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全球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子刊Nature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重大技术创新发明论文,该论文推介了全球第一款可用于快速有效检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试剂盒cPass™sVNTKit的临床数据。 该文章领衔通讯作者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Duke-NUS联合新发传染病研究所主任、病毒传染病研究科学家王林发教授。该研究直接比较了sVNT方法(商品名cPass™)跟基于活细胞的传统病毒中和测试法(cVNT)的临床效果。 cPass™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蛋白相互作用的生化检测方法。上述文章研究结果表明,cPass™sVNTKit试剂盒能够检测到患者的中和抗体,阳性相关率达95%-100%,敏感相关率达99.93%,与传统的活病毒中和试验方法相比,更适合于大规模群体筛查。 目前,金斯瑞已与王林发教授团队达成全球商业化合作,并从Duke-NUS获得全球独家性商业授权,金斯瑞将在中国和其他业务基地建立严格的生产和质检规范,扩大cPass™sVNTKit试剂盒生产规模,以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同时,金斯瑞正在积极推广跟cPass™sVNTKit试剂盒适配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美国食药监局正在对cPass™sVNTKit进行紧急使用授权(EUA)审查。此前,该试剂盒已经获得欧盟CE认证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的临时授权。 据了解,被新冠病毒感染过的人一般会产生中和抗体,这些功能性抗体通过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1)结合来阻止病毒再感染健康细胞,目前国际上正在尝试使用已经产生中和抗体的康复患者的血浆来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现在处在紧张开发阶段的新冠疫苗也是以必须成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为有效性前提。 因此,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科研界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有效且便捷的方法来检测中和抗体。 金斯瑞介绍,cPass™sVNTKit可用于测定新冠疫苗的病毒中和抗体水平,为疫苗的大规模试验提供最适合的检测工具。在该创新性方法的建立和优化的过程中,金斯瑞与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合作进行的临床研究,为此次试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金斯瑞生命科学事业群总裁邵炜慧介绍,随着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进展,现阶段,疫苗的开发将成为重中之重,而疫苗有效性的直接检测标准之一就是中和抗体。cPass™sVNTKit或可用于确定候选疫苗的效力,为疫苗的大规模试验提供最适合的检测工具。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称,血清学调查显示,印度德里22.86%的居民具有新冠病毒抗体。不过,虽然这一比例极高,但专家们对此的解释却存在分歧。 印度流行病学专家、前基督教医学院院长贾亚普拉卡什·穆利伊尔指出,德里的血清阳性率很高,这在意料之中,“关于免疫能力可维持多久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认为这将是一种持久的免疫,只是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据”。 穆利伊尔还表示,城市地区大约50%的人只能在感染之后才能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能力。“几周之后,德里将集体免疫。”他说。
7月13日丨君实生物(1877.HK)涨5.77%,报62.35港元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543亿港元。 君实生物公布,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JS016)已于近日完成中国I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给药,其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也于第二季度启动。
9日,和铂医药宣布完成1.028亿美元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Hudson Bay Capital领投,碧桂园创投、OrbiMed(奥博资本)、高特佳投资集团等参与。和铂医药于今年3月完成了75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悉,目前和铂医药已形成拥有30多个创新项目的产品管线,包括CD73抗体、BCMAxCD3抗体以及CCR8抗体等一系列创新生物药。其中针对新冠病毒,和铂医药建立了强大的在研产品组合。公司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开发了中和抗体47D11,该抗体能够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和铂医药与荷兰知名大学科学家已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初步研究结果,并与全球知名药企艾伯维就此项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碧桂园创投大健康赛道负责人孙梁浩表示:“从政策方面看,中国创新药研发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营造优化药物研发产能布局,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创新药的全球产业链也在逐渐向中国转移。本次我们投出的和铂医药,兼具顶级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稀缺的技术平台两大核心优势,未来发展空间极大。” 事实上,地产上下游、新基建、先进制造等赛道之外,大健康也是碧桂园创投成立初期即重点布局的主力投资方向之一。碧桂园创投管理合伙人代永波表示:“碧桂园集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线下流量既是我们做投资的出发点,也是核心优势所在。碧桂园覆盖全国的物业资源为国内大健康赛道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应用场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市场无法完全满足人民多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传统的就医模式、诊疗技术等有望通过研发和技术赋能实现优化。投资方向上,我们更关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创新药等细分领域。”(刘礼文)
7月3日,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生国健”)发布招股意向书,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根据发行日程安排,本次发行网上路演日为7月10日,网上、网下申购日为7月13日,缴款日为7月15日。 公告显示,公司本次计划发行6162.1142万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全部为新股,新股发行的数量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据悉,三生国健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第一批专注于抗体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作为一家已上市三款治疗性抗体类药物的国内领先生物制药企业,三生国健具备全方位的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抗体药物的经验和成熟体系。其以创新型治疗性抗体药物为主要研发方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高品质、安全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益赛普、健尼哌填补了国内企业在抗体类药物的多项空白,创造了国内人源抗体类药物多项第一的纪录。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上月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创新抗HER2单抗伊尼妥单抗(商品名为赛普汀)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获批的首个适应症为和化疗联合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并于近日开出首张处方。作为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及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产创新抗HER2单抗伊尼妥单抗的获批有望填补国内乳腺癌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并将打破进口产品在抗HER2单抗市场的垄断局面,提升民族创新药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三生国健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生产线的建设、购置配套设备以及新药研发项目等。对此,三生国健方面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以及核心技术展开,本着从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实现对现有抗体药物业务密切相关的生产及研发能力的综合提升,有利于支持与推动公司业务健康、高效与持续发展。”三生国健本次此次登陆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提升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军者地位。
三生国健的抗PD-1单抗研发进度继续推进。 7月2日,三生国健宣布,截至2020年6月,旗下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药物代码:609A)已经完成试验既定方案所有4个剂量组的入组工作。据悉,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后,三生国健于2019年05月正式在NEXTOncologyClinic研究中心开展1期临床试验。 本次1期临床试验,最高剂量组(10mg/Kg组)入组3例受试者,目前均已完成DLT观察,安全性良好。所有受试者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SAE,AE级别多为小于等于2级。目前在组受试者中用药时间最长者已达近11个月,仍持续在用药过程中获益。 而在7月1日,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抗HER2单抗,三生国健旗下的伊尼妥单抗(商品名为赛普汀)在全国五个省市同时开出首张处方。 成立于2002年的三生国健,目前已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通过。其主打产品益普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是中国首个上市的全人源抗体类药物。从研发储备看,目前公司已拥有15个主要在研抗体药物,其中大部分在研药物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或单克隆抗体,包括1个中美双报在研药物、1个被纳入优先审批在研药物。这些在研药物主要围绕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开展。
记者今日获悉,港股上市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属医疗诊断发展中心共同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款名为cPass™sVNTKit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 金斯瑞介绍,这是全球第一款快速检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NAbs)的试剂盒,将病毒中和实验检测速度缩短到一小时之内,且无须用真病毒进行高危险实验,无须在严格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检测。 这款名为cPass™sVNTKit的血清试剂盒,是全球第一款能够检测功能性中和抗体的试剂盒。中和抗体是新冠患者血清中能阻断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市场上的基于新冠病毒的中和实验,需要活病毒、细胞以及熟练的操作人员,实验室程序复杂,实验的灵敏度较低,而且需要2-3天才能出结果。相比之下,cPass™sVNTKit可在大多数研究或临床实验室中一小时内进行快速检测,经过微调,还可进行高通量和全自动检测。该检测将从接触者追踪、确定感染率、群体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疫苗评价及预测体液免疫等方面助力当前COVID-19研究。 此次合作中,金斯瑞将与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属医疗诊断发展中心共同推动cPass™sVNTKit研发与商业化推广。(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