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国经济经历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各项经济指标在疫情期间都被打入谷底。不过,得益于全民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方面的努力,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先抑后扬的复苏走势。即便如此,由于疫情抑制了企业办公需求的释放,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今年被进一步放大。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空置率、租金降幅均创近十年新高。“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基本上是在20%上下运行,创下10年来的新高。上海跟深圳甚至超过了25%的空置率。全国的写字楼空置率接近30%,商业用房高达35%左右。”近日,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兼房讯网董事长刘凯在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七届年会上呼吁,构建商业办公保障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房住不炒”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写字楼空置率创新高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对整个社会经济,包括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这块都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一边忙着抗疫,一边还要促进复工,所以在今年加速了整个商业地产行业的洗牌,也倒逼商业地产的转型和升级。当前,商业办公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连续多年的持续供应的高峰,推动空置率走高和租金水平的下调。”刘凯表示,根据他们的统计,中小微企业在商业地产租赁和销售市场占比超过60%以上,也是商业地产,包括写字楼、产业园主要的力量。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兼房讯网董事长刘凯不过,相比去年前11个月的数据,大企业今年的销售业绩有了新的增长,但有专家表示,总的销售规模仅限于“适当的增长”,这就意味着有些中小型企业的萎缩。“我们有将近3万个房地产企业,其中,前100名企业的销售额占到市场总份额的四分之三,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则继续发展的话,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趋势依然在加剧过程当中。”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教授刘洪玉表示,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规模越小的企业,它的增长速度逐渐呈负增长的趋势。然而,从另外一个土地市场的角度来看,企业拿地的热情非常高,排名靠前的房地产企业为了保持它的市场地位,为了有连续增长的空间则大规模的购置土地,所以,土地市场今年跟往年比也没有太多逊色,甚至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还有增长,企业买地花的钱相比去年也有显著的增加。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城镇化已经走过了发展最快的阶段,如今,增速有所放缓。同时,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房住不炒”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此一来,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2020年被进一步放大,空置率得以继续走高并创新高。比如,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新增供应和需求比长期都维持在2倍以内,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2019年开始凸显,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新增供需比更是上涨到接近5倍。由此可见北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高力国际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严区海表示,“2020年北京写字楼空置率高达19.4%,符合高力国际在今年一季度向市场发布的对于年底空置率超过18%的预测,明年的空置率会继续增加,我们的判断应该是在25%左右。”严区海预测,2021年,北京写字楼空置率将达到顶点。呼吁构建商业办公保障体系显然,2020年房地产行业再次取得超预期发展,开发投资规模、销售额等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头部房企销售业绩普遍超越去年,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央又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商业地产作为楼宇经济、产业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既面临着挑战,又充满了机遇。“新发展格局下,商业地产市场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需求已呈现回暖趋势。长期来看,商业地产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新商业、新办公、新园区、新居住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市场依旧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价值。”全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正挺认为,新格局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均发生变化,在住房改善性需求广泛、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和运营管理服务活动得到重视以及地产科技方兴未艾等多重作用下,未来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空间巨大,房地产企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科技成为行业价值增长的关键动力。而针对中小微企业在商业地产租赁和销售市场占比超过60%以上的情况,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刘凯则建议,呼吁构建商业办公保障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首先稳定商业办公市场,建议放开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商办限购当中关于面积和资格的限制,让一部分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购买到办公的场所。其次,加快商办租赁市场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覆盖全员的多层次的商办租赁市场,让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创业企业通过租赁市场租赁到自己满意的经营和办公场所。最后,建议由政府部门,包括金融机构和商会、协会、企业共同成立中小微企业办公住所保障基金,用市场化的手段收购或者控股部分经营陷入困境的写字楼产业园项目。经过更新、改造、包装以后以最低租金标准投入市场,优先提供给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企业作为经营住所和办公住所。据记者了解,此次疫情当中,确实有一些资金链断裂或者现金流无法保证的中小微租户,他们没有办法在抗风险过程中度过这一劫,但是,其中不乏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科技化智慧办公和远程办公的方式解决了自身资产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在成本上得到了一些节约和控制。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走在深圳街头,你会发现,许多写字楼外立面都挂着“全球租售”、“租赁热线”等巨幅租售广告。一边是供不应求,一边是供大于求,与住宅市场火热相比,今年深圳的写字楼市场明显承压,租金持续下跌。不过,写字楼仍是深圳物业投资市场最活跃的板块。 租金承压 高品质写字楼不再挑租客 “金中环两三年前最高租到每月每平方米250元,现在只要150元。”张经理是福田CBD区域的资深写字楼中介经理,他介绍说,“一些二房东模式的写字楼品质不高,租金下跌明显,高品质写字楼的租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甚至还有一些免租期优惠。过去,这些高品质写字楼通常会挑租客,现在也不挑了,有公司租就行。” 随后, 记者致电楼龄较新的福田区深业上城写字楼招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暂不接受P2P和对外营业性质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则不受限制。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深圳的写字楼曾经出现过两极分化,一方面部分品质较低写字楼降低租金吸引中低端租客,另一方面则是高品质写字楼选租客。这两类写字楼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一类是由民企主导的分割散售,另一类是统一业权、管理相对较好的只租不售。由此可见,无论品质高低,写字楼目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租难。 作为深圳写字楼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福田CBD写字楼的租售状况可谓行业晴雨表。记者走访多个区域发现,写字楼租金价格普降,许多写字楼业主甚至主动提出租金打折以维持出租率。 在深圳,一些企业会选择在年底进行企业迁移。“我最近在帮公司物色合适的办公场地,罗湖地王大厦也是地标之一,现在租金在每月每平方米150元左右,甚至还可以打折,两三年前的租金可要200元。”陈经理是深圳一家地产公司的行政部经理,他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与业主签订了3年租约而且快要到期,过去3年约定每年租金上调5%,现在看起来有点吃亏。不过,如果现在搬离也涉及不少的费用,所以我们考虑如何与业主重新签订租约,获得更多的优惠。”在业内人士看来,陈经理遇到的情况被称为租赁重组,这在最近也时常发生。 仲量联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甲级写字楼三季度空置率为27.8%,环比二季度25.8%上升两个百分点;四季度的空置率为25.6%,环比下跌2.2个百分点。此外,今年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租金水平同比下降8.6%,至每月每平方米194元,但下半年的租金降幅缓于上半年。 对于租金降幅趋缓,在业内人士看来也“得益于”疫情影响下深圳许多新建写字楼推后入市。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深圳写字楼市场今年共录得约93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其中近七成供应来自南山区,该数据低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不过,未来12个月深圳市场将迎来近18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推高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水平。面对写字楼市场供过于求,从土地供应端来看,深圳如何平衡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仍是一道难题。 大宗交易频现 尽管租金持续下跌,空置率居高不下,但写字楼仍是深圳物业投资市场最活跃的板块,一些“大鳄”仍在进军深圳写字楼市场。 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深圳大宗交易市场活跃度回升,共录得大宗交易105.8亿元,同比增加153.6%。记者调查发现,最近几个月深圳时常发生写字楼的大宗交易,仅在罗湖笋岗片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就买下招商中环的一栋写字楼,开泰银行中国总部入驻华润笋岗中心。仲量联行深圳投资部总监曾纪欣表示,今年的疫情延缓了投资人的考察和投资决策,但并没有影响其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场的决心,投资人下半年在深圳加快寻找优质项目。从投资物业类型来看,深圳全年大宗交易仍以办公楼为主,占交易总额的61%。其中,写字楼投资型买家占比超过65%。从投资区域分析,深圳大宗投资成交主要集中在罗湖以及南山,其中写字楼的成交主要集中在罗湖笋岗、南山科技园、南山招商蛇口片区。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再加上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放缓,深圳写字楼市场供需不均衡的现象凸显。但深圳仍然是一个经济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投资人趁目前写字楼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买进,一方面可以省去租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坐享物业升值。所以,一些处于规划利好区域的物业,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仍然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对于今年深圳写字楼的大宗交易,从投资者行业分类可以看出,保险类公司表现活跃,占据全年大宗交易总额近六成。有分析人士表示,就全国市场而言,险资进军房地产主要有三种途径:直接投资上市房企的股权;收购整栋商业物业获取租金回报;通过债权、股权投资的方式介入房地产开发。虽然写字楼的流动性较差,但是可以作为较为稳定的长期投资,这也符合险资投资运用的安全性原则要求。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端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自用型买家考虑企业未来经营情况而显得越发谨慎。整体而言,当前氛围偏向买方市场。虽然当前深圳市场在售物业较多,但普遍为在建或尚未出租的状态,有稳定租约的成熟物业依然是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标的。
12月10日,由克而瑞和inPropTech共同主办的首届地产科技大会“2020inPropTech未来地产科技峰会”在上海举行。inDeco领筑智造(下称“inDeco”)全新产品inSolution在峰会上正式对外亮相。 近两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写字楼需求放缓,空置率呈持续攀升态势,商业地产运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写字楼空置率上升成为当前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PropTech(地产科技)成为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之一,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行业快速蔓延。 峰会上,inDeco领筑智造创始人&CEO万柳朔围绕“如何减半写字楼招商时长”发表了专题演讲。他表示,由于经济放缓、国际局势剧变等加之供应量不断放大等影响下,自2018年底起,写字楼整体的净吸纳量开始有所下滑,对于一线城市商业办公楼市场,多数一线城市保持在50%左右。纵观一线城市,除了广州市场供需均衡,空置率低,其净吸纳量的变化跟市场供应的节奏较为一致以外,北京、上海、深圳的空置率都在攀升,尤其上海和深圳,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万柳朔指出,如今写字楼产品同质化严重,业主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对办公产品多样化以及管理精细化(如带看体验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字楼租赁对多样化、智能化的营销工具需求急剧增加。 万柳朔认为市场需要一款具备线上样板间功能的产品。此次在峰会上正式对外推出的inSolution,即是潜心研发打造的一款赋能写字楼的招商工具。万柳朔表示,该产品不仅可以为写字楼提供实时TestFit和虚拟样板间以及电子楼书,同时还可以一键生成看房报告,切中行业痛点,从根本上助力写字楼更高效的招商。 inSolution总经理罗凌捷在峰会上也表示,inSolution的出现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在罗凌捷看来,未来五年的大量新增的写字楼供应量会将写字楼业主之间的竞争推向白热化,招租即成为业主首要面临的棘手问题。而inSolution的核心定位是写字楼业主的招商工具,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写字楼业主解决招商难的问题。 罗凌捷从四个方面介绍了inSolution的核心功能:首先,inSolution可以提供电子楼书,涵盖楼宇信息、交通概况、商业配套、周边企业、入驻企业、历史装修等信息,直观展示楼宇优势;其次,inSolution具备3D户型布局及展示,进行空间walkthrough以及空间视频和3D效果图展示,全面提升租户带看体验,为租户提供多元化租赁方案;再次,inSolution可以即时提供看房报告,包括技术参数、造价概算、项目排期、物料参照等,并可通过二维码分享;最后,inSolution可以为业主搭建了一个招商管理后台,依据前台智能营销工具在带看中产生的数据,追踪并抓取全面的用户行为数据,完成看房报告分析、户型选择统计等,沉淀用户真实需求,进而准确优化招商策略、提升招商管理效率。
有着国际五大行之称的戴德梁行,近日发布上半年各大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排名。 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空置率全部攀升,分别达到16.2%、20.9%、6.7%、25.4%,相比2019年分别上升7.3、2.4、2.4、9.0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的空置率仍然最高,达到25.%,同比攀升9%,也超过北上广。广州的空置率仍然最低,只有6.7%,同比攀升2.4%,比较平稳。 在写字楼空置率攀升的同时,四个一线城市写字楼的平均租金也全面下跌: 北京358.5元/平,同比-7.6%; 上海251.9元/平,同比-6.3%; 广州184.5元/平,同比-4.8%; 深圳222.9元/平,同比-13.6%。 空置率最高的深圳,租金跌幅也最大,同比下跌13.6%。空置率最低的广州,租金跌幅最小,同比下跌4.8%。 01 深圳写字楼的空置率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我的判断是这样的: 一方面是供应量大,深圳因为毗邻香港,对“产业空心化”有着深深的担忧。所以在土地出让方面,长期坚持产业优先,导致产业用地过剩、居住用地紧缺。所以,深圳房价高和写字楼空置率高,互为因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另一方面,深圳是经济特区,税收优惠多,再加上是金融中心,热钱凶猛,大量新兴企业会冲到深圳注册。市场好的时候,这些新兴企业相当阔气,整层整层地租赁高档写字楼,但市场不好时候,又不堪一击,于是整层整层的搬空。比如这两年不断暴雷的P2P行业,就退租了很多写字楼。 广州和深圳正好相反,长期呈现出住宅过多、写字楼紧缺的态势,这样的好处是房价温和,居民幸福感高,缺点是产业容纳空间不足,很多企业可能找不到满意的办公场地,或者享受不到足够的政策扶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外流。 当然,广州的这个情况正在改善,眼下当红的几个商务区,琶洲、金融城、鱼珠、南站、明珠湾,就和深圳一个思路了,坚持产业用地优先,坚决不搞急功近利的房地产开发。 我一直认为,写字楼空置率不能太高,否则会带来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压缩住宅用地、科教文卫用地的供应,导致房价高涨、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但空置率也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太低,不仅租金上涨压力大,还会影响到城市对增量产业的承载力。 体验一下广州地铁三号线的拥挤度就知道,基础设施如果缺乏前瞻性、缺少冗余感,是多么的糟糕。 所以,写字楼供应保持一定的冗余,是非常有必要的额,最好保持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除了北上广深,再来看看二线城市的情况,形势似乎比一线城市更严峻。 图片来自“国民经略” 从空置率看,南宁超过50%,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超过40%的还有佛山、厦门。天津、长沙、合肥、无锡、重庆、苏州超过30%,南京、西安、武汉、青岛、济南、大连、哈尔滨、昆明、长春超过20%。 这还只是2019年的情况,2020年受疫情和国际经贸局势的双重影响,这些城市的空置率只会更高。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2020年上半年,武汉写字楼空置率攀升到34.3%,租金进一步下滑到108.8元/平,同比下跌8.1%。 写字楼空置率,反映的是一座城市高端产业的体量和质量。可以看到,空置率越低的城市,基本上都是人口净流入、高端产业充沛的沿海城市、强省会城市,在这些城市买房,是有较高成长性的。 相反,那些空置率过高的城市,可能是高端产业不足、高收入人群较少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买房,就不要太激进了。 02 既然写字楼空置率普遍这么高,那么购置写字楼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 我的看法是这样,只要一个城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它的写字楼几乎一定是过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剩”只是宏观概念上的,不一定是微观层面的。 而我们投资写字楼,不仅要看宏观,更要看微观。以广州为例,即使广州以后新增1000万平米的写字楼,宏观上是过剩了,但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这些微观区域的写字楼,还是供不应求的。所以,买好地段的写字楼,不需要关心全市的空置率。 另一方面,大城市普遍在产业升级,或者说在“退二进三”,第二产业迁出去,第三产业的体量越来越大。以后北上广深和强二线城市,80%甚至90%的GDP由楼宇经济贡献,长期来看,这些城市的第三产业还会有很大的增量空间,这就是写字楼的机会。 无论是当下,还是看长远,写字楼的租售比都是远高于住宅的,而且不像商铺那样容易受电商的冲击,稳定性较高。 香港IFC一栋楼,每年的资金收入高达100亿港元。搜狐公司旗下写字楼的估值,甚至超过搜狐公司的市值,保值能力相当出色。 03 那么,购置写字楼有哪些技巧呢? 最近几年,我和不少甲级写字楼的开发商合作过,也给很多写字楼的投资者做过咨询,大致有这样几个心得: 第一,写字楼和住宅不一样,住宅是分散和无序的,而写字楼是讲究聚集效应或者圈层效应的。很多企业选办公场地,首先考虑的不是租金,而是靠近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靠近同行,或者方便招聘人才。 所以,买写字楼,除了关心配套、产品和价格,更需要关心的是它所在的产业圈层是什么。是做皮具、玩具的,还是做金融和互联网的?这个直接关系着租金的成长性。 第二,一般来说,越是那种写字楼集群区域,越有前途,而那种零零散散的三两栋写字楼,基本不成气候。办公和商业一样,都讲究成行成市嘛。 第三,买写字楼,基本不要指望赚升值的钱,踏踏实实的赚租金的钱,比较现实。广州体育中心这种黄金地段,单价两三万的二手写字楼大把,你说那些新写字楼能涨到多少? 第四,买写字楼,要“嫌贫爱富”,什么意思?就是要买那种财力比较好的行政区,这种区的政府服务意识更好、财政补贴多,而且有钱办教育,企业更愿意去这些区办公,你的写字楼才好租。 第五,写字楼是需要仪式感的,因为很多企业会把办公场地作为企业形象的展示。所以买写字楼,最好买那种设计感较强、能给企业带来虚荣感的楼宇。 第六,我每次参观写字楼,都会问它的物业公司是谁。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比住宅复杂得多,它直接关系到一栋写字楼的档次。
机构:2019年上海北京物业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1月7日,美国商业地产CBRE(世邦魏理仕)发布了上海与全国的2019年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报告显示,2019年上海写字楼空置率较去年同比增长4.2%,为19.4%。大宗交易方面,上海北京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今年上海新增写字楼预计将逾140万平方米 报告显示,写字楼市场方面,截至2019年末,CBRE跟踪的17个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写字楼平均空置率为21.7%,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其中空置面积主要集中在部分华北二线和中西部城市以及新兴商务区板块。上海写字楼市场方面,全市空置率19.4%,较去年同期上升4.2%。 从租金来看,全国写字楼租金指数同比下跌1.8%。年底,上海全市租金报价同比下调1.7%。CBRE报告指出,2019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录得约99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受到大量供应持续入市而经济放缓、需求端走弱的影响,新交付项目预租普遍表现低于预期。不过,核心拓展区全年新增供应居首,去化压力较大;而新兴商务区以其前期高性价比的租金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扩租、定制办公以及地区总部整合需求。 CBRE黄东区办公楼部主管张越张越预计,2020年上海市场新增供应预计将逾140万平方米,同时带动写字楼市场去化逐渐回暖。 全国写字楼方面,CBRE报告预计,空置率有望在2021年见顶。CBRE的报告指出,2021年在新增供应放缓和需求持续复苏的双重推动下,空置率有望开始下行。与此同时,全国写字楼租金仍处下行通道,不过全国写字楼租金降幅将收窄。 2020年“Z世代”将贡献整体消费力的40% 零售市场方面,CBRE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指出,2020年中国约有1.5亿的“Z世代”(1998年至2010年出生),将贡献中国整体消费力的40%,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主要商品类型的销售额增速方面,美妆店、运动用品店、玩具游戏店、家具店和宠物店等将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 CBRE预计,17个全国主要城市中,包括京沪、部分核心二线等逾10个城市有望实现零售物业市场租金的小幅增长。 上海方面,2019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共录得8个新开业项目,新增零售面积约51.8万平方米。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年供应量较过去3年平均超百万水平有所放缓。从供应区域来看,非核心项目占比达90%。此外,上海全年共有3个改造项目于调改后重新开业,助推全市空置率环比回落在低位水平,至年末为7.2%。 CBRE报告指出,2019年,存量改造驱动城市发展迭代更新,区域型和社区型商业成为重要增长点。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多中心化趋势逐渐显现。 CBRE黄东区商业部主管希诺预计,2020年存量改造将成为围绕上海核心商圈焕新发展和赋能城市迭代更新的主旋律。与此同时,非核心商圈将迎来更多新开业项目,上海零售板块的外延将促使更多品牌向非核心商圈扩张。 上海北京大宗交易占全国总交易额67% 大宗交易方面,CBRE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大宗商业地产投资年度累计交易金额2564亿元,较2018年下跌3.5%。其中,外资表现活跃,交易金额占比达到32.5%,较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北京两地的大宗交易占据2019年总交易额的67%,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仍是中国区的投资重点,其中写字楼交易占据主导。 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全年累计录得68笔交易,总金额累计达84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33.8%。其中,上海2019年四季度的大宗交易就占到全国交易数量的近三分之一。CBRE报告显示,2019年四季度上海录得22笔大宗交易,总计160.8亿元人民币。 CBRE报告指出,纵观全年大宗交易的活跃度呈现了开高低走的趋势,但其中也不乏积极的信号。 其一,企业买家积极购置自用型写字楼。CBRE报告显示,2019上海全年写字楼交易中,企业购置占比40%,其中以银行、生物医药及TMT产业表现最为活跃,且高达88%布局于新兴市场;在自用型企业表现积极的助力下,2019年写字楼相关交易仍为成交的主流仍占整体成交的66%。其次,当线下零售市场告别寒冬的背景下,有成熟零售管理团队的投资者们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全年整体零售成交占比18%,较过去三年平均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的净投资金额成长可以直接反映外资对上海商业地产的中长期发展仍充满信心:相比2016至2018年连续11个季度的负净投资额,近5个季度上海商业地产的外资净投资金额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