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同比增21.25%-证券日报网) 编者按: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很多上市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量。今日本报对2019年A股市场整体、创业板公司,特别是研发投入同比增100%的前50名上市公司给予解读。本报见习记者 李正A股市场2019年年报披露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在众多数据当中,研发费用作为上市公司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受到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合计约为7317.14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约1282.31亿元,增幅达21.25%。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转型为技术投入,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要求,同时,大部分企业也意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新上市IPO企业的数量超过200家。新上市的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费用,是相当大的增量,这部分增量所贡献的研发费用增加占比预计接近10%。“另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意识到提高研发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刘有华说。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研发费用看似增加许多,但是如果平均到三千多家上市企业,其实并不多,而且研发费用总量占比较高的都是头部企业。“头部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和每年数千亿元的营收相比并不多。”杨如意说。分行业来看,研发费用合计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设备制造业1297.37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1056.83亿元、汽车制造业624.07亿元。杨德龙分析认为,上述研发费用总额较高的行业本身技术含量比较高,属于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投入的重资产行业,所以研发投入总量较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每年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才能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A股上市公司中的科技型企业,杨如意认为应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比如5G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分板块来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当中,已公布数据的1422家企业2019年研发费用合计约3857.04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全部研发费用约52.71%,与2018年相比增加约754.16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A股板块。对此,杨如意认为,研发费用与企业市值和营业收入直接相关,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营收规模相对较大,研发费用也更高。此外,记者在梳理数据时注意到,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亮点颇多。虽然研发费用总量与主板企业相差甚远,但是科创板上市企业2019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7.56%。
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部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或按要求以上市公告书形式披露了2019年主要经营数据。总体来看,科创公司上市元年首份“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展现出科创板上市公司群体鲜明的科技创新风貌。 首先,科创板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年报财务指标呈现出明显的“新经济”特征。例如,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于未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智力资本、数据资源等“新经济”要素。 其次,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持续保持力度。其中,微芯生物、赛诺医疗研发投入占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虹软科技等5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金山办公等22家公司连续两年超过15%。 最后,科技创新成果喜人,高研发投入带来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项。同时,13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华润微参与的“高性能MEMS器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安集科技的钨抛光液技术已应用于3DNAND先进制程,产品线从逻辑芯片拓展到存储芯片;长阳科技已成长为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进口替代。 (责任编辑:赵金博)
4月30日,沪深两市除少数上市公司不能按时披露年报外,3626家公司亮出2019年“成绩单”。整体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复杂局面,A股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增、研发投入驱动转型升级、分红金额再创新高等特点,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细胞,这份“成绩单”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 此外,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00家,整体运行平稳,保持良好发展态势。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历时280天,从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再迈一步。 整体业绩稳中有增 2019年,沪深两市业绩整体稳中有增,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1万亿元。其中,沪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1万亿元,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万亿元(未包括异常巨亏的*ST盐湖)。 沪市方面,共实现净利润3.19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九成以上公司实现盈利,共计1370余家。同时,经营质量上稳扎稳打,共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八成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正,七成以上连续3年为正;约半数同比增长,330余家连续3年实现增长。从产业结构来看,2019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经营稳健,营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经营业绩整体平稳,共实现营业收入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21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沪市主板集聚了一大批优质蓝筹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凸显。这其中,大盘蓝筹贡献突出。上证5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9万亿元,净利润2.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52%,整体利润的68%;上证18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3万亿元,净利润2.70万亿元,同比增幅均为10%,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70%,整体利润的85%。同样,沪市中小市值企业也表现不俗。市值500亿元以下的中小市值的公司,合计实现13.42万亿元营业收入和5227亿元的净利润,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深市方面,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营收6.5万亿元,5.2万亿元和1.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10.3%和11.7%,均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的营收增速。 2019年,超过85%的深市公司实现盈利,六成公司利润同比增长,42%的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20%。2019年,深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320亿元,同比增长3.4%。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实现净利润3565.1亿元、2235.7亿元和51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4%和29.1%。不规范的减值行为明显减少,2019年深市非金融类公司商誉减值总额1035.6亿元,同比下降18.5%。 研发投入驱动转型升级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新动能快速成长。 沪市方面,2019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4478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70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480余家公司研发投入上亿元,工程建筑、汽车制造等行业研发投入居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服务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 这其中,有传统制造产业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新旧动能转换,致力建设制造强国,也有战略新兴产业聚势赋能,带动工业经济换挡提速。 令市场关注的科创板研发投入如何?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达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持续保持力度;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过三成,较上年增长10%。19家公司在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分享科技成果的“稳定锚”。 深市方面,2019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3924.4亿元,同比增长12.8%,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60家,其中美的集团、中兴通讯、京东方、比亚迪等8家公司超过50亿元。高研发投入带来更多科技创新成果。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100余项。 2019年深市整体平均研发强度为3.0%,其中研发强度超过10%的公司有291家,占比13.1%。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2019年研发投入2635.4亿元,较上年增长12.9%,平均研发强度为4.8%,超过深市平均水平。 创业板在创新驱动下展现强劲增长动力。新技术、新产业、业态、新模式企业加速向创业板聚集,目前创业板公司中,超过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八成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能力,超过七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聚集特色突出。 深交所表示,板块设立以来,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左右,不仅远高于2.2%的全社会平均研发水平,也明显高于深市3%左右的整体水平。 分红金额再创新高 近年来,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企业职责,积极回报投资者正成为A股市场的优良传统。年报显示,两市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约1.36万亿元,再创新高。其中,沪市公司分红累计分红金额1.07万亿元,深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0.28795亿元。 具体看,沪市共有约1110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1%,整体分红比例32.4%,合计分红金额1.07万亿元。 其中,810余家公司分红比例超30%,约230家公司分红比例超过50%,工商银行的分红总额最高,达937亿元,22家公司的派现金额在100亿元以上。同时,570余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30%,超90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50%,稳定高比例分红的群体已经形成。这其中,除长年以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的银行及采掘业龙头企业外,其他行业中,伊利股份、大秦铁路、兖州煤业、大唐发电等公司也成为长期大比例分红的典范。 深市65.4%的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2879.5亿元,同比上升10.5%,股利支付率为33.6%。1272家在2017年至2019年连续分红。分红金额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及金融业,分别为332亿元、280.3亿元和267.6亿元。 此外,2019年深市公司股份回购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有649家公司完成回购,共有119家公司正在实施中;回购涉及金额合计739.5亿元。 科创板“满百”后再迎新机遇 4月29日,光云科技登陆科创板,就此,科创板迎来第100家上市企业。从0到100,科创板只用了188个交易日。同时,100家上市公司也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上市首年,科创板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58.98亿元,同比增长11%。 100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分别为39家和25家,另外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各有15家、12家和9家。尤其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选择科创板上市。 整体看,科创板运行以来基本平稳,符合预期。 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上市的280天后,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创业板首发注册办法》总体借鉴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制度安排,充分吸收了科创板相关制度。 深交所表示,坚持创业板和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市场格局,推动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市场参与者改革获得感,努力提升创业板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首次将增量与存量改革同步推进的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本次改革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一体推进试点注册制与基础制度建设。 (责任编辑:赵金博)
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19年年报,或以上市公告书的形式披露了2019年主要经营数据。 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上市首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同时,盈利质量稳步提升,七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八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九成公司扣非后实现盈利。 在稳中有升的同时,各家科创公司仍然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增幅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持续保持力度。其中,微芯生物、赛诺医疗研发投入占比接近50%,中微公司等11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同时,科创板公司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三成,平均每家超过200人,同比增长10%。19家公司在上市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涉及员工人数超3000人。(记者 张杨) (责任编辑:畅帅帅)
销售费用一直被诟病的华润双鹤迎来了药品获批的好消息。 9月26日,华润双鹤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润赛科收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非那雄胺片(5mg)《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件号:2019B03869),批准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不过,长江商报记者查阅财报发现,华润赛科因涉及担保旧案,目前有70余万元涉案资金被银行冻结。 虽然有药品获批的好消息,但是华润双鹤的诸多问题还是无法遮掩,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销售费用的过高投入。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两年华润双鹤在销售费用上大笔投入,仅两年时间,其销售费用就增超18亿。研发投入却多年掉队,去年,其研发费率仅3.40%,在同行业中垫底,而去年其销售费率为38.83%,同行业中排名第一。 子公司因陈年旧案被冻结70万 9月26日,华润双鹤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华润赛科收到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非那雄胺片(5mg)《药品补发申请批件》(批件号:2019B03869),批准搞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华润赛科作为华润双鹤销售收入最多的子公司,因担保旧案,目前有70多万资金被银行冻结。 资料显示,华润赛科在1999年为北京药物资联合经营公司(以下称“物资联合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借款人民币210万元提供担保,因物资联合公司未按期还本付息,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起诉华润赛科和物资联合公司。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华润赛科对物资联合公司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010年,华润赛科偿还人民币197.04万元,目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仍冻结华润赛科银行存款人民币70.96万元,该金额为债权人主张的争议的利息。现该案仍在法院执行调解中,华润赛科将70.96万元确认了预计负债。 销售费两年增18.76亿 销售费用已成为2019年诸多药企接受检验的标准,华润双鹤也不例外。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华润双鹤的销售费用增长极快,仅两年就增超18亿。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华润双鹤的销售费用分别是13.18亿元、18.78亿元和3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1%、42.51%、70.08%,两年增加18.76亿元;而2019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18.65亿元,同比增20.07%,几乎比肩2017年整年的销售费用。 对此,华润双鹤表示,销售费用的增加是公司面对政策调整等变化,逐步调整营销策略,对市场投入增加及加大学术宣传和推广力度所致。 而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所有的销售费用中,服务费占比最大,增长最快。2018年,公司服务费投入10.46亿元,在总销售费用中占32.76%,同比增185.28%。而同期公司销售人员共3118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位销售人员在2018年需要投入33.56万元的服务费, 2017年,平均每位销售人员投入服务费为12.87万元。今年上半年,服务费投入为6.25亿元,同比增加42.07%,增幅再次扩大。 研发投入在营收占比中同行垫底 不过,与数额可观的销售费用相比,公司的研发投入远没有这么大方。 半年报显示,2019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仅8429.30万元,同期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22倍。而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华润双鹤多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同行业也是垫底表现。 数据显示,2018年,华润双鹤的研发投入为2.80亿元,占营收3.40%,占当年净资产的3.53%。而同期,科伦医药、恒瑞医药、复兴医药、现代医药、信立泰和鲁抗医药的研发投入在当年营收中占比分别为7.40%、12.70%、8.30%、4.00%、10.60%和4.30%;占当年总净资产比例分别为7.20%、11.50%、6.00%、5.50%、7.30%和5.30%,华润双鹤的两项占比均为垫底。 2016年和2017年,其研发投入在营收、净资产中占比同行排名也都是倒数第一或者倒数第二。 不过,2016年-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在当年的营收占比分别是23.98%、29.24%和38.83%,同行业中的排名分别是第二名、第二名和第一名。 此外,2018年同行业研发投入金额为8.37亿元,是华润双鹤研发投入的近3倍;而同行业的销售费用为28.33亿元,比华润双鹤少3.61亿元。
摘要:对于未来的战略投入降低了华为利润率,但这也是任正非的明智之处。 按照收入而言,华为在2018年收入达到109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明星公司阿里巴巴(182位)与腾讯(237位)之和,二者收入分别是561亿美元和472.7亿美元。 但就利润率而言,华为仅为8%,而阿里巴巴为23%,腾讯则是25%。简单来说,华为利润率不及互联网公司一半。 即使这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今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还是表示:“华为赚的钱太多了。”同时他认为,华为对于战略的投入不够。“我们战略投入多一点,今天的困难就少一点。” 今年6月,任正非在面对美国媒体时预测,华为在2019年有可能面临营收下降300亿美元的挑战。不过随后他又补充道:“我看到我们(华为营收)还在增长20%。我们只是预测会出现下降,但是现在还没有出现下降。到底年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还不肯定。但300亿美元的下降,对我们来说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任正非强调,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已经在回升。 去年华为的研发总额高达1015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4%。根据普华永道在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的统计,在2018财年(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腾讯研发投入为27亿美元(185亿人民币),约占其该财年总收入7.3%。 华为表示:公司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2018年华为从事研发的人员有8万余人,约占总人数的45%。 这或许正是任正非的明智之处:较低的利润率换来的是人才与技术的储备,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