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通过坚持“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发展与投资者收益的“双赢”,成为山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大秦铁路创造了多项奇迹:以中国铁路2%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全国铁路近四分之一的煤炭运量、约六分之一的货物运量;创造并保持着世界单条铁路运行速度、密度和运量等多项纪录。 作为市值“千亿俱乐部”的一员,大秦铁路的现金分红水平远高于A股市场平均线,被投资者视为“现金奶牛”。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大秦铁路已累计分红派现775.7亿元,2010年以来年均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分红募资比达到2.46,均位于市场前列。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重要、最直接,也最有诚意的方式。”在大秦铁路董事长程先东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够坚持长期分红,一方面源于企业效益良好,另一方面公司也愿意通过对股东持续、稳定的分红回报机制,与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价值,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优质蓝筹的良好形象。 根据大秦铁路《未来3年分红规划》,2020年到2022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原则上不低于0.48元/股(含税)。 程先东表示,作为首家以路网干线资产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大秦铁路以煤炭重载运输为核心和支点,专注修炼内功,实现内涵式增长。近年来,公司全力拓展路网资源,并积极探索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发挥煤运市场优势同时,公司把非煤运输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旅客运输。在山西旅游走热的大背景下,抢抓大西高铁贯通,张大客专、郑太客专开通等机遇,深化“山西全域旅游铁路行”,推进客运提质升级。 第二方面是煤炭以外的其他货物运输,主要通过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多管齐下”实现跃升:一是全面发力疏港运输,加快推进煤运通道由“煤炭下水”的单向运输变为“白货上岸”的重去重回,形成陆港运输“新亮点”;二是大力发展集装箱、冷链运输,全面开发适箱货源,完善敞顶箱集疏运体系,2020年集装箱运量增幅超过30%;三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发挥中鼎物流园多式联运、铁路口岸等优势,2020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增长近70%。
4月30日,沪深两市除少数上市公司不能按时披露年报外,3626家公司亮出2019年“成绩单”。整体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复杂局面,A股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增、研发投入驱动转型升级、分红金额再创新高等特点,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细胞,这份“成绩单”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 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00家,整体运行平稳,保持良好发展态势。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历时280天,从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再迈一步。 整体业绩稳中有增 2019年,沪深两市业绩整体稳中有增,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1万亿元。其中,沪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1万亿元,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万亿元(未包括异常巨亏的*ST盐湖)。 沪市方面,共实现净利润3.19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九成以上公司实现盈利,共计1370余家。同时,经营质量上稳扎稳打,共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八成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正,七成以上连续3年为正;约半数同比增长,330余家连续3年实现增长。从产业结构来看,2019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经营稳健,营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经营业绩整体平稳,共实现营业收入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21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沪市主板集聚了一大批优质蓝筹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凸显。这其中,大盘蓝筹贡献突出。上证5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9万亿元,净利润2.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52%,整体利润的68%;上证18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3万亿元,净利润2.70万亿元,同比增幅均为10%,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70%,整体利润的85%。同样,沪市中小市值企业也表现不俗。市值500亿元以下的中小市值的公司,合计实现13.42万亿元营业收入和5227亿元的净利润,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深市方面,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营收6.5万亿元,5.2万亿元和1.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10.3%和11.7%,均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的营收增速。 2019年,超过85%的深市公司实现盈利,六成公司利润同比增长,42%的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20%。2019年,深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320亿元,同比增长3.4%。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净利润3565.1亿元、2235.7亿元和51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4%和29.1%。不规范的减值行为明显减少,2019年深市非金融类公司商誉减值总额1035.6亿元,同比下降18.5%。 研发投入驱动转型升级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新动能快速成长。 沪市方面,2019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4478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70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480余家公司研发投入上亿元,工程建筑、汽车制造等行业研发投入居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服务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 这其中,有传统制造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新旧动能转换,致力建设制造强国,也有战略新兴产业聚势赋能,带动工业经济换挡提速。 令市场关注的科创板研发投入如何?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达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持续保持力度;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过三成,较上年增长10%。19家公司在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分享科技成果的“稳定锚”。 深市方面,2019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3924.4亿元,同比增长12.8%,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60家,其中美的集团、中兴通讯、京东方、比亚迪等8家公司超过50亿元。高研发投入带来更多科技创新成果。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项。 2019年深市整体平均研发强度为3.0%,其中研发强度超过10%的公司有291家,占比13.1%。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投入2635.4亿元,较上年增长12.9%,平均研发强度为4.8%,超过深市平均水平。 创业板在创新驱动下展现强劲增长动力。新技术、新产业、业态、新模式企业加速向创业板聚集,目前创业板公司中,超过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八成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能力,超过七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聚集特色突出。 深交所表示,板块设立以来,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左右,不仅远高于2.2%的全社会平均研发水平,也明显高于深市3%左右的整体水平。 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近年来,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企业职责,积极回报投资者正成为A股市场的优良传统。年报显示,两市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约1.36万亿元,再创新高。其中,沪市公司分红累计分红金额1.07万亿元,深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0.28795亿元。 具体看,沪市共有约1110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1%,整体分红比例32.4%,合计分红金额1.07万亿元。 其中,810余家公司分红比例超30%,约230家公司分红比例超过50%,工商银行的分红总额最高,达937亿元,22家公司的派现金额在100亿元以上。同时,570余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30%,超90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50%,稳定高比例分红的群体已经形成。这其中,除长年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的银行及采掘业龙头企业外,其他行业中,伊利股份、大秦铁路、兖州煤业、大唐发电等公司也成为长期大比例分红的典范。 深市65.4%的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2879.5亿元,同比上升10.5%,股利支付率为33.6%。1272家在2017年至2019年连续分红。分红金额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及金融业,分别为332亿元、280.3亿元和267.6亿元。 此外,2019年深市公司股份回购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有649家公司完成回购,共有119家公司正在实施中;回购涉及金额合计739.5亿元。 科创板“满百”后再迎新机遇 4月29日,光云科技登陆科创板,就此,科创板迎来第100家上市企业。从0到100,科创板只用了188个交易日。同时,100家上市公司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上市首年,科创板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58.98亿元,同比增长11%。 100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分别为39家和25家,另外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各有15家、12家和9家。尤其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选择科创板上市。 整体看,科创板运行以来基本平稳,符合预期。 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上市的280天后,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创业板首发注册办法》总体借鉴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制度安排,充分吸收了科创板相关制度。 深交所表示,坚持创业板和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市场格局,推动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市场参与者改革获得感,努力提升创业板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首次将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的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本次改革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一体推进试点注册制与基础制度建设。
又到基金“分红季”,部分基金开启大手笔分红模式。截至11月18日,2020年以来共有2000余只基金大方分红,合计金额14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968亿元的分红水平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股债市场较好行情,今年基金赚钱效应明显,年内分红金额也较同期大幅增加。其中,债券型基金和绩优权益基金分红力度最大。多只基金大方分红从分红总金额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凭借32.40亿元分红,兴全轻资产位列年内分红“土豪榜”榜首。此外,中欧时代先锋A、中银瑞福浮动净值型货币C的分红总额分别达到27.15亿元、22.78亿元,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兴全趋势投资、华夏回报的分红总额分别达到21.75亿元、16.34亿元,排名均居于前五。从分红占净值的水平看,今年分红最为大方的基金是鹏华前海万科REITs。该基金于1月15日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金额高达79.12元。此外,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银华交易货币、海富通上证10年期地方政府债ETF、中银瑞福等基金的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金额均不低于2元。从分红次数看,截至11月18日,年内累计分红次数超过3次的共计180只基金。其中,分红次数最多的是宝盈核心优势,年内分红12次,基金A、C份额合计分红1.9亿元。该基金2019年收益率为70.6%,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达到33.08%。此外,国投瑞银中高等级债、博时裕盈三个月、华夏回报、嘉实超短债等基金上半年分红都已超过10次。债券基金是分红主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合计1444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基金分红968亿元出现大幅增长。从基金类别看,无论是今年以来还是去年同期,债券型基金均是分红主力。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债券基金累计分红达到871亿元,占分红总额的比例达60.32%。在参与分红的2062只(A/C分开统计)基金中,债券型基金为1473只,占比最高,达到71.43%。此外,混合型基金为509只,占比24.68%;股票型基金为58只,占比2.81%;QDII基金为17只,占比0.008%。在权益类基金中,分红总额较多的基金包括兴全轻资产、中欧时代先锋A、兴全趋势投资,分红额度都在20亿元以上。记者注意到,上述分红总额排名中,位居前列的权益基金产品回报率都不错。截至11月18日,上述多只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均超过30%。(李岚君)
在上半年获得可观利润之后,一些上市公司选择推出分红送转方案以回报投资者。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两市共有102家公司推出了分红送转方案,有95家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的方案,其他公司推出了转增股份的方案。从进展情况来看,有10家公司股东大会已批准了相关方案。 从每股分红情况来看,有7家公司拟每股派息(税前)超过或等于1元,分别是新产业、硕世生物、长源东谷、格力电器、宇新股份、锦浪科技、江山股份。 按目前两市拟推出的分红方案和对应的公司总股本计算,这102家公司共计分红总金额将超过588亿元。其中,即有坚持多年来持续分红的企业,例如温氏股份;也有资本市场的“新兵”,多家推出分红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是在今年才登陆资本市场的。 由于一些公司单独发布了关于中期利润分配的相关方案,投资者有了更多了解公司提出分红送转方案的细节。综合来看,这些公司大多表示,目前经营良好,因此采取分红回报投资者,“鉴于公司目前盈利情况稳定向好,为积极履行上市公司分红责任,保持长期稳定回报股东,根据中国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相关规定,在保证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兼顾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需求,提出利润分配方案”。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在发布的利润分配相关方案中解释称,“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现金流情况、经营发展计划、未来的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 不过,对比这些公司的业绩状况可知,也有公司的分红方案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是因为结合公司的经营业绩,分红方案显得“另类”。 例如,荃银高科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而公司财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荃银高科,公司人士称,这个分红方案是“综合考虑后的结果,2019年也没有分红。”
8月24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人保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廷科在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集团业务稳中有进。投资方面,集团正在积极研究进一步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的约束条件。分红方面,未来集团将依据招股书对投资者承诺,综合考虑偿付能力、经营业绩,以及股东对投资回报的合理预期,适当提高分红比例。 上市后首次中期分红 8月22日,中国人保发布2020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分红0.36元,公司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5.92亿元,这是集团2018年11月上市后的首次中期分红,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表示,集团管理层高度重视投资者利益,尽可能地提升分红水平,让投资者分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这是集团上市后首次中期分红。自集团2012年港股上市以来,分红水平持续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结合偿付能力、经营业绩发展需求、监管要求,特别是投资者的合理期待回报等因素,合理确定分红水平,让投资者充分分享公司发展成果。 稳步出清存量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人保半年报数据,2020年上半年集团信用保证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为43.18亿元,同比下降58.6%,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40.6个百分点,亏损29.48亿元。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信用风险水平提高,业务逾期率上升,信用保证险赔付率上升较快,赔付率同比上升252.3%。 “上半年亏损主要是保证险亏损,且主要是融资类的信保业务亏损,上半年逐步出清存量风险,同时公司也加强了理赔和追偿的管理。预计下半年整体业务亏损幅度与上半年相比将明显收窄。”沈东表示。 据沈东介绍,融资类信保业务风险敞口上半年明显下降,其中线上消金业务资产规模大幅下降,结合业务模式和平台的支持,分类化解线上消金业务风险,全面停止了高风险的线上消金项目。对于与头部互联网平台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风险相对可控的线上消金项目,在确保有效益的前提下,将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造。“重大亏损项目风险今年大部分可以出清,有少量要延续到2022年,但占比较小。” 他还表示,集团按照监管要求,和合作银行、引流平台进行风险共担,对个别给公司带来重大亏损的线上消金项目,去年就已经全面停止合作,业务上不再出新单,但背后的催讨工作双方还在合作,对带来重大亏损的线上消金项目将在2022年8月31日前实现风险全部出清。 凭“风”起舞 2020年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偿付能力水平充足、财务状况良好、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中国人保资产副总裁黄本尧表示,政策放开实际上针对的是资本实力比较充足、经营稳健、资产负债管理情况比较好的保险公司,会拓宽此类公司的权益类资产配置空间,也为未来获取更多权益类投资收益提供更多机会。 “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研究进一步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的约束条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集团会根据资产负债匹配的管理要求,结合市场运行状况和集团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充分利用好政策带来的机遇。”黄本尧强调。
在完成借壳重组一年多后,协鑫能科未分配利润时隔7年终于再次转正。 日前,协鑫能科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7%。截至6月30日,协鑫能科弥补完所有的亏损,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48亿元。 据记者统计,2011年底至今,该公司已连续8年未推出分红方案。8月18日,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彭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借壳完成后一年多时间,通过努力公司已弥补完历史亏损,未分配利润达1.48亿元,后续公司会根据经营计划以及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分红计划。 未分配利润由负转正 协鑫能科原股票简称为霞客环保,2016年,霞客环保净利亏损超4000万元。 主业面临困境,对于原霞客环保的投资者来说分红也一直无望。记者梳理公司历年报告了解到,自2013年起至2020年3月底,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一直为负值,截至目前,公司已连续8年没有进行现金分红。 重组成为公司脱胎换骨的“良药”。2018年,霞客环保启动重大资产重组,置出盈利能力较弱资产的同时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协鑫智慧能源90%股权,2019年5月份,重大资产重组资产交割实施完成。完成借壳上市后一年,更名后的协鑫能科未分配利润终于摆脱负值。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8亿元。 依据重组业绩承诺,协鑫智慧能源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1亿元和5.98亿元。如若业绩承诺能如约完成,后续公司可分配利润还将继续扩大。 8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司总经理费智坦言,“上半年疫情给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售汽量上,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结算汽量663万吨,同比减少3.9%。上半年受煤炭价格、天然气价格的下降以及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体系的调整,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从全年来看,业绩的大幅度增长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完成业绩承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将适时制定分红计划 彭毅表示:“在满足现金分红的条件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任何三个连续年度内,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可分配利润的30%,这是我们对整个分红的政策安排。”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协鑫能科股东户数达2.12万户。对于投资者来说,时隔8年,公司已具备分红条件,后续将有望获得来之不易的分红收益。 “对于协鑫能科来说,如今借壳完成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得到了弥补,转正后上市公司此时有必要进行分红。”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具有投资价值的体现,A股上市公司应该多向投资者分红。” “A股上市公司在制定分红计划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应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分析股东要求和意愿、企业经营发展实际、外部融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司目前以及现金流量状况、未来盈利规模、发展所处阶段等情况,保持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宋清辉强调。
随着半年报陆续披露,监管层开启了半年报问询大幕。13日晚,深交所对锦浪科技近日披露半年报发出问询函,其中一个重要追问就是需要说明“一边融资一边高比例分红”的合理性。 8月11日,锦浪科技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27亿元,同比增长76.63%;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281.87%。营收净利双增长,锦浪科技也披露了分红方案——拟每10 股派发10元现金股利。按照现有股本计算,锦浪科技将派发现金红利1.38亿元。不过,按公司上百元的股价测算,也不过1%的股息率。 问题是这种分红不是首次。公司在此前的2019年半年报中也披露了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的分红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约8000万元。当期,锦浪科技净利润为3099万元,同比下降27.53%。 显然,两次“慷慨”的分红均超过公司当期净利润规模。而根据公司实控人王一鸣、王峻适、林伊蓓合计持有公司58.65%股份计算,他们可从两次年中分红中得到超过1.27亿元。 这还不算啥,毕竟,赚了钱分红给股东,总归是好事。只是,锦浪科技在分红之余,又表示缺钱,要再融资。据查,2020年5月1日,锦浪科技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7.25亿元用于年产40万台组串式并网及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等。 筹划再融资方案的同时连续两年进行高比例现金分红,锦浪科技的此番举动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对此,深交所要求锦浪科技说明公司筹划再融资方案的同时连续两年进行高比例现金分红的原因、合理性及必要性,是否存在通过现金分红向主要股东输送利益的情形。同时,说明此次筹划利润分配方案的具体过程,包括提议人、参与筹划人、内部审议及决策程序等,以及公司在信息保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此外,问询函还关注了锦浪科技半年报毛利率大幅波动、营业收入与相关费用反向变动等财务数据情况。 财务数据显示,锦浪科技一季度毛利率为44.66%,二季度毛利率降至31.3%。针对毛利率的大幅波动,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产品单价、成本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补充说明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半年报还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63%,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32%,两者增长比例差异巨大。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销售费用的具体构成及同比变动情况详细说明与收入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并报备提供境外服务的机构名单、付款方式、合作期限、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等信息。 截至期末,公司存货余额为3.697亿元,较期初增长186.98%;应付账款余额为4.269亿元,较期初增长119.81%。针对公司存货与应付款项同比大幅增加的现象,深交所要求结合原材料的备货周期及价格走势、在手订单规模等因素说明存货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要求说明报告期内采购金额前五名的供应商名称、金额、采购内容、应付账款余额、结算周期是否发生明显变化、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 此外,首发募投项目距离计划投用日已不足1年,深交所要求锦浪科技补充说明该项目已投入资金的使用明细及形成资产的情况,投资进度缓慢的原因,项目进度是否晚于预期,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