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国内6家上市航司预亏合计逾千亿元。2021年春运,受局部散发疫情影响,国内出行人数大幅下降,航空运输业复苏步伐放缓。此外,各大航空公司2020年三季度加大了短期借款力度以增厚现金流抵御行业寒冬。 机构表示,虽然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对春运需求带来负面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稳步推进,旅客信心将逐渐恢复,航空业也将得到复苏。 ● 2020年预亏损逾千亿元 国内航空公司日前陆续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全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绩普遍亏损。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控股、吉祥航空及春秋航空6家上市航空公司预计亏损合计901亿至1049亿元。 公告显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2020年合计预亏312.07亿元至388.61亿元。其中,中国国航预亏135亿元至155亿元,2019年盈利64.09亿元;东方航空预亏98亿元至125亿元,2019年盈利31.95亿元;南方航空预亏79.07亿元至108.61亿元,2019年盈利26.51亿元。 海航控股2020年亏损最大,预计亏损580亿至650亿元。海航控股表示,公司本次业绩预亏主要是由于本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公司经营大幅亏损;同时,因海航集团等公司重要关联方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导致公司所持关联方的股权投资、应收关联方款项、金融资产及飞机资产等预计可能出现损失。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对所持关联方的股权投资、应收关联方款项、金融资产、飞机资产等计提大额减值及对关联方担保计提担保合同损失。 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亏损金额则相对较小。公告显示,春秋航空预计亏损5.38亿元至6.29亿元,2019年盈利18.41亿元;吉祥航空预计亏损4.2亿元至4.9亿元,2019年盈利9.94亿元。 民航专家林智杰表示,民营航空公司船小好调头,疫情下的转向和应对相对比较灵活。其优势在于体量小、飞机不多,每天损失的绝对量相对较小。 疫情影响持续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民航客运量一度断崖式下跌。民航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19.1亿吨公里,为去年同期的50.8%;完成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为去年同期的45.8%;完成货邮运输量299.7万吨,为去年同期的85.2%。 国际航线方面,从2020年3月下旬起,民航局发布“五个一”政策,即国内任一航司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任一外国航司至我国的航线同样只能保留一条,且一周只能安排一个航班。 随着国内疫情稳定,航空业逐步复苏。2020年6月4日,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对此前执行的国际航班“五个一”限制政策进行调整,允许更多外国航空公司在“五个一”大原则下入境。 中国国航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尽管国际客运政策有所调整,但较疫情前,国际客运业务仍处在大规模停滞状态。国际航班入境需要落地城市的‘接收函’。此外,民航局增设了航班熔断措施,同一航班上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超标的,航线将被限时停飞。” 民航客运运输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38.2%,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分别同比下降32.1%和86.1%。 近日,国内区域性零星偶发病例时有发生,同时国际疫情仍在持续,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放松。2021年春节,全国倡导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民航客运复苏步伐再度放缓。 负债率普遍提升 2020年中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国航资产负债率为69.64%,较上年末上升了4.09个百分点;东方航空的资产负债率为78.84%,较2019年末上升3.72个百分点;春秋航空的资产负债率为54.66%,较2019年末上升5.88个百分点。 2020年三季报显示,各大航空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国国航短期借款为239.0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76.2%;东方航空短期借款为118.1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437.14%;春秋航空短期借款为52.2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51.08%;吉祥航空短期借款为65.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92.49%。 除了增加短期借款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外,航空公司也在积极通过产品创新、发展副业增加公司经营收入。2020年6月,东方航空率先在国内推出了“周末随心飞”产品,并引来行业争相追随。南航“快乐飞”、春秋航空“想飞就飞”、海航“嗨购自贸港”等产品相继推出,刺激了国内出行。 疫情期间,不少国内航空公司,如春秋航空,开启了网络直播带货新模式,产品不仅局限于主业机票,更涵盖食品、生活用品、文创产品等。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国内大部分“现金奶牛”航线被大型航空公司占据,部分规模较小的航空公司只能通过低价抢占市场,航空主业利润空间较薄,在疫情冲击下,利润受损严重。直播带货等副业不失为一种创收方式,其中的利润空间未必比主业小。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提示,危机仍是一个随机游走的变量,阶段性冲击、风险再度发生的概率并不比疫情之前小。需注意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风险、低价巨额增发导致股份被动大幅稀释风险。 光大证券表示,虽然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反复,对春运需求带来负面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的稳步推进,旅客信心将逐渐恢复,进而推动国内航空需求的恢复。展望海外市场,疫苗全球范围接种、海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同国家地区放开旅行限制、海外旅游需求恢复,航空公司海外航线收入将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将随之恢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运机票价格有些特别。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机票预订平均支付价格下降至651.36元,创5年来春运前机票预售平均支付价格最低值。 机票预订价格为何创5年来最低,这折射出怎样的市场信号,对航空公司和航空市场有何影响?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表示,之所以机票预订价格创最低,源于航空运输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往年春运,回家探亲、学生放假、休闲度假等航空运输客流叠加,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票价会出现高价、全价的情形。“今年春运,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鼓励就地过年政策出台,回家探亲、休闲度假等客流量大幅减少;在机场时刻和航空公司运力方面,由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航班数量大规模缩减,机场时刻和航空公司宽体机均可以投入保障春运,运力超过往年,供给显著大于需求,机票价格大幅降低成为必然。”綦琦告诉记者。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民航系主任李艳华认为,机票预订价格创最低,受到定价政策改革的影响。中国民用航空局从2020年12月1日开始实行《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航线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民航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航线范围,由过去5家以上(含5家)运营,下调为3家以上(含3家)的国内航线实现市场调节价,从而新增市场调节价航线370条。国内航线供给增大、需求降低,市场调节价航线范围扩大后,影响面也就更大,价格降低的幅度就更为明显。 机票价格走低对民航业如航空公司等会有一定影响。需求不足,平均票价持续处于低位,持续机票预付款总量较低,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现金流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最考验航空公司的科学管理和及时响应能力。但是,民航出行需求低是暂时的,李艳华认为,当需求快速反弹的时候,民航运输的价格也可以因此快速反应和调整。 綦琦这样给航空公司“支招”:“建议航空公司在需求低位和运输低量的阶段,及时调整传统定价机制,升级业务流程,最大程度减少发现需求异动到机票调价和运力改变的时间周期。这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航空公司必须建立的新能力,本质上是提升航空公司全面运营管理能力。” 通过比照2020年疫情发展情况,专家预计,国内航空客运市场有望从2021年4月份开始企稳,在“五一”假期将会出现春节期间被抑制的出行需求集中爆发情况,暑假旺季将会持续高位运行。 与机票等交通出行方式预订“降温”相比,过去的一段时间,去哪儿平台上有关春节期间本地景区,搜索量较前一周增长七成,“酒+景套餐”搜索量增长四成。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就地过年,环境优美的城市周边度假型酒店、民宿热销。 专家认为,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和高品质休闲的需求仍然在增加,省内游、短途游等新兴航空市场将伴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深化,支线航空、短途运输、低空旅游等通航业务将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记者 崔国强)
1月14日,民航局发出四份熔断指令,分别对土耳其航空公司TK72航班(伊斯坦布尔至广州)、埃及航空公司MS958航班(开罗至广州)、国航CA946航班(卡拉奇至西安)和四川航3U8392航班(开罗至成都)实施熔断。 2020年12月30日入境的土耳其航空公司TK72航班(伊斯坦布尔至广州)核酸检测阳性旅客5人;1月1日入境的埃及航空公司MS958航班(开罗至广州)核酸检测阳性旅客6人。自1月18日起,分别暂停上述两航班运行2周。熔断的航班量不得用于其他航线。1月18日以前的航班可继续执行,如期间触发熔断机制,熔断时间将予以累加计算。 1月2日入境的国航CA946航班(卡拉奇至西安)核酸检测阳性旅客9人。自1月18日起,暂停该航班运行2周。该航线1月18日以前的航班可继续执行,如期间触发熔断机制,熔断时间将予以累加计算。1月2日入境的四川航3U8392航班(开罗至成都)核酸检测阳性旅客5人。自1月25日起,继续暂停该航班运行2周。熔断的航班量均不得用于其他航线。 上述四家航空公司要做好后续航班旅客安抚和机票退改等服务工作。
2名旅客,手持钱货两讫的商务舱机票,按部就班地办理值机手续,却无法正常享受到应得的服务。无论这样的事件发生频率如何,涉事旅客之间能否协商一致,航空公司如何善后,都暴露出这家航空公司作为服务业者,其管理是存在缺陷的。 按照该公司有关人士的讲法,白金卡升舱会在航班停止办理值机手续前的5分钟开始进行操作。这是否意味着,一般旅客在最后5分钟内正常值机的权利长期遭到系统性侵犯,侵犯者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提前办理升舱导致纠纷,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问题,实则描摹出相关航空企业长期以来的一种行为模式:为了自己的一点点便利,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占有不特定旅客的权益。无论是此次座位被占,还是长期以来被旅客诟病的座位超售、航班无故晚点甚至取消,根源就是这种行为模式。 也许有业内人士要辩解:动态管理航班资源是业界惯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动态管理显得既无科学的统计方法支撑,也无管理失调后公平快速的善后机制。有的只是“也许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以及出事后“先敷衍再赔偿平事”的粗暴处理。 相关航空公司这样的管理水平,究竟能否有效地为股东创造利益?爱惜羽毛的主流投资者又是否愿意作为股东,被动承担无穷无尽的负面社会评价?该公司自上一轮牛市顶点以来未见振奋的股价,也许是一个注脚。 疫情发生后,国内航空公司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需求回升,业者理应更加呵护旅客的信任。与此同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国内航空业提出了快速提升服务水平的紧迫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期待相关航空公司放下架子,认真自省,为时尚不晚矣。
当地时间8月20日,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表示,由于退役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员罗伯特·奥尼尔最近在乘机期间未按规定佩戴口罩,公司已经禁止他乘坐该航空客机。 据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站报道,现年44岁的奥尼尔被认为在2011年对前“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袭击中将其击毙。本周早些时候,他在推特上发了一张乘坐达美航空客机时没有佩戴口罩的自拍。目前这张照片已经被删除。 后来,奥尼尔又发推特称,自己因为发了一张照片而被航空公司“禁飞”。达美航空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每位搭乘达美航空客机出行的旅客都必须承诺遵守最新的旅行规定,包括佩戴口罩,“如果违反我们的口罩规定,可能导致今后无法乘坐达美客机”。 然而,奥尼尔却辩解称,那张自拍就是开玩笑而已,拍照的时候他把口罩放在了膝盖上。他还批评达美航空说:“感谢上帝,在我们击毙本·拉登的时候,不是达美航空送我们过去的。” 最近几个月,包括达美航空在内的多家美国航空公司实行了严格的口罩政策,以确保疫情期间乘客的安全。根据达美航空官网发布的规定,旅客在乘机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或用织物遮住口鼻。
8月18日10时,吉祥航空在官方APP正式开售2888元的吉祥畅飞卡以及61元的儿童畅飞卡。至此,上海3家A股上市航空公司东方航空、春秋航空与吉祥航空均推出了套票概念的“随心飞”类产品。 东方航空不仅是上海地区,更是全国首个推出“随心飞”概念的航司。6月18日,东航宣布,在官方APP售卖3322元的“周末随心飞”产品,可在2020年内的任意周六和周日,不限次数乘坐东航和上航航班,畅飞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各大城市。一时间,更是引发黄牛哄抢,在二手平台上加价倒卖。 7月15日,春秋航空推出了类似的“想飞就飞”产品,在条款与售价上与东航相比,显得更加优惠。据悉,不含托运行李额度的“想飞就飞”售价为2999元,低于东航;且该产品适用时间不限于周末,工作日也可正常兑换,国庆等节假日同样适用;东航的“随心飞”最多可存在3段未使用机票,而春秋航空的“想飞就飞”则最多为四段;春秋航空的产品也可兑换有效期内的港澳台航班。 最后加入战场的吉祥航空在产品设计上继续让利:包含20公斤行李托运的产品售价2888元为3家最低,61元的儿童畅飞卡更是“地板价”水平;提前5天预订的政策也较前述产品提前7天的规定要宽松;4次noshow失效的政策也较前述竞品3次失效要更宽容;最后从时间看,吉祥航空的产品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20日,满足了消费者元旦出行的需求。 吉祥航空表示,每班航班可用于畅飞卡以及儿童畅飞卡兑换的名额不少于30个。记者从吉祥航空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产品设计的兑换限额就是30个,暂不会增加。 18日上午与下午,记者使用官方APP进行抢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卡顿导致购票失败。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已经抢到票,但过程中卡得怀疑人生。” 为何在东航“首吃螃蟹”后,航空公司的产品方案越晚越划算?对此,易观分析旅游健康行业分析师吉之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6.18东航首推随心飞产品到现在已经经过了2个月时间。各家产品的设计,都是在之前航司的基础上,从优惠力度、产品限制等方面做调整改进以突出对竞争对手的优势。事实上,“儿童畅飞卡”的儿童旅客,需要在成人的陪伴乘机出行,“儿童畅飞卡”的超低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拉动成人机票或成人机票半年卡的销售。 民航专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亦对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綦琦认为,“随心飞”产品由东航率先推出,其价格已经是天花板价格,以后的其它航司产品都会倾向于低于该价格发售,要不产品竞争性和市场影响里会受到影响。吉祥航空因为其基地和主要市场都在上海,但航线网络不及东航,以2888低价促销也是必然。因为儿童无法单独乘机,61元的定价只是象征性收费而已。 南航、深航、海航等航司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但从地域分布看,上海的航空公司整体最为“鸡血”。对此,吉之莹分析称,上海是中国最大航空枢纽城市之一,长三角机场、航线资源丰富。疫情缓解以来,航旅市场逐步恢复,各航空公司希望通过“随心飞”产品,配合暑期旅游旺季,激发用户出游消费,帮助航空公司盘活运力资源,加速现金流回血恢复。 綦琦也认为,东航的产品创新对市场产生了“搅局”,其他航空公司的闻风而动未必是真竞争,但是与东航市场重叠的航空公司则不得不跟进“随心飞”,而且必须认真跟进。 记者对相关消费者进行了调研。万小姐因为工作原因使得noshow次数超标,东航随心飞不得已作废,她自嘲“‘薅羊毛’不成,反被航空公司‘薅了’;陈先生已经顺利使用了春秋航空的“想飞就飞”去三亚过了周末,但是在兑换国庆机票时发现,大部分热门旅行地兑换额度并不完整,可谓“有去无回”,不停调整日期和目的地来实现成功兑换,让陈先生觉得“心累”。 在綦琦看来,“随心飞”产品从传统的成本定价法则思考一定是亏钱的,对航空公司来说,以最低的成本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自然最好。但对消费者来说,“随心飞”是否真能“随心”而不是“闹心”,还得看具体产品兑换和退改签政策,和购买产品消费者的真实契合程度。
在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推出国内旅行套餐,实施“花式自救”后,南方航空的“快乐飞”姗姗来迟。7月18日,南航官微发布“南方航空特惠”海报。这引发了市场猜测:南航的“无限次套票”可能很快就会推出。 果不其然,7月28日凌晨,南航“快乐飞”旅行套餐正式开售。该套餐定价3699元,不限航班、不限时间、不限年龄兑换国内航班经济舱机票,旅行日期一直到2021年1月6日。作为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航空公司,南航“快乐飞”受到了旅客的热烈追捧。 然而,南航“快乐飞”的敞开售卖,却遭到了不少旅客的吐槽。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南航APP上仍然可以轻易买到相关套餐。有已购买到套餐的旅客根据订单号推测南航已经卖了超过30万套,由于南航未来每天放出的兑换机票不会多于2万张,很多旅客担心届时根本无法兑换到心仪机票。 记者致电南方航空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查不到后台的数据,所以没办法告诉你已经卖了多少套。”当记者问及什么时候会停止售卖时,该客服人员则表示:“一直到售完为止。” 记者随后就此事联系南方航空董事会办公室进行采访,工作人员让记者发送采访提纲到邮箱。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并未得到对方相关回复。 南航推出无限次套票 南航推出的“快乐飞”,是继东航、海南等8家航空公司之后,第9家推出同类产品的航空公司。 7月28日凌晨,南航“快乐飞”开始放票,此前已提前预约的旅客正式抢购。凌晨1点31分,记者登陆南航APP,通过首页的广告页面顺利进入到购买流程,并成功下单。南航的套餐并未像其他航空公司一样瞬间秒光,一直到7月30日记者发稿时,“快乐飞”套餐仍然在售。有微博网友经过统计推测,目前南航已卖了超过30万套,但南航官方并未正式披露其数据。7月28日晚上8点,为吸引人气,南航甚至还搞了一次直播促销,推出6套1999元秒杀的套餐。 南航的种种操作,引起了不少旅客的不满。在南航“快乐飞”旅客自建的微信群里,记者看到,不少旅客都在抱怨南航这番操作。有网友直呼:“按现在已售出几十万套票计算,每天提供兑换的机票不超过2万张,南航的航线又多,真正落到每个航班的座位不会超过20个,等到8月12日开始兑票就会发现,想要的票大概率是抢不到的。”还有网友看到这一情况,已经选择退款,但南航表示:“将在0-7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审核。”退款则将在15个工作日内才能返至支付账户。 华讯投资资深分析师彭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压制之下,大量的旅游需求也被抑制或推后,南航‘快乐飞’产品及各大航空公司推出的类似产品,可以更好地引导这些需求的释放,推动航班业务逐步恢复常态。”彭鹏同时表示:“考虑到这些国内旅游套餐产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的特点,相信拥有大量运力储备的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配航班,所以旅客不必过于担心。” 航空公司惨淡经营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对航空运输业造成严重冲击,航空公司普遍面临载客人数、客座率下降等问题。 7月18日,南方航空发布的2020年6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显示,南航6月份载客人数为713.86万人,同比下降41.21%;客座率为68.96%,同比下降13.9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地区、国际分别同比下降13.87个百分点、56.90个百分点、19.0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南航载客人数3372.42万人,同比下滑53.66%。 此外,从国航、东航和海航等发布的6月份主要经营数据来看,乘客人数也都普遍下降了五六成,客座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申万行业航空运输8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中信海直和春秋航空未对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外,吉祥航空和海航控股预计首亏;华夏航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78万元-875万元,同比下滑93.78%-95.18%;国航、南航和东航则预计业绩不确定。 对于航空公司为自救而推出的“无限次套票”,彭鹏对记者表示:“这些随心飞产品,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现金,缓解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同时提升消费热情,推动消费浪潮的到来,帮助航空业务尽快走出低谷。” 不过,天风证券分析师姜明认为:“航空公司大规模采用边际贡献定价策略促进旅客回流,包括随心飞在内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低价票促进旅客恢复策略下的创新,这会导致运量上升的同时价格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