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锋尚文化、美畅股份之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第3家企业正式进入发行阶段。7月28日晚,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盾光电”)披露招股意向书、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等招股文件,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297万股,预计融资金额为7.2亿元,股票代码为“300862”,网下发行申购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8月5日,保荐机构为华龙证券。 蓝盾光电主营业务为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工程、运维服务、数据服务和军工雷达部件的生产,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交通管理、气象观测和军工雷达等领域。公司上市申请6月30日获受理,7月15日顺利通过上市委审议,7月24日注册生效。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及监测仪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及数据服务建设项目、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并补充营运资金。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蓝盾光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6.40亿元、7.78亿元,实现净利润3213.56万元、7207.88万元、1.53亿元。公司选择“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为上市标准。 据公告,蓝盾光电将于7月29日(T-5日)进行网下路演;7月31日(T-3日)进行初步询价;8月3日(T-2日)确定发行价格;8月4日(T-1日)网上路演;8月5日(T日)为网上网下发行申购日,确定是否启动回拨机制及网上网下最终发行数量,网上申购配号;8月7日(T+2日)公布中签结果;8月11日(T+4日)刊登《发行结果公告》《招股说明书》。 发行方式方面,蓝盾光电选择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与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行,并将通过网下初步询价直接确定发行价格,网下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 根据安排,蓝盾光电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164.85万股,占该次发行数量的5%。回拨机制启动前,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2193.15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0.02%,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939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29.98%。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份数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为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公司股东不进行公开发售股份。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附件: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7月23日一、普通纪念币普制币的定位是什么?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适应公众需求,普通纪念币普制币(以下简称“普制币”)总体定位于纪念和收藏功能。其可以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但不鼓励流通;可以依法交易,但要避免炒作。市场化改革后,普制币分为按面额预约兑换和溢价装帧销售两部分。其中,按面额预约兑换部分是普制币发行的基础和主体,溢价装帧销售部分是按面额预约兑换方式的补充。两者结合可以更好满足公众对普通纪念币的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二、为什么要进行普通纪念币市场化发行改革? 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开始推进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通过公开预约和以需定产,大大提高了普通纪念币发行透明度,社会反映良好。但现行方式还存在以下矛盾:一是完全采用面额兑换的方式无法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二是行政方式难以科学确定发行数量,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平衡供求。三是发行各方的责权不清晰,影响发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中存在的问题,更好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激活承销主体市场活力,培育健康理性的纪念币收藏理念,更好地发挥普通纪念币在弘扬民族文化、钱币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人民银行经过深入研究论证,拟对现行普通纪念币发行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 三、如何保证普制币市场化发行改革的效果? 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立足于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特点和传统,引入招标方式,保留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预约兑换机制,增加普制币装帧销售,丰富公众获得普制币渠道,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同时,人民银行将加强对普制币主承销商的指导和监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改革效果。 一是合理确定普制币发行数量。人民银行将根据普通纪念币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公众需求,合理预测装帧币市场供求,研究确定普制币发行数量。 二是加强对普制币主承销商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普制币发行的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完善钱币市场法律法规,培育诚信、规范的市场主体,引导钱币市场健康发展。(完)
据央行网站28日消息,为进一步推进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普通纪念币普制币发行管理暂行规定》。人民银行指出,将加强对普制币主承销商的指导和监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改革效果。 据介绍,本规定所称普制币,指中国人民银行限量发行,具有特定主题,采用通用工艺生产的非贵金属材质的纪念币,包括纪念硬币和纪念钞。 《暂行规定》明确,人民银行根据普制币发行计划,通过召开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装帧人民币的企业等参加的普制币发行数量咨询会等方式,在充分考虑公众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普制币计划发行数量。普制币计划发行数量分为计划预约兑换数量和计划装帧销售数量。 银行业金融机构牵头组建承销团,承销团由1家主承销商、不少于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成员和不少于1家钱币经销商成员组成。钱币经销商只参与普制币装帧销售,不得参与预约兑换。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钱币经销商1年内只能加入1个承销团,次年可调换。 《暂行规定》指出,承销团主承销商应具备下列资质条件: 一是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是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亿元。 三是经营稳健、合规。 四是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至少1个下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不含市辖区)内设有营业网点。 五是具备普制币预约兑换系统,并与中国人民银行普制币预约核查系统对接。 六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与普制币发行相关的其他条件。 人民银行表示,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适应公众需求,普通纪念币普制币总体定位于纪念和收藏功能。其可以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但不鼓励流通;可以依法交易,但要避免炒作。市场化改革后,普制币分为按面额预约兑换和溢价装帧销售两部分。其中,按面额预约兑换部分是普制币发行的基础和主体,溢价装帧销售部分是按面额预约兑换方式的补充。两者结合可以更好满足公众对普通纪念币的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据介绍,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开始推进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通过公开预约和以需定产,大大提高了普通纪念币发行透明度,社会反映良好。但现行方式还存在以下矛盾: 一是完全采用面额兑换的方式无法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行政方式难以科学确定发行数量,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平衡供求。 三是发行各方的责权不清晰,影响发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中存在的问题,更好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激活承销主体市场活力,培育健康理性的纪念币收藏理念,更好地发挥普通纪念币在弘扬民族文化、钱币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央行经过深入研究论证,拟对现行普通纪念币发行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 谈到如何保证普制币市场化发行改革的效果时,人民银行表示,普通纪念币发行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立足于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特点和传统,引入招标方式,保留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预约兑换机制,增加普制币装帧销售,丰富公众获得普制币渠道,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同时,人民银行将加强对普制币主承销商的指导和监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改革效果。 一是合理确定普制币发行数量。人民银行将根据普通纪念币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公众需求,合理预测装帧币市场供求,研究确定普制币发行数量。 二是加强对普制币主承销商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普制币发行的服务水平,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完善钱币市场法律法规,培育诚信、规范的市场主体,引导钱币市场健康发展。
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月底结束发行 部分地方资金已分配到项目 7月28日,财政部对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四期)第三次续发行进行了招标,实际发行量为700亿元,票面利率2.86%,期限品种为10年期。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28日,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15期,累计发行9300亿元,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发行2000亿元、1000亿元、6300亿元。 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称,为了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7月30日第四次续发行70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四期)。这意味着,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于月底全部发行完毕。 “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目前,各省已迅速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的特殊通道,全力推动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市县惠企利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小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有效发挥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已经接近尾声,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18日开始启动发行,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将全部完成发行任务,发行速度前所未有。通过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等民生短板,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让民生事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经济发展助力。 “抗疫特别国债期限品种为5年、7年、10年,其中以10年期为主,规模为7000亿元,整体期限较为适中,短期还款压力不大,这也给我国经济恢复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有利于抗疫特别国债对经济社会发挥长期支撑效应。”张依群说。 与一般记账式国债相同,抗疫特别国债不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还在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跨市场上市流通。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抗疫特别国债分销和交易。 投资者张先生对《证券日报》表示,“从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首期开始,我就购买了一些,虽然收益率并不算高,但我主要看好其安全性。” 记者从一家国有大行网点了解到,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渠道认购抗疫特别国债,但是目前仍然以机构购买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抗疫特别国债资金9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0%的额度用于抗疫相关支出。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有12个领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抗疫相关支出有6个领域,包括减免房租补贴、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等。 目前部分地方已经收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并分配到具体项目。例如,苏州市财政局日前发布消息称,苏州市获得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0.6亿元。其中,用于抗疫相关支出23.18亿元。包括:保就业2.26亿元、保基本民生13.16亿元、保市场主体7.7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42亿元。包括: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投向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6.27亿元、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6.7亿元、其他民生类基础设施项目14.45亿元。 张依群表示,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抗疫支出,需要尽快让抗疫特别国债从资金量转为投资量、工程量,从而稳定和带动基建投资增长。 记者 包兴安
>>精选层启航 新三板将不断提升辐射力吸引力竞争力 新三板精选层昨日开市,首批32家挂牌公司集体晋层。新三板市场自此构筑起“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锋尚文化、美畅股份启动招股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正式进入发行阶段 上周五“注册生效”的锋尚文化、美畅股份,本周一双双披露招股意向书、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等招股文件,成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最早进入发行阶段的两家企业。这也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发行程序已正式启动。 >>从参与定增到拿下表决权 珠海国资两步走入主日海智能 7月27日晚间,日海智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润达泰将其持有公司13.32%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珠海九洲行使。该委托生效后,珠海九洲将成为日海智能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珠海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再融资战投选项怎么用?三大问题待解答 上周,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凯莱英23亿元定增方案作出调整,发行模式从“锁价”改为“市价”,认购方由高瓴资本一家变为“不超过35家”。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各界对再融资新规中战投选项的热议。此后,欧菲光等多家公司跟着宣布调整原先的锁价定增模式,市场哗然。 >>华为郭平:5G部署告一段落 5“机”创商业成功 “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行业应用,释放5G网络红利。”7月2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华为2020共赢未来全球线上峰会”上这样判断。
据交易所公告,国光连锁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05188,发行价格4.65元/股。高测股份、西域旅游、华达新材公布中签率,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分别为0.03289066%、0.0260308705%、0.04487869%。 【新股提示】 申购:无 上市:国光连锁 中签号:无 中签率:高测股份 西域旅游 华达新材 【上市】 国光连锁今日上市 发行价格4.65元/股 据交易所公告,国光连锁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05188,发行价格4.65元/股。 主营业务:商业经营;商业投资管理;经营场地出租;停车场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中签率】 高测股份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29% 据交易所公告,高测股份公布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586,772户,有效申购股数为46,745,787,0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306.4755 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6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537.50万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40%。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289066%。 西域旅游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260% 据交易所公告,西域旅游公布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定价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4,559,480户,有效申购股数为133,975,542,5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387.5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3487.5 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90%。回拨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260308705%。 华达新材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49% 据交易所公告,华达新材公布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5,391,877户,有效申购股数为197,331,960,000股。回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984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8856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0%。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487869%。
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该行将于7月29日在上海面向全球投资人多市场同步发行首单“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此举为我国首次试点多市场同时发行一只债券,将创新驱动债市的联通和开放,有效助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据了解,本期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低碳运输等绿色项目,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项目预计年节约标煤约41.3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1.2万吨,有效减缓和抑制气候变化,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长三角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国开行有关人士介绍说,此次债券发行具有三项意义:一是同一只债多市场同发,探索金融产品互联互通实践。在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澳门金管局、债券通公司等支持下,国开行携手上清所、中央结算、中国结算、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等债市登记托管基础设施机构,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首次同时发行一只债券,采用同一债券代码、同一跨市场主承销团,形成同一价格。债市登记托管基础设施机构共同试点推动不同市场同时开展分销,面向最广泛投资群体,为我国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探索提供产品支持,并推动了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业务进展。 二是以绿色新专题引导社会公众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本次发行为首单在境内发行的获气候债券标准认证的利率债,不仅遵循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标准,还获得了安永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双认证,兼顾绿色债券原则、社会债券原则和气候债券原则。此外,柜台债承办机构将通过其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向社会公众零售本次发行的债券,这也是气候债券首次亮相柜台市场,可有效推广社会责任投资意识。 三是助力金融开放,拓展方便全球投资的多元化渠道。在全球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新投资理念指引下,为方便更多国际投资人参与到我国绿色金融中,国开行聘请跨境协调人,协同完成发行工作。同时,本次发行信息将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等同时发布,方便境外投资人及时了解,推进债市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 该人士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完善贯通境内外,跨越银行间、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面向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的全面发行渠道,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责任投资领域,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循序渐进拓展市场广度与深度,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第7号)》精神,与市场成员携手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债券市场要素自由顺畅流动,提升市场效率和活力,积极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