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持续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将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改革任务的落实同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把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各项改革有机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会议强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要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在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来,促进各项改革融会贯通、系统集成。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要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有系统观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改革整体效应。二要有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解决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三要有创新意识,改革系统集成有的需要从中央层面加大统的力度、集中力量整体推进,有的需要从地方基层率先突破、率先成势,根据实际情况来推动。四要有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改革主体责任,抓好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既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制度堵点、抓好制度执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会议强调,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关系基本民生的重要商品,紧紧围绕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作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提升价格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会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干部队伍,改造现有职员等级,将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与岗位等级适当分离,建立主要体现德才素质、个人资历、工作实绩的等级晋升制度,拓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会议强调,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监管创新,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要系统总结这次抗疫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突发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检验检测、体系核查、审评审批、监测评价、紧急使用等工作机制,提升药品监管应急处置能力。 会议强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关键是要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会议指出,要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治“村霸”等突出问题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坚持打建并举、标本兼治,严格落实各级党委特别是县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从组织上推动形成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多措并举打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立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体系,成功开展6部委10省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动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有效落实。推出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发布系列标准规则,初步建成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规划数据架构体系,建设跨行业、跨机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统筹布局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成立国家级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测评中心。在各方不懈努力下,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2021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风险技防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一是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和标准,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三是出台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组织开展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着力将数据治理好、应用好、保护好。四是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加快无障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弥合不同区域、群体间数字鸿沟,切实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是深化监管科技应用,推动建设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构建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六是充分发挥系统内外部力量,强化金融科技基础理论、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分支机构、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完)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呈现逐季好转、稳定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1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2020年,中国经济在多重冲击下实现了稳定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GDP增长2.3%、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说,2020年我国经济规模突破100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回旋余地进一步增强。 “2020年,针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遇到的循环‘梗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举一反三,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有效改善了经济循环。”严鹏程表示,2020年四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前2个月的大幅下降38.3%回升至前11个月的增长2.4%。 不过,当前经济稳定恢复还面临一些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还需要付出努力。谈及今年的政策安排,严鹏程表示,确保经济能够平稳健康运行是制定实施宏观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基于此,今年的宏观政策肯定会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实际需要相匹配,不会出现“急转弯”。 严鹏程表示,下一步,一方面,将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做好政策进退之间的平衡,应对好各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要看到,有些临时性、救急性的政策不能作为“长久之计”,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要在常态化政策环境下,更多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为未来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留出政策空间。 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充分体现了高层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袁达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袁达表示,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将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时,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袁达表示,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此外,健全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也至关重要。袁达说,将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夯实国家创新能力根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赵辰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进创新高地和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完善区域创新布局方面,赵辰昕表示,将大力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优势科研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集中度、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优化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赵辰昕表示,将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快建设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同时,优化整合现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此外,赵辰昕还表示,要积极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创新支持方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同时,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商务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落实?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记者:为确保商务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请问商务部有哪些总体部署? 王文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将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纲”,把构建新发展格局贯穿到商务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作出积极贡献。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在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我们将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内循环堵点、补齐短板,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提高国内大循环水平。 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我们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国内外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 记者:2021年商务部在促消费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王文涛: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流通效率,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方面,要促进商品消费,畅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消费链条,支持地方开展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活动。拓展服务消费,发展社区生活服务,提振餐饮消费,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发展乡村消费,乡村消费潜力巨大,要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打造联结城乡消费的重要节点。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方面,将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不少商贸企业在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要积极鼓励,加大支持培育力度。 完善消费市场体系方面,推动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流通成本降下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用和标准体系建设,让群众消费既便利实惠,又安全放心。 优化消费升级平台方面,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稳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打造引领城市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要顺应群众需求,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推动便利店进社区,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等活动,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促进消费。 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外贸外资交出了一份不错答卷。2021年商务部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文涛:2021年,我们将在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外贸外资综合竞争力,夯实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基础。 稳外贸方面,重点实施三个计划。一是优进优出计划,包括开展出口质量提升行动,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二是贸易产业融合计划,包括认定一批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一批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三是贸易畅通计划,包括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扩大海外仓规模,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 稳外资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创新提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另一方面,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优化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作用,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 记者:2020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新步伐,并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如何发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对外开放平台作用? 王文涛:我们将坚定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开放高地优势,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聚焦高水平开放、推动先行先试,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聚焦深层次改革、深化制度创新,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各地下放更多管理权限,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聚焦产业链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支持各自贸试验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发展水平。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顺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体方案,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商务部将在哪些方面推动落实? 王文涛: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落实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水平的机制性保障。 首先,进一步扩大范围。我们将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推动中日韩、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我们愿与更多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 其次,进一步提升水平。我们将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安排交流互鉴,积极探索既符合自身改革开放方向又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的自贸规则。要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放宽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环保等新规则新议题谈判。 再次,进一步增强实效。我们要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加大对自贸协定的宣介、推广、培训,引导地方加强自贸协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对接。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归根结底是要让自贸协定更好惠及企业,提升多双边经贸关系水平。
1月6日,央行发布消息称,1月4日上午,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会议要求,2021年人民银行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守住底线,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三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四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分步推动建立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体系。 五是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做好风险应对。完善风险防范处置长效机制,压实金融机构和股东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最后贷款人责任。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决策部署,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强化支付领域监管,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 六是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妥善应对低收入国家债务问题。进一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推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切实维护多边主义。 七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顺势而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人民币使用相关政策制度。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双向开放。促进本外币、离岸在岸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 八是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牵头制定债券市场发展规划,推动完善债券市场法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多渠道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推动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框架,加大对债券市场逃废债、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推动中小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聚焦主责主业。 九是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支持企业合理审慎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加快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集约高效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维护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十是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统筹推进金融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央行研究工作影响力。扎实做好“十四五”国家规划纲要金融重点内容与金融业“十四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扎实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完善现代中央银行财务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支付行业治理现代化。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推动国库高质量发展。深化征信在数字金融和经济治理中的应用。提高反洗钱调查和监测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法律规划政策制度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法律方面,加快推进长江保护法治进程,推动长江保护法顺利颁布,实现了长江大保护有法可依。规划方面,注重规划引领,构建“1+N”规划体系,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多个专项规划。目前,正在编制《“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1月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王善成、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赵世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出席发布会,介绍5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如何推动工作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绿色发展试点示范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以及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70余家境内外新闻媒体8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附件:发布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