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晖智库统计,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港股00001)消费信心空前高涨的背景下,预计明年中国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重回至60%以上。 ■宋清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个“唯一正增长”来之不易,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活力和潜力,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此背景下,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或将重新回到正常运行轨道上来,国内经济增长或将达到9%,这可能是全球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笔者之所以有这份巨大的信心,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近期国际组织纷纷上调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对明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8.2%、6.9%和6.8%,表明全球各国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充足的信心。与此同时,由于率先成功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中国经济得以持续恢复,此举不但为明年全球经济注入一股强大动力,也为国内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和加速增长,引领国际消费潮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经合组织指出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 其次,中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需求。当前,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引擎。广大居民在旅游、健身、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等方面更愿意也更舍得大笔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大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清晖智库统计,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信心空前高涨的背景下,预计明年中国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重回至60%以上。 最后,科技创新带动持续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创新完全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释放消费潜力。从微观方面来讲,科技创新能够增加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成分,产品品质也会得以大大提升。从宏观方面来看,科技创新还可以用来改善大的消费环境,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捷、更加安全。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和网红经济等,即是用科技创新带动持续消费潜力的生动体现。 实际上,城市副中心完全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用科技创新来持续改善整个区域的消费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等需求,让各种市场交易更容易达成。除了消费领域,科技创新在城市副中心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新技术新业态供给,进一步提升区域“硬品质”吸引力,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市场创新,提高世界各国资本在城市副中心的投资信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际上,近几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可谓硕果累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催生出来的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模式,让大批量、低成本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变成垂手可得的现实。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是,由于大而不强,我们在全球层面依然存在大量的强劲对手,例如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领域,在人才培养、基础技术研究和理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城市副中心应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并进一步强化科技投入,以尽快构建起全球要素齐全、便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同时,还需要借助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多元、国际化的公共治理体系,以便能吸引一大批国际先进技术、国际顶尖人才、国际行业龙头、国际化智库等核心要素,在城市副中心落地生根,为副中心的建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20,极不平凡,一个“极”字道出艰难险阻之不易,也饱含非凡成就之难得——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空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定向,驾驭“中国号”经济巨轮破浪前行。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答卷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刚刚展示了世界多么需要它》——几天前,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发了这样一篇文章,称中国亮眼的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所提到的,正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长0.2%,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0.3%…… 继GDP、投资、外贸、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继转正后,一个个新增“转正”数据,印证中国经济复苏基础更牢、信心更足。有外媒评价:中国经济持续复苏,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 越来越多指标“转正”,是特殊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的一个缩影—— 经济逐季改善,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兑现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障民生,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深化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启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 这份中国答卷有多珍贵? 要读懂它,先要认清,人类历史坐标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怎样的存在? 美国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苏世民说,他曾亲历过7次大规模的市场下滑或衰退。“与其他几次不同,这次疫情冲击导致的经济危机是百年难遇的危机。” 近百年来,世界经历了若干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远看,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往近看,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论冲击,都难与这次疫情相比。 “疫情会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告诉影院逐步有了人气……我国成功走出一条有序复苏、持续复苏、绿色复苏之路。 面对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行动力,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 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中国的一揽子对冲政策力度空前。 与一些发达经济体力推量化宽松、乃至以“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不同的是,中国始终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不激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作为或者慢作为、少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做了许多开创性且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政策创新。 “中国经济的‘V’形反弹不是意外,更不靠运气,它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艰苦卓绝的奋斗。”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50多年的波士顿咨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点评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 这是主动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8993.8亿元——这是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9.04万亿元——这是我国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增速进一步加快。 外资外贸是观察一个经济体开不开放的重要窗口。全球疫情冲击下,一些国家沉迷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中国却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外资外贸“双丰收”的结果,正是有力说明。 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悉数如约举办,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架起扩大对外合作的桥梁,释放追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 累计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自贸试验区继续扩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面对逆风逆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开顶风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一张蓝图干到底——砥柱中流指引未来航向 “中国又一次办到了:走出新一轮世界危机,并且,从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看,中国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俄新社网站在此前发布的题为《中国再次战胜全球危机》的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说。 更强大背后的密码何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翻看外媒对中国的观察文章,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 就在12月,相隔半个月的两件大事让人记忆犹新——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郑重宣布。 “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2月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似没有关联,它们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点——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 令人瞩目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这‘五个根本’是规律,也是经验,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普遍认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新成果的高度概括。 在“五个根本”中,“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这一条是统领,是关键。 此时此刻,中国正处于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即将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上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踏上新征程,我们有应对挑战风险的底气和实力,也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和闯劲—— 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有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从国庆“黄金周”到“双11”购物季,中国呈现出的超大消费规模和实力,让世界为之赞叹。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强调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政策取向、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为明年开局起步精心谋划,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历史交汇点,亦是历史新起点。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来。新旧交替之际,我们又迎来一组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后,长征八号“一箭五星”又腾空而起;京雄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建设中的雄安新区展现出全新模样…… 踏上新征程,中国迎着更美好的明天大步向前!
稳定的经济增长、稳定的就业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稳定的市场需求,一系列的稳定工作始终围绕着经济发展。2021年我国经济依然会坚持稳中求进,其中包含着“高质量”“科技创新”“法治”等一系列关键词。 ■宋清辉 2020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3%。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1至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1月份,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态势持续显现。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工业服务业继续回升,投资消费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我们说2021年中国经济乐观,是因为在新冠疫情困扰全世界的情况下,我国在今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中能取得一份满意的答卷,意味着中国将不惧困难。我们说2021年中国经济不容乐观,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无论内外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必须认真对待,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1年是许多事件的重要时间节点,例如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脱贫攻坚之后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诸多工作的奋进与落实,将使2021年的中国经济继续整体向好,中国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全面脱贫之后,需要稳定大好局面,继续推动扶持工作,防止出现返贫等倒退现象,让脱贫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十四五”的开局,是稳定未来发展方向、指明发展路径的关键,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年。 无论什么工作、任务,都离不开一个“稳”字。稳中求进是近年来我国高层对经济工作要求的缩影,稳定的经济增长、稳定的就业环境、稳定的社会秩序、稳定的市场需求,一系列的稳定工作始终围绕着经济发展。2021年我国经济依然会坚持稳中求进,其中包含着“高质量”“科技创新”“法治”等一系列关键词。高质量即“少来虚的,多一些实干”;科技创新是“通过新技术提效率、降成本”;法治则是“公平交易、清正廉洁”,也就是未来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多务实工作之上,全社会将以更新、更高效的技术和方式,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公平交易。 整体来看,2021年的中国经济可以有多种叫法,例如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中国经济,例如互联网金融环境整治或优化下的中国经济等。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我国在严防过程中逐步推动复产复工,通过多种方式打通对外贸易渠道,在有力遏制病毒的同时唤醒经济复苏。相信在2021年,我国人民在丰富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经验下,将继续稳定社会秩序,在保证生命健康的同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金融秩序也需要稳定,互联网金融也是其中之一。近期,互联网金融行业连连被舆论质疑,个别临近IPO的企业被监管层暂缓,反映出监管层对整治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决心。 投资方面,“房住不炒”还将是一大热词。为了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预计国家或各地还会继续推出相关政策限制,促使房地产价格回归至合理价位。A股市场预计还是继续观望,投机行为、炒作热点还会存在,不过随着制度的完善、投资者教育的深入,价值投资或会令市场耳目一新。 国际形势方面,中国有机会,也伴随着阻力。不难预计,某些西方国家或会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经济发展。要破除这种干扰,需要我们自身更为强大,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布局,例如继续推进“一带一路”,与友好国家签订相关的贸易协定,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这或是面对全球性困局的最佳突围之策,也是在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15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相比去年增长2.3%。分季度来看,除了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出现负增长之外,后三个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回暖,分别实现了3.2%、4.9%和6.5%的增速。 结合国家统计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GDP在全球总量的份额达到17.6%,相比201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相对与美国经济的规模也由2019年的66.7%,提高至2020年的70.8%。 2020年的中国经济表现,得益于韧性强、灵活度高、具有充分自生恢复能力的产业链 在海内外遭受百年难遇新冠疫情冲击、外部经济普遍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疫情防控果断得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普遍性地抬升了各类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而且明显增加了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不确定性,系统性地改变了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逻辑。疫情能否得到控制成为宏观经济能否恢复的重要先决变量。疫情爆发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尚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我国以果断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初步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为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 二是宏观政策灵活有力。疫情爆发之后,我国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实施了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围绕“六保”出台了若干有针对性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及若干政策直达机制,有力地缓解或缓冲了疫情的影响。总体来看,我国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宏观政策相对较为温和,货币政策仍处于常规区间,正规政府债务率仍不高,为未来留有较大余地。 三是复产复工及时高效。及时高效的复产复工,反映了中国经济产业门类完整齐全、产业链韧性强、灵活度高、自生恢复能力强的优势。这使得即便产业链上个别企业因疫情原因“掉链子”,相应的替代方案很快能够补上,避免了对产业链造成长期、严重的冲击。这在其他大部分国家是难以做到的。从需求侧“三驾马车”来看,出口的超预期增长是2020年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出口超预期正是建立在复产复工这一前提基础上的。 总而言之,2020年的宏观经济表现充分印证了中国近年来持续增强的一项突出能力——具有较强韧性、灵活性和自生恢复能力的产业链。不仅如此,即便受疫情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反而逆势转型升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些也为加快构建“内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底气,积聚了动力。 宏观供需格局正在高度结构化,2021年面临四点新挑战 2020年第四季度6.5%的同比增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潜在增长率水平附近;受基期因素和翘尾效应的影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大概率还将继续冲高。对此,应当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应当认识到这种高增速是疫情冲击之后形成脉冲反应的一部分,是对前期经济缺口的“填补”。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宏观经济所处的周期形态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尽管消费仍未完全恢复,但像去年一季度那样普遍性的需求不足和负向产出缺口已经不复存在,转而出现了高度结构化的宏观供需格局:一些领域需求反弹势头强烈,价格快速上行,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体现尤为突出,以煤炭、石油、铁矿石、螺纹钢、铜、铝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出现了普遍性的价格上涨行情。与此同时,另外一些领域,如旅游、住宿、餐饮、线下教育、线下娱乐等,需求尚远未回复,处于产能利用率较低的状态。 高度结构化的宏观供需格局,将使得中国经济在2021年面临不同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显著推升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再通胀压力应当引起重视。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2021年所处的宏观周期相位可能类似于2016年下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对PPI带来上行压力,并沿着产业链向一般消费品价格传导。而且,由于疫情在最终消费端的影响尚未完全褪去,届时下游中小微民营将面临“两头挤压”的局面,形势比2016年还要复杂。 二是金融风险形势复杂化,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剧。受分子端和分母端的共同作用,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攀升较快,大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由此造成的压力将在接下来几个季度逐步显现。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须要未雨绸缪,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扩散倾向也值得警惕。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刚性,中西部部分地方“三保”压力较大,也增添了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把握的难度。 三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放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仍将对消费恢复形成制约。而资产价格上涨对少数高收入群体带来的“财富效应”,一方面难以形成有效需求,不利于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着贫富差距和经济社会的“K型”分化。 四是随着出口增速触高回落,加之前期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影响,部分出口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会逐渐凸显出来。由贸易项目主导的中国国际收支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原先“汇率-贸易收支”之间的自动平衡机制逐渐被打破,“资本和金融项目-汇率-贸易收支”新平衡正在重塑。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历提醒我们,这一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21年可能成为这一过程中的节点性年份,对此,我国的宏观政策制定者、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都须做好充分预案,审慎应对。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5%,推动全年经济增速修复至2.3%。这一超出市场预期的总量性增速,配合多维度的结构性改善,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已经基本回归疫情前的运转常态。展望下一阶段,从经济视角来看,居民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加速回暖有望进一步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叠加经济政策的“不急转弯”,有望为2021年迎来复苏的暖春,进而为全年经济的平稳运行奠定基础。从金融视角来看,2021年的投资逻辑有望从“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对于人民币资产而言,2021年风险类资产有望跑赢避险类资产,其中对接周期性的部分料将在上半年表现出众,而对接成长性的部分在下半年或值得长期布局。 中国经济,基本康复。在总量层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的实际同比增速为6.5%,较三季度抬升1.6个百分点。基于此,全年经济增速修复至2.3%,料将使中国位列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之首。在结构层面,一方面,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3%,升至2019年3月以来的峰值,标志着供应链的修复基本完成,有望在全球疫情回潮的背景下维持供给侧的出口优势。另一方面,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4.6%,较三季度提升3.7个百分点,表明需求侧的修复正在逐步摆脱上半年相对滞后的状态。在民生层面,得益于2020年“六稳”“六保”政策的支持,单位GDP增速对就业、民生的托底作用有所加强。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去年同期相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过了2017-2019年疫前常态下的年均增长目标,表明疫情对社会民生的冲击正在加速褪去。总体而言,上述数据显示,四季度末中国经济基本回归疫情前的运转常态,基本面韧性进一步巩固,这与我们2020年10月的预测报告相一致。 二零二一,暖春重归。我们此前的预测报告曾指出,2021年居民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有望加速回暖,从而强化“内循环”的复苏动能,引领中国经济的强势反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述逻辑正在得到进一步验证。其一,从居民消费来看,2020年12月就业数据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均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望进一步削弱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居民消费信心延续2020年8月至今的上升趋势。四季度消费升级类商品的销售提速,叠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的收窄,预示着伴随消费升级重心向低线城市、农村地区的下沉,新的消费增量有望打开。其二,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重归近年来的最高值,较2017-2019年均值水平的增幅进一步扩大。至12月, PMI新订单指数维持高位,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则从近年来的低位逐步反弹,“主动补库存”趋势渐显。趋紧的生产能力,叠加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向好预期,有望推动中国制造业投资的渐次反弹。基于上述两大引擎,同时考虑到全球疫情时代供给侧优势所支持的中国出口韧性,以及经济政策的“不急转弯”,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料将在一、二季度强势冲高,然后逐季回归至长期中枢水平,全年增速预计在9.2%左右。立足于此,虽然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新一轮刺激政策或将牵动美元指数的反复波动,但是人民币汇率预计将在双向浮动中保持总体平稳,年内有望触及6.40。 投资逻辑,因时而变。从经济看金融,由于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康复”,2021年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逻辑或将“与众不同”。有别于全球疫情时期的“流动性驱动”,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逐步正常化,人民币资产的投资逻辑或将切换为“基本面驱动”。如前文所述,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先冲高、后回归长期中枢。同时,作为“双循环”和“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新一轮的改革红利有望在下半年开始落地释放,而在监管新政策进行正本清源之后,数字经济的创新步伐有望在正轨上再度提速。因此,2021年上半年,以经济“深蹲起跳”为主线,人民币资产中对接周期性的部分将有更好的表现;下半年,以改革红利、数字经济为主线,富含成长性的部分预计将更具长期布局的潜力。总体而言,2021年人民币资产中的风险类资产有望跑赢避险类资产,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青睐有望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