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收官在即。12月22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早盘持续震荡整理,午后出现调整,有色、原油等顺周期板块纷纷下挫,“喝酒吃药”的结构性行情展现。 公募人士认为,此次市场调整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波动的情绪面影响,导致避险情绪加剧。中国经济继续复苏,短期流动性也没有收紧压力,A股市场向下风险不大。 顺周期板块下挫 12月22日,上证综指收盘跌1.86%,报收于3356.78点;深证成指跌1.79%,创业板指跌2.45%。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出35.86亿元。 板块方面,口罩、基因检测、中药等细分领域个股纷纷上涨,酿酒板块再度爆发,啤酒、黄酒等细分领域个股呈现补涨态势。近日抱团大涨的新能源产业的汽车整车、锂电池、光伏等板块集体调整。与此同时,受疫情因素拖累,原油概念股普遍走低。商品期市当日走弱,受此影响,煤炭、有色等顺周期板块午后加速下跌。 浙商基金基金经理查晓磊认为,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主要还是受到海外市场波动的情绪面影响。此外,临近岁末年关,市场整体波动性变化与投资者对资金面、政策面的不确定性担忧有所增加,避险情绪进一步累积。 诺德基金应颖也表示,市场调整大概率跟年末资金面有关,机构倾向获利了结及年末调仓,再叠加商品市场受海外疫情影响,市场人气低迷。 结构性行情持续 对于年底及2021年的市场表现,查晓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上升趋势已经确立,企业盈利水平大概率会继续向好,未来仍将围绕经济复苏为主线。此外,查晓磊认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明年不大可能出现大幅普涨行情,但行业间的差异较大,市场依然存在较强的结构性机会。具体板块方面,当前可选消费、电子和军工行业的业绩确定性较高。 万家基金表示,市场的逻辑主要是短期经济继续复苏扩张态势,基本面没有风险,暂时流动性也不会收紧,资本市场向下风险很小,市场上涨逻辑将延续,春季行情并未终结。短期看好化工、煤炭、有色等周期性板块,同时也推荐银行、房地产、建筑等低估值蓝筹板块;长期来看,推荐成长性更好的科技、消费类板块,比如受益于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以及免税、家电、食品饮料等板块。 对于2021年行情,应颖认为,结构性行情或仍将持续,明年可能需要投资者有更多耐心,并降低收益预期。方向上,受益于决策层的定调,相对看好内循环相关消费产业,新能源发电等细分领域。个股层面,可积极关注本身盈利增速可以消化估值端压力的个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3日讯 昨日早盘,三大股指小幅低开,盘初弱势盘整,随后反弹走高;午后加速下行,集体跌逾1%,尾盘创指跌超2%。盘面上,个股普遍飘绿,整体赚钱效应较弱。 截止昨日收盘,沪指报3356.79点,跌1.86%;深成指报13882.30点,跌1.79%;创业板指报2811.75点,跌2.45%。 分析人士表示,A股短期整体呈我们先前判断的震荡向上的走势行情,沪市300指数有望创年内新高。随着基本面预期逐步改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中期维持指数有震荡向上的走势的乐观判断,预计短期指数有望突破年内高点。 机构观点 中原证券指出,年关临近,市场各方入市做多的意愿不甚强烈,投资者持币观望,以待来年的心态较为明显。预计沪指短线继续震荡整固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暂时观望,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财信证券指出,短期较为波动,从中长期角度看,四季度最重要的货币宽松预期落地,叠加市场较强的基本面支撑以及此前调整风险的释放,市场风险偏好将集中回升。在经济基本面的加速复苏以及流动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场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结构性行情仍值得期待。 市场重要新闻 · "碰瓷"明星、案例造假 大平台冲击下更美能否"美"下去 · 天风证券把脉2021:结构性机会为主 走势料“前高后低” ·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 航空货运竞争力待提升 · 负债规模攀升现金流吃紧 华侨城密集出售资产套现近百亿"解渴" · 光伏行情“烧”到新三板 精选层首只百元股诞生 · *ST辉丰18亿“嫁女”背后 “盐城首富”仲汉根的草铵膦迷局 · “亚洲足球第一股”拟从新三板摘牌 · 2021年住房租赁市场将迎发展良机 · 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万亿元 80家房企入局康养地产 · “零容忍”出重拳 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此前多年,在我国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期内,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资,而高投资又主要由基建、房地产等驱动。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这些结构性潜能逐步减弱,“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新潜能,即通常所说的增长动能转换。 中国经济率先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恢复,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达0.7%,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差不多恢复常态。正常情况下,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争取8%或以上的增速,考虑到2020年经济基数低,2021年的增长仍属于恢复性增长。 经济恢复到常态后,经济增长的一些常规推动力开始起作用。2021年出口不确定性较大。投资的弹性很大,特别是基建投资。消费目前正逐步回升,2021年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整体表现应该会好于2020年。 由于疫情冲击,2020年我国没有提出具体的GDP增长目标。下一步建议采取就业指标打头、GDP收尾的增长指标体系。稳增长是为了稳就业,就业指标也能有效衡量全社会资源利用状态,应成为力争完成的指标。过去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统计能力不足、农村隐蔽失业难以计算等因素,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和新增就业人数指标,尚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状况指标。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近60%,数字技术在某些方面已处于全球前列,只要真正重视起来,我们完全可能形成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城乡就业真正状态的数据,为判断经济和就业形势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还可以采取若干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全局性指标,包括居民人均收入、物价水平、宏观杠杆率、全要素生产率、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等。GDP指标还是要看的,但应该是预期性、结果性、后置性的,不应再作为挂帅指标。如果前述指标处在正常或好的区间,GDP增速就是适当的。 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度把握得较好。与西方国家的宽松政策不一样,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只是在经济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时适当放松。伴随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长轨道,下一步宏观政策也要相应回归正常状态。财政政策可能不会一步到位退出,但财政赤字的规模应该会有所减少。此外,疫情期间宏观杠杆率有所提升,在经济恢复到常态、逐步稳定后,杠杆率要相应降到一个合适水平。 要看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主要解决短期平衡的问题,中长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结构性潜能。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更关注宏观政策,是因为它们的结构性潜能很少,经济增长主要靠更新性需求拉动,如房子破了需要翻修,汽车旧了换辆新的等。和发达经济体不同,中国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驱动增长,而非主要依赖宏观刺激政策。此前多年,在我国相当长的高速增长期内,高增长依靠高投资,高投资主要由基建、房地产等驱动。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这些结构性潜能逐步减弱,“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新结构性潜能,即通常所说的增长动能转换。 “十四五”时期,中国国内大循环应注意释放并用好“1+3+2”的结构性潜能。“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是指在实体经济方面要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新的三大短板,即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 “1+3+2”结构性潜能在今后5到10年都能够起作用,但是现在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体制机制政策的束缚,应当通过更大力度、更有实效的改革开放,使这些结构性潜能成为现实的增长动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条件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向集体组织外部流转。 二是推动空间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改革。空间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应尊重市场力量,按照人口流动这一重要的市场信号分配用地指标、财政补贴资金等,并按照人口布局变化定期调整城市规划。 三是石油天然气、铁路、通信、电力、金融等在内的基础产业领域,在促进竞争、放宽准入上作出进一步探索。 四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继续推进并扩展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可随人员流动的政策,逐步打通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保的衔接。 五是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 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我们已经签署RCEP,正在积极考虑加入CPTPP,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应将注意力更多放在提升增长质量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合理汇率升值,加上能够争取到的实际增长率,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8.98万亿元,相比8月末压缩了4450.81亿元,环比下降4.72%。这是最近连续5个月的压降结果,也是自2019年以来首次低于9万亿元。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监管部门接连下发多个有关结构性存款的政策文件。其中,去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对结构性存款现行监管规定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防止不规范的结构性存款无序增长,增强银行经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等。 通知采取设置一年过渡期和“新老划断”的政策安排。如今,通知发布已满一周年,商业银行在结构性存款的限制发行、假结构等方面,仍存在整改压力。 从规模看,今年年初的流动性宽裕环境滋生了结构性存款的套利行为,结构性存款规模不断攀升,至4月末首次突破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6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再次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明确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其中对部分结构性存款增速较快、规模较高的股份制银行,要求于今年年底前将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 在严监管政策下,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自今年5月份开始逐月下降,至8月末首次低于10万亿元,降至94202.58亿元,完成了在9月30日之前将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至年初规模的目标。 中小银行是负债端压力较大的银行群体,也是此前借助结构性存款揽储的主力军。正因如此,从近5个月的压降结果看,中小银行成为此次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的主力。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较4月末下降了2.51万亿元,下降幅度约32%;相比之下,大型银行仅下降6500余亿元,下降幅度为15%。 而且,9月份国有大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较8月份有所反弹,单月增加了1176.67亿元。 整体看,如果按照在今年年底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的既定目标,中资银行四季度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的压力较前期更大。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若要完成监管压降目标,四季度需要压缩结构性存款2.58万亿元,每月需要压降8584亿元,而5月到9月这5个月,平均每个月只压降了6329亿元。其中,六大行与国开行仍需压降1.3万亿元,大行压降压力明显更大。 正是在结构性存款大力压降的背景下,银行机构的负债压力凸显,导致近几个月同业存单量价齐升。 华泰证券认为,短期来看,结构性存款价格敏感度较高,过快压降可能引发部分中小银行遇到流动性问题,这些银行的债券、同业资产包括债券定制化等将首当其冲,面临一定的被动抛售压力。中长期来看,结构性存款监管可能通过影响监管指标的方式对中小行信贷投放能力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出于套利目标而发债也将减少。
根据央行的统计,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然低于今年年初9.6万亿元的水平,且这一规模较年内12.14万亿元的高位下降了约2.72万亿元。 正值“9·30”期限来临,根据央行的统计,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然低于今年年初9.6万亿元的水平,且这一规模较年内12.14万亿元的高位下降了约2.72万亿元。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固定收益分析师章立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部分压降的结构性存款,有可能“搬家”流入了公募基金或直接进入了股市。(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