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晚,大业股份公告重大资产购买预案:拟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收购近两年因债务危机陷入破产重组的胜通集团旗下的4家子公司。根据公告,此次交易完成后,胜通钢帘线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合并钢帘线年产能将超过40万吨,成为中国钢帘线一线厂商。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总产能将迅速拉升,加上公司募投项目和可转债项目明年都将达产,破除产能瓶颈后公司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大业股份董秘牛海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疫情一度给公司产销和业绩造成影响,随着行业复苏,公司经营业绩逐步好转和回升,目前公司产能供不应求的状态十分急迫。同时,山东两大橡胶骨架行业头部公司的整合,将实现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整合效应,提高公司在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1+1>2的互补整合 记者了解到,大业股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占国内市场份额近30%。牛海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胎圈钢丝产能进一步增长,已达到30万吨。 在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关键材料的钢帘线领域,大业股份方面近年来产能实现了复合增长率超40%的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钢帘线年产能更是突破了14万吨。但是,从整体上看,公司的钢帘线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仍相对较小,自建产能还不能充分满足钢帘线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胜通钢帘线作为胜通集团旗下最优质的的板块之一,其钢帘线年产能为26.5万吨,仅次于兴达国际、贝卡尔特,位于全国第三。 因为胜通集团及其子公司自2018年开始爆发债务危机进而被拖入破产重组,以及曾有意收购本次标的资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退出,给了大业股份以拟17亿元的优惠价格实施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机会,也在“危”中孕育出行业洗牌整合的契机。 牛海平对记者说,此次如顺利将胜通集团钢帘线板块收入麾下,公司接手胜通钢帘线后,通过注入资金、恢复产能,双方合并后的钢帘线年产能将超过40万吨,成为中国钢帘线一线厂商,同时,胜通钢帘线胎圈钢丝5万吨年产能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国胎圈钢丝产业的领先地位。 “我们双方整合还可实现优势互补,整合后将提升公司整体的产能规模、技术专利水平和市场口碑,通过整合,‘两家人’成为‘一家人’,更有利于盈利能力和行业话语权的提升。”牛海平对记者说。 突破产能瓶颈 此次大业股份如顺利收购胜通钢帘线,合并后公司超40万吨的钢帘线产能和达35万吨的胎圈钢丝产能,将使得公司迅速突破现有的产能瓶颈,缓解供不应求的压力。公司方面也表示,如收购交易顺利,重整后公司的钢帘线和胎圈钢丝的产能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业股份拟整合收购胜通钢帘线后,也将迎接行业恢复带来的发展契机,距离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轮胎骨架材料产品供应商的目标更近一步。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最不平凡的一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估计,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降幅或收窄至2%以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回首2020年,因疫情影响,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年初按下“暂停键”,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 相应地,2020年轮胎行业产销量也基本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具体到近期钢帘线行业表现,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慧芳指出,11月份以来,铁矿石价格先跌后张,开启新一轮反弹,加之钢帘线出口和国内需求较好支撑,钢帘线仍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大业股份方面也表示,今年的疫情给行业带来冲击,一定程度给公司业绩带来影响,而随着行业复苏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的自建产能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样明显。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公司2017年上市的募投项目以及2019年的可转债募投项目,也都将在2021年内建成达产,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对公司产能的要求,扩大公司业务规模,还可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公司“智能制造”的能力。而根据此前公告,公司还在积极筹备建设海外工厂,以逐步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布局,跟上全球轮胎产业国际化布局的步伐。
(原标题:股价翻倍,这家钛白粉龙头公司将迎业绩转折点 涨价潮谁受益④) 记者 | 曹立CL 今年以来,钛白粉价格开启上涨模式,特别是下半年提价步伐更是加快。中核钛白(002145.SZ)、龙蟒佰利(002601.SZ)、天原集团(002386.SZ)、惠云钛业(300891.SZ)等钛白粉销售公司近日纷纷公告上调钛白粉销售价格。以中核钛白为例,公司今年以来已7次上调钛白粉价格。国内钛白粉龙头龙蟒佰利也先后三次公告涨价。 按传统理解,销售商品涨价自然利好公司业绩。但对于钛白粉而言却没那么简单。 钛白粉为什么涨价? 不同于航运以及铜矿的涨价逻辑,钛白粉涨价更多是由于制造钛白粉的原材料钛精矿涨价造成。因此,不能简单从钛白粉涨价导出利好钛白粉企业业绩。 钛白粉是世界无机化工产品中销售值最大的三种商品之一,仅次于合成氨和磷酸。全球钛白粉市场是千亿级别的规模。 从历史看,钛白粉主要产品类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价格存在周期波动。2006年到2008年,价格基本维持在18000元/吨以上;2009年二季度开始,受益于下游涂料、塑料、造纸行业的回暖,国内钛白粉需求旺盛,价格也随之上涨,最高价格曾一度接近24000元/吨;但从2013年开始,受前期产能扩张较快,且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价格经历了一轮剧烈下跌,最低一度击穿10000元/吨;2016年受国家环保及产业政策要求趋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定价信息及传导更加透明、下游需求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价格经历一波反弹;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钛白粉价格一度受到重创,但三季度开始剧烈反弹,目前价格在15700元/吨。 数据来源:Wind 钛白粉的价格波动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供需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原材料涨价,传导到了钛白粉。 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是钛精矿和硫酸,这两种原材料近期均有所上涨。以龙蟒佰利为例,原料占硫酸法钛白粉完全成本的53%,其中钛精矿占总成本的33%,是公司硫酸法钛白粉完全成本主要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数据显示,钛精矿价格从年初的1250元/吨涨至1650元/吨。钛精矿涨价后,一吨钛精矿与钛白粉单价的比例达到10.5%,接近12%的历史高点。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国内硫酸(98%)涨势更为剧烈,从二季度的120元/吨左右涨至297.1元/吨。 数据来源:Wind 因此,钛白粉涨价并不会直接对企业贡献利润。以龙蟒佰利为例,即使其有80万t/a的钛精矿产能,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自身需要,需要外购一部分,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某种程度还侵蚀了钛白粉企业的利润。结果是虽然2020三季度钛白粉价格高于二季度,但龙蟒佰利毛利率却从二季度的40.69%下滑至三季度的38.44%。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出口成为新增量 虽然钛白粉涨价不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但会间接影响两方面:产能更新以及出口需求。其中,龙蟒佰利受益良多。 龙蟒佰利是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2015年由国内钛白粉产量第二的佰利联成功收购国内钛白粉产量第一的龙蟒钛业而来,收购后龙蟒佰利跃居全球钛白粉巨头行列。 全球钛白粉领域还有四大巨头,分别为特诺(Tronox)、科慕(Chemours)、康诺斯(Kronos)和泛能拓(Venator),截止2019年,这四家公司分别拥有107.8、125.0、56.5和65.2万吨/年的产能。2019年,科慕、泛能拓和特诺均处于亏损状态,且资产负债率均处于70%以上。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海外疫情使得海外巨头业务进一步恶化,特诺、科慕、泛能拓、康诺斯(Kronos)2020二季度营收同比分别下滑30.1%、22.4%、21.1%、20.3%。因此这些国际巨头未来几年扩产意愿并不强烈,这也给了国内钛白粉企业机会。 2020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出口量达到56万吨,同比增长16.9%,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龙蟒佰利约占我国钛白粉年出口量的40%。 数据来源:Wind 制造工艺方面,龙蟒佰利也有独特优势。制造钛白粉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国内以硫酸法为主。但硫酸法因污染较为严重,发展受限。氯化法对环境污染较小,是未来制造钛白粉的主要发展方向。 2016年,龙蟒佰利开始切入氯化法钛白粉工艺,开工建设6万t/a的生产线。随后公司通过新建焦作20万t/a产能(2019年投产)、并购新立钛业(6万t/a氯化法产能)逐步扩大氯化法钛白粉版图。2019年,龙蟒佰利拥有氯化法产能32万t/a,占全国氯化法产能的72.7%。 未来三年,龙蟒佰利还将通过现有产能技改(焦作/楚雄基地各新增4万t/a)、新建20万t/a产能(楚雄基地),持续加大投资扩张氯化法产能。预计未来三年产能新增将达到28万t/a,占全国氯化法新增产能的45.9%。龙蟒佰利氯化法钛白粉业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钛白粉的主要增量来源。 根据测算,龙蟒佰利在2021年和2022年的钛白粉产能将分别达到105万t/a和125万t/a。太平洋证券预计,到2023年,龙蟒佰利有望成为全球钛白粉第一的企业。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对于龙蟒佰利而言,今年第四季度或许会是业绩转折点。钛白粉价格还在进一步上涨,由10月初的12750元/吨涨至如今的15800元/吨,这将导致钛精矿与钛白粉的比值进一步收窄。同时能源成本、折旧成本相对固定,龙蟒佰利毛利率有望恢复到40%左右。2020年前三季度,龙蟒佰利营收同比增长19.52%,净利润同比下滑5.62%。券商预计,随着龙蟒佰利氯化法钛白粉的产能投放,全年净利润将达到28亿元。今年以来,龙蟒佰利涨幅高达111%,目前市值约为646亿元。考虑到2021年公司净利润将达到37.25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7.48倍,估值也并不能说高得离谱。
(原标题:价格创10年新高,库存创7年新低!这个行业太景气啦) 这几天股市回调,又让多少“玻璃心”碎了一地。但另一边的期货市场上,玻璃却“飞起来”了。近日,玻璃期货创下了2012年12月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国内期市12月9日下午收盘,玻璃主力合约收涨2.2%,报1998元/吨,日内最高触及2037元/吨,为上市以来首次触及2000元/吨,创下了历史新高。现货玻璃价格亦创下近10年的新高。万得数据显示,12月8日国内主要城市浮法玻璃平均价为1932.65元/吨,为2010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表示,玻璃的终端需求是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此前,北方赶工需求因天气偏暖而拉长;随着气温下降,南方赶工需求仍然不减,预计持续到春节前。从中长期来看,今、明两年地产竣工压力较大,疫情使不少项目被迫延后,地产赶工需求将持续提振玻璃价格。供应方面,光伏玻璃供应紧缺,市场预计其供应增加将对浮法玻璃产能形成挤压效应,导致浮法玻璃供应量下滑。库存创7年新低 玻璃价格重拾涨势今年第三季度,由于供需错配,玻璃现货价格从约1500元/吨涨至1900元/吨附近,累计涨幅超过25%。第四季度以来,玻璃价格在1900/吨附近维持震荡,进入12月后重拾涨势。2020年玻璃现货价格 数据来源:万得“此轮玻璃价格上涨,主要在于北方赶工需求超预期。虽然已进入冬季,但今年气温偏高,北方赶工时间拉长,玻璃现货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现象。另外,南方玻璃市场下游需求保持良好,订单量较为稳定。”南华期货咨询服务部商品分析师薛娜表示。需求表现良好,从库存数据上可见一斑。万得数据显示,截至上周(12月4日当周),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为2775万重量箱,环比上月同期下降了16%,并创下了近7年的新低。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 数据来源:万得据薛娜介绍,当前玻璃需求“成色”十足。4月以来,玻璃生产企业去库存速度较快。8月底至国庆假期约1个月的时间里,玻璃现货价格已涨至高位,贸易商大量抛售前期堆积的玻璃,以兑现利润。在贸易商库存大量消化后,玻璃企业库存仍进入了快速流畅的去库存阶段,这表明下游旺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此时玻璃价格上涨并不像前期那样,由需求预期所主导,而是受下游真实需求推动。扩产难以实现 供应端或出现“挤压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光伏玻璃存在需求缺口,导致浮法玻璃供应缩减的预期升温。2018年1月施行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限制新增玻璃产能,玻璃产业只能用存量产线开展生产——这意味着在现行产能置换政策下,企业一旦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就要压缩浮法玻璃产能。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表示:“目前下游需求较为稳定,若新增产能无法实现,浮法玻璃价格有望维持在高位。”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光伏玻璃企业与光伏组件企业供应保障对接座谈会,会议的一大焦点便是新增玻璃产能的问题。一些企业表示,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这意味着,光伏玻璃新建产能较为困难。对此,工信部相关领导表示,会将信息上报上级单位,对于光伏玻璃熔炉项目报批和产能置换进行更加市场化的管控。福莱特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玻璃产能放开后对公司的业绩有正向推动的作用。公司现有6800吨/天的产能有待释放,释放后供需关系会有所缓解。 展望后市,华创证券认为,短期来看,浮法玻璃市场需求“南强北弱”,主流呈上涨趋势。随着气温大幅下降,北方终端需求赶工节奏放缓,加工厂订单逐步减少。华东、华中和华南终端市场依然较好,加工企业订单充裕,需求高峰预计要延续一段时间,企业推涨意愿犹存。华泰期货研究院黑色及建材组认为,在严格控制产能等背景下,预计明年浮法玻璃在产产能增量十分有限,而利润仍然较高,因此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望处于高位,产量小幅增长。需求方面,预计房地产行业将加快施工、竣工和销售,以推动资金周转,汽车行业维持强劲增长势头,玻璃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价格仍有阶段性向上动能。
(原标题:现货创近十年新高,期货创历史新高!玻璃为何猛涨价?) 在限产预期及供需错配的影响下,玻璃期货创下2012年12月上市以来新高。截至12月9日,国内玻璃主力合约收涨2.2%,报1998元/吨,日内最高触及2037元/吨,为上市以来首次触及2000元/吨,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内主力玻璃期货合约累计涨幅超34%。现货玻璃价格亦创下近10年的新高。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由于供需错配,玻璃现货价格从约1500元/吨涨至1900元/吨附近,累计涨幅超过25%。四季度玻璃价格在1900/吨附近维持震荡,进入12月后重拾涨势。12月8日国内主要城市浮法玻璃(玻璃期货主要产品)平均价为1932.65元/吨,为2010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市场分析认为,玻璃的终端需求是价格的主要支撑因素。受天气影响,北方赶工需求因天气偏暖而拉长;随着气温下降,南方赶工需求仍然不减,预计持续到春节前。从中长期来看,今、明两年地产竣工压力较大,疫情使不少项目被迫延后,地产赶工需求将持续提振玻璃价格。强劲的市场需求也反映在库存数据上。截止12月4日当周,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为2775万重量箱,环比上月同期下降了16%,并创下了近7年的新低。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帅表示,近期浮法玻璃行情比较好,下游存在赶工期,市场库存下降比较快,因此近一周现货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前期市场的操作模式都是随产随用,现在需求好,订单多,厂家库存下降比较明显,高价也是受库存低位支撑,高价主要是短期内供需错配导致。市场分析认为,本轮玻璃大涨也受浮法玻璃供应缩减的预期影响。2018年1月施行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限制新增玻璃产能,玻璃产业只能用存量产线开展生产——这意味着在现行产能置换政策下,企业一旦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就要压缩浮法玻璃产能。 此前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光伏玻璃企业与光伏组件企业供应保障对接座谈会,会议的一大焦点便是新增玻璃产能的问题。分析认为,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必须开展产能置换,这意味着,光伏玻璃新建产能较为困难。华泰期货分析认为,在严格控制产能等背景下,预计明年浮法玻璃在产产能增量十分有限,而利润仍然较高,因此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望处于高位,产量小幅增长。需求方面,预计房地产行业将加快施工、竣工和销售,以推动资金周转,汽车行业维持强劲增长势头,玻璃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价格仍有阶段性向上动能。
(原标题:上市猪企谈猪价:短期内回落,但仍将处在相对高位) 2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回落。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第1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1.89元/公斤,环比下降2.2%,11周累计回落15%;猪肉平均价格49.95元/公斤,环比下降2.2%,11周累计回落16.2%。对于猪价下滑,上市猪企怎么看?龙头猪企新希望(000876)有关负责人5月15日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本轮猪周期已经逐步进入下行期。近期猪价下跌符合正常的年内小周期的“春节后下行”特征,也与当前新冠疫情导致复工复学不充分、需求没有完全打开有关;同时在供给侧,行业里有相当数量企业及农户,采用三元猪回交的办法,也使母猪和肥猪数量有所恢复。新希望方面认为,猪周期虽进入下行期,但价格仍将较长时间里处在相对高位。“三元猪回交的生产效率较低、母猪淘汰较快,使得产能恢复的时间会加长;同时根据年内小周期规律,在秋冬季往往还会出现一轮猪价上行,且新冠疫情全面稳定之后,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回升。”该负责人说。天邦股份(002124)5月11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对于猪价,公司年初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全年保持在30块以上没有任何问题。最近也感觉到新冠疫情对经济有一些影响,造成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等,但是从供给端来看猪还是紧缺,可能五六月份是一个淡季,会下行一些,但后面应该还是会再有所反弹。金新农(002548)同日向投资者表示,“猪价很难判断,高价位肯定没问题,但具体数据很难讲清楚”。谈及短期猪价持续回落原因,该公司称,现在猪价跟消费还是有很大关系,每年这个时候也是消费淡季。行业恢复到非瘟前还为时尚早,能繁母猪存栏还在低位,加上前期很多公司提倡搞三元猪,但三元猪效率较低,肯定不断淘汰。基于对猪价判断,上市猪企扩产热情依旧。新希望今年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出栏800万头,在2021年确保实现1500万头生猪出栏,2022年确保实现2500万头生猪出栏。新希望方面透露,根据目前推进进展情况,原定的2022年实现2500万头目标会比较大幅度的提前实现,相应的2022年的计划出栏量可能也会有所调整,会继续冲击更高的目标。前述负责人表示,受猪瘟防控、环保和城镇化等综合影响,生猪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养猪成本、生产效率、全产业链控制、非洲猪瘟防控及持续优化迭代的环保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新希望将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猪,内部进行饲料、养殖、屠宰的合理配套,并采用合作育肥与自养育肥并重的养殖模式,以实现安全生产和成本优化。“公司现在正在筹建的猪场和正在建设扩大的猪群,实际上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下一次的猪价下跌。现在主要集中规划的这些猪场,已经在布局上,特别是工艺流程上有了很大的优化。已建在建的猪场配套了自育肥场,特别适合于将来精准营养措施的实施。”他说。 温氏股份(300498)计划在2020年新增高效化猪场项目开工产能810万头、竣工产能688万头,自建养殖小区项目开工产能824万头、竣工产能317万头,力争全年新增肉猪饲养能力500万头以上。据其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7日、28日,温氏股份分别在四川乐山、贵州铜仁签下1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项目投资均为20亿元。牧原股份(002714)近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今年公司资本开支预计在200亿以上,一季度末的生猪产能在2800万头左右,年底产能预计在4000-5000万头左右,具体主要看建设进度。牧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4月3日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公司也全面加快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全国共计开工278个项目,新增生猪产能1500万头,其中河南省内新建88个项目,新增生猪产能600万头。
赛特新材(688398)12月2日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IPO募投年产350万平方米超低导热系数真空绝热板扩产项目将于2020年12月底试机并预计于2021年一季度投产。赛特新材表示,公司2020全年产能预计达550万平方米,到2021年底全年产能预计可达800万平方米。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存在供应缺口的情况下,将采用“湿法芯材线+单体封装机”的生产工艺,建设周期预计120天左右。对于VIP板的市场需求,赛特新材表示,2017年第四季度至今,国内外家电冰箱企业对真空绝热板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各国节能减排政策趋严以及对冰箱能效标准升级的强制性要求,未来VIP在冰箱产品中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目前国内冰箱冷柜主要以聚氨酯泡沫为保温层,而聚氨酯泡沫所使用的发泡剂以环戊烷和HFC-245fa共混物为主。由于HFCs物质是强效温室气体,随着2016年《蒙特利尔协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达成,各缔约方将HFCs列入限控清单,并拟定了减排时间表,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将在2024年冻结HFCs消费,到2029年削减10%,到2045年削减80%。赛特新材表示,国内消费升级及冰箱产品结构优化也将促进VIP的应用,中国冰箱市场的社会保有量已超4亿台,更新换代成为冰箱市场的主要消费动能,今年上半年,501—600L冰箱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占比都是各容积段中最高的。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能效要求,并为消费者节约冰箱占地空间,通过使用VIP,能够实现更强绝热性能、更低能耗和更薄箱体。(张佳)
玻璃期货近日创下2012年12月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昨日下午收盘,玻璃主力合约收涨2.2%,报1998元/吨,日内最高触及2037元/吨,为上市以来首次触及2000元/吨。12月以来,玻璃主力合约累计上涨超8%。 现货玻璃价格创下近10年新高。Wind数据显示,12月9日国内主要城市浮法玻璃平均价为1935.88元/吨,为2010年12月中旬以来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由于供需错配,玻璃现货价格从约1500元/吨涨至约1900元/吨,累计上涨超25%。第四季度以来,玻璃价格在1900/吨附近维持震荡,进入12月后重拾涨势。 “此轮玻璃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北方赶工需求超预期。虽然已进入冬季,但今年气温偏高,北方赶工时间拉长,玻璃现货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现象。此外,南方玻璃市场下游需求保持良好,订单量较为稳定。”南华期货咨询服务部商品分析师薛娜表示。 需求表现良好,从库存数据可见一斑。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12月4日当周),国内企业浮法玻璃成品库存为2775万重量箱,较上月同期下降16%,创下近7年新低。 薛娜介绍,当前玻璃需求“成色”十足。4月以来,玻璃生产企业去库存速度较快。8月底至国庆假期约1个月的时间里,玻璃现货价格已涨至高位,贸易商大量抛售前期堆积的玻璃以兑现利润。贸易商库存大量消化后,玻璃企业库存仍进入快速流畅的去库存阶段,这表明下游旺盛需求真实存在。此时玻璃价格上涨并非如前期由需求预期主导,而是受下游真实需求推动。 此外,目前光伏玻璃存在需求缺口,导致浮法玻璃供应缩减的预期升温。2018年1月施行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限制新增玻璃产能,玻璃产业只能用存量产线开展生产,意味着在现行产能置换政策下,企业一旦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就要压缩浮法玻璃产能。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表示:“目前下游需求较为稳定,若新增产能无法实现,浮法玻璃价格有望维持在高位。” 展望后市,华泰期货研究院黑色及建材组认为,预计明年浮法玻璃在产产能增量十分有限,但利润仍然较高,因此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有望处于高位,产量小幅增长。需求方面,预计房地产行业将加快施工、竣工和销售,以推动资金周转,汽车行业维持强劲增长势头,玻璃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价格仍有阶段性向上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