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 疫情之下,全球金融市场乱象丛生,波动中的不动点已演变为全球投资者追逐的稀缺标的,人民币资产保有相对韧性;中概股回归大幕开启,阿里、京东、网易率先登陆港交所,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在保护主义和市场杂音之下,中概股回归固然有避免地缘风险、兑现估值红利的考量,但我们认为,其长期将成为中国经济构建和完善升维竞争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经历过全球投资者检验的中概股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想象空间的可投资产,其回归本土意味着中国投资者有机会直接投资于国内优质标的,也将进一步推动形成优质的人民币核心资产;其二,中国经济应对短期挑战、迎来长期蜕变的发展路径孕育出以民生、科技、金融为三个顶点且彼此交互的投资“黄金三角形”,回归的中概股有望凭借新经济、低重心、高增长成为塑造这个“三角形“的粘合剂;其三,中概股回归进一步打通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更多中国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不同市场优势、整合境内外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匹配投资需求与标的供给,中概股回归打造优质人民币核心资产。2019年11月以来,随着阿里、京东、网易三家中概股龙头企业以两地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中概股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步伐大幅加快,中国新经济的未来走向备受市场瞩目。事实上,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进程中所培育出的大量独角兽企业一直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为例,2009年至今的美股历史性长牛中,代表中国新经济的中概股表现系统超越基准。对比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中概股,前者以近10倍的涨幅大幅领先于纳斯达克指数,而后者则走势偏弱且落后于纽交所综指(详见附图)。我们在《海外投资中国的量化逻辑:“高α”+“低β”》一文中指出,疫情按下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将有效链接起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持中国资产成长为新时代更具有稀缺性、值得超配的α。在此背景下,中概股回归有着更具确定性的内涵:一方面,经历过全球投资者检验的中概股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想象空间的可投资产,其回归本土意味着中国投资者有机会直接投资于国内优质标的;另一方面,中概股回归会通过“鲶鱼效应”强化中国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这将进一步有助于形成优质的人民币核心资产,增加对于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中概股回归夯实金融与实体互惠关系。从长线看,中国经济身处由“增速”向“增质”切换的关键十字路口,数字经济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兴与科技产业成为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也有望促成未来四十年资本市场的长周期繁荣。2020年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首次将数据列入生产要素,有益于挖掘数据价值,改善其他要素的配置效率。而随着新基建支撑起产业互联网的运行框架,数字经济承担起短期稳定需求、长期推动转型的双重职责,成为产业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石。我们在《长线投资中国的“黄金三角形”》一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应对短期挑战、迎来长期蜕变的发展路径孕育出投资主线清晰的“黄金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为民生(对应大健康和大消费)、科技(对应新基建和先进制造)、金融(对应金融改革开放深化),而三条边则是以上三个顶点的彼此交互,民生科技对应于在线活动的下沉和升级,金融科技对应于To B和To C的均衡发展,民生金融对应于普惠金融的发力和基建分布的均衡。中概股回归有望成为塑造这个“三角形“的粘合剂:其一,构筑“资本市场-实体经济”正向循环,支撑中国新经济和硬核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其二,吸引社会资本向直接融资模式倾斜,推动资本市场长周期发展;其三,产品/服务重心下沉和高增值潜力将强化居民财富效应,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 链接离岸与在岸市场优势,中概股回归助力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中概股回归的制度框架早在两年前就已基本确立:2018年3月,国务院同意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允许境外注册的红筹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并推出中国存托凭证(CDR),还围绕创新企业的盈利情形和公司治理特征进行针对性制度安排;2018年4月,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章也正式推出IPO新规,其核心在于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和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这些通道的设计不仅推动了小米和美团赴港上市,促进了阿里、京东、网易回港“第二上市”,也便利了中芯国际等企业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为中国企业充分利用不同市场优势、整合境内外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随着新经济龙头率先回归的带动效应,更多企业将结合自身需求主动选择上市的方式和场所:当前,从美国回归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阿里的股价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相对恒生综指的累计超额收益逾30%;回归中概股的成交也较为活跃,其成交额占比现已接近10%(详见附图)。展望未来,中概股回归将推动在岸和离岸市场优势互补,一方面通过日益彰显中国元素带来内在聚变,巩固香港作为中资企业境外融资中心的地位,推动香港从投资内地的虚体转变为投资中国的实体,另一方面通过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两地资金融通和深度挂钩,发挥香港作为大湾区之特区服务内地市场的长期功能,进而带动大中华地区经济圈之间更为良性的互动。
中概股回归香港,打新看上去很美 总之,香港股票市场的特殊性,加上美国中概股自身的特点,导致打新回归中概股黯然失色。 近期在美国上市的著名中概股:京东和网易,纷纷追随阿里巴巴的脚步,回到香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香港背后有两大动力,一是香港上市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完善,有助于中概股募集更多的资金;二是瑞幸造假退市造成美国监管对中概股日趋严苛,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持续低估值。 这两大原因在短期内看不到逆转的态势,因此中概股回归香港资本市场也将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除了京东、网易之外,近期有多只中概股也开始规划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进程。 对大陆股民而言,中概股回归香港是喜闻乐见的事。 过去二十多年,赴美上市是国内优秀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这造成了一个独特现象:股东和用户之间隔了一整个太平洋。 以百度为例,股东大部分是美国投资人,而用户和市场则高度集中在国内。一方面美国投资人不了解中国市场和用户,难免产生估值偏差;另一方面国内用户享受不了百度股价上涨的红利。自己贡献的成果被外国人收割了,国人对此颇有怨言。 如今中概股成群结队回归,大陆股民奔走相告之余,如何从中分一羹粥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去港股市场申购回归中概股的新股,这是大陆股民最熟悉的A股打新方式。 但是盲目套用A股打新思路,认为港股打新回归的中概股能获利,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打新的市场和标的不同,其中蕴含不可忽视的风险,甚至有可能亏损。 回归中概股打新不一定获利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追踪大陆股民在香港打新京东的案例,以京东首日收盘价234港元计算,首日收盘较发行招股价226港元账面上涨3.5%。但这只是理论收益,按照实际收支计算,扣除融资杠杆利息和各种手续费,最终每5万投入亏损118港元。 网易首日上市表现略好于京东,当日上涨了5.7%, 但是一手中签率却更低,只有8%,最终每投入5万也仅有182港元盈利。这还不考虑资金冻结14天的成本。 如果不是以散户身份,而以持有大笔资金入场的大户身份打新,虽然可以摊薄部分固定费用,但是港股打新优先保证每个账户能先中一手新股,所以只申购一手的中签率是最高的。资金量越大当然可能中更多,但中签率是急剧下降的。所以这么算下来,增大资金量并无法大幅提升回报率。 这跟A股打新相比截然不同。A股一般中签后动辄连续几个涨停,股民打新中签就跟中奖一样收获满满。 港股市场的独特性 为什么港股和A股打新有如此之不同?是因为市场不同,还是因为打新标的区别? 或者这只是京东和网易的特殊现象?探讨回归中概股打新表现一般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走势,避免无谓的踩坑。 首先, 交易市场的差异决定了A股和港股打新的回报和风险有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A股主板是审批制,而港股和美股都是注册制。 在审批制下,证监会不仅要求上市企业注册信息符合规定,而且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能盈利。因此A股上市公司发行价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得高于盈利的23倍,也就是市盈率最高不超23倍。 这对于符合A股严苛上市条件的优秀公司来说,其市盈率一般都远远超过这个数。所以企业只要上市,股价普遍迅速上涨,给中签者带来高额回报。这也注定了A股中签率极低,大约在0.01%-0.05%左右,相比港股平均50%-70%中签率,相差千倍。 而港股和美股都是注册制,监管机构不确保其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做出判断,而是让投资人自己去分析公司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并依此做出投资决定。 交易所不限定新股上市发行价,由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根据市场供求自行决定。因此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的发行价不会出现大幅偏离市场估值的情况,这导致港股和美股上市公司股价波澜不惊,股民打新积极性不高,因而中签率极高。 在美股独特发行制度下,大多数券商甚至没有对普通散户开放打新的业务。美国是投行与上市公司来决定将新股发给谁,一般是投行的高净值大客户。如果美国普通投资人需要打新,则要找有认购新股份额并提供认购服务的券商开户。 其次,A股有涨停跌停板,港股美股涨停并无限制。A股的涨跌停板,客观上给打新股民上了一道保险。在普遍中签后股票大幅上涨的期望下,万一市场极端行情发生,即使上市公司股价第一天就下跌,也有10%的跌停板能延缓跌势。然而港股美股并没有这种保险机制, 股民打新中签后,直接就暴露在市场大潮中裸泳,风险不可小视,这也客观造成美股港股打新人数不多,一般都以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机构和高净值投资人为主。 最后,就是费用问题。显然对大陆股民来说,A股打新是最为节省成本。目前沪港通还没开通打新港股服务,在港认购新股需要在港股开设交易账户,也必然要求在香港有第三方银行存管账户。因此资金汇兑和转账,都会产生不可忽略的交易费用和成本,加上融资杠杆的利息,资金冻结的成本,这些让本来回报不高的港股打新业务,对大陆股民的吸引力锐减。 中概股回归前已经被充分估值 除了市场不同的主要原因外,这批中概股回归港股本身的特殊性也是导致打新回报不高的重要原因。 首先,二次上市减少了套利空间。最近回归港股的中概股,都属于二次上市,也就是说,保留中概股在美股,同时在香港市场发行新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股票价格是和全世界联动的, 因此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其股价不可能大幅脱离美国股市的股价基准。 换句话说,它们之间的差价,只能维持在很小范围内,否则众多投行和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大鳄,都能轻而易举在美港两个市场来回赚差价套利,获取丰厚的无风险回报。 其次,成熟资本市场价格发现程度高。价格发现指的是资产在市场交易中,价格趋向其价值的程度。 这些回归中概股,都是举世瞩目的大型科技股,其交易量、流动性都非常可观,每只股票背后有着一群华尔街分析师团队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因此,这类股票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发现已经比较彻底的。 比如,美股对中概股有低估值倾向,但是当京东和网易宣布回归港股后,双双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美股的价格,已经体现了京东和网易回归港股的利好,很难在香港上市当天,再出现大幅超期的表现。 最后,知名中概股的影响力反而拉低打新回报率。一方面,香港属于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云集全世界知名投行和对冲基金,打新港股如果有超额回报,这些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其次,京东和网易在大陆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吸引众多大陆股民争先恐后奔向港股参与打新。 根据某证券公司统计,大陆股民近两个月新增入金客户人数同比往期有20%以上增长。打新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的业务,众多机构参与加上蜂拥而入的大陆股民,让回归中概股中签率比一般港股的中签率减少了10倍,尽管上市首日股价上涨,但是整体综合回报率不可避免的偏低。 总之,香港股票市场的特殊性,加上美国中概股自身的特点,导致打新回归中概股黯然失色。 普通大陆股民,应该抛弃A股打新的惯性思维, 避免被某些券商误导,谨慎到香港打新回归中概股。
6月17日晚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HK.00175)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吉利汽车方面表示,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为吉利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有利政策条件。吉利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关于本次A股发行的具体方案及时间表,将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履行监管部门相关批准、审核、注册等程序后,及时向市场披露。据公开资料,吉利汽车是中国车企中率先开展平台化、模块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整车架构BMA、CMA和SP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PMA正处于研发中。电动车平台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电动车专属平台能够提高车辆机械结构的合理性、续航能力以及乘坐空间布局,而且电动化平台可轻松搭载不同容量的电池,并且能够同时兼容圆柱、方形和软包电芯等不同设计。公司与沃尔沃合作研发全新纯电动车架构PMA,该架构将在吉利和领克品牌下的纯电动车采用。据研报分析,公司以技术收购开辟发展道路,在CMA 上已经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2019年公司与沃尔沃的动力总成业务完成重组,当前公司更进一步,与沃尔沃的合并重组计划正在有序进行中,此次重组将使得双方在全球化产销研上更进一步,增加协同效应。吉利汽车于2005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吉利汽车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
在比亚迪、长城、广汽集团陆续回归A股后,吉利汽车也多次表达登陆A股的意愿,但与上述三家企业不同的是,吉利汽车是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回归难度颇大。因此,吉利汽车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早有意愿回归A股的吉利汽车,终于等来了机遇。6月17日晚,吉利汽车(HK.0175)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同时在内地与香港两大资本运营平台运作,对资金占用量庞大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比亚迪、长城、广汽集团陆续回归A股后,吉利汽车也多次表达登陆A股的意愿,但与上述三家企业不同的是,吉利汽车是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回归难度颇大。因此,吉利汽车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关于吉利回归A股的声音一直不断,曾有传言称吉利收购钱江摩托是为借壳上市,但吉利在完成收购后并没有做出与上市有关的动作。其后在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有意愿回归A股,但要看时机和政策。 现在,政策出炉,时机终于到了。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该公告中明确: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或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企业可试点在科创板上市。 吉利汽车市值约为1100亿港元,但作为拥有众多自主技术的企业,完全符合科创板针对红筹企业的回归要求。除了研发、技术过关之外,吉利汽车自身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在疫情蔓延,车市备受打击的2020年,吉利汽车率先销量回暖,5月份总销量超过10.88万辆,环比增长约3%、同比增长约20%。1-5月市占率达6.9%。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在A股和香港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吉利有望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吉利方面表示,关于本次A股发行的具体方案及时间表,将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履行香港联交所、中国境内证券监管部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批准、审核、注册等程序后,及时向市场披露。
6月15日晚间,记者从58同城获悉,公司与相关方签署协议,正式启动私有化,预计交易总估值为87亿美元,约合617亿元人民币。 巧合的是,就在当天,创业板注册制开始正式开始受理业务,开门迎客。 58同城将以何种方式私有化?私有化后是否回归A股?如果回归,将登陆哪个板块? 详情请扫二维码↓
6月11日消息,网易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133港元,较发行价123港元上涨8.13%。截至收盘,网易股价上涨6.02%,报130.4港元,市值4472亿港元。 自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以来,海外做空机构明显加大对中概股下手的频率,爱奇艺、好未来等数家公司都已遭做空,导致中概股产生严重的信用危机。同时,美国证监会发布提醒新兴市场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质量的风险,美国证监会主席和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接连公开警示中概股风险,不仅让中概股雪上加霜,也愈发引起人们对中美资本市场深度脱钩的担忧,中概股回归成为很多赴美上市企业和投资者的期盼。 由于陆港通的便利,迎接优质海外中概股回归的不仅仅是A股,港股在过去几年的改革中放开对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限制,使得更多的中概股符合“回家”的条件。近来随着美国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AH市场制度改革为中概股回归创造条件的背景下,多家中资企业已开始行动,除了去年阿里巴巴回归港股,京东近日已发布消息称将在6月18号在港“二次上次”,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已表示,很关注美国不断收紧对中概股公司的管制,百度内部也在研讨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不过,从回归的门槛来看,有望能回归的中概股仍然是少数。 随着改革的推进,目前中概股回归存在三种选择:美股退市、重新A/H上市,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在A/H市场双重上市和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在A/H市场第二上市。可见,绑在中概股回归身上的枷锁依然较多,在多数中概股迫切“回家”的期盼下,继续推进A股市场及科创板改革势在必行。 Wind数据显示,目前美股拥有约247家中概股,潜在可能回归的中概股有23支,大部分都属于TMT类的轻资产,此类公司若在科创板上市会比在港股上市的估值更高,所以如果回归A股主要考虑的还是科创板。科创板作为承担国家战略的资本市场创新平台,应该在改革创新上更进一步,为中概股的顺利回归做好准备。一方面,科创板应继续深化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适度减少行政审批色彩;另一方面,要加快关键制度改革,包括尽快出台红筹企业科创板上市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优先股、VIE架构处理、简化红筹企业信息披露差异调节机制等。A股其他板块也应从各类企业的特殊属性出发,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放宽措施,吸引各板块企业的回归。 真正做到全方位吸引中概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还需深层次改革。从制度视角来看,全面推进注册制的步伐仍需加快。在推进注册制的过程中一定规则明确、思路清晰,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再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国内机构对我国在境外上市企业的监管,境内外双方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携手填补VIE构架的监管空白。 从资金层面看,最根本的还是提升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程度。对于部分新兴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行业而言,国内较高的上市门槛使其很难直接从二级市场获取资金。而在部分成熟的海外市场,快捷高效的流程,灵活频繁的操作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更具吸引力。要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国内外资本的自由顺畅流动,全面放宽各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对外资的限制,为部分想通过私有化方式回归的中概股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并降低资本成本。同时,也应考虑加大资本市场的包容度,上市条件中的资产、盈利等门槛仍有放松的空间。 再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探索回归上市的路径、提高A股上市的速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都需从技术层面进行破解。当下中概股回归路径的三种方式,部分条件对很大一部分企业来说依然无法满足,从技术上设计或制定新的回归路径仍需决策部门深入思考;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对企业上市的分析审查速度,缩短企业上市周期;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平台,保护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等。 中概股“想回家”已不是第一次,资本市场改革也在加速推进中,拥有国内不断革新的A股和港股两大选择的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回归将是大势所趋。
有了网易和京东的成功示范,中概股的“回归潮”已经可以预见。 在认购阶段就给出超360倍超额认购的网易不负众望,6月11日上市当天以133港元开盘,较123港元的发行价上涨8.86%。最终在恒生指数收跌2.27%的不利局面下,照旧实现了5.69%的收涨。 尽管京东的成绩单还要等几天时间,可从已经几十倍的超额认购来看,结果终归不会太糟糕。 即使被迫逃离曾经的“融资天堂”,却赶上了香港资本市场的筑巢引凤。只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数字背后,不全是互联网大户们造福本土投资者的美好画面。看似两全其美的选择,也夹杂着中概股回归的“难言之隐”。 01 矛头自然指向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偏见,而瑞幸正是那个让不少企业被迫“回家”的害群之马。 浑水质疑瑞幸财务和运营数据造假被坐实后,瑞幸的股价一泻千里,也拉开了国外机构做空中概股的序幕。爱奇艺被浑水和Wolfpack 联手做空,好未来自曝员工伪造合同夸大销售数据,另一家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在三个月内经历了九次做空…… 稍微追溯下历史的话,中概股被国外机构做空的消息并不新鲜,仅仅是在瑞幸事件中风头无两的浑水,2010年至今发布了近百篇做空报告,涉及到3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中概股有13家之多,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何况在浑水之后迅速出现了几十家做空中概股的机构,逐渐为中概股贴上了“财务造假”的标签。 而瑞幸就像是落在火药桶上的一颗小火星,中概股原本面临的还只是被污名化的隐忧,眼下已然演化成了海外机构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以至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莱顿在4月份直接警告:“因为信息披露问题,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一时间股价下跌成了中概股的集体宿命,可把时间轴拉长一些,4月份的股价危机还只是小波浪,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中。 正如京东在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里提到的:“《外国公司控股责任法案》正式通过后,若财务报表连续三年不受公开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检查,美国证交会将禁止公司于美国上市或进行场外交易。”言外之意,如果中国企业拒绝PCAOB的审查,或将面临拒绝IPO申请、被迫退市的结果。 尽管《外国公司控股责任法案》并非是针对中概股,可与中国法律存在的本质冲突,为中国企业制造了新的变数,嗅到了危险气息的网易、京东等开始寻找自己的“后手牌”。 02 如果换一个视角的话,瑞幸事件和同时期的外部环境,不过是中概股回归的催化剂,即便没有这样的现象级事件,回国上市也将是必然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赴美上市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选择项,其中2010年可以说是中概股境遇的分水岭: 2010年之前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多半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1997年中华网在纳斯达克挂牌当天,股价直接从20美元飙升到了67.2美元;2005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的时候,当日股价涨幅高达353.85%,创下当时海外IPO的最高纪录;200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价平均涨幅为130%。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股市场哀鸿遍野,中概股的业绩表现堪称一枝独秀。 2010年后的中概股开始被边缘化,这期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数量远超从前,但大多数并未获得预想中的高估值。截止到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有200多家,总市值约为1.6万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的股价约为5900亿美元,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值,排名前十的中概股市值占比在85%以上,大量低市值的中概股则普遍处于成交低迷、关注度较差和估值折让的尴尬境地当中。 做一个对比的话,2010年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多半可以讲一个“中国版XX”的故事,然后凭借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有一个合理的估值。而2010年对应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不少赴美上市的企业不再是某家美国企业的中国复刻,形成了一套海外投资者不熟悉的商业模式。 如何给海外机构讲好资本故事?数据成了全球通用的语言,加上监管机制的缺失,通过财务造假塑造“行业龙头”形象,成了一种常规手法。 随之出现的就是一些做空机构对中概股的疯狂狙击。根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在海外被做空的中概股多达40多家,虽然这些做空并非“百发百中”,但时常有胜绩发生。 或许财务造假只是少数行为,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监管的缺位,以及中概股讲故事手法的拙劣。 03 同样是在2010年,熟谙中国企业融资需求的李小加成为港交所的掌门人,而后开始了一连串筑巢引凤般的改革。 2018年4月份,港交所终于发布了新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正式推出两项IPO新规:一是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二是允许预期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以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 闸口被打开之后,中概股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大批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赴港上市:2018年7月份,小米成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企业;2018年9月份,王兴带领美团点评登陆港交所;2019年11月份,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挂牌,成为新规实施后首家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同时被证明的还有港交所的融资能力。美团点评的市值一度超过9200亿港元,较上市时的483 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值为4.59万亿港元,约合5884亿美元,略高于美股市场的估值;即便是微盟这样的中小企业,市值也从2019年初上市时的56亿港元一路上涨至190亿港元左右。 只不过港交所对二次上市仍设立了较高的门槛,既要在英美等监管比较健全的市场连续上市满两个财年,还要有至少超过400亿港元的市值。在美国上市的200多家中概股中,满足回港二次上市条件的仅有30多家。 李小加显然是个聪明人,一面张开双臂吸引避险的中概股,一面在回归门槛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潜移默化中将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席位留给了那些在英美市场被验证的绩优股。 相悖指出也在于此,对于头部中概股而言,美股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哪怕从美股退市,也不是件太糟糕的事;而在美股市场讲不好故事,不被资本市场青睐的中小型中概股,仍被港交所无情的挡在了门外。 回港二次上市可能只是大户们的避风港,留给其他中概股的出路在哪? 04 答案可能是A股。 早在港交所酝酿IPO改革新政期间,国内证监会也作出了反应。 2018年3月份出台的《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允许试点红筹企业按程序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上市;具备股票发行上市条件的试点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 2020年4月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进一步降低了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在境内股票市场上市的市值要求,标准放宽至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有理由相信,随着一连串新规的出台,互联网大户们可以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其他中概股回A股上市的路也会被陆续铺平。 只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回归A股可能是最后的打算。一是除了科创板之外,回归A股主板的前提是先私有化退市,对于股权结构复杂、外资股东占比较高的中概股而言,私有化的成本相当昂贵;二是上市的目的还是为了募集资金,按照坊间流行的说法,港股作为离岸市场,以机构性投资者为主,内地A股则以散户投资为主。 早在2016年前后,中概股就曾掀起过一轮回归潮,360、完美世界都是这轮回归潮中付诸行动的玩家,其中360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案例:360 在美股退市时的市值约为 667.46亿元,借壳江南嘉捷在A股上市后,360的市值一度达到 3850 亿元。 毕竟不是是所有企业都要360背水一战的勇气,大多数企业对A股的信心仍有些迟疑。五年前的那轮回归潮最后无疾而终,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步伐也没有因此中断,2010年到2019年的时间里有180家企业赴美上市,2020年也有近20家中概股赴美上市。 简而言之,假如A股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低估值,低增长”的市场业态,一些中概股还需要花费很长来评估风险和机遇。 05 归根结底不过是“信任”二字。 中概股回港股还是A股,无外乎对市场融资能力是否有信心;海外机构戴上有色眼镜审视中概股,本质上还是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后的信任危机。等待中概股的直接考验,恐怕不是要不要顺应回归潮,而是如何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网易、京东等在港股市场的追捧,已经向外界折射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向本土客户宣讲商业模式,与生俱来的好感与信任,正是驱动越来越多中概股回归的底层动力。 怎么将好的开头继续下去,才是中概股掀起回归潮后的核心问题。 毕竟瑞幸“火箭上市”的教训不可谓不惨重:在天使轮融资开始,瑞幸就在以烧钱补贴用户的模式扩张,而且自始至终都是瑞幸及其利益关联方的独角戏。监管的缺失和财务的不透明,才是这类企业野蛮生长最终爆雷并引发连锁反应的原因所在。 细思极恐的是,诸如瑞幸这样“炒风口”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并不新鲜,IPO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安全”的代名词,成了股东们套现离场的唯一途径。倘若行业的毒瘤不被清理、市场的漏洞没有堵上、监管和集体诉讼机制持续不健全,大批中概股的回归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幕难免不会上演。 我们理应质疑美国股市对中概股的不公平待遇,却也无法否认美国证监会在巩固市场信心上的铁腕做法。正如美国证监会最近宣布的一项措施,如果举报人对一家上市公司的不当行为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帮助美国证监会成功地实施了执法行动,将对举报人给予高达5000万美元的奖励。 对比下中国证监会在《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中关于举报造假的奖励力度:一般按罚没款金额的1%对举报人进行奖励,但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60万元人民币。多少有些“罚酒三杯,息事宁人”的味道,对于上市企业的威吓效果,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为中概股回归铺路的同时,还需要在制度上巩固本土投资者的信心,至少应该多一些慎重考虑。毕竟信任是个玄妙的东西,看似不可触摸,但摧毁后的重建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