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公司于6月24日初步询价。7月1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股票简称“云涌科技”,股票代码“688060”。19世纪60年代后期,全球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灯、电话等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如今,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早已占领了我们家中的每一个角落。电力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但你知道吗?全球各地电力系统遭受网络黑客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国家电力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我们也不必惊慌。现实中,在各个国家也存在一些专门制造电力安全系统防火墙的企业,在隐秘处悄悄保护着我们的电力安全。即将登陆科创板的云涌科技便是其中的一员。云涌科技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及工业物联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体产品分为两类: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和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铁路等领域。云涌科技长期深耕电力行业,该行业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过程中对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最高、需求最大,特别是在电力调度和配电等安全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本次登陆科创板,云涌科技拟公开发行15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云涌科技业绩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62亿元、2.5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39%与54.94%,年复合增长达36.17%。与此同时,云涌科技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样取得了大幅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18.41万元、4127.33万元、6544.61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74%与58.57%,年复合增长达47.66%。图片来源:wind 单位:万元在现金流方面,近年来云涌科技的表现同样亮眼。2017年至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40.78万元、2830.72万元、5600.75万元,可谓增长迅速。此外,云涌科技毛利率持续稳定在40%以上,净利率呈现逐年上涨态势,由2017年的21.88%增至2019年的26.09%。负债方面,云涌科技负债率从2017年的28.90%降至2019年的19.11%,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云涌科技的业务非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出现大幅上涨。公司取得营业收入为4227.38 万元,同比增长26.51%;净利润为1244.43 万元,同比增长182.24%。电力领域工业信息安全核心设备供应商云涌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以及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在电力调度及配网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是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客户资源等方面,云涌科技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2004 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公司即配合系统内实施单位,构建和定制了完整的实施方案,配合客户推出了第一款高性能的工业物理隔离网闸,该产品在国家电网二次安防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此后,云涌科技又先后推出了纵向加密认证网关、配电自动化网关、内网安全监测装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等系列产品,这些设备均为工业信息安全方面核心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发电集团得到广泛运用,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认可。目前公司已成为电力信息安全领域方面重要的供应商。优质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云涌科技非常重视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基于多年的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云涌科技现已拥有专利 35 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15项,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94 项,已形成11项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云涌科技获得了众多优质的合作伙伴与客户的认可,与这些伙伴展开深度合作。在自主安全可控方向,云涌科技先后与知名国产芯片厂商龙芯、飞腾和操作系统厂商湖南麒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公司为龙芯重要技术战略合作伙伴之一,是湖南麒麟在嵌入式技术领域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伙伴。此外,云涌科技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完备的产品体系,得到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家恩智浦(NXP)的认可,并成为其工业控制和通信基础设施类别的金牌技术合作伙伴。在市场方面,云涌科技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良好的品牌建设,公司产品在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与电力和安全行业核心企业国电南瑞、东方电子、许继电气、积成电子等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电力领域工业信息安全核心设备供应商,坐拥一众优质的合作伙伴与客户,业绩又如此亮眼,登陆资本市场对于云涌科技可谓是锦上添花。
甘肃在全国首家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山东即将进入不间断试结算阶段、国内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内部运营监测系统上线运行……近期,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提速,多个试点取得阶段性突破,再上新台阶。 业内人士认为,“无现货,不市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8个试点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工作的相继展开,此轮电改正在迎来真正市场化意义的“大考”。目前来看,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各方带来红利,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要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内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还需假以时日打好“基本功”。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再上新台阶 5月12日,甘肃省电力公司省内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总结报告出炉,这是甘肃省2018年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以来的第三次结算试运行,也是全国首家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的省份。 记者采访了解到,甘肃省电力公司2019年9月和11月完成两次周结算试运行。该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处长杨春祥介绍说,从完成周结算到月结算,表面上只是时长的增加,背后却是围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一整套运行规则、技术体系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以及市场主体认识程度的提升。 据了解,当前我国电力交易主要以中长期交易为主。对于新能源来说,由于稳定性差等特点,在电力市场交易中一直处于劣势,这也是过去新能源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甘肃是典型的新能源高占比省份。目前,甘肃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222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量的41%以上。破解新能源消纳困局、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促进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成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新能源市场主体的共同愿望。 2015年国家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建设现货市场成为重点。2018年,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8个地区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 作为试点,就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循。甘肃省电力公司历时5个月编制《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方案》,对市场整体架构、交易品种、市场模式、组织方式、价格机制、结算方式等进行规划设计。从最初模拟报价,到加快现货交易结算试运行,分阶段进行现货市场建设。 甘肃省工信厅、甘肃能监办也相继出台配套规则和办法,成为电力现货交易试运行中的重要创新成果。2018年底,甘肃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基本形成,目前省内已有330家发电企业参与到现货市场中。 业内人士表示,甘肃省此次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标志着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成功,也预示着更大范围内电力现货市场形成的现实条件日趋成熟。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所突破。6月初,山东省审议通过《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根据部署,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在2021年底建立现货市场机制,启动现货市场试运行。目前已开展三次调电试运行和两周连续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印发后进入不间断结算试运行。第二阶段预计在2022年以后,探索开展容量市场、金融输电权、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配合推进省间与省内交易的融合。 而在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近日国内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内部运营监测系统上线运行,支撑这个全国最大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市场运营、监测、模拟分析技术系统更加完善,市场风险防范和运营管控能力将逐步增强。 电力现货市场为各方带来红利 “电力现货市场以15分钟为一个交易节点,通过实时价格信号,让发电企业决定购买或出让发电权。”杨春祥说,例如,天气情况良好,光伏或风电大发时段,电力供应富裕,价格降低,水电和火电企业主动降低发电出力,让出发电空间,新能源获得最大化消纳;用电高峰或天气状况不佳,新能源小发时段,电力供应紧张,价格升高,火电及水电企业增加发电出力。对火电和水电、新能源、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共赢局面。 4月30日24时,甘肃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在稳定有序运行43天后退出市场。 中国电建集团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是参与本次月结算试运行的火电企业之一。该公司计划经营部主任杨东曜介绍说,公司旗下两家发电企业在试运行期间,发电利用小时数明显提升,电力交易量夜间增加50%以上,全月平均增加量在10%至20%之间,两家电厂当月收益增长均超过1000万元,同比增长40%。 “现货交易还原了电的商品属性,对整个发电行业都是利好。”杨东曜说,这是现货交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能源在本次月结算试运行中,发电量及发电出力创历史新高。统计显示,4月16日甘肃新能源发电出力达1297.6万千瓦,首次突破12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2.1亿多千瓦时,首次突破2亿千瓦时。4月新能源发电量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10%。 杨春祥说,长周期结算试运行,不仅让电力市场主体各方迎来利好,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检验了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和技术系统的完整性和适应性,培育了市场主体意识,为后期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山东电力市场架构采用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和零售市场模式。现货市场运行后,山东省电力市场体系将更加完善,有利于促进发电侧竞争和结构调整,从长期看也将降低发用电成本。 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形成 还需打好“基本功” 业内人士坦言,由于电力现货市场运行的即时性,各类庞大复杂的数据需要瞬时收集、分类、运算、匹配,还涉及用户用能需求发布、电厂竞价报价环节等,如此复杂的工作要在15分钟内完成,对技术系统和运营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要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内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还需假以时日。 不仅如此,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另一大必然要素——市场运营规则,也需要不断检验和完善。 “总体上看,随着8个试点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工作的相继展开,此轮电改正在迎来真正市场化意义的‘大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现货,不市场”,作为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与竞争性环节电价的重要保障,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至关重要。而价格发现功能是否完善,又主要取决于交易规则与监管体制。 “在运行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降电价’,但对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仍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电力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推进。”孙传旺表示,电力现货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可变成本是竞争的基础,而边际成本报价却忽视了固定成本,因此,容量市场的建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议题。同时,目前部分试点电力现货市场的设计,未能很好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放开价格上下限和报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此外,配套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滞后,维持传统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而非市场化出清,容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并产生电费结算亏空。 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来说,考虑到目前甘肃用电侧市场化程度较低,用电侧参与现货市场的技术条件还有待提升,因此,省内电力现货市场以发电侧单边市场起步,市场初期暂没有用户参与。 今年3月,甘肃省尝试启动了需求侧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先期参与用户的示范效应,激励省内用电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在培育用户市场意识的同时,引导用户向现货市场迈进,最终实现用户广泛参与包括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统一市场目标。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育。 孙传旺还建议,尽快将现货价格“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如大量归属电网企业的抽水蓄能机组若不参与市场定价,将可能导致价格扭曲。此外,与传统计划调度不同,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与价格发现严重依赖于数据信息,应采用法规形式固定信息披露与公开的标准和要求,以保障市场的公正公平,减少参与主体的盲目交易与市场风险。
桂冠电力公告,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自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6月16日,长江电力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8,823,68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增持后,长江电力持有公司股份546,069,573股,占公司总股本6.93%。根据公司2019年11月26日公告的《简式权益变动书》,长江电力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桂冠电力股份不低于100万股。目前,长江电力已完成该承诺。
桂冠电力股东长江电力增持1%公司股份 桂冠电力公告,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自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6月16日,长江电力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8,823,68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增持后,长江电力持有公司股份546,069,573股,占公司总股本6.93%。根据公司2019年11月26日公告的《简式权益变动书》,长江电力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桂冠电力股份不低于100万股。目前,长江电力已完成该承诺。 中国太保确定本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份GDR17.60美元 中国太保公告,公司已确定本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份GDR17.60美元。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则以及国际市场惯例,本次发行的GDR预计于2020年6月17日(伦敦时间)开始附条件交易(conditional trading);在附条件交易期间,投资者交易的GDR将以本次发行的GDR正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交割的前提条件。公司预计本次发行的GDR将于2020年6月22日(伦敦时间)正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自正式上市之日起,投资者交易的GDR的交割将不附前提条件。
华统股份:温氏资本持股比例回升至5% 华统股份公告,公司股东温氏资本在2020年6月15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90,600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0.03%。2020年5月14日,由于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181万股登记完成,使得公司总股本由277,400,050股增加至279,210,050股,同时也导致了温氏资本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由5%被动稀释至4.97%。本次权益变动后,温氏资本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3,960,53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 【相关报道】 桂冠电力股东长江电力增持1%公司股份 桂冠电力公告,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自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6月16日,长江电力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8,823,68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增持后,长江电力持有公司股份546,069,573股,占公司总股本6.93%。根据公司2019年11月26日公告的《简式权益变动书》,长江电力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桂冠电力股份不低于100万股。目前,长江电力已完成该承诺。 上海电力股东长江电力增持1%公司股权 上海电力公告,2020年6月16日,公司接到公司股东长江电力通知:长江电力自2020年4月9日至2020年6月1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6,171,63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权益变动后,长江电力共持有公司8%股份。 南京银行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1%公司股份 南京银行公告,自2020年5月16日至2020年6月15日,公司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一致行动人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股份100,118,925股,占公司总股本1%。截至2020年6月15日,紫金集团(含紫金信托)、南京高科、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182,056,162股,占公司总股本21.805%。
5月22日,永泰能源召开2019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对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互动交流。 全力推动债务重组工作 毫无疑问,自2018年7月初因流动性困难出现债务问题以来,永泰能源的债务重组进展便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对此,永泰能源董事长王广西在说明会之初便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公司债务重组的方案已经债委会主席行一致通过,需要沟通的债权人,也已大多数同意方案,正在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公司将加快债务重组的各项工作,按照债委会及相关单位要求,力争年内完成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债务总额、负债率将回到正常水平,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更稳健。 同时,永泰能源表示,自发生债务问题以来,在各界理解与支持下,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确保生产经营稳定,未出现非正常停顿、歇业情况。公司所属电力、煤炭等主业经营正常,下属电厂及在产煤矿继续保持安全稳定生产。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7亿元,净利润1.40亿元,其中扣非净利润为0.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12亿元,同比增长114.78%。2019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约52亿元,公司不欠薪不欠税,与供应商也没有债务纠纷。 另外,对于当前公司股票表现,王广西董事长表示,永泰能源目前股价下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公司对此非常重视,公司采取的措施是:一、抓好生产经营,稳定和提升业绩;二、尽快将债务重组方案落地,使公司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和融资;其他方面在符合监管规则的前提下我们会维护好公司股价。 从民营上市煤企向优质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 资料显示,永泰能源此前通过整合收购华熙矿业、银源煤焦、康伟集团三家山西地方重量级煤企,迅速成长为山西省最大的民营焦煤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民营上市煤企;而之后又先后在江苏及河南等地收购和建设大型发电机组项目,短短几年时间又迅速成长为国内民营火力发电龙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永泰能源于2020年4月发布公告称,将公司所属行业由原来的煤炭开采和洗选变更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此公司解释称,“公司调整行业分类是因电力板块收入连续两年超过公司总收入的50%以上,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公司调整了行业分类,下一步将继续按照煤电一体化的原则,推动公司两个板块的均衡发展。在保证生产经营和经营业绩稳定提升的同时,对冲行业波动的风险”。 除了煤炭、电力板块保持“齐头并进”之势外,永泰能源还强调公司目前已实现了由单一煤炭产业向电力、煤炭、石化综合能源企业的转型,永泰能源所属的华瀛石化大亚湾大型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项目已于2019年10月正式开展试运营,这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新业务增长点。 《证券日报》记者在交流会上曾就华瀛石化项目目前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了提问,公司高管表示,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一阶段燃料油库区码头的全面验收,下半年将增加原油及柴油功能,近期由于国际市场的大幅下跌,对华瀛石化仓储企业是难得的机遇,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对油品仓储能力的要求,截止目前华瀛石化大部分库容已经出租,锁定未来的客户和收益,少量剩余库容也正在抓紧招商中。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永泰能源表示,公司将致力于实业发展,紧紧围绕优质综合能源供应商发展战略,在稳定现有煤炭产业1000万吨/年焦煤产量的基础上,巩固电力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快实现1000万千瓦以上运营电力装机容量,夯实主营业务发展基础。同时,公司将通过广东惠州大亚湾项目,拓展石化及仓储业务,逐步实现2150万吨/年油品货运吞吐能力1000万吨/年油品动态仓储能力和1000万吨/年燃料油调和加工能力,形成综合性、跨区域能源产业集团。(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