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败走瘦脸针 1月26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因伪造实验材料,韩国吊销美得妥公司A型肉毒毒素Innotox的许可。至此,美得妥旗下三款肉毒毒素产品许可全部被吊销。作为人们常说的瘦脸针的成分,肉毒毒素也被称为肉毒素、肉毒杆菌毒素。美得妥造假一事对中方合作伙伴华熙生物而言,无疑是一记打击。2015年7月,华熙生物与美得妥成立合资公司Medybloom,计划联手开发、拓展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国市场。随着合作方旗下产品陆续被吊销许可,华熙生物借力拓展瘦脸针业务的计划也落了空。 合作方许可被吊销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日前吊销了一款瘦脸针产品的许可,上述措施从1月26日开始生效。这次被吊销许可的是美得妥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Innotox。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表示,根据检察机关的调查,这家企业在给Innotox进行医药品申请许可及变更许可过程中,伪造实验材料,违反了相关法律。 截至目前,美得妥旗下三款肉毒素产品已全部被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吊销许可,除了这次的Innotox,还有去年被吊销许可的Meditoxin和Coretox。韩国药品审批部门此前接到举报称,美得妥伪造了Meditoxin产品的疗效检测数据。韩国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美得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液,通过材料造假获得流通许可,违反韩国《药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2020年6月,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撤销美得妥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Meditoxin(Neuronox)批准文号,同时还对该公司处以1.746亿韩元(约10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表示,将无限期暂停Meditoxin三种规格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计划对涉嫌违反规定的美得妥实施为期3个月的生产禁令。此外,韩国检察院已对美得妥首席执行官Jung Hyun-ho提起了刑事诉讼。 据了解,肉毒毒素也被称为肉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它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整形手术中,用作改善皱纹、瘦脸。作为韩国第一家获得许可的公司,美得妥肉毒毒素市场占有率达到36%。2019年,美得妥相关产品实现了1216亿韩元的出口额,占其总销售额的60%。 业务拓展受冲击 美得妥旗下三款肉毒毒素产品全被吊销许可,这对国内合作方华熙生物来说并不是好消息。2015年7月,为开拓国内A型肉毒毒素市场,华熙生物与美得妥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拥有合资公司50%持股权益。 作为“从原料到医美生态链”战略转型的重要一环,华熙生物对合资公司Medybloom寄予了厚望。2015年的一份声明称,合资公司Medybloom主要在中国从事以肉毒毒素产品为主的若干产品的注册、推广及销售。此次合作是华熙生物及时把握国际生物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沿,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和并购企业的具体成果之一。华熙生物原首席执行官金雪坤彼时表示,与美得妥的合作,将为华熙生物转型为医疗美容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建立坚实基础。 随后,Meditoxin便开始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并于2018年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上市。尽管两年时间过去了,产品仍未获批,但华熙生物并未放弃该业务板块。2020年3月,华熙生物向联营企业Medybloom增资1700万港元,继续加码。美得妥则在2020年4月的公告中表示,期待Meditoxin于2020年在中国获批。 如今美得妥旗下肉毒毒素产品“全军覆没”,华熙生物拓展瘦脸针业务的计划也被蒙上阴影。经济学家、清晖智库创始人宋清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得妥旗下产品造假让其在国内上市的希望渺茫,或会对华熙生物开拓肉毒毒素市场造成阻碍。 截至1月26日收盘,华熙生物股价跌3.16%。针对公司肉毒毒素业务如何继续以及发展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华熙生物,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玻尿酸竞争白热化 一面是新业务拓展失利,一面是华熙生物原有业务竞争加剧。据了解,华熙生物主要业务为透明质酸(玻尿酸)系列产品,旗下拥有围绕玻尿酸研发的润百颜针剂、润致以及润百颜护肤等品牌产品。2016-2019年,华熙生物分别实现营收约7.33亿元、8.18亿元、12.63亿元及18.78亿元。其中,由玻尿酸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构成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9%以上。 由于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华熙生物产能已经接近瓶颈。华熙生物此前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透明质酸原料、针剂类医疗终端产品、次抛原液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7.75%、94.78%和80.43%,已接近饱和状态,难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业务需求。 寻求科创板上市获得融资,更好地用于产品扩产,从而更多地抢占市场份额是华熙生物的规划。不过,在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不久后,同为玻尿酸原料商的昊海生物与爱美客也陆续登陆科创板,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市场竞争加剧,在自身研发能力还不太强时,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引进产品,企业可以快速切入新市场,打造新利润点。“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观念影响,瘦脸针等注射类医美项目在国内的发展晚于欧美、日韩等国家,技术相对起步晚。” 事实上,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一直备受质疑。2020年三季报显示,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为955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98%。对比同行,昊海生物同期研发投入为8412万元,占比9.43%;爱美客研发投入为3305万元,占比7.15%。 对于研发投入,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除了‘有形的’研发投入指标之外,我们还非常注重强化企业的科创属性,即注重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研发投入只是其中之一,还包括发明专利数量、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培养及投入等”。 (责任编辑:朱赫)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华熙生物(688363.SH)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使用最高不超过13亿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销售的保本型投资产品,该13亿额度可循环滚动使用。 华熙生物今日股价下跌,盘中最大跌幅达5.57%,截至今日收盘,华熙生物报138.28元,跌幅3.66%。 公告显示,华熙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于2019年9月29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公司据此采用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符合资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发行了4956.26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3.6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2.49亿元。 华熙生物8月26日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20.10亿元,其中银行存款7.60亿元,购买的结构性存款6.50亿元,保本理财产品6.00亿元。 华熙生物2019年度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767.37万元;2020年1-6月以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55亿元,置换前期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9519.63万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68亿元。
它是全球玻尿酸原料龙头,独占全球市场36%份额;它毛利率接近80%,堪比贵州茅台;登陆科创板后,成为资本追捧的宠儿,市值一度接近800亿元。它就是济南的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华熙生物。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高科技企业就该有高毛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具备竞争力。”赵燕表示,科创板树立了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注重科创实力,看重未来发展,这对创新型企业是极大的支持,必将培育出一批影响世界的伟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就该有高毛利率公告显示,2017年至2019年,华熙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40%、79.94%和79.66%,直追贵州茅台。“对于高毛利率,我觉得作为一家高科技的公司就应该是一家高毛利率的公司。如果毛利率只有30%以下,这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只有高毛利率才能持续地研发投入,才能保证竞争力。”赵燕说。有市场人士表示,一个产品要实现高毛利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有用性,另一个是稀缺性。这两点对于持续保持高毛利率的华熙生物突出表现在,一方面玻尿酸的需求量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华熙生物在产率、品质等指标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其医药级玻尿酸由于技术、资质的壁垒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科创板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资本市场战略板块。来自上交所的数据也显示,2019年科创板百家公司的毛利率平均为54%,净利率平均为22%,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接近20%,显著高于其他板块。作为一家做生物活性材料的高科技公司,华熙生物要保证自己的竞争力,做出来的产品就要和其他公司的产品有区隔。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赵燕认为,必须要有技术含量,用先进的科技力生产出好的产品。“一家公司首先要具备持续的科技力,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提供很好的产品,打造产品力,才能保证你有竞争力。”赵燕表示,有了竞争力才能去创立品牌力,有了品牌影响力,才能保证持续的高毛利率。现在,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打造品牌力。只有同时具备产品力和品牌力,企业才能有免疫力。两大技术平台打造核心竞争力“关注一家公司,高毛利只是表象,你一定要看这家企业内在的科技硬实力。”赵燕说,华熙生物较高的毛利率,来源于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华熙生物具备高产率的发酵技术。公司成立之初,发酵产率不足3g/L, 2019年该数值已达12-14g/L,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8年,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原料产品在全球占有36%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占有近70%的市场占有率,全球客户超过2000家,是多家国际性医药、化妆品、保健食品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华熙生物20年坚持、坚守做一件事,专注在透明质酸这个领域做到世界第一。”赵燕说,没有定力,没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做不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发酵产率才能每年都有提升。终端产品要好,一定要有好的原料。“凭借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纯化精制方面的独有技术,公司医药级透明质酸的核酸、内毒素等杂质水平是欧洲药典标准规定值的1/50和1/20,这样的质量水平是世界领先的。”赵燕说。通过酶切法,华熙生物可以精准控制分子量。这让玻尿酸的应用逐步拓展到医药、医用材料、化妆品、食品、组织工程、胃肠等不同领域。“目前华熙生物仅在透明质酸一种物质的原料产品销售的就有超过200个规格,并能够生产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和最小的玻尿酸,最小分子量的玻尿酸,能给癌症药物做靶向治疗的载体。”赵燕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19年该技术还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技术壁垒是非常高的。基于在透明质酸领域的技术优势,华熙生物先后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国内透明质酸应用领域的四大标准,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中的透明质酸标准,并提交美国药典透明质酸专论。公司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取得国内国际数十项注册备案资质。赵燕表示,“这一套资质体系落实下来,至少需要数年时间以及较高的生产工艺。”科创板价值重估必将诞生影响世界的企业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头顶全球最大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的光环在科创板上市,当时的发行价为47.79元/股。不过,华熙生物没有停留在原料上,而是以透明质酸原料为基础,持续拓展透明质酸全产业链条。“我们的产品已建立了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等全产业链业务体系。”赵燕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原料领域是华熙生物的核心基础,代表公司的深度;医疗领域代表公司的高度,这是华熙生物的品质和门槛;功能性护肤品领域代表公司的广度,这也是华熙生物未来的无限前景。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包括润百颜、BM肌活、米蓓尔、夸迪等十多个C端品牌系列,产品种类包括玻尿酸次抛原液、各类膏霜水乳、面膜、手膜、喷雾、消杀凝胶等。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产品与功能性护肤品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已达六成,改变了公司长期以来原料收入占大头的产品结构。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实现主营收入18.86亿元,其中,原料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16.81%;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56.34%;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118.53%。华泰证券医药生物高级研究员李沄表示,欧美、日韩本土比较强的功能性护肤品品牌,一般可以达到化妆品市场5%的占有率。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102亿元,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销售约6.3亿元。照此计算,中国较强的功能性护肤品品牌至少可达到206亿元。由此可见,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还有很广阔的增长空间。产业链延伸进展顺利,华熙生物的投资价值受到投资者追捧,股价持续走高。截至2020年7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136.74元/股,相较于发行价47.79元/股,上涨近2倍,公司市值已达656.4亿元。赵燕认为,科创板给了企业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在资本的助力下,科创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布局中长期项目。因此,科创板会为科技企业带来一次大的飞跃式发展。“科创板企业应该坚定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坚持打造企业的科技力、产品力,进而打造上市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科创板势必会诞生一批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赵燕说。
如果问现在北京最潮的地方是哪里,很多年轻人会回答“华熙LIVE”,而不再是清一色的“三里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华熙LIVE作为这两年人气颇高的商圈,已成为京西品质消费升级的新地标。华熙集团从“C端思维”切入,凭借创造力和运营能力,开创了“华熙LIVE”模式,为中国商业综合体的创新提供了模版。 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城市建筑一定要为人承载、为人服务。华熙LIVE是中国第一条以文化、体育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商业街,目前总经营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不仅奠定了海淀在北京商业板块的一席之地,更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样本。 打造5小时生活方式全新体验地 做有灵魂的城市建筑 华熙LIVE最早缘起于五棵松体育馆。众所周知,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2006年华熙集团刚接手五棵松奥运场馆的运营时,赵燕提出的基本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建筑的最大价值。 第一步纵向深挖场馆潜力,华熙集团在五棵松体育馆建设期就果断追加5亿元投资,将单一功能体育馆变成综合性场馆,用如演唱会、篮球赛、冰球赛等持续不断的大型文体活动延续生命力,将场馆利用率提到世界最高水平。 赵燕提到,做建筑首先要从内容出发,先确定产业,再从运营端反推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承载形式,“得有东西装进这个建筑里,它才会有魂,否则建筑就是一个空壳。” 2012年开始,华熙LIVE不断丰富内容并向外扩展,以中心广场汇聚人气,商业街围绕广场构成完整环形动线,富有艺术感、雕塑感的主力店伫立两端,汇集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生活五大业态,打造城市年轻人5小时生活方式全新体验地。 2020北区扩容 瞄准开放式街区增强沉浸式体验 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创新之路,疫情是危机也是契机。2020年4月以来,华熙LIVE接连推出主打夜经济的美食街区“调调街”,和主打网红亲子游乐概念“七彩时空滑道”,开放式建筑形态满足了时下大众对露天的偏爱,大幅带动商圈客流升温。 华熙LIVE在2020年8月宣布北区扩容,瞄准了场景式消费、开放式街区和沉浸式体验这几个转变趋势。 北区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面层为街心公园,配以园林式装饰,供市民休闲娱乐;地下层打造五大区域,下沉广场与群落式建筑相结合,以回字形走廊连通。 南、北区之间,用一条兼具慢跑功能的网红时空隧道衔接。未来还将增设跳楼机、、各式电子科技等娱乐体验业态,与南区HI-UP五棵松体育馆、华熙LIVE冰上中心、M空间、HI-PARK篮球公园、华熙等共同形成华熙LIVE•五棵松,完善区域内文体创意产业链。 在赵燕看来,“LIVE”的基因决定了它更有活力,更具动感,也更具体验性。城市年轻人在这里产生情感链接,构建起有温度的线下社交场所,目前华熙LIVE的客流已经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周末单日客流达到10万人次。华熙集团预计2021年5月北区建成后,周末客流量将翻倍。 带动当地消费转型 塑造年轻人全新生活状态 赵燕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都太累、太焦虑,华熙LIVE试图通过体育、娱乐、艺术去带领年轻人,真正获得一种寻找幸福的能力。她希望华熙LVE能够在未来5到10年获得社会的认同,落地10-15个人口超过500万、经济收入相对发达的城市,把多年探索出来的模式推广到全国。 2018年开幕的重庆华熙LIVE·鱼洞、成都华熙LIVE·528,在复制“文体+”核心逻辑的同时,根据当地年轻人的喜好和习惯设定内容,让每一个华熙LIVE都符合当地的供需关系,成为体验型都市新生活概念的指标性空间。她表示:“只要一进入这个城市综合体中,就能够抛弃一些烦恼,获得一些幸福感。这将是未来城市综合商业体的发展方向。” “城市更新一定要有一批真正有理想、有情怀的人来思考“,相比许多仅将建筑作为盈利工具、一味复制粘贴的商业模式相比,华熙集团秉持着“坚持坚守、创新担当”的价值观,踏踏实实“趴在地上做实业”,用心了解每座城市年轻人的需求,用理想和情怀,让人与城市建筑在互塑中共成长。 将创新创意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多层次、广领域、全维度的需要相结合,华熙LIVE十余年累积的经验为中国商业地产设计发展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真正做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品牌或始于一念,但终成于坚持。缘起于奥运场馆运营的华熙LIVE品牌,十几年来不断以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生活五大文化业态的融合充实自己,终于迎来了其品牌自觉的时刻。 近日,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她对华熙LIVE品牌的系统性总结和思考。在她看来,华熙LIVE的内容创新能力和前后台运营能力是品牌的杀手锏,而“快乐”则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的核心价值。 项目扩容是制造快乐需要 8月,华熙LIVE罕见地高调宣布,华熙LIVE·五棵松项目将进一步扩容,五棵松北区开启招商,将引入影院、跳楼机等沉浸式业态,预计在2021年5月1日前建成,加上已有南区和6月新开业的调调街,华熙LIVE·五棵松日容客量有望从目前高峰时期的10万人次扩充到20万人次。 华熙方面透露,2019年全年华熙LIVE·五棵松人流量超2000万人次,相当于整个北京市的人口总和,2019年全年带动消费十几亿元。 五棵松项目内热门的餐饮商家在高峰时段一座难求。“五棵松项目目前确实出现了饱和,这也是我们要扩容北区的核心原因。”赵燕自己也对实际状况并不讳言,“消费者等位时间长,体验感是不好的,这不符合我们希望给消费者带来快乐的初心,所以才要有调调街,并增加北区来承接,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供更多、更优体验的业态。” 商家受益华熙才受益 在赵燕看来,华熙LIVE模式中,华熙与商家间是相互赋能的关系。“华熙的理念是‘先利他再利己,利他才能利己’。”赵燕告诉记者,华熙LIVE模式如果分为前中后台,那么华熙作为业主方和运营方,负责前台和后台,商家负责中台;前台负责引人流,要配置业态、打造环境、确定承载建筑形式;后台要做好支持服务,包括物业运营、线上系统、各类娱乐设施等;中台需要做好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能够拥有很好的体验。“平台与商家携手,针对内容不断进行创新,才会有人流的汇聚,才能形成华熙LIVE这种新商业模式,才会为双方带来收益。” 华熙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五棵松项目80余家商家的租售比在10%以内,即七成华熙LIVE商家的销售额是租金的10倍,全部商家的租售比控制在20%以内。 赵燕认为华熙LIVE的核心内涵是“五位一体”,即融合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生活五大文化业态,让年轻人来参与、来体验、来感受。“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能待够至少5小时,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启全新的生活。”赵燕说,“运营能力是我们的核心能力,除了赋能商家外,华熙还坚持核心业态自持自营,或参与投资,以确保华熙LIVE调性不变。” 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除了2017年最早启动的五棵松项目正在扩容外,华熙LIVE也已经在全国其他城市展开了品牌输出,华熙LIVE·528、华熙LIVE·鱼洞于2018年在成都、重庆相继开业。 未来,华熙LIVE品牌有望在江西上饶信江等多座城市落地。赵燕还希望以轻资产的方式,不断复刻华熙LIVE项目,与有意愿的地方展开合作,当然华熙LIVE的品牌输出也有自己的“门槛”。 赵燕表示,首先是对城市人口的要求,必须选择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且人口构成以年轻人为主;其次是选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经济发达城市,如附近必须有地铁来疏导人流;第三,合作伙伴必须和华熙LIVE理念和价值观趋同,双方必须都能够做到“坚持坚守 创新担当”,且都要具备做实业、做产业的思维。 另外,在谈到华熙LIVE品牌输出的核心竞争力时,赵燕表示,“一是我们有结合当地情况的内容创新能力,比如在五棵松北区会引入剧场‘德云社’,而在成都会邀请李宇春参加超级音乐盛典;二是运营能力,涉及核心业态的运营能力、物业的运营能力、商业的招商运营能力,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从产业的角度去参与,提供咨询服务”。 赵燕表示,未来的华熙LIVE将建设成一个线上线下互动、为城市年轻人打造的社交平台,为年轻人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吸引更大的客群,带来广泛的影响。
华熙生物6月9日晚公告,公司与东营佛思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佛思特”)管理人及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辰集团”)签署了协议,约定以2.9亿元收购佛思特100%的股权。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透明质酸行业龙头,华熙生物此次收购拥有100吨透明质酸产能的佛思特,可以快速扩充产能,丰富产品线。且双方在客户结构上存在一定互补性,有助于华熙生物市场拓展,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在此之前,具有超过400吨透明质酸产能的焦点生物被鲁商发展收入囊中,透明质酸行业头部企业整合在资本助力下明显加速。 公告显示,佛思特主要业务为透明质酸原料的生产和销售,建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透明质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佛思特生产的透明质酸原料以食品级为主,化妆品级为辅,目前透明质酸年产能100吨。 东辰集团网站信息显示,佛思特为国内第二大透明质酸生产企业,除透明质酸产品外,还开发了相关衍生品,上马了6000吨/年谷氨酰胺、D-核糖、L-茶氨酸、L-瓜氨酸等项目。 业内人士评价,公司此次抓住佛思特股东处于重整阶段的大好时机,收购价格较为合理,2.9亿元的价格基本不会给公司带来商誉压力。根据公告,交易标的资产的清算价值类型评估值为28896.72万元。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透明质酸产品分为不同级别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差别很大,最便宜的1000多元/公斤,最贵的医药级产品能达到30万元/公斤。从业内主要企业市场份额看,按照2018年的数据,华熙生物占全球市场的36%。而在国内同行业中,公司是公认的行业龙头,行业第二到第五名市场份额之和大概为37%。尽管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但产能不足的问题让华熙生物主动放弃了透明质酸用量最大的食品级领域。从全球透明质酸市场看,海外食品级和护肤品级领域80%产品来自中国。
2019年,颜值经济在国内创造了超3700亿的消费,大健康产业奔向10万亿规模。2019年也是玻尿酸引爆资本市场的一年,前有华熙生物(688363)、昊海生科(688366)科创板上市,后有鲁商发展(600223)收购焦点生物,加码玻尿酸市场。 被冠以“玻尿酸第一股”的华熙生物,在4月29日发布了2019年年报。财报显示,2019年华熙生物营收18.86亿元,同比增长49.28%,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38.16%。 华熙生物所在的科创板近期也迎来了首份年报成绩单,据相关统计数据,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25%。从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来看,华熙生物此次年报的表现已经远超大盘。 玻尿酸强劲风口下,华熙生物到底靠什么实现了傲视行业的增长? 高速增长的“秘诀” 华熙生物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秘密就在于极富活力和增长冲劲的几大主营业务。 根据财报,2019年华熙生物三大业务的营收增速分别是16.81%(原料业务)、56.34%(医疗终端业务)、118.53%(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原料业务是华熙生物的基础业务,在现有存量市场基础上,华熙生物依然保持增长实属难能可贵。据年报显示,华熙生物仅透明质酸原料拥有医药级、化妆品级和食品级近200个规格品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同时提供多种复配满足客户多元化、定制化需求。尤其是科技含量最高、毛利最高的医药级原料业务,华熙生物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垄断地位,具备极强的行业话语权。 医疗终端业务在2012年就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旗下“润百颜”推出了国内首个获得CFDA批文的国产交联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剂。目前在医疗美容领域,华熙生物具有丰富的产品群,并受益于原料优势、技术优势、新品优势,以及医疗美容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跑出了远高于行业发展的速度(据业内人士透露2019年医美行业增幅在20-30%)。但同样具有玻尿酸医美业务的昊海生科2019年年报显示,“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业务却萎缩出现了超11%的负增长。 当然,最抢眼的莫过于“最年轻”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2019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持续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9年中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2992亿元,同比增长14.24%。与此同时,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改变及国货化妆品的品质提升,化妆品消费的国货潮也在不断兴起。 受益于化妆品行业整体趋势,去年国货护肤品牌业绩普遍向好。如:丸美股份(603983)去年实现营收18 亿元,同比增加14.3%;珀莱雅(603605)2019年总营收达31.24亿元,同比增长32.3%。 与上述传统大日化护肤品牌稳增态势不同,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板块118.53%的大幅跨越更让行业为之兴奋。 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主要面向C端市场,目前华熙生物已经发展出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润百颜、米蓓尔、BM肌活、夸迪等。2019年该业务板块表现突出的原因,可归结于企业自身的产品力、科技力及营销发力几大因素。 第一,产品力强,爆品精品策略完善,新品开发能力强。一方面,2018年底引爆文创潮的“润百颜·故宫口红”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另一方面“杀手级”精品俘获了市场,比如荣获“天猫金妆奖年度修护单品”的“润百颜水润次抛原液”。“次抛原液”品类由华熙生物率先在国内研发推出,采用B.F.S.吹灌封一体化技术开发生产,这一创新品类在2019年销量大幅提升,旗下品牌润百颜也成为这一品类的行业开创者和领导者。 第二,产品底子好,有强大的研发技术和高质量原料共同加持。20年的技术进化使得华熙生物能够高效生产高质量的透明质酸原料,这让华熙生物的终端产品本身站在了一个更高的产品起点上,在质量和需求针对性上更能抓住消费者。凭借傲视行业的发酵法和酶切法生产透明质酸,华熙生物的产品在配方上具备较强优势。例如其自有专利miniHA®透皮吸收率可达69.5%。 第三,线上渠道和品牌建设上的不断加码。2019年,华熙生物的终端品牌在线上渠道同天猫、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进行了广泛合作,同时重视品牌建设,不断占领终端消费者心智。 始终维持强大的行业地位 作为透明质酸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对于其行业地位的维持和经营非常重视。而自身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水平的不断进化,则是华熙生物行业头部地位得到持续巩固的关键。 技术方面,华熙生物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投入强度。根据财报,2019年华熙生物总计投入研发费用9388.62万元,同比增长77.59%。 2019年,华熙生物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研发进展,比如旗下医美品牌润致再次推出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单相含麻透明质酸填充剂,成为目前市场上首个同时拥有单相和双相交联含麻产品的玻尿酸品牌。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平台成功研发出生物活性物质新产品——麦角硫因,在医药、护肤等领域都有广泛运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申请专利180项(含发明专利146项),已获授权专利52项(中国发明专利35项,国外发明专利4项)。其中,“酶切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质酸盐和其应用”专利技术获得第21届中国专利金奖。 产业化水平方面,华熙生物持续优化改进。2019年华熙生物透明质酸发酵产率达到12-14g/L(文献报道最优发酵产率为6g/L-7g/L),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继续保持自身的成本领先优势和壁垒。同时实现产能的不断放大,透明质酸产能从2000年0.8吨到2019年底达到320吨,产业化规模位居国际前列。 产率的大幅领先意味着,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华熙生物能够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高品质更大产量的原料,从而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利润率。财报显示,2019年华熙生物综合毛利率达到了79.66%。 此外,华熙生物产业化水平提升还重点体现在原料生产的定制化上。作为国际上首个采用“酶切法”大规模生产寡聚透明质酸的企业,华熙生物能够非常精准地控制分子量,从而可以做出近200多个透明质酸原料的SKU,具备向下游合作者输出高度定制化服务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原料级的定制化能力,是实现工业4.0的核心标志,目前环顾整个工业领域,能够实现原料级定制化服务能力的产业并不多,主要还是集中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这意味着,华熙生物的原料级定制能力,让玻尿酸成了第一批步入工业4.0时代的先行产业。 灵敏的创新嗅觉和市场转化能力 “润百颜·故宫口红”系列产品证明华熙生物不仅能做爆品,还有很强的创新嗅觉。 2019年,华熙生物在原料产品和终端产品上的创新成果依然丰硕。原料产品上,新上市6个,包括宠物用透明质酸、计生用透明质酸等,新增产品规格共11个。此外,在华熙生物的年报中,在研项目中还出现了动物饲料(宠物)有关的项目。 此次疫情期间,华熙生物还推出了国内首款以玻尿酸为基质的消杀产品——“润百颜医用免洗消毒凝胶”,成功解决了酒精含量过高的消杀产品的安全性及频繁消毒造成的皮肤干燥等问题。 不论是终端新品,还是原料新品,华熙生物的开发逻辑都是基于市场的真实需求,然后依托于核心技术和自有核心材料(透明质酸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大量研发,最终面向市场推出针对性产品。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和用户在倒逼华熙生物的产品创新。从“润百颜·故宫口红”的国潮领先,到“次抛原液”品类的开拓首创,再到2020年的消杀产品,华熙生物显然已经掌握了新品开发的完美法则,使其占到了更多的竞争先机。 成长上限还未出现 资本市场总是喜欢用未来前景估值一家成长型企业。按照这样的逻辑,再结合2019年华熙生物的综合表现来看,20岁的华熙生物目前还没有表现出成长上限。 首先,在人体健康领域,透明质酸及其相关生物活性物质渗透率低、应用前景很大。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经验,每扩大一个应用领域,透明质酸的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未来两到三年,透明质酸应用可能将在计生、口腔、胃肠等领域出现更大的爆发。因而对华熙生物而言,在透明质酸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应用方面,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华熙生物目前最具成长性的业务——功能性护肤品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整个行业目前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化妆品的研究焦点不断转移到原料和成分上,其中透明质酸依然是前三的成分物质,二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向产品原料和功效看齐,作为率先在国内提出“功能性护肤品”概念并付诸行动的企业,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上,有很大的角色优势。 从基因和成长逻辑看,华熙生物其实和华为很像,都是从 to B做到to C,都是技术起家,都有很强的全球化能力,都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都是红利的弄潮儿(华为有5G红利,华熙生物有大健康、医美、化妆品综合红利)。也难怪自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被人熟知后,社会开始关注这家“毛利堪比茅台”、“玻尿酸中的茅台”的企业,甚至有些媒体在说到国货之光时会形象比喻“男士用华为、女士用华熙”。 放眼未来十年,透明质酸行业的成长性依然很可观,始终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华熙生物,会成为这场红利持久战里的最大赢家。 刘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