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凶悍!近20亿资金疯抢,封单能买下1/2流通盘,网红经济总龙头出炉(附名单)) 作者:数据宝 陈见南除了梦洁股份,多只C2M概念股近期出现涨停。C2M概念股梦洁股份今日早盘再度一字涨停,至此已收获3个涨停,创出年内新高。自2015年大牛市后,该股连跌3年,去年随着市场反弹表现有所好转,但难言强势。此番异军突起,显然是受与“淘宝第一女主播”薇娅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关。在薇娅概念加持下,梦洁股份三天市值增长超12亿元。一则消息引发3连板5月11日晚间,梦洁股份宣布,与“淘宝第一女主播”薇娅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报道,梦洁股份与薇娅的战略合作,并不仅限于直播带货,根据合作协议,薇娅将根据粉丝的需求,参与到梦洁家纺的设计、制造、品控等全流程环节,打造轻“C2M”(消费到工厂)的模式,此外,梦洁股份线下门店与线上网店,将有权使用薇娅肖像权。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梦洁股份成为A股当之无愧的“薇娅概念股”,就此开启连续涨停之路。截至今天早盘收盘,梦洁股份已经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市值暴增超12亿元,股价创年内新高。连续涨停后,排队买单依然踊跃,今天早盘封单一度接近3亿股,午间收盘封单仍有1.7亿股。有趣的是,梦洁股份早盘封单金额一度超18亿元,超过其目前流通盘30亿元的一半。多只C2M概念股近期涨停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梦洁股份“牵手”薇娅,更大的野心或许是为了打造“C2M”模式。C2M即“消费者对工厂”模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整合消费者的定制需求,然后向制造商发送生产订单,去掉了所有中间渠道环节,使产品几乎以批发价出售给消费者。万联证券认为,C2M模式的兴起将深刻影响从生产端到渠道端的整个产业链,对消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对库存占比较高的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行业积极影响更大。万联证券表示,C2M模式下,轻工制造、家电行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效疏通销售渠道,降低库存,C2M模式也将对商贸零售、经销商造成冲击,进一步挤占线下零售的市场空间,加速传统企业向线上进化的进程。除了梦洁股份,多只C2M概念股近期出现涨停。其中,皮阿诺此前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美邦服饰前天涨停。网红经济第一股是它?也有人认为,C2M模式本质上依然是网红带货性质,属于网红经济的一类。近期网红经济爆火,更传出“口红一哥”李佳琦申请注册口头禅声音商标,也就是他那句“魔性”的口头禅“Oh my god,买它买它!”。据企查查,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月7日申请注册声音商标“oh my god,买它买它!”目前状态为等待审查。这家公司2019年3月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戚振波,李佳琦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49%,位列最终受益人。A股网红经济概念也火了一把,大牛股星期六一度在短短一个月时间,股价从7元以下启动,飙升至最高36元以上,最大涨幅超4倍。而最近的网红经济概念,近期表现较好的有御家汇,此前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今天早盘开盘涨停,早盘收盘涨近6%,5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50%。御家汇在今年初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称,截至公告日前,公司已与多家直播机构以及多位网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公司2017年9月开始与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红代表李佳琦)合作,2019年全年与李佳琦直播合作47次,总计观看量超4000万人次(观看量数据取自阿里生意参谋)。2018年,公司与杭州谦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红代表薇娅)签订框架合作协议,2019年全年与薇娅直播合作超过30次。据统计,2019年御家汇全年与陈洁Kiki、烈儿宝贝等超过1500位网红主播合作,直播总场数累计超8000场。数据显示,2018年及2019年1-9月,御家汇通过网红主播合作涉及的产品销售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99%、4.02%,从销售占比来看,尚不构成主要销售来源,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最近网红经济概念总龙头或许是省广集团,4月初股价在3元以下,最新价接近7元。该股不仅有网红经济概念,还有数据中心概念、RCS概念、区块链等多重热门概念。根据公司互动易消息,公司获得了TikTok出海核心代理资质,后者是今日头条旗下产品抖音短视频国际版。
受疫情影响,网红经济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逆势突围的利器,不仅在上半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资本市场中网红直播概念股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区域内部分A股公司数据印证了网红经济的热潮。 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网红直播”概念板块北京区域内A股公司共有16家,上半年有8家公司营收均超10亿元(蓝色光标、华扬联众、数知科技、引力传媒、昆仑万维、中信国安、久其软件、朗姿股份),12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5家净利润增长,最高净利润增幅达524.74%。 在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看来,2020年上半年网红经济、网红直播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之前与网红直播相关的行业和平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包括用户基数、用户习惯等;其二,中国为互联网创新提供了一片热土,积攒了大量带有直播经验并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其三,疫情之下,很多年轻群体处于不饱和的工作状态,因此在线上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其四则是从防疫安全的角度来说,非接触式购物受到追捧,这也是网红经济火热的原因。” 加速布局 网红经济产业链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在北京A股网红直播概念股中,昆仑万维净利润金额最高,涨幅最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5亿元,同比增长524.74%。 昆仑万维在财报中表示,上市以来,公司在视频直播等方向进行了投资布局,并在映客等项目中获得了持续且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 记者注意到,昆仑万维投资的视频直播平台映客在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48.3%,其中直播业务为营收主要来源,达21.65亿元,同比增长53.5%。 在网红直播概念北京区域内A股公司中,有公司已经在加速布局网红经济产业链,包括引力传媒、元隆雅图、数知科技3家公司,均已涉足MCN业务(网红孵化运营和营销业务)。 “从长远来看,网红经济是值得期待的,直播带货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应用场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宅经济》作者盘和林告诉记者,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红经济将会带来更好的直播效果。不过,行业在经过这波热潮以后,还是会回归理性,尤其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有些沾概念的伪网红概念股,或伪直播经济股最终将被驱逐,而沉下心来做的公司则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未来路径: 技术化、多元化、融合化 “网红经济和新媒体营销现在是在风口上,对于所有的从业者来说都是新的增量。”元隆雅图董秘相文燕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苏宁金融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在线直播和短视频用户规模也持续攀升,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上升得更快。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与短视频用户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5.04亿人和5.20亿人。 “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说,市场存在过热的风险。”王鹏坦言:“网红直播是具有头部效应的,比如薇娅和李佳琦这样的,她们带货的营销数据是真实的,也为企业带来了盈利。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很多公司批量制造网红,爆出很多营销数据造假的问题。因为网红的进入门槛低、同质化严重,倘若不能在某个垂直领域打造网红,比如游戏直播、体育直播等,即使投入很多精力和费用,想要实现流量变现仍然很难。” “行业现在看来还是比较浮躁。”盘和林也认为,一些网红主播的专业度和产品的匹配度不够,内容的深度上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创新。“比如完善整个产业链,包括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提高直播的清晰度等等。” 从行业再到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网红直播作为增量市场,为某些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未来的发展路径。 “技术化、多元化、融合化。”王鹏给出了三条发展路径。“首先,随着人工智能、5G、VR等快速发展,就需要把网红直播的内容和技术进行融合,基于技术层面实现网红和粉丝的互动性,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多元化指的就是精耕细作,找到垂直领域真正有能力的网红进行孵化;最后则是融合化发展,未来网红不再仅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也会成为一个渠道、基础设施,最终核心还是要服务社会与产业经济发展,这就要求网红直播要与实体经济更紧密地结合。”王鹏建议。
近日,央视发文痛批了部分“吃播”为博眼球、博流量胡吃海喝、催吐假吃等伤害自己身体又浪费的行为。随后,多平台迅速叫停相关“大胃王”吃播,并采取了删除、关闭账号的措施。该事件又将网红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2020年的新冠疫情推动了网红行业的迅速发展,然而网红行业接连发生的“爆雷”事件不禁令人发问:网红经济还能“红”多久?一什么是网红经济?网红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指一系列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特定商业模式和变现模式,是从网红的发掘与培养,到依托网红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并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并最终实现变现的一个过程。譬如,我们常见的网红主播网络直播带货、B站视频博主“恰饭”、“微博大V”发微博推销产品等行为都属于网红经济的范畴。网络孕育出了许多像李佳琦、薇娅这样的“专业”直播网红,而随着网红经济中所蕴藏的商机渐渐被发掘,网红经济的参与者中不乏一些明星、企业家、教育者,甚至是我们普通人。由于不受年龄、性别、学历的束缚,网红经济为更多有潜力、有创意的人群提供了创业渠道,也为商家提供了宣传渠道。二网红背后的运作模式“网红”最早出现于早期的文字和图文时代,而近年来新一轮网红经济的热潮则是源于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互联网时代下,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轻松、快捷地获取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视频类型和视频up主。如今的网红也不再仅靠夸张的言行吸引公众眼球,而是更加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许多颇具知名度的网红,你是否还以为他/她是一个人在“战斗”?其实,在网红背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推手——“网红经济公司”,我们一般称为“MCN公司(Multi-Channel Network)”。“MCN”作为舶来品,最早源于美国。随着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的兴起,逐步被引入国内,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MCN公司对于网红来说,就像经纪公司对于明星。因此,MCN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发掘网红并进行“孵化”。其次,在网红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频内容的持续创新,创意是关键因素。MCN公司要帮助网红进行视频内容的持续输出,包括提供视频创意、提供视频道具、完成视频后期剪辑制作等。比起“单打独斗”,与专业的MCN公司进行签约的“团队运作”模式,使有能力的视频创作者更快地获取巨大流量,并且有公司提供的专业团队协助完成视频的创作,提供更高质量的作品。同时,MCN公司也有丰富的平台和商业资源,并由专人完成网络宣传和后续的商业变现与合作。这些复杂的商业运作过程,仅凭一个人的力量通常很难较好地协调,因此MCN公司可以为有潜力的网红提供更迅速、更专业化的成长环境。对于品牌商来说,与知名网红进行合作,网红通过直播或者视频的形式帮助商家“带货”,使商家拥有了全新的营销渠道。比起与明星进行合作,与网红合作的流程相对简单,成本也更低。同时,不同领域的博主往往会吸引具有相同爱好的粉丝,品牌商通过找与自身业务处于同一领域的网红进行合作,可以实现精准定向营销。例如,食品公司通常会与美食博主进行合作,而美妆品牌往往会与美妆博主进行合作。三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一家“MCN”公司只要能孵化出一个如同李佳琦、薇娅、李子柒这样的极具知名度的网络红人,就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近些年,网红经济背后的利益被充分挖掘,国内的MCN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他一些传统行业的公司也想通过收购MCN公司或者拓展MCN业务在网红经济中分一杯羹。据艾媒咨询调查,中国的MCN公司自2017年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同比增速超过100%,预测到2020年,MCN机构数将达到28000家。中国网红经济市场一直处于持续扩张阶段。2019年,网红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同时,在线直播和短视频用户规模也持续攀升,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上升的更快。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与短视频用户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5.04亿人和5.20亿人。四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作为网红经济的主体,MCN公司和网红的发展质量影响着网红经济的未来。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网红经济的繁荣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让人们对网红经济产生了质疑。第一,视频内容同质化程度高,缺乏创意。网红依靠视频创意吸引粉丝,视频创意的持续输出是网红保持知名度的关键因素,当然也是网红们最头疼的问题。当网络平台上出现一个备受好评的创意题材,就会引来许多视频制作者争相模仿甚至抄袭,使得许多视频内容相似,缺乏创新。而有一些网红则对创意产生了误解,他们仍期望通过夸张的言行、虚假炒作来吸引流量,甚至涉嫌违法,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最后被平台查封,消失在了视野中。目前网红数量庞大,仅靠模仿或者炒作,可以获得一时的流量,但却无法长久。只有不断创新,制作出有创意、独特且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作品,才能获得更多网友的喜爱,才能“长红”。第二,MCN公司数据造假问题损害各方利益。说到“网红造假”现象,大家可能不陌生。2019年10月19日,微博决定关停@張雨晗YuHan账号,原因是某创业公司控诉某微博头部MCN公司旗下百万粉丝量的时尚博主为其提供微博营销服务,但是却存在严重数据刷量造假行为。上千条“已下单”的评论,50多万的播放量,带来的销售转化却是0。此后,更多的网红数据造假事件被曝光,网友也开始纷纷对网红直播真实销售情况产生怀疑。MCN公司、商家和消费者本应是共赢的局面,但MCN公司一味追求利润,对直播间的流量甚至产品的销售数据造假。商家支付了费用,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营销效果,网友也对网红们产生了信任危机。造假行为也许会短暂为公司带来利润,但却间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最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第三,MCN公司与网红的纠纷不断,网红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网红究竟该不该与MCN公司签约”一直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MCN公司为网红提供了更好地“孵化”环境,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红选择了与MCN公司解约,宁愿自己组建团队也不愿签约MCN公司?2020年4月,B站知名博主“林晨同学”曝光了其与所签MCN公司关于视频内容和商业合作上的纠纷。同年5月,B站另一位知名博主“翔翔大作战”也曝光了其与MCN公司的合同纠纷,他在B站、抖音、微博的账号全部被公司冻结。两位博主曝光的与MCN公司的纠纷有相似之处,即MCN公司合约中存在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的问题。一些不正规的MCN公司与博主进行签约后,并未充分履行合约中承诺的为其提供相应视频素材、视频拍摄道具、后期视频剪辑、营销推广等义务,签约后便对博主“置之不理”。简单来说,那些不正规的MCN公司并没有诚心地去培养网红,不想付出成本,只想获得签约博主带给他们的回报,把他们当做赚钱的“工具人”。MCN公司和网红本应是互利共赢,处于一个平等地位的,但从上述事件来看,MCN公司的权力似乎远大于签约的网红。五网红经济问题背后的原因种种网红经济问题背后,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行业内“鱼龙混杂”。一方面,近年来,网红经济热度持续攀升,许多人都看到了网红经济中所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急于想分一杯羹,因此许多MCN公司“跟风”成立。它们只想快速赚取利润,业务并不规范,甚至连行业机制、业务内容都不了解,对签约网红也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红的行列,但是网红的素质却参差不齐,一些网红还是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吸引粉丝关注。第二,网红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网红经济发展过快,相关行业的规范还未形成,导致乱象纷呈。一方面,对于存在数据造假、坑骗商家等行为,不具备资质、业务不规范的MCN公司缺乏相应的整治措施。另一方面,对于网络上许多为博眼球打“擦边球”、扭曲正确价值观、虚假炒作或涉嫌违法的网红,平台没有完善的法规对其进行限制或者惩罚。六网红经济的未来展望指出上述问题,并非全盘否定这个行业。市场中有很多正规、良心的MCN公司,专业化的团队运营与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旗下网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MCN公司的存在使得网红得到了更好的培养与发展,为商家提供更好的营销渠道,也能为网友们提供更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认,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来了一些盲目跟风的公司,他们只想快速从网红身上套取利润,却忘记了他们身上肩负的对签约网红的职责,甚至做出不诚信、不道德的事情,坑害商家和消费者。所以,MCN公司签还是不签?不签,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完成更高质量的作品,也无法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签,创作内容受到公司限制,也怕会被不正规的MCN公司“坑”。笔者认为,想要从事自媒体行业的新手们,在没有其他途径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与正规的MCN公司进行合作,就像博主“翔翔大作战”所说:“一个人能走的更快,但是团队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但在挑选MCN公司时一定要非常慎重,特别是对合约内容进行仔细地研究。回到本文开始所提出的问题,网红经济还能红多久?追求利润、实现商业价值固然重要,但是恪守道德底线,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长红”。值得庆幸的是,经历过野蛮生长后,更多的人愿意站出来“修正”这个行业,网红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不论是行业内部进行完善,还是国家出台政策,我们应当相信网红行业正在朝着健康发展。招募公告:苏宁金融于2020年8月启动“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大V激励方案”,每月按阅读量和发文活跃度,奖励排名前50名大V,奖励金额300元-2000元不等。如果您是财经作者,欢迎入驻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入驻方式:关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向后台发送“财顾”二字,小编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办理入驻事宜。
海印股份公告,公司与广东天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双方就共同打造海印网红品购节及通过网红电商直播和社交内容营销进行项目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将向天展网络购买“海印网红品购节”网络投放服务,合同总金额为4,876,000元。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 安迪·沃霍尔这句曾经非常大胆的预言,放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里,已经变得十分保守了。或许,将15分钟改成15秒,会变得更加贴切现在的现实。 互联网给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也随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网络网红,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网红。 对于网红,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刻板印象”。90后眼中的网红,可能是薇娅、李佳琦、李子柒这样的人;85后眼中的网红,大家第一下想到的可能会是papi酱、张大奕等等;而到了70、80后人群中,网红的第一印象大概率会是凤姐、芙蓉姐姐这样的“奇葩”。 从最一开始的负面印象,逐渐成为现在的全社会争相效仿的对象,网红不管是运作手法还是商业模式,都经历了巨大的飞跃。 网红经济:从1.0到3.0 “眼球经济”,这个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被人们所熟知,不过,眼球经济并不起源于互联网,在传统媒体时代,商家就会利用硬广、软植入等形式在报纸、杂志、电视等渠道传播影响力,吸引用户的眼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值钱,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眼球经济和与之相辅相成的网红经济。按照东野圭吾的话来讲,就是“枪虾和水虎鱼的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网红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和互联网的技术成熟,商业模式的不断迭代密切相关。 第一阶段:早期的互联网因为受到硬件以及宽带的限制,多数内容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网络小说就在这种环境下悄然兴起,而第一批在网络上走红的人就是创作这些小说的网络写手。 第二阶段: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图文时代,这一时期的网络网红多是依靠各种照片或者别具一格的言论而走红,大多都属于草根网红。 第三阶段: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的网红多以视频主播,知名大V,电商模特为主。 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网络网红也从最早的单打独斗发展到了现在的团队支持。整个产业也从最初的1.0模式逐渐发展到了3.0阶段,网红经济的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 2016年,可以被看做是网红经济3.0模式的元年,这一年,“罗辑思维”投资了papi酱、虎牙以一亿天价签约游戏主播Miss、喊麦之王天佑爆红……网红不再只是具有关注度、话题性的流量大户,人们从中看到了吸金能力、商业价值。 而到了2019年,直播电商成为了新的风口。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渠道崛起,网红带货成为了新潮流。 除了薇娅、李佳琦、罗永浩这些头部网红外,李彦宏、董明珠、张朝阳等知名企业家,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丹东市长张淑萍等百余名市长……都走进了直播间开始带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400万场。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较2018年底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0%,预计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 而根据《中国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2019年粉丝经济关联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增长率为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其中,随着网红在关联产业中的参与程度和商业价值不断提高,未来将愈发成为关联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红带货 并非终点 不过,网红带货也并非终点,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网红直播带货面临的争议也原来越多。 不管是头部主播,还是娱乐明星,翻车、流量衰退的情况越来越多。 7月10日,罗永浩抖音直播带货刚好100天,一份“罗永浩抖音带货100天曲线”也被顶上了热搜。根据第三方监测平台数据显示,和愚人节首秀数据相比,罗永浩直播间观看量下降了96.4%,带货量下降了97%。不仅罗永浩,几乎所有网红主播都遭遇的流量滑坡。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审美疲劳”的出现。近十年,每年都会涌现大量风头一时无两的网红,但过不了多久,这些网红就迅速变成了过气网红。 每个人都会外界刺激慢慢适应,从最初的充满兴趣到后来慢慢变得没有感觉,这点无论是对于美食、歌曲还是其他事物都是一样的。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的制造新的优质内容,选取更优质和低价的货源,想尽办法去写出新的段子或者做出更有趣的视频。但是,这些做法其实网红生命周期的延长并没有太大作用。 当粉丝对一个网红产生审美疲劳时,就会说:最近的作品没有什么意思,质量也没有原来好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让我们对曾经疯狂追求的东西产生审美疲劳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刺激疲劳。 大众对于外部所产生的刺激(这个刺激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感官刺激,也可以是物质刺激),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最终就是逐渐适应刺激,也就是对刺激没有了感觉。 那作为一个网红,如何做才能算是有“可利用价值”?最基本的标准是:用户是否会因为一件日常他所需要做的事情而联想到你?你对他来说是否有用? 比如说,怕上火喝xxx,这里的xxx就拥有了一个可利用的价值。这就是它的可利用属性。如果做为网红,也能够有这样的可利用属性,那么网红具备了价值。 让自己变得“可利用”,关键就是要建立“粉丝成瘾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针对成瘾机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组鸽子,第一组鸽子按红色按钮,100%掉落食物,那么鸽子吃饱了,按一会就不再按了。第二组鸽子按按钮时,只有一定概率才能获得食物,也许需要按60次鸽子才能获取食物。在这种非100%奖励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鸽子都会选择疯狂地踩按钮,几率再小,它们也不会因此气馁。 这些鸽子几乎以1分钟踩200次的频率,接连不断地踩15小时以上。是不是很像人类打游戏时的场景? 如果说让自己变得可利用,是用户从你这里得到东西(价值),那么建立粉丝成瘾机制,就是让粉丝自己付出,则不容易产生“刺激疲劳”。 如何才能让粉丝上瘾,离不开自己所关注的网红呢?答案只有一个,能让粉丝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回报(收益)。 去中心化 网红经济的下一站? 现在头部的直播带货网红,在给予粉丝福利层面,都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以薇娅、李佳琦、辛巴为代表的头部网红,不但能够在品牌商那里拿到的全网最高的优惠折扣,甚至已经开始整合供应链体系。 辛巴原本就是做供应链的,他最初做“辛有志严选”的目的就是给平台供货,直播带货只是附属品。薇娅直播间的背后,是她在杭州的10层办公楼,以及无数为她进行招商、选品、议价的工作人员。至于李佳琦,曾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明确表示,未来要做两件事:向线下拓展,做一个李佳琦严选的美妆卖场,主打口红等美妆产品;做一个中国的丝芙兰,把线上流量和线下体验相结合。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网红都像这些头部网红一样,有能力影响供应链。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答案正相反,非头部网红的机会刚刚到来,而机会就来自于网红的去中心化趋势。 早在2016年,我就曾预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过去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中心化”的东西彻底颠覆掉了。原来想传播一个东西,怎么传播呢?很简单,找央视,一个亿的广告一砸,全民都关注了。但是,今天已经没有人会这么玩儿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改变了之前的局面,现在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断层的世界,它是基于无数的兴趣组成的小组,所以现在发现越是垂直的东西越吃香,越有可能形成购买。反而是因为这个因素,以后不会有一个东西会覆盖到所有,而一定是垂直化的、细分化的。 这就是“后浪”网红的机会。 现在淘宝直播、B站、抖音和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崛起,激活了大量的关注需求,好比自媒体第一波红利时,每个人都只知道Papi酱、咪蒙、六神磊磊。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垂类自媒体,各路KOL都能在自媒体江湖中找到自己的市场。 所以对于后发网红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垂直领域,再做出影响力。 比如,服装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已经切不进去。那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零食快消品行不行?仅仅依靠在电竞圈卖肉松饼,董小飒就获得了不菲的收益。除了卖货,卖知识行不行?在线知识付费增长很快,而且在逐渐告别当初没干货、卖鸡汤的知识付费后,现在的知识付费,已经变得越来越专业了。依靠专业的知识品牌,知识类网红完全可以长期深耕。 网红经济的深度创新周期将加速到来,专注于某一垂类、某一小众粉丝群体的品牌和网红,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以及资本青睐。 在英文中,代表网红的单词是“influencer”直译可以是“有影响力的人”,是一个中性偏褒义的词。但在中国,很多人一直以来将自己的“influencer”和自己的职业、专业知识割裂开,这意味着放弃了已经身处的蓝海,反而跑去红海中捞鱼。 看到李佳琦和央视主持人带货,看到企业家、政府官员纷纷下场带货。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思考这个事情背后的本质。事实上,直播网红产业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产业结构变化。比起李佳琦的亿元豪宅,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机会。 围绕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网红经济在不同行业、渠道、场景的应用渗透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丰富多元的创新商业生态。当前,“网红经济+X” 的商业畅想带来了新营销、新品牌、新职业、新场景、新交易等,随着网红经济的不断“出圈”,未来将出现更多的去中心化创新商业模式,为新经济的发展创作更多的动力和可能性。 此外,除了真人的KOL外,未来还会增加以物、虚拟形象等网红主体。目前的网红经济主要是围绕网红实体角色进行,以网红的影响力、号召力达到促进消费变现的目的。在多样化的网红主体中,粉丝与网红IP建立关系,在IP影响力的带动下实现消费变现,同时对品牌的忠诚度也逐渐提高。 新经济&新基建 未来经济的双擎 2016年新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面对新的增长周期,新经济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则是新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 互联网向产业链的向下发展,带来了社交、电商等领域的发展,现在的网红经济也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产物。 这种延伸为各类经济业态提供了新的机会。根据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显示,2020年1月疫情爆发后,NEI指数出现了连续的增幅,其中互联网相关行业是主要的增长力量,这与疫情推动全民生活工作线上化的背景有直接关系。而从更长的发展历程来看,近年来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的增速显著高于中国GDP增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势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经济下的从业者,正在被官方所认可并鼓励。 6月23日,上海市发布了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今年7月,国家三部门发布了9个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 “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教育部近日明确了高校就业的指标,其中明确指出“公众号博主”“自由撰稿人”“电子竞技工作者”属于个体劳动者,应纳入就业。其中特别强调,自媒体内容采编以78.8%的线上办公率,成为疫情期间工作效率受影响最低岗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15日对外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通过19项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数字经济15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 而互联网产业向上游发展,就是“新基建”。 可以说,“新基建”是新经济、新业态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将会极大降低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技术难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互联网产业下游的创新和就业机会。 这也是当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发展后,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移动支付、快递物流等网红经济的周边“辅助”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网红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3年9月,当时上任仅8个月的克林顿政府公布了一项在当时看上去有些缥缈的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我们也将这项计划称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但正是这项计划,在后面很多年,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也让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当年,凡是涉及到该计划的企业,都成为了当时乃至现在还相当成功的企业,贝尔、微软和摩托罗拉,各自都官宣了未来几年在高速光纤传送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等领域的投资计划;电信公司AT&T、MCI和Sprint,陆续地将光纤接入到全美各个主要城市。 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驱动下,美国的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与之相关的互联网、芯片、软件、电子设备以及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 现在,新经济和新基建已经在互联网产业链上同时发力,网红经济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下的第一个新的缩影,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技术带给我们商业、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
深交所要求御家汇对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贴式面膜负增长对御家汇面膜业务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组织刷空单虚增水乳膏霜营收情况以及存货占比大幅提升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说明。 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的持续升温、造富效应的不断加强,“网红概念股”成为多数人眼中的香饽饽。 作为互联网+美妆模式的代表企业,御家汇也在这一背景之下有所受益。据悉,自上市以来,御家汇股价表现一直不尽人意,今年2月份更是跌至过7块左右,不过近期受到“网红概念股”的刺激,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一片向好,股价接连攀升,2个月内涨幅超100%,似乎有着触底反弹的趋势。 但这个趋势近期似乎因为两封问询函的出现而有些受阻。 御家汇先是5月初因股价暴涨引发监管关注,收到深交所的第一封问询函。不久前,又因年报问题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第二封问询函。针对二次问询,御家汇也于6月15日公开发布了一封长达22页的回复函。 对于问询,御家汇虽有一一解释回复,但仍无法改变公司近年来业绩不容乐观的事实。 股价暴涨被质疑概念炒作:御家汇否认网红概念股代表公司 官方资料显示,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家汇”)是中国A股首家IPO互联网+美妆的化妆品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旗下拥有御泥坊、小迷糊、大水滴、花瑶花等多个自主护肤品牌。 过去一年至今,由于网红直播带货的走红,也间接带动了股市里网红概念股的快速上涨。 作为受益企业之一,御家汇就曾于5月因股价暴涨引发监管关注,随后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市场关注的网红经济对公司业务发展及财务数据的影响作出说明。 对此,御家汇在回复函中表示:“2019年公司通过该种推广模式带来的收入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左右,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也不存在夸大与网红主播合作影响的情形。公司是一家美妆企业,网红直播是当下美妆品牌宣传推广的手段之一,但并不代表公司是网红经济概念的代表性公司。” 虽然御家汇否认自己是网红经济概念的代表性公司,但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从品牌出生亦或是经营模式的选择,公司都与网红概念紧密相关。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冯彦娇对蓝鲸记者表示,一方面,御家汇的主品牌御泥坊最初就是以淘宝店起家,借助电商流量红利崛起,是典型的网红品牌。另一方面,从产品推新和营销策略来看,不论是联合网红奶茶“茶颜悦色”推出“国潮风”彩妆新品,还是大量合作KOL直播、投放短视频进行营销推广,御家汇一直在迎合市场热点。此外,公司今年年初还披露了内部艺人孵化计划。 增收布增利,被监管部门质疑刷空单 然而,暂未摆脱网红概念质疑的御家汇,没想在时隔一个月左右,再次收到了深交所关于公司年报的问询函。 数据显示,2019年,御家汇实现营收24.12亿元,同比增长7.43%,其中,非贴式面膜营收同比增长88.34%;但公司主力产品贴式面膜营收却同比下降27.39%,系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外,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降79.17%、94.14%;2019年末存货较年初增长30.36%至7.38亿元,占总资产比重40.04%,存货周转率也由2018年的2.58下降到2019年的1.81。 对此,深交所要求御家汇对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贴式面膜负增长对御家汇面膜业务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组织刷空单虚增水乳膏霜营收情况以及存货占比大幅提升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说明。 6月15日,御家汇针对这一问询公布了一封长达22页的回复函,称过去一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费用的增加;而贴片式面膜出现负增长主要与公司以水乳膏霜为主的代理品牌业务增加、同时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中非贴式面膜实现快速增长,贴片式面膜盈利能力下降有关。而关于刷单一事,御家汇表示首先公司不存在通过刷空单等手段虚增收入的主观动机,其次对于交易量较大的店铺,以刷空单等手段虚增收入不具备可操作性且成本较高。此外,对于存货大幅增长,御家汇解释称公司存货的增加主要系拓展业务模式、不断丰富产品品类等因素的影响,存货的增加与业务规模发展匹配,具有合理性。 网红经济难具内在驱动性:业绩不乐观,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业内人士表示,二度被问询的背后,与御家汇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佳有一定关联。 事实上,自2018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御家汇便开始陷入业绩不佳的困境。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营收22.45亿元,同比增长36.38%;对比2017年40.61%的增速已经有所放缓,而这一增速到2019年更是减少至7.43%。 利润方面,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53%,为1.31亿元;2019年,御家汇净利润同比下降近79%,仅2722万元。 御家汇表示,业绩下滑原因主要由于公司报告期加大市场投入和渠道建设力度,使得销售费用大幅增长,同时人力成本增加。 据悉,在过去一年时间,御家汇通过网红直播、短视频等业务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公司年报显示,御家汇2019年与李佳琦直播合作47次,与薇娅直播合作超过30次;与陈洁Kiki、烈儿宝贝等超过1500位网红主播合作,直播总场数累计超8000场。如此数据,在上市公司里已算较为突出者。 此外,年报显示,2017—2019年,御家汇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59亿、8.47亿、10.41亿,其中2019年的增速为22.82%,销售费用占到总营收的43.16%。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却在增加,2019年御家汇的存货同比增长30.36%至7.38亿元,占总资产比重40.04%。 高频次的直播合作、大肆的宣传投入似乎并未起到预期效果,营销费用的攀升带来的反而是公司净利润的下降、收入增速的放缓以及存货的增加。 冯彦娇认为,御家汇2019年的业绩增长完全靠销售费用投入带动,增收不增利现象明显。她表示,其实网红经济仅是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一个沟通的渠道,在获得曝光之后各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产品粘性。御家汇还是应该更加兼顾产品研发与营销推广,提升产品粘性。 此外,御家汇定位的是多品牌策略,在主品牌御泥坊销售收入达10亿后便开始发展第二、第三个品牌,2017年起还拓展了代理品牌业务。目前看来,这样的经营模式导致销售费用成倍增长,利润侵蚀严重。御家汇或许应该思考一下何时能获得营销变现,提高费用管控能力,再进行下一步布局。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随着天气逐渐变热,降暑产品需求逐渐加大,雪糕等产品的热度正在逐步升高。可在上月末,以网红"双黄蛋"著称的营口奥雪冷藏储运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奥雪")却摊上事了。 "网红"不安全 5月29日,广东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15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其中就包含奥雪生产的双黄蛋雪糕,根据广东省监督管理局的公告显示,被抽检的双黄蛋雪糕5次菌落总数检出值中有4次超过国标限定的最小值。 资料显示,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而食用此类菌落总数超标的产品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进而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严重的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 根据媒体报道显示,这已经不是奥雪第一次被市场监管部门点名。在去年3月,双黄蛋雪糕因大肠杆菌超标被南京市场监管局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另外,在去年6月温州市场监管局抽检中,奥雪"双黄蛋雪糕"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事后,奥雪公司发布调查声明回应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零售终端在运输过程中无任何冷链保护,导致产品发生化冻情况所致。 召回和销毁 6月1日下午,奥雪官方就此事发布公告,公告中称广东与南京两地市场监督局所抽检产品均为2019年产品,并非如今市场上在售产品。并表示,对于2019年抽检中的涉及的产品,公司已进行召回或就地销毁等措施。 公告还称2019年温州市场监管局公示的大肠杆菌超标的通报里表示,超标原因很可能是仓储及运输不当导致,但公司"秉承负责任的态度",依然对生产批次在2019年7月前的"双黄蛋"雪糕进行下架召回,不能召回的要求经销商就地销毁,明令禁止任何经销商售卖。此外,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派专家到奥雪公司工厂进行了检查,"奥雪工厂审核通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公告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奥雪这一举措,但同样有不少网友表示,年年都能查出问题,但为何不改?这次在没有被广州监管局点名之前为什么没有提前召回产品? "网红"是非多 虽然奥雪在公告中称自己并非是网红,而是一家有着23年经营历史的民营企业,但其双黄蛋雪糕去年在国内确实掀起了一阵不小的热潮。被众人追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流量爆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去年人民日报就曾刊登过一篇名为《"网红"产品,靠流量更要靠质量》的文章,文章中指出,被众多网红称为"遛娃神器"的儿童轻便童车,抽样结果100%存在安全风险,且存在商家无法提供质量检测证明的情况。这仅仅只是一个个例,诸如儿童轻便童车的"网红"产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出自知名企业之手。 实际上,网红食品的爆红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多的还是可以迎合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以双黄蛋雪糕为例,在去年产品爆红的时候,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会出现这个雪糕,而为了迎合朋友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必然会有部分人选择尝试,另外,双黄蛋雪糕本身味觉上的冲突就可以吸不少粉。 对待"网红食品",需要两种态度。一是消费理性,吃货也好,赶时髦也罢,要留心食品安全,别只看PS的图片就掏腰包。另一种是监管升级,食品安监部门应与时俱进,形成网上搜索、实体寻源的新监管方式,严打黑作坊摇身一变成网红。当下,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在各种营销大行其道的时候,要警惕"驴粪表面光"。 财来财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