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之前的报价,挂牌价格1700万元,可以先看房,觉得房子合适,价格可以和业主再沟通。” 春节前,深圳市住建局发布了《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其中最大的争议和影响是,官方给出的参考成交价与实际成交、挂牌价存在一定出入。 2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一位经纪人,其向记者给出了本文开头的回复,并表示不展示房源价格,对于经纪人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私聊等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客户粘性。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由于“出入价格”的存在,贝壳找房、链家、乐有家等中介机构上的房源价格已被清除,显示为“暂无数据”,而后小区均价、片区均价、片区热销榜等信息也逐个被隐去。 此后,房源价格信息何时能再上架,银行评估价是否严格按照官方参考价格等问题,成为了深圳楼市最为关注的信息,但节后的三个工作日,官方仍未就这些问题给出回应。 那么,贷款政策未明、购房又回到盲买的情况下,市场目前真实情况如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购房者由于前期焦虑定了不合适房子,目前手持两份合同观望市场;不少小产权房出现涨价,成为一些投资客们新的追逐对象。 市场效果立竿见影 同二手房参考价刚出来时,经纪人“也是懵的”状态不同,经过春节假期消化之后,经纪人们已逐渐适应这种不对外展示价格的交易带看模式。 “看房是可以正常带看的”,某大型连锁中介区域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客户前来咨询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告知其市场是处在可正常交易状态的,稳定市场预期,目前官方公布了3000多个小区指导价,还有没公布的,其他都没什么变化。价格对各方来说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目前,官方要求各房地产中介机构、中介人员在线上线下发布房源广告时应以参考价格为重要依据,合理发布。其中线上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官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下辖从业人员微信朋友圈等。 深房中协要求,中介人员应充分熟悉掌握各楼盘项目参考价格与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提供准确信息。对违规发布房源信息的,应及时采取删除(屏蔽)相关信息、暂停发布房源信息等必要措施,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官方要求在市场上的效果立竿见影。记者在实地走访时发现,春节后,中介门店橱窗上、门口立的板子上仅有出租房源信息和不限购不限贷的小产权房、公寓房源信息,普通二手房房源和价格已全部下架。 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中介在朋友圈发布房源也不约而同地隐匿掉了挂牌价,要想进一步获得房源价格信息,只能进一步私聊。 “我觉得没什么影响,我们尽量去配合政府,还是相信市场是前途光明的。”有经纪人说。 “即便未来市场处于长期不对外展示挂牌价状态,也不必惊慌,该达成的交易还是会达成,深圳三四年前信息没有如此透明的时候,市场也是这样,只是近几年随着行业规范发展,大家才能及时、便捷地获得各种交易信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全面封堵投机渠道 而对市场关心的问题——评估价完全依照官方公布的二手参考价格,近期各个渠道众说纷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节后电话、微信咨询了十余家银行贷款经理、行长助理和小贷公司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均为“未收到通知”“按照市场价来”或“等细则”等等。 但业内基本已达成此次价格管控会波及金融端的共识。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指导价原则上一年发布一次,市场波动大时也可能会半年发布一次。二手住房可以按照理性的市场价网签,商业银行也要以这个参考价格为依据放款,保持市场的稳定。 实际上,深圳官方年前政策调控可谓紧锣密鼓。1月底,深圳住建局就公布了要求居民家庭购买的商品房只能登记在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名下的政策细则,并且暂停了夫妻婚内更名业务。 2月8日,深圳住建局在给不动产登记中心《关于居民家庭住房登记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对于婚内更名操作给出了明确操作指示和更为细化的要求。 复函明确,夫妻离婚并将房产分割登记给无购房资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离婚之日起3年内,不得在深圳市购买商品住房,其中,3年内再婚或复婚的,也适用本规定。这就意味着,此前炒房客通过与无房者反复结婚离婚析产(编者注: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标准,将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各人所有)的操作,再也行不通了。 而对于不符合购房条件的离异人士再婚或复婚的,如其再婚或复婚对象有购房资格,可按现有家庭住房套数计算,但购买的商品住房只能登记在其再婚或复婚对象名下。“不过,考虑到政策一刀切可能会影响真正离婚但有购房需求的一小部分群体,该政策应考虑留有申诉渠道。”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转战公寓与小产权房” 由于价格和贷款政策未明,以及投机渠道的不断封堵,市场上买卖各方进入博弈阶段。有买家观望二手房同时准备打新;卖家方面,有人暗戳戳地小涨,但也有卖家态度不再强硬。 “二手房和去年一样,没涨价。以前有些特别强硬的业主没那么硬了,但很多业主还是十几二十万那么涨价。”对于二手房参考价公布后业主的卖房态度,南山区中介郭晨表示。 周洋是在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公布前仓促入手的购房者,如今,他手中持有两份购房合同。“之前因为市场太热,业主总是反价,所以一焦虑定了不是很适合自己的房子。” 在住建局公布参考指导价后,考虑到未来贷款可能与指导价挂钩,换房更加不容易,周洋便迅速地又去定了另一套面积较大的房源。如今,周洋手持两份合同在观望市场,同时各处咨询,他可否两份合同都网签。 而其他还有购房者在政策发布当日,抢在周洋之前完成了网签。据深房中协摘得的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信息平台预录网签合同数据分析,上周为农历新年,深圳二手房网签1671套(含自助网签),环比下跌30.5%,而仅2月8日当天网签量就达到1263套,占当周网签量的75.5%。深房中协认为,这可能与当天成交参考价政策出台导致的“抢闸交易”有关。 对于第一份面积较小的房子合同违约后果,周洋表示“定金应该不会退的”。但在目前的市场预期下,违约可能并不像周洋想象得那样简单。 “本来已经约了朋友推荐的中介见面,晚上吃饭聊聊购房计划,但当天就出了政策。”陈昆年前一直关注南山区的二手房,但未在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前选到合适的房子,现在他不再着急选房了。“可以开始准备打新资料,先试试水流程什么的,陪打也行,二手房再等等。” 随着投机漏洞不断被堵以及未来金融收紧的预期,不少投资者需求也发生了转变。 当被问及二手房价格隐匿后的工作情况,中介小杨兴奋地告诉记者,天天带看,昨天他已经卖了一套房。 小杨表示,最近咨询小产权房的多了,不少小产权房都涨价了,而这其中不少购房者都是有多套房的,买小产权房来投资。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2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75元和26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2月19日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上涨,23种下降,4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31.4千克/元,环比下降9%。
截至2月7日,一枚比特币的价格报3.9万美元,这是继1月8日首次突破4万美元关口后,又重新回到高点。相较于年初的不到3万美元,涨幅逾25%。 有暴涨就有暴跌,是比特币的一贯表现。就在今年1月11日,比特币从近4万美元跌至3万美元,一天之内狂跌近20%,逾20万人爆仓,涉及金额近140亿元,币圈“哀嚎一片”。 暴涨暴跌之下,有人疯狂加码,寄希望于“搏一搏”实现财富自由,也有人直言不讳,认为比特币是一场“巨型泡沫”,币圈人是名副其实的“赌徒”。那么,比特币行情为何如此波动?未来走势怎样?此时入局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暴涨暴跌是常态 “比特币是一种高风险类资产,价格波动非常大,暴涨和暴跌并不是偶然,而是常态。”知名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对记者表示。 回顾比特币的过往行情,用“过山车”来形容十分贴切。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比特币月均涨跌幅超过10%的一共有8个月。在更早的2017年12月,比特币创下19783美元纪录,随后价格一路下跌,一度快跌破3000美元,一年内大跌80%。 自去年10月以来,比特币在海外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追捧下迎来牛市,从1万美元涨到最高4万美元。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开始尾随入场,并采用贷款、衍生品交易的形式加杠杆炒币,尤其在去年12月下旬比特币价格突破2万美元后,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泡沫周期可以分为孕育、繁荣、亢奋、困境、衰退五个阶段,近期市场的暴跌,以及随后的反弹,只不过是在泡沫周期中困境阶段的典型表现之一。”李威廉表示。 避险情绪的上升也成为推动本轮比特币牛市的重要原因。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低迷,全球主要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推高了市场通胀预期。为了规避名义本金的受损,以及追求更高收益,投资者囤积现金的需求自然演变成对黄金和比特币的需求。 但目前情况发生了变化。李威廉表示,随着疫苗在各国上市,将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在经济恢复预期和高通胀预期的双重压力下,市场猜测全球主要央行将逐步退出现有的宽松政策。特别是近日公布的2020年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中,首次出现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这强化了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分歧。“所以我们看到了最近几天比特币的暴涨暴跌。”李威廉说。 未来或将陷入萧条 尽管比特币的疯涨使得一些投资者趋之若鹜,但同时也引发越来越多的泡沫警告。 不同于股票或债券,比特币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也缺乏主权信用和商业信用,不会产生任何可预期的现金流,其价格受供需关系主导明显,呈现出大幅度波动。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泡沫。 Convoy Investments LLC联合创始人Howard Wang在近日的报告中表示,比特币正处在泡沫中,其当前的增长率是难以为继的,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投机资产。 美国银行证券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公开表示,最近比特币价格的飙升可能是另一个投机狂热的案例,比特币看起来像“一切泡沫之母”。 对于比特币未来的走势,市场分歧也较大。其中不乏叫好者,有人预测,比特币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现在价格的10倍以上。 但更多的则是担忧。先锋领航投资策略及研究部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比特币的供给是有限的,供给量不能随着经济活动的增长而扩大,这意味着比特币虽然可以避免通货膨胀,但必然会带来通货紧缩。因此,比特币难以成为合法的支付方式,也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古根海姆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不久前在社交账户上发文表示,“比特币的抛物线式上涨在短期内是不可持续的”“是时候把一些钱拿出来了”。 “在当前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环境下,海外机构投资者大举入场。但机构投资者在乎的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而非‘比特币信仰’或‘区块链革命’这类情怀。”李威廉说,从中长期看,疫情得到逐渐缓解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货币政策也将由宽松转为适度紧缩。届时,机构投资者很可能会抛售比特币,比特币市场将陷入萧条。 参与要做好破产准备 一边是比特币价格一路狂飙,另一边是虚拟货币交易所跑路、交易平台频繁宕机、诈骗勒索等一系列负面消息不断传出,潜藏在虚拟货币火爆市场背后的风险逐渐暴露。 部分交易平台存在恶意宕机操控市场的行为。比如,1月11日,全球最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之一——Coinbase出现持续4个多小时的宕机,期间用户无法正常完成交易和提现。有市场人士怀疑,Coinbase可能存在操控市场的嫌疑,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操作,还可能因价格变动太快使投资者被迫爆仓。 中小型交易所跑路也平添了投资比特币的风险。仅在去年年末的3个月里,就有BG交易所、CEO Global、DragonEx等10余家交易所宣布暂停提币或消失跑路。这些交易所服务器往往设置在境外,法律适用存在争议,一旦发生交易所跑路,投资者维权将颇为艰难。 此外,比特币投资还受到黑客入侵、诈骗勒索等问题困扰。据相关统计,2020年与虚拟货币相关的诈骗事件达到151起,较2019年增长4倍,损失超过32亿美元。 “比特币是高风险投资!如果要投资比特币,请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近日发出警告,且在1月6日,FCA已禁止向散户投资者销售追踪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的产品。在我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早在2017年9月就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代币发行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全球日趋严格的监管无疑将给比特币带来不确定性。对此,李威廉提醒,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比特币的投资定位,比特币是高风险类资产,不要试图通过投资比特币来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投资比特币要做好亏损的准备,对于采用举债、高杠杆炒币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需要做好破产甚至负债的准备。 (编辑:文静)
在中国,长期货币过度充裕的状态让市场对高通胀一直抱有高度敏感的警惕心态,2020年一季度时的高CPI运行态势,使得市场一度担心猪肉价格上涨会引发消费价格的全面上涨。2020年11月物价公布后,市场又担心通缩再来。笔者认为,即使从CPI角度观察,短期的“通缩”也没有改变中国物价将进入长期低增平稳运行期的趋势;这段长期的物价平稳,将与过去40年期间的物价高波动和高增幅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从CPI定基指数上看(1978年=100),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物价高涨幅,主要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10年期间物价水准翻番,由1990年的216.4上升到了1999年的432.2,之前和之后的物价上涨则相对平稳。显然,正是市场经济导入和间接型税收体制这两大改革因素,导致了那段时期中国物价的持续快速上涨。 过去中国物价上涨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先的首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本身带来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3/4的人生活在半自然经济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中国的很多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的价格是显著偏低的——很多生产要素并没有在售价上得到体现,农民将剩余农产品出售时,他只要求获得边际成本,通常是他额外的几近于零的劳动力价格,农产品中的土地要素、资本投入等,都没有在售价中得到体现。随着中国商品化进程的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扩展了对要素回报的要求,原先商品成本的货币计算中没有被考虑进去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随着生产要素对商品售价渗透率的提高,农产品等商品越来越完整地包含了价格形成的要素;只要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吸收过程在继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就不会停止。 1993年之前中国的增值税体系还没有全面铺开,1994年后中国在经营中间环节征税的增值税、营业税体系全面建立。施加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税收,增加了经营成本,经营者必定要求在售价中得到弥补,于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和货币贬值。生产和技术的进步,投入中工业品比重不断增多,比如农业投入中的化肥、农机具等相对于劳动和土地的大幅提高,投入要素的工业制成比重增加,意味着其中的税收比重也上升,这就进一步带来了成本的上涨。尽管由于国家经济生产力进步带来了单位产品税率的下降,但工业投入比重的上升,还是导致了税收比重的增加。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在间接型税收体系下,也带来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建议,中国建立直接型税收体系的未来税改方向不变。随着直接税体系的建立,间接税比重下降,税收对物价的影响将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助涨转为助跌。 中国物价 长期平稳趋势形成 当前中国物价走势的分化态势,表面上看很复杂:货币宽松环境下CPI高波动中相对高位,核心CPI持续低位运行,PPI持续收缩。但按照笔者观察通胀的三阶段划分,未来物价的长期趋势取决于经济体系中成本要素的变化,长期视角中货币因素已退居次位,中国未来30、40年的物价运行,将显著比过去改革后40年的物价低一个台阶。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方向是服务化和信息化,工业化阶段已基本结束,信息化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使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相对于工业化进展带来的税收纳入增加,相对于工业化,服务化的税收纳入增加效应并不明显,因此即使没有税收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不会再现上世纪90年代产品成本中要素成本和税收成本扩展的现象。未来的物价增长,将更多地取决于经济体系本身的技术进步,仅仅因工农生产力进步“剪刀差”而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很缓慢的,未来的农产品涨价态势将长期放缓。 未来货币环境或面临两个不同发展前景:数字货币对信用货币的替代,货币政策目标转向金融平稳。在人类货币发展史上,信用货币对金属货币的替代,打破了物价长期稳定的历史;未来如发生数字货币对信用货币的替代,那么物价的稳定将重又提高,届时物价的变化可能又需经历差不多一个世纪才能看出来,一代人的时间里几乎感觉不到变动,物价变动最重要意义成了经济历史研究者的统计数字。即使货币替代没有发生,货币政策重心也将由截至当前为止的经济和物价,转向金融平稳,这意味着新世纪以来货币过分宽松状态的终结趋势。 中国物价 运行波动性显著加大 经常引发市场对中国高通胀预期的重要基础,是农产品价格高涨推高CPI。伴随着越来越多小品种农产品期货上市,农产品期货交易规模扩大,农产品价格日益脱离真实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显著加大。 在农产品资本化的早期阶段,挂钩农产品的金融商品品种和交易量均比较小,农产品期货等少数几种金融工具,主要发挥了平稳市场的作用。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中金融类交易占比成为主流之前,农产品自身供求关系和季节性供求规律仍对价格发挥着主导作用。农产品资本化对市场的稳定影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显著的“结清”特征,即金融商品价格会迅速对各种信息做出反应,这种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噪声”。 在西方,由于生产经营模式主要为大农场、大资本模式,供给端的生产、经营者不仅抗波动能力较强,且对现货市场有着基本的定价权,因而农产品资本化对价格波动影响的“负作用”,能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实践中农产品资本化的价格稳定作用,要表现更明显一点。与海外世界不同,中国农产品生产仍然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农户模式仍然是主要经营模式,即使农户联营的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也大多是松散型的,以信息共享、风险分担为主要目的合作组织。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中间商对市场的价格控制力不断上升,生产环节的农户日益成为农产品市场上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农产品资本化条件下,中国农产品经营的农户既对农产品金融产品价格没有影响力,对农产品现货市场也没有定价权。因此,随着近几年农产品资本化的发展,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性有着上升趋势。 属于大宗品的农产品期货还有着国际市场产品“锚”,因此国内农产品市场资本化后波动程度要受到国际市场限制。但是对于属地化、区域性的农产品,资本化后的波动性上升就极易呈现。2013年9月,中国鸡蛋期货上市;2017年12月,中国苹果期货上市;2019年4月、8月,红枣期货和粳米期货上市。2019年3月后,中国CPI突然跃升并在高位运行,食用品价格也打破季节性波动规律,原因就在于鲜果农产品期货炒作带高了现货市场价格。 大概是国人的好打麻将习性,各类农产品期货推出后市场交易也一直较为活跃。中国农产品经营的结构——生产端分散、中间端集中、消费端分散,决定了中间商对现货市场价格有着重要影响力。这种结构决定了农产品资本化对价格波动,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使得未来中国通胀走势的复杂性上升,客观上也增加了物价部门对通胀管理的难度,使得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力下降。
业主只看成交总价 “从2020年4月开始,中关村、德胜、金融街、月坛等几个顶级片区学区房成交量一直很大,价格一直在涨。单价便宜的小户型卖光后,新上的房源面积虽小、但总价不调低,从而抬高了学区房的单价。目前,海淀区、德胜挂牌的学区房小户型基本在850万元左右,面积在30平方米至45平方米之间,相比2020年初,最低‘占位费’高了150万元左右。”崔浩说。 “目前,北京的小户型学区房都不能用单价来衡量。”崔浩指出,“刚需人士买学区房,只能看当前的总价能不能接受。如果运气好,正好有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出售,单价可以控制在市场价以内。如果运气不好,正好赶上面积特别小的房子,单价接近30万元都很常见。” 据崔浩介绍,2021年1月,他所负责的中关村三小片区小户型成交价都在850万元/套左右,而2020年1月,700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中关村三小附近的学区房。 “现在卖房的业主看市场好,挂牌时只看上一套成交的总价,不看成交均价。最近有同事卖万柳附近的小户型,单价达到27万元/平方米。这个单价,放在全国来看,都可以排名前几。但由于面积不到30平方米,加上税费、中介费,总价不到1000万元。因此,即便单价接近30万元,还是被客户立刻抢走。现在没有1000万元打底,我们作为中介,都不好帮忙抢房。”崔浩指出。 从片区角度看,海淀学区房价格的涨幅普遍高于西城学区房。“西城区2020年下半年才实行学区房新政,新入市的学区房购房者对新政后的西城区学区房持一定观望态势。相比之下,海淀区实行学区房新政的时间比较早,学区房稳定性相对较高。因此,海淀区目前的热度超过西城区,涨幅也较为领先。”多个学区房中介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成交速度快 据位于金融街片区的中介人士王华(化名)介绍,受涨价及前期成交量放大等因素影响,小户型学区房成交速度非常快,有的房子从挂牌展示到成交,时间仅10天左右。且成交之前,没有任何降价记录。 “按照公司规定,如果成交价和挂牌价之间价格差别大于3%,房屋维护人和出售人的业绩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很多房屋中介维护人在促成二手房成交前,都会帮助业主一再调整挂牌价。学区房就不存在这类问题,甚至有的业主看市场好一再上调价格。”王华强调。 此外,多位中介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降价的学区房有很多是年代久远的平房。“这类房子是名副其实的‘老破小’,但是也是学区房。说实话,很多房子买了以后确实不能自住,但孩子能上对应的学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受疫情影响,一线城市学区房需求明显上升,这一轮年底翘尾行情学区房表现最明显。大量的出国读书人群回流,也增加了市场需求。相比之下,北京是四个一线城市中目前房价上涨最少的,由于之前阴跌了三年多,所以反弹起来会很快。 “每一轮房价上涨学区房涨幅都靠前,一线城市的顶级学区房向来是稀缺资源。一线城市人口多并且人口持续流入,学区房需求大。尽管供应在增加,但缺口仍大。因此,学区房流动性强,易出手,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首选。”多位地产观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普通二手房价格波动小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除了学区房外,2021年以来,北京地区二手住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价格波动,这让很多换房者产生较大困扰。 “有些客户本来打算先把在住的房子卖掉,再去订学区房。但看最近学区房价格一直在跳涨,而自己的房子卖不出去,就换了一种思路:遇到总价合适的学区房,先加几万元抢下来,用价格换周期,再回去慢慢卖房。这类客户多了,学区房价格也自然会涨。”王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过,张大伟却指出,北京市场属于全国一二线城市最稳定的楼市,市场不太可能出现“高温”。从调控政策角度看,2021年以来,北京持续重申一旦市场过热就会调控,这也抑制了市场的过热。当下北京楼市处于市场的暖冬,远远未到小阳春。 北京市住建委日前表示,将按照“全市统筹、因区施策”原则,逐步完善各区域调控长效机制,合理设定调控目标,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今年将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中介炒房,严查投机炒作。 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表示,严格落实“房住不炒”调控要求,不得渲染、炒作房屋成交信息,不得鼓动引导出售方随意提高报价,不得在微信朋友圈、自媒体渠道发布制造购房恐慌情绪的文章,不得参与“经营贷”“首付贷”“消费贷”等任何违法违规的房地产金融活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为了落实上述调控,目前各大中介官方网站、APP已经不再显示成交情况。“如果要看近期成交价,可以就近去门店或者询问经纪人。”多位中介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牛肉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近些年消费量持续增加,它的价格也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 临近过年,市场上牛肉价格如何呢?商家、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春节临近牛肉消费旺盛 在北京一家生鲜超市的肉类销售区,记者看到这里摆满了牛里脊、牛腩等肉制品。 北京消费者:涨了三分之一,想吃好一点价格就稍微贵一点。 北京某超市销售人员洪贵富:过年牛腱子、牛腩、牛肋条卖得比较好。冬季是牛肉消费旺季,再加上过年,销售量提升了15%左右。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牛肉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受季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牛肉消费量显著增加,牛肉在红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9.7%提高到2020年的14.8%。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不少国家活牛暂停出口,我国进口牛肉的增幅也有大幅度降低,在需求大、供应少的情况下,牛肉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2011年到2019年牛肉的消费从611万吨增长到833万吨,年增长百分之四点多,但是产量年增长只有百分之一点一,所以不够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朱聪:截至目前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九周上涨,达到了每公斤88元以上,比去年同期要高7%左右。 供应趋紧成本增加影响肉牛产能增速 牛肉价格出现连续上涨,在牛肉的生产端,肉牛的价格如何呢?养殖户的效益怎样呢? 眼下,正值肉牛出栏旺季,在河南驻马店一家肉牛养殖基地,1000多头肉牛膘肥体壮,体重达到700公斤标准,在春节前将出栏完毕,预计到春节前出栏总数将达到15000头。 河南省某肉牛养殖基地总经理肖国华表示,如果700公斤出栏,去年一头牛卖23000-23500元,今年700公斤的要卖到24500-25000元。从牛场的单头盈利来看,去年的盈利收入大概在2000-2500元,今年是2500-3000元,甚至3000多元。 肖国华告诉记者,肉牛养殖效益向好提升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像6到18个月的育成牛,也就是架子牛,成了紧俏货,即便是价格一涨再涨也不好购买。 河南省泌阳县某肉牛养殖场场长张清发表示,怀孕母牛今年价格上升,原来怀孕母牛12000元一头,现在就是20000元多一点。 张清发说,母牛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前些年收益偏低,而且需要更多资金和技术,现在中小养殖户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基础母牛的减少,造成目前肉牛市场供给量的减少。与此同时,包括人工、基建、防疫、水电的养牛成本提高得快,特别是饲料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都是影响肉牛产能快速提升的因素。 河南省某肉牛养殖基地总经理肖国华:玉米的价格现在是3000多元一吨,但是去年同期是1980-2020元这个样子,其它的豆粕等原料,包括粗饲料原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业内专家表示,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开展新一轮肉牛遗传改良计划,还要扩大饲草种植,可以解决国内牛肉的供给问题,不过现阶段肉牛产能仍处于振荡恢复期,产量增长相对缓慢,未来牛肉价格会逐渐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