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道,今日重要事件如下: 【产业】 国内成品油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4日至9月9日在北京举办。 2020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于9月4日至6日在湖南长沙举办。 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于9月4日至9月6日在福建福州举办。 【市场】 浙海德曼(科创板)、华业香料、拱东医疗新股申购。
>>易会满在资本市场法治基础制度建设座谈会上指出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9月3日,证监会举办“资本市场法治建设高级咨询专家聘任仪式暨资本市场法治基础制度建设座谈会”。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座谈会上说,要充分认识法治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建立实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高级咨询专家制度为契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谱写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新篇章。 >>服贸会“红包”预告:一批对外开放新政策将首次发布 目前有14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驻华大使馆、境外商协会及机构和企业参展参会,共计1.8万家境内外企业及机构线上线下注册参展。 >>车险综合改革9月19日正式施行 数亿车主齐享“降价增保”红利 银保监会官网3日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自9月19日起开始施行。 >>金融活水加速流入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据经济参考报9月4日消息,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市银行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方面的信贷和多家农商行的贷款增速均超过10%。专家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一系列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有效地疏通了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的梗阻。未来在科技赋能下,农业互联网贷款、农业保险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 银行负债端亟待“补水” 银行负债端“补水”动作频繁,Wind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9131.8亿元,达到今年以来的峰值。仅7月、8月的合计发行规模,就接近二季度发行总和。同时,市场争抢流动性,推升了存单发行利率,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现象。
皖通科技(002331)原董事长周发展涉嫌职务侵占一案尘埃落定。 9月3日晚间,皖通科技发布公告,已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认为因周发展无职务侵占犯罪事实,不应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决定撤销案件。 今年3月以来,经历轮番“宫斗”,周发展相继被“削”去董事长、董事、实控人等多重身份。目前涉嫌职务侵占一案虽已终结,但皖通科技仍有更大的悬念待解:9月16日,公司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补选陈翔炜为新任董事,被外界视为“反对派”的第一大股东南方银谷会否发起新一轮攻势,以临时提案方式提名董事人选? 皖通科技方面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来自南方银谷的临时提案。 此次董事会提名的董事陈翔炜,与两度举牌上市公司西藏景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西藏景源”)及其背后的“世纪金源系”颇有渊源。若此番陈翔炜能进驻董事会,是否意味着世纪金源将参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 周发展一案撤销 “虽然具体调查过程不清楚,但在立案期间,周发展的人身自由一直未受到限制,而且撤案速度也很快,现在结果很清楚,周发展不存在职务侵占的犯罪事实。”南方银谷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是昨天拿到公安机关出具的撤案决定书的,今天(3日)发出的公告。具体的调查取证情况不清楚。”皖通科技内部人士表示。 8月10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以涉嫌职务侵占为由,决定对周发展进行刑事立案。 皖通科技曾在回复交易所的问询函件中,列举了周发展多项越权履职及对生产经营不利的行为,包括在未履行内部审批程序的情况下,擅自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支付款项等。 此前,据皖通科技内部人士介绍,在内部审计中,发现周发展除越权履职问题外,还涉及其他衍生问题,细节不方便透露。 南方银谷: 是否提名董事不确定 其实,周发展被指控涉嫌职务侵占只是皖通科技“宫斗”冰山一角。 今年3月,入主皖通科技尚不足一年的周发展被罢免董事长职务。作为反击,4月22日,周发展及其控制的第一大股东南方银谷提请于5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现有6名“对立董事”并提名新任董事候选人。不过,董事会因会议资料不齐暂缓发出股东大会通知,重选董事无疾而终。 5月30日,独立董事伍丽娜离职;6月12日,股东西藏景源提请增补李明发为新任独立董事,股东梁山、王亚东提请罢免周发展董事职务;6月23日,在皖通科技年度股东大会上,上述议案悉数被审议通过,周发展退出董事名单。 不过,年度股东大会开的并不和谐,南方银谷及一致行动人安徽安华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安华企管”)在多数议案上均投出了反对票。 随着周发展董事职务被罢免,皖通科技董事会尚有一席空缺。8月25日,董事会提名陈翔炜为新任董事人选,并将在9月16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 “就目前的讨论结果,我们不打算提名董事。不过现在距离提交临时提案的最后时限还有几天,后续还不好说。”南方银谷相关人士向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股东大会仅选举一名董事,无需采取累积投票制,谁的股份多,谁的赢面就大。结合年度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南方银谷若提名董事,胜算不大。
1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挂牌以来,市场出现一只了令股民们窒息的妖孽——天山生物。 8月28日-9月1日,因股价波动太过异常,被证监会要求停牌核查了3天。2日,天山被放了出来,资金依旧将其封死涨停(20%)。此时,不知道监管层有何感想?对于交易者而言,又是什么想法,胆敢顶风作案? 不管不顾,炒作依旧继续,今日天山再度涨停。相当于9个交易日,天山股价飙升了300%。就问你,服不服? 如此炸裂的拉涨,谁才是幕后推手? 据深交所披露的数据,8月19日至27日期间,天山生物累计成交26亿元。其中,自然人交易金额占比高达96%,而机构仅仅买入1亿元,交易仅占4%。自然人中,持股小于300万的中小投资者交易17.7亿元,占比将近7成。 以往,如此盛行的妖股,背后往往是游资(知名营业部席位)在推动割韭菜,难道这一次是散户推动? 在我看来,这不太可能,散户投资者往往是后知后觉,羊群效应特别明显。更大的一种可能是,游资借用更多的拖拉机账户来进行操控,既然敢顶风作案操控股价,谁又怕借用他人账户来围猎韭菜呢! 当然,天山生物在19日第一个涨停板的时候,股价才5.83元,总股本仅为3.13亿,流通股本1.84亿,流通股市值仅为10.7亿元,非常容易成为游资围猎的对象。 台面上,牛肉涨价的逻辑只是幌子,养殖肉牛业务才刚刚起步,596头牛还没出栏呢!并且,2019年财报有问题,被会计师出具非标意见,存在退市风险。 2 受妖孽天山生物的刺激,创业板垃圾股迎来了一波狂热行情。 9月2日,创业板壳指数(BK0874)放量大涨4.12%,今日再度逆势上涨近1%。最近9个交易日以来,该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2%,非常夸张。(创业板壳指由100家垃圾股组成,成份股存在较大退市风险。) 狂潮之下,一天20%封停的股票真不少。其中,吉峰科技、温州宏丰、飞力达、金力泰最近2日累计涨幅为23%、27.5%、29.3%、34%。另外,之前的妖股——中潜股份今日涨停20%,也跟着起风了。 垃圾股集体爆发,创业板指也于昨日迎来了上市以来的最高成交量记录。不过,因为炒作的是垃圾股,成交额并没有大放量,略逊于7月14日和年初2月25日的3200亿元纪录,但也达到了3176亿元。今日,成交量和成交额稍有回落,但还是维持在绝对高位。 在注册制背景下,垃圾股集体癫狂现象,是值得警惕的。一般来说,阶段行情(或牛市)末端会有如下的投资路线图: 最近1个多月,券商、银行、保险、地产都轮番疯狂过,有色、煤炭也都躁动过,现在轮到垃圾股了。其实,IPO大提速以及注册制实施,对垃圾股是非常之大的利空,因为壳不值钱了,它们最终的归属就是被扫除市场,被扔进垃圾桶。 那么,当下垃圾股又是如何得到市场青睐的? 目前,市场缺少了一个可以持续炒作的热点,资金找不到游猎的目标,因为权重股炒了两波后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科技股也炒了很久,估值处于高位,医药,包括生物疫苗刚刚从高位回撤,不宜介入。那么,垃圾低价股自然成为了目标。 但这一次疯狂爆发,我认为是这批垃圾股庄家们的一次自救行为。在不搞搞事,吸引散户进来接盘,那么以后真的会带着股东身份退市的。 那么,对于处于弱势一方的散户投资者,尽量不要去参与刀口舔血的游戏。即便按捺不住小手,入局被套了,也要及时止损出局。还像原来那样,被套后,装死等解放军,以后就是乐视、暴风的下场,亏得连骨头都不剩下的。 3 垃圾股的集体炒作,令人担忧会不会是大盘变盘的迹象。另外,主板也呈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尤其是最近被继续暴拉的食品饮料,包括白酒、酱油们。 海天味业,一年涨出了一个万科。但今日,在没有明显利空因素下,突然放量暴跌6.8%。这个量能可不小,创下2015年牛市以来的新高,当日交易额更是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今日成交量是有“新”的变化,会很有参考意义,其实是炒作尾期的典型特征。 除了海天闪崩外,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暴跌超过8%,天味食品大跌5.6%。另外,涪陵榨菜早盘一度涨近9%,尾盘回落倒跌1.3%,今日振幅超过11%。此外,白酒还很刚毅,但大涨的却是业绩表现比较烂的酒企,比如金微酒、口子窖、伊力特、水井坊,包括还没有从渠道中恢复过来的洋河股份。业绩确定更好的茅台、五粮液近日却表现滞涨状态。 消费股中,还有一只股票——养元饮品,消息面上,说要代销红牛安奈吉饮料,是红牛旗下市场份额最小的产品,仅占红牛产品的5%。然而市场连拉2个涨停板,有点莫名奇妙的味道。 但是,极度癫狂的消费股,有点类似于创业板炒作垃圾股,是行情末端的迹象。8月29日,银河证券罕见发布研报看空消费股,称啤酒、白酒、调味品、乳品等均创2008年以来新高,不对当下创纪录的消费股再唱赞歌,因为创纪录估值意味着未来投资回报率下降。一份研报,点醒了梦中人。 总而言之,对于当下行情不宜过分乐观,还需持有一份谨慎。虽然中国经济还在继续修复,但修复的斜率正在放缓,并且疫情期间特别宽松的流动性逐步退出,无风险收益率——10年国债收益率已经回升到3.126%,走出了V型,回到了疫情之前。两个维度综合来看,就大致决定了没有全面的大水牛了,最多是箱体运动而已。 另外,不要看到美股天天涨,交易的逻辑是货币无限量下的流动性泛滥,跟A股还不太一样。看看最近的特斯拉因1:5拆股而持续暴拉。华尔街分析师竟然不改变目标价,仍然维持7000美元每股的价格。其实,这就是狂热市场之下的反智行为,与金融常识不符,我相信这种状态不会维持太久。 无独有偶,A股最近也出现了类似迹象,有点让我担心。
2020年7月27日,国际金价突破1921.15美元/盎司的9年前历史高点。然而金价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于8月4日历史上首次升穿2000美元/盎司大关。高处不胜寒,市场未能在“神奇”整数关口上方站稳,8月7日,伦敦现货金价在触及2075.14美元/盎司后,开始出现大跌,三日内一度重挫超过200美元/盎司,跌幅超10%,后有所反弹至1947美元/盎司附近震荡。归根结底,黄金价格就是市场对投资者忧虑的定价而已,投资者对世界越是焦虑,金价就越是坚挺,因此探析投资者“几多愁”很关键,也是判断金价会否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重要基础。金价牛市还会维持多久? 此轮暴涨超越2008年,直逼50年前行情 2020年初至8月23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呈现出四大阶段性特征,分别是1月-3月9日的持续走高、3月10日-4月14日的深V型先抑后扬、4月15日-6月18日的震荡平盘和6月19日-8月7日的屡创历史新高。 受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大增、中美摩擦不断升级及全球新冠疫情加速扩散的避险需求抬升影响,黄金现货价格从1月初的1517美元/盎司持续走高至3月9日的峰值1703.6美元/盎司,涨幅超12%。 受疫情扩散超预期影响,海外资产大幅调整始于2月下旬,并伴随油价暴跌冲击,在3月9日后出现明显的流动性危机特征,黄金现货价格从3月9日的峰值1703.6美元/盎司走出先抑后扬,下挫至3月16日的1451.13美元/盎司,6个交易日跌幅达14.8%。 伴随美股多次熔断暴跌,3月9日以后市场出现黄金、美债等多资产通杀的局面。从交易机制上看,这是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带有杠杆,在美股剧烈下跌导致部分金融投资保证金追加和应对客户赎回的需求明显加大。这就形成“股价下跌—资金需求加大、抛售股票—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反馈循环。这种反馈循环将加大市场的去杠杆化行为,而这在量化程序交易中更为明显。在本轮暴跌前,据统计,美股交易量中至少三分之一是量化交易。同时,在股价快速下跌,特别是出现熔断预期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开始抛出手中各类资产以换取现金,黄金资产也遭到了抛售。 随后美联储的大规模救市政策,挽救了市场于流动性危机的门槛上。价格型政策工具端,2020年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1.25%目标区间,3月15日,美联储再度紧急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 0%~0.25%目标区间,重回零利率时代。数量型政策工具端,2020年3月23日,美联储再次开启无上限量化宽松操作。在此轮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3月4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0.98%,为美国国债历史上首次跌破1%关口。在此背景下,金价大幅反弹至4月14日的1747.74美元/盎司,21个交易日涨幅达20.4%。在4月15日-6月18日的震荡平盘后,金价在6月19日-8月7日势如破竹,屡创历史新高。 实际利率走低:金价大涨核心逻辑 回顾过去三个月,黄金价格的上涨幅度基本已经沿着情景假设中最为强劲的路径在演进,甚至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速度,这也侧面反映了2020年市场情景在全球货币超发速度和数量、恐慌情绪及经济增长前景等方面,比2008年更为严峻,更为接近1970-198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期。直接诱因有三: 其一,实际利率走低是支撑此轮金价大涨的核心逻辑。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则国际金价与名义利率负相关,与通货膨胀正相关。分析国际金价涨跌现状与未来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拆解为分析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两大核心动力。名义利率的下降和近期通胀走高致使实际利率大幅走低,继而推动金价创出历史新高。一方面,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美国实施了无限量QE政策,并维持零利率政策,作为衡量美国无风险利率的最佳指标,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更是持续走低,说明名义利率处于历史低位。4月以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0.53%-0.91%的区间波动,不仅波动幅度小,而且此区间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低水平。8月4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探至0.505%,再创历史新低,也是2020年第三次跌破0.6%关口,疫情彻底结束前或仍将保持在低位震荡。 另一方面,美国通胀水平及通胀预期有所抬头,致使美国实际利率大幅走低。6月和7月美国CPI水平均环比上涨0.6%,高出彭博社此前调查业内预测0.3%接近一倍,相较去年同期,当前CPI水平已经上涨1%。 其二,本轮金价大涨也有着明显的资金推动型特点。黄金需求的主要方面是金饰品生活消费、科技生产与央行买入所代表的生产生活需求,近五年占比近70%,其中金饰品需求占比超过50%;包括金币、金条与黄金ETF在内的投资需求则占比近30%。但2020年投资需求显著高于金饰品需求,成为最大需求端,且相对占比达到历史峰值,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及其类似产品大量配置黄金资产,推动金价稳步上涨。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球黄金ETF等产品已连续八个月出现资金净流入,仅7月资产管理规模(AUM)就增长97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166吨的黄金仓位。今年前七个月,全球黄金ETF总流入899吨,约491亿美元,远高于2009年的年度流入纪录,当年全球黄金ETF的总购买量为646吨。 其三,以中美冲突为特征的地缘政治风险和避险情绪上升也助推金价涨幅。从5月起,中美关系以近乎自由落体式地恶化,再加上美国大选混乱局面、疫情失控、黎巴嫩大爆炸等因素,金价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 2022年前黄金价格或将先扬后抑 2020年11月美国大选前,美国实际利率仍将处于低位,黄金价格大幅向上和下挫的概率都较小。2020年8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降至极低水平,降无可降。叠加美联储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预期,名义利率端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在今年内甚可视为“稳定值”。且此次“货币大放水”随后的预期发展与往年大有不同,美国货币政策料将持续宽松。因疫情危机仍在,历史上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将随之收紧—名义利率回升”的预期回复路径已被隔断。而在通胀周期性视角下,美国与全球的通胀水平现均处于历史低位,此后通胀预期将带动通胀有所回升,将成为黄金价格上升的动力支撑。但此轮通胀修复上行空间有限,疫情影响下将推升货物商品的价格,但服务商品价格由于线上化与疫情隔离,则反而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而美国宏观杠杆率的攀升,也为名义利率端带上了“紧箍咒”,黄金上升空间有限。 展望大选后至2021年上半年,黄金价格或将在2021年上半年存在通胀支撑型上涨行情,需考虑拜登当选后的前置效应。基于疫情不会快速结束和美国无限量宽松政策不会在明年年中结束的判断,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明年7月前或将保持目前低位震荡,美联储继续执行收益率曲线管理政策,名义利率水平维持低位。但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明年同期,国际能源市场大概率将回归理性,名义利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由供求决定市场定价回升,则黄金价格将与通胀共舞,再度走高。但如果拜登当选美国总统,或将采取加税、严监管等政策,不利于美股,利好黄金,这或将前置黄金的上涨行情。 如果预测2021年之后的趋势,这将取决于疫情演进这一核心因素,黄金价格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数月后秋冬季北半球存在疫情二次暴发风险,尽管俄罗斯宣布首款疫苗注册,但该疫苗尚未通过临床三期实验,后续多国疫苗研制时间多存变数。如果疫情长期持续,实际利率或将维持在低位,金价或仍震荡走高。一旦疫情在2021年底彻底结束,负面冲击也逐步消化后,2022年美国政府杠杆率亦将逐步回落,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渐由财政所替代,美债收益率则将摆脱政策束缚,进入市场化回升周期,而黄金则将于名义利率端持续承压。 不过总体来看,在与美元脱钩近50年后,黄金摆脱货币属性回归商品本源,由市场供求决定其价格涨跌,由于黄金的供给端总量、结构与成本的“三稳定”,黄金价格的决定力量更多源自需求端,尤其是投资需求。全球央行近年频频分散外汇储备中的投资种类,持续增持黄金,这一趋势或将持续,也是黄金价格在中场获得支撑的重要因素。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球央行已连续十年净买入黄金,2018年和2019年分别购入656吨和650吨,为过去50年来购买量最大的两年,新兴市场央行成为黄金需求的新主力,其中中国的黄金储备在2019年末达到1948吨,占外汇比重3%。随着全球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贸易战和武装冲突等风险渐次加大,预计各国央行将在中长期增加了黄金配置,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景。
>>国务院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着眼服务实体经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 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着眼服务实体经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听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核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 >>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发文 鼓励境外机构长期投资我国债券市场 中国债市再迎利好。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称,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三部门共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探营服贸会 金融服务展“含科量”高 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4日在京举行。2日下午,记者抢先探营金融服务专题展,“科技感”便是这场展会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政策精准引导 金融纾困小微企业再加码 据经济参考报9月3日消息,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为落实“保市场主体”政策,央行、银保监会以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均推进相关政策,更加精准地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不论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落地,还是地方各类政银企对接机制的创新,政策导向都更趋精准。业内人士建言,可通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来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推进改变小微企业过度依靠银行信贷融资的现状。 >>金融市场开放提速 外资大举抢滩扩围 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接连获批成立,花旗银行取得基金托管业务执照……在系列金融开放措施渐次落地后,外资金融机构正掀起中国市场布局热潮:新业务、新机构遍地开花。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两大核电项目 有效总投资超700亿元 国务院常务会议9月2日召开,会议核准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两个项目有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 >>“挖掘机不够用了!”基建需求旺盛引爆8月工程机械销量 受益于基建投资需求的推动,8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75%,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50%左右。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相关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实现全年高增长目标已成定局。 >>国产Model Y要来了!特斯拉概念股又要起飞? 9月2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公布新车型先期启动项目的环评报告,显示新车型先期启动项目竣工时间为2021年3月。业内专家表示,伴随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交付,承担特斯拉在华零部件供应的A股上市公司将受益明显。 >>国企民企齐发力,卫星互联网成为新基建新赛道 9月1日,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河北唐山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 >>全国土地市场热度下降 8月成交量回落 9月2日,北京市集中出让两宗不限价地块,分别位于平谷区和石景山区。总起始价为83.06亿元,最终两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数据显示,8月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上告别了前几个月的市场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