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开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华创证券指出,在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车路协同市场数据报告,未来五年仅国内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对路侧(高速公路)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规模就接近20亿元。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 巨星科技(002444)的激光雷达主要是较远距离和较高精度的激光雷达产品,大规模用于复杂环境和室外环境,同时适用于中高速运行的物体,能应用在自动驾驶、机器人、仓储物流等领域。目前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已销入欧美顶尖企业比如莱卡、天宝等,国内市场也在和包括科沃斯(603486)在内的优秀企业展开合作。 万集科技(300552)从2015年开始开发多线车载激光雷达,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有着较为稳定和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同时布局了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中海达子公司海达数云在激光雷达领域进行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其他公司:大族激光、永新光学。
8月11日晚,珍宝岛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8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创新药及仿制药研发平台项目、鸡西分公司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中药材产地加工项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珍宝岛表示,本次定增可进一步推动公司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大幅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完善中药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公司产品条线战略布局;不断深化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协同发展战略。 本次募投项目包含创新药和仿制药两个研发平台。对此,珍宝岛表示,这充分考虑了研发投入、研发难度和研发周期,二者同步推进有利于优势互补。与化学创新药相比,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投入相对较少、风险相对较低、时间相对较快;而创新药的竞争壁垒和市场收益远高于仿制药,有必要积极发展创新药。 具体来看,创新药及仿制药研发平台项目致力于研发高临床价值、高经济价值的化药创新药及仿制药。珍宝岛表示,在中成药市场发展相对放缓的背景下,加快化学药业务的发展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项目建设满足公司抢占化学药市场先机的需要。该项目涉及的品种均属于用药人群广、用药时间周期长、市场空间巨大的心脑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精神、抗肿瘤、抗感染类、消化代谢、呼吸系统等领域。项目可提升公司研发效率,加快仿制药研发和创新药研发上市速度,抢占市场先机。 鸡西分公司三期工程建设项目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工业园区建设原料药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4745千克原料药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作为原料用于公司化学制剂的生产。珍宝岛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将保障原料药稳定供应,提高原料药质量,为公司化药仿制药的研发提供有效保障。此外,依据新上设备能力,迅速引进和开发新的制剂品种,将使公司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进一步完善公司质量体系和生产规范化管理,增强原料制剂一体化优势,为未来化药产业化建立基础。 中药材产地加工项目拟分别在安徽省亳州市和甘肃省岷县建设中药材产地加工车间及配套工程。安徽(亳州)皖药产地加工项目和甘肃(岷县)陇药产地加工项目将进一步规范道地药材加工市场,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此外,通过提高中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的规范化程度,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提高中药材前处理的集中度,提高其规模水平,在全面提高药材生产与加工规范化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药农收入水平。 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将建设ERP一体化管控平台、数字化营销平台、企业大数据平台和敏捷开发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内外部协同效率,加快公司新药研发速度,节约研发资金,进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近半数新冠疫苗概念股业绩下滑。 疫苗概念股是2020年A股市场最大的明星,疫苗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64%,七成成份股股价翻番。股价涨势傲视A股的同时,相关公司的疫苗进展及业绩表现引发市场关注。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陆续披露,疫苗概念股迎来了连续三日的股价回调。 五倍新冠疫苗热门股“业绩平平” 昨晚两只热门疫苗股华兰生物(002007)和西藏药业(600211)发布半年报。西藏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9.76%,与公司股价年内近500%的涨幅相比,这一业绩表现显得“平平无奇”。 6月中旬,西藏药业公告与斯微生物缔结面向全球的独家战略合作关系,涉及新冠疫苗产品的合作对价约3.5亿元。自此,公司股价开启腾飞之路,不到两个月收获了14个涨停板,涨幅近200%,市值超过300亿元。不过随着近期疫苗股普遍回调,公司已在5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跌停。 对于新冠疫苗的进展,西藏药业在半年报中回应称,当前合作涉及的预防性疫苗产品在中国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还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批准、临床I期、II期和/或III期试验、上市批准、生产设施认证/核查(如适用)等主要环节,方可上市,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如果研发失败,已支付给斯微生物的资金、相关临床费用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中报显示社保基金首次现身西藏药业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股占比1.29%,此外,私募大佬葛卫东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姐姐葛贵兰凭借4.41%的持股比例新进成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 另一只华兰生物昨晚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7亿元,同比下降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仅微长0.94%。公司近期在互动易平台对新冠疫苗进度做出回复,称目前公司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推进顺利,目前公司正陆续提交新冠肺炎疫苗申报临床所需的相关资料。今年以来,华兰生物股价累计上涨了126%,市值突破1100亿元。 近半数新冠疫苗概念股业绩下滑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从已披露中报、快报和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当前A股涉及疫苗研发及参股疫苗研发企业的上市公司中,中报业绩上升和下滑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主营业务与新冠疫苗研发直接相关的公司业绩却缺乏亮眼表现。 智飞生物(30012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94亿元,同比增长38.8%;实现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31.18%;新冠疫苗研发进度方面,公司与微生物所合作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目前处于临床二期阶段,属于国内第一梯队。 沃森生物(300142)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6100万元-6600万元,同比下降22%-28%。目前,公司与艾博生物共同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收到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6月26日沃森生物发布消息表示,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进入Ⅰ期临床试验,获批临床3组研究,每组样本量56人。 复星医药(600196)上周宣布,在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后,截至目前,已有72名受试者接种BNT162b1疫苗。复星医药和 BioNtech正在中国共同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产品,该试验是BioNTech全球开发计划的一部分。 此外,即将登陆科创板的“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正筹备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金雷股份(300443)、电广传媒(000917)均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热门疫苗股中,业绩表现最差的是未名医药(002581)。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6665.43万元至9998.15万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盈利2565.53万元。此外,公司已连续三年的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上半年巨亏的业绩预告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走出两个一字跌停板,此前,公司股价最高涨至34.1元,不到半年股价上涨超300%。 全球6种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放眼全球,当前新冠疫苗在各国的研发进展如何? 8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目前全球共有165种疫苗处于试验阶段,其中26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的6种疫苗中,3种来自中国。国内的三支团队分别是科兴生物、中生集团的北京所和武汉所。 在当地时间8月10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疫苗研发已取得巨大进展,归功于所有致力于此的研发人员,相信将会获得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挑战在于如何提升产量并分配。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刘柯 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40手机将搭载更为强大的麒麟9000芯片,但“遗憾的是今年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华为的痛在什么地方?在于此前过于重视芯片设计,而忽视了芯片制造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也是国内科研的短板,长期依赖于进口,“拿来主义”盛行,在国际化分工中乐于充当最后的消费环节,缺少对上游产业科研的投入。华为并未参与重资产投入、密集型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只参与芯片的设计,这也使得现在华为处境尴尬。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只有台积电能生产麒麟9000,但现在这个产业链已经断掉了。 华为下一步要做什么?在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云服务、IoT等标准生态逐渐构筑新能力。尤其在半导体制造方面,要突破包括EDA设计,材料、生产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制造、封装封测等。但说实话,这很难,因为这相当于要华为一家企业去做整个芯片全产业链的事,谈何容易?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和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也有很多互联网世界级企业,但除了华为,在真正的高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却凤毛麟角。华为为什么能在电信设备市场快速做大做强,还是在于超预期的研发投入,2019年华为销售收入8588亿元,研发就达到1317亿元,研发营收占比达到15.3%。2019年,中国全部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的有23家,但研发投入金额最大的却是中国建筑,研发营收占比只有区区1.5%,总金额也只有218亿元。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公司总的研发投入金额也仅有1600亿元左右,也就是和华为旗鼓相当。 科技类上市公司应该是科研投入的主力军,但在研发投入前十中只有中兴通讯。在研发投入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也只有中兴通讯、京东方、比亚迪(002594)、海康威视(002415)、立讯精密(002475)、恒瑞医药(600276)、紫光股份(000938)、均胜电子(600699)、宁德时代(300750)、欧菲光(002456)、烽火通信(600498)等寥寥几家科技企业,其中研发营收占比超过15%的只有中兴通讯、恒瑞医药、复星医药(600196)和烽火通信。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就有一个成本的问题,衡量一家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多看科研成果储备,更多看研发营收占比,但这个占比高了,就会吞噬利润,这让上市公司处于两难境地。 中芯国际2019年的研发费用47.44亿元,净利润才16亿元左右,于是被市场戴上了“赔本赚吆喝”的帽子。华为年研发投入1317亿元,净利润只有区区627亿元,如果它上市的话,说不定也不遭待见。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高清在线视频领域科研实力雄厚的苏州科达(603660),2019年研发投入7亿元,研发营收占比高达28%,但净利润却不足1亿元,虽然科研成果累累,但市场就是不买账。 当然,这种情况会随着科创板的不断火爆而有所改变,因为科创板很多企业的研发营收占比都比较高,平均超过13%。因此,科创板可以享受比较高的估值,即便研发短期吞噬利润,但研发的最终结果是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强。只不过,这种宽容还应扩散到整个A股市场。
广电运通1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广电鲲鹏服务器处于研发小批量阶段,正在金融、政务、安全等行业进行测试、推广,生产线改造也在进行中。
2020年,游戏行业进入典型的精品化时代。年初宅经济的火爆,让不少游戏公司业绩水涨船高。风风雨雨过后,游戏行业达成共识:精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行业转型时期,掌趣科技也在不断自我进化和迭代,打造了不少爆款游戏。公司近年来以研发为导向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天风证券研究显示,掌趣科技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近25%为A股最高,说明公司重视研发,预计研发投入将持续提升。 在行业流量红利趋缓的大环境下,研发实力成为游戏企业行稳致远的决定因素。坚持研发投入增强实力同时,公司内部正在着力提升独立发行和运营能力。研运一体化思路逐步落地,加上丰富产品储备以及较强出海发行能力,为掌趣科技后续业绩赋予充足弹性。 研发占比高,构建核心优势 掌趣科技业绩表现较为稳健,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94亿元。 亮眼业绩背后,是新老产品的持续发力。截至2020年上半年,掌趣科技已经陆续推出数款精品自研游戏,包括《全民奇迹》、《拳皇98终极之战OL》、《奇迹MU:觉醒》、《一拳超人:最强之男》等,手游市场地位长期稳固。其中,《一拳超人:最强之男》、《境·界:灵压对决》等二次元漫改产品成功,显示出公司在传统MMO、卡牌品类之外的二次元、动漫IP改编等细分领域具备领先研发实力,有效扩充了产品边界。 2020年一季度,这些产品仍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盈利稳定,榜单排名有所提升。同时公司未来产品储备也相当丰富,且大多都是精品IP改编游戏,自带光环,外界看来,2020~2021将是其产品大年。 在今年6月底的腾讯游戏发布会上,掌趣科技自主研发、腾讯代理的全新华丽魔幻MMORPG《全民奇迹2》和公司联合开发、腾讯代理的国内首款正版授权手游《街霸:对决》已宣布开始预约。预计下半年公司将发布多款新游,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全民奇迹2》、《街霸:对决》、《真红之刃》均已取得版号。 精品自研游戏火爆背后,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的结果。财报显示,2019年掌趣科技研发投入金额3.9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6%。过去三年间这一比例也分别维持在22.68%、25.51%、20.43%,位于行业较高水平,显示出公司一以贯之的强研发优势。 “以产品为中心,构建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强研发体系,提升现有发行体系能效”是掌趣科技近年来研运一体化转型的核心目标。业内人士认为,精品游戏的可持续交付依赖于掌趣科技强大的产品技术实力和完备的研发管理体系,是游戏企业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壁垒的关键,其背后应归因于对优质内容的高质高效投入。 今年年初,掌趣科技董事长刘惠城为公司提出了新的转型目标,即“建立全球化的研发与发行体系、加速次世代技术/美术突破和迭代、树立智能数据支持的产品与发行标杆”。从研发层面来说,就是以构建产品支撑平台、增强后IP时代产品能力,储备更多次世代技术/美术人才强化研发综合实力。可以看出,背后的深层逻辑依然是强研发支撑下的精品内容为王思维。 在技术立企定位下,掌趣科技持久布局的研发投入正快速发挥体系化作用。如公司已完成Unity3D、H5和虚幻4引擎框架搭建,并在尖端技术领域做出突破,《全民奇迹2》就是当前市面上为数不多成熟运用虚幻4引擎开发的手游。公司建立起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现有及后续产品从立项到上线乃至长期运营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 研运一体化转型提速,提升盈利质量 对于掌趣科技来说,近年来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强化研运一体,强调自主发行和运营。虽然和腾讯在资本和业务上都有密切合作,但并不单纯依赖腾讯。据了解,《一拳超人:最强之男》等掌趣科技2019年新上线作品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及自主发行,代表其已初步完成国内外发行运营体系的建设与整合,并通过自主产能的持续性释放提升其能力。目前公司海外发行已相对成熟,2019年境外收入占比41%,国内发行体系则通过天马时空自有买量和外部代理构建,形成全覆盖的游戏发行能力。公司运营业务线负责人是COO黄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积累,其职责是持续建立和完善国内发行、海外发行、投资及商务拓展体系,并与研发部门形成紧密耦合。 《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是掌趣科技展露发行能力的一部力作,这款回合制卡牌手游借力人气漫画IP《一拳超人》收获超高热度。相关研报显示,《一拳超人:最强之男》在2019年为掌趣科技带来收入2.64亿元。截至2020年4月30日,该游戏累计收入近5.0亿元,总充值流水达9.0亿元,活跃用户数达到1889.2万人。2020年通过多次版本更新,丰富游戏内容,2020年1~4月游戏流水达4.21亿元。从《一拳超人:最强之男》到《真红之刃》,能够看出掌趣科技正加速增强国内外市场的买量发行能力,通过自研、发行双轮驱动拓展成长空间,提升盈利质量。 实际上,研运一体化是游戏企业近年来增收降费,强化产业链布局的一个重要趋势,“一拳超人”手游的成功既得益于IP的巨大影响力和过硬产品品质,也是掌趣科技研发、发行体系升级的结果。公司围绕经典IP改编游戏,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爆款产品系列化开发、运营的方法论,并在其自研产品市场表现上得到一次次印证。 比如魔幻题材系列续作《全民奇迹2》(虚幻4引擎)、《王者罗兰》(H5)借力新兴引擎,《街霸:对决》和之前开发的《拳皇98终极之战OL》都是日本格斗游戏IP+连击卡牌类玩法,均有望延续前作优秀表现。据统计,《全民奇迹》2014年底上线,迄今全球累计流水超83亿元,《拳皇98终极之战OL》2015年7月上线,全球累计流水超60亿元。这些长生命周期游戏ARPPU保持相对稳定,不断贡献收入,其产品逻辑和成功经验有望在新作上再次得到验证。 出海变现强劲,逐鹿全球游戏市场 根据Newzoo最新发布的《2020全球游戏市场报告》,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将产生1593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9.3%。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收入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008亿美元,届时全球玩家总数将超过30亿。 掌趣科技近年来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境外市场开拓和发展局面良好。2019年公司境外营收6.61亿元,同比增长1.11%,占比为40.87%,上升7.7个百分点。凭借突出的国际化发行及协同能力,《奇迹MU:觉醒》、《拳皇98终极之战OL》、《魔法门之英雄无敌:战争纪元》等在海外地区发行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上线超过两年的《奇迹MU:觉醒》已先后在韩国及东南亚市场大受欢迎。上线超过五年的《拳皇98终极之战OL》则在日本市场表现亮眼,并持续拓展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 2019年,《拳皇98终极之战OL》及《奇迹MU:觉醒》合计占到境外游戏业务收入的86.5%。2019年2月《奇迹MU:觉醒》上线东南亚地区,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AppStore及GooglePlay下载、畅销双榜TOP5,并荣获2019GooglePlay年度最佳对战游戏奖。 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自主研发并发行的《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手游在东南亚各国正式上线,一举登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GooglePlay下载榜及AppStore下载榜首位,并获得GooglePlay精品推荐,成为中国游戏扩展海外市场的又一标杆级产品。这也是该游戏继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的出海“开门红”,为其后续进一步进军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在东南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根据SensorTower数据显示,2020年Q1东南亚市场手游下载量达到18.2亿次,同比增长45.6%,收入规模达到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其中国产手游占据了TOP20中的13席。能够在高度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不仅显示出《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手游优秀的产品品质及文化适应力,同样证明了掌趣科技对于产品本身适配当地市场的深入理解,从本地化研发、渠道拓展、投放推广、精细化运营等各产业环节下足了功夫。 据悉,《一拳超人:最强之男》接下来还将计划面向日本等更多全球市场发行,同时公司旗下多款新老作品也在持续推进并完善全球化的立项-研发-发行-运营产业链条,继续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深化海外业务布局。 游戏产业已经是一盘全球棋局,更多的机会在海外,这一点毋庸置疑,腾讯今年也明确表示要加快游戏出海步伐。掌趣科技出海产品品质大多经过内地市场检验与打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产品海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有望伴随后续多款新品上线进一步释放盈利潜能。
宁波市天普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普股份”、代码“605255”)8月5日起招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352万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募资3.62亿元,主要用于中高压软管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轻量化关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及总成生产线建设项目。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天普股份全资子公司宁波市天普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普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项目达产后将扩大公司产能,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研发和技术优势,为公司可持续经营和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深耕汽车软管行业 天普股份主要从事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和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厂商及其一级供应商提供橡胶软管及总成产品。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8亿元、4.37亿元和3.45亿元。 目前胶管产品在汽车整车装配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覆盖冷却、燃油、进气、制动、天窗排水、风窗及大灯洗涤、空调、尾气净化、动力转向等各个系统,单车用量在19米左右。一辆豪华型轿车用的胶管组合体数量已达35根以上,种类涉及8个系列。 招股书显示,天普股份生产的汽车胶管种类结构较为完善,按照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可具体划分为发动机附件系统软管及总成、燃油系统胶管及总成、空调系统软管及总成、动力转向系统软管及总成、其他车身附件系统胶管及模压件等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普股份已在全球拥有多家优质的客户资源,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及品牌形象。公司主要客户有日产投资、东风日产、日本仓敷、江铃汽车、英瑞杰、邦迪等。 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 为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天普股份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围绕新产品研发、胶料配方研发等进行,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02.37万元、1555.61万元和1781.61万元。 天普股份的实验室配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检测、分析和工艺等方面的装备和设施,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公司目前已拥有3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行业领先。 同时,在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天普股份还注重整合各方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助,资源共享。在技术上与多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厂战略合作,在工艺配方上与大专院校、专业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公司还积极与外部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合作,目前已合作过的机构有德国EDAG实验室、国内SGS机构、谱尼测试等。 在“产学研”平台建设上,天普股份积极与各大高校合作,培养和吸引相关专业人才,成立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行业资深专家和国外智库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委员会,结合公司内部的技术人才解决行业难点和痛点问题,储备未来产品技术,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