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5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长子、参议员弗拉维奥·博索纳罗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弗拉维奥的顾问团队表示他已开始服用羟氯喹和阿奇霉素,目前未出现感染症状。总统博索纳罗一直倡导使用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并宣称该药治愈了他的新冠肺炎,但羟氯喹的疗效并未获医疗界认可。此前,博索纳罗幼子、今年22岁的雷南·博索纳罗于8月15日确诊新冠肺炎,其母于8月2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雷南已痊愈。巴西第一夫人米歇尔·博索纳罗也曾于7月30日确诊新冠肺炎,8月15日她发文称自己已痊愈。
8月21日,硕世生物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1月份至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8.6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3.30%。 硕世生物证券事务代表周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暴发,市场对新冠检测产品需求增大,导致公司销量对应增长所致。” 同时,公司披露了半年度分红预案,继2019年10派15元之后,公司拟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分红金额达8793万元(含税)。周进表示:“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裕,上市公司理所当然地应当给股东创造投资价值并给予回报,公司分红方案是综合考虑公司盈利状况、经营现状、现金流及全体股东投资回报情况下确定的。”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幅逾11倍 硕世生物于2019年12月5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疫情暴发,公司阶段性地将生产经营重点转移到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据硕世生物官网披露,公司在1月份就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其配套自动核酸提取仪产能达到1000台/年,PCR反应酶体系、引物及探针都已实现自主生产。2020年一季度,公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日产能即达到了30万人份。 “公司产能处于逐渐上升的过程,如果需要,公司可以在园区寻找场地进行扩产,相关试剂产能可以保障市场需求。”周进说道。 受益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大增,上半年,硕世生物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逾11倍。 除去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业务,在传染病检测领域,硕世生物是国内疾病预防控制核酸类检测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有400多个产品品种,覆盖全国各省区300多家地级市疾控中心,基本涵盖了国内已发或国外已发、国内未发的传染病。“常规业务逐步恢复中,恢复程度好于预期。”周进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硕世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泰国FDA认证、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认证,通过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应急使用清单。 据海关统计,3月1日至7月12日,全国共验放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3.9亿人份,预计全年累计出口量可达10亿人份以上。周进表示,“在风险控制的情况下,公司主动拓展国外市场。截至目前,出口占比不多,由于前期国内比较生产紧张,同时关注防疫产品出口时发生的一些不良贸易事件,所以公司在海外业务上较为谨慎。此外,外贸回款条件比较严格,国外客户一般先回款,才合作。目前,公司出口业务也在逐步推进过程中。” 核心竞争力成下半场重点 记者了解到,新冠病毒检测手段分为核酸、抗原、抗体三种。东兴证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410家企业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内外资格认证,核酸试剂产能可达750万人份/日以上,抗体试剂产能可达950万人份/日以上。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市场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激烈的竞争状态,主要因为全世界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控,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产业参与方都在不断入场。” 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硕世生物有何竞争优势?周进则告诉记者,“新冠检测产品的获批数量持续增加、价格下降明显,市场竞争加剧。而公司在疾控领域的快速反应能力、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产能、客户资源等方面均具有竞争优势。” 据介绍,在长期研发和生产实践中,硕世生物形成了独有的核心技术,包括各种引物探针、试剂配方、仪器设计方案、操作规程等,构成了公司的核心机密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公司一直注重研发人才的科学培养和管理,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科研资源、发展空间。诊断试剂行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业内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培养并留住核心技术人才是公司能否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江瀚看来,未来检测试剂盒的红利还能够持续的关键是要看疫苗能否取得真正的效果,能否把疫情真正有效控制住。 东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胡博新及其团队认为,疫苗上市后,检测依然不可或缺,疫苗难以直接根除新冠病毒,且发达国家常规疫苗的高覆盖率接近80%,全球接种需疫苗生产、医疗体系通力配合才有望逐步推进,因此防疫政策或将长期不变,检测、隔离与疫苗将长久共存。 东兴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估计海外疫情全面有效控制的累计所需检测试剂盒数量约7.28亿人份,而实际累计检测人数约为2.69亿人次,检测能力供给缺口依然巨大。 “从目前来看,海外的检测需求量远大于国内的需求量,但是因为还有零星病例的出现,所以国内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稳定性。整体来看,当前整个市场需要一定的调节期,产业参与方则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江瀚说道。
A股方面,上证综指周内收涨0.61%,深证成指收跌0.08%,创业板指收跌1.36%,两市周内日均成交9975亿元,较上周继续减少。本周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开始,预计市场短线小幅整理的可能较大,中线建议继续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港股方面,上周恒生指数周跌0.27%险守25000点,恒生国企指数周跌0.53%。目前香港第三波疫情尽管有所好转但仍未结束,本地经济困难重重,并且受外围风险影响,导致整体市场一直弱势调整,趋势看,这种调整短期仍将持续。 美股方面,上周道指按周收平,纳斯达克指数大涨2.65%继续创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72%首次突破历史疫情以来新高。本周全球央行年会将会在周四召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或有重要讲话,此外美国两党财政刺激政策谈判尚有分歧,关注事件对股市影响。 中概股方面,多数明星股涨跌不一,按周度看,阿里涨4.66%,京东涨20.82%,拼多多跌1.22%,网易涨5.11%,贝壳找房涨26.88%,百度涨4.89%,腾讯音乐涨4.24%,百济神州大涨14.14%,蔚来涨7.8%,唯品会大跌22.49%。 1. 全球累计确诊逾2329万例 美国确诊逾569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4日5时27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3,298,505例,累计死亡病例806,404例。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693,879例,累计死亡176,756例。 2.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首批首发企业今日上市交易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的首批公司8月24日正式亮相交易,存量的创业板股票将把日涨跌幅限制由10%放宽至20%。此外,创业板股票将在股价交易异常波动指标、退市机制、风险警示等方面也作出调整。 3. 中国生物:新冠疫苗上市时间取决于三期临床,很可能年底上市 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介绍了公司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进展。目前,疫苗正在全球多国开展临床试验,他表示,有很大可能性今年年底能够上市。据了解,中国生物下属两个研究所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后,将能够保证新冠疫苗年产能合计达到2.2亿剂次。 4. 字节跳动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 字节跳动宣布正式对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6日颁布的第一道行政令提起诉讼。同时,TikTok正在做最坏的打算,以确保即使该应用在美国被关停,其员工也能继续获得报酬。 5. 苹果今年最便宜5G手机将开始量产:10月开卖,起售价或不超4900元 按照苹果目前的进度来看,今年共准备了4款5G手机,而iPhone 12的机型中,最便宜的是5.4英寸版本,其将会在今年10月上市,作为今年苹果最便宜的5G手机,其备货将会多余其余三个版本。按照目前曝光的消息来看,iPhone 12最便宜的版本售价是699美元起步,约合人民币不到4850元,而最贵的可能达到了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400元左右。 6. 企业微信海外版悄然改名,或与美国禁令有关 有网友发现,企业微信海外版英文名由WeChat Work改成了WeCom,企业微信英文版官网已显示英文名为WeCom。对于此次更名,微信官方没有任何公告和解释,但普遍认为和美国近期对微信下达的禁令有关,微信或许希望通过改名“撇清”企业微信海外版与微信的关联。 7. 中信建投今年以来承销保荐收入排名第一 截至8月23日,今年已有244家公司完成IPO并公开上市,首发募资总额共计2897.48亿元,IPO数量及实际募资规模均已超去年全年。参与承销保荐的证券公司也赚得盆满钵满。其中,中信建投的承销保荐收入最高,为17.45亿元;中金公司则以13.61亿元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中信证券年初至今的承销保荐收入为12.05亿元。 8. 网传深圳二手房使用数字货币交易?辟谣来了 近日,一则有关深圳二手房交易已开始使用数字货币且银行大额转账无法兑换成纸币的传言在微信群疯狂传播。经确认,网传“深圳卖房银行只给大额数字币且不能兑换纸币”为谣言。央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为小额零售,并没有拓展房地产买卖等大额支付场景。另外,数字人民币与纸钞一样是法定货币,是可以1:1双向兑换的。 9. 全球最有价值独角兽名单发布 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发布全球最有价值独角兽名单,字节跳动以估值1400亿美元,位列第一。滴滴出行、SpaceX分别以560亿美元和46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第二和第三。 10. 软性大宗商品普遍上涨 下游产业链价格迎支撑 过去几周,咖啡、糖和可可等软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这些商品的价格在疫情期间经历剧烈波动后趋于稳定。洲际交易所12月交割的咖啡期货本季度迄今为止涨了近15%,7月中旬开始大幅上涨,8月初达到四个月高点,咖啡价格在3月底飙升。 11. 高分九号05星发射成功 搭载发射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1. 李克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和市长唐良智陪同下,在重庆考察。李克强说,从近几个月宏观经济运行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保住上亿市场主体,完成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的任务,全年经济可以实现正增长,要继续努力,同时要应对好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 2. 易纲:人民银行各相关司局和分支机构要认真研究 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易纲同志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针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代表提出有关政策工具使用的意见建议,人民银行各相关司局和分支机构要认真研究,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 3.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 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表示,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虑新冠疫情是世纪性灾难,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保企业、稳就业也就是保银行、稳金融。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4. 英国8月综合PMI升至7年最高水平 英国埃信华迈公司日前发布的月度调查显示,英国8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60.3,是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调查发现,英国经济重启是综合PMI提高的主要原因。防控新冠疫情措施解封后消费需求的释放是推动英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分析认为,8月英国综合PMI可能是该指数的峰值。 1. 再强调“房住不炒”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8月20日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研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会议指出,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2. 电影院复工复产一个月 全国电影票房已超10亿元 截至目前,全国电影票房已超10亿元,超3300万人次观影,全国影院复工率超83%,电影行业的回暖速度超出预期。电影《八佰》上映3天,票房累计达7亿元。《八佰》的上映为电影院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心剂,提振了行业信心。 3. 刘鹤出席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3日出席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仪式,并参加有关活动。刘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湖北省通过强化科技支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效果。 4. 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外资银行地级市全覆盖 港澳资银行网点数量全国第一 从2020年珠海金融发展论坛暨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表彰活动上获悉,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外资银行地级市全覆盖,港澳资银行网点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已有2家港资保险机构和12家港澳银行在广东银保监局辖内设立营业性机构。 5. 海南免税店火爆 取货队伍绕5圈 自“跨省游”恢复一个多月以来,除了旅游景区,海南免税店毫无疑问也成为了海南省人流量最多的“景点”。据了解,在海南三亚海棠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上午10时30分左右,该免税城的两栋楼内已经人头攒动。以一号免税提货点为例,取货的队伍绕了5圈,从排队到取到免税品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阿根廷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225例,单日新增病例创记录。
据人民日报,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20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5565928例,死亡174051例。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49289例,新增死亡1384例。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至少有15名成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包括8名共和党人和7名民主党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日21时16分,全球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63601例,全球确诊病例超2225万例,达22256220例;全球报告死亡病例超78万,达782456例,较前一日增加65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