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板市场历史与现状 1、中小板的发展历史回顾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出批复,同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块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当年5月27日中小板正式开板,首批8家上市公司于6月25日正式发行上市。次年12月1日,深交所开始发布中小企业板指数。中小板的发展由此步入正轨,开启了此后十多年繁荣发展的序幕。 中小板是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自设立以来一直在主板市场的制度框架下运行,但同时又是主板市场中相对独立的板块,该板块实行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中小板的发行上市标准与主板一致,成立初期主要安排拟发行上市企业中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且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在该板块上市,以“小盘”为最突出的特征。设立中小企业板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其初衷是为下一步设立创业板积累经验,也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要求的具体安排。 回顾中小板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小板的设立带有明显的过渡性。据了解,有关部门原本计划2000年在深交所设立创业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然而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股市遭到重创。此外,1999年港交所推出的创业板发展不如预期,因此在深交所设立创业板的计划被暂时搁置。互联网泡沫危机过后,为了积累经验,监管部门于2004年在深交所推出中小板。但随着中小板的发展,其上市企业数量和总市值均已超过深交所主板,其过渡性作用已经完成。有媒体报道,监管层拟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但目前官方并未对这一消息进行确认。我们认为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不排除会有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的可能性。 2、中小板市场目前运行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小板共有99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35,378亿元,占深交所总市值的39.59%,流通市值为106,105亿元,占深交所总流通市值的40.25%。2020年中小板IPO公司家数为54家,比上年增加28家,同比增加107.69%;IPO筹资额为372.29亿元,比上年增加27.62亿元,同比增加8.01%。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小板的融资功能已经远超深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已经超过三年未有企业上市),如比亚迪、海康威视、牧原股份等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规模上与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已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平稳运行,中小板注册制改革在即 资本市场的设立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于经济发展,但在此前的审批制与核准制下,许多“新经济”企业或因无法达到上市标准和“同股不同权”等相关制度,或因排队周期过长,被迫选择港股或海外市场上市,导致如BAT、美团、京东等优质企业流失,国内投资者难以享受到“新经济”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在此背景下,注册制改革被提上日程。 科创板作为增量市场,率先打响了试点注册制的第一枪。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1月28日,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223家,其中2020年上市企业家数达到145家,拟募集资金为1,614.8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达到2,226.22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及募资规模远超其他板块。此外,2020年上交所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对科创板上市规则进行完善,随着政策的落实,科创板将率先与国外成熟市场“接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具有探路的作用,目前科创板注册制运行良好,为其他板块试点注册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于科创板的增量市场改革,创业板属于存量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涉及超过90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4,600多万存量投资者,注册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存量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交易习惯以及存量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则。但在科创板的良好示范以及新版《证券法》的推动下,创业板的注册制于2020年6月正式落地,首批18家企业也于同年8月24日上市。目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 同时,由于与科创板的定位不同,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时更加重视自身特色。例如,相比科创板,创业板在上市标准的设置上更加看重预期盈利能力,仅就市值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一般盈利企业不设置盈利要求,但仍设置了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限制。而对红筹企业及表决权差异安排企业,创业板明确“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具体标准的同时,相对科创板还增加了“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的要求。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关键的一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功后,全面注册制势在必行。目前有关注册制的配套政策已经逐步完善,全面注册制的条件日趋成熟。2021年1月28日召开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出要为做好注册制试点总结评估和改进优化,加快推进配套制度规则完善、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工作,为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相信在监管层的大力推动下,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推进。 而中小板作为主板的组成部分,有望成为2021年试点注册制的下一个板块,这也将是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市场化、法制化的最大增量。由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及监管制度与沪市主板和深交所主板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如果中小板成功试点注册制,那么全面注册制的推行将不存在关键障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与国际成熟市场全面“接轨”。科创板用260天将注册制从理念变成现实,创业板只用119天完成了注册制的落地,预计中小板注册制的推进将会更加迅速。此外,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中小板与深交所主板在融资功能上已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我们不排除监管层会借此机会将中小板与深交所主板合并后再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可能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12月15日消息,12月14日,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在深圳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发表视频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肖亚庆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要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肖亚庆强调,与会各方应按照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部长会声明达成的共识,加强务实合作,化挑战为机遇,更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渡过难关。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努力为亚太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和市场驱动的有利环境。拓宽中小企业合作领域,围绕新技术新业态开展广泛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实现各经济体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亚太区域经济创造更多新增长点。 王江平以“构建良好环境,推动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持续聚焦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同亚太各方相互借鉴、平等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对话,分享经验和有效做法,紧抓亚太地区中小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共促区域经济复苏创新发展。
87.1,这是日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1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这一数据较10月份上升0.1点,已升至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是反映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通过对国民经济八大行业的3000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利用中小企业对所属行业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数据编制而成。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复苏基础继续巩固,中小企业效益状况有所好转,进而带来企业信心的进一步恢复。这背后至少由两重因素的作用。 首先,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复苏。 这一点,用几组数据更有说服力: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124.2亿元,同比增长0.7%,累计利润同比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投资方面,今年前10个月,投资同比增长了1.8%,比1月份—9月份加快了1个百分点;消费方面,消费市场呈现出稳定恢复的态势,重点商品销售回暖,餐饮消费稳步回升,新型消费方式快速发展,其中,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出口方面,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 一系列的数据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良好的修复能力。所以,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在内的多家国际权威机构表达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 “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国整体经济好了,自然会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发展也就更有信心了。所以,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得益于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 国务院层面频频部署,更大力度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同时,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集政策合力,加码护航中小企业,在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创业扶持、创新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打出一整套“组合拳”,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一轮密集红利。 比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7方面23项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制度等7方面25条具体措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减税降费。 证监会提出,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深化新三板改革,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银保监会表示,将加大保险资金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指出,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水平。 提出的这些举措,都是有的放矢,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渡过难关,实现健康平稳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何能回升了。
多地政府近期陆续出台政策,加大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点聚焦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专家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创新政策落实到位,多方位降低金融风险,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开源降本”,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央和各地方政策推进的重点。但在实际推进中,目前仍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问题。首先是融资渠道仍然相对较窄,很多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企业,由于自身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相对较少,获得贷款等融资的难度较大。其次是成本居高不下,由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其融资的成本一般也相对较高,如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也成为一个难题。除此之外,一些金融创新政策不接地气,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央层面不断加大力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推进下,众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制度,多方位降低金融风险,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近日,由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的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其以“信用+科技+普惠金融”为特色,依托省、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广泛归集中小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相关监管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等相关数据,结合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手段,向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目前为止,已有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700多户企业入驻平台,发布融资需求5.3亿元。 不仅是甘肃,湖南、浙江等多地也建立了类似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方案,加强数据归集、企业画像等功能,对中小企业进行深度挖潜,将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尽量量化,缓解企业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不断推进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除了地方政府外,众多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手段,推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浙商银行跳出传统思维和信贷投放模式创新区块链技术应用,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债权和物权转化为电子金融工具。企业通过转让工具进行融资、采购和偿还债务,盘活沉淀资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结合应用场景创新研发“订单通”“分销通”“银租通”“仓单通”等系列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中小企业在采购、仓储、销售、分期还款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普惠金融普遍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服务不均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金融机构究竟该如何破局?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合作导师姜兆华认为,普惠金融发展“破局”,关键是打通“经络”。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三大“痛点”。世界各国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寻求破局。无论是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还是美国的社区银行模式,目前都没研制出一个世界范围普遍公认可以根治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的“灵丹妙药”。 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普惠金融基础薄弱,起步较晚,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差万别。近年来,通过“下沉金融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金融企业为主,民间资本为辅的融资渠道。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融资新增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9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92%,较2019年12月份下降了0.96个百分点。 可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地域、文化、经济差异明显的特征,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充分地矛盾也相对突出。 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切肤”之痛,需要金融机构主导“唱大戏”,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普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扶贫攻坚的责任担当,自觉扛起振兴普惠金融的大旗。 一、突破三大“障碍”,增强免疫 普惠金融的发展首先要突破“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三大“障碍”,增强普惠金融的群体“免疫力”。 (一)突破“不敢贷”的心理障碍。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银行给小微企业放贷款往常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慎之又慎。在基层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谁发放小微贷款多,谁的不良贷款往往就会比较多,被问责处理的可能性就越大,扣奖金、罚绩效成为大概率,弄不好还可能丢了“官帽子”。尽职免责缺乏明晰条款,在基层分支机构往往就是一纸空文。实践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发生,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瑕疵”或主客观“因素”,而这些都可能成为信贷审批人员没有完全尽职的问题,和被处理问责的依据。 (二)突破“不能贷”的政策障碍。“没有正规财务报表,没有充足抵押担保,没有规范公司治理”,这是小微企业融资的先天性“病理”,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技术难度。目前,商业银行推广的中小微信贷产品,大都围绕房产、土地等易于变现的抵质押物来创设的,纯粹基于信用担保的中小微信贷产品并不多。没有抵押物就不能贷款的“当铺”思维,在很多商业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仍然根深蒂固。现实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压根就没有抵押物,即使有也基本都抵押了,亲戚朋友能借的几乎借了遍,能押的也几乎全都押上了。中小微企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融资矛盾仍然是一个扯不清的“两张皮”。 (三)突破“不愿贷”的经营障碍。实事求是讲,给中小微企业贷款,很多金融机构内心是不情愿的,如果没有监管的考核指标“逼”着干,很多分支机构是不会主动干的。基层分支机构做小微企业贷款内生动力不足,普遍认为:做小微企业贷款费时间、耗人力、不赚钱、风险高,往往“赔本赚吆喝”,出力不讨好。很多人都算过一笔账:做100个1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不如做1个1亿元的国有大企业贷款赚钱来得快,也不如做100个100万元的个人按揭贷款收入来得更安全。如果单纯算银行效益账,做什么贷款可能都比做小微企业贷款划算。没有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没有成型的打法是普惠金融发展不起来的最大“困局”。 二、打通三大“经络”,活血化瘀 破解普惠金融发展困局,最关键的还是要打通“经络”,抓住数据、信用、场景三大融资要素,活血化瘀,疏通融资渠道。 (一)统一数据平台,打通信息“孤岛”经络。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哪?难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工具了解到每个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目前,信息数据的重要性、安全性和应用性,受到各行各业的普遍重视,医疗卫生、机关学校、税务工商、金融机构等越来越多的行业主管单位都投入了巨资,搭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信息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本行业的个性化信息平台只是解决单一行业某个“点”上的行业应用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流和数据库。大数据的闭环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数据平台分散、信息不共享,不仅仅是社会成本高低的问题,更是小微企业偿债能力强弱判断决策的问题。 (二)完善信用体系,打通抵押“当铺”经络。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目前我们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以至于很多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抵质押物对小微企业贷款,这是商业银行给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最大“拦路虎”。因此,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建设,将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精准“滴灌”的重要切口。 (三)发挥场景优势,打通融资“壁垒”经络。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以支付场景为切入点,把核心企业上下游关联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串联起来,把小微企业清算个人货款的支付端口的数据链接起来,通过供应链融资,降低核心企业财务成本,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壁垒”。 三、激活三大“潜能”,强筋健骨 普惠金融发展模式能否长久持续下去,核心是提高金融科技的应用价值,激发“数据、系统、风控”三大核心“潜能”,形成普惠金融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激活数据“潜能”,提升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通过金融科技对业务模式的解构与再造,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批量获客,精准画像,在操作程序上实现了线上自动审批、智能贷后监测,从而在技术层面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缺信用、缺信息、缺信任”的融资难问题。广大中小微企业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接入渠道更广阔、审批更便利的运营平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了新的破解之法。 (二)激活系统“潜能”,提升融资成本的可负担性。普惠金融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布广、资质差别大的经营特点,决定了传统银行信贷审批、放贷边际成本高。金融科技可按照实体经济的经营逻辑,发挥大数据分析价值,激活系统“潜能”,跨周期、跨行业、跨地域筛选挖掘具有一定融资承受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以此为基础开展的信贷业务,都是基于真实的生产和交易场景,既不需要实物资产抵押、也不需要担保圈互保,因此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系统潜能的激活,既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成本,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银企双方皆大欢喜的事情。 (三)激活风控“潜能”,提升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金融科技赋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防控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从更多维度收集用户的非 结构信息、动态信息,可以更加精准地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行为偏好。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义用户的信用状况,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更加高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驱动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走向智能化和场景化,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慢的问题,从而推动普惠金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基金发行市场马太效应愈演愈烈:一边是“日光基”频出,发行火爆,如易方达均衡成长单日吸金超过270亿元,首募规模刷新年内纪录;一边是募集失败、基金清盘现象时有出现。 如今,很多中小公司面临重重压力,更有公司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如先锋基金公司34.21%的股权将进行拍卖,起拍价为5931万元,先锋系旗下多个金融公司的股权被冻结,先锋基金命运难测。 部分业内人士在日前中基协召开的座谈会上坦言,目前行业中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尤其是新设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品牌知名度不高、运营成本较高、分销渠道与合作对象拓展困难等问题,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虽然一直都是步履维艰,但目前考验更加严峻,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已不是如何弯道超车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灵魂拷问。 首先,“前有虎狼,后有追兵”,中小基金公司面临更激烈和复杂的竞争局面。一方面,市场资源向一线超大型基金公司高度集中,头部基金公司的品牌、渠道、人才、投研等整体实力优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资管行业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诸如外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公募牌照稀缺性下降,二三四线基金公司数量过多且竞争日趋白热化,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公司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其次,金融科技重塑资管业务发展格局,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中小基金公司无疑面临新的考验。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公募面对面的线下路演和投资者活动遭遇停摆,不少机构开始探索线上展业,这对中小基金又是新的挑战。而且,全球大环境剧变,市场更加扑朔迷离,对投资机构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让投研能力不足的中小机构更加捉襟见肘。 出路在哪儿?首先,做好业绩是关键。其次,要摆脱“面目模糊”的跟随,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如通过产品或品牌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这样即使不能做大,也具有重大并购价值。 大浪淘沙,困境中的中小基金公司若不能凭借出色的业绩脱颖而出,或者做专注于某一业务的“精品店”,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