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初创公司iFarm获得了4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 Gagarin Capital 领投,Matrix Capital、Impulse VC、IMI.VC 和一些天使投资人参投。 据悉,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金,iFarm将用来继续开发其“iFarm Growtune”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来支持多种垂直农场的运营,并使种植工厂的数量增加三倍。此外,该公司将优化其自动化生产线,以降低人工成本,并完成草莓、樱桃、番茄、甜椒、萝卜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试验。 据了解,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iFarm,成立于2017年。该公司利用自动化垂直农场管理技术,提供了用于种植新鲜水果、浆果和蔬菜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它的方案,客户可以在城市的环境中,从空仓库、工厂、商店到地下室等地方,种植喜欢的蔬果。 Gagarin Capital 的执行合伙人 Mikhail Taver 表示,2020 年的 COVID-19 大流行,暴露了全球粮食系统的问题,全球粮食播种、收成和供应都受到了干扰。而iFarm正在采用一种新颖的农业方法,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解决方案,来种植农作物并确保粮食安全。
8月24日,作为创业板注册制“头班车”企业之一的成都大宏立机器股份有限公司(300865.SZ,以下简称大宏立)挂牌上市。大宏立上市当天,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一系列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至收市大宏立涨幅达226.73%至66元/股,显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强劲信心。 大宏立主营砂石破碎筛分成套设备,不仅拥有全系列多层次的成套产品体系,也是国内少数可提供集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的大型化、智能化破碎筛分成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市场前列。 破碎筛分设备主要用于砂石矿山、矿石矿山、建材、基建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每年砂石骨料年用量超过200亿吨,其中“机制砂”占八成以上,为相关机器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的相关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也使得大宏立的下游市场客户呈现集中化、规模化的趋势。 得益于城镇化快速推进下的基建、地产等行业需求,以及天然砂资源枯竭和开采严格限制下机制砂石用量稳步增加,大宏立近年来业绩实现了较快增长。2017年至2019年,大宏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3.33亿元、4.28亿元和5.2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281.42万元、5814.68万元和7726.23万元。 与此同时,尽管外部环境造就了大宏立的产品需求一路走强,这家扎根行业多年的企业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业内人士介绍,砂石破碎筛分成套设备设备具有一定的非标准化特征,近年来不少需求业主方不仅仅需要单一的机器或成套设备,而希望厂商能够提供包括设备、运维在内的一整套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在业内也被称为“交钥匙”模式,这对设备提供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大宏立有关负责人介绍,正是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可面向客户提供集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工程规划设计、工艺设备配置方案、个性化定制生产、生产作业管理及设备后期维护的全流程,具有快速安装、环保节能、高效稳定及自动智能控制等优势。 “我们已专注在这个行业三十多年,砂石破碎业务涉及的矿山设备较多,由于它们具有很多专业化特质,既需要个性化较强的设备,也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提供配套服务,我们实现了‘制造业’到‘制造服务业’的转变,这都是我们的优势。”大宏立董事长甘德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商品期货市场的热度逐步升温,包括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业内人士预计周期性行业或将迎来需求和业绩上升周期。作为上游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大宏立未来较长时间内或将持续收获内外因素带来的多重“红利”。
“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线下走向线上”是会展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本届服贸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目前,服贸会数字平台搭建出来的全场景各项功能已经全面上线,今年服贸会“云会展”将成为会展业的一个范例。 本届服贸会搭建出来的3D沉浸式的云上展厅,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展客商和与会嘉宾在线上获得身临服贸会的感受。参展商不仅可以在“云”上个性化地全面展示企业的产品等信息,还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匹配,形成展客商画像,为企业搭建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借助服贸会提供的私密洽谈、直播服务、智能客服、意向订单、电子签约等服务,实现贸易匹配。 目前,服贸会数字平台整体运行平稳,展客商注册踊跃。2020年服贸会北京市筹办与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人、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介绍,6月份,服贸会官方网站、官方APP和运营平台三大系统已上线,目前正在继续完善各项产品功能,优化客户体验。 本届服贸会期间举办的众多论坛会议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数字平台提供的“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等功能,将使无法参与线下会议的嘉宾通过视频接入的方式线上参加会议。同时,支持在线视频会议直播,还提供人工智能在线翻译。 服贸会数字平台提供了“项目发布、私密洽谈、电子签约和成果统计”等洽谈磋商方面的特色服务。京东集团是本届“云上服贸会”的技术服务商,为大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稳定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与运营服务保障。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服贸会数字平台项目组副总指挥王培暖介绍,“云上服贸会”将为展客商提供私密洽谈间,支持一对一及多方洽谈场景,充分满足展客商双方随时随地、不受空间限制进行洽谈的需求。
关注细分受众的保险需求,中德安联人寿的健康险家族又添重量级成员。近日,首款针对中老年消费者的百万医疗险“安联安康孝欣老年医疗保险”正式上市。这是中德安联人寿打造健康管理闭环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为中老年客户提供了“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就医指导与协助”以及“病后管理与关怀”的全方面多层次的服务。 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陈良表示:“这是中德安联营销员渠道登峰计划产品赋能后的首款健康险产品。中德安联希望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制,引入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健康险的战略转型。让健康保险从传统意义的‘事后补偿、事后理赔’向‘事前防范+事中介入+事后补偿’转型,同时保险公司也将进行角色的转换,从‘简单的风险承保服务商’向‘风险预防和管理服务商’转变。” “安康孝欣”覆盖的老龄人群广泛,投保年龄从55周岁到80周岁,最高可续保至100周岁。责任包含住院、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医疗费用。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不断增加,为了年长者群体能享受到百万医疗保障,中德安联“安康孝欣”为高龄老人提供较为优惠的保险费率。如80周岁首次投保计划一,享有包括癌症在内的28种特定疾病医疗保障,首年保费仅需5058元,让老年医疗险同样具备小投入、大杠杆的高性价比。另外,“安康孝欣”同时提供了可减免产品免赔额的无理赔优惠保障,最高可将免赔额降至5000元。 在提供高额保障的同时,“安康孝欣”的客户还可以享受包括体检、就医咨询、重疾绿通及陪诊、病后护理四大健康管理服务。每个保险年度内,被保险人可以享有一次全面的体检服务,进行日常身体的管理;在遇到身体不适时,可以享受一对一、不限次的电话问诊和图文问诊服务;当被保险人确诊患有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时,可以启动绿色通道,协助在网络医院安排住院或手术,并提供贴心的导诊服务;而在就医后在家休养需要专业护理时,执业护士可上门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如打针,换药,吸痰,外科拆线等,真正做到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呵护与体验。 中德安联人寿产品管理部负责人童重亮表示:“我们关注到,一方面中国老年群体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他们自身和赡养他们的中青年群体形成的经济压力日益显现,但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市场上对老年人保障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因此,我们推出专属老人医疗保障的‘安康孝欣’,希望用创新的保险产品加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为消费者在健康时提供关怀,享受更好品质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
据猎云网报道,四川纽代尔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代尔特”)与原力创投正式达成投资协议,纽代尔特将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品牌营销及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四川纽代尔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江安梓。纽代尔特是一家集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健康服务品牌公司,以专业的营养科学为基础,提供全面多样的产品品类,定向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减脂消费群体,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垂直减脂电商平台。 据悉,除了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以外,原力创投业务依托投后管理经验以及配套孵化器为纽代尔特提供空间、商务关系等强有力的支持。在此次投资签约的同时,纽代尔特还与成都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签订了项目入驻协议。
近日,彭博宣布推出自有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分,首批评分包括252家油气公司的环境和社会(ES)评分,以及针对多个行业的4300家公司的董事会组成评分。 彭博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全球负责人帕特丽夏·托雷斯(Patricia Torres)表示,ESG数据在投资决策中至关重要,彭博通过提供透明的ESG数据和评分帮助投资者解析原始数据、实现跨公司对比,通过提供完整透明的评分方法和基础数据支持投资和金融专业人士做出明智决策。对企业而言,评分提供了宝贵的标准化定量基准,可凸显其ESG表现。 彭博方面称,环境和社会评分将从油气行业开始,这是由于该行业相关数据披露力度较大,且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油气燃烧排放占二氧化碳总排放的50%以上,其生产加工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15%。 而公司治理评分将从董事会组成开始。董事会组成评分使得投资者能够评估董事会在提供多元化视角和管理层监督方面的表现,以及董事会现有架构的潜在风险。定量模型由彭博的公司治理专家设计,使用彭博收集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层面的数据。评分将聚焦四大领域对公司的相对表现进行排名:多元化、任期、过度兼任情况和独立性。 环境和社会(ES)评分能够提供衡量公司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表现的指标,赋能投资者快速评估一系列具有财务重要性、业务相关性、行业特殊性的关键问题表现,比如气候变化问题、健康和安全问题,ES评分还能评估公司相对于业内同行的表现。 彭博自有的量化模型通过可持续性和行业框架、分析和研究来降低噪点,标准化数据,处理规模偏差和披露不足的问题。彭博ESG评分完全透明,投资者不仅可查看评分方法,还能查看每个评分背后的公司报告数据。此外,彭博还提供多种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基于数据驱动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将ESG整合至整个投资流程。
通过共建生态、延展服务边界,大型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场景、技术、数据等优势,为行业发展创造中长期价值,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小微企业从“抱团取暖”走向“群星闪耀”,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2020小微融资状况报告》指出,40%以上受访者通过 “无接触方式”获得疫情特殊时期的贷款融资支持。做好小微企业扶持,早已不是金融机构单枪匹马能够应对的挑战。在政策倡导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平台经济的今天,各个领域的头部机构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帮扶小微的责任。 本文试图从电商、社交、生活服务、金融四类业态的视角,揭示不同平台生态体系如何结合自身场景和能力优势,探索小微金融服务范式。 电商生态体系:激发生态活跃,提升行业协同 直接的B端价值输出。电商平台是中小微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交易场景、经营工具、贷款、技术都是直接的价值输出。平台既为入驻商户创造了交易场景,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用户流量与SaaS化的经营管理工具,帮助其增加收入、降低成本。C端用户在平台上选购商品、下单支付后,订单流、资金流甚至商品流都会经由平台进行交互,使平台既可以牢牢聚合场景流量、把控生态粘性,又可以相对准确地采集各类商户的真实经营数据,从而找准商户痛点,挖掘潜在需求,并且基于这一数据发现,提供包括贷款融资、技术赋能在内的各项产品和服务;同时,由于大量相关商户都与平台保持密切联系,可使平台在整合商品供应链、放大网络协同效应等方面扮演积极角色。 间接价值输出。平台对C端价值挖掘和经验总结可反哺B端。电商平台在聚集用户流量的同时,也留存包括用户的交易数据、线上行为数据、地理位置和社交关系数据等在内的海量大数据。对单一的小微企业、甚至一般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并不具备采集、存储、分析挖掘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专业能力,而电商平台恰恰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提升小微商户的经营能力。通过全面、深入的用户洞察,电商平台可以优化流量分发策略,使用户需求与各类商户服务供给更好匹配,在提升流量转化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同时,帮助商户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并以C2M模式(根据用户需求,反向定制解决方案)为引导,改进产品服务。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在618、双十一等大促活动中长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可以帮助小微商户在店铺装修、货架更新、权益采购、会员体系搭建等各个环节提升效能。 图1:电商平台对商户企业的赋能方向 以淘宝为例,依托电商体系生存发展的各类主体,实际上形成一个交互密切的开放生态,不仅有大量卖家,还有为其提供服务的模特、摄影师、P图师、主播、KOL( 与阿里淘系平台相比,京东商城的自营属性相对突出,小微企业可以自营供应商或第三方供应商形式存在于电商体系。电商平台作为最终、最核心和强势的需求主体,能够帮助供应商改变谈判地位,重塑上下游协作关系,促动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并在外部环境异动和冲击下,保证各方主体的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疫情期间,京东“京小贷”产品线为小微供应商推出减免罚息等一系列优惠举措,其中贷款重组涉及金额1700余万,展期服务涉及金额300余万,减免商户利息60余万,保理产品线亦减免息费数万元,“企业金采”产品线提供“先采购、后还款”等解决方案,缓解小微商户资金链紧张的燃眉之急。以数字科技为驱动的京东产品解决方案,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回溯功能,还能帮助农产品、奶粉、疫苗、高档消费品等各类产品进行产地质量的溯源、仓储物流及检验检疫监测,为合规经营的小微企业提供权益保障。 社交生态体系:服务产业转型,发挥数据效能 相对于电商体系侧重于交易、订单、资金等强金融数据积累,社交平台的核心在于海量用户聚集和交互,体系内的个体行为、人际关系等“大数据”呈现出不同角度的价值。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小微企业的企业主要素更为突出,企业主的个体需求、个性偏好、所处圈层、群体观念等直接决定了其业务需求与经营价值。近年来,企业信息、企业主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商、税务、社保、海关、司法等公共服务数据日趋联通,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采取社交信息作为风控重要参考数据,这使社交平台全面洞察小微企业需求,并在其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价值凸显。 背靠腾讯成立于2014年的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也是腾讯做好小微企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微众在深度应用社交关系数据的基础上推出个人信贷产品“微粒贷”,并于2017年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微业贷”,并以“银税互动”为突破口打通数据交互链路,开启政企银合作新模式。数据显示,微业贷已为超30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累计发放贷款逾2000亿,间接促进就业人数超过300万。在微业贷放款客户中,超过70%为来自制造业、IT和批发零售业的小微企业,六成以上在获得授信时无其他任何企业贷款记录。此次疫情期间,其提供的全线上无接触贷款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银行网点延迟复工、无法及时恢复小微金融服务带来的现实困难。 除线上贷款服务外,腾讯还及时发挥其在社交产品、云计算等领域的产业优势,紧密围绕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线上方式启动“数字方舟计划”,帮助中小微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在农业领域,为农村提供专属信息服务平台“为村”,免费提供给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及其他老少边穷地区,助力提升公共管理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效率。在工业领域,其在全国建设10个云启产业基地,为10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免费开放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在线办公应用。在商业领域,联合300万生态企业,免费为线下餐饮商户提供小程序外卖与预点单业务系统和运营指导。在教育领域,设立10亿教育基金,为教育行业服务商提供线上平台、员工培训及专项扶持政策。在医疗领域,为参与抗疫的企业开放计算能力和开源模块,加大病毒药物研发支持。在文旅领域,帮助线下企业开展线上运营,支持全国超过千家博物馆、景点运营机构等开通直播和短视频,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产业复苏。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采取远程办公模式,鼓励员工居家办公。由腾讯打造的企业微信产品经过不断迭代更新,可以随时随地发起音、视频会议,同时支持300人线上参会;可以创建支持“万人全员群”,支持企业与员工保持实时沟通和高效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许多小微企业破解协作之急;还可以免费提供群直播、收集表、在线问诊等服务,支持企业有序复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企业微信迎来使用高峰,2020年2月企业微信下载量环比增长171%,日活规模突破百万。 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嵌入经营流程,加大联盟赋能 以美团、滴滴为首的本地生活服务是覆盖小微企业最广泛、用户粘性最强的服务领域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各类主体都可以提供不同规模、特色的本地生活服务,而平台价值主要集中于围绕最终用户需求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客观认知各类主体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平台可以在产业链优化方面重点发力,既提供必要、有效的行业基础设施,又借助充分的交互反馈机制,促成各类合作主体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在行业联盟中激发最大效用。 作为全国生活服务市场的头部机构,美团目前覆盖 600万餐饮、外卖、酒店、旅游、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商户,提供线上线下交易服务,其中绝大部分商户是中小微企业。美团利用平台价值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营销获客、IT工具、经营辅助等六大方面为平台商户提供赋能。第一是营销赋能,即借助其所连接的近4亿活跃用户,为商户精准获客、用户点评维护提供反馈渠道和技术支持。第二是IT赋能,以美团智能POS机等为载体,聚合市场主流支付方式,提升商户的收银效率。第三是经营赋能,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和生活场景,为商户提供选址、装修、员工招聘和培训、数据分析等全流程服务。第四是金融赋能,美团“生意贷”已覆盖全国近2000个县域,户均贷款额 8 万,帮助大量商铺解决了开业初期和困难时期的资金周转问题。第五是供应链赋能,其推出的“快驴进货”可为平台商家提供包括米、面、油、酒水、一次性用品等低价优质进货渠道。第六是物流赋能,通过优化订单分派机制,使外卖单配送时长降至 28 分钟以内。疫情期间,美团大学还为商户制作了800门精品线上课程,帮助后者掌握疫情应对、食品安全、门店经营等技能。 滴滴是本地出行市场上的头部机构,专业领域较为垂直、聚焦,走出了与美团不同产业链垂直赋能之路。2018年,滴滴联手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希望借助汽车运营商平台共建,扩容用户服务能力,在未来十年内满足20亿用户出行需求。除了将流量、大数据、产品运营能力和渠道网络等资源向联盟伙伴开放合作外,滴滴也提出了汽车租赁与运营、分时租赁、汽车售后市场等面向用户需求的合作解决方案,在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等项目中充分调动合作机构能力和意愿。此外,滴滴旗下的小桔租车平台还从C端服务、商品管理等层面强化平台能力建设,为养车、租车配套服务机构提供定制服务、维修保养等赋能支持。 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发力综合金融,彰显平台价值 金融是国民经济运行、社会资源流通的重要血脉,更是中小微企业最具普遍性的需求之一。在传统业态下,银行、保险、券商、信托、保理、租赁等各类机构往往聚焦于其主营业务领域,难以全面覆盖小微企业综合金融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近年行业实践看,随着金融分工更趋细化,各类机构之间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大,基于生态共建、联盟合作的各种新兴业务层出不穷,综合金融正在成为促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力。 中国平安是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金融业务范围广泛、集团个业务条线间协作紧密。从2003年至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中国平安已成功构建“金融+生态”的综合金融平台。多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打造金融生态赋能实体经济的范式。通过“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 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中国平安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为2亿个人客户和5.16亿互联网用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扶持小微客户方面,中国平安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探索以新技术、新模式,为小微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平安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2.0版本,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交易数据建模为基础,为经销商提供便利的数字金融商品采购融资,推动融资利率下降。金融壹账通为金融机构输出获客、产品设计、风控、贷后管理、运营服务全流程科技解决方案,2019年末累计服务621家银行、96家保险公司、2600其他金融机构。平安产险推出的“乐企e生”、“店家宝”等产品可提供财产、人身意外、三者责任保险等保障服务,截至2019年末,已为80余万小微企业提供的风险保障。平安租赁服务小微企业2万余家,投资200亿以上,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难题。 在长尾端小微融资的细分市场,融合式发展也是中国平安的解题思路。小微长尾端市场由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自雇经营者组成,群体数量超过1亿,他们地域更分散、需求更多元、风险更高、生产经营的触网率更低。传统金融机构的人海战术成本高昂,互联网模式的线上网络和数据又难以覆盖大量线下的生产经营场景,需要通过模式创新来化解难题。以专注于长尾小微群体的平安普惠为例,通过构建信贷服务平台,在获客、风控、增信、资金等信贷业务链条的多个环节,为金融机构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工具,并联接具有独特环节优势的市场主体,发挥不同主体的比较优势,提高信贷服务各环节的效能,从而支持金融机构的小微服务增量、扩面。目前,平安普惠已服务1200多万以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自营就业者为主的长尾小微群体,90%小微客户年营收在1000万以内、企业雇员50人以内。2019年的新增客户中,约70%客户没有从银行获得过经营性贷款;超过50%经营年限不到3年,处于起步发展期,普惠特点显著。 国内长期以来存在结构性的小微金融供给不足,银行业机构、小贷公司、互联网企业等各有不同的目标人群定位,供给侧不同主体发展阶段参差,客观上形成了长尾人群缺乏与之风险特征和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随着金融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动能融合的脚步逐渐加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机制正在填补市场空白,满足更多长尾端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开放平台中,不同类型主体通过资源协同、优势互补,可以更高效的实现金融资源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譬如,有实力、有资质的数字科技企业,可以基于数据分析挖掘,或引入其他担保机构,将实质风险水平较低的无抵押、轻资产企业推荐给银行,满足这部分流量中的优质信贷需求。与此同时,平台连接的各类合作机构,包括资讯场景下的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社交场景下的即时通讯、网游,消费场景下的电商、商超,经营场景下的交易结算平台,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都可以输出各自场景、流量与数据价值,提升金融行业服务效率。 综上,各个场景生态下的头部机构正在充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对开放生态中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广大合作机构提供多渠道获客、精细化运营、服务体验优化、经营效率提升等各类赋能支持。通过共建生态、延展服务边界,大型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场景、技术、数据等优势,为行业发展创造中长期价值,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小微企业从“抱团取暖”走向“群星闪耀”,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