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网下申购12月14日进行,发行价格15.87元/股,网上申购代码“787560”,申购简称“明冠新材”,每一申购单位为500股,网上单一证券账户最高申购数量10000股。 明冠新材本次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为4102.2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408.77万股。公司自成立以来, 一直致力于新型复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国内最早涉及太阳能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领域企业之一,明冠新材经过十余年发展,先后推出一系列太阳能电池背板与锂离子用铝塑膜产品,在多个产品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据悉,公司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背板具有环境耐候性能好、可靠性强、反射性高、能增加组件功率和延长组件使用寿命等优点,竞争优势突出。明冠新材此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建设:年产3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年产1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铝塑膜扩建项目、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明冠新材董事长兼总经理闫洪嘉日前在路演现场表示,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规模将继续扩大,研发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公司稳步提升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郭渭鹏)
12月8日,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迁新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作为高端金属粉国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如今正式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对于公司而言,这绝对是重大历史时刻。”董事长王利平感慨道。 MLCC材料领域细分龙头 “芯片制程越来越小,从14纳米到7纳米,再到如今的5纳米,整个行业配套的零部件都在变小。”王利平介绍,其中负责给芯片供电的电容设备MLCC的体积也经历着不断迭代。 MLCC又称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由印好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用于为芯片设备供电。其中,极薄的陶瓷片之间以各类超细金属粉为介质,这便是博迁新材的主营产品。“金属粉从早年的800纳米,到如今的80纳米,行业每三四年就会经历一轮迭代。”王利平说。 招股书显示,2017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304.80万元、52760.22万元、48073.69万元、25603.53万元;分别实现利润5861.22万元、12545.62万元、16775.33万元、8876.87万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综合毛利率方面,近年来也逐步提升至47.6%左右。 博迁新材成立于2010年11月,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纳米级及亚微米级镍粉、亚微米级及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相关材料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镍粉、铜粉主要应用于MLCC的生产,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工业用途为主。公司是我国首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唯一起草和制定单位,该标准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和过程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关键技术都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细致的工艺过程来实现。“客户要用一款新品,光是认证就需要两三年,因此客户选择供应商非常慎重,一旦选定,客户忠诚度非常高。”王利平介绍,目前,公司与三星电机、台湾国巨、台湾华新科、风华高科等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先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充分说明公司的过硬技术得到业内的充分认可。“不过,该行业最大的客户都集中在日本与韩国,这是博迁产品出口比例高的原因。”据招股书,博迁新材产品出口占比超85%。 招股书显示,博迁新材上市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及搬迁升级项目”“年产1200吨超细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二代气相分级项目”等。 “要放眼未来十年发展” 王利平对于行业的认知视角非常超前。“该行业前期研发周期很长,一款产品往往要研发五六年,认证要两三年,产品使用周期的巅峰却只有三四年。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为十年后做规划。”王利平透露,目前公司重点技术积累已比市场应用领先数年,“做这一行,要放眼未来十年发展。”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核心驱动因素为终端市场的产品迭代和需求升级,近年来该行业的迭代速度有目共睹。招股书显示,上市后博迁新材将进一步扩大金属粉体产能,扩建多条生产线,同时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研发合金粉体。 除了长期深耕的MLCC领域,博迁新材已将下一个十年的战略眼光投入电动汽车行业。王利平表示:“眼下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电池上。”博迁新材以此为切入点,在电池相关的材料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招股书,未来博迁新材发展的一大着力点是“研发锂电池负极材料并推动产业化”。目前,公司开始在电动汽车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开展研发。王利平介绍,通过调整电池负极材料,可极大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从而大大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 如今博迁新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拥有各项专利,且许多设备的核心部件都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王利平充满信心:“相信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微电子产业,光刻胶扮演着重要角色。光刻胶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图像转移的媒介,经过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光刻胶可以将设计好的微细图形从掩膜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 8月2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久日新材宣布收购徐州大晶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晶新材”),此前鲜为人知的大晶新材及其总经理康文兵,就此进入公众视野。作为中国光刻胶光敏剂领域的先行者,康文兵将带着大晶新材走向何处?大晶新材与久日新材的融合又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康文兵。 据康文兵介绍,久日新材将和大晶新材一起构建一个光刻胶关键原材料的平台,以光敏剂为原点,与上下游企业一道围绕高端光刻胶及配套材料,打通整条产业链,建起良性产业生态,最终实现光敏剂、高端光刻胶及其配套材料的进口替代。 推动光刻胶、光敏剂国产化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光刻胶可以分为印刷电路板用光刻胶、液晶显示用光刻胶、半导体用光刻胶和其他用途光刻胶。其中印刷电路板用光刻胶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而半导体光刻胶代表着光刻胶技术的最高水平。在整个芯片制造工艺中,光刻工艺的成本约占35%。 康文兵介绍,光刻胶由树脂、光敏剂、单体、添加剂等不同性质的原料经过复杂、精密的加工工艺制成,化学结构特殊、保密性强、纯度标准高,对制造商的生产技术、工艺、生产环境及评价体系都有严苛的要求。眼下,全球半导体光刻胶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基本被东京应化、住友化学、陶氏化学等日美企业垄断。 “中国目前能自产的光刻胶,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另有少部分可用于面板领域的中低端产品,用于半导体上的高端光刻胶则严重依赖进口。但即使是自产的中低端光刻胶,其占成本60%的核心材料光敏剂,也要从日韩进口。”康文兵说。 大晶新材将填补国产空白 2014年底,在光刻胶国际巨头德国默克公司任职20余年的康文兵回国创办大晶新材。在默克公司任职期间,康文兵先后担任研发部长、质保部长、产品总监等职位。康文兵表示,创办大晶新材,既是看好市场需求,也想解决中国光敏剂、光刻胶被国外“卡脖子”问题。 大晶新材目前正在投资建设千吨级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和600吨微电子光刻胶专用光敏剂项目,后者由子公司大晶信息承担。 康文兵介绍,两个项目的厂房目前已经建好,正在部署相关设备和生产线,预计光敏剂项目明年年中投产,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2021年底前投产。 康文兵认为,国内光敏剂需求量最大的是显示器行业,平均每年有约2000吨消耗量,大晶信息达产后将拥有国内30%的市场份额,预计为国内下游企业节省15%至30%的成本。“大晶新材除了解决被国外厂商‘卡脖子’的问题、降低成本外,还要弥补全球光敏剂市场的不足,向国外出口。” 携手久日新材打通全产业链 在康文兵和大晶新材追逐梦想的路上,久日新材将扮演关键角色。 久日新材是精细化工合成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生产供应商,公司该产品市占率约30%。近些年,久日新材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开始向电子化学品产业探索进军,并已投入资金研发光刻胶相关的化学材料产品以及其他半导体电子化学品。 康文兵告诉记者,鲜有人知的是,久日新材董事长赵国锋控制的另外一家企业张家界久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掌控了光敏剂合成中一项最重要的天然原料——五倍子及其提取物焦性没食子酸的提取合成技术。该提取物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无法人工合成,国外光敏剂、光刻胶生产厂商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焦性没食子酸,而张家界久瑞生物在湖南拥有全国最大的五倍子产区,也是全球最大的焦性没食子酸生产供应商之一。 一直以来,久瑞生物将五倍子的提取加工物出口国外,由国外加工成光敏剂后又卖回给中国的光刻胶生产企业。这让赵国锋憋了一口气:中国要自己生产光敏剂!收购大晶新材后,久日新材和大晶新材将联手打通光敏剂、光刻胶生产的上下游全产业链,不仅形成高效的内循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国内下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供应链。 康文兵认为,大晶新材与久日新材在技术上也会相得益彰。久日新材在精细化工合成方面深耕多年,大晶团队则有丰富的电子材料研发经验和生产管理经验。合二为一后,久日新材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将更为高效,可快速实现光敏剂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大晶新材未来向其他光刻工艺材料延伸时,也将更为得力。 展望与久日新材的合作,康文兵充满信心:“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目前光敏剂和光刻胶产业都蕴含着很大机遇,大晶新材将和久日新材一道,在广阔舞台上大展拳脚。”
9月3日晚间,四通新材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天津东安兄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东安”)、实际控制人臧氏家族分别出具《关于重组期间减持计划的承诺函》表示,本次重组中,自四通新材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之日起至本次重组实施完毕期间,不会以任何方式减持持有的四通新材股份,亦没有减持四通新材股份的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东安持有四通新材39.42%股权,为四通新材的控股股东;臧氏家族通过天津东安及直接持股控制四通新材76.76%的股份,为四通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不减持是大股东向市场释放长期看好上市公司的信号,以增强中小股东持股的信心,和获得监管对于并购重组方案的认可。” 此前,四通新材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日本金属持有的保定隆达25%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北京迈创持有的保定隆达10.96%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保定安盛持有的保定隆达3.83%股权。 本次发行价格采用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四通新材股票交易均价作为市场参考价,交易各方协商确定为14.52元/股,不低于该股票市场参考价的80%(即12.90元/股)。拟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合计为31050.45万元,按照本次发行股票价格14.52元/股计算,本次拟发行股份数量为2138.46万股。 本次交易中,四通新材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1亿元,主要用于“新型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制造项目”“偿还上市公司债务”和支付本次交易相关税费及中介机构费用。 两个月以前,四通新材以分期支付现金的形式收购了新天津合金100%股权和新河北合金100%股权,并通过新河北合金间接持有保定隆达60.21%股权。四通新材的主营业务在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和轻量化铝合金车轮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基础上,新增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成为拥有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铝合金结构材料及铝合金车轮制造三大细分龙头板块的完整产业链集团公司。 对于此次收购,四通新材相关负责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公司中间合金新材料是标的公司铸造铝合金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而标的公司铸造铝合金又是公司轻量化铝合金车轮的主要原材料,本次并购属于上下游并购”。 根据预案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标的公司保定隆达未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为8330.23万元、11665.41万元和4306.84万元,保定隆达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再生铝业务。2018年和2019年,销量分别约为33万吨和35万吨(含受托加工铸造铝合金销量)。 根据公开信息来看,从去年开始,臧氏家族成为保定隆达最大供应商,2019年,保定隆达向臧氏家族的采购金额为7.05亿元,占比达到21.23%。2020年上半年,采购金额为4.07亿元,占比达到29.17%。 四通新材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说道,“本次收购标的为保定隆达39.79%少数股权,而保定隆达及其下属子公司是上一次现金收购标的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重组,保定隆达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将完全控制保定隆达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公司在铝深加工产业链的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市场协同能力,完善公司围绕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挖掘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刘盛宇表示:“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永恒主题,去年至今相关并购重组政策处于比较鼓励的周期中,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完成基本面的改善,尤其是资产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前几年,并购重组中出现了,三高并购,并表并购,大量商誉爆雷等等问题,也提醒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关注并购交易本身的价值和合理性,也就是并购也要讲价值投资,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并购而并购。”
9月3日,重庆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新材)IPO申请将上会。公开资料显示,四方新材是以商品混凝土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同时生产建筑用砂石骨料的建筑材料制造商。 为满足生产需求,四方新材将对外采购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骨料(包括碎石、河砂、机制砂)、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等。 在梳理招股书时,公司大供应商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引起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2018年、2019年均处于歇业状态,且社保缴纳记录为0。然而根据招股书,2018年、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为四方新材第一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36亿元、5849.37万元。 第一大供应商已歇业 2016~2018年,四方新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07亿元、9.28亿元、14.52亿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1.26%、56.4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287万元、6586万元、14388万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4.57%、118.46%,利润增长迅速。 根据招股书介绍,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重庆万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重庆市知名建筑企业。 四方新材一方面向这些建筑企业销售商用混凝土,另一方面则对外采购水泥、砂石骨料(包括碎石、河砂、机制砂)、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等。 2019年上半年,四方新材的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小南海水泥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海格云辉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度,四方新材的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小南海水泥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恒路实业有限公司。 在梳理上述供应商信息时,供应商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2018年、2019年上半年,四方新材向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采购河砂、机制砂、碎石,金额分别约为1.36亿元、5849.37万元,为第一大供应商。 不过,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的2018年、2019年年报显示,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在此期间为歇业状态,员工的社保记录为0,且该公司并无子公司。 记者就相关问题,曾试图联系四方新材,但电话无人接听。 还有供应商涉非法采矿 如上文所提及,砂石骨料(河砂、机制砂、碎石)为四方新材的重要原材料,且采购数据显示,其采购金额之和常年位居原材料采购金额榜第二。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除了向重庆市勇梦建材有限公司这样的大供应商采购河砂、机制砂外,四方新材也在向小供应商采购河砂。 案号为2018渝0116刑初438号判决书显示,在明知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龙须沱长江河段属于禁采区,并在未取得长江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重庆市巴南区生源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大刚非法抽采河砂,非法抽采的河砂共计8190.98吨,其中7381.15吨河砂被销售至四方新材,另有809.83吨尚未销售的河砂被当场查获。 经重庆市渝中区价格认证中心认定,余大刚非法抽采的河砂每吨价值35元,总价值为28.67万元,证据包括四方新材计量凭证复印件、入库单、统计表。 判决书进一步显示,公诉机关认为,余大刚违反矿产资源法规,无采矿许可证和河道采砂许可证,在禁采区、禁采期内擅自采矿,应当以非法采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判决结果显示,余大刚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出违法所得,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虽然有供应商陷非法采矿罪,但四方新材在招股书里强调,公司自身是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
“是”姓,一个传承近2000年的“罕见姓”。在董事长是玉丰眼中,派克新材亦是金属锻件行业中“罕见”的公司,因为派克新材是为数不多供应航空航天器高温零部件的制造企业,更是一家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强抗风险能力的公司。 “我们可能是业内跨领域最多、生产材料品种最多的公司,下游一些行业周期性的波动对我们而言影响不大。”是玉丰说,“我们接下来的主要目标是航空航天和进口替代。” 以坚持 塑品格 回顾派克新材的成长历程,是玉丰用18年时间走出一条“向上”的发展道路。 从2002年注册成立以销售各类金属材料为主要业务的贸易公司,到2006年成立重型铸锻公司,派克新材实现了从贸易型企业向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完成第一次“向上”的转变;2013年,派克新材开启由“地”向“天”的二次转变,从风电、油气、船舶、火电等领域,进军航空航天、核电、燃机等高端市场,并获得军品相关的资质认证。 忆及两次转型,是玉丰笑称自己是迎难而上。 “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没有什么是简单的。现在全国做高温航空配件的公司,一只手能数得过来。”是玉丰说,“当时我只知道方向是对的,没有想过会遇到什么困难,因为想到困难就不会去做了。” 正是凭借这股迎难而上的乐观和自信,派克新材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派克新材的营收规模从2017年的4.8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84亿元,净利润也从5858.35万元增长至1.6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增收增利的同时,派克新材的综合毛利率保持正增长,报告期内分别为28.53%、30.84%和32.55%。此外,公司航空锻件的平均售价从2017年的13.48万元/吨增至2019年的27.61万元/吨,远超公司其他锻件产品的平均售价。 高毛利率、高售价的背后,是加工难度和技术含量为派克新材带来的高附加值。是玉丰在采访过程中多次强调高附加值的重要性。 “同样的材质,因为技术含量的不同,价格能差好几倍。火电上耐热钢的毛利率不比军品差,这就是技术含量带来的高附加值。”是玉丰解释称,“派克就是要做有价值的产品,公司要为股东创造效益。哪块业务挣不到钱,又占用了产能,我们就会控制它的产量。” 用钻研 出品质 “我们会根据客户提出的性能指标给出建议,客户也会提出自己的要求。”是玉丰介绍,“材料里微量元素的比例都是我们的技术人员测算的,这种微调会对后期产生很大影响。” 加工一件合格的锻件,并非易事,需经历下料、加热、锻造、碾环、热处理等环节,加工过程涉及冶金、金属加工、热处理等多科学多领域的技术,整体技术集成度较高。派克新材在开发高端锻件产品时,实验费用的占比较高。“因为不同的材料如何加工、会出现哪些变化,不同的组合都需要实验数据验证。” 除了材料,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同样至关重要。 “热处理是核心,工艺达不到要求就很难生产合格的产品。”是玉丰说,“温度和速度(时间)是热加工的两个重要指标。但要掌握这两点较难。这方面,派克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只有一两种办法,在技术含量上没有太大价值。”在他看来,热处理尤其是高端锻件的热处理,就像一门工匠手艺:需要制造经验的积累,亦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支撑。 热处理工艺,自然就成为锻件行业中“无形”的硬门槛。工艺方面,派克新材掌握了异形截面环件整体精密轧制技术、特种环件轧制技术、超大直径环件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为航空发动机、航天运载火箭及导弹、燃气轮机等提供配套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产品的民营企业。 “冷加工就是保证形状、尺寸,只要有设备我们也能做。不过,做冷加工的想做热处理很难,因为热处理‘看不懂、摸不着’,没有这些实验数据和工艺,很难做好。”是玉丰介绍。 凭借在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与优势,派克新材掌握了10余项核心技术及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公司先后建成博士后及研究生科研工作站、江苏省超大规格轻合金精密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承担了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专项、科工局军品配套科研、大飞机材料专项等项目。 凭实力 树品牌 如今,派克股份已成功进入中国航发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空工业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或下属单位的供应链体系,并与英国罗罗(罗尔斯-罗伊斯)、日本三菱电机等国际高端装备制造商形成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具备高端锻件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派克新材,在市场上也开始掌握主动权。在是玉丰看来,及时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保持良性的供需关系,是派克新材持续盈利的重要措施。 “做企业早,不一定走得长,做好做坏都会有。关键是要与市场高度吻合。”是玉丰表示,“锻件是基础件,应用领域很多,从普通的碳钢到高端的镁合金我们都做,且较为擅长小批量多规格的生产,所以我们可以紧跟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筛选用户和行业。” 据悉,派克新材拥有多台压力机和精密数控辗环机,以及锻造加热炉、热处理炉、理化检测设备及特种设备等400余台,可实现多规格环形锻件生产,可跨行业、多规格批量承接多类型业务。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派克新材仍在新产品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派克一直有着危机意识,虽然能做的种类有很多,但还要继续开发新品种。”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正在从事的研发项目包括高温钛合金精密轧制、核电用铸件等5个新产品项目,正在重点开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装备、核电装备等领域的配套锻件产品。此次派克新材募资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热端特种合金材料及部件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为何将航空航天和进口替代作为派克新材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玉丰解释道:“航空航天器会越来越多,成本虽会下降,但我们的规模上去了,各项经营指标都会增长;进口替代方面,国产化的利润可观,且会持续数年。” “持续盈利,是我给自己定的一个最终目标。”是玉丰斩钉截铁道。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8月21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会通新材”)首发申请将上会。会通新材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会通新材的实际控制人何倩嫦系美的集团(000333)实际控制人何享健之女。何倩嫦持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会通新材坦言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美的集团对公司经营存在较大影响。各期,美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向美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4.64亿元、3.31亿元、13.3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21%、17.52%及30.68%。 此外,报告期内,会通新材与美的集团还存在关联采购、关联资金拆借及关联租赁等情形。 会通新材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38亿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拟募集资金17亿元,其中11.05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0.85亿元用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会通新材2020年8月12日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里的财务数据与其不到4个月前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里的数据“打架”。 2020年4月27日,会通新材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8亿元、19.02亿元和40.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86.38万元、4088.72万元和1.25亿元。 2020年8月12日,会通新材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2亿元、18.86亿元和40.31亿元,分别与前版相差-584.53万元、1658.68万元、-1982.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865.98万元、4060.67万元和1.24亿元,分别与前版相差-220.4万元、-28.05万元、-113.25万元。 各期,会通新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始终远落后于同期营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2年半为负。 据最新的招股书,2017年-2019年,会通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7.02亿元、18.86亿元和40.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65.98万元、4060.67万元和1.24亿元。 同期,会通新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0.55亿元、12.62亿元、35.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8亿元、-1.23亿元和4.61亿元。 今年上半年,会通新材营业收入为18.74亿元,去年同期为18.16亿元;净利润为9256.67万元,去年同期为5486.2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0.67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 会通新材2019年业绩大增,与其2018年进行了一次重大资产重组有重大关系。 会通新材2018年及2019年分两次收购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圆融”)股份,其中2018年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人民币3.37亿元收购广东圆融73%的股权,2019年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作价3.55亿元收购朗润资产持有的广东圆融剩余27%的股份。在2次收购中,广东圆融估值相差157%。 上述收购完成后,广东圆融成为会通新材子公司。其实最初,广东圆融就是会通新材子公司,只不过于2012年会通新材将广东圆融转出了,如今在上市前夕,再度将广东圆融买了回来。而中间转手的对象也不是别人,而是会通新材的时任董事长。 会通新材于2009年10月出资设立广东圆融,持有其100%股权。2013年5月,筱璘成为广东圆融的实际控制人。而筱璘于2008年—2016年任会通新材董事长。 2017年,广东圆融营业收入为10.02亿元,占会通新材同期营收的58.84%;利润总额为1779.26万元,占会通新材同期利润总额的53.76%。2019年,广东圆融实现营业收入23.93亿元,较2018年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上升36.50%。 2018年,会通新材收购广东圆融73%股份产生商誉1.45亿元。截至2019年末,会通新材商誉为1.45亿元,商誉值超同期净利。 据会通新材,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筱璘仅挂名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职务,未实际参与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工作。 会通新材称筱璘挂名会通有限董事长的原因为:2012年,会通有限将广东圆融、合肥圆融、会通轻工(以下合称“资产包公司”)转让至百年模塑。经何倩嫦与筱璘协商,筱璘不再负责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并将个人精力转移至资产包公司的经营管理。2012年,筱璘的子女在国外留学。美的集团作为知名企业,筱璘担任美的集团关联企业的董事长有助于子女申请学校,因此筱璘希望保留其在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身份。基于对筱璘个人诉求的理解,并考虑到筱璘仍持有会通有限的股权,何倩嫦同意筱璘继续挂名会通有限的董事长。 会通新材表示,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由于相关股东对于《公司法》的理解不充分,导致筱璘挂名发行人董事长期间同时经营广东圆融的事项未履行会通有限股东会审议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去年,会通新材高管层大换血。2019年7月22日,会通新材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同意免去李荣群的总经理职务、聘任方安平为总经理;同意免去姜金明的副总经理职务,聘任李荣群为副总经理;同意免去吴江财务总监职务,聘任杨勇光担任财务总监。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变化,钟理明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江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此外,2019年7月前,会通新材无核心技术人员,2019年7月后,李荣群、任东方、周海、吴摞、闫溥、卢健体、韩春春变动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前年,会通新材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2018年11月4日,会通新材2号车间内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会通新材,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何享健之女控制企业拟科创板募资17亿元有香港永居权 会通新材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改性塑料,根据所使用的基础树脂原料类型的不同,公司产品可划分为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 2017年-2019年,聚烯烃系列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5.31%、39.43%、55.38%,聚苯乙烯系列收入占比分别为48.21%、42.78%、25.23%,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占比分别为16.48%、17.79%、17.97%。 会通新材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何倩嫦,其直接持有公司1.41亿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4.01%。 何倩嫦的父亲何享健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 何倩嫦:女,中国国籍,持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号码(中国香港):R490***(*)。 会通新材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38亿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拟募集资金17亿元,其中11.05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0.85亿元用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 会通新材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1.2条款的第一项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美的集团为第一大客户 还存各种关联交易 会通新材实控人何倩嫦的父亲何享健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会通新材坦言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美的集团对公司经营存在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会通新材与美的集团存在关联销售、关联采购、关联资金拆借及关联租赁等情形。 各期,美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向美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4.64亿元、3.31亿元、13.3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23%、17.52%及32.26%。 同时,会通新材还向美的集团采购,采购额也在2019年大增。各期,会通新材向美的集团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607.10万元、8.62万元和1.80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0.42%、0.01%和5.08%。 会通新材表示,2019年,公司向美的集团关联采购金额较大,主要系美的集团自2019年开始建议其供应商通过美的集团采购中心采购树脂类原材料,上述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公司综合考虑原材料采购价格、供货情况等因素,通过美的集团采购中心采购了少量原材料。 媒体报道指出,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从外部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各种合成树脂以及阻燃剂、填充剂、增韧剂、着色剂等助剂,这些产品显然美的并不生产,为何指定要从美的采购,令人费解。 报告期内,会通新材与美的集团还存在关联资金拆借的情况,包括公司向美的集团下属公司美的小贷借入资金。2017年,会通新材向美的小贷和美的控股借入资金的期初余额为1.48亿元,本期拆入金额为6000万元,本期偿还2.15亿元。 报告期内,会通新材还存在与美的集团关联租赁的情况,系公司向其租赁仓库,金额分别为237.74万元、237.74万元和243.77万元。 会通新材招股书表示,公司与美的集团的上述关联交易均按照市场化原则定价,价格公允。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与美的集团的合作,但随着公司除美的集团以外客户的拓展,预计其收入占比将有所下降,公司对美的集团不存在依赖。 临上会改财务数据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会通新材2020年8月12日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里的财务数据与其不到4个月前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里的数据“打架”。 2020年4月27日,会通新材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8亿元、19.02亿元和40.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86.38万元、4088.72万元和1.25亿元。 2020年8月12日,会通新材披露的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2亿元、18.86亿元和40.31亿元,分别与前版相差-584.53万元、1658.68万元、-1982.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865.98万元、4060.67万元和1.24亿元,分别与前版相差-220.4万元、-28.05万元、-113.25万元。 收到现金远落后于营收 经营净现金流2年半为负 各期,会通新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始终远落后于同期营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2年为负。 据最新的招股书,2017年-2019年,会通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7.02亿元、18.86亿元和40.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65.98万元、4060.67万元和1.24亿元。 同期,会通新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0.55亿元、12.62亿元、35.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8亿元、-1.23亿元和4.61亿元。 会通新材招股书称,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提升。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到正,主要系客户回款较为及时以及公司采购端增加票据结算所致。 不过,今年上半年,会通新材经营净现金流再度转负。2020年上半年,会通新材营业收入为18.74亿元,去年同期为18.16亿元;净利润为9256.67万元,去年同期为5486.2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20.67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 2018年从原董事长手中回购原子公司 会通新材2019年业绩大增,跟其2018年进行了一次重大资产重组有重大关系。 会通新材2018年及2019年分两次收购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圆融”)股份,其中2018年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人民币3.37亿元收购广东圆融73%的股权,2019年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作价3.55亿元收购朗润资产持有的广东圆融剩余27%的股份。 在2次收购中,广东圆融估值相差157%。 2018年11月30日,坤元评估资产评估报告,在评估基准日2018年9月30日,广东圆融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采用收益法评估的结果为5.12亿元。 2019年12月5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9年9月30日,广东圆融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为13.18亿元。 上述收购完成后,广东圆融成为会通新材子公司。 其实最初,广东圆融就是会通新材子公司,只不过于2012年会通新材将广东圆融转出了,如今在上市前夕,再度将广东圆融买了回来。而转出时接手广东圆融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会通新材的时任董事长。 会通新材于2009年10月出资设立广东圆融,持有其100%股权。2012年10月,会通新材转让所持广东圆融股权,不再持有其股权。 彼时,广东圆融的接盘方为会通新材实控人何倩嫦实际控制的企业百年模塑。2013年5月,百年模塑将其持有广东圆融90%的股权转让给合肥圆融,筱璘成为广东圆融的实际控制人。而筱璘于2008年—2016年任会通新材董事长。 2017年,广东圆融营业收入为10.02亿元,占会通新材同期营收的58.84%;利润总额为1779.26万元,占会通新材同期利润总额的53.76%;资产总额为9.93亿元,占会通新材同期资产总额的69.69%;资产净额为1.03亿元,占会通新材同期净资产的19.02%。 2019年,广东圆融实现营业收入23.93亿元,较2018年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上升36.50%,较第一次评估时的预测值高出29.59%。 该次重组前,何倩嫦持有会通新材1.42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2.48%,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该次重组完成后,何倩嫦仍持有公司1.41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0.01%;公司第二大股东朗润资产持有公司8720.27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4.82%。 商誉超去年净利 2018年,会通新材收购广东圆融73%股份产生商誉1.45亿元。截至2019年末,会通新材商誉为1.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会通新材商誉超过2019年净利润。2019年,会通新材净利润为1.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亿元。 为子女留学筱璘4年挂名董事长期间违反《公司法》 据会通新材,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筱璘仅挂名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职务,未实际参与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工作。 会通新材称筱璘挂名会通有限董事长的原因为: 2012年,会通有限将广东圆融、合肥圆融、会通轻工(以下合称“资产包公司”)转让至百年模塑。经何倩嫦与筱璘协商,筱璘不再负责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并将个人精力转移至资产包公司的经营管理。 2012年,筱璘的子女在国外留学。美的集团作为知名企业,筱璘担任美的集团关联企业的董事长有助于子女申请学校,因此筱璘希望保留其在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身份。基于对筱璘个人诉求的理解,并考虑到筱璘仍持有会通有限的股权,何倩嫦同意筱璘继续挂名会通有限的董事长。 2016年,会通有限开始筹备上市工作,筱璘控制的朗润资产作为会通有限的重要股东,其控制的广东圆融、合肥圆融与会通有限构成同业竞争。筱璘当时希望未来以广东圆融为主体谋求单独上市,不希望并入会通有限。为了解决会通有限的同业竞争问题,朗润资产同意退出对会通有限的持股,同时,筱璘辞去了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职务。 会通新材表示,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由于相关股东对于《公司法》的理解不充分,导致筱璘挂名发行人董事长期间同时经营广东圆融的事项未履行会通有限股东会审议程序,不符合《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会通新材称,发行人当时的股东均知悉并同意筱璘经营广东圆融的行为,对于筱璘经营广东圆融的行为不存在异议、纠纷或潜在纠纷;筱璘挂名会通有限董事长期间同时经营广东圆融未给会通有限及其股东造成不利影响,会通有限的股东确认不会因筱璘同时经营广东圆融而向筱璘追究任何责任。 去年高管层大换血2019年7月前无核心技术人员 2019年7月22日,会通新材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同意免去李荣群的总经理职务、聘任方安平为总经理;同意免去姜金明的副总经理职务,聘任李荣群为副总经理;同意免去吴江财务总监职务,聘任杨勇光担任财务总监。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变化,钟理明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江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2019年12月24日,公司2019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增选方安平、杨勇光为非独立董事,公司董事会成员增加至九人。 会通新材表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的上述变动主要系公司收购广东圆融后,为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经营管理能力而对管理团队进行整合。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因上述调整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此外,2019年7月前,会通新材无核心技术人员,2019年7月后,李荣群、任东方、周海、吴摞、闫溥、卢健体、韩春春变动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会通新材表示,最近两年,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作为公司的核心骨干人员,未发生重大变化。上述人员的调整是基于公司的规范运作及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作出的,已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 筱璘与何倩嫦5度倒手公司股权 2010年—2016年期间,筱璘与会通新材实际控制人何倩嫦存在多次对会通新材股权的转入、转出,其中包括2015年—2016年筱璘为何倩嫦代持的用于实施员工持股的4.25%的股份。 据会通新材对上交所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筱璘与何倩嫦之间5次倒手会通新材的股权。 第一次。2010年11月25日,何倩嫦、何倩兴分别与朗润资产(实控人为筱璘)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何倩嫦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25%的股权(对应出资额1250万元)作价1250万元转让给朗润资产,同意何倩兴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5%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50万元)作价250万元转让给朗润资产。 首次股权转让背景为:自会通有限设立以来,筱璘一直担任会通有限的董事长职务,负责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且何倩嫦希望筱璘未来能够继续负责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工作。为了对筱璘实施核心管理者持股来实现权责对等,何倩嫦、何倩兴同意由筱璘控制的朗润资产按照会通有限整体1.2亿元的估值出资3600万元取得会通有限30%的股权。此外,会通有限当时因经营发展需要,需补充流动资金,何倩嫦和何倩兴也打算对会通有限追加投资。 第二次。2012年1月10日,朗润资产与何倩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朗润资产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12.54%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131.8万元)转让给何倩嫦。 第二次转让背景为:由于会通有限于2011年为亏损状态,且预计于2012年仍将处于亏损状态,未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持续增长。根据何倩嫦与筱璘的约定,朗润资产需向何倩嫦退还一部分股权。何倩嫦与筱璘参考会通有限2011年的亏损额以及2012年的预计亏损情况,初步确定朗润资产需先向何倩嫦退还会通有限12.54%的股权,后续是否需再进行补偿将视会通有限2012年的经营情况由双方另行协商。 第三次。2012年5月10日,朗润资产与何倩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朗润资产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2%的股权(对应出资额340万元)转让给何倩嫦。 第三次转让背景为:由于会通有限2012年1-4月仍为亏损状态,且预计短期内仍无法扭亏为盈,何倩嫦拟不再安排筱璘负责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根据何倩嫦与筱璘的商定,筱璘退出会通有限的经营管理,并考虑到朗润资产实际已对会通有限增资了3,600万元,何倩嫦与筱璘参考会通有限于2011年及2012年1-4月的最终亏损情况,最终确定将朗润资产对会通有限的3,600万元投资款按公司估值约2.3亿折算成会通有限15.46%的股权,由朗润资产继续持有,其余股权应由朗润资产无偿退还给何倩嫦。鉴于朗润资产已向何倩嫦退还了12.54%的股权,本次结算后,朗润资产还需向何倩嫦退还会通有限2%的股权。据此,朗润资产向何倩嫦转让了会通有限2%的股权。 第四次。2015年11月26日,何倩兴与朗润资产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何倩兴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4.25%的股权(对应出资额722.5万元)作价722.5万元转让给朗润资产。 该次转让背景为:会通有限在2014年做过一轮针对3名管理层的管理层持股,一直有进一步实施员工持股的规划,何倩兴拟退出对会通有限的持股并愿意用持有会通有限的4.25%股权用于未来实施员工持股。由于员工持股对象暂未确定,需先由其他主体来受让何倩兴持有会通有限的4.25%股权。由于何倩嫦当时已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对香港居民受让何倩兴持有的会通有限股权的工商程序不够了解,因此希望通过一个境内主体受让何倩兴持有会通有限的股权。经何倩嫦与筱璘协商,筱璘同意由朗润资产受让何倩兴持有会通有限的4.25%股权,并同意将该等股权用于对会通有限的管理层持股。 第五次。2016年11月25日,朗润资产与何倩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朗润资产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15.71%的股权(对应出资额2670.7万元)作价3770万元转让给何倩嫦。 2016年12月15日,朗润资产与何倩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朗润资产将其持有的会通有限1%的股权(对应出资额170万元)作价240万元转让给何倩嫦。 该次转让背景为:会通有限当时有上市计划,朗润资产作为会通有限的重要股东,其控制的广东圆融、合肥圆融与会通有限构成同业竞争。筱璘当时希望未来以广东圆融为主体谋求单独上市,不希望并入会通有限。为了解决会通有限的同业竞争问题,朗润资产退出了对会通有限的持股,将其持有会通有限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何倩嫦 上述转入转出中,部分债权债务涉及抵销。会通新材表示,发行人与基于何倩嫦与筱璘之间多年的合作与谅解,并考虑到何倩嫦应付朗润资产3710万元股权转让价款、朗润资产应付何倩嫦100万元股权转让价款、朗润资产应付何倩嫦1944万元基础对价及一定金额的浮动对价,双方一致同意前述对价相互抵销。 2018年公司估值低于2017年 2018年12月,会通新材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了广东圆融73%的股权,广东圆融的股东通过该次收购取得了会通新材增发的股份。就该次收购,会通新材聘请坤元评估对会通新材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了评估。 2018年11月30日,坤元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8年9月30日,会通新材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6.67亿元。在前述评估值基础上,各方经友好协商,最终确定会通新材发行股份的价格为2.67元/股。 会通新材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程,会通新材2018年估值低于2017年及2019年,主要系受2018年宏观经济下滑以及改性塑料行业估值下滑影响,具体情况为:1)2017年引资时,宏观经济情况良好,公司亦处于快速增长期,行业前景向好,因此预计收入和利润规模较高,导致公司估值较高;2)2018年当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国内金融去杠杆、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盈利和估值下滑,从而导致公司的业绩和估值下降;3)2019年,国家积极推动相应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及实体经济发展,改性塑料行业在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原材料价格相对平稳、大企业的规模优势显现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下,行业内优势企业的利润获得较大幅度增长,且公司收购广东圆融后,双方充分整合,协同效应得以显现,公司收入及利润规模较2018年大幅增长,公司估值有所提升。 去年毛利率同行最低 会通新材毛利率始终低于同行,在去年甚至为同行最低。2017年至2019年,会通新材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3.96%、13.11%和14.56%,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6.90%、14.86%和17.32%。 会通新材招股书称,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与金发科技(600143)情况接近,主要由于公司与金发科技产品结构较为相似,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和汽车领域;南京聚隆(300644)主要从事改性聚丙烯及改性尼龙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等;普利特(002324)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毛利率略高于家电领域;沃特股份(002886)产品中工程塑料合金占比较高,因此其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整体来看,公司毛利率变化趋势与行业一致。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 会通新材研发费用率始终低于同行均值。2017年至2019年,会通新材研发费用分别为5625.10万元、6882.27万元、16874.45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30%、3.65%、4.19%。同行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4.17%、4.46%、4.52%。 会通新材表示,公司研发费用率与金发科技、南京聚隆、沃特股份较为相近。整体来看,公司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不存在明显差异。 去年人均创利不到7万元搭科创概念勉强 据界面新闻,会通新材要搭上科创概念,实在较为勉强。 这家公司细分产品包括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所料及其他系列等,其2019年整体毛利率仅为14.58%(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新版招股书改为14.56%)。 一般来说,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越有可能获得更高毛利率。目前科创板已上市公司中,毛利率最高的是宝兰德(688058.SH),2019年高达96.4%。最低的是容百科技(688005.SH),2019年毛利率为14%。会通新材的毛利率基本处于科创板最低水平。 即使横向与同类上市公司对比,会通新材毛利率也处于最低水平。公司在招股书中指出,行业龙头金发科技(600143.SH)的产品结构与其最为相似,不过金发科技毛利率也达到了16%,高于公司。 从人均创利水平中也可以看出问题。会通新材2019年人均创利仅为6.65万元,而金发科技2019年人均创利近19万元,这说明公司更像一家人力密集性企业而非科创企业。 从2017年到2019年,会通新材在研发投入方面连续三年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比营业收入为4.22%。 不难看出,会通新材要上科创板,其实非常勉强,各项指标都没有体现多少科创属性。公司在符合创业板上市财务要求的情况下,硬要挤进科创板,可能还是为了减少排队时间。 去年应收账款近9亿 应收票据5亿 存货6亿 2017年到2019年,会通新材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62亿元、9.27亿元和8.8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39.37%、37.19%和31.29%;应收票据分别为3.27亿元、6.48亿元、5.3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27.83%、26.01%、19.01%。 会通新材表示,2018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2017年末增加4.65亿元,同比增长100.49%,主要系公司年末并表广东圆融的应收账款4.02亿元。 2019年,会通新材应收款项融资1.22亿元。 各期末,会通新材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30亿元、4.68亿元和5.9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8.11%、18.76%和21.22%。 2018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较2017年末增加1.38亿元,同比增长41.68%,主要系公司并表广东圆融的存货1.86亿元所致。2019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较2018年末增加1.29亿元,同比增长27.66%,主要系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导致备货增加所致。 各期,会通新材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49、2.74、4.48,同行均值分别为3.94、3.87、3.4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34、4.16、6.51,同行均值分别为5.23、5.39、4.21。 会通新材表示,从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公司2017年各项指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良好的运营效率。2018年,公司收购广东圆融后,由于期末资产并表导致各项营运能力指标有所下降。2019年,随着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以及三地生产的协同效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较2018年皆有所提升。综合来看,公司营运能力处于较好水平。 去年负债逾30亿 会通新材负债逐年攀升。2017年到2019年,会通新材负债总额分别为8.84亿元、26.27亿元、30.46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分别为61.92%、72.57%、72.02%,同行均值分别为44.36%、41.00%、38.50%。 各期,会通新材流动比率分别为1.37、1.04、1.00,同行均值分别为1.75、1.86、1.88;速动比率分别为0.98、0.84、0.79,同行均值分别为1.31、1.41、1.38。 会通新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偿债能力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融资途径有限,公司通过银行借款方式筹集日常营运资金及项目投资资金,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前年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前年,会通新材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2018年11月4日,会通新材2号车间内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2019年1月14日,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出具(合高)安监罚[2019]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会通新材处以罚款20万元整。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