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利润同比下降,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5%;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截至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6.0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5.7万亿元,占比18.0%,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8%。 2020年上半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较年初增长6.9%。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再保险公司总资产5133亿元,较年初增长20.5%;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643亿元,较年初增长0.5%。 银保监会发布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一、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 2020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6.0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5.7万亿元,占比18.0%,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8%。 2020年上半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较年初增长6.9%。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再保险公司总资产5133亿元,较年初增长20.5%;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643亿元,较年初增长0.5%。 二、银行业和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 2020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6.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2.7%。 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赔款与给付支出6308亿元,同比增长1.2%。保单件数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新增保单件数239亿件,同比增长28.0%。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9万亿元。 四、商业银行利润同比下降,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 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06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4%,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1%,较上季末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上季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五、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2.46%,较上季末下降9.08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58.19%,较上季末下降0.38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90%,较上季末下降0.6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4.60%,较上季末下降0.33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昨日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季度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一季度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06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一季度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4%,较一季度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一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1%,较一季度末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一季度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上半年,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2.46%,较一季度末下降9.08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58.19%,较一季度末下降0.38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90%,较一季度末下降0.6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4.60%,较一季度末下降0.33个百分点。 银行业总资产平稳增长。截至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6.0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5.7万亿元,占比18.0%,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8%。 银行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6.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2.7%。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上半年,我国实体经济遇到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收费以及延期还本付息等举措,积极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恶化,而是商业银行大幅度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勇于担当、共克时艰的体现。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铁房地产集团商业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8月7日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整合互补资源,在IDC、大数据、云计算、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 中铁商业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任望东表示,与万通新发展集团的合作达成后将逐步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铁商业系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全面负责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大型商业物业的运营管理。在北京、天津、广州、成都、贵阳等城市拥有商业经营项目。 签约仪式上双方表示,通过该战略协议的签署,万通新发展集团与中铁商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导,强强联合,同步资源与信息,利用双方地缘优势,有力带动双方资源要素聚集。未来共同开拓建设数字地产新基建、产城融合生态体系,不断深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一步增强万通与中铁商业发展后劲,为推动新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据悉,万通作为老牌房地产上市企业,2020年确定了“新万通,新赋能,新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全球化视角,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在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和新文化等产业生态及产业地产领域积极进行布局。
怎样才算成功数字化转型? 谈起这个话题,可能得上演一出21世纪版的哈姆雷特舞台剧——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不同的见解。 人们对待数字化转型,喜欢用赋能、智能、云计算、中台、颠覆、转换、融合、重构、升级等各种冠冕堂皇的词语来形容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但我们却忘了「商业基本功」: 这是一个商业战场,对于想要数字化转型的商业组织“企业”来说, 数字化转型目标有且只有1个 ——赚更多的钱。 所以,当要回答“怎样衡量成功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时,有且只有1个答案: 您的企业是否已经通过数字化赚到更多的钱? 我将之总结成一条公式: 数字化转型 = 创造商业价值 = 消费者触点×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员工触点×数字人效 = 赚到钱 什么意思?其实并不复杂。 过去两年,在帮助一家餐饮企业从0到1成长到独角兽、半年获得1000万会员的过程中,凯利也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数字化、IT的新概念、新名词困扰,像数字化、中台、ERP、CRM、POS等等,还有最近两年流行的像什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中台、新零售等等各种各样的概念。 有一些企业主朋友,也被这些名词搞得挺焦虑,就觉得,哎呀,不懂点IT和数字化,感觉都要被社会淘汰了。 看到竞争对手上了个小程序或者中台,市场份额在不断的占领市场,就会误以为这是数字化系统的功劳,正在发挥显著作用。 然后,就很较真地,自己也得上中台、招团队、做系统。 结果吭哧吭哧、鼓捣了一两年,烧掉了八位数学费,研发出来的东西,却没有员工和消费者在用,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瓶。 过度的数字化概念化,正成为21世纪的一股新宗教迷信,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那究竟怎样才算数字化转型?凯利认为对于商业组织来说:无法跟赚钱挂钩的数字化都是耍流氓。 一只鞋的社交网络 数字化转型如何跟钱挂钩?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定义好,究竟什么才算是数字化,什么才算是数字化转型? 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外的先行者他们是怎么做的,以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耐克作为例子。 相信耐克这个品牌大家都是在熟悉不过了。 说起这个品牌,大家脑海里面划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对,它是卖鞋子的。 它是一个在运动鞋领域领先的品牌,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耐克以前,阿迪达斯、匡威原本才是这个市场的领导者,而耐克则是后来者。 阿迪达斯曾经在70年,在运动鞋和体育用品市场,占据支配地位。 但是,我们来看看这张图,今天耐克的市值,接近是阿迪达斯的10倍。 我们回看一下耐克的整个发展历史,从2006年以后到今天为止,它的整一个市值的走势,发生了一个大幅度的上涨,而在2006年以前他们持续了十几年的平稳发展,没有过太大的起伏。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耐克的竞争对手是谁? 这不是个废话,它是卖鞋的,他的竞争对手自然就是像阿迪达斯、还有像匡威等等的其他的运动鞋品牌是吧? 事实上,耐克它是一个运动鞋品牌。但是他所面临的竞争并不止于鞋本身。 想想,消费者,买运动鞋,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鞋,是为了运动。 进一步的扩充,他其实不止是运动鞋行业,而是运动行业。 我们假设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爱运动了,那压根就不会有人去买运动鞋了。 所以,它的竞争对手,还包括着一些能驱动用户对运动的热爱的一些产品和服务。 比如…Runkeeper、Endomondo这些跑步app,都是它的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能引导用户对运动的热情。 所以我们会看到,从2006年开始,耐克就围绕着整个运动行业,延伸出来各种各样的数字化产品。 比如,凯利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iPod还在流行的年代,就有一双Nike的科技鞋,能跟iPod进行连接互动。 之后,它还延伸出来了,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尝试,包括跑步社区(nike+ running club),像我们国内的健身社区Keep,也是以这个为原型借鉴的。 还有像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手环,最早也是Nike引领流行起来的。 除了把用户拉到线上,组建各种线上的社区外,记录用户跑步习惯,Nike同时还把这些用户从线上带回到线下来,赞助各种各样的运动比赛,在全球积累了几千万的粉丝用户。 你看,这一系列的数字化操作,跟我们所熟悉的ERP、OA是不是很不一样?但是效果呢? 通过这些数字化动作,消费者们更爱运动了,耐克品牌的粉丝们越来越多了,鞋就越来越好卖了,耐克的品牌记忆,也越来越深了; 这哪止是一次IT和数字化转型,这明明就是一次商业转型,从原本卖鞋的公司,变成一家科技驱动的品牌公司,踏上了新的财富之路。 所以,在这里我想表达的一个核心的观点是: 数字化本身它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数字化可以实现新的商业价值。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商业转型。 你看,当别人在利用数字化产生全新维度的商业业务时,你却在纠结ERP、CRM,还是ABC。 所以每天我们只是单纯的在讨论什么APP啊、小游戏啊、ERP啊,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系统和工具时,你要明白,这些东西本身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来说他是没有商业价值的。 难听点来说,他们甚至说只是一堆成本和费用,资产都算不上。 好了,当我们了解了这个对数字化的基本认识,那我们就可以衡量我们数字化的产出了,那就是——数字化转型是否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商业转型。 衡量商业转型,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有3个: 1.你的营收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原本是一个通过线下门店去卖奶茶的企业。 你现在交易转移到了线上去,订单成交发生在数字系统里面的,这算是你的营收结构发生了变化。 2.你的用户触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原本是一个通过线下门店去卖酱料的企业。 你建立了一些新的数字化形式,去跟你的消费者打交道,比如做了一个小程序,一群热爱厨艺的姑娘能在上面愉快地因兴趣而聚集,讨论烹饪的心得,这算是你的用户触点发生了变化,你直接跟消费者产生了交流。 3.你的用户数据,你是否拥有触达权?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原本是一个卖快餐的餐饮门店。 你开通了外卖平台,有大量的用户,但你无法获得你用户的电话号码,你无法二次联系到你的消费者,都被平台打码了。 你的消费者,变成了平台的数字资产。 到这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像CRM、ERP等等各种内部的系统,是否符合以上条件?是否称得上是数字化转型? 很多其实是并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它们对管理和效率实现了优化,但并没有带来商业转型。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否定ERP、OA们的价值,没有实现商业转型,但也并不代表他没有价值。 它们也是有商业价值的,比如可以在成本、费用、组织能力上促成一种新的优化。 所以并不是说它们不能商业转型,就不应该去做,只是价值的衡量维度和落地优先级不一样而已。 用户触点 当我们了解到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要商业转型,那既然是商业转型,那就要产生新的商业价值。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进行商业转型呢? 在这里,先了解一个我自己的非常核心的思考方法,叫用户触点。 那什么叫用户触点呢?简单解释一下,就是消费者与你企业接触的方式,我们把它叫触点。 怎样去理解,触点,我们跟消费者接触的方式?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一个画面。想象一下,20年以前,假设你是一家餐饮门店,你的消费者,是怎样去了解到你的? 那是一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世界。 估计绝大多数的接触,都是路过,就是他们在现实世界里面,路过,看到了你的招牌还有宣传单,知道了你。 也有很多的接触,来自于道听途说,就是从左邻右里、朋友日常交流、看报纸,然后知道了你的店。 对,那就是20年前以前的情况。 OK,那来到今天,一个人人都有一台手机,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盯着屏幕的今天这个时代。 我们思考一下,我们要了解一个餐饮门店,是走过、路过吗?是道听途说吗? 那是肯定不止了。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能去了解到一个餐饮品牌。 比如说很多的消费者,包括你自己,在吃饭之前,都会先逛一下大众点评、美团网啊等,同时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数字渠道、非常地碎片化地可以去了解到一个品牌,像看电影的时候被植入广告、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朋友去安利一个餐饮品牌和广告等等等…. 所以,在现在,消费者跟品牌、跟餐饮企业的接触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关于触点这一个定义我觉得一定要记住。 在我看来,当我们深刻理解了触点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掌握了数字化商业转型的大部分精髓了。 衡量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公式 理解数字化转型,真的很抽象,我们不妨,用一条公式,来给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下定义。 数字化转型 = 商业转型 = 创造商业价值 重复一次。 数字化转型 = 商业转型 = 创造商业价值 其实啊,利用数字化实现商业转型的公司,市面上的案例是不少的,只是我们经常误会他们本来是互联网企业。 比如,像美国的Netflix奈飞,美国流媒体巨头、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最初其实是一家出租DVD光碟的实体店,到后面才发展转型成一家在线视频公司。 在中国,也有一个典型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叫阿里巴巴。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很诧异,阿里巴巴不本来就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吗? 但我们其实回到他们的第一天,他们就是个做网页的,压根就不用编程。 最初的业务是B2B地推,没有淘宝、没有天猫、当然甚至也没有钉钉。这些业务都是经历过数字化转型过来的。 那究竟如何能像这些成功的公司那样,实现数字化转型、商业转型,踏上一条全新的财富之路呢? 那就是判断用户「触点」,基于这个,可以再总结成另外的一条可执行的公式: 创造商业价值= 消费者触点×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员工触点×数字人效 = 赚到钱 所有的IT系统,都是工具,是为了满足这个公式服务的。 当一件在喊做数字化的事,却无法跟赚钱挂钩,你得注意了,他肯定是在耍流氓。
8月5日,在主题为”双生花开,触梦而来“的2020年万达商管南京区域招商大会上,万达系统性呈现了多年来深耕南京区域后的成绩,并宣告了扬州蜀冈、泰州兴化两座万达广场即将在今年12月正式开业。 万达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东运营中心总经理潘韬男、万达商管集团华东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兼招商部总经理肖岳振、万达商管集团南京区域总经理唐晓明、南京区域18家万达广场的总经理以及全国400余名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代表和媒体共同见证万达商业在南京区域的繁华爆发。 《》在现场了解到,两大即将在年内开业的万达广场分别完成了重点代表品牌的签约。其中扬州蜀冈广场与斯凯奇、屈臣氏、孩子王、中国李宁、BALABALA、波司登、本涩、森林鸟、D.SIGN、IRA、海底捞、星巴克、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完成签约;泰州兴化万达广场与滔博 、三福、百安居、周大福、良品铺子(603719)、朗香、LOOWO、逅道、ENJOY、Blooming、韩宫宴、星伦多、小菜园、半天妖、味千拉面完成签约。 十八座万达广场遍布南京区域 招商大会上,万达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东运营中心总经理潘韬男对各位一直支持万达广场的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未来更深度愉快的合作,并对南京区域的蓬勃发展寄予厚望。潘总表示,南京区域是华东运营中心三大区域之一,已运营项目表现十分突出,2019年南京区域16家万达广场销售额超189亿元,这些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鼎力支持,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12月份扬州蜀冈和泰州兴化两座万达广场的精彩亮相。 丰富的运营经验、资源及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这些都将为即将在今年12月亮相的扬州蜀冈万达广场、泰州兴化万达广场蓄力赋能。 ▲万达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东运营中心总经理潘韬男 万达商管集团南京区域总经理唐晓明在致辞中表示,商贾云集,是商业翘楚必争之地,万达商管集团入驻南京区域11年,缔造了绝佳的业绩与商业奇迹,自2009年第一家开业的南京建邺万达广场,到如今九城十六店,各自绽放华彩,皆成为当地商业标杆。如今,南京区域不断壮大,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运营经验,形成了一支高效、战斗力强的团队,将为扬州蜀冈万达广场、泰州兴化万达广场的璀璨开业蓄力赋能。 ▲万达商管集团南京区域总经理唐晓明 每一座万达广场都是城市的中心和地标,2020年南京区域双生花开后,必将领航城市商业能级,筑梦未来。 ▲万达商管南京区域项目分布 “2020年”最具期待商业项目——扬州蜀冈万达广场 扬州蜀冈万达广场于今年6月被评选为“2020年最具期待商业项目”,板块价值提升、交通路网更新、区域优质商业缺失、丰富的客群潜力对项目而言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悉,项目地处蜀冈新城核心区位,具体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平山堂西路52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轨交利好缩小了区域出行半径,也扩大了项目的辐射范围,聚力更广阔和巨大的消费者。 从辐射范围上看,蜀冈万达广场周边3KM范围囊括了幼儿园6所、中小学7所、大学1所(合计约3.2W名学生),72个成熟小区,约3.5W户居住,其中中高端住宅占比87%,客群优质消费潜力巨大。 为了给区域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和生活方式,推动扬州西北区域的商业升级,在13.63万㎡的整体空间内,蜀冈万达广场将引进2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集潮流服饰、时尚精品、儿童零售、娱乐体验、餐饮美食五大业态为一体,持续强化差异化特色,3000个停车位的设置,也极大的解决了消费者停车难得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蜀冈万达广场强化了儿童和餐饮两大人气、体验业态,分别打造了一个儿童主题街区和一个餐饮主题街区,为消费者提供了创享家庭欢乐时光中心和新生活美食天地。 扬州蜀冈万达广场开业后将成为扬州西北区域唯一一个综合类购物中心,以恢弘格局筑城市标杆,成就一个领航区域、辐射新城的美好生活圈。 兴化的城市中心——泰州兴化万达广场 兴化万达广场位于兴化市城南片区核心区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城市主干道400米,展示效果极佳,开业后将成为兴化市城南区域唯一综合类购物中?,填补区域商业空白。 据悉,总建筑面积9.55万㎡的兴化万达广场共6层,其中地上4层,地下2层。项目定位为城市时尚购物中心,是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体,致力丰富家庭生活的多元生活方式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在品牌引进上,兴化万达广场凭借自身专业的团队和万达集团丰富的资源体系,注重首店的虹吸效应,在200余家品牌中,有近一半为首次进驻兴化,有力地彰显了万达集团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势必成为人气高涨的商业中心。 招商稳定输出的泰州兴化万达广场将会在2020年12月18日正式开业,必将成为兴化人民家庭购物、生活娱乐、休闲社交的首选之地。 1988年成立的万达集团,历经32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已经实现全国300余家万达广场的恢弘布局。 每座万达广场都是匠心打造、精耕细作经营的作品,肩负着满足消费者需求和繁荣一方的责任,而2020年万达将继续作为城市商业先锋标杆,万商汇聚,相携致远,引领商业大繁华。 本次招商大会的圆满举行昭示着扬州蜀冈万达广场、泰州兴化万达广场的招商正式拉开帷幕,期待扬州蜀冈万达广场、泰州兴化万达广场两艘万达商业“巨轮”在扬泰大地的精彩绽放。
8月6日,界面新闻就网传恒大地产个别项目商业承兑汇票延期兑付一事采访恒大地产集团新闻发言人。该发言人表示:恒大地产所有到期商业承兑汇票均已兑付完毕,不存在商业承兑汇票未兑付问题。
8月4日,创业板公司汇纳科技(300609.SZ)与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下称“消费促进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决策部署,双方就利用汇纳科技“汇客云”平台能力,促进实体商业消费升级、推动实体商业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等内容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汇纳科技总裁丁遥与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协议。据悉,双方将共建“新消费试验基地”,通过建立实体商业运行趋势预测等人工智能决策模型、加强消费领域相关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从具体的合作方向看,双方将共同设计开发反映消费提质升级、市场繁荣活跃情况的多种消费指数;依托“新消费试验基地”,根据居民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双方将定期对消费市场从地区、业态、假日等维度分析研究,联合发布中国实体商业消费发展报告;同时,双方将不定期对消费市场的热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专题研究,如城市商业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分析、重点商圈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分析、夜间经济趋势监测、城市商圈业态配比分析、消费者群体画像和行为洞察等专题报告,从而提升消费市场研判和趋势预测水平。消费促进司鼓励汇纳科技为有意愿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提供服务,为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提供支撑。 在发挥各自优势方面,消费促进司将在合作中发挥政策引导、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在后续合作项目落实工作中给予指导。与此同时,由汇纳科技首席数据科学顾问胡宇教授带领的赛商数据科学家团队,也将聚焦于把可解释的机器学习算法等前沿数据分析技术与“汇客云”平台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 汇纳科技方面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汇客云”平台将会在原有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大幅增强在商业分析指标制定、分析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完善实体商业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决策产品与服务,帮助实体商业建立更加科学的商业管理、评价和决策体系,从而也将让“汇客云”面向实体商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