去年基础上合理增加,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的资源必须全部用于处置不良;三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试点开展不良资产批量处置,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未来一段时期潜在风险依然较大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301.5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保险资产总额21.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7%,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4%。 从数据来看,虽然受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影响,银行业保险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不过,必须看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潜在风险依然较大。除了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外,根据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银行保险业还面临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等诸多风险挑战。 对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有的银行、保险或信托公司,存在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 另外,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据悉,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企业、住户等部门杠杆率上升。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 此外,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2020年1月起开始被逐步揭露的“假黄金事件”,牵涉多家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形同虚设,需引起高度重视。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强调,银保监会将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优化监管措施,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水平,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渣打中国23日发布的中小企业信心指数(SMEI)从5月的51.7升至53.3,显示中国经济持续恢复。 在三个分项指数中,“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指数”较5月上升1.2个百分点至52.9,表明实际经营活动提速。“未来三个月经营预期指数”较5月上升1.8个百分点至54.3,反映中小企业对复苏前景更为乐观。二季度“现状指数”平均值为51.5,较一季度平均值44.4明显上升。 渣打方面认为,受内需回暖推动,中国中小企业销售快速增长。另外,伴随生产活动加速,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用工小幅增加。中小企业投资意愿温和改善,但价格水平仍受到一定抑制。制造业中小企业表现继续领先服务业中小企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实际经营亦加速复苏。 数据显示,受防疫措施影响最为严重的住宿和餐饮业6月需求出现反弹,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收缩趋势。主营国内业务中小企业的生产活动扩张速度快于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扩张速度。 此外,渣打开展的6月中小企业信心调查结果显示,银行业继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受此推动,中小企业现金盈余增加。同时,6月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上升势头基本得到控制。随着针对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等货币政策工具相继出台,渣打预计银行将在政策引导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并降低其贷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