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总结2020年财政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财政工作。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20年,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第一时间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加强应对疫情财税政策保障,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二是加大政策对冲,及时出台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创造性设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三是强化攻坚保障,支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范化解风险取得积极成效,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四是突出民生兜底,着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扎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坚决守住“六保”底线。 五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强化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六是深化改革开放,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国际财经合作,进一步夯实财政管理基础,监管局转型取得实效,财政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七是强化政治担当,积极配合中央巡视,落实落细管党治党责任,作风和纪律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财政改革发展工作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也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有力,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度提升。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财政工作理念、思路、方法进一步完善,对做好财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 一是更加注重以“政”领“财”,把准财政工作方向,切实把党中央交给的“责任田”种好管好。 二是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改进财政宏观调控,加强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 三是更加注重精准有效,完善财税政策体系,聚焦短板弱项发力。 四是更加注重节用裕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 五是更加注重向内挖潜,协同推进财税改革与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六是更加注重统筹内外,深化国际财经交流合作,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会议强调,“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十四五”新篇待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财政部门要自觉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认真履职尽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财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带动作用。 三是坚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长期方针政策。 六是坚持改革与法治精神,推动财政更好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警惕防范涉及财政领域的重大风险。 会议强调,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要求,2021年,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扎实做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完善并抓好直达机制落实,扩大中央财政直达资金范围,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促进扩大居民消费。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三是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五是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是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七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 八是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健全地方税体系,研究适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九是健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财会监督体制机制,更好发挥监管局作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十是深化对外财经务实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工作大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财政系统党的建设质量。着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持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财政部党组成员,特邀部门代表出席会议。财政部机关各司局、在京部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厅(局)长,各地监管局、京外部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以视频形式参加会议。
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 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2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要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总结评估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税务执法方式的意见》、《关于设立北京金融法院的方案》。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第一,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我们坚持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从改革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二,这是一场改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蹄疾步稳、有力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方向目标清晰,战略部署明确,方法路径高效,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第三,这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我们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实施、全年经济工作等进程中,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充分彰显。无论从改革广度和深度看,还是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对改革的实际检验看,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第四,这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强调,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要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深入研判改革形势和任务,科学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时机、方式、节奏,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 会议指出,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要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党委(党组)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正确处理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会议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会议指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重要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内容。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公民利益有重大影响,市场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企业环境行为,落实企业法定义务,健全披露规范要求,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法治化建设,形成企业自律、管理有效、监督严格、支撑有力的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 会议强调,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要坚持统筹协调、应用牵引、安全可控、依法依规,以业务协同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提升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 会议指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预算法定,发挥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突出保基本、守底线,强化预算对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杜绝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等现象。 会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会议指出,优化税务执法方式,要推动税务执法、服务、监管的理念方式手段变革,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会议强调,设立金融法院是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要高起点高标准设立金融法院,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特点,对金融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强调 锐意进取 真抓实干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蔡奇讲话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12月29日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任务。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蔡奇讲话。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2020年工作,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北京一线视察疫情防控工作,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致辞,充分体现了对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为我们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认真编制实施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着力抓好“三件大事”,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全会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新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全会强调,抓好2021年工作,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二要保持战略定力,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三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四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五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全会强调,2021年重点抓好十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推动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实现基础研究更多“从0到1”突破,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发挥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领头羊作用,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搞活未来科学城,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三城”对接。抓好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引导创新投资机构和专业孵化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加精准培育潜力型科研企业,推动全球产业龙头、独角兽、潜力企业落地。 二是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这是中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和责任。狠抓各项任务落地,“三单”管理要见时限、见责任,把政策红利叠加效应转化为发展动能。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开放四大特色,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抓好天竺综保区、生命科学园、CBD、金盏国际合作区、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园区以及河北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区域)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开放平台,尽快形成可视化成果。以“两区”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培育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竞争新优势,支持建设金科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科创金融试验区,推进新三板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服务包”和“服务管家”制度,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服务、数字监管和数字营商平台。吸引更多高水平国际节、赛、展、会在京举办,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打造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三块金字招牌。 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2021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推进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品质,发展首店经济,优化免税店布局,引导更多实体店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持续开展“北京消费季”活动,促进境外消费回流。聚焦“三城一区”、交通建设、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城市更新、南部地区发展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抓好项目推进,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用好政府专项债,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四是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是发展新经济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区块链服务平台,启动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和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加紧国家北斗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等建设,推动信息服务业质和量双提升。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支持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扩大数字贸易,加紧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字贸易试验区。抓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提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智造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 五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北京发展必须遵循的国家大战略,也是我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深化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三大工程。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高水平运营好环球主题公园,扎实推进城市绿心三个文化设施、行政办公区二期、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继续引导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向北三县延伸布局。大力推进京津冀在交通、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教育医疗等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任务的落地。 六是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这关乎北京的软实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好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实施深化文明城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组织“2021北京榜样”主题活动,拓展“光盘行动”“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引导行动。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全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设品质,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丰富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补齐城市副中心、城南地区、回天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建设“博物馆之城”与“书香北京”,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北京阅读季等活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深化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业态融合,提升北京国际设计周、电竞北京等品牌影响力。 七是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是我市“三件大事”之一。抓好核心区控规实施和分区规划落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计划,完善增减挂钩机制。加强城市设计,精心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全面评估,巩固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街区保护更新,推动平安大街、鼓楼大街、观音寺等重点片区更新改造。抓好平房区院落申请式改善和简易楼腾退改造,开展老旧小区、危旧楼房、老旧楼宇、老旧厂房改造。持续推进新首钢地区建设发展,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深入实施街道办事处条例,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街巷长、社区专员、小巷管家等作用,实施新一轮回天地区行动计划,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 八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滚动实施城市南部地区行动计划,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力,深入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九是建设绿色北京。这是首都发展的底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实施二氧化碳控制专项行动,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进一步扩大生态空间容量,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年度造林任务,推进温榆河公园一二期、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成长型公园建设,建好一批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继续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十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落脚点。深入推进“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用好民生大数据,推进“接诉即办”立法和年度体检,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扩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强化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深入实施健康北京行动计划,抓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十一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这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把握的原则。全力以赴、从严从快抓好疫情处置,精准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各项措施,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抓严抓实社会面防控,持续做好社区(村)防控,公共场所严格执行各项防控要求。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抓紧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组织工作。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防疫责任意识。持续建设平安北京,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行为,持续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韧性城市。 十二是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朝着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目标迈进。加强竞赛场馆设施设备测试检验,推进非竞赛场馆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简化办赛方案,完成系列测试活动。建立高效的运行指挥体系,精细做好赛会服务保障和城市综合保障。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推动一批新技术在冬奥场景落地应用。完善冬奥会公共卫生、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宣传推广活动,做好可持续和遗产工作。 十三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是推动2021年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全面抓好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完成社区、村“两委”换届,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会强调,临近年末岁首。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统筹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市场供应。认真落实“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倡导市民群众就地过节。加强应急管理,严密防范各种安全事故,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格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落实廉洁过节各项纪律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力争2021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全会听取并审议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了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讨论了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祁梦竹 范俊生)
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24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聚焦三大重点,包括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将编制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方面,王志军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将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工业软件等基础,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快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和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同时,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王志军表示,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在激发市场活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方面,将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同时,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产业基础等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掌握独门绝技,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此外,围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王志军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方面工作。具体包括,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品,扩大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谋划一批增强基础、增加功能、有利于长远的重大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合作平台,抓好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十四五”时期,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在12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上工业体系、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但总体看,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面向“十四五”,怎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介绍,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锻造长板。提升传统产业链,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补齐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国内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发挥优质企业作用。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卢山介绍,工信部将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好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培育。“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卢山说。 推动5G发展应用 一年来,工信部大力推动5G发展应用,加快5G网络建设,取得较好效果。 今年新增5G基站约58万个,推动共建共享5G基站33万个,全国5G终端连接数超2亿个……1-11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1.44亿部,上市手机新机型累计199款,分别占所有手机的51.4%和47.7%。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介绍,工信部将进一步推动5G实现建设好、应用好、发展好的良好生态: ——建设好。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推动5G网络建设,在5G网络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打造高质量的5G网络。 ——应用好。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应用企业、集成开发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要深化协同,共同推动5G与制造、能源、交通、农业等实体经济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发展好。强化技术创新,持续推进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芯片模组、仪器仪表等技术产品成熟,增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加大毫米波试验力度,促进毫米波产品成熟。加快R16标准的成熟应用。 “要结合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5G应用的总结、推广和探索创新,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闻库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志军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加共性技术的供给,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国内高端产业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在国内集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合作平台,抓好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产业链互补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体系。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抓好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王志军说。
12月24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完善债券市场法制,2020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债券市场法制建设座谈会,会议由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主持。 会议客观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的法制状况,围绕债券市场的基本法适用、完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的路径选择以及债券市场运行中的债券纠纷案件审判、债券市场统一执法、破产程序过程中债券投资人保护和信息披露、防范债券发行人恶意逃废债等债券市场法制建设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潘功胜指出,近年来债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最为开放、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发展步伐较快,部分基本法律尚未充分考虑债券的特征,债券市场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相对不足,需要加快推动补齐法制短板。 潘功胜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与相关部门、学界、业界共同努力,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完善债券市场法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债券市场法制建设中的问题为导向,推动完善债券市场法律体系,全面提升债券市场法治水平,对债券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不断夯实债券市场信用基础,助力债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原标题:《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 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中国将核安全作为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实行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加强核电规划、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监督,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发展核电。完善多层次核能、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核应急预案和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效应对核事故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白皮书指出,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统筹光伏发电的布局与市场消纳,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开展光伏发电建设,实施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采用市场竞争方式配置项目,加快推动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光伏产业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完善光伏发电分布式应用的电网接入等服务机制,推动光伏与农业、养殖、治沙等综合发展,形成多元化光伏发电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