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9日凌晨跌破4万美元后,1月11日凌晨,比特币价格再度大跌逾12%,最低至33447美元,相当于一天之内狂跌了近6000美元。 尽管随后比特币价格短线拉升,但再也没有触及高点。截至1月11日中午发稿,比特币价格在35131.40美元左右。 在此之前的一周,比特币却处于一波疯狂的涨势。 1月8日,据Bitstamp数据,比特币一举突破4万美元关口,最高冲至41910美元,创历史新高,距离4.2万美元只差“临门一脚”。 回顾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比特币其实价格波动频繁,曾三次出现泡沫时期(即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后又大幅下跌)。 这一炙手可热的加密货币花了近11年的时间才达到了2万美元的价格,但2020年末迄今,仅用了22天就飙涨了2万美元,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正在担忧——比特币闪崩是否会再现? 3次闪崩史 比特币诞生于世界经济震荡之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市场避险情绪高涨。这一年的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加密电子货币的新设想。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即比特币的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系统自动产生的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首枚比特币就此问世。 比特币诞生之时,价格还不到1美分,1美元可以兑换1300个比特币,此后一年内也不过涨了几美分。 2010年7月,比特币第一次被新闻网站Slashdot报道。这篇文章首次提及比特币项目,大量科技爱好者由此开始关注这个新鲜的概念。 2011年2月10日,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将比特币的价格推升至1美元,当日也因此被称为“美元平价日”。 这种价格推进模式被延续了下来:数字货币技术及其基础设施的进步会推动价格上涨,价格被推高后又会助长下一步的泡沫。 第一个真正疯狂的比特币泡沫始于2011年6月1日。彼时,新闻网站Gawker发表文章《暗网丝绸之路》(The Darkweb Market Silk Road),讲述了如何在一个暗网上使用比特币购买非法药物。加上多家比特币交易所业已开业,购买比特币的门槛大大降低。短短一周内,比特币从10美元上涨至近30美元,但比特币价格在随后几个月发生暴跌,最低至2.14美元。 几年后,比特币又一次猛增至临界点,在2013年11月末突破1000美元,最高至1127.45美元。然而好景不长,到12月中旬,比特币的价格暴跌了近50%。这轮泡沫最显著的特点是跌幅较为平缓但持续时间长:随后一年多里,比特币价格降至172.15美元,并维持这种僵局长达数年之久。 2017年2月,比特币迎来了它最疯狂、最残酷的泡沫时期,甚至因此被称为“黑寡妇(the widowmaker)”。 比特币价格历史走势图 这场疯狂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比特币,而是其他新兴的加密货币。当年的ICO政策(首次公开募币,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第一次允许加密货币创始人向市场直接出售自己的新产品,直接引发了一种空前的投机狂热。 市场各式投机心态相互助涨,“FOMO”(“害怕错失良机”)的心态盛行,比特币的大涨出现显然受益于这种狂潮。然而,随着更多其他加密货币的出现,比特币的主导地位也随之消失,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2017年12月7日,比特币价格达到了20052美元,创当时历史新高,然而在当天之后,它的市场份额却自九月以来首次跌破了50%。 2017年12月19号,比特币市场份额跌至48.26%,直到次年的1月中旬,比特币的市场份额都在持续下滑,最终在2018年1月13号达到了仅占32.45%的历史最低点。 比特币的价格也在一路暴跌。2018 年的 12 月 15 日,比特币单价仅3194美元,创一年来最低,整体市值566亿美元,与2017年市值最高点3265亿美元相比,蒸发了2699亿美元。 当然,其他加密货币的暴跌更为惨烈。据报道,日本科技巨头、软银集团(SoftBank)创始人孙正义在2017年这场加密货币泡沫中损失了1.3亿美元。 在此之后,ICO行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认定为非法证券发行而遭到取缔。 是喜是忧? 一度沉寂的比特币,为何再度“沸腾”起来?从外部环境来看,比特币这波暴涨,主要与全球避险情绪有关;从内部发展来看,此次比特币的暴涨与以往的泡沫时期有所不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多国采取超常规货币宽松政策拯救经济,全球通胀预期增强。在高通胀、低增长、负利率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和机构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大大提升。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总量有限、可追溯的特点,被认为可以有效避免通货膨胀,受到青睐。 经历过比特币大起大落的“币场老手”们普遍表示,当下比特币的暴涨与以往泡沫有所不同。ICO禁令有效规避了比也比相关的诈骗行为;新冠疫情引发的通胀对冲则增强了比特币的避险属性;随着时代发展,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存在也使加密货币市场更加安全。 2020年,黑天鹅事件频发,疫情加剧,经济受到重创,全球大放水,对美元信任度降低,全球进入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种剧变环境中,比特币的稀缺性显得尤为突出。 2021年开年,比特币水涨船高,其抗通胀和价值存储功能得到了市场的进一步肯定。支持者认为,2020年的上涨逻辑仍然成立,后市的行情仍然可期。 在摩根大通最近的一份研报中,分析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比特币可能会达到14.6万美元,但要达到这一价格,比特币的波动性必须大大降低。 而看空者则坚持认为比特币是泡沫,Rosenberg Research经济学家和策略师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比特币的抛物线走势是非常不正常的。 当然,尽管比特币泡沫确实存在,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它的投资仍然是有回报的。乐观者们认为比特币的波动史只是一段看着断断续续、实则在稳定追赶的历史。总的来说,比特币的投机性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高风险的特性,它的未来还需迎接种种考验。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1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75元和7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突然之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出手了!12 月 30 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本文简称 "市场监管总局" 或 "总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依法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平台不正当价格行为案,处以 50 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一次,市场监管总局再次重拳出击,同时针对京东、天猫和唯品会三大平台,再次释放出了强烈信号。京东、天猫和唯品会为什么被罚?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出手,针对的是 "双十一" 前后的价格问题——具体来说,针对的是 “双十一” 前后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购先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总局在官网表示,根据价格监测和投诉举报等有关线索,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京东)、杭州昊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天猫)、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唯品会)三家企业开展自营业务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针对的是这三家企业的自营业务。打开市场监管总局在相关网页所附加的三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看到京东、天猫和唯品会各自存在一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举例来看:京东商城:2020 年 11 月 4 日,当事人销售稻香村糕点礼盒(商品编码 45035536302),开展满 99 元减 20 元促销活动,标价 149 元。经查,该商品 11 月 3 日销售价格为 139 元。天猫超市:2020 年 12 月 4 日,当事人销售玉兰油多效修护面霜润肤(商品编号13313347038),商品销售页面标示“买即送价值 74 元面膜 2 片”。经查,该赠品同日在天猫超市 2 片销售价格为 56.3 元。唯品会:2020 年 11 月 26 日,当事人销售苹果笔记本电脑(商品编码:裸机 MPXU2CH/A 银色),商品销售页面标示 “全网低价 7999 元”。经查,当事人无法提供 7999 元为全网低价的证明材料。可以看到,在这些消费者最常用的自营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多处 "先提价后降价"、"价格标示虚高"、"滥用全网最低价标语" 等做法,构成了价格不正当行为。为什么罚款 50 万?总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强调,以上示例的事实,有营业执照复印件、询问笔录、商品销售页面截图、交易快照、交易记录等证据予以证明。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总局表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构成了《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不正当价格行为。根据《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同时,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最终,在 2020 年 12 月 24 日,总局依据上述条款作出处罚决定,对上述三家企业分别处以 50 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这可以说是在不正当价格行为相关处罚规则下的顶格罚款水平。除了 50 万元罚款,总局还对这三家企业分别处以 "责令改正" 和 "警告" 的处罚措施。当然,从京东、天猫和唯品会的体量来看,也许 50 万的罚款数额并不算大,但它的警示意味是非常明显的——而总局选择对《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开发布,也是为了警醒其他相关企业。电商平台的乱象,是该好好管管了这次市场监管总局对三家企业进行处罚,其中释放的监管信号不言而喻。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商业务不断蓬勃发展,为提升商品流动的效率、丰富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和整个社会消费效率的提升,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构成了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的确出现了很多乱象。这些乱象在 "双十一" 期间尤其明显。为了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商家,都采用了各种手段,包括一些 "先提价后降价"、"虚标价格"、"夸大宣传" 等价格操作,当然也有刷单、售假等一系列不正当行为。尤其是,在 "双十一" 经历了 11 年的发展之后,尽管监管部门三番五次要求杜绝上述不正当行为,但上述行为依旧在平台上存在,屡禁不止。而这一次,恰逢国家掀起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的大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对这些行为进行处罚,也为相关的电商平台敲响了警钟。毕竟,互联网电商平台本身虽然客观上推动了交易效率的提升,但也对实体店铺构成了巨大威胁;而且它们拥有着相对于实体店铺的流量和技术优势,在价格上的违法行为在实际上构成了对实体店铺更不公平的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行为更是侵犯了正当权益的。所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市场监管总局这次出手,是应该鼓掌叫好的。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这次处罚是一个与平台反垄断一样明确和重要的信号——在国家大力强调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平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享受尽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红利的电商平台们,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否则就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毕竟,互联网,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参考内容:(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http://www.samr.gov.cn/xw/zj/202012/t20201230_324826.html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12/grMnPaJ6QzqSFNJV.html
● 近期“菜篮子”相关商品涨价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热点。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因素带来的备货需求及短期减产、物流等供应端因素是影响蔬菜、鸡蛋、肉类涨价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到往年同期情况及市场调节因素,总体上对CPI影响不大。 涨价潮再现 “大葱8元/斤、大白菜2元/斤、螺丝椒13元/斤、鸡蛋6元/斤、猪肉28元/斤……”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徐阿姨近期在太平桥市场买菜时看到悬挂的价格牌时感叹道,“现在的菜可真贵啊,以前论斤买,现在只能论个买了。” “最近老家的菜都涨价了,前一段时间天气降温,菜都运不出去,现在又赶上防疫要求,进的菜不多。”北京丰台太平桥市场上一位来自山东的菜摊摊主解释。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菜价更直接地反映了菜价的变化。据其网站公布的数据,大葱、青椒价格比去年明显上涨,产自苏鲁地区的葱目前批发均价上涨5元/斤,已经比去年同期贵了近2倍,去年同期价格为1.75元/斤。 不仅是青菜,鸡蛋及生鲜肉食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近期各地鸡蛋市场价纷纷突破6元/斤。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截至上周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49元/公斤,同比上涨28.2%;重点监测的畜禽产品猪肉、羊肉、牛肉、鸡蛋价格同比分别增长2.0%、10.9%、9.9%、15.5%。 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果蔬分析师赵文斌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春节前生鲜农产品价格上涨已成常态,尤其是今年,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冬季蛋禽、猪肉、蔬菜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个别品种涨幅显著。 节日因素影响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蔬菜、鸡蛋、猪肉价格上涨受春节因素影响较明显,市场供应总体略显紧张,春节前这些产品价格难以大幅回落,但总体上对CPI影响有限。 蔬菜方面,卓创资讯果蔬分析师贺坦认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受春节及疫情影响,批发市场及部分贸易商陆续备货,部分地区市民抢购蔬菜,拉动短期需求;二是前期低温冻害天气影响了蔬菜生产,引发供应紧张;三是部分销售主体囤货待涨也推涨了价格。他预计,春节前节日需求仍将主导市场,蔬菜需求将逐步增加,同时考虑到疫情可能带来的市民抢菜的情况,蔬菜价格仍有继续小幅上涨的可能。 鸡蛋方面,赵文斌分析,受疫情影响,鸡蛋主产区河北省的外销受限,供应减少;同时,养殖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收购价格上涨;需求端批发商积极备货。在此供需格局下,蛋价出现上涨。 猪肉方面,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赵广钰表示,春节临近,终端消费增加是猪肉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再者,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包装新冠病毒检测频繁出现阳性,居民消费倾向于购买鲜品猪肉,对鲜品猪肉价格有一定利多作用。但他认为,短期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大概率见顶。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生猪养殖企业担心未来物流受阻,提早加速完成出栏任务,而终端消费受到防控影响又会出现一定缩量,短期生猪供需边际趋向宽松,对猪价产生利空影响。”赵广钰分析,从对CPI影响角度看,当前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已经大幅衰减。2020年2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达到3.19个百分点;到了2020年12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为负。预计近1-2个月猪肉价格对CPI增速的拉动作用仍将有所反复,但中长期拉动作用大概率趋势性向下。
钢厂近期纷纷上调产品价格,背后是焦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钢厂希望通过涨价转移成本压力。而钢材价格上涨,对下游用钢企业带来较大影响,原材料、钢厂、下游用钢企业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相关行业协会正在摸底钢材涨价后对用钢企业的影响。 ● 钢厂上调产品价格 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1月25日河钢石钢销售中心发出通知,政策鼓励“春节留岗”,钢材需求保持良好。同时,钢材成本仍居高位。决定从2021年1月26日起,对所有产品价格上调300元/吨。 1月27日,美锦建筑钢材出厂报价,螺纹钢Φ16-25mmHRB400E为4350元/吨,小螺价格上调200元/吨。首钢长治建筑钢材报价,螺纹钢Φ18-22mmHRB400E为4110元/吨,Φ12mm价格上调200元/吨、Φ14mm价格上调180元/吨等。 根据兰格钢铁网数据,首钢2月份的销售价格政策在2021年1月份的基础上做出调整:热轧板卷基价上调300元/吨,非汽车冷轧板卷基价上调300元/吨,汽车用冷轧板卷基价上调400元/吨等。 对于钢价上调的原因,“主要还是受成本和预期推动。原材料铁矿石、焦炭价格持续攀升,钢厂成本压力加大。钢厂上调出厂价以缓解成本压力。”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信证券钢铁首席分析师唐川林告诉记者:“价格上调后,不少钢厂仍无法覆盖成本的增加,特别是议价能力较弱的钢厂。” 产业链矛盾加剧 钢厂上调产品价格欲转移成本压力,但钢价上涨对下游用钢企业影响明显。产业链矛盾加剧。 相关行业协会日前下发函件称,部分企业反映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对建筑业发展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要求相关单位将建筑用钢(包括型钢、钢筋)价格上涨情况及原因、价格上涨成本分担情况;建筑用钢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困难和风险(如延期开工、停工待产、合同违约等)等相关情况上报。 从产业链上追溯,钢厂上调价格的原因更多来自原料端涨价。 “自2020年8月以来,焦炭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历14轮提涨。前10轮每次上涨50元/吨,从2020年12月底的第11轮起,每次提涨100元/吨。”王国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铁矿石方面,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月25日,MMi62%铁矿石青岛港现货指数均价报168.73美元/吨。 唐川林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钢厂焦炭库存仍在下降。焦化厂焦煤补库较多,但焦化厂自身库存处在低位。” 金信期货1月2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本周焦炭总库662.15万吨,减少21.37万吨。独立焦企库存持续低位,钢厂库存下降较多,港口库存小幅下降。钢厂焦炭库存方面,本周为392.34万吨,上周为411.53万吨,减少19.19万吨。分地区看,华东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减少5.06万吨,华北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减少8.88万吨。 同时,供应端无太大增量。“目前生产马力全开,而库存量非常低。”铁新煤矿董事长王进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临近春节了,最近几天焦炭价格有所下降。” 华苑煤业董事长张九堂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焦炭价格直到2021年4月保持稳健上涨应该没有问题。” 随着产业链矛盾加剧,有的企业主动下调价格。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前下发告知函称,近期焦炭价格已经连续14轮上涨,累计涨幅900元/吨,目前焦化厂利润普遍在900元/吨以上,但钢厂处于亏损状态。为稳定供需双方长期合作关系,决定对所有焦炭含税承兑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 社会库存上升 随着春节临近,钢材社会库存出现累库情况。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截至1月中旬,20个城市5个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835万吨,较1月上旬增加64万吨,较年初增加105万吨,近期库存回升速度较快。其中,螺纹钢库存增量最大,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库存略有增加。 “社会库存在上升,而贸易商冬储意愿不强。”唐川林表示,“预计3月份需求会有所拉升,目前订单情况较好,春节后库存有望大幅下降。” 王国清表示:“目前市场处于需求淡季,加上疫情防控,北方不少建筑工地提前放假。市场成交疲软,加上价格高位,贸易商冬储及下游备货意愿均不高,使得钢厂及社会库存出现上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预计春节前市场呈现阶段性走弱行情,春节后可能小幅拉涨,具体情况要看节后建筑工程的复工及需求释放程度。” 兴业证券认为,钢厂冬储政策陆续出台,冬储成本同比增加约500元/吨,贸易商冬储比例降低,部分钢厂自储增加;考虑到电炉减产和价格高位的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或有支撑。
一般来说,春运期间,火车票、飞机票大多是一票难求,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和酒店价格更是不断攀升。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目前国内长途旅游的订单量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下午,记者在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搜索发现,春节期间,从北京出发,飞往三亚、上海、昆明、成都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大幅跳水,部分线路的起售价格甚至低到一折。记者了解到,近期多个省份发布“就地过节”的倡议之后,国内长途旅游的咨询量明显下降,部分机票和酒店价格也出现了较大折扣。 携程公共事务部经理 付茜茜:从我们平台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的机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包括一些热门的旅游城市,像北京到成都的机票价格下降幅度达到48%,有很多地方的机票价格远低于高铁动车二等座的价格。 中青旅遨游市场群总经理助理 冯若宾:12月初的那段时间,大家对春节旅游还是非常关注的,咨询的像是海南三亚还是比较多的,现在我们的跟团游和自由行,包括机票,这几类影响比较大,偏远途的旅行应该退了很多单。 业内人士表示,经历了一整年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中国游客愿意尝试更安全健康的出行方式,在境外游或者是长途旅游暂时不便的情况下,本地游和周边游产品热度迅速攀升。近日,携程发布报告显示,通过用户最新搜索行为分析,当前“原地过年”热度上涨260%;在整体搜索量中,“本地出行”热搜量占比超40%。 携程公共事务部经理 付茜茜:当地及周边小而美的景点成为春节出行的首选,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滑雪和温泉的搜索量都比较高。 中青旅遨游市场群总经理助理 冯若宾:我们可能需要更多转型,拓展新的业态,以增加复合收入,比如周边或者户外的短途出行。
[摘要]记者在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搜索发现, 春节期间,从北京出发,飞往三亚、上海、昆明、成都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大幅跳水,部分线路的起售价格甚至低到一折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个省份发布“就地过节”的倡议之后,国内长途旅游的咨询量明显下降,部分机票和酒店价格也出现了较大折扣。 一般来说,春运期间,火车票、飞机票大多是一票难求,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和酒店价格更是不断攀升。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目前国内长途旅游的订单量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24日)下午,记者在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搜索发现, 春节期间,从北京出发,飞往三亚、上海、昆明、成都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大幅跳水,部分线路的起售价格甚至低到一折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个省份发布“就地过节”的倡议之后,国内长途旅游的咨询量明显下降,部分机票和酒店价格也出现了较大折扣。 携程公共事务部经理 付茜茜: 从我们平台观察到的数据来看,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的机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包括一些热门的旅游城市,像北京到成都的机票价格下降幅度达到48%, 有很多地方的机票价格远低于高铁动车二等座的价格。 中青旅遨游市场群总经理助理 冯若宾:12月初的那段时间,大家对春节旅游还是非常关注的,咨询的像是海南三亚还是比较多的,现在我们的跟团游和自由行,包括机票,这几类影响比较大,偏远途的旅行应该退了很多单。 业内人士表示,经历了一整年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中国游客愿意尝试更安全健康的出行方式,在境外游或者是长途旅游暂时不便的情况下,本地游和周边游产品热度迅速攀升。近日,携程发布报告显示,通过用户最新搜索行为分析,当前“原地过年”热度上涨260%;在整体搜索量中,“本地出行”热搜量占比超40%。 携程公共事务部经理 付茜茜:当地及周边小而美的景点成为春节出行的首选,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滑雪和温泉的搜索量都比较高。 中青旅遨游市场群总经理助理 冯若宾: 我们可能需要更多转型,拓展新的业态,以增加复合收入,比如周边或者户外的短途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