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13次审议会议公告显示,北京阳光诺和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诺和”)将于2月5日科创板首发上会。阳光诺和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公司此次拟募资4.84亿元,用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等。 为逾200家药企提供药物研发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较早对外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公司(合同研究组织)之一。公司作为医药制造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在接受客户委托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支具有高度专业化和丰富经验的研究队伍,从而帮助医药制造企业加快药物研发进展,降低药物研发费用,并实现高质量的研究。 公司作为一家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的综合型CRO公司,掌握了原料药与特殊制剂、创新药I-Ⅳ期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分析等各领域的关键技术及评价模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综合实力在国内“药学+临床”综合型CRO公司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拥有约10000平方米的药物研发实验室,500余人的技术团队。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 我国CRO行业企业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除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少数行业龙头企业外,其他多数CRO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根据Frost&Sullivan的市场规模数据进行测算,公司2019年在中国药学研究CRO市场(采用CMC市场数据)的占有率约为1.82%,在中国临床试验阶段CRO市场的占有率为0.41%。 得益于公司提供的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以及在医药研发服务领域长期的项目经验积累,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药物研发服务主要提供商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为超过200余家医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服务,其中多数为国内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增强了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了客户黏性。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拟募资4.84亿元 公司此次拟募资4.84亿元,用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项目。 公司称,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以及核心技术联系密切,是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对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全面扩展和深化,将进一步补全公司CRO产业服务链,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全部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下一步发展战略展开。 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将牢牢把握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发展机遇,加强公司在仿制药和创新药等方面的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并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从行业的全球发展趋势看,医药企业已越来越重视CRO公司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CRO行业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在现有基础上,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围绕药物研发全流程一体化战略,持续加快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及生物检测分析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关联销售比例较高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阳光诺和实现营业收入3604.99万元、13479.59万元、23352.56万元和23453.04万元,2018年、2019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73.91%、73.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05万元、2071.75万元、4740.07万元、5097.51万元,2018年、2019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46.08%、128.79%。这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超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除阳光诺和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虔还控制四家医药制造业企业,从事医药行业相关业务。其中,百奥药业从事药品制剂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永安制药从事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江西泓森、广东泓森从事药品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持续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较多,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1251.29万元、3251.12万元、3539.05万元和2522.8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71%、24.12%、15.15%和10.76%。其中,公司向关联方百奥药业提供研发服务的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93%、22.49%、14.38%和8.90%,为公司关联销售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7年-2018年,公司关联销售的比例较高,但2019年和2020年1-9月已明显下降。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对关联方的在手合同金额为3548.27万元,占公司在手合同总额的比例为3.14%。其中,公司对百奥药业的在手合同金额为2286.50万元,占公司在手合同总额的比例为2.03%。 公司称,未来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仍将存在持续的关联交易,若未来关联交易存在价格显失公允、资金不能及时回款的情形,则对公司经营及业务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损害公司或中小股东利益。 另外,公司存在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的风险。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母公司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69%、53.22%、50.98%及49.06%。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主要是公司预收账款规模较大,且近年来未进行大额股权融资所致。虽然公司出现大规模退还客户预收款项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正常履行合同而将预收账款转化为收入,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将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债务风险。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11次审议会议于2021年2月1日上午召开,会议同意了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简称“百克生物”)首发上市申请。会议要求发行人补充披露发行人经营过程中销售和推广费用较高的合理性,还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国内外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差别、监管要求、技术发展趋势、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的技术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存在迭代风险等。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公司在回复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时指出,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痘疫苗的生产和销售,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水痘疫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2.25%、84.96%、97.06%及99.89%,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水痘疫苗市场较为成熟,目前部分沿海省份水痘疫苗接种率较高,如果未来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两针法推广进度未达预期或者免疫规划政策出现不利的调整,水痘疫苗市场增长的空间可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此外,水痘疫苗市场内部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且竞争较为激烈,产品各年销售费用率约为40%,推广费用相对较高;如市场出现波动或者竞争对手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水痘疫苗,则可能导致公司现有市场份额缩减,持续盈利能力受损。由于公司的冻干鼻喷流感疫苗获批不久,新产品市场培育需要一定时间;而狂犬疫苗能否按照预期计划完成技术升级以及后续商业化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产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方面,由于疫苗产品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生命的健康与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储运、接种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疫苗产品因其生产工艺复杂、储藏运输条件要求高、接种使用专业性强,其中任一环节把关不严均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风险或者出现接种事故。疫苗安全接种不仅取决于产品质量,还取决于正确的接种方法等诸多因素。 此外,接种者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在注射疫苗后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级别的异常反应,并可能会出现偶合反应。根据法规要求及公司内部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公司可能就接种者的异常反应进行相应的补偿,如个别接种者出现严重的偶合反应,则公司需要进行高额赔偿,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募资巩固主业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约为16.81亿元,主要用于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2000万人份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项目,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600万人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组分)联合疫苗项目,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1000万人份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项目,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300万人份狂犬疫苗、300万人份Hib疫苗项目,在研产品研发项目。 具体来看,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2000万人份水痘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项目总投资2050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03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年产600万人份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组分)联合疫苗项目总投资308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38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 公司是一家主要专注于传染病防治的生物制药企业。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展开,四个建设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保证公司未来销售货品的充足。在研产品研发项目将有助于公司丰富自身管线,加快研发进度,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及持续良好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发投入占比高 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061.74万元、101891.57万元、97566.78万元和60008.6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48.02万元、12805.62万元、22102.21万元和17982.39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27%、7.95%、13.29%及19.73%。研发投入占比较高。 2017年-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包含费用化及资本化的金额)分别为7784.22万元、8097.96万元和12968.38万元,累计研发投入28850.56万元,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超过6000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74%,超过5%。因此,公司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第一条第一款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一款之规定。 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通过多年发展,逐步围绕核心产品建立起完整的运营体系。公司对产品实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项目研发、生产管理、产品流通、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各环节均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及内控制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90%以上来源于公司的核心产品。 公司表示,将以本次新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主要专注于传染病防治。公司将结合已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依此持续投入研发,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方面进行布局。未来公司将会成为一家研发驱动的疾病防治生物医药公司。
截止2021年2月3日11:02,公司涨幅6.85%。公司近一年的涨幅已经超10倍,超过同期其他光伏概念股,如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 2021年2月2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市场传闻高瓴资本可能参与定增。定增公告一出,2021年2月3日再次点燃市场热情,这份预告有何看点?下面我将来讲解一下。 一.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2011年登陆创业板,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电站系统集成等。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 二.公司财务(1)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2021年1月25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营收190-200亿元,同比增长46%-54%;归母净利润18.5-20.5亿元,同比增长107%-130%。 (2)逆变器龙头今年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0% 2020H1显示公司光伏行业产品占营收88.21%,其中电站系统集成占52.24%,2020H1实现营收36.27亿元(+52%),光伏逆变器占38.45%,2020H1实现营收26.69亿元(+60%);开源证券预测2020年公司逆变器市场份额达20%。 三.定增预告 2021年2月2日晚公司发布定增预告,募集41.55亿元,其中24.17亿元投资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6.39亿元投资研发创新中心扩建项目、4.98亿元亿元投资全球销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24亿解决产能问题 受中国碳中和计划、美国新总统重新加入巴黎计划影响,国内外都加大对新能源的建设,其中国内外各国都着力于光伏发电的建设,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约48.2GW,预计全球有望实现装机120GW以上。 公司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增量,2020公司电站集成业务预计收入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25.95%,东吴证券预测长期看公司电站集成系统将保持每年20%-40%的稳健增长。 公司作为逆变器龙头一直存在产能不足的影响,2020年逆变器出货30GW以上,同比增长约85%,扩产后有望逐步解决产能问题,长期看逆变器市场份额可达30%。 同样受益于光伏发电效率提升,发电价格逐步与一次性能源发电价格靠近,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稳步提升,2020年公司储能业务预计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储能装机量将达到2019年的5倍以上。 目前公司产能紧缺情况下,为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公司生产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4.9亿元布局全球营销服务中心 海外成熟的市场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能力,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较低;目前公司逆变器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同类型产品,同时公司逆变器已经批量供货于德国、意大利、美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H1公司海外销售收入19.88亿元(+28.64%),其中逆变器海外出货23-24GW,同比大增160%。 此次4.9亿元布局全球营销服务中心,可以快速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提升公司服务能力。 (3)6亿元投入研发,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研发能力一直是新能源设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研发产品加速产品的迭代、扩张产品线,保持产品品质是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 2015-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远超国内其他竞争者,其中2020H1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5%。 (4)6亿元改善改善财务状况,提高公司风控能力 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扩大,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量的不断增长,公司把6亿元用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可以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四.小结 接近42亿元定增方案,解决了目前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导致的产能紧张问题,也解决了目前研发投入资金的问题,还解决了公司营销战略的问题,最后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产品销量和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增加公司现金流来提高公司风控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近日,小熊电器因业绩不达预期,股价遭遇六连跌,回落至上市以来的相对低位。 有分析称,小家电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增长放缓,投资者担心小家电快速增长的时代有可能结束;小熊电器的薄利多销模式,与中国家电集体向中高端转型的方向悖逆,被认为不代表发展方向。 长期“重营销、烧渠道”的打法令小熊电器的销售成本居高不下,过去三年的销售费用占四项费用的七成以上;而“轻研发”的互联网思维又导致小熊产品的增长后劲不足。 一周市值缩水70亿 受业绩增速不达预期影响,近日小熊电器股价连日下挫,一周内跌幅超32%,市值缩水近70亿元。 去年7月,小熊电器股价曾一度站上165.90元的高位,以半年123%的涨幅位列家用电器板块之首。 时隔半年,小熊电器的股价已基本回落至去年5月的水平。截至发稿,小熊电器报收91.31元/股,最新市值142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家电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增长放缓,小熊电器股价走低背后,是投资者对小家电快速增长的时代有可能结束的担忧。 1月26日晚,小熊电器更新2020年度业绩预告,次日开盘即获第二次跌停。更新后的公告较此前仅多了一句“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业绩预告方面无无重大分歧”的说明。 小熊电器预计,公司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4.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0%-70%;预计扣非净利润为3.87亿元-4.4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5%-65%。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电器的归母净利润为3.22亿元,同比增长92.05%。据此计算,第四季度小熊电器的归母净利润仅为0.8亿元-1.34亿元,同比下降20%-增长34%。 同比下降20%至增长34%的净利润增速,较2020年前三个季度90%左右的增速出现大幅下滑。 对此小熊电器的解释是,2020年度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际发展战略需要,公司对费用投放节奏进行了战略调整,导致净利率在季度之间有一定的波动。 重营销轻研发,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 成立于2006年的小熊电器,近几年乘上社交网络营销的东风,凭借直播卖货、薄利多销的互联网打法成功破圈。 据招股书披露,2015至2017年,小熊电器的线上渠道分别实现6.33亿元、9.56亿元、15.04亿元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87.55%、91.24%、91.59%,线上集中度逐年增强。此后几年小熊电器未再披露线上线下的营收数据。 长期“重营销、烧渠道”、在线上高举高打的战略,使得小熊电器的销售成本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86亿元、3.96亿元和3.45亿元,均占当期四项费用的70%以上。 而小熊对于研发似乎并不太重视。2019年,小熊电的研发费用为7652万元,占总营收的2.85%,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及占比均为0,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7.14%。 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为7284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92%。这样的研发投入力度较竞争对手九阳股份、美的集团等仍有较大差距。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小熊电器的薄利多销模式,与中国家电集体向中高端转型的方向悖逆,被认为不代表发展方向。 在家电市场需求疲软、增速放缓的态势下,国内各家电企业开始寻求智能化、高端化的转型升级,以谋求新的增长空间。 “近几年,依靠互联网思维发家的企业,如今越来越强调科技与工匠精神;那些一味固守互联网基因的企业,基本上都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一面。” 刘步尘分析称,对于小熊来说,当务之急是去互联网泡沫,在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上多下功夫。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营销创新,不是产品创新,更不能技术创新,难以持续支撑一个企业持续发展。 新建厂房致固定资产大涨90% 为满足公司多品类、高速增长的销售规模需求,小熊电器从2019年开始投入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的建设。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熊电器创意小家电生产建设(均安)项目一期基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壶类工厂已搬迁至厂房,投入生产,二期项目目前正在筹划中,该项目公司拟申请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的竣工延期。 此外,小熊电器创意小家电生产建设(大良五沙)项目一期之一基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居家工厂已搬迁至厂房,投入生产,设备购置仍在进行中;另有小熊电器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项目、小熊电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小熊电器信息化建设项目均处于建设中。 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熊电器的固定资产为2.6亿元,同比大涨90.27%,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建厂房部分转固所致。 小熊电器自建工厂的做法,在刘步尘看来是一种陈旧的工业思维,“中国是全球家电配套和代工能力最强的国家,一个企业在没有做大之前最经济有效的路径是找人代工”。 刘步尘认为,对于目前的小熊电器来说,想要获取更大的增长空间,第一,走爆品路线;第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技术瓶颈;第三,逐步朝中高端品牌转型。 小熊电器的主营产品包括厨房小家电和生活小家电两大品类,前述已搬迁至新厂房的壶类工厂,即为厨房小家电品类中的一员。而无论是壶类,还是其他小家电品类,在业内看来,其技术含量都不高,进入门槛低,容易被模仿,护城河不够深。 小熊电器所代表的创意小家电市场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但随着众多家电厂商的纷纷进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互联网时代小家电企业纷纷加强线上销售渠道建设,并通过价格战、广告战、专利战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小熊电器也在财报中提到,如果未来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如不能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消费升级需求,不能及时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将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智教育”)日前回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对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处行业人力资源依存度较高风险、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等问题进行详细披露。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资约6.97亿元,主要用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 高校客户覆盖率较高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提供软件开发、运维及服务、系统集成等信息化服务,收入主要来自高校客户。公司经营面临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受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影响较大、对高校客户存在回款较慢的风险。公司下游行业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其中,2019年收入对应的最终普通高等学校用户数量占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比例已达16.31%,高校客户覆盖率较高。 公司在回复意见落实函时指出,公司对高校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回款周期较长。公司高校客户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资金审批、拨付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其中,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金额分别为7044.74万元、10881.46万元、17431.25万元和11659.43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35%、26.72%、36.13%和169.82%;各期末发行人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75.62%、72.82%、60.2%及33.77%。 目前,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业务交付模式仍以传统项目验收交付为主,服务交付模式(以基础信息化设施租用化和软件产品SaaS化为代表)处于起步阶段。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向客户交付合同约定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信息化建设内容并经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即同目前行业现状一样,仍以传统项目验收交付的方式为主。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在SaaS产品研发、运营服务体验和客户拓展等方面的投入。2018年-2020年1-6月,公司服务交付模式下实现的SaaS服务收入分别为11.57万元、260.12万元和408.75万元,金额较小但增长较快。 募资巩固主业 根据公司2020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拟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2000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份数量)。募集资金总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向询价对象的询价情况确定。 本次公司拟募集资金约6.97亿元,主要用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 公司指出,上述项目均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是对公司未来利用募集资金补充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为公司业务的稳定增长提供财务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技术的创新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看,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15854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超融合平台的技术研发;二是信息化应用生态服务体系的运营。本项目实施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的技术架构将突破原本只能在私有运行环境中部署的局限,为学校提供基于混合云的运行平台,为聚合内外部优质资源提供支撑,为高校、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信息化新生态奠定基础。同时,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将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应用的构建,提供行业专属的、可配置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各类用户提供多终端、多场景、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为校情感知、教学质量提升、专业诊改把控、招生策划优化、资源分配、校园服务治理等提供数据分析、预测预警模型的快速搭建,支撑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治校。 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16214万元。公司将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助推高校教育治理实现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拟投资763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增设营销服务网点、开发和运营信息化共创平台。 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方面,公司拟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结合未来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规划,通过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补充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3亿元,主要用于优化研发基础环境、加强预研投入、高端人才引进、满足产业并购需求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能力。
1月28日上午,回天新材(行情300041,诊股)与华中科技大学“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在华科大梧桐语问学中心举行,双方将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佳刚、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回天新材董事长章锋、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涛、院长朱锦涛等14位领导和嘉宾出席此次签约仪式。 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旨在围绕粘接密封新材料领域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创新性的研发成果与知识产权,促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提升博士后、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博士后流动站等现有平台建设;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探索成立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双方将以研发中心为依托,重点围绕粘接密封新材料领域,在特种胶粘剂、电子封装材料、表面处理材料与工艺、高性能复合膜材料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合作。 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回天新材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打造世界工程胶粘剂技术领先者和应用专家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先进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促进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为回天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提升公司的科研技术实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回天将借势借力努力攻克民族工程胶粘剂“卡脖子”关键技术,逆势实现公司跨越发展,加速进口替代,做强中国品牌,以粘接的力量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月28日,翰森制药旗下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药研发中心启动仪式,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杰昌科技园成功举行。该研发中心的启用,对翰森制药进一步深化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意义深远,标志着公司的生物创新药研发驶入快车道,开启创新研发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生物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中国医药(行情600056,诊股)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满足我国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有着 25 年发展历史的民族医药企业,翰森制药长期关注生物医药并做了重点战略布局。公司紧跟国际制药创新的前沿,于2016年组建生物药研发中心,应用国际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型生物药的研发及产业化,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疾病领域,已经建成符合GMP标准的先进生物药研发开发平台,首个生物药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生物药研发中心大楼 生物药研发中心面积6300平方米,配备细胞株开发、细胞培养工艺、蛋白纯化工艺、制剂工艺、质量分析等研发实验室,应用国际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型生物药的研发。 专注创新是翰森制药的核心发展驱动力。公司通过逐年持续加大对研发(R&D)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平台并掌握了一批专有技术,在上海、连云港(行情601008,诊股)建立了研发中心,创建多个国家级研发机构,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前 3 强。翰森制药重点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抗肿瘤、抗感染及糖尿病等领域的新产品研发,目前已上市 4 个 1 类创新药,在研项目百余个,其中进入临床二期及之后阶段的创新药5项。随着此次生物药研发中心的启用,翰森制药将借助上海开发开放的广阔平台以及政策、人才、资源等多元优势,加快创新发展,践行“做优民族医药,做强中国创造”的企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