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要巩固工业经济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下半年工信部的工作重点是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央视新闻)
在一个长期处于牛短熊长状态的市场中,牛市行情的出现却显得非常珍贵。但是,纵观过去近二十年的A股表现,A股市场似乎存在着这样的运行规律,即牛市运行周期往往不超过两年的时间,而熊市运行周期则往往在四年左右。由此可见,对A股市场来说,一旦步入牛市行情,那么就应该要格外珍惜。 从2018年四季度以来,创业板市场就开始步入触底反转的走势,且至今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了一倍的水平。至于沪深主板市场,则见底时间略有延后,但从2019年以及2020年的年度涨幅来看,已有逐渐走牛的迹象。其中,作为相对弱势的上证指数,继2019年上涨22.30%之后,2020年以来累计涨幅也达到了8.66%,从今年最低点上涨以来,已经确立了技术性牛市的运行格局。 相对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走势,这两年A股市场的表现显得明显转强。随着中国股市的逐渐走强,海外知名机构也纷纷看多中国股市。其中,花旗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报告,并表示中国本轮牛市或比2015年更持久。对这一轮A股牛市行情,也陆陆续续得到了海外机构的认可。 面对长期处于牛短熊长状态的中国股市,当市场步入牛市之后,无论是市场资金还是政策监管层面上,都会显得格外谨慎,甚至尚未走出2015年杠杆牛市的心理阴影。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当市场形成了有效的赚钱效应之后,资金就会一窝蜂跑向市场,由此导致慢牛变疯牛行情。受此影响,在股市处于非理性上涨的过程中,更容易引发政策监管的收紧,并为疯牛行情降温,积极引导股市慢牛行情的出现,延长牛市的运行周期。 但是,市场本身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策层面的干预终究难以改变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最重要的是,经历了之前五年时间的震荡筑底之后,A股市场已经逐渐摆脱了底部运行区域,并逐渐形成了新的上涨趋势,一旦市场趋势得以确立,那么中短期内也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扭转。 在最近一两年的市场行情中,医疗与科技成为了市场的主导力量,受益于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不少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估值溢价被不断抬高,部分龙头企业的动态估值甚至超过了百倍水平。但是,市场总不会出现只涨不跌的股票,也不会出现只跌不涨的股票,当市场上涨到一定高度之后,原本处于低估值、低市净率状态的传统周期行业,终究还是存在强烈的估值修复需求。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板块轮动效应,市场赚钱效应也逐渐从科技、医疗转移至以券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传统周期行业。从估值修复的角度出发,目前可能只是处于估值修复的初期阶段,且当行业板块拐点得以确立之后,起码在中短期内不会轻易发生扭转。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传统周期行业更属于估值修复的性质,未来的市场亮点仍然在科技、医疗、大消费等领域身上。 既然A股市场已经确立了牛市行情,那么市场的板块轮动效应自然会显得非常强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医疗、科技与传统周期行业的板块轮动效应仍然存在,但市场自身存在较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对估值过高或涨幅过高的股票,终究考验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以及基本面状态,脱离核心价值的股票始终难逃价值回归的过程。至于估值被过度压低的股票,只要业绩增速良好以及基本面尚佳,那么扭曲的估值终究还是会得到修复,这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过程。 与往年的牛市行情相比,即使目前市场牛市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但对沪深主板市场来说,目前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与2015年杠杆牛市的平均估值相比,现在市场的估值水平要明显偏低。除了个别科技、医疗等板块外,传统周期行业的平均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在市场板块轮动明显增强的背景下,低估值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有利于减少股市大幅波动的风险,也有利于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良性回升。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市场自身的运行趋势还是政策层面上的考虑,都希望这一轮牛市行情的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尤其是在注册制改革加快推进的当下,持续牛市环境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互利共赢的局面,牛市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对我国的经济转型、科技振兴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恢复正常运行 否认有网络安全隐患 中新网吉隆坡7月17日电 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17日上午9时开市后恢复正常运行。交易所方面当日发表声明指16日出现的系统瘫痪为技术原因所致,并无网络安全漏洞。 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16日下午3时30分突然瘫痪,无法进行正常交易,此后到下午5时休市时一直未曾恢复。 交易所在声明中指这一状况并非受到网络攻击所致,并称交易系统仍保持其安全性。但声明未具体解释是何种技术原因导致系统瘫痪。声明并对受影响各方表示歉意。(完)
文章来源:央行
中国核电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在建核电机组有五台,分别是田湾5、6号机组,福清5、6号机组和漳州1号机组,其中田湾5号机组和福清5号机组预计于今年年底投入商业运行,田湾6号机组和福清6号机组预计将于明年投入商业运行,漳州1号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商业运行。漳州2号机组目前已获得国务院核准,计划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
本报见习记者 昌校宇 5月19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行业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取消省界收费站这个攻坚战当中。 去年12月31日24点,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顺利切换,487个省界收费站如期全部取消,全国高速公路形成了“一张网”,全网进入到了一体化运行新阶段,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加便捷了。 但是应该说,在新系统的运行初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大家对我们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意见,还有很多很好的建议。今年以来,针对系统转换磨合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客户至上,全力完善系统、优化政策、提升服务。特别是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加大保通保畅的力度,免费不免服务,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今年的5月6日恢复收费以后,我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好保通保畅、提升服务各项工作。刚才记者问,目前路网运行什么情况?可以用三组词来简单概括: 一是总体平稳。5月6日0时起收费公路恢复收费后,全国的路网运行总体平稳,交通量持续增长。5月6日至5月17日,也就是到上周末,车流量日均增长16.34万辆次,其中客车增长10.39万辆次,货车增长5.95万辆次。5月17日,使用ETC在出入口收费站不停车快捷通行的车辆占比达到了64.09%,这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1.89个百分点。 二是效率提高。客车和货车通过省界收费站的时候没有了障碍,省界拥堵的现象成为了历史。另外,全网的运行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日均拥堵缓行500米以上的入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68%,拥堵缓行1000米以上的路段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92%。这一组数字就说明路网运行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是服务提升。公众关注的精确计费、费额显示、开具发票等重点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实现了一次行程“一个账单、一次收费、一次到支”。 当然了,目前我们还处在运行初期,由于联网收费的系统十分庞大,也十分复杂,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难免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了三级联动机制:一是技术保障机制,二是投诉处理机制,三是保通保畅机制。这三个机制都是全网、省级、收费站三级联动。下一步,我们将发挥这三个机制的作用,加强路网和运行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公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努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网络交通顺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