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4日(高璎璎 石海平) 居民财产性收入成为当前两会热词之一。在应对疫情扩大消费方面,居民财产性收入扮演着重要作用。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5月23日晚7点半,《国民财富大讲堂》迎来两会特别节目首场访谈,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国家金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金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围绕“居民财富金融时代”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本期节目在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新浪、腾讯、百度和哔哩哔哩等平台播出。数据显示,截至24日9:00,全平台观看直播的网友为626万人次。 “国强民富”赋予财富管理行业双重使命 中国的财富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快速的发展。在初期的80年代、90年代,中国财富增长不是十分明显。在2000年之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随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连平注意到,在财富增长过程中发生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之后在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上,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相关内容又写入十八大报告。“这事实上就是对于财富管理这个行业而言,给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定位。” 也正是如此,2010年之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财富最终的形成,以及它的进一步的增长是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它是经济持续发展得到较高水平的一个表现。”连平说,“国强民富”,国家强了、发展了,百姓的口袋就鼓起来了,财富就多了。“这种财富的发展,接下来很自然就产生了一个管理财富的需求,这就是现在财富管理这个行业他们的使命。” 在他看来,财富管理不止是为私人管理好财富,这是财富管理行业的使命、责任。另一方面,把这些财富管理好,让这些财富作为资本输入到实体经济中间去,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行业做得好,对实体经济就有一定的帮助。我们认为财富管理行业在当今和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金李称,我国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大河流水小河满。“小河满了以后,我们再通过财富管理这样一个渠道平台,把这些资金源源不断地汇集起来,再反过来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这实际上是使我们未来的经济更加繁荣,老百姓也更加富足,这是一个双赢。” 从“房产时代”走入“金融时代” “现在居民老百姓缺少很有效的财富管理工具。”金李说,我国高质量的、能够支撑居民的长期财富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少,“这其实是倒逼着我们很多家庭不得已把大量的未来购买力储存在房地产。房地产成了在过去的十多年居民重要的财富储存增值的载体。” 金李表示,只有当我国金融市场充分发展,给老百姓们提供更多的其他的优秀选择之后,我们才能够看到更多的居民财富能够真正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集中于房地产,也才能更好地支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在连平看来,之所以形成了“房产时代”,是因为一方面是投资房地产有很好的收益。但是,另一个方面,投资金融又没有很好的回报,产品又有限。 “未来趋势发展我觉得应该会改变。”连平说,房地产占的比重,或者是相对平稳,或者是稳步下降,但是金融这块占的比重肯定会提高。 连平称,在未来我们首先还是要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如果不好,可能从房地产退出来的这些财产可能会较大力度地投入到其他的金融领域去,有的可能还不是很规范的领域,这样会带来很多问题。 金李也表示,应该以一个更稳健有序的方式来保证资产的平稳有序,从单一的流向房地产,转向更广普的金融配置。“这既是监管部门,也是实践部门需要一起去共同关注、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解决好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财富管理从1.0时代向2.0时代过渡 金李表示,今天的财富管理市场从1.0时代,更多是卖产品,逐渐地向2.0时代过渡,进入到买方经纪人的时代。“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根据国际上发展的规律,还会向3.0时代去进发,进入到全权委托的时代。” 连平也认为,财富管理行业最近十年来发展步伐迈得比较大,而且更多的是朝着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他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观察。 第一,财富管理的业务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健全。连平称,现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都根据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推出了许多跟财富管理有关的产品,这些产品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能够贴近实际的需要。 第二,财富管理的机构体系愈发多元。连平认为,在财富管理行业中,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第三方管理机构,还有很多私募参与其中。“这些构成了一个比较多元的机构体系。在这个中间,它有竞争,也有相互之间的合作。合作在我看来是比较多的,因为有些方面财富管理,尤其是层次高端的财富管理需求,没有很好的合作是难以满足的。” 第三,财富管理的监管体系正在提升和完善之中。连平表示,财富管理行业涉及到的金融类的子行业是比较多的,包括银、证、保等,如果没有一个多层次统一的机构把这些捏合起来,那么恐怕未来在发展过程中间还是会有许多问题出现。“现在有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发挥好它的功能,把这个市场统一地进行考量。一个比较健全、更加多元、统一的监管体系,使得这个行业未来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发展。” 如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正越来越紧密。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的不断发生,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提升,金李认为,相比于欧美市场的传统业态,我们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方式给普通人也能够提供相对靠谱、以前只能是高端人群能够享受的精准、定制化、度身订做的优质财富管理的个性化服务。 连平认为,中国现有的条件,插上高科技的翅膀,使得财富管理行业在未来长期发展过程中间,我们走得路比起西方来说可能要短一点,会较快地达到跟他们差不多的水平。 在节目的最后,连平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财富管理这个行业应运而生,现在这个行业的边界是逐渐清晰。“我认为目前这个行业依然还是个朝阳行业,未来长期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在金李看来,财富管理就是调动一切的资源,金融、非金融资源,用一切的手段,最终实现长期购买力的最大化,最终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相信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行业的辛勤努力下,在所有财富家庭的配合下,居民的财富管理会做得越来越好,更能够充分地体现我国社会的长期优势。” 《国民财富大讲堂》是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与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投资者教育公益云课堂。节目每周两期,在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新浪、腾讯、百度、哔哩哔哩等平台同步播出。该节目立足高端,先后邀请了管涛、刘国恩、邢自强、陈道富、刘元春、李迅雷、鲁政委、田轩、霍华德·马克斯、聂庆平、陆挺、刘尚希、祝宝良、甘犁、陈兴动、周延礼、唐涯、王忠民、高善文、鞠建东、刘守英、张铮、黄益平、朱海斌等国内顶尖经济界大咖,为广大观众解读疫情下的经济走向和财富管理最新策略,深受专业观众追捧。播出至今,已经成为经济界和金融界最受关注的节目之一。节目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及相关金融机构的高度评价。
晓非 8月26日,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主办,结合“后疫情时代地产行业新机遇”和“新基建下中国地产经济发展”等时下热点,2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企业战略和布局,共谋行业健康发展。直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主题演讲时表示,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已7月发放完毕,而主要用于基建投资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的发放则将集中在8至10月,三个月将发行 1.52万亿。 他谈到,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将恢复快于制造业。以“旧改”为重要抓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有效拉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会有效拉动 基建投资和部分制造业投资,重大工程建设也能进一步推动基建建设。 制造业在国内外需求修复、政策扶持以及发力高新技术下制造业共同作用下,降幅将继续收窄,但企业盈利恢复偏慢和高库存对企业投资意愿形成制约,制造业大幅改善空间有限。 二季度GDP增速为3.2%,相较于一季度的-6.8%,不仅实现了由负转正,而且高于此前市场的平均预期,显示了中国经济复苏良好的态势。整体经济运行的“V 型”反弹之势已确立,下半年的表现会优于上半年,预计三 季度GDP为7.0%,四季度达到7.8%,全年GDP增长3.3%左右。
晓非 8月26日,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主办,结合“后疫情时代地产行业新机遇”和“新基建下中国地产经济发展”等时下热点,2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企业战略和布局,共谋行业健康发展。直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主题演讲时表示,预计下半年房地产销售续升,投资增速稳步走高,局部地区调控加码,房价涨幅总体可控。 房地产政策基调保持连续性,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住房市场需求“基本盘”稳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购房需求体量依旧庞大。预计房产销售到四季度累计同比将重拾正增长。 房企土地购置差异化特征将更为凸显,全 年土地供应可能触及两位数增长。房地产开工及施工状况回暖态势不改,推动投资增速将稳步走高,但部分房企发债速度可能放缓、偿债压力料有所上升,维持全年投资增速在8.3%左右的判断。 房价短期企稳,全年新建商品房房价增速约5.5%,二手房价增长约3%,一线城市房价上行压力较大,局部地区政策进一 步收紧的概率上升。
晓非 8月26日,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主办,结合“后疫情时代地产行业新机遇”和“新基建下中国地产经济发展”等时下热点,2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企业战略和布局,共谋行业健康发展。直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主题演讲时表示,上半年城镇新增工作564万人,仅为年度方针的63%,远低于历年同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7月份镇查询失业率与上月持平,仍旧处在5.7%的高位。下半年,又有870多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政府在5月的政府报告中再次明确了“稳就业”的基调。新一轮“直达性”政策创新有望构建“保就业-稳消费”的双向循环。2万亿的财政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基层,在保障弱势群体生活的同时,也将夯实中小微企业赖以生存的需求端基础。
晓非 8月26日,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主办,结合“后疫情时代地产行业新机遇”和“新基建下中国地产经济发展”等时下热点,200余位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企业战略和布局,共谋行业健康发展。直播》》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主题演讲时表示,当前政策调控成效明显,未来货币政策强调“跨周期”设计和调节。 2020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了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表述。他认为,其中传递出两方面信号:一是前期总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调节效果显著,未来货币政策将放长眼光,服务于全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全面的降准或降息操作将被更加谨慎地对待;二是当前宽松的货币环境不会出现明显逆转,适度充裕的流动性和适宜的资金成本仍将为经济稳步复苏保驾护航。 他谈到,下半年财政政策依然保有继续扩张的空间。首先,今年财政赤字大于3.6%意味着上浮空间不设限;其次,经济复苏带动财政收入状况持续好转,有效缓解预算约束;最后,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计将有1.2-1.5万亿元提前至今年年底发行。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演讲中,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由于政策调控,短期内房价不会出现暴涨。在疫情之后和外部环境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将回到平稳增长的趋势性轨道上。 对于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创投领域,连平表示,在国内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创投或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危”和“机”往往并存,目前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未来5-10年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连平认为,未来产业投资有五大板块值得关注:高科技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中高端消费品行业和医疗健康行业。 1、房价会暴涨吗? 5月以来,房地产行业复苏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五一”期间,商品住房销售形势喜人,一线城市房产成交同比上涨50%以上, 一线城市房价有所松动,截止5月中下旬,深圳新房单价环比上升1.9%,摆脱了自2019年10月开始的下行通道;而二手房价格大部分重点城市环比都有所回升。各地土地拍卖活跃,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上升6.9%,这是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 而目前的货币宽松政策和低利率也将推动更多资金进入房地产:今年3月以来社融增速迅速攀升,从10.7%逐步跃升至3月的11.5%、4月的12%和5月的12.5%。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在居民端,按揭贷款放款节奏明显加快,居民部门按揭贷款利率小幅下降。在房企端,发债继续提速,截止5月下旬,房企内地信用债累计发行316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9.1%。 经济复苏来临、市场热钱多,这会导致房价再次暴涨吗? 连平认为不太可能。 连平对投中网表示,未来房地产市场确实是复苏,利率下降、准备金率下调,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复苏,但房价会不会暴涨取决于政策。此前政策要求严格,政府高度重视房价上涨,因此这轮房地产周期可能不会再度出现房价暴涨。 房价不会暴涨的依据有三大政策背景: 一是去杠杆,2017年的去杠杆直到目前还存在。目前与房地产相关的居民杠杆虽然绝对值不是很高,但增长很快,这将对消费行为造成压力,因此未来资本大规模流入房地产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房住不炒是始终会坚持的中长期政策,所以在房价较快上涨时,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 三是土地制度改革。过去土地价格太高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背后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和土地定价太高,而土地供应受限于大城市控制规模的理念。而现在政策已有松动,供地政策方向发生变化,土地的供给将根据当地人口流入情况、需求情况而定。 在连平看来,三大政策并行之下,下半年到明年,一部分城市会出现房价上涨的压力,但可能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 2、从“科技立国”到“科技领先” 科技引领着新一轮经济周期,近年来,国家把科技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上。 在政策方面,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与国家战略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 在行动上,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到去年推出的科创板,再到近期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和大基金增资、紫光展锐获大基金入股,都体现出国家对科技产业的扶持。 但连平认为,这样的政策还不够,科技产业的战略角色应该由“科技立国”走向“科技领先”。 连平认为,“科技立国”和“科技领先”的区别在于,科技立国是国家建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但是科技领先要走在全球的前列,比如5G技术,将带领军事和金融方面的发展。 要做到科技领先,连平表示,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财政支持和一体化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比如科研经费的税收支持、吸引海外科研人员回国等。 “现在的组织形式和体制设计还不足以支撑上述目标,要采用最有效的体制设计,钱投下去要有效果、并拉动更多资金”,连平表示。 具体到行业层面,连平认为,目前有五大板块非常值得关注:高科技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中高端消费品行业和医疗健康行业,未来数据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 3、看好中国,内需主导 近期,虽然疫情已经初步得到防控,但A股、商品行情依然波动剧烈,市场情绪依然较为悲观。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动,连平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比较复杂,外部环境压力大,导致形势不明朗,不确定性大,使得市场上投资者心理预期压力大,这是今年股市最大的问题。 对于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连平认为,短期内中国处于流动性好、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中,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从底部回升,呈V型反转的态势。从长周期的来看,中国自身没有问题,韧劲十足,但外部环境恶劣,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因此,连平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的观点:在疫情之后和外部环境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将回到平稳增长的趋势性轨道上。 而新一轮经济回升中,什么又是经济的支柱?还是此前的三驾马车吗? 连平认为,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依靠三驾马车,但目前出口贡献降低、投资撑不起来,只能更多地依靠消费。 在连平看来,目前公布的数据说明内需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在GDP总量中内需占比最高,但国家还没有一整套内需主导的系统性、长久的发展规划,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安排还有欠缺,需要有政策推力促使内需发挥作用。 如何通过制度变革挖掘内需?连平称,政府或许应该通过转移支出的方式支持居民消费。通过一个内需主导的系统性地长久地将中国增长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中国真正能够主动的促进发展,而不是自然地由宏观经济自身运行发展来推动。