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两家企业的合并正在进行中,有很强的必要性。我们会积极推动这个事情。”9月2日,中国中化集团(下称“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化工产业市场化程度颇高,考虑到“两化”集团业务上的重叠和潜在的协同效应,其重组将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不仅体现在体量规模增大,更体现在盈利能力提高等方面。重组后将有助于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以打造世界级超级化工巨头。 早在几年前,业内对于“两化”集团的重组便有预期。而这主要源于2018年7月份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后,该职位由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尽管此举被业内认为是“两化合并”的前兆,但之后从两家集团对外表述上看,更常见的说法是以“两化合作”为主。 转眼来到2020年初,“横空出世”的先正达集团不仅标志着“两化”重组正式进入推进期,同时也表明“两化”重组率先在农业板块落子。 “应该说,先正达集团成立后,整合带来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中化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先正达集团销售额约为120亿美元,同比增长2%;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 谈及两家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进程,该负责人透露,重组方案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正在(尚须)履行相关批准和监管程序。 “整体上看,今年央企重组整合的重头戏或落在‘两化合并’上,并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的专业化重组整合有望进一步提速。”朱昌明如是说。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央企间战略性重组无疑是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据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2组41家央企开展重组整合,其中既有横向强强联合,也有纵向业务协同。 而从数量上看,截至目前,虽然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已减至百家以内,但打破企业边界的专业化重组仍在加速推进。结合国资委年初的部署安排来看,今年仍要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进入倒计时,预计其中有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相关内容会对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可以预见的是,待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出台后将对央企、地方国企的专业化整合形成强大推力,从而加快相关领域专业化整合落地实施。
房慧 8月11日-12日,第四届地新引力峰会于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举行,地产、资管、物业、租赁、产业、科技、金融、区块链、文旅等行业领袖齐聚,思考特殊时期的破局之路,探寻地产的第二增长极,全程直击。 就产城开发与传统房地产开发的不同之处,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方晔表示有以下几点: 首先,产城开发是以时间换空间。产城开发相对更慢,周期更长,做产城开发就要对城市未来发展要有充分了解; 其次,要善于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除了要做好策略、招商、运维,还要做好金融产品机构的衔接、政府产业导入的衔接等; 再次,产城开发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和人群。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需要注重的是销售和物业,而产城开发不同,因为它服务的主体是人,所以更需要西思考如何围绕人的生产、生活、社交特性来定制产品; 最后,营造城市区域,懂不懂造城也很重要。做产城开发时,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政府规划、企业需求要相匹配。 谈及产城开发的趋势,他表示:产城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资源会更集中化,向中心城市导入。所以做产城开发,就要盯住中心城市,盯住城市中主导方向产业的人和企业。
作为中国建材水泥资产整合的载体,天山股份将有望成为水泥行业的新龙头。8月8日,天山股份公告,公司将整合中国建材旗下四大水泥公司,在解决同业竞争的同时,打造我国水泥行业龙头上市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由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资产购买方面,天山股份拟向中国建材及其他股东发行股份,分别购买中联水泥100%股权、南方水泥99.93%股权、西南水泥的95.72%股权、中材水泥100%股权。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 通过此次整合,四大水泥公司的原股东将成为天山股份的股东,并对天山股份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例如,尖峰集团公告表示,该交易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目前,尖峰集团持有南方水泥1.05亿元股权,占后者注册资本的0.95%。若该交易能顺利实施,尖峰集团将不再持有南方水泥的股权,转而持有天山股份的股权。 配套募资方面,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3.15亿股。目前募资规模尚未最终确定,假设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的发行价格为审议本次重组相关议案的上市公司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收盘价18.02元/股,预计募集资金规模约为57亿元,最终的发行数量及价格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确定。 天山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及销售,经营区域集中在新疆和江苏地区。通过此次整合,天山股份有望成为水泥行业的龙头公司。 天山股份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大,水泥产能提升至约4.3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提升至3亿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提升至4亿立方米以上,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整合也将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公司表示,重组完成后,公司与标的资产之间将形成协同发展、互相促进、资源共享的良性互动。采购方面将整合采购需求和计划,进一步发挥采购端的规模效应,获得成本优势;生产方面将通过专利技术、生产诀窍、特殊工艺的共用以及技术骨干的流动调配,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财务方面有望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为公司的持续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头戏,相关政策规划正在抓紧制定中,有望在下半年出台。作为重要手段之一,国企重组整合将提速落地。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的合作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在竞争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专业化重组整合。 8月4日,华北制药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提交的《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按照其此前公告的重组方案,华北制药拟向公司股东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药集团持有的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51%股权、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华药集团持有的华北牌系列商标资产。 这不是个例。天山股份拟以发行股份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中国建材水泥板块资产,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分别进行联合重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双双公告拟将所持有的油气管道等相关资产出售给国家管网集团……下半年以来,国企不同层面的重组整合动作频频。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要求,下半年要突出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重要抓手,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作用,突出主业实业优化升级,积极推动重组整合,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 据了解,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制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也在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两者将协同推进。 “国有资本的数量和价值是巨大的,并购重组作为存量资本调整的主要方式,可以有效优化国有资本产业结构。”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表示,专业化重组和主辅分离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一大趋势。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年初的部署安排,今年要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研究启动炼化业务整合,继续抓好煤炭等去产能工作。此外,在调结构优布局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日前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也表示,下半年,国资委将进一步积极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领域的央企。 相关的工作已展开。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央企煤电资源区域整合第一批试点正在推进,目前大部分资产已经完成划转,国家能源集团等五大发电集团将在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5省区形成“一家央企一个省区”的格局。 国家能源集团2020年年中工作会透露,下半年将加快推进电力、金融产业整合,推进同质化公司、区域公司优化整合。继续做好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工作。 加快参股企业重组、退出,提高管理质量。 地方国企并购重组也在加速推进。山东能源集团计划年底前实现两个总部整合重组、融合运行,完成两个法人主体重组、报表合并等工作。山西近日公布首批92个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项目,公开转让涉及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表示后续还将陆续发布相关项目,积极与央企和省内外战略投资者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整合也将加码。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年中视频座谈会强调,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做好国资国企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央地合作。 李红娟表示,下一步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合作协同发展会更为强化。构建有效的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推动大监管格局建立,逐步淡化以企业属地为原则的各项制度障碍的边界。未来需要重点从三个维度推进,其一是政策的协同。在政策层面推动战略性合作、制度有效衔接、机制深度融合。其二是以无偿划转、有偿重组、组建股份制公司等方式推动央地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集聚优势产业和优势业务。其三是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项目落地、重大工程、搭建平台等对接模式,形成“以点带面”的立体式协同体系。 事实上,去年央地重组就已有动作,例如中国宝武收购马钢集团,招商局集团重组辽宁港。据了解,今年一些跨区域的地方国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的并购重组也正在酝酿。 “围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国有资本将进一步调结构、优布局。”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认为,下半年中央企业之间、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的兼并重组、交叉持股、战略合作将好戏连台。 李红娟认为,国企兼并重组涉及面广、利益协调难度大,不是简单的两个或多家企业同类项合并,更多的是深层次的融合,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人员的选用任用、企业战略调整与规划等。因此,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坚持企业市场化地位和市场化运作,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企业市场化改革与优化内外发展环境。重视协商自愿,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将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生产、资本、人员等核心要素通盘考虑,扬长避短、合理科学规划,进行系统性的资源配置与优化调整。
山西焦煤集团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吸收合并,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成为国内第二大煤炭巨头,冀中能源集团决定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近期,煤炭企业新一轮重组加速推进。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与此前不同,本轮重组整合与国企改革相结合,通过资本运作推动煤炭行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将有更多案例出现,或将打破地域限制,推动跨省区更高层次整合,催生行业“巨无霸”。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0.6%;6月份原煤产量3.34亿吨,同比下降1.2%。 “随着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优质新增产能有序释放,我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产能结构持续优化,煤炭产能将稳中有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如是预判。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省已下达2020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通过重组整合等方式引导有关煤矿退出是发力点之一。 河北最大煤炭企业冀中能源集团近日决定将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同时将井矿集团、张矿集团所持煤炭公司股权注入邢矿集团。 山西省能源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山西已批复了23个减量重组方案,涉49座煤矿,合计退出产能960万吨,目标是确保年底前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 允许资源不相邻的煤矿异地重组,是此次山西煤矿减量重组的新特点。23个重组方案中,15个方案属于异地重组,主体企业以潞安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煤集团等国企为主。业内分析,集中处置上一轮资源整合的遗留问题,加速“僵尸企业”出清,是此次山西实施减量重组的重要目标。 在煤炭企业内部加快整合的同时,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在提速。山西焦煤集团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的合并,将重点围绕焦煤资源的专业化重组展开。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山东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这是2000年以来,煤炭行业第三轮整合重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十五”末到“十一五”期间的第一轮重组,主要为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了宁煤集团、龙煤集团等一批省级煤炭产业集团。“十二五”期间的第二轮重组,主要是围绕煤炭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如,华能集团兼并重组甘肃华亭煤业,同煤集团重组漳泽电力。而当前第三轮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资本整合,实现煤炭行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认为,壮大行业、改革体制是当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图。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国企提质增效是此轮重组的战略背景。 引入不同所有制成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煤炭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将是当前政策的主要目标。 张宏认为,山东、山西等地大型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企改革,在集团层面设立投资公司,明确下属企业内部分工,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重组后,企业可以集中优势开展一些“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攻关,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企业。 “我国煤炭从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去产能,主基调变为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兼并重组无疑是最佳途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当前大趋势是将几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合并成产能超亿吨的航母式集团,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将进入快车道。 张宏也认为,下一步煤炭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将来可能还会有跨省区的整合,以及更高层次的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重组的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且体量与规模并不小。“因此兼并不是简单的规模相加与业务合并,而是要通过平台整合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孙传旺认为,如何突破传统煤企体制,在组织结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收益分配等具体环节,实施更加精细的改革与创新,必是本轮重整的亮点。 张宏建议,重组后煤炭企业首先要做好文化融合,尽快实现产业板块整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实现产权融合,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此外,要做好管理层级、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本等多方面的整合与融合,要推动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兼并重组,一定要实现市场的重新定位和范围扩展。
中环国信(北京)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国信”)获得了中国中冶(601618)集团的增值投资。此次投资将帮助中环国信完善业务布局,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据了解,中环国信成立于2015年10月15日,是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投资机构,目前已在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及先进制造、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生命健康等领域内进行产业整合和投资布局。 中环国信此次与中冶集团牵手,将践行“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方向,有利于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和完善发展战略,同时也为优化产业链布局、做强文旅产业开辟了新思路。双方将围绕产业布局、旅游信息化、目的地资源整合、用户消费升级等展开全面合作。另外房地产方面双方将进一步整合利用各方优势资源,通过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及时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利用股权投资基金平台,有效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
继7月1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会议宣布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后,山东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又有新动作。7月15日下午,省国资委在济南召开部分省属一级企业整合工作部署会议,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关于5户省属一级企业重组整合的决策精神,对下步重组整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根据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的重组整合方案,重组整合工作共涉及国泰租赁有限公司(国泰租赁)、上海齐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齐鲁)、深圳市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东华)、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齐鲁股权)、山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盐业)等5户企业。具体重组整合方式为:省国资委将持有的国泰租赁33.33%的国有产权及享有的权益无偿划转至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国惠),国泰租赁成为山东国惠的全资子公司。省国资委、山东国惠、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将分别持有的上海齐鲁70%、20%、10%国有产权及享有的权益无偿划转至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投资),上海齐鲁成为发展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按照产权关系调整理顺深圳东华、齐鲁股权、山东盐业的管理体制,省国资委不再按省属一级企业进行管理,其中深圳东华由发展投资履行出资人职责,齐鲁股权、山东盐业的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关系分别交由中泰证券党委、山东国惠党委管理。 对5户企业进行重组整合、调整管理体制,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在今年3月17日召开的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明确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十强’产业、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结’,力争用三年时间,将省属国企数量整合重组压减三成以上,资产效益提高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