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近半年后,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展于9月26日开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内瓦等几大国际车展已相继取消,北京车展成为2020年“硕果仅存”的全球A级车展。 根据车展组委会数据,2020北京车展将展出车辆785台,其中包括全球首发车82台、概念车36台、新能源车160台。尤其吸引眼球的是,电、氢等国际最新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将在北京车展进行比拼。 德系车企集体“触电” 新能源技术成为本届北京国际车展的亮点。在海外汽车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看重中国庞大新能源市场的海外车企,带来了各自最新的新能源主力车型,其中,一直倚重中国市场的德系车企纷纷主动“触电”,迎合中国对于电动车的鼓励政策。 德国最大汽车集团大众集团将在北京车展展示其最新纯电动车型——大众ID.4新车,这是大众品牌基于MEB电动化架构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将主打中国纯电动SUV市场。值得注意的是,ID.4会衍生成为两款车型:一汽大众将推出ID.4 Corzz,上汽大众方面则将推出ID.4 X,后者的续航为555公里。 另外,大众集团旗下在华最重要的豪华车品牌奥迪也在北京车展带来纯电动的奥迪e-tron和奥迪e-tron Sportback,其中国产奥迪e-tron 此前刚在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下线,将在今年内正式上市。 另一家德系车企巨头奔驰这次带来了奔驰S级新能源车等新车。奔驰S580e采用插电式混动系统,由3.0T直列六缸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纯电模式下续航达到97公里左右。奔驰方面此前已表示,奔驰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几年将在全球推出超过10款纯电动车型,其中多款将引入中国。 宝马是此前最早布局纯电动车型的德国车企,中国动力电池独角兽公司宁德时代的初期发展就受益于和宝马合作。随着大众和奔驰的积极跟进,宝马也在加快推进电动化的步伐,其将在北京车展推出新电动车型——宝马iX3。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宝马第五代电驱系统,续航为520公里,据有关人士介绍,该车将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投产。 日系车企看好氢燃料 日本最大汽车集团丰田汽车将在2020北京车展带来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这也是该车首次在中国亮相,预计2020年末开始销售。动力方面,新一代Mirai通过增加氢气储存的容量以及改善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可实现30%续航里程的增加,新车的续航里程或将达到644公里。 业内专家指出,丰田Mirai是以氢气为燃料的,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燃烧”之后的氢气会变成水,该反应过程理论上是无污染的。另外,在构造上,丰田Mirai的氢燃料存储在高压储氢罐中。该储氢罐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制造,分别位于汽车底盘中部和尾部,充满一次氢气约需3分钟。 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由于加氢站等设施还不完善,会极大地限制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多位国际车企高层都曾对于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可行性及环境安全问题提出质疑,但是现任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面对各方质疑,仍不以为然,执意推进研发推广。 “丰田在氢燃料方面砸了巨资,不会轻易放弃。”上海交通大学节能研究所所长殷承良表示,丰田此前曾宣布将与其他汽车生产商分享近6000项氢燃料电池的专利,并且不收取任何使用费,就是希望自己重金押注的技术路线能有更多参与者,避免曲高和寡而被市场冷落。 日系车企引领的氢燃料技术路线目前也有跟随者,除了丰田,韩国最大的车企现代汽车也将在北京车展展示氢燃料电池新车现代NEXO。现代方面此前宣布,计划到2025年将氢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增加至11万辆,到2030年达到年销量50万辆的规模。 另外,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研发的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车型EUNIQ 7也将亮相北京车展。EUNIQ 7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 新能源车成为汽车市场增量来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2020年8月,中国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小幅增长:共销售175.5万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6.0%。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在7月份实现年内首次增长后,8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再次超过10万辆,分别达到10.6万辆和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5.8%,环比分别增长6.0%和11.7%,产销均刷新了月度历史纪录。 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6%和2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万辆和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0%和26.1%。 “国内车企经营活动全面复苏,此前因疫情抑制的消费力也在快速释放。”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表示,北京车展是国内外车企“秀肌肉”的最佳时机,也是推升今年四季度销量的最佳舞台,相信各路主力车企将不遗余力拿出看家本领,推出重量级新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 业内专家指出,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成功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根据交强险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达到50311辆,以目前每月超1万辆计算,全年超过10万辆几乎没有悬念。 有专家预计,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能提升,到2022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望占到其全球销量的40%。德系和日系这些目前依然强势的国际车企肯定不希望在特斯拉引领的新能源汽车潮流中成为过气的前浪。 梅松林指出,相对于自动驾驶等其他技术而言,新能源技术和国内消费者购车的牌照获取和购车补贴挂钩,影响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获得市场增量对于车企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另外,在近期透露的中国新能源车新版技术路线图中,出现力推混动化等重大变化,这也使得国际车企有动力在中国市场推进自己的新能源技术。
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方式致辞。(2020年9月17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创意激活城市·科技创造未来”,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呈现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闭幕式和配套展示等几大板块,峰会线下举办地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据了解,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北京在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存的基础上探索“城市复兴”的标杆工程。 9月17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开幕式现场,嘉宾在交谈。(影之都、音乐之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和美食之都7个类别。目前,全球有246座城市入选,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14座中国城市。
兰兰9月17日,首届王府井论坛在京举行,主题为“新形势 新消费 新动能”,首届王府井论坛由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王府井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旨在共商商业街发展之路,共议品牌助力街区发展之策,在世界商街发展前沿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梅英现场表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已经率先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接下来,北京会重点推进以王府井为代表的商业街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今年以来,北京市研究成立了北京消费城市培育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速积聚国际国内优质商品资源,推动传统特色与时尚潮流的融合发展。刘梅英强调,北京商务局将推动促进首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2.0版出炉。
新冠疫情一度危及全球汽车供应链,但位于三河的北京海纳川零部件工厂却源源不断向北京亦庄的奔驰工厂发货。“京津冀联防联控,一起克服复产难题,我们没‘掉’一个零件!”见识了这样的协同效果,海纳川副总裁陈更选择加码投资。 这是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产业联系愈发紧密的缩影。昨天举行的2020年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上,来自北京的33个项目签约落地北三县,聚焦养老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意向投资额达215亿元。 送项目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到‘十四五’,产值要翻倍!”昨天的推介洽谈会上,陈更与三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约,要在现有厂房基础上建设一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北三县即廊坊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因为与城市副中心一水之隔,有了更多的产业机遇。 “有了好的产业项目,就能带动北三县转型升级,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昨天签约的33个项目,涉及集成电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大数据等领域,意在巩固提升当地产业链配套。 这不是北京第一次带着项目“精准对接”北三县。去年的洽谈会上,已经有52个项目签约,正在持续落地。今年除了“送项目”,还发挥北京创新资源优势,针对河北省廊坊鑫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廊坊福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力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升级需求,北京市推荐对接了包括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内的北京20家优质科创企业,拟利用北京科创资源改造提升廊坊传统制造业产业。 推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养老协同方面,北京市民政局与廊坊市政府、通州区民政局与廊坊市民政局昨天分别签订了养老合作协议,将出台支持政策,为北京养老项目和产业向北三县延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北京市民政局与廊坊市政府就北京养老项目向北三县发展达成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统一标准、特事特办”原则,出台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医养结合、产业协同等鼓励支持政策以及落实养老服务信息互认互通、创新合作模式和理顺联动工作机制等保障措施。 通州区民政局与廊坊民政局也已敲定,未来将面向北三县开展养老行业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相关培训:廊坊市民政局开展养老行业调研及数据采集,提出具体需求;通州建立培训项目,联合确定培训服务机构并组织实施,加快促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养老服务协作,推动两地养老服务相关标准统一。 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送到北三县的还有公共服务。昨天,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航空总医院等一批知名医院与北三县相关医院签约,双方将在技术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远程会诊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北京友谊医院与三河市医院、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将合作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安贞医院与大厂人民医院签约为技术合作医院,提升临床服务能力;航空总医院与香河县人民医院签约,拟共同打造航空总医院跨区域医联体,通过选派专家到香河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协助落实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帮扶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打造成香河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还将打通转诊“绿色通道”。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两地将推动延伸养老资源布局,以养老协同促进人口协同;积极引入高端产业要素,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对接沟通一批,研究储备一批,梯次推进项目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服务业和数字经济成重要建设方向,中西部省份呼声高 自贸试验区提速扩容信号正在密集释放。在北京新设自贸试验区消息率先落地的同时,更多地方还在加快推进,其中中西部地区动作频繁,呼声也最高。《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湖南、安徽、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都在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申报,新一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有望近期获批。受访专家指出,在北京引领之下,新一轮自贸试验区扩容正在按下“快进键”,而在本轮扩容中,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将成为重要建设方向。同时,以这一先行先试开放平台为载体,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格局也将加速。 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我国宣布将在北京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正在抓紧制定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具体落实方法。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表示,围绕国家部署,北京将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法,科学规划实施路径,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进一步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 “未来,北京将积极推进设立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拓展高标准开放、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空间。”杨晋柏说,服务业的扩大开放、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资源叠加,必将加速北京开放进程。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聚焦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先行先试,为北京建设自贸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建平指出,在试点政策的带动下,北京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了83.5%,高于全国近3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北京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服务化和高技术化的特征。“所以,北京在建设自贸区方面将区别于其他自贸试验区的综合性定位,而是聚焦在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并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市场竞争、完善营商环境等,共同塑造中国新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区域协同发展也是本轮自贸试验区扩围的重点考虑因素。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北京自贸试验区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发挥京津冀的协同优势,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探索自贸试验区之间的联动协同,发挥开放政策合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庞超然同时指出,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平台,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北京发挥既有产业和地理优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下一步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也有望乘上政策东风,成为自贸试验区扩围的重点区域。 事实上,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的信号已经明确释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 地方层面则在积极行动,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个中西部省份都在积极准备自贸试验区的申报。其中,湖南提出,自贸试验区是抢抓“中部崛起”机遇的重要平台,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湖南应对中部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的重要举措,并在上半年接连召开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方案专家论证会,邀请权威专家及上海、广东、福建等自贸试验区负责同志和负责国家自贸试验区工作的相关部委领导,对方案进行指导。 安徽也将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申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安徽省商务厅消息也显示,自贸区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 近日,甘肃兰州开展了自贸试验区政策培训及座谈会,详细解读申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其梳理出的216项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强调“以推促申、以申促建”。另外,青海、内蒙古等地也密集表态,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标志性载体。在“十四五”对外开放规划制度里,支持中西部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是构建更加平衡的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也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在王晓红看来,中西部地区之前的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地方,都有可能具备条件设置自贸试验区片区。“因为自贸试验区一般不是整个城市,而是以片区组合的方式形成组团式发展,这种组合模式在地域选择上带来了更大空间。”她建议,中西部地区可以借助之前的综合保税区、重点口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优势,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 张建平也认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拥有国家重点口岸的省份,有望成为自贸试验区扩围重点。这些地区应该积极拓展国际经济联系,加快推进双向贸易投资发展,同时也要着力于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在改革开放中锐意进取,逐步朝着符合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条件迈进。 另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中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了便利。王晓红表示,数字技术发展将大大改善中西部基础设施不足等短板。例如,服务外包、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能够打破物理空间局限,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条件,同时也能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税收优惠等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加工贸易等落地,也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北京建设近年来深刻洞察冷链产业的变化趋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020年5月中下旬,由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00925.HK)所投资的“京津物流园”项目在天津东疆港举办了开工仪式,滨海新区政协主席韩远达、滨海新区副区长戴雷、东疆管委会主任沈蕾、副主任沈超和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徐旭波出席了本次典礼。 “京津物流园”项目不仅是天津港集团与北京北控集团携手合作、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天津港集团推进“交通强国”试点的样板工程。天津港作为全国最大的肉类进口口岸,北京建设与天津港集团联手投资线下高端智能化冷库设施,该冷库投入运营后将会对整个天津港及华北区域的产业升级产生示范性作用及积极影响。 北京建设作为北控集团在香港设立的地产类投融资平台,通过其全资控股的中国冷链产业投资集团投资了“京津物流园”项目,并对该项目的定位、建设和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计划建设3座单层高位货架冷库、2座标准高台仓库、1栋综合办公楼和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堆场。 其中堆场作为预留用地,未来还可根据冷链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改扩建;规划面积1100平米的加工场地充实了港区无加工能力的功能空白;计划采用的新型二氧化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制冷工艺也是园区的一大特色。该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截至8月底项目已完成了全部冷库、仓库的桩基施工作业,计划于2021年年底整体竣工。 北京建设以此次投资合作为契机,通过旗下全资控股的中国冷链产业投资集团全面加强与天津港集团在国际贸易、冷链仓储、配套加工、商品交易、冷链配送和供应链金融等六大板块的深入合作,助力天津港打造中国北方冷链物流基地和环渤海进口冻品交易中心,切实为京津冀地区的广大消费群体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目前,“京津物流园”项目的建设主体——天津港北建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已与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科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还在积极与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优合集团有限公司等冷链行业领军企业洽谈进一步的深入合作。 如此高标准的智能化冷库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合作双方深信此举势必会推动环渤海地区进口冻品的标准化、智能化、数据化,全面由线下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转型至线上数据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为天津港集团冷链业务的深度发展与北京建设旗下中国冷链产业投资集团的整体规划迈出坚实的一步。
记者8日从北京市商务局与全球化智库联合举办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获悉,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法,科学规划实施路径,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在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表示,聚焦引进培育一批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力争在开放格局、开放模式、开放环境、开放机制等方面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更多的示范引领,带动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力争到2030年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基本建成与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北京服务业的经济规模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提出,要加大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广泛向社会各界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有针对性地与市场主体主动对接,协助市场主体用好用足各项政策。 据了解,今年1-7月份,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占北京市比重达到了83.2%,较试点前(2014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随着三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北京先后实施403项试点任务,35项开放措施,形成120多项试点成果,分6批推广了25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北京将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发挥引领作用,展示出古老北京的当代魅力。”(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