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必行,行之有效。事实证明,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绝对不是说说而已。9月25日,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于2021年10月份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纳入生效日期将在2021年3月份最终确认。如此,包括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悉数将中国债券收纳其中。对外开放,是一个一系列的事件,除了货物贸易开放,服务贸易其实更为考验一个国家的开放水平,而对外资资本的扩大开放,更是考验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和开放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此前就有不少金融机构测算,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后,中国国债将会吸引超过千亿美元的外资流入,而在对被纳入与否进行预测时,很多国际资产管理人就认为,中国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显著提高了纳入概率。这些积极的变化,包括增加流动以及减少进入市场的障碍。事实上是,就在几天前的9月21日,央行、国家外汇局还刚刚发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统一债券市场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取消单币种投资的汇出比例限制,取消即期结售汇限制,将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扩展至涵盖交易所债券市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是要通过统一市场准入管理和资金管理,简化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流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安排,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步推进相关市场规则逐步统一。其实,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只是对外资进一步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在9月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其中第二项要点就是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具体措施就包括要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在保护主义上升、反全球化逆潮、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选择是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有两点认识,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改革和开放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就比如对外资的开放,其实就是以制度安排的改革为基础的,把路铺平了,外资自然就来了;第二,双循环不是单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达到的目标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双循环的要求不仅仅是开放,而且是进一步的更加的开放。就如我们曾经反复强调的那样,双循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满足人们的福祉需求,因此,国内国际市场都要发展,进口高科技设备和自主创造尖端产品要并存,国内资本和外部资金全部要利用起来,只要是能给经济带来增长的,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带来提高的,都是双循环的应有之义。因此,开放不可走回头路,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而应该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有人把自己的市场关起来,甚至是施压关闭别人的市场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市场敞得更开,把能做的生意全部做起来。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 在近期个别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金融委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项工作部署,被市场各方认为对债券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在国企风波可能伤及投资者信心的背景下,金融委强调提高政治站位、督促各类主体履行责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意在对症下药、自上而下确立“信用”在债市的重要地位,给债市投资者注入强心剂。 五条要求维护市场稳定 此前10月23日,华晨集团一只10亿元私募公司债到期违约,在市场上引起一片哗然。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重整申请。 11月10日,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此后,又有紫光集团、永泰能源等信用债发生违约。 为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本次金融委会议提出五条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责任。二是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四是加强部门协调合作。五是继续深化改革。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杜征征认为,本次金融委会议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第一,金融稳定、防风险仍然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第二,监管层对当前债券违约风险的态度是,信用市场整体情况良好,部分债券违约占比较小,总体风险可控;第三,为了维持良好的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对信用风险抬头的容忍度是有的,但对各种“逃废债”行为是零容忍,对此,未来将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资深市场人士甘华表示,金融委当前的定调非常及时,有助于稳定债券市场发展,提振各方信心。 “行为性”违约因素受关注 对于近期的信用债违约,本次金融委会议指出,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持续增强,市场整体稳健运行。近期违约个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此次金融委会议指出的“行为性”因素,引发市场关注。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表示,本次金融委会议提出“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避免违约恐慌情绪带来的影响。债券市场有望逐渐恢复正常,但预计短期风险偏好仍维持低位,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表现好于低等级信用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部分主体违约事件中,一些引发市场争议的行为暴露了过去债券市场规则不够完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予以迅速回应和查处。 11月20日,证监会表示,对华晨集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决定对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对华晨集团有关债券涉及的中介机构进行同步核查。交易商协会近日公告,在对永城煤电开展自律调查和对多家中介机构进行约谈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存在涉嫌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并启动自律调查。 甘华表示,打破刚性兑付是金融市场日渐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法治环境和公司治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部分大型国企无视法律法规,与中介机构共谋,甚至恶意转移资产让企业无序违约和破产重整,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和金融市场赖以存续的法治基础。 近年来,债券市场各项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违约处置机制不断完善。人民银行等债券市场的主管部门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于今年7月出台了《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动债券市场违约处置向市场化、法治化迈进。本次金融委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处理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推动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明明表示,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逐步打破刚兑是应有之义,但绝非是发行人“借坡下驴”,以转移资产、挪用资金等方式恶意“逃废债”的借口,也绝非是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便利的挡箭牌。从长期来看,完善债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市场化、法治化进行违约债券处置,债券市场也将迎来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构建规则统一的债券违约制度框架再进一步。 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证监会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旨在加快完善规则统一的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违约是成熟债券市场中难以避免的现象。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如何高效处置违约债券,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成为相关制度建设的关键。《通知》的发布,重在构建规则统一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是推动债券市场规则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短板”成为制约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痛点。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导致债券违约处置周期较长,处置效率低,处置效果有待提高。同时,过低的兑付比率和冗长的处置周期,挫伤了投资人积极性,使投资人对中低资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债券产生规避情绪。 为补齐债券违约处置“短板”,过去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完善违约处置机制。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积极发挥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推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机制、畅通违约债券司法救济渠道、实施债券市场统一执法、细化投资者保护安排、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不断加快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通知》有助于构建规则统一的债券违约处置制度框架。”某上市券商债券业务部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当前,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主要包括企业债、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这三类信用债券的发行主体、管理部门和上市交易场所不同,由此导致我国不同种类信用类债券的一些具体规则有所不同,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也存在差异。 上述人士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央行会同相关部门接连发布多个公司信用类债券的重磅政策文件,显示出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联席机制作用有效发挥,债券市场各项基础制度正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规则逐步统一。 两大核心机制受关注 在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中,有两大制度颇受关注,即受托管理人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通知》指出,充分发挥受托管理人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在债券违约处置中的核心作用。 在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中,这两大制度在债券违约处置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5月22日至6月3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连续发布了四批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受托管理人名单。目前,该名单包括50家机构,受托管理人涵盖了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律师事务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不同机构类型。此外,6月30日,上海清算所推出债券持有人名册定期推送服务。发行人开通定期推送服务后,上海清算所按照月度、季度或年度的频率向发行人定期推送债券持有人名册。 业内专家认为,受托管理人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都是为了解决债券持有人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机制。引入多元化专业机构担任受托管理人,有利于发挥受托管理人在资产处置、法律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完善债券持有人会议机制,有利于债券相关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协商,促进共识达成,提升议事决事的效率,也有利于风险事件化解和处置,保障投资人权益,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探索多元化处置机制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债券市场发行人生产经营及财务表现均受到负面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处置受到关注。 《通知》明确,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提高处置效率。其中就包括违约债券交易机制,通过债券置换、展期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等处置方式。联合资信研究表示,当前我国债券违约处置方式包括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处置质押物、自筹资金和交易转让等,其中采用破产重整方式的发行人家数和债券数量最多且进一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各类债券市场参与主体通过合格交易平台参与违约债券转让活动”是政策指引的方向之一,也是近年来各方探索的重要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风险事件增多,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理念的基础上适时引入债券置换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体经济企业渡过短期流动性危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回眸“十三五”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姚均芳)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较“十三五”之初增长一倍多。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明显增强,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踊跃配置。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12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直接融资的渠道之一,债券融资规模的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在这背后,是我国债券市场种类更趋齐全,结构更加合理,多个品种债券发力增长。 “过去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和金融债为主,现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地方专项债等一起发力,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能满足不同的融资主体融资,也能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主体。”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说。 在规模扩大和品种丰富的同时,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和工具也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国债券衍生品从无到有,能够满足债券市场投资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交易所市场推出国债期货,均是对债券现货市场的补充,是债券市场必备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赵庆明指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增持我国债券,月均交易量超7500亿元,月均净买入量超1200亿元,目前境外机构持债总规模超过2.9万亿元。 2019年,中国债券已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旗舰指数。近期,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也明确了将中国债券纳入的时间表。中国债券“集齐”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完善各项政策与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今年上半年,在多项金融政策支持下,债券市场实现较快增长。Wind资讯数据显示,前6个月,新发债数量达24019只,同比增长21.53%;发行规模达25.90万亿元,同比增19.12%,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债市净融资额同比增加明显,上半年净融资额达8.51万亿元,同比增53.30%,创近3年来新高;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和主要收益率普遍下行,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凸显。 9月6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秦牛在“中国经济发展与信用建设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快速扩容,存量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未来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张秦牛称,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仍徘徊在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5%至75%的水平,发展空间巨大;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成本对比来看,自2012年开始的多数时间里,以短融、中票为代表的银行间市场债券在发行过程中,大部分债券发行利率要低于同时期相同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 另外,在价格传导方面,LPR改革之前,企业贷款利率长期参考央行的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频率较低,无法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给需求的实时性变化,但债券发行则跟随二级市场行情变动,价格传导机制较为灵敏。 还需注意的是,当前债市依然存在一些痛点亟待解决。张秦牛举例称,如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债券市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所提供的融资服务相对较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比较严峻。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民营企业在信用债中的发行规模占比仅为7%。 而目前,股票市场已形成包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在内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服务不同类型的企业,相较之下,债市改革相对滞后。 张秦牛表示,“下一步,预计建立多层次债券市场,降低债券融资门槛,推动市场化、常态化的信用风险共担机制将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他进一步强调,新格局下,债券市场必须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着力点,不断提高改革和开放力度,并谨防发展过快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市场风险,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债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让债券信用资质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更好地适配;另一方面,要推动信用生态不断优化,通过风险揭示和风险预警,引导资金投向更安全、更有竞争力的领域,防范债券市场乃至金融体系风险。 在此过程中,张秦牛提到,评级机构在违约防范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近年来,债券风险事件不断增多,违约常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所处宏观、行业、区域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经营、财务等指标进行判断,帮助投资者了解风险。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我国信用债违约金额分别达312.49亿元、1209.61亿元和1483.04亿元,并呈现出违约主体多元化、违约类型多样化,以及违约企业所属行业分散化、所属地区扩散化等特征。
中国债市再迎利好。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称,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三部门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公告)。 公告旨在明确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 公告明确了境外机构范围既包括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等主权类机构,也包括在我国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商业类机构。境外机构入市方式与现行规定保持一致,即主权类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交申请,商业类机构需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提交申请。境外机构不再以产品名义提交申请,无需逐只产品入市。 人民银行表示,公告的起草思路,一是坚持法治化原则。将境外机构准入申请从产品调整为管理人、托管人,按照法人机构是市场活动主体和监管对象的基本思路,夯实各方责任义务,便利相关操作。 二是统一准入管理。按照“同一套标准、同一套规则的一个中国债券市场”的原则,统一准入标准,优化入市流程,鼓励境外机构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三是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收付、汇兑、外汇风险管理等,进一步优化和便利投资资金汇出入,完善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管理操作。 四是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安排。简化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流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不再要求提交结算代理协议。允许境外机构按照“全球托管行+本地托管行”的模式入市投资,推动债券名义持有和多级托管制度落地实施。 五是深化跨部门监管合作。坚持穿透式数据和信息收集。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按照职责分工形成监管合力,并通过交易报告制度实现信息与数据互通共享,提升市场透明度,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对记者表示,公告明确了统一准入管理,优化入市流程,在原有的债市对外开放举措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境外机构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既便利境外资金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也为境内债券市场募资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地开放发展。 中国债市“这边风景独好”,长期受外资青睐。 中债登昨日发布的8月份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4619.55亿元,较7月份增长1178.31亿元,同比上涨42.82%,相较上年末上涨31.17%,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债券通有限公司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份债券通交易量为4093亿元,交易笔数为5086笔,日均交易量195亿元。其中,8月份国债交投活跃,共成交1864亿元,占月度成交量的46%,较7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 富邦华一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汪志远说,外资持续增持中国债券的底气源自于中国疫情防控得力、中美利差走阔、中国金融开放政策不断加码以及全球风险情绪好转等四个方面。 “今年以来,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资产,预计随着中国经济企稳、人民币持续升值,这股势头将继续。”汇丰中国副行长兼环球资本市场联席总监张劲秋说。
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要求,进一步便利债券投资者,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证监会决定同意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联互通)。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可联合为投资者提供债券交易等服务。 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等基础设施可联合为发行人、投资者提供债券发行、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付息兑付等服务。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应相互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用于记载全部名义持有债券的余额。 债券名义持有人出具的债券持有记录,是投资者享有该债券权益的合法证明。 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应遵循投资者适当性等人民银行、证监会监管规定。 五、人民银行、证监会将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对通过互联互通开展的债券发行、登记、交易、托管、清算、结算等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六、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应按照稳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完善相关规则,加强系统建设,强化风险控制,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合格投资者参与互联互通业务相关服务,同时加强对各类市场行为的一线监测,发现重大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并向人民银行、证监会报告。 七、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实现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以及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可以选择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或者以直接开户的方式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协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