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王璐)“总的来讲,请大家相信,我们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请大家放心。” 在12月21日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回应近期的南方多省限电问题时表示。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也强调,我国现在总体电力供应能力是有保障的,现在这种情况是个别地方的,有一些偶然性。从整体来说,能源供应包括电力供应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进入12月,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和低温寒流叠加导致电力需求超预期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湖南12月上旬发受电量同比增长19.8%,截至目前最大用电负荷3144万千瓦,较此前冬季历史最高纪录高出163万千瓦;江西12月上旬发受电量同比增长18.4%,截至目前最大用电负荷2631万千瓦,较夏季最大用电负荷高出5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浙江12月上旬发受电量同比增长9.2%,位居东部省份前列。近期,针对这几个省出现的电力缺口,湖南、江西等地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了一些预判,在此基础之上及时采取了有序用电的措施,按照制定的预案,有计划地压减了一部分工商业企业的用电,来确保电力供需平衡、确保居民用电需要。浙江的电力供应能够保障需求,省内个别地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一些措施。赵辰昕表示,最近电煤需求有所增加,煤炭价格略微上涨,但电厂存煤的天数和总量都是有保障。截至目前,电力供应总体保持了平稳有序,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居民生活用电都没有受到影响。据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会继续指导各地电力企业包括其他的能源企业多能互补、多能平衡,共同做好冬季能源保障的各项工作:第一,提高发电能力,优化运行方式;第二,进一步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已经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同时,会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切实保障电力的需求。第三,针对一些确实存在短期电力供应缺口的地区,指导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气推动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其中,在煤炭方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能;采取措施使煤炭运输通道更加合理,运输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增强煤炭储备能力;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赵辰昕透露,“西煤东送”“北煤南运”等主干煤运通道建设都在加快推进,产销地的铁路专用线加快布局,主要港口、物流园区公铁联运也在有序发展。同时,一批大型储煤基地在加快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序推进,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完)
近期,湖南、江西电力供应偏紧,浙江也出现限制用电情况,引发当地企业和居民广泛关注。 这些地区的供电情况到底怎样?为何限电?后续电力供应能否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企业转夜间生产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继发布有序用电或限电通知。 湖南长沙等多地启动有序用电工作。湖南省有关部门倡议,各类工商企业要主动错峰生产,关闭不必要的景观亮化设施,居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高峰负荷时段尽量不使用高耗能电器。 江西省发改委决定,从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实施可中断负荷,并启动有序用电工作。 浙江省及多个地市发布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办公区域气温下降到3摄氏度以下(含3摄氏度)时方可开启空调等取暖设备,且设置温度不得超过16摄氏度。部分地区对企业生产进行限电。 “好几年没有遇到‘限电’的情况了!”湖南一家工业车辆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白天电力供应不足,他们从12月16日起将生产时间“错峰”调整到晚上9点至凌晨5点,办公场所白天原则上也不开空调。 湖南中部一家工业园区的负责人表示,园区企业从上周末开始“限电”,用电量相比之前下降了20%至30%。到了年底,很多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限电”对于企业的设备运行、订单交付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些城市的部分区域出现停电现象,多地市民反映工作和生活产生诸多不便。有市民在网上“晒”自己的遭遇:有的人因为公司写字楼停电,要爬20层楼上班;有的公司职员午间吃饭时,发现餐馆因为停电歇业了。 电力供应偏紧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一些地方电力供应偏紧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回应说,一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湖南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江西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浙江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位居全国第五;1至11月份同比增长4.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二是遭遇极寒天气,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这些地区采暖以电力为主,进一步加剧电力消耗。 三是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力保供困难。湖南外受电通道能力600万千瓦、江西外受电通道能力26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电因长期高负荷运行故障风险增加,湖南岳阳电厂、宝庆电厂机组近日相继故障停运,影响电力供应102万千瓦。 据介绍,浙江当前电力供应能够保障全省电力需求,不存在电力供应不足情况;部分地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了限制电力消费的措施。 根据浙江省此前出台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案,到2020年,浙江煤炭消费总量要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亿吨以内;在各市平衡基础上,累计腾出用能空间6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下一步如何保障电力需求? 据了解,随着低温、雨雪天气的持续,一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明年春节前后。当前电力供应与需求的矛盾、发展与排放的矛盾叠加,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日前,湖南省已成立工作专班,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煤电油气运行调度,积极协调山西、陕西等地煤炭铁路运力,确保火电机组满发稳发,同时做好水电科学调度。 湖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省统调火电机组全额并网发电,甘肃、三峡等特高压、超高压线路满负荷送电湖南,电煤库存能基本满足全省14家统调火电企业近段时间用煤需求。 浙江省能源局节能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冬季能源供应,省政府行政机关将带头遵守节能倡议,全力保障居民用电。 针对因为排放问题而出台的“限电”政策,有企业负责人认为,今年是受到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应尽量避免实行“简单化、一刀切”的措施,不让生存本就艰难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面对入冬以来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各地和电力企业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各项工作,提高发电能力,优化运行方式,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切实保障电力需求。对一些确实存在短期电力供应缺口的地区,科学合理调度,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 国家能源局表示,将督促电网企业优化运行方式,挖掘跨省跨区联络线送电潜力;加强机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重要设备临时停运造成电力缺口;进一步做好电煤供应保障工作;督促各地区电力主管部门落实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准备。 从长远来看,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强薄弱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多联供等综合能源利用方式,并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削峰填谷”。(记者白田田、史卫燕、朱涵、魏一骏、安蓓、刘羊旸)
随着换股吸并*ST平能的重组预案正式出炉,龙源电力距离A+H两地上市的图景又近了一步。 *ST平能1月17日晚间公告,龙源电力拟换股吸收合并上市公司。本次交易由换股吸并、资产出售及现金购买三部分组成,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 具体看方案:第一步,龙源电力将通过向*ST平能全体换股股东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实现换股吸并。龙源电力此次A股发行价格为11.42元/股。*ST平能的换股价格则以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3.5元/股为基准,给予10%的溢价率,即3.85元/股。合并换股比例为1:0.3371。 截至公告日,*ST平能总股本为10.14亿股,假设全部股东均参与本次换股,则龙源电力为本次换股吸并发行的A股数量为3.42亿股。同时,方案为*ST平能异议股东设置了现金选择权。现金选择权价格为3.50元/股。 第二步,*ST平能将拟出售资产以各方约定的价格转让给内蒙古电力或其子公司。对价由内蒙古电力或其子公司向合并后的存续公司龙源电力以现金支付。 第三步,龙源电力将向国家能源集团其他下属子公司东北电力、陕西电力、广西电力、云南电力、甘肃电力、华北电力购买资产,拟购买资产的对价由存续公司龙源电力以现金支付。 上述三步互为前提条件,若其中任何一步未能成行,则其他两步均不实施。本次交易完成后,*ST平能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龙源电力作为存续公司,由其或其指定的全资子公司承继或承接*ST平能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合同、资质、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拟出售资产除外)。 按照这一重组方案,*ST平能现有煤炭开采销售业务将由内蒙古电力或其子公司承接。龙源电力作为存续公司,则有望通过与拟购买资产各要素的深度整合,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资本布局。
日前,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2020年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对2020年11-12月天然气发电电量电价临时上调,上调标准(含税)为∶调峰机组0.067元/千瓦时;热电联产机组40万级机组0.067元/千瓦时,20万级机组0.073元/千瓦时,10万级机组0.071元/千瓦时;楼宇式分布式机组0.071元/千瓦时。 业内人士表示,天然气上网电价上调是气电联动这一机制运行的结果,鼓励燃气发电企业供暖季节多发电。 江苏国信是国信集团旗下以金融、能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相关电力服务、煤炭销售业务及售电业务,所生产的电力主要输入江苏电网,热力主要供给当地企事业单位及居民。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江苏省现有燃气装机容量为1614万千瓦,江苏国信火电业务板块中,公司现有燃机容量259.2万千瓦,占全省天然气发电业务约16%。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江苏省各发电集团前列,且淮安二燃燃气机组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热电联产燃气机组之一,具有能耗低、排放少等优势。 上述负责人补充道,此次上网电价上调将增强燃气发电企业服务当地企业及居民发电供热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以来我国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和低温寒流叠加导致电力需求超预期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江苏调度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1亿千瓦,首次实现冬季用电负荷破亿,存在电力缺口。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就冬季能源保供工作回复记者时表示,为应对新一轮强降温天气,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尤其是要重点做好电力供应。充分利用大电网资源配置的优势,优化全网运行方式,统筹做好跨区域的电力余缺互济,保障重点地区和民生能源供应。面对电力资源紧缺的局面,江苏国信山西境内的平朔电厂两台66万机组、保德煤电1号66万机组于年内正式投产,时机刚好。电能将通过特高压线路直接输送至江苏,弥补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缺口。 这一前瞻性布局不仅响应了国家统筹电力资源的号召,实现山西省政府“变输煤为输电”的战略目标,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西电东送”作出了良好示范。
近日,国网信通研发的“数据机器人”在新疆上岗的报道获评中国电力报“2020数字电力十大新闻”之一。据悉,此次评选以能源电力行业专业媒体视角,梳理回顾一年来能源系统、电力行业发生的重要事件。 据国网信通介绍,2020年10月,国网新疆电力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上线的新疆区域内首个“数据机器人”即“小喔”数字机器人,由公司子公司中电启明星研发,其利用RPA技术,在不改造现有系统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业务场景的流程自动化操作,替代或辅助低价值、无需人工决策等固定流程化操作,结束简单重复劳动,让员工创造更高价值。 据了解,截至2020年10月,“小喔”数字机器人已完成设备专业15类、配网专业5类、数据专业16类、运安专业6类,共计42类专业报表场景构建,可实现报表模块自定义快捷配置、高效率迭代发布报表。通过对多次登录系统、点击、查询、数据校验等操作实现自动化,录入人均工时由3.5小时降至0.2小时,极大提高基层工作效率,节省人工劳动。 “小喔”数字机器人具备易复制、易迁徙等特性,已在湖南、四川、重庆、吉林等7个地区分别落实部署。国网信通表示,在未来,随着“小喔”数字机器人在人员及业务规模巨大的电网企业的成熟验证,加之其易复制、易迁徙等特性,有望以较低的成本、成熟的经验向行业外市场快速渗透。
12月25日,由“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的“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晋能控股集团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加速培育新动能,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洼地”和发展“高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上市公司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晋控电力”)是晋能控股集团旗下三大上市公司之一,前身漳泽电力于1997年6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2年12月,原同煤集团重组漳泽电力,开辟了国内以资本市场为纽带、实现煤电一体化资源整合的先河。目前,企业总资产543.17亿元,总股本30.77亿股,发电总管控容量1081.09万千瓦。 2019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电力市场形势,晋控电力全力以赴抓基层、打基础,跑市场、抓现场,深挖潜、提质效,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年增长,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实现“全年红”目标;漳泽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即将建成投产,织女泉四期、闻喜风电和沁县光伏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总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污染物实现了100%达标排放,储灰场实现了“由灰变黄、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的蝶变……公司良好的成长性、市场信誉度和合规化运作能力等得到了资本市场和广大投资者高度认可。 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征程,晋控电力表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发展机遇,优化能源结构,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做强做优,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争当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排头兵。 一是抓住我国建设“风光火储多种能源+智慧管控”的智慧能源一体化和“源网荷储输”一体化绿色电源基地示范项目的机遇,加快漳泽百万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大同—京津唐500kV点对网送出工程、同热三期、塔山三期、漳泽三期、河津三期等前期项目,打造大同、长治、晋南三大绿色电力外送基地,坚定不移走大容量、高参数、成本优、效益好的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拓展生物质、地热、氢能等新兴新能源,参与试点“新能源+储能”“新能源+火电+储能”,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400万千瓦,走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优势互补之路。 二是发挥好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加强资本运作,注入优质电力资产,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到“十四五”末,电力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60%;发挥好煤电一体化融合优势,通过“煤控电”“煤参电”“电参煤”“煤电互参”等多种方式,重组省内外煤电项目,促进煤、电合作共赢,放大煤电联营优势。 三是瞄准“全国电力行业前十”目标,高点站位、谋篇布局,扎实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降成本、增效益、谋发展,到“十四五”末,总资产力争翻一番,总装机容量翻一番,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10%,实现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地发展,全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上市公司,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内容摘要 12月以来,湖南、浙江等多地出现多年不见的拉闸限电现象,市场担忧供需矛矛盾问题。拉闸限电现象背后,是否是普遍现象?为什么会拉闸限电?拉闸限电后续形势如何?供需矛盾会不会形成通胀压力?我们详细分析如下: 哪里在限电?——只是中东部少数省市,不是普遍现象。从限电地域范围看,主要是中东部少数省份。从限电领域看,江西、湖南虽全省限电,但主要是生活、景观、路灯等用电领域;浙江限电除了生活、景观、路灯用电领域,对企业用电也有一定限制。拉闸限电主要是中东部少数省市,限电也并不是普遍领域都限电。 为什么会限电?——多种因素叠加下的“紧平衡”。拉闸限电反映的是供需矛盾。(1)需求层面,工业、生活用电需求共振。下半年内外复苏叠加支撑工业持续偏强,年底赶工加速供需错配,工业用电需求增加;天气降温+空调普及,生活用电需求也大幅增加。(2)供给层面,煤炭生产、进口也有弱化因素扰动。产煤大省内蒙古“倒查20年”涉煤反腐影响下半年煤炭产量趋弱。澳煤进口虽下滑,但整体占比较低,有边际影响但不是主因。此外,煤电联动但电价未市场化情况下,煤价过高也会影响发电。(3)额外结构性因素也是影响,湖南、浙江电力自给率低,电力需求过快增长使得供求矛盾凸显;湖南水电占比高,冬季枯水期额外加剧电力供给紧张。 限电后续形势?——只是短期“紧平衡”,不是趋势性矛盾。(1)从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电供需格局看,去产能没有影响煤、电供给稳定,近年来我国发电量稳定增长,煤炭供给虽受压缩,但供需缺口整体为正,煤、电供需格局基本稳定,不存在趋势性煤、电供需矛盾。(2)拉闸限电仅是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下,短期供需“劈叉”造成的“紧平衡”现象,后续供需“劈叉”或将缓解。需求端看,随着春节来临、赶工落幕,工业用电需求将下滑,生活用电整体占比不高,春节虽面临用电高峰,但不足以抵消工厂放假导致的工业用电下滑。供给端看,部分港口和电厂数据已经出现改善,或反映煤、电供给压力正在逐渐缓解。 慎用短期“紧平衡”线性外推经济、通胀压力。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和海外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仍未弱化。海外方面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落地,疫苗普及仍需时间,供需错配将持续,继续拉动出口产业链超预期。国内经济仍处于赶工期,且今年春节较晚,赶工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后续即将进入宏观数据发布的空窗期,短期预期扰动可能快于经济基本面变化,但短期供需“紧平衡”的临时性因素居多,需慎用短期“紧平衡”线性外推中长期经济、通胀压力。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见顶风险,海外疫情和疫苗落地风险 哪里在限电?——中东部少数省市,不是普遍现象 近日湖南、浙江等多地出现多年不见的拉闸限电情况。最早在10月底,内蒙古乌兰察布开始布控四季度铁合金行业有序用电。12月以来,湖南、江西、浙江多地陆续拉闸限电,其中湖南、江西限电范围覆盖全省,浙江主要是温州、义乌限电。 拉闸限电主要是中东部少数省市,限电也并不是普遍领域都限电。从限电地域看,主要是中东部少数省份。从限电领域看,湖南、江西虽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有序用电,但限电领域主要是生活、景观、路灯等用电领域;浙江除了生活、景观、路灯用电领域限电,对企业用电也有一定限制。 为什么会限电?——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的“紧平衡” 拉闸限电背后是供需矛盾。之所以会拉闸限电,简单说就是有的地方电不够用了,出现了供需矛盾。从供求结构看,电力供给主要包括火电、水电、风电、核电,2019年我国火电+水电供给占比高达88.4%,是主要的电力供给来源,其中火电占比高达72.3%,是电力供给最主要的来源。电力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工业用电需求、生活用电需求,其中工业用电需求占比约70%。 需求层面看,近期工业偏强+天气降温,导致工业、生活用电需求共振。 内外需求叠加支撑工业偏强,工业用电需求增加。11月工业增加值仍偏强,一方面是国内投资需求仍偏强,另一方面出口继续超预期。经济赶工情况在12月可能持续,内需仍会支撑生产。出口方面,海外疫情反复可能加剧海外生产与需求的缺口,增加对中国出口的需求,预计中国出口偏强的情况可能持续到2021年一季度,12月工业生产或将继续偏强。2019年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需求接近70%,工业偏强会增加用电需求。 天气降温加剧季节性需求+空调普及,生活用电需求增加。2019年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14.2%。从季节性规律来看,冬季南方电力取暖需求会明显上升,最近两年12月的生活用电环比均在10%左右,显著高于之前4年的平均水平6.5%。加之今年12月东部地区较往年降温明显,短期内加大了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增长。同时,近几年空调普及率快速上升,2019年相对2015年,城镇每百户拥有量从114.6台增长到148.2台,增长了29.4%;农村从38.8台增长到71.3台,增长了83.8%;空调普及率上升可能也是导致12月气温下降之际,居民用电需求较往年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供给层面看,煤炭生产、进口也有弱化因素。 内蒙古“倒查20年”涉煤反腐行动影响下半年煤炭产量趋弱。前几年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稳定了煤炭价格,同时内蒙古、山西、陕西成为煤炭生产最多的省份(2019年数据)。但是,今年内蒙古进行了“倒查20年”涉煤反腐行动,影响了内蒙古的煤炭产量,使得今年5月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增速偏低。另外,年底还有煤矿由于安全因素停工的情况,也是扰动煤炭供给的额外因素。 澳煤进口下滑,但整体占比较低,有边际影响但不是重要因素。今年下半年动力煤进口有所下滑,其中澳大利亚动力煤进口下滑比较明显,其他国家(或地区)动力煤进口变化相对不大。但煤炭进口占国内煤炭消费量比例并不高,2019年,动力煤进口占国内消费量比例4.12%,澳大利亚动力煤占比仅为1.37%。由此来看,虽然澳大利亚动力煤进口下滑,但对国内动力煤供需的影响较小,不是影响煤炭供给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煤价可能也影响了发电增长。我国电力供给主要来自火电和水电,2019年火电占比高达72.3%,水电占比16.1%。近年来,虽然煤电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但上网电价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而煤价偏高,会给电厂带来盈利压力,影响火电供给。同时,冬季一般是河流枯水期,水电在往年冬季一般也会出现供给弱化。 结构性因素:湖南、浙江电力自给率低,且湖南水电占比高。 湖南、浙江出现用电紧张,与依赖外电也有关系。2019年数据显示,浙江、湖南本省发电量占本省电力消费量比例较低,浙江为71.2%,湖南为80.8%,较大比例的需求需要外电输入满足,对外电依赖程度较高,导致在电力需求过快增长时可能会面临供不应求。 湖南水电发电量占比较高,额外加剧了湖南电力供给紧张。2019年湖南水电占发电量比例为35.1%,而湖南水电发电量在11月快速下滑,这可能是湖南电力紧张的额外原因。 限电后续形势?——短期“紧平衡”,不是趋势性矛盾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并未压降电煤供给,我国电力供求格局基本稳定 电力层面,近年来供给稳定增长,发电容量不断增加。从电力供给层面看,虽然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大力度压缩过剩产能,但我国发电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6000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不断增加,电力供给并未受供给侧改革影响而下降。从电力供需缺口层面看,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推进过程中,我国电力供需缺口虽然扩大,但一方面即使缺口最大时期缺口程度也未超过2%,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电力供求缺口逐渐修复。 煤炭层面,供给虽受压缩,但供需缺口整体为正缺口。2013-2015年,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国原煤产量连续下降。2016年供给侧改革重点发力煤炭产能去化,原煤产量下行趋势较前期加剧。但是从2017年开始,我国原煤产量开始恢复,此后逐年增长。从与发电更相关的动力煤供求缺口看,经历过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后,动力煤整体维持供需正缺口,我国不存在趋势性的动力煤供不应求问题。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并不存在趋势性煤、电供需矛盾。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并未降低电煤供给,我国电力供求格局基本稳定,当前的拉闸限电仅仅是诸多短期影响因素叠加影响下,供求“劈叉”造成的短期“紧平衡”现象。 电力供求紧平衡只是短期现象,后续将会逐步缓解 从需求端看,春节将至、赶工落幕,工业用电需求将缓解。(1)工业用电方面,随着春节即将来临,经历赶工高峰期后,工厂赶工也即将落幕,后续生产将回归正轨,工业用电需求2月或将经历下滑,春节后恢复稳定。(2)生活用电方面,根据季节性规律,春节前后或面临生活用电高峰,但生活用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整体只占15%左右,春节期间生活用电需求增加或许不足以抵消工厂放假导致的工业用电下滑。 从供给端看,高频港口和电厂库存数据已经出现回升。(1)12月以来北方曹妃甸港口煤炭库存结束持续3个月下行趋势,开始出现上升。(2)12月以来,浙电也结束了持续4个月的煤炭库存去化,煤炭库也开始上升。港口库存、电厂库存同步掉头向上,或反映电力缓解煤炭供给压力正在逐渐缓解。 不宜以短期“紧平衡” 线性外推经济、通胀压力 当前全球大宗价格已“price in”2021年复苏预期。我们在2021年海外年报《雨歇青山近,远望道阻长》中指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对2021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已有相当程度的反映,尤其是在拜登胜选以及疫苗出现进展之后,通胀预期开始快速上升。以大宗商品为例,如果综合考虑需求及流动性(以中美名义GDP增速代表需求端,美债收益率代表流动性预期),历史经验来看,铜价与之保持一定正相关。如果以2020年经济增速来看,当前铜价已较高。但如果综合考虑2020~2021年经济增速,并假设明年流动性环境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当前铜价仍在合理区间,即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对2021年的经济恢复预期已经较高。 短期内,海外刺激、春节偏晚对需求仍有支撑。短期来看,海外和国内因素或都将对需求形成支撑。海外方面,美国第二轮财政刺激即将落地,但新冠疫苗的普及仍需时间,发达国家仍面临严重的供需错配,这可能将继续拉动中国出口产业链超预期。国内方面,经济仍处于赶工期,且2020年春节较早在1月24日,而2021年春节较晚在2月12日,2021年1月份工作日较2020年多出许多,经济活动或保持活跃。因此,从内外部因素来看,海外刺激、春节错位或对短期需求仍有支撑。 慎用短期“紧平衡”线性外推长期经济、通胀压力。受到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限电”情况。随着2021年将至,后续即将进入宏观数据空窗期,短期预期扰动可能快于经济基本面变化。但短期供需“紧平衡”临时性因素较多。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和海外经济基本面支撑因素仍未弱化,不宜以短期“紧平衡”线性外推中长期经济、通胀压力。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见顶风险,海外疫情和疫苗落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