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夏季峰会上,福耀玻璃(600660)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表示,已套现10亿元准备进灾区救灾。据福耀玻璃集团此前发布的消息,曹德旺在今年疫情期间已捐1.4亿元。 “我认为一个真正有作为的男人,在我手上赚的钱,在我死之前必须还给社会!(我)减持股票套现了10亿元准备进灾区救灾。我做企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靠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曹德旺在峰会上表示。
信用卡“养卡”套现乱象调查 透支消费“以贷还贷”“以卡养卡”将借款违规用于非消费领域 ● 有些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导致资金紧张、还款压力倍增;还有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等非消费领域,放大资金杠杆,容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 ● 消费者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 ● 解决信用卡套现问题,除了要建设相关法律体系以及收单规范等全方位的防范综合治理工程外,更重要的是加大信用卡监管的执行力度 记者 赵 丽 实习生 秦华民 6月29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四号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银保监会表示,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较快,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甚至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导致资金紧张、还款压力倍增等问题;还有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放大资金杠杆,容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并会承担相应后果,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 过度依赖透支消费 以卡养卡资金紧张 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8.75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应偿信贷余额已逼近两年最高额。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消费者通过“以卡养卡”的方式来避免信用卡还款,也就是通过办理不同机构的信用卡,利用不同还款日期来实现循环还款。 重庆市民张女士使用“以卡养卡”的方式进行还款差不多有五六年了,她在3个银行办理了不同的信用卡,通过自行购买的POS机实现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还款和交易,无需提取现金,只需要用POS机绑定一张储蓄卡,利用储蓄卡即可实现不同信用卡的消费与还款,每个月循环还款的资金在1万元左右。 “每个月的还款日是我最着急的时候,生怕错过还款日就被拉入黑名单。”张女士说。 与“以卡养卡”类似的手段还有消费者利用信用卡进出账单的原理,将本月的钱推迟到下个月偿还或者无限期延迟。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存在大量类似“如何用500元还1万元信用卡账单”的帖子。这类帖子称,只要消费者在信用卡的出账日和还款日之间的任意一天,有任何进账行为都会被当成还款,而任何一笔出账都会被计入到下个月的账单。该帖举例说,如果有一张需还1万元的信用卡,但手里只有500元。这时只需要在出账日和还款日之间,将500元存进去,然后再利用第三方平台刷出来。每一次操作,存进去的500元都会被算成还款,而刷出来的500元都会被计入到下个月的账单。来回操作20遍,就能把信用卡账单还清。 对于这样的还款方式,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1万元的信用卡欠款其实并没有还清,“只不过是将本月的欠款推迟到下个月去了。此外,持卡人也需要给代付平台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还1万元大概需要75元”。 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风险提示文件也表示,消费者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 流传多种套现方式 隐蔽性强难以发现 近期,几家商业银行调整信用卡积分规则,中国人民银行也就《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些调整引发了社会对于信用卡套现的关注。 所谓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不是通过正常的合法手续(ATM机或银行柜台)提取现金,而是通过其他非合法手段将卡中的信用额度以现金的方式套取,同时又不向银行支付提现费用的行为。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流传多种套现方式,有利用二维码扫码给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现金的,也有通过刷POS机获取现金的,还有利用第三方软件对信用卡进行消费,再以现金方式返还给消费者等。 《法制日报》记者在某信用卡套现网站了解到,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与自己套现金额相对应的虚拟商品,然后按照要求使用信用卡付费。完成交易后,就会有相关人员通过现金转账等方式,将扣除手续费后的余额转给“套现人”。整个套现过程,消费者并没有购买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产品。 同时,《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微信朋友圈内也有不少信用卡套现广告,有人声称自己可以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800元起价。 北京市民张丹(化名)就进行过类似交易。某日,张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信用卡套现广告,正好自己又急需一笔钱,便向对方表达了套现意愿。经过沟通,张丹按照对方要求,扫码支付了2000元到指定账户,紧接着便被告知“目前系统出错,暂时不能提现”。对方告诉张丹,过几天再试试能否提现成功。然而,几天后,当张丹再次询问提现情况时,却被告知商家已经“跑路”,建议其报警。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行骗者一般会使用批量添加好友的软件以各种理由加受害人为好友,然后通过朋友圈发布各类渠道的套现信息,以低手续费、快速提现等文案诱惑网友与其联系。此外,他们还会发布一些自己与客户进行成功交易以及客户好评的截图,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当受害者付款后,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推迟提现,或者直接将受害人拉黑。 一名线上商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在为顾客提供信用卡等支付手段时,都需要给银行或者相关的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手续费。为了避免支付这笔手续费,很多商家都不愿意提供信用卡、花呗付款等方式。另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房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大部分房东的账户都是私人账户,只支持现金交易或者转账。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无法满足某些领域的消费,其合法提现的手续费也相对较为高昂,这就导致人们会利用信用卡套现。 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介绍,以前,大多数人通常利用POS机进行信用卡套现,但由于POS机是银行的卡端,经常使用容易被发现,再加上POS机刷卡的手续费较高,所以目前很多人利用二维码扫码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渠道实现同样的功能。此外,一些人还利用信用卡的某些设计机制,提高套现额度。也有不少人打时间的擦边球或利用商务平台之间的信息联网等,寻找信用卡机制的漏洞。在新技术的应用下,信用卡套现特征表现得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被发现。 消费信贷发展迅速 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2019年11月,广发银行发布的《95后人群信用卡消费场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在互联网+新业态的影响下,互联网消费信贷快速崛起。各大电商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任性付等因其申请门槛低、手续简单、使用便利等特点,深受热爱网购的年轻人喜爱,是许多“95后”首次尝试信用消费的产品。 在资本、金融科技的鼓励下,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各类信贷机构也倾向于将更年轻的、相对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Z世代”年轻人作为业务扩张的对象。 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睿认为,互联网消费信贷机构直白地宣扬“长尾客户”“次优客户”的概念,引导信贷机构降低贷款门槛、下沉客群;同时,共债问题也日趋严重。为延缓风险爆发,部分机构通过贷款重组、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存量风险。 “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消费者主要的问题是对信用卡不了解,如年费是否交付、拖欠年费的后果等。因此,消费者在申请、使用信用卡时,应充分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年费/违约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关信息。此外,消费者在申请信用卡时被过度地收取个人敏感信息,甚至是个人的隐私信息。”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放信用卡时主要存在发放信用卡的风控问题、对消费者的风险提示问题以及还款提示问题等。 尹振涛也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当前,个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风险和违法消费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年轻人群体中,出现了个人杠杆快速上升的现象,他们借助“以卡养卡”的方式,通过办理各种机构的信用卡来交替还钱。 “这种现象在当前非常明显,它不仅会加速个人杠杆的上升,还会增加违约风险的概率。另一个问题就是围绕信用卡的犯罪,这主要集中在利用信用卡套现的问题上。”尹振涛说。 增强防范综合治理 加大监管执行力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普遍出现发卡量和交易额下降、逾期率升高的现象。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称,短期内,信用卡贷款仍处在风险暴露期,不过无论是发卡量还是交易额,目前均在稳步恢复过程中。与此同时,为应对疫情影响,多家银行一手加大力度促刷卡消费,一手加快恢复催收产能。 事实上,银行对风险更加敏感,近期多家银行开始采用封卡、降额等手段来严控风险。 近日,多位信用卡持卡人“吐槽”称,近期收到了银行发出的降额通知短信,涉及银行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各大银行均在加强全流程风险管控,一般不存在信用卡大面积或突然降额的情况。不过,作为常态化的风控举措之一,银行会定期对一些高风险客户进行额度调整,并实施更为审慎的新客户准入策略和提升催收效能。 对于此次银保监会消保局关于正确使用信用卡的风险提示,李爱君认为,主要是由于信用卡领域的投诉集中爆发。 李爱君具体分析称:首先,信用卡发放机构对申请主体的审查和风控流于形式,过度依赖刑事责任的阻吓来作为风控手段,没有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其次,一些发卡银行单方面调整信用额度,对服务收费事先告知提示不清晰;第三,一些发卡银行开展信用卡优惠活动设置霸王条款,单方面改变活动规则,不能兑现优惠待遇,引起消费者不满;第四,一些发卡银行存在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营销宣传不规范、发卡管理不规范、外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此次的风险提示主要是针对风险消费和违法消费这两个突出问题,是为了引导普通金融消费者合理使用信用卡,包括杠杆的控制和理解信用卡本身的功能,即它是一种分期消费支付的功能,而不是投资理财的功能,更不是一个借款的功能。”尹振涛说。 多位银行从业人士表示,抛开短期的疫情影响,近年来随着各类金融科技手段加深、加快应用,银行对于个人客户的风险识别也更加精准。 上述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风险提示文件也指出,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费情况,会产生息费成本,也可能影响个人征信。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消费者应合理规划资金,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安排和管理。 在尹振涛看来,消费金融领域的监管框架和规则相对比较丰富和完善,并且信用卡的使用群体相比其他消费分期的群体来说更优质。“在整个治理过程当中,违法和防范就是矛和盾的问题,尽管盾很强,但矛也会增加它的攻击性。” 尹振涛建议,解决信用卡套现问题,除了要建设相关法律体系以及收单规范等全方位的防范综合治理工程外,更重要的是加大信用卡监管的执行力度。 “近两年来,围绕信用卡的罚款特别多,这实际上是在增加违法成本,从而对相关主体进行一定的约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技术,逐渐出台更多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加大惩罚力度,也可以利用窗口指导等方式进行规范。”尹振涛说。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劝他去炒股,一夜暴富不是梦。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劝他去炒股,一把巨亏很残酷。如果老板让你爱恨交错,你就会生不如死,因为A股老板们套现的套路,你根本防不胜防。 现在芯片很火,只要沾上芯片概念就会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芯片是个技术跟资金密集型产业,以至于那些经常蹭热点的垃圾公司都不好意思蹭芯片这个热点。如果中兴通讯说在搞芯片,那就没有人怀疑了,尤其是5纳米级别的尖端芯片更是让无数人痴狂。 有一天,中兴通讯自己说,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纳米芯片规模量产,已经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纳米芯片正在技术导入。中兴通讯都能搞5纳米芯片,还用担心国际封锁?消息一出,中兴通讯市值两天暴增150亿元。 如果说芯片的设计和开发是图纸作业,那么芯片制造就是在指甲盖儿上盖大楼。中兴通讯自己的说法具有极大的专业陷阱,老百姓分不清什么设计、制造,只能以为你说量产就是你中兴通讯自己搞出来的。 当众人都兴奋不已的时候,中兴通讯的控股股东说,对不起,我要卖股票套现了。一把套现超过8亿。其实从2019年5月以来,中兴通讯的股东们就通过认购ETF、大宗交易等方式进行套现,只是没有这一次这么套路明显,专业利好拉升股价,减持套现坑一批散户。 中兴通讯自然不会承认挖坑,说是因为自媒体误读。其实,芯片设计本身就是中兴通讯很重要的业务,在财报中多少都有提及,只是在芯片风口再次重复,资金依然会视作利好蜂拥而入。 除了中兴通讯沾上热点,A股的老板们减持套路比比皆是。重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老板为了套现,就跟一个公司签约,说要并购重组,利润会翻好几番。利好消息一出,老板说我要改善生活,先套现一笔。重组哪能一两个月就搞定?等老板套现完了,鬼知道重组还要不要继续搞? 重组套路还算用点脑子,有的老板为了套现搞出来的套路,简直就是心狠手黑。曾经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山东墨龙,10月还没有结束就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说要扭亏为盈,要赚个600万到1200万。此前山东墨龙一直业绩都在盈亏边缘,上市公司提前两个月就嚷嚷着要赚钱,对于山东墨龙的股民来说简直就是兴奋剂。 于是,没买的买,买了的继续加仓。就在投资者兴奋不已的时候,上市公司总经理开始套现超过8000万,控股股东更是套现超过2.78亿。游戏结束了吗?没有,真正坑爹的套路才开始。老板们落袋为安后,山东墨龙站出来说,不好意思,之前的业绩预告整错了,我们改正。 大家以为提前两个月出预告,上市公司可能少报了利润。山东墨龙很不好意思地说,你们想多了,我们一分钱都没有赚,至少亏4.8亿,弄不好要亏6.3亿。晴天霹雳,一跌绵绵无绝期。其实,山东墨龙不是第一家玩儿业绩预告把戏,每年都有那么几十家通过预告业绩利好拉升股价,老板们高位减持,然后修正业绩坑杀股民。 高送转也是老板们套现的老套路,有一天老板一拍桌子,说大爷今天高兴,想给股民朋友来个高送转。10送10股,开心吧?很多人就兴奋的半夜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就杀进去。看着翻滚的K线犹如身材玲珑有致的性感女郎,将投资者撩拨的欲火焚身。 老板们笑面如花地跟操盘手说: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他们那么爱我们的股票,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给他们一些筹码吧。老板一副菩萨心肠,就把筹码甩给了兴奋的股民。你们真以为10送10股,就是用180斤的媳妇儿换给你两个90斤的性感美女?开玩笑,跟100块钱换成两张50块是一样一样的。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儿饼,老板们的高送转往往都有他们的算盘。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有一天馅儿饼突然砸到你头上,你一定要摸着脑袋问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有馅儿饼砸着我了。一切反常的利好背后,往往都有一把锋利的镰刀正在等着你。面对老板们的减持套路,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是田沟里的蚂蟥,有血喝血,没血喝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疫情之后的第一个大型线上购物节来了。任何商家都不会错过这一次的促销盛会。阿里称:“今年的618折扣力度,比往年都大,推广力度超过去年双十一。”618,成为了线上平台冲击业务、“夺回疫情损失”的搏击场。金融机构也开始大放水,与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了满减、抽奖、免息等活动。羊毛大军和套现大军闻风而动。他们安装“抢货软件”,抢优惠券和秒杀货物,并用临时额度购买商品,再出售套现。“奋战一天,夺回疫情损失。”套现大军喊着和商家同样的口号,加入了这场购物狂欢……618大战618来了。疫情期间,大家压抑了太久的欲望和需求,都等待着释放。而线上平台也指望着制造消费热点,冲击上半年的交易额。“夺回被疫情抢走的3个月损失。”线上平台喊着口号,开始全面筹备618。5月,618的推广活动就开始了,各家电商平台,都推出了满减活动和各类小游戏。比如,京东就推出了“瓜分20亿金贴”活动。在京东金融APP中,参与一些小游戏,就可以赚金贴。在购物时,1金贴可抵1元现金。压抑了半年的金融机构,也准备紧紧抓住上半年促销的最后一个热点,开始“大放水”。“我的临时额度被调高了上万元。”在各大论坛,都有网友曝出,自己的花呗和白条额度突然被调高。而银行也不甘示弱。有用户在论坛发帖称,最近,上海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都调高了临时额度。“最大方的是工商银行,信用卡额度最高翻至3倍,封顶10万元。”一位用户称。另一位用户则发现,自己的平安银行信用卡临时额度,被调高了5倍。额度被临时调高,就意味着618战场突然涌入了更多的热钱。金融机构为了促进消费分期,开始狂推免息支付。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玩家都加入其中。天猫推出了“分6期免付1期”服务,并称上万的商品都可免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618总指挥家洛透露,今年的618堪称天猫历史上折扣最大的一次618,“平台拿出了超越去年双11的力度来推动”。几乎所有的平台,都将这次618视为冲击业绩的搏击场。这些琳琅满目的优惠、大放水,在让线上交易热闹非凡之外,也吸引了一大堆羊毛党、黑客和套现大军……羊毛大军黑客小T已经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他研究了各个平台的优惠力度,寻找可以攻入的漏洞。他开发了一款秒杀插件,“可以秒杀淘宝和京东上的优惠产品”。小T研发的秒杀商品软件“一秒钟可以抢60次,人的手速一般也就一秒5次,所以人绝对不可能抢得过机器。”小T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永远抢不到电商秒杀产品的原因。“大家都以为秒杀产品是假的,是店家拿出来哄骗客户的,其实不是,这些货基本都进了我们的腰包。”小T称。但他也发现,今年抢货软件的成功率明显低了。“这说明很多软件加入了战争,大家都在抢。”小T称,上半年的黑灰产没啥活,现在都试图通过618大赚一把。他预估,今年抢货的黑客数量,“可能是往年的3倍”。而在闲鱼上,已有很多卖家在出售抢货软件。闲鱼上,一个商家在出售秒杀软件一套这种软件,包月的价格在几十到上百元不等。小T称,他已在各个群里出售了数千套软件,“赚了几万”。还有一些大型的软件商,会找代理全面推广,“一次618能赚上百万”。“今年的618优惠,就是机器对机器的战争,和人没啥关系。”小T总结称。他们除了开发抢货的软件之外,还会开发一些抢优惠券的软件。抢到的优惠券,会被放在各种论坛,甚至淘宝、闲鱼上出售。“全国做这种优惠券套现的人起码上万。”中介小杨称。在百度贴吧里,还有人开始出售任务脚本。通过这些脚本,可以自动做618的任务,比如浏览店铺、签到等。“脚本5元一个,购买的人数已有几十人了。”一位卖家称。除了抢货、抢优惠券软件之外,就连瓜分红包的小游戏,都有人提供服务。今年淘宝的小游戏,是组列车,做游戏积攒车厢。京东的小游戏,则是做任务获得蛋糕,然后叠成蛋糕塔。所叠蛋糕层数越多,就越有机会获得更大金额的红包。在闲鱼上,就有人在卖服务,帮客户为组列车、叠蛋糕助力。“两个手机登录了6个号,再加上朋友,保底12人,保证完成400级以上。”一位卖淘宝组列车服务的卖家称,他的服务打包价格为25.99元。还有的卖家是按层数或者级数收费,例如,叠一层蛋糕收费0.015至0.02元。“每天接的单子多到数不清。”一位卖家称。小T称,这种做任务的生意,基本没啥门槛,几部手机、几十个淘宝或者京东的账号就能搞定,“一次618也可以赚数万元”。“今年的618格外热闹。”小T称,黑客做高级的抢货软件,小技术员写任务脚本,还有一些羊毛党,帮助做游戏任务。套现大军除了羊毛大军之外,今年还有一支新的力量格外活跃——套现大军。“今年金融机构的放水量,远胜过去几年。”中介胡曦表示,如果过去一个人的临时额度只有1000元,“今年可能就是5000元”。他认为,金融机构着急追赶业绩,同时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消费,“所以今年的尺度特别大”。一家金融机构的风控负责人透露,他们确实在放水,“为了增加业务量,我们都默许了套现的行为”。疫情后,大量用户被降额;而现在,他们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疯狂套现”。5月开始,胡曦就频繁接单。这种操作也非常简单:他在淘宝和京东上指定某些商品,让用户下单,用花呗和白条支付。为了促销,很多原本不支持花呗和白条的店铺,都开通了花呗和白条。用户支付后,胡曦就将这些商品用八折的价格收过来,再卖出去,赚取差价。“最好转手的,是3C产品,比如苹果手机。”胡曦表示,一个全新的苹果手机,可以9.5折转手卖掉。茅台酒、五粮液等名酒,也可以卖出9折的价格。“最近15天,赚了3万。”胡曦称。还有老哥去淘宝、京东购买中国航天纪念钞,然后去银行兑换现金。京东上航天纪念钞的价格在京东上,10张面额100元的航天纪念钞,售价为1078元。也就是说,购买航天纪念钞,每花1078元,能套现1000元。按照这个套路,任何可以线上支付的额度,都可以套现。“信用卡、苏宁任性付、唯品花、拿去花等等,我们都可以套现。”胡曦称。但在套现时,经常出现黑吃黑的骗局。聚投诉上一位用户称,他找了一个中介,通过京东买了两张乌鲁木齐到广州的机票,结果联系不上对方,“被骗了6520元”。胡曦称,因为金融机构的大放水,“今年的套现比往年严重得多”。他在各个套现群里监控数据和活跃度,发现“套现人数比往年多出了3倍”。反击黑客、羊毛党、套现客……多方势力在618前后极度活跃,几乎都是通宵达旦。“我一个朋友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线。”小杨称,这个朋友的朋友圈全是各种优惠券的动态。一边是羊毛党们绞尽脑汁薅羊毛,另一边,金融机构也开始了反击。6月8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对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做进一步规范。有人认为,意见稿通过后,养卡中介的POS机可能会被整改。消息一出,套现大军一度陷入恐慌。一周后,民生银行也重拳出击,对信用卡积分累计规则进行了调整。民生银行调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规则其中一条规则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不再累计积分。这些机构包括卡友支付、汇付、易生支付等,总共19家。一直以来,羊毛党经常虚构交易,获取银行的积分去兑换航空里程。“曾有羊毛党一个月撸了工商银行300万积分。”一位业内人士称。民生银行的这次调整,意味着羊毛党用交易获取积分的一些渠道被切断。这一系列措施招招致命,都在封堵套现漏洞,“已经让套现大军抓狂了”。但对于这一点,胡曦并不太担心。“风控和我们就是对战的关系,老的漏洞被堵上,我们还能发现新的漏洞。”他说。618即将到来,各方势力蓄势待发。电商平台忙着宣传,金融机构忙着开敞口,撒福利。黑客们开始疯狂售卖抢货软件,羊毛大军坐在电脑面前,等待秒杀商品和优惠券,套现大军则已几乎将自己的临时额度刷净。他们喊着同样的口号:“奋战一天,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摘要 【总裁减完董事局主席减:马化腾套现超40亿港元 什么信号?】据港交所披露,四天内,马化腾连续减持腾讯股票,合计套现约42.87亿港元。而就在不久之前,腾讯的总裁刘炽平也在高位进行了减持。高管们多次高位套现,难道是对腾讯未来信心不足了吗?(上海证券报) 马化腾开启了减持模式! 据港交所披露,四天内,马化腾连续减持腾讯股票,合计套现约42.87亿港元。而就在不久之前,腾讯的总裁刘炽平也在高位进行了减持。 高管们多次高位套现,难道是对腾讯未来信心不足了吗? 小马哥也需要“改善生活” 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6月9日-12日合计卖出了964.78万股,此次减持完成后,马化腾个人持股从8.53%减少为8.42%。按照433-450.27港元之间的出售均价计算,此次马化腾减持共计套现42.87亿港元。 这是今年小马哥的第二次减持。1月14日-17日期间,马化腾曾减持腾讯500万股,套现近20亿港元。 纵然已从套现60亿港元,以腾讯433.6港元/股的价格计算,马化腾目前持股的市值仍然高达3490亿港元。相比之下,这两次的套现确实是换点零花钱。 这绝非玩笑,小马哥确实干过卖股票改善生活的事。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曾在微博透露,早年间,马化腾曾在腾讯股价6港元左右的时候,卖出了1000万股,只为买一栋纯水岸的别墅,换算到现在相当于206亿港元买了一个房子。 最近有改善生活诉求的,并非只有马化腾,近期腾讯另一位高管刘炽平,也频频在高点减持公司股票。 据港交所披露,腾讯总裁刘炽平分别在5月29日及6月1日减持腾讯股票,合计减持60万股,共套现约2.472亿港元。今年,刘炽平已有三次减持,合计套现超6.66亿港元。 腾讯的远虑近忧 如果结合今年以来腾讯的股价,两位高管的减持可谓都踩准了时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减持,更多的只是个人财务管理上的正常操作。 不过也有投资人士认为,此时套现也反应了公司高层对于未来发展,似乎没那么足的底气。 腾讯的发展确实步入了一个平台期。 2020年Q1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80.65亿元,同比增长26%,较市场此前18%的预期有所超越。在板块收入分布上,游戏增值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广告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呈现“三足鼎立”的健康态势。不过,公司的净利润率较此前出现了下滑。 腾讯的忧虑并不在此。时隔多年,腾讯再次步入了“十面埋伏”。 社交领域方面,以抖音为代表的字节系视频矩阵成为新的“流量森林”。这直接导致腾讯广告业务收入出现了明显下降。 在游戏方面,一边是老对手网易继续扩充“动漫游戏版图”,一边是新对手字节跳动、阿里游戏纷纷入局。尽管《王者荣耀》依旧称霸市场,但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爆款何时会杀出。 而从更长远来看,已经成为巨象的腾讯,未来如何继续起舞,已是公司不得不回应市场的问题。去年,一向务实的腾讯高层突然宣布,将公司使命愿景“迭代”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便是对市场关切的第一步破题。 更深层次的压力,源自腾讯基因里对生存的焦虑。 马化腾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战胜你的对手,永远在你的名单之外。”正因如此,一直以来,腾讯都在各个潜在竞争领域大肆收购,将可能出现的对手收入麾下。但这却让公司滑向了另一个极端。“腾讯越来越像一个巨型PE公司”一位市场人士分析,“但若真是如此,腾讯的市值就存在高估,因为一家PE公司的市盈率一般也就10倍。” 腾讯也发现了问题。近年来,一向对收购的公司相当佛系的腾讯,正在收紧管理的权限。今年,阅文集团高层整体换血,腾讯高管接替创业团队便是明证。“从前的阅文更多局限在自身内部的利益得失,这让其无法更好的服务于腾讯大文娱战略。”相关人士曾分析,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接手阅文,就是为了彻底打通整个文娱产业链条。 类似的介入还发生在游戏直播领域,今年4月,腾讯通过收购,一举成为国内两大头部游戏直播平台——虎牙与斗鱼的最大股东,而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腾讯正在积极推动虎牙和斗鱼的合并,两大公司高层明年也可能迎来换血。这无疑也是将服务于腾讯游戏板块的整体战略。 腾讯如此主动介入乃至接手战投公司,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但面对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新势力迅速崛起,如今的腾讯需要更多改变。
6月1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6月9日至12日出售总计965万股腾讯股票,出售均价在433至450.27港元之间,套现42.69亿港元。 据悉,今年1月,马化腾曾减持500万股腾讯股票,套现近20亿港元。 6月5日,港交所权益变动材料显示,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472亿港元。 此前,刘炽平已在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分别减持了50万股及60万股腾讯股票,分别套现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 截至6月1日,今年以来,刘炽平已减持170万股的腾讯股票,累计套现超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9亿元。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腾讯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近16%。
超级大佬的世界不好懂! 数据显示,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6月9日至12日出售总计965万股腾讯股票,出售均价在433港元-450.27港元之间,此次共计套现约42.9亿港元,持股比例由8.53%降至8.42%。 今年1月14日至17日期间,马化腾亦曾连续4个交易日沽货,累计涉及500万股股份,套现近19.96亿港元。与此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在减持股票,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472亿港元。刘炽平已在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分别减持了50万股及60万股腾讯股票,分别套现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 那么,对于腾讯来说,这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这已经是马化腾十五年间的第16笔大减持了,总共套现金额超过230亿港元,但腾讯股价十五年间涨幅近400倍。另外,资料显示,去年腾讯控股一度连续回购公司股票,耗费资金达10亿港元。那么,接下来腾讯还有多少值得期待呢? 马化腾、刘炽平连连套现 据联交所权益披露数据显示,马化腾于6月9日至12日期间,连续4日减持腾讯股份,共涉及约964.8万股,平均出售价格介乎433.4港元至450.3港元,合计套现约42.7亿港元。马化腾于今年1月14日至17日期间,亦曾连续4个交易日沽货,累计涉及500万股股份,套现近20亿港元,那次也是马化腾2017年10月以来,首次减持。马化腾今年已套现62.6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几乎在同期实施减持。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刘炽平分别减持腾讯控股50万股及60万股,套现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472亿港元。截至6月1日,今年以来,刘炽平已减持170万股的腾讯股票,累计套现超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9亿元。 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统计,马化腾近十五年约有16笔大幅减持,套现金额超过230亿港元。当然,这样对于马总超过480亿美元的身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2005.7.12-7.14:马化腾共计减持股份比例为0.57%,达到1000万股,套现约6210万港元; 2008.5.26:马化腾减持30万股,其个人持股量降至12.7%,套现金额超过2017.2万港元; 2008.6.2: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12.67%,减持30万股,个人套现超过2070万港元; 2008.6.4-6.6:马化腾3天共计套现约4065万港元; 2010.6.7:马化腾场外减持50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1.2%,个人共计套现5.135亿港元; 2011.3.28:马化腾场外减持200万股; 2011.8.29: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10.33%,减持500万股,个人共计套现7.216亿港元; 2014.12.2-12.5: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87%,累计减持2511.12万股,个人共计套现29.9亿港元; 2015.4.9-4.10: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65%,累计减持2000万股,个人共计套现32.2亿港元; 2015.9.17-9.22: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37%,累计减持2300余万股,个人共计套现约32亿港元; 2015.11.28-11.31: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9.1%,累计减持2500万股,个人共计套现约38.68亿港元; 2016.7.14:马化腾减持200万股,个人共计套现3.63亿元; 2017.9.5-9.7: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8.69%,累计减持200万股; 2017.10.10-10.13: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8.63%,累计减持600万股,2017年合共套现21亿港元; 2020.1.14-1.17: 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8.53%;套现达19.96亿港元; 2020.6.9-6.12:马化腾持股比例降至8.42%;套现42.87亿港元。 越减越涨,十五年上涨近400倍 在中国股票市场,堪比茅台的存在,可能也只有腾讯了。虽然马化腾连续小笔减持,金额看似也很大,但并没有影响到腾讯的长期走势。近十五年时间,腾讯控股上涨近400倍。即从2005年的6港元左右上涨到前期最高位近2400港元的水平。 在2019年港股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腾讯控股曾连续出手回购股票。2019年10月4日晚间,腾讯控股公告显示,公司当日回购了12万股股份,每股最高价326.80港元,每股最低价320.40港元,花费约3884万港元,本次回购股份数占现有已发行股本0.00126%。 自去年发布中期业绩之后,腾讯控股从8月28日开始,连续27个交易日进行回购,累计花费约10.06亿港元,约合9.17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10月,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共购回股份数约为300.67万股,占其已发行股本的0.0316%。 在此前每每腾讯控股走势低迷的时候,腾讯公司也都会出手回购股票。比如2018年9月腾讯控股连续多个交易日回购股份,当时其股价一度低至每股300港元以下;2014年全球科技股大跌的时候,腾讯也曾于当年4月8日斥资7000多万港元进行回购。2013年4月15日,腾讯因增速放缓和运营商对微信收费等传言致股价下滑,最后该公司花费6亿港元回购股票。 而每次腾讯回购股票,股价都能够大涨,2018年回购之后,股价很快就突破了400港元;2014年回购之后的一年,腾讯股价涨幅超过50%;2013年回购之后,股价也曾一路上涨。2019年回购股票之后,股价也一度上涨近20%。在这个层面来看,股讯股东减持股票似乎并不会对股价产生太多影响,反而公司回购股票显得更为重要。 未来还有多少值得期待? 这么多年,腾讯并非没有坎坷。在经历了QQ的辉煌之后,在微信出来之前,腾讯是倍受质疑的。近两年,腾讯似乎又走到了一个关口。游戏版号停发、控股股东首度减持、今日头条系的崛起等等。那么,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还有多少值得期待呢? 致富证券表示,市场普遍担心的是腾讯高增长不再,而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由 PC 互联网时代转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口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无论微信或手游的用户增量都已经放缓。腾讯现在仍然比较快增长的就是云、支付及金融业务。因此,很明显产业互联网仍然是一片蓝海,此板块必然是腾讯未来收入的着眼点。 此外,腾讯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以前,腾讯给人的印象是靠游戏赚钱,但近期他们似乎正希望能更好地输出自己积累多年的科技能力,帮助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据悉,腾讯为了培育自己的科技力量,正在全球搜罗顶尖科学家,成立了 AI Lab、Robotics X Lab、科恩、玄武、优图、量子、音视频实验室。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未来五年,腾讯计划投资 5000 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基建布局,重点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 网络、音视频通信、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腾讯 2019 年度的盈利是 933 亿元人民币,五年投资 5000 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认为,这才是腾讯真正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