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5月18日,央行发布4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从债券市场发行情况来看,4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8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366.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867.6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776.2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6万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601.5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3万亿元。 截至4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04.6万亿元。其中,国债托管余额为16.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为22.8万亿元,金融债券托管余额为24.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为24.4万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3.9万亿元,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10.8万亿元。 从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来看,4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5.5万亿元,日均成交1.16万亿元,同比增长44.83%,环比增长4.20%。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0万亿元,日均成交952.2亿元,同比增长166.29%,环比增长8.3%。4月末,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205.74点,较上月末上升2.80点。(编辑 田冬)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我国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向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完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议。 赖秀福此次提出降低发债主体的准入门槛、丰富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债券创新力度等四方面建议。 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受限 赖秀福认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要求较为严格,更有利于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单位利用债券市场融资,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发债条件,因此难以利用债券市场融资。这实质上限制了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也未体现按照市场利率配置资金的原则。 投资主体的缺位限制了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赖秀福表示,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受制于种种原因对这类债券的购买意愿不强,导致中小企业债券投资主体不足。 比如,根据规定,保险资金只能投资信用级别在A-1等级及以上的短期融资券;货币市场基金只能投资于信用等级为同一评级机构最高等级的短期融资券;虽然银行业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银行投资无担保的短期融资券要提取资本金,出于资本金和拨备的压力,银行也不会大比例持有。 此外,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还面临着涉嫌违规的“高收益”融资工具游离于金融监管灰色地带的问题。由于债券市场进入门槛过高,市场的定价机制存在着结构性失灵的风险,资金供求严重失衡。 赖秀福指出,一方面大量有需求的中小企业进不了市场,另一方面投资者又面临资金供应大于债券融资需求的问题和主体投资者缺位的怪象。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一些民间高利贷、典当行、网贷(P2P)违规违法运作,变相向中小企业提供高利率贷款。这种所谓的“高收益”融资工具使中小企业承担高额融资成本,且经营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对投资者而言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为社会稳定埋下重大不确定因素。 四方面完善 中小企业债券市场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为完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赖秀福此次提出降低发债主体的准入门槛、丰富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债券创新力度等四方面建议。 具体来说,在降低发债主体准入门槛方面,建议进一步降低发债主体的净资产、负债率等硬性指标,多引入相对性指标,转向关注企业成长性和创新型发展的软实力,重视企业的潜在价值,投资于“潜力股”。 丰富债券市场投资主体方面,一方面,建议适度放宽对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要求,允许其购买低级别债券,同时可考虑发展专项投资基金作为高收益债券的合格投资者,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另一方面,建议比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政策,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债券投资的监管政策,如要求机构投资者对中小企业债券投资达到一定比例,或者在财政奖励及税收补贴方面对投资者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此外,可考虑将我国高收益债券的投资者范围限定为合格机构投资者,并取消私募债券合格投资者人数不高于200人的限制。 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方面,赖秀福建议,改进债券评级机制,逐步取消债券发行的强制评级要求,推动评级机构评级导向的重心从发行人向投资人转变,并鼓励市场采用双评级或多评级。强化信息披露和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建设,完善债券违约处置的相关法规制度,降低司法救济的成本,提高债券违约处置效率;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专业破产法院,发挥仲裁和市场化调解组织等机制作用,切实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债券风险处置渠道。 此外,可考虑从发行模式、产品形式方面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债券创新力度。发行模式方面,可借鉴银行间市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行创新,将多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进行整合,形成中小企业集合私募债券,统一发行。 产品形式上,一方面,可考虑在中小企业债券中引入可转股条款,明确在一定条件下债权可转化为股权,满足投资者在风险低于股权投资的前提下获得资本增值的需求,债权转化为股权可将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与中小企业股权流通的场外市场联系起来,二者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债券的流通性,使其具备更大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可考虑在中小企业债券中引入分级机制,进行结构创新,把中小企业债券与基金、理财产品、信托等产品捆绑之后,按照一定比例将产品划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劣后级。优先级风险小,仅获得固定收益;中间级风险和收益均适中;劣后级风险高,可获得高收益。这样既可保障中小企业债券的发行和销售,又可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本报记者 包兴安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更多外资增持了中国债券。5月7日,中央结算公司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中国债券706.71亿元,为连续第17个月增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规模为646652.96亿元,同比上涨12.98%,相较上年末上涨3.88%。其中,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0011.36亿元,同比增长30.45%。 另外,中央结算公司公布的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3817.60亿元,卖出债券2773.96亿元,净买入债券1043.6亿元;本年累计买入债券12864.53亿元,累计卖出债券10389.16亿元,累计净买入债券2475.37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连续增持中国债券,说明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吸引力正在上升。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加快,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渠道畅通;二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经济复苏脚步加快,人民币汇率趋稳,人民币资产安全性较高,避险作用凸现,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较足;三是全球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而中外债券利差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实施多项举措,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加深。 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债券市场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探索对公司信用类债券实行发行注册管理制;加强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统一准入管理,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5月8日,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103.6万亿元,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品种不断丰富,出现很多创新性的债券,比如扶贫专项债、绿色债券、小微金融债、“双创”债等。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有助于更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债券指数型产品的需求,有助于促进债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丁臻宇表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由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3个子市场组成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其中,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近年来,其债券托管量和交易量占整个市场的九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上交所发布的上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上交所将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推动沪伦通东向开通,推动出台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方案,以及公司债等信用债券品种逐步纳入全球主流债券指数。 盘和林表示,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制度设计,完善交易、托管、清算等核心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各项制度“短板”,解决债券违约处置方式不统一、效率低下的问题,形成债券市场统一监督及管理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继续加大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及市场化程度,可以从利率、本金等债券构成要素入手丰富债券品种、培育多层次的投资者、加强监管协调。 丁臻宇认为,目前,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互联互通已有实质进展。未来可考虑建立统一的结算托管体系,从解决转托管效率低的问题入手,形成统一的托管结算规则,最终建立统一的托管结算体系。除此之外,在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保护机制方面进一步统一规则,构建统一的监管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