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达能交出了其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成绩单。在报告期内,达能实现销售收入约122亿欧元,同比微降1.1%,其中销量保持平稳,同比增长0.1%。从业务构成来看,上半年不同产品品类和渠道的业绩表现呈现显著差异。其中,约占公司80%收入的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双双取得稳健增长。 “第二季度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当时全球约半数的人口处于防疫限制措施之下。”达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范易谋说:“我要感谢达能每一位员工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保持着卓越的执行力,并和过去四年一样始终遵循着更高效、敏捷及贴近本地市场的原则,这使我们可以应对正在发生的巨大挑战和不利影响。” 他表示,目前仍然很难准确预测下半年消费习惯和宏观经济将如何变化,特别是在防疫限制措施的解除上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是,达能相信本年度最艰难的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下半年业务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 财报显示,上半年,达能专业特殊营养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第二季度,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成人营养品销售表现亮丽,但是香港地区口岸的关闭及多国持续实施旅行限制,继续对婴幼儿营养品的销售造成影响。第二季度,达能继续推进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在中国超高端市场的扩张步伐,推出包括爱他美Essensis系列配方奶粉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 7月16日,达能宣布了总额约为1亿欧元(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一系列投资,包括在上海成立开放科研中心,收购本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提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能,以进一步支持并拓展中国市场的专业特殊营养业务。 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第二季度,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基础乳制品业务继续保持着韧性,欧洲和北美市场表现稳健,销售收入实现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 饮用水和饮料业务方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9.1%。第二季度,随着疫情蔓延到此前相对未受影响的地区,在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各国市场,饮用水和饮料业务的销售收入普遍下降。在中国,尽管由于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脉动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和第一季度相比降幅有所收窄。 展望下半年,由于市场环境持续动荡,加上疫情的严峻程度和持续时间、宏观经济形势、各地解封进程、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仍不明朗,业务前景依然难以预测。因此,目前达能尚无法提供新的2020财年业绩指引。
7月30日晚间,主板公司环旭电子(601231)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称,上半年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均同比大涨。7月31日开盘后,环旭电子封涨停板,股价收于24.21元/股。 需要指出,上述《业绩快报》尚未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公布的《业绩快报》看,上半年,环旭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170.17亿元,同比增长16.52%。其中,营业收入占比较高的通讯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对整体营业收入增长贡献最大;其次是消费电子类产品的营业收入增长;存储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对整体营业收入增长贡献排第三位。环旭电子工业类产品及汽车电子类产品营业收入则同比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上半年,环旭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29.8%。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利润5.64亿元,同比增长27.42%,主要原因为SiP模组产品订单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增长,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同比提升,另外期间费用控制得当也有所帮助。 增幅尤其之大的是环旭电子上半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达到69.78%。环旭电子表示,这主要受益于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同比增长以及公司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 从时间维度看,2020年第二季单季表现较佳是环旭电子上半年获利大幅成长的主要原因。第二季度单季,环旭电子实现营业收入94.04亿元,同比增长35.71%;实现营业毛利9.26亿元,同比增长40.38%;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8.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127.95%。
据国家能源局7月31日消息,能源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 据行业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708.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443.5万千瓦。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16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4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6707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来看,华北、华东地区新增装机较多,分别达439和219万千瓦。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全国光伏利用小时数595小时,同比增长19小时。东北地区光伏利用小时数最高,达771小时,同比下降19小时;华中地区利用小时数最低,达493小时,同比增长46小时。
宝新能源发布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49.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8亿元,同比增长101.35%。每股收益0.29元。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2020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上半年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 一、企事业单位贷款平稳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提升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0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季末高0.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9.16万亿元,同比多增2.88万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季末持平;上半年增加4.08万亿元,同比多增1.40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季末高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94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4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季末高0.8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季末高1.3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加快增长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季末高4.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8365亿元,同比多增5540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季末高4.3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比上季末高5.9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2.70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季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28万亿元,同比多增7199亿元。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季末高1.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季末低0.8个百分点。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020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9.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季末高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3万亿元,同比多增9372亿元。 2020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比上季末高2.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97万亿元,同比多增7539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8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季末高2.7个百分点;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726亿元,同比增长34.8%;助学贷款余额111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0年二季度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余额1829亿元。考虑已脱贫不脱政策的情况,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429亿元。 四、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1.0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0.8%,其中单位绿色贷款余额10.97万亿元,占同期企事业单位贷款的10.2%。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28和2.99万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1.1%和5.9%。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4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2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1%。 五、“三农”贷款增速持续回升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季末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82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 2020年二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季末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6万亿元,同比多增945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季末高1.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8726亿元,同比多增1646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2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季末高2.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403亿元,同比多增2093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 2020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47.40万亿元,同比增长13.1%,低于各项贷款增速0.1个百分点,比上季末低0.8个百分点,连续23个月回落;上半年增加2.99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4.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9.3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1.9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季末低1.1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季末低0.2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加速增长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5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季末高0.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5万亿元,同比少增2041亿元。 2020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季末高2.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多增4562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46.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季末低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34万亿元,同比少增6602亿元。 注1: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有关考核标准的通知》(银发﹝2018﹞351号),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 注2:绿色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发放给企(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用于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
工信部网站30日发布上半年黄金行业运行情况,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黄金产量、消费量同比下降,国内金价延续一季度上涨,黄金市场交易活跃。 产量同比下降。2020年1-6月,全国累计生产黄金217.8吨,同比下降7.3%。其中,利用国内原料生产黄金170.1吨,同比下降5.9%,包括国产黄金矿产金141.8吨、国产有色副产金28.3吨;利用进口原料生产黄金47.7吨,同比下降12%。 消费量同比下降。2020年1-6月,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323.3吨,同比下降38.2%。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207.9吨,同比下降42.1%;金条及金币消费量77吨,同比下降32.1%;工业及其他领域消费量38.4吨,同比下降25.2%。 国内金价同比增长。2020年1-6月,国际黄金现货均价1645.4美元/盎司,同比增长25.9%,国内黄金现货均价369.1元/克,同比增长28.3%。1-6月,金矿采选、冶炼实现利润51.8亿元、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60.3%。 黄金市场交易活跃。2020年1-6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4.3万吨(双边),同比增长42.5%,成交额15.4万亿元,同比增长74.2%;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3.38万吨(双边),同比增长13.3%,成交额12.43万亿元,同比增长44%。
7月30日,益佰制药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下降8.45%;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8.3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15.75%;每股收益0.153元/股。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半年报显示,益佰制药自2004年3月上市以来,已经现金分红13次,累计已实施现金分红为5.94亿元。 7月30日,益佰制药股价盘中一度涨停,收盘7.88元/股,上涨9.6%。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50%。 益佰制药表示,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的背离,在于公司销售毛利率持续增长,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近三期半年报,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3.35%、75.61%、77.89%持续增长,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5次、1.06次、0.76次持续下降。同时,上半年营业成本3.3亿,同比下降17%,也高于营业收入8.5%的下降速度。其间费用率为66.5%,较去年下降1%。因受疫情影响,本期研发进度趋缓,研发投入减少,公司本期研发投入为6058.7万,同比下降17%。 公开资料显示,益佰制药是一家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医药工业板块为公司的主要业绩贡献的来源。主要产品布局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三个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病种,尤其以抗肿瘤药为核心。 益佰制药独家品种洛铂为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是原研药,一类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洛铂常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癌症晚期的化学治疗,铂类产品是至今为止我国所有医院普遍采用的癌症治疗药物。 公司表示将继续对洛铂-白蛋白制剂提升安全性、目的是能使得洛铂注射液具有针对肿瘤的靶向性,进而增加产品的用药范围和依从性。而作为洛铂的生产方——益佰制药控股子公司海南长安制药,上半年营收超4亿元,实现净利润5500多万元。下半年,益佰制药还将推进白芍配方颗粒等124个品种进入临床研究准备工作,严格按照GMP等相关要求进行生产,将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