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消息称,滴滴计划于2021年上市,上市地或将选择香港,目标估值约为600-800亿美元,目前正在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投行接洽。 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滴滴所在的母公司小桔科技的股东中,创始人程维占据49.19%的股权,天使投资人王刚持股48.23%,首席技术官兼自动驾驶新公司CEO张博持有1.55%,联合创始人吴睿持股0.72%,另一高管陈汀持股0.31%。 01 中国出行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滴滴出行将自己定位为“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交通创新,解决全球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目前来看,滴滴旗下出行业务包括出租车、快车、专车、拼车、单车、顺风车、代驾、公交车、货运、车生活、租/买车、跑腿、导航等一系列服务,几乎囊括出行相关所有板块。已为超过5.5亿用户提供出行生态多元化的服务。 作为出行平台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了。 2016年8月1日,滴滴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至此,中国网约车市场如火如荼的补贴大战终于告一段落,滴滴以超9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绝对的老大。 按照滴滴的规划,2016年网约车市场竞争已经结束,2017年开始修炼内功,2018年即可全面出击准备上市。当时有消息称,滴滴计划最快于当年IPO,估值最高800亿美元,且滴滴正在就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首次公开招股(IPO)事宜与银行家展开磋商。后因为迎合安全监管方面的要求,上市计划才暂时被搁置。 经历了2019年的沉淀和形象重塑期,2020年的滴滴启动了“暴走模式”,2月底上线新品牌花小猪,4月宣布青桔单车获得10亿美元融资,9月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发力社区团购,日前滴滴又发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一系列动作都在预示着,今年滴滴将再次全面出击。 自2012年成立起至今的8年中,滴滴已经完成了19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200亿美元,被称为中国市场融资轮次最多的公司。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其中,滴滴确认了软银集团参加了本轮融资,此外还包括“若干国内国际的投资者”。 而最近一次融资则在2019年7月,彼时滴滴估值已达600亿美元,丰田汽车与其成立合资公司,融资额达6亿美元。 2020年8月4日,胡润独角兽榜数据则显示,滴滴价值约为530亿美元,较此前有所缩水,也不及此前被传IPO时的800亿美元目标估值。 为了冲刺上市,今年二季度滴滴出行CEO程维就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内部命名为“0188”: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滴滴多条业务线一齐发力,其中四轮车承担其中5000万单,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4000万和1000余万单。据了解,滴滴网约车(含花小猪)实现了同比近30%的增长,日订单超3000万;青桔单车11月峰值突破2300万;国际化日订单超500万。2020年初,滴滴每月服务用户3亿人,10月已达4亿。 02 一路过关斩将的辉煌成长 2012年6月份,程维正式从阿里巴巴辞职,成立了小桔科技,三个月之后,一款叫做“滴滴打车”的软件正式上线。当时网约车的形式十分新颖,同时成功地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使得滴滴打车迅速在市场走红,到了当年11月份,滴滴就完成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然而,滴滴的模式很快被复制,一路出现了三十多家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滴滴后期的劲敌“快的”及全球网约车巨头Ube。各大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展开了一场规模竞速,最终滴滴在这场烧钱大战中笑到了最后,2015年初将快的招入麾下;同时凭借资本加持和高速成长,滴滴也最终战胜了Uber,并且于2016年收购了Uber中国业务,一举奠定了行业地位。 此后滴滴不仅收购了Uber中国,还投资了几乎全球所有的网约车对手,如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中东的Careem、欧洲的Taxify。 数据显示,2015年合并快的后,滴滴市场份额高达99.8%;2018年9月,滴滴市场份额仍高达91%。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滴滴出行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据网上数据显示,2020年6月滴滴在网约车出行的市占率回落已跌至84.87%。在去年5月滴滴总裁柳青宣布,滴滴的国内网约车业务活跃人数5439.48万人,平均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前的60%~70%水平。 03 为何选择当前上市 虽然滴滴此次上市的具体细节还有待公布,但选择这个时候上市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分析认为,虽然近两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较为不明朗,但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改革方面却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中体现在上市制度方面相对更加开放包容,让更多的企业有了上市融资发展契机。 包括A股的科创板上市、新三板改革、以及注册制的全面推行,都昭示着大力改革的决心。 港股方面,随着近两年港股实施上市新规以来,已有超过110家新经济登陆港股市场,包括阿里、美团、京东、小米等都陆续以不同方式成功登陆,不但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发展平台,并享受到了巨大的估值回报。 前不久,另一家出行领域的对手嘀嗒出行已经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准备在香港上市。虽然相对其在顺风车业务方面处于行业龙头,滴滴来说体量也不足为惧,但或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滴滴上市的诉求。 参考Uber美股上市后市值从不到300亿美元的低点,反弹至900亿美元以上,市值得到巨大提升的背后,说明市场对网约车共享出行领域模式的认可。如果滴滴能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力量,不但能更好地巩固其护城河,抵御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估值上也有望会得到更多的提升。 04 加速布局无人驾驶 除了滴滴上市的消息外,近期关于滴滴造车及在无人驾驶上的布局也持续引发的市场关注。 在2020年11月16日,滴滴发布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将首先在长沙试运营,陆续推广到全国。 这是滴滴出行和比亚迪花了三年的时间,从定义共享汽车、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开始,打造的全新物种。 据介绍,这款车由滴滴联合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首次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了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由于更着重于智能化和共享化,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诸多定制化设计,使乘客接受共享车比私家车更好的观念。 据相关消息称滴滴将在今年完成一万辆,明年计划10万辆高度定制化产品的投放。 此外,近两年滴滴出行在无人驾驶方面也不断有新的进展,在2020年中旬,滴滴Robotaxi就已经开始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依靠滴滴海量的出行数据和先进的算法迭代,再借助庞大的出行网络+混合派单,滴滴有望在无人驾驶布局方面有了比很多同行更加先发的优势。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预测,到2025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他还表示,到2030年,希望滴滴共享汽车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1月28日至3月8日)即将正式开启,为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落实春运防疫和安全保障工作,滴滴出行成立了春运安全工作指挥部,滴滴出行CEO、安全委员会主任程维任总指挥,滴滴出行总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柳青任副总指挥。 据介绍,春运期间,滴滴各业务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客服团队、应急处置人员实行7x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全时待命保障高效应答,积极配合各地公安机关,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司乘安全。按照防疫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滴滴7×24小时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积极配合关联司乘流调工作。 自2020年12月以来,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上线20余项防疫措施及产品功能,并不断迭代升级,严格落实行程前、中、后全流程疫情防控,包括行程前通过司机“防疫健康卡”展示司机当日车辆消毒、口罩、体温等情况,行程中AI抽检司机口罩佩戴情况等等。 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全面升级防疫响应处理机制,相关投诉、咨询由安全响应专线协同处理,同时上线疫情防控规则,对于不遵守防疫要求的司机、乘客严格处罚,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为积极响应不同城市的防疫政策,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在部分城市要求乘客乘车前先扫健康码登记,组织当地网约车司机进行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设立消杀服务站、防护膜免费安装点,成立社区保障车队等等。 滴滴顺风车在春运期间加强对车主、乘客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并要求车主和乘客必须佩戴口罩。同时,上线“出行确认书”功能,每天出行前车主和乘客需要健康打卡;在行程中,滴滴顺风车也将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车主和乘客进行戴口罩抽查。 快的新出租持续加强对全国司机、乘客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要求司机和乘客必须佩戴口罩。依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在部分城市核验司机健康码,免费为出租车司机做车辆消杀,携手出租车公司上线乘客乘车前扫健康码登记等。 青桔每日为投放的车辆做全面消毒,对投放前及仓储中的车辆及零件进行集中消毒,对重点区域实施不分品牌、不分颜色的“无差别消毒”。青桔要求运维人员佩戴口罩及手套,定时测量上报体温,定时洗手,进行全身消毒,避免工作中出现人员聚集。 滴滴代驾司机每天上线时需主动上报体温,严格落实佩戴口罩上岗,并及时做好防疫消杀工作,平台也会加强口罩质检等工作。目前,北京的滴滴代驾司机已分批次接种疫苗,还未接种疫苗的司机,需凭7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能上线接单服务。 滴滴货运司机端已上线“健康打卡”和人工核验功能,司机需要每天主动上报体温等健康状况。平台还要求司机每单结束后对车辆进行消毒。 小桔养车要求旗下所有门店工作人员严格做好防疫措施,坚持佩戴口罩及手套上岗。疫情期间,所有车辆将进行全面消毒,并静置通风换气,以保障用车安全。小桔养车还在昆明配合当地防疫要求,为前来维保店的网约车做好免费防疫消杀工作。 橙心优选已建立了覆盖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采仓配防疫保障机制以及防疫应急方案,在商品、中心仓、网格仓、提货点等各环节做好疫情防控和应对机制,确保橙心优选的安全运营。橙心优选自2020年11月起已下架所有进口冻品,在线销售的冷冻食品都有厂家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证明,可溯源。 春运期间,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将持续加强对订单行程中路线偏移、异常停留等不安全行为进行检测,并在必要时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介入,以此来最大程度保障司乘安全。针对春节前后,酒后乘车增多的情况,滴滴建议饮酒乘客乘坐网约车时主动报备,并与清醒亲友同行。 滴滴表示,将持续关注春运期间各地天气动态,针对冰冻、严寒、大雪等恶劣天气制定应急预案。春运期间乘客打车成功率可能未达到预期,滴滴会竭尽全力保障运力,也恳请大家谅解并提前合理安排出行。此外,为方便老年群体的出行,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1月22日在全国正式上线试运行,同时1月25日起在试点城市开通电话叫车热线。
©深响原创 · 作者|婷婷 支付战争会重开吗? 一年多以前,没人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渗透力太强大,但现在,情况变了。 自今年7月底美团关闭支付宝支付、王兴在饭否开怼支付宝手续费高于微信后,支付赛道的表面平静被打破,关于支付战争是否会重开的讨论出现在台面之上。 这仿佛一颗石子被投入水中,带起越来越明显的波澜:随后几月时间里,携程、字节跳动、快手先后拿下支付牌照,拼多多已开放“多多钱包”测试入口,滴滴、美团都已推出月付功能。 大小巨头布局支付的消息接踵而来,此外一个更具颠覆力量的新物种“数字货币”也初见端倪——支付市场似乎又回到了2014年那个风雨欲来的春节,一场参与玩家更多、范围更广的支付战争正在酝酿。 时间倒退回六年前,微信发动对支付宝的奇袭,趁春节期间微信上线红包功能,几乎用一个礼拜完成了支付宝经营十年的成绩。当时,马云在大年初四紧急召回了所有正在休假的公司高管,一场旷日持久、投入巨大且影响深远的支付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过程中,阿里巴巴一度陷入最危急时刻,股价连续跌破发行价;又通过激进改版,深挖金融服务才稳下基本盘。微信步步紧逼,并通过扶持滴滴、美团等生态伙伴,将支付战争渗透进网约车大战、本地生活大战,不断蚕食支付宝的市场份额。 一直到2019年,互联网最大的两个巨头默契地减弱了火力。此时双方在国内支付市场的份额合计已超过90%,几乎二分天下,任何一方想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腾讯与阿里巴巴两大巨头之间的支付战争,将几乎所有消费者、商户、交易型平台席卷其中,经历了约五年的火拼后终于达成平静。 但这个平静在近半年新玩家的密集布局、支付市场的诸多变量中,似乎已被打破。 TMD排兵布阵 越来越多的征兆,预示着支付市场似乎又要变天了。 首先,大小巨头纷纷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1月,拼多多通过收购付费通,获得支付牌照; 9月,字节跳动通过手收购合众支付,获得支付牌照; 9月,携程通过上海国企东方汇融,获得支付牌照; 11月,快手通过收购易联支付,获得支付牌照。 今年以来,拼多多、字节跳动、携程、快手几家各自领域内的大小巨头,都通过曲线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更早之前,美团、滴滴都已分别拿下支付牌照,起步更早的京东,在2012年就收购网银在线获得第一块支付牌照,今年9月又有消息称京东拟以16亿收购块钱,再入一张支付牌照——如今,支付牌照已然成为互联网大小巨头的标配。 获得支付牌照后,各家平台都有了绕开支付宝、微信支付搭建自有支付通道的资格。一部分进度更快的玩家已经在为培养用户支付习惯做准备:9月份时,拼多多就已经确定成为2021年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结合近日“多多钱包”的上线推测,其或许是想要复制2014年微信通过春节红包奇袭支付宝的路数。 此外,11月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已申请“DOUPAY”商标,抖音上线支付服务的时间或许不会太远。携程、快手等已取得支付牌照的企业,加入这场支付战局或许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支付牌照只是这张大战的通行证,支付也只是大战的一个层面。目前,已经有部分玩家体现出更大野心:在支付的基础上,进行金融生态布局。 新入场的玩家中,在金融服务上态度积极的有美团、滴滴、字节跳动,它们分别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芝麻信用”、“花呗”、“借呗”服务。 如美团,其在今年4月份测试“美团信任分”,试图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体系,紧接着在5月份美团上线“美团月付”功能。近期滴滴也开始试水信用支付,上线了“滴滴月付”功能,并且不设额度限制。 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在金融服务上的野心都由来已久,滴滴在2018年时就曾小范围上线过“滴滴信用付”,美团更是在2015年就提出了要打造千亿资产规模金融事业。今年美团、滴滴正式切入信用支付领域,也揭示着它们在金融上的布局进入到一个更深入的阶段。 竞争不设限的字节跳动也表现出了对金融服务的企图。2018年字节跳动首先在今日头条上线“放心借”,推出借贷产品。今年11月,又在抖音内推出新产品“放心花”,并与“放心借”联通,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 除了互联网大小巨头纷纷入局外,另一个有可能颠覆现有支付清算系统的变量已经出现:今年10月,在深圳开展的数字货币开放性测试里,央行数字人民币首次公开露面;12月,继深圳之后苏州也开始数字货币试点。 可以确定的是,央行数字货币正在按部就班地试点与推广中,它将成为大众数字支付的一个新选项。 数字货币的颠覆性意义在于,其定位于M0(流通中货币),相当于一个原生银行账户;而第三方支付工具里的资金本质上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属于M2的范畴,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通过清算机构进行清算。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数字货币的支付效率更高,且对应更高的账户价值、功能。 目前,数字货币除了在特定区域的线下场景中进行试点外,还已经与许多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其中,与数字货币合作最紧密的一方是京东,9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京东数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十二期间,京东已经开始向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涉及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订单达到2万笔。 此外,今年以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还先后与滴滴、B站、美团等平台合作测试数字货币。在央行主导、各家企业的共同配合下,虽然数字货币的后续推广情况还有待观察,但从能力上来讲,其具有撬动支付市场现有格局的可能性。 多方合力下,曾经被腾讯、阿里巴巴把持,看似相对稳定的支付市场,已被撕开一条裂缝。 支付有什么魅力? 自数字支付诞生开始,但凡是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入局,即使是面对阿里巴巴、腾讯两大巨头各占山头,新玩家们也依旧试图发起挑战——“支付”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从战略意图上来讲,互联网企业做支付可分为“攻”和“守”两个目的。 首先,京东、美团、滴滴、携程,以及正在向电商发力的快手、字节跳动,都属于或者部分属于交易型平台。对交易型平台来讲,通过建设支付通道降低合规风险与交易成本、打造交易闭环,是“守江山”的重要举措。 在合规性上,电商平台存在着“二清”隐患,即没有支付牌照的电商平台,在归集用户资金、结算给下游商户中扮演了资金清算的角色。以拼多多为例,其在2018年、2019年几次被举报涉嫌“二清”,因此,取得支付牌照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帮助拼多多等类似的电商平台规避合规风险。 取得支付牌照之后,推出支付服务是顺理成章的举措,这能帮助交易型平台在加强合规性的同时,降低支付成本。 目前,用户在线上交易场景中,普遍会选择通过支付宝、微信来进行支付,在此过程中,平台方需要向微信、支付宝支付一笔“通道费”。通道费并不便宜,甚至让王兴对此怨声载道。在美团取消支付宝选项后,王兴在饭否直言“(微信支付)手续费比支付宝低”,2017年接受《财经》专访时,他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支付宝的费率高得不合理”。 此外,在交易、支付的自有闭环建立完成后,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自主把握大量的交易数据,这些交易数据将成为它们扩展金融服务的基础。 基于此,美团、滴滴、字节跳动等企业在借贷、信用支付上做了不少布局,隐藏着向金融服务“进攻”的意图。 几乎所有公司最后都会变成金融公司的现象,与互联网企业流量变现的模式有关。 在有了流量之后,如何基于流量赚更多的钱是所有平台都在苦苦思考的命题。探索至今,赚钱无非通过这四种模式:广告、游戏、电商、金融。其中,金融作为利润空间比较大的业务,几乎没有人能够舍得放弃。 蚂蚁招股书披露,其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高达58.6%,可供对比的是如业务线上化率极高的腾讯,毛利率也只有50%左右,而美团的毛利率只有30%左右。数据面前,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团等企业会对支付、金融业务如此“眼红”。 蚂蚁各业务分部中,推动蚂蚁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微贷科技,如今占总营收比例已接近40%。这块业务包括了面向个人的花呗、借呗以及面向小微企业的网商贷——这也正是美团、滴滴、字节跳动、拼多多发力的重点。 从能力维度上来讲,交易型互联网平台有着推动金融服务业务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平台上产生的大量交易数据为其建立用户信用体系、完善金融服务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供应侧的商家又存在着对资金的需求,这位小微企业贷款类产品提供了场景。 当下或许正是一个入局的好时机。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互联网金融受到的监管趋严,反垄断的措施愈发严厉。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货币的出现再次增加了支付市场的更多可能性,不确定性增大的同时,意味着新玩家的机会也越多。 在大小巨头磨刀霍霍向支付时,如今统治支付市场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已隐隐感受到威胁。 对于腾讯、阿里巴巴两家头部公司而言,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是,许多交易实际上并不发生在自身体系内,其支付业务更多是一个工具与通道——在线上,外卖、打车都是高频交易场景,电商领域拼多多、快手、抖音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这些企业如果采取强硬措施,将会分流走一部分线上支付量。 例如,滴滴与美团通过近半年的红包优惠等引流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根据界面报道,自今年下半年来,滴滴支付业务数据上升,日订单已达百万级,滴滴支付用户近3000万。 此外,在供应侧,尤其对餐饮商家、滴滴车主、抖音快手直播商家,基于与平台的合作关系,在寻求贷款服务时会有选择各自平台产品的倾向。 同时,数字货币的推广是主要基于线下场景,如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四大类型。由于数字货币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对商家来说不需要手续费,二是原则上不允许拒收,因此数字货币的线下推广,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产品而言是一个利空。 当然,支付宝与微信经过多年鏖战才打下山头,都有着各自难以撼动的壁垒。如微信作为国民APP,其超高的打开频次、社交属性,使用户对扫码支付、红包等功能的依赖较深。支付宝有淘系平台作为依仗,保证了万亿级别的支付规模,此外其多年以来在金融服务领域深耕,成熟的产品、完善的布局构筑的壁垒不是短期内能被轻易追赶的。 但是,支付市场的再次波澜,大小玩家对金融业务的虎视眈眈,都值得引起更多的注意与警惕。更重要的是,随着新一代大小巨头布局支付,互联网头部玩家间复杂而微妙的平衡或将迎来破裂时刻。 一场风雨,正在酝酿。 深响
记者从滴滴方面了解到,从1月13日起,将组织北京全部滴滴和花小猪网约车司机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预计将在一周内完成。未接种疫苗的司机,需持7天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上线接单。此前,滴滴自2020年12月28日起,已开始陆续在组织司机进行核酸检测。 此外,乘客乘车需使用健康宝扫码登记。按照北京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滴滴连夜组织北京网约车司机在车内展示“到访人信息登记二维码”。自1月11日起,北京乘客上车后需要使用健康宝扫码登记,司机可以拒载拒绝扫码登记的乘客或未戴口罩的乘客。 滴滴表示,会严格落实司机防疫措施。北京滴滴和花小猪司机每天出车前需上传佩戴口罩的照片、车辆消毒照片、如实上报体温,系统还将核验司机的健康宝。通过桔视设备加大力度抽查司机佩戴口罩,目前北京司机的口罩佩戴率为99.95%。敦促司机落实“一单一消毒一通风”,要求司机对于车辆门把手、扶手、座椅和方向盘等重点部位勤消毒,司机需上传消毒照片。12月30日起,滴滴已在北京开设10个消杀站,为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免费做车辆消毒,为司机发放口罩和消毒液。同时严格要求司机不聚集,不聚餐,如出现发热和咳嗽,不得出车,及时上报,尽快就医排查。 此外,滴滴还设置了电子围栏,暂停顺义司机出车。目前已暂停居住于顺义区域内的滴滴和花小猪网约车司机、快的新出租司机、顺风车车主出车运营,并已关闭1月11日及以后出发的预约单。实行对顺义区域网约车“不进、不出、不派单(首都机场除外)。” 目前,滴滴客服和安全响应中心已培训传达到位,将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类投诉进行及时回应处理。同时,陆续上线乘客问卷,乘客行程结束后,在滴滴APP询问乘客“司机是否佩戴口罩”。 滴滴表示,滴滴和花小猪打车将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加大力度对司机开展疫情防控措施的监督和宣传。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紧密配合防疫部门的流调工作,高效上报相关行程信息。
12月27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第193场新闻发布会披露了顺义区5例确诊病例流调情况,其中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花小猪”网约车司机,曾搭载过确诊病例。 《》记者在天眼查上看到,“花小猪”为“滴滴出行”全资的网约车平台,天眼查登记花小猪总经理孙枢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015年加入滴滴,并参与了滴滴快车等多项业务的初创工作。 “花小猪”因价格便宜,曾被媒体称为“打车版拼多多”,然而多家媒体报道,“花小猪”成立以来风波不断,因其对入住司机的门槛要求较低,以及运营资质问题,接连被包括天津、深圳、南京、合肥、青岛、日照、烟台等多个城市交通部门约谈。 《》记者于27日晚18点致电12328北京市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询问花小猪的运营资质问题,工作人员表示,“花小猪”网约车目前在北京并未取得合法运营资质。 而在“花小猪”司机注册平台上,记者看到,花小猪与滴滴平台连动,只要注册过滴滴司机,就可以直接成为“花小猪”的司机。 以下为新闻发布会披露的该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无症状感染者:李某某,男,40岁,安徽人,现住顺义区南法信镇东海洪村,“花小猪打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因曾搭载确诊病例张某某,12月25日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同日进行核酸检测,12月26日顺义区疾控中心反馈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主要行程轨迹如下: 12月11日3日,15日-19日,21日-23日,6时至23时在外开网约车,期间均在外就餐。 12月14日,6时至19时50分在外开网约车,随后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城高速公路服务区送货并返回。 12月20日,6时至23时在外开网约车,15时搭载确诊患者张某某由南法信镇西杜兰村至后沙峪镇物美超市。 12月24日,6时至19时在外开网约车,19时30分到仁和镇河南村阜林牛肉面餐馆聚餐。 12月25日,7时到仁和镇河南村杭州包子铺用餐,14时到南法信镇北法信村西口左侧板面馆用餐,17时被通知为密切接触者,自行在车内隔离。18时30分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互联网江湖可谓是风起云涌,在这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滴滴版的花呗终于姗姗来迟,滴滴要做花呗的消息一时间传遍全网,滴滴究竟是要干什么? 一、滴滴版花呗来了?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滴滴打车日前低调上线一款消费信贷产品——滴滴月付。据界面新闻初步了解,该产品为滴滴金融的一款先享后付产品,打车享垫付,当月打车,下月8号还款,其产品逻辑与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相似,其主要使用场景仅限于滴滴打车服务,目前还在灰度测试当中。 滴滴方面回应界面新闻称,“滴滴月付”产品是滴滴金融近期尝试性推出,用户开通后,可用于支付滴滴平台上的出行服务,为用户在支付环节提供更方便的体验。 据已开通用户的截图显示,「滴滴月付」位于金融服务栏目的借钱服务下方,开通用户完成人脸验证即可申请开通,开通后即获得一张10元月付专享快车券作为新客奖励;同时逾期惩罚也有体现:如用户逾期超过15天以上的情况下,滴滴将暂停滴滴打车服务,同时不限于账户采取冻结、限制提现/消费等措施。 事实上,该款产品与滴滴在2018年曾小范围试水的“信用付”有异曲同工之意。2018年6月,滴滴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一款“先打车,后付款”的消费信贷产品,用户同样也需通过认证可获得相应的打车额度以及专属优惠,彼时,滴滴的借款方是深圳华强(行情000062,诊股)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为6亿,用户需同意深圳华强小贷个人征信授权书。 与此同时,滴滴支付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的一份滴滴金融旗下支付业务的月报。月报显示,自今年下半年来,其支付业务数据上升,日订单已达百万级,滴滴支付用户近3000万。 目前,滴滴生态内的网约车、花小猪、青桔单车、快的新出租车等产品均可以使用滴滴支付。上述知情人士还称,央行数字货币(DCEP)此前已在青桔单车上,测试完成全国DCEP的第一单支付。 在移动支付上,滴滴早有布局。2017年,其收购一九付,从而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过去2年,滴滴在支付业务方面进展缓慢,但在最近半年开始与滴滴生态内多个业务形成密切联动。”接近滴滴知情人士称。滴滴支付9月还在花小猪内推出“小猪付”产品,截止11月底累积使用滴滴支付的订单已有数百万单。滴滴支付与青桔、快的新出租、网约车、公交等多个业务开展合作,通过优惠补贴鼓励用户使用滴滴支付,增加渗透率。 又是花呗、又是支付,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人不禁疑惑,滴滴这是要下大力气学支付宝了?如此努力的学习,滴滴到底意欲何为呢? 二、滴滴到底想要干什么? 其实,滴滴大力做支付类业务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流量到收入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的必经之路。就在前不久的8月份,滴滴出行官方宣布,8月25日七夕当天滴滴出行包括网约车、顺风车、出租车、单车和代驾业务在内的全球日订单量首次突破5000万大关,QuestMobile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则显示,滴滴的月活已经达7768万,作为一家日订单过五千万,月活用户达到近八千万的巨头,滴滴可以说不缺流量。但是,作为一家出行公司,流量的局限性却非常显著,以网约车出行行业的上市公司uber为例,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Uber归母净亏损高达10.89亿美元,自从上市至今uber始终没能实现盈利,虽然中国和美国有较大差距,但是网约车的流量局限性特征还是相当明显,这些年来滴滴不断在多元化赛道上深耕,把自身的业务拓展到与出行相关的方方面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拓展流量的盈利能力打开自身的盈利市场优势,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做除出行以外的业务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其次,从支付到金融无疑是最有效的流量升级策略。这些年来,伴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支付产业已经进入了逐渐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由支付宝打头,微信支付紧随其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支付-金融的生态体系,支付作为入口逐渐成为了桥接互联网流量和金融业务的有效桥梁,并且由于支付是高频交易应用,只要形成了支付习惯就很容易形成用户粘性,举例来说,早在2013年,支付宝就凭借自己的支付应用在短时间内推出了余额宝,最终形成了改变整个商业银行格局的货币基金商业模式,同样的逻辑放在花呗身上也是很适用的,根据蚂蚁的照顾说明书我们可以看到,在蚂蚁的体系之中,微贷科技平台,产品包括花呗、借呗等。上半年收入285.86亿元,占总收入的39.4%,同比增长59.48%,可以说花呗、借呗已经成为了蚂蚁最重要也是增长最快的收入来源。既然蚂蚁已经把路趟的非常清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的策略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这就是通过支付这个良好的天然入口,借助每天五千万的订单量优势,不断推动类金融业务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收入体系,如果这个模式跑通的话,即使不对其他支付方式采用排他策略,滴滴也能够凭借类金融业务进一步提升自身流量的盈利能力,毕竟没有什么业务能比金融业务更高利润率了。 第三,滴滴构建小而美的金融体系可能是大方向。当前,滴滴金融在全面布局上初具雏形,已获得或间接持有保险代理牌照、小额贷款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和保险牌照6块牌照,其中业务已经涉及到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理财等多个板块,虽然滴滴的金融业务很多时候让人感觉有些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蚂蚁科技、京东数科、腾讯金融科技这些巨头显得那么声势浩大,也没有滴滴在网约车领域那么独占鳌头,但是金融其实是一个空间非常大的市场,只要能把金融业务做起来,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借助滴滴的流量优势的话,滴滴的金融业务无疑也能成为支撑其长期盈利的重要现金牛模块。对于这样的模块,无论是组合成为弥补网约车收入不足的收入来源,还是单独运营的金融服务公司,滴滴的金融业务其实非常值得期待。 在当前的情况下,大金融支付的格局已经形成,想要再造一个支付宝,不是不可能但是其投入无疑会异常庞大,做一个小而美的垂类金融企业却依然值得看好,滴滴无疑在这个赛道上依然有属于它的优势所在。
12月27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第193场新闻发布会披露了顺义区5例确诊病例流调情况,其中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花小猪”网约车司机,曾搭载过确诊病例。《华夏时报》记者在天眼查上看到,“花小猪”为“滴滴出行”全资的网约车平台,天眼查登记花小猪总经理孙枢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015年加入滴滴,并参与了滴滴快车等多项业务的初创工作。而在“花小猪”司机注册平台上,记者看到,花小猪与滴滴平台连动,只要注册过滴滴司机,就可以直接成为“花小猪”的司机。以下为新闻发布会披露的该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无症状感染者:李某某,男,40岁,安徽人,现住顺义区南法信镇东海洪村,“花小猪打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因曾搭载确诊病例张某某,12月25日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同日进行核酸检测,12月26日顺义区疾控中心反馈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主要行程轨迹如下:12月11日-13日,15日-19日,21日-23日,6时至23时在外开网约车,期间均在外就餐。12月14日,6时至19时50分在外开网约车,随后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城高速公路服务区送货并返回。12月20日,6时至23时在外开网约车,15时搭载确诊患者张某某由南法信镇西杜兰村至后沙峪镇物美超市。12月24日,6时至19时在外开网约车,19时30分到仁和镇河南村阜林牛肉面餐馆聚餐。12月25日,7时到仁和镇河南村杭州包子铺用餐,14时到南法信镇北法信村西口左侧板面馆用餐,17时被通知为密切接触者,自行在车内隔离。18时30分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